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片防水材料粘贴作业指导书

管片防水材料粘贴作业指导书

管片防水材料粘贴作业指导书
管片防水材料粘贴作业指导书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

管片防水材料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江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零零六年七月

1.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5)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本工程结构防水设计图;

2.编制目的

规范盾构工程衬砌管片防水材料施作工序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水质量,确保隧道管片衬砌防水达到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3.适用范围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区间隧道衬砌管片防水材料安装施工。

4.定义

4.1 防水材料

指氯丁橡胶+遇水膨胀橡胶弹性密封垫和三元乙丙橡胶+遇水膨胀橡胶弹性密封垫(此后统称为止水条)、丁晴软木橡胶(衬垫)、氯丁海绵橡胶、自粘性橡胶薄板等。

4.2粘结剂

粘贴止水条、软木衬垫等所使用的单组份氯丁-酚醛胶粘剂。

4.3润滑剂

为减小管片安装时封顶块插入的摩擦力,在其两侧纵缝涂刷的水性润滑剂。

4.4缓膨剂

防止遇水膨胀橡胶受潮或遇水提前膨胀的减缓膨胀剂。

4.5技术指令

值班土木技术人员根据洞内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的管片使用计划与型号。5.工程概况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钢筋混凝土管片采用C50P12混凝土,内径为10米,外径为11米,每片弧长约4米,环片厚度500mm,环片宽度2000mm,共2548环,每环31.75 m3砼,折合砼总立方量约为80423m3。每环管片分为9块,其中封顶块1块、邻接块2块、标准块6块。管片在环纵向均设凹凸榫槽,每块管片均设内外两道密封。6.部门职责

6.1 工程部

负责进行防水材料粘贴的交底,下达不同型号的粘贴指令。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

6.2 材料库

根据材料计划采购防水材料,并及时组织材料的进场;对进场的材料通知实验室进行抽检,对合格的材料妥善保管,并系统管理现场对材料的领取。

6.3 作业班组

根据工程部交底和粘贴指令正确粘贴管片的防水材料,保证盾构掘进的需要。7.产品检验

7.1止水条成品尺寸允许误差

序号项目允许误差附注

01 长度允许误差纵向:-5mm~0mm;环向:-10mm~0mm

02 高度允许误差-0.5mm~0mm

03 宽度允许误差-1.0mm~0mm

04 接头允许误差-0.5mm~0mm 相对高度7.2性能指标

7.2.1遇水膨胀橡胶

(1)硬度(SH)外侧 43°±5°,内侧45°±7°

(2)拉伸强度≥4.0Mpa

(3)伸长率≥400%

(4)质量变化率≤2%

(5)静水膨胀率(止水条)外侧≥300%,内侧≥400%

7.2.2三元乙丙橡胶

(1)硬度(SH) 67°±5°

(2)拉伸强度≥10.5Mpa

(3)扯断伸长率≥350%

(4)压缩永久变形≤25%

(5)拉伸强度变化率≥-15%

(6)扯断伸长率变化率≥-30%

(7)硬度变化≤8°

(8)防霉等级达到或优于一级

7.2.3氯丁橡胶

(1)硬度(SH) 50°±5°

(2)拉伸强度≥12Mpa

(3)扯断伸长率≥440%

(4)压缩永久变形≤22%

(5)拉伸强度变化率≥-10%

(6)扯断伸长率变化率≥-20%

(7)硬度变化≤8°

(8)防霉等级达到或优于一级

7.2.4粘结剂

单组份氯丁-酚醛胶粘剂技术指标如下表:

序号项目指标

01 氧指数(不燃物)37或阻燃性,离火2秒自熄

02 粘接面剪切面强

度(Mpa)

橡胶与水泥≥0.27

橡胶与钢板

橡胶与橡胶

≥4.0

≥0.3

7.2.5环缝软木衬垫

(1)拉伸强度 >2Mpa

(2)压缩率≥50%

(3)压缩回弹率≥75%

(4)硬度SH 80°±5°

(5)由2.5mm压缩至1mm时,每平方反力2700~3000t

(6)由2.5mm压缩至1mm时,材料弹性模量MAP45~50

(7)热空气条件下硬度变化(100C° 70hr的变化)0°~10°(8)热空气条件下重量变化(100C° 70hr的变化)-10%~0% (9)热空气条件下曲挠性指标变化(100C° 70hr的变化)≤10% (10)耐水体积变化(100C° 1hr的变化)-10%~15%

7.2.6纵缝丁腈软木橡胶板

(1)拉伸强度 >2Mpa

(2)压缩率≥40%

(3)压缩回弹率≥75%

(4)硬度SH 50°±5°

(5)由2.5mm压缩至1mm时,每平方反力5t

(6)热空气条件下硬度变化(100C° 70hr的变化)0°~10°(7)热空气条件下重量变化(100C° 70hr的变化)-10%~0% (8)热空气条件下曲挠性指标变化(100C° 70hr的变化)≤10% (9)耐水体积变化(100C° 1hr的变化)-10%~15%

7.2.7自粘性橡胶薄板

剪切粘结强度≥0.15Mpa

伸长率 >500%

7.2.8海绵橡胶

比重 1.05

弹性模量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密封衬垫用)的20%~40%

7.2.9缓膨剂

序号项目指标备注

01 干燥时间:表干(h);干燥时间:实干(h)≤10;≤24

02 粘度(Mpa)50~500

8.作业过程

8.1材料准备

在施工前,每一环需准备以下材料:

序号项目类型单

数量备注

01

止水条标准块条6+6 标准块

02 邻接块条2+2 邻接块

03 封顶块条1+1 封顶块

04 软木衬垫环缝套 1

05 丁腈软木橡胶板纵缝套 1

06 自粘性橡胶薄板块18A+18B

07 粘结胶桶 1

08 刷子把 5

09 胶水刮刀把 2

10 木榔头个 2

11 胶水桶个 2

12 纵向螺栓孔密封垫圈Φ36 个36 随管片下井

13 环向螺栓孔密封垫圈Φ36 个36 随管片下井*14 纵向螺栓Φ30 套36 随管片下井*15 环向螺栓Φ36 套36 随管片下井

备注:1、带*号项目不为防水材料,随管片一起下井。

8.2工艺流程

管片检查→管片清理→材料准备→管片烘干→涂抹粘贴剂→晾干→套贴止水条→敲紧→涂抹粘贴剂→晾干→粘贴衬垫(环缝为软木衬垫,纵缝为丁腈软木橡胶板)→敲紧→粘贴外侧海绵橡胶→粘贴自粘性橡胶板→粘贴海绵橡胶→涂缓膨剂→存放→下井运输→管片安装→弹性垫圈安装→管片螺栓紧固。

1、管片到达工地后,必须经过质检工程师和监理的检查验收方可进行管片粘贴的准备。每块管片都进行外观质量检验,管片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蜂窝、露筋、无裂纹、缺角。轻微缺陷进行修饰,止水带附近不允许有缺陷,灌浆孔应完整,无水泥浆等杂物。检查合格后按照管片类别分类堆放管片;

2、管片清理应保证止水槽部位表面无附着物、无灰尘,不允许清理时对管片造成损伤,清理后表面光滑整洁。

3、材料准备要按技术指令合理准备粘贴施工工具及管片防水材料等,使用的材料需按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粘贴时管片表面应干燥清洁。

5、用刷子在管片环纵接触面、预留粘贴止水条的沟槽及止水条上涂抹粘贴剂,涂抹要均匀,不允许漏刷现象出现。

6、涂完粘贴剂后凉置一段时间(一般10-15分钟,随气温、湿度而异),待手指接触不粘时,再将加工好的框形止水条套入密封沟槽内。

7、将止水条套入管片预留沟槽中时,统一将止水条的外边缘与管片预留沟槽的外弧边靠紧,套入止水条时先将角部固定好,再向角部两边推压。

武汉长江隧道管片为九等分块通用环,管片宽度最窄位置处于封顶块中间,最宽位置处于B3、B4块接缝处,因此:标准块止水条粘贴时环面(纵缝)长边一律朝向B3、B4块接缝处,环面(纵缝)短边朝向封顶块位置,纵面(环缝)长度

相等;邻接块环面(纵缝)长边为斜边位置,纵面(环缝)长边为管片凹面位置;封顶块环面(纵缝)长度相等,纵面(环缝)长边为管片凸面位置。具体止水条安装指导见下表:

类别 F

L1

L2

B1

B2

B3

B4

B5

B6

环面 长边为 顶进方向 长边被向 顶 进方向 长边被向 顶 进方向 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纵面

相等

长边 靠近B1

长边 靠近B6

长边 靠近B2

长边 靠近B3

长边 靠近B4

长边 靠近B3

长边 靠近B4

长边 靠近B5

8、用木榔头依次敲紧止水条,使止水条在管片上,注意不要敲破止水条,粘贴后的止水条应牢固、平整、严密、位置准确,不得有鼓起、超长与缺口等现象。

9、以类似的方法粘贴环纵缝衬垫,环缝的软木衬垫粘贴在管片背千斤顶侧环面,粘贴衬垫时应注意预留螺栓孔。粘贴好的衬垫不得出现脱胶、翘边、歪斜等现象。

10、在管片外侧四周粘贴海面橡胶。

11、止水条及软木衬垫粘贴好后,按设计在管片角部粘贴自粘性橡胶薄板(分A 、B 两种类型),加强角部防水。粘贴时,仅需覆盖一半止水条表面。见附图《自粘性橡胶薄板粘贴示意图》

12、连接螺栓弹性密封垫圈按数量随管片螺栓配套下井,井下进行管片安装

类自粘性橡胶薄板粘贴示意图

时套装在连接螺栓垫圈下。

13、天气潮湿或雨天要注意对粘贴好的止水条进行保护,表面覆盖防水设施。

14、井下积水时要对止水条涂抹缓膨剂或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正式安装时对薄膜撕除。

15、管片下井及运输时不得对贴好的防水材料造成损伤。

8.3人力资源配置

本作业工序配熟悉防水材料施工工艺的操作工人完成,粘贴止水条、管片卸车及下井吊运共需6人。

9.其他注意事项

9.1管片运输至现场后,由质量检查员对管片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材料安装作业;

9.2遇水膨胀橡胶遇水和潮气会膨胀,故逢雨天或梅雨季节应覆盖防雨布,同时在表面涂缓膨剂,在拱底块管片的密封垫露在外面的表面必须涂刷膨胀剂;

9.3在涂缓膨剂的同时,应将管片垫高,并用防雨布将管片覆盖严实;

9.4保证粘贴质量,尽量不磕碰,以防止水条脱落;

9.5将管片连接螺栓、螺栓孔密封圈、注浆孔密封圈等随管片成套吊运下井;

9.6下雨天在运输、吊运管片时,要防止管片淋雨,防止遇水膨胀橡胶发生预膨胀;

9.7场地内管片倒运作业时,要尽量避免对已贴好的防水材料造成损坏;

9.8 管片的防水材料要堆放整齐,粘贴完毕后及时对现场进行打扫,保证良好的文明施工现场。

管片粘贴记录表

序号班组管片型号粘贴环号粘贴时间下井时间备注

记录: 班组长: 日期: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济南华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 目的及范围 本制度分别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执行及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做出规定,明确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作业预备条件、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技术、安全措施、环保措施、作业过程的质量检查重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工程的全部作业活动,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及其它辅助工程施工等。 2. 相关文件 《技术管理手册》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文件包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文件编码原则》 3. 管理职责 3.1.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 监督、考核工作。 3.2. 《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 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 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 《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 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

共享。 3.5. 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 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 管理流程 4.1. 《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 4.1.1.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 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见《施工组织设 计管理制度》)。 4.1.2.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 (见《文件包管理制度》),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 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批准后的《作业 指导书》目录由项目工程部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4.1.2.1.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象,原则上是该单位工程中所含工序关联性 强的项目,也可以按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设立。 4.1.2.2. 同一项目的调试与安装工作必须分开编制《作业指导书》。 4.1.3. 按《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专业施工处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作业 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或施工处主任)、项 目工程部专工审批,对编制人员资格进行确认。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一定 的技术经验或施工经验。 4.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 《作业指导书》由已批准确定的人员进行编制,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 4.2.2.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相应的机务专工编制,其他专 业专工配合提供对应资料。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工程部主任或分部试运 指挥审核,再交项目总工批准。 4.2.3.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经总部副总或工程技术部专工复核的项目《作业指导 书》,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总部相关人员,总部相关人员提出指导意见,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南宁市********工程 编号:SGZ-ZDS-17防水卷材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年11月30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 1

南宁市*******工程 防水卷材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南宁市*****立交工程下穿隧道防水卷材施工。 2.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组织图纸会审,重点审查施工图中防水的细部做法设计是否交待清楚,记录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或未交待清楚的问题,在图纸会审时与设计和甲方解决施工图中的问题。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原材料、半成品通过定样、检查(试验)验收。防水作业人员必须是有资质的专业防水队伍,必须经过进场三级教育和对分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3材料、机具准备 (1)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及时提报防水材料计划,物资部门按时购进标准材料。 (2)防水施工需要的主要机具见表2-1。 3.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低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10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2)基坑周围应设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泥浆进行防水工

程施工。 (4)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注意产品保护,不应损坏。 (5)防水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必要时应予复验。施工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不得任意改变。 (6)对有电器设备的地下工程,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表2-1 主要施工机具需用计划表

钻孔与灌浆技术 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钻孔与灌浆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大全 钻孔与灌浆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设备1.1帷幕钻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固结钻孔可采作手风钻。1.2灌浆泵宜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灌浆泵和灌浆管路应能... 1设备 1.1帷幕钻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固结钻孔可采作手风钻。 1.2灌浆泵宜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灌浆泵和灌浆管路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 1.3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咱均应安设压力表,并应经常检定。 2材料 2.1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受潮结块的不得使用。出库前应做质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 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宜不少于30s。在使用前应过筛,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4h。 3钻孔 3.1按有关勘探规程的规定采用取钻孔岩芯,凡对岩芯进行描述的钻孔,都应向工程师递交全部钻孔内提时的正确顺序,依次排列在木箱内,并标明编号,孔深及岩芯获得率,送到工程师指定的地方妥加保存。 3.2所有钻孔统一编号,并注明各孔序号。 3.3固结灌浆孔钻进作业宜在有砼覆盖的情况下进行。灌浆须在相应部分砼达到50%设计强度后方可施工。 3.4所有固结灌浆钻孔,须按施工详图的规定布孔。 3.5帷幕灌浆钻孔应使用回转式钻机钻进,不允许使用冲击钻。钻孔和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钻孔孔径、孔向偏差和终孔深度必须符合施工详图及规范的有关规定,从钻孔结束直到进行灌浆前,孔口均应妥加保护。 3.6帷幕灌浆钻孔宜采用小口径。 3.7灌浆后为了了解灌浆效果,应完成必需的检查孔。除非工程师另作规定,应按帷幕灌浆孔总数的10%布置,固结孔总数的50%布置,并需采取岩芯和对岩芯进行描述。 3.8当钻孔遇到裂隙、断层、涌水、漏水等特殊地段时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工程师。 3.9钻孔终孔后,孔内的残留物厚度不超过20cm。 4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4.1灌浆孔在灌浆前必须进行孔壁冲洗与裂隙冲洗,直到回水澄清,并延续10min方可结束。灌浆孔的冲洗可采用风水联合冲洗,裂缝冲洗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压力水冲洗、脉冲冲洗、风水联合冲洗等方法。 4.2帷幕灌浆孔在岩石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压水试验。试验孔数不应少于总孔数的20%。先导孔必须逐段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的总压力,除工程师另作规定外,一般采用1MPa。压水试验吸水量的稳定标准为:在压力稳定后每5min测续一次压入流量,当流量大于5L/min,连续四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之差应小于最终值的20%;或连续四次读数,流量均小于0.5L/min时,则最终读数即应为计算流量。

承受力测试操作指导书

承受力测试作业指导书J012 生效日期2020.05.21 1 目的 为规范承受力测试要求,提高测试结果可靠性,使测试结果满足客户要求,特制定此测试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实验室对产品承受力测试的所有试验。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测试申请人:提供测试所需要的外观合格样品; 4.2 测试人:负责对样品按要求进行测试,完成测试报告。 5 程序 5.1 参照标准 5.1.1 产品图纸,图纸号:HH-002 B版本(或后续更新版本图纸) 5.2 测试仪器/设备、工装/夹具 5.2.1 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1台 5.2.2 工装/夹具:固定夹具1套 5.3 测试样品 5.3.1 样品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5.3.2 样品外观不允许出现污垢、开裂等不良状况; 5.3.2 本测试需要样品5pcs。 5.4 测试要求 5.4.1 分别对样品的垂直F+v/F-v和水平F+h/F-h四个方向(见图1)施加200N的力(设备下 降速度设置为25mm/min),测试后样品不能出现破裂、永久变形等不良状况。 图1:样品四个测试受力方向 5.5 测试步骤

承受力测试作业指导书J012 生效日期2020.05.21 5.5.1 拉力试验机调试 5.5.1.1 打开设备电源和与设备连接电脑。 5.5.1.2 双击电脑桌面拉力试验机控制软件,打开控制软件主界面,分别点击【快上】和 【快下】命令按钮确保软件和设备连接正常,然后选择设备【抗压最大力】测试 控制序。 5.5.2 样品受力测试(与F+v方向测试为例) 5.5.2.1 将样品按图1要求的F+v方向固定在测试夹具上。 5.5.2.2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快上】命令按钮,使设备压头上升到合适的高度(此高度 对于夹具在设备底面上固定时,压头无阻碍即可)。 5.5.2.3 将固定好样品的夹具固定在拉力试验机底面上(见图2)。 夹具与设备底面螺丝固定点 图2:F+v方向受力测试 5.5.2.4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快下】命令按钮,使设备压头下降到与样品测试面约2mm 时点击【停止】命令按钮。 5.5.2.5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全部清零】命令按钮,将设备的压力、位移、时间值全部 清零,显示为零。 5.5.2.6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运行】命令按钮,观察软件界面上的力值显示,当力值大 于200N时,点击【停止】命令按钮,然后点击【快上】命令按钮,使压头上升 到离样品测试面约50mm高度点击【停止】命令按钮。 5.5.2.7 将样品从夹具上取下,然后仔细观察样品是否产生破裂、永久变形等不良状况。 5.5.3 F-v方向、F+h/F-h方向测试参照5.5.2 样品受力测试(与F+v方向测试为例),测试 见图3。

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规范防水工程施工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北京地铁6号线11标段内的所有防水工程施工工作。 3.编制依据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作业准备 4.1 技术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给防水施工工班作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4.2 料具准备 主要材料: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 配套材料:背贴式止水带及注浆花管、注浆圆盘及注浆管、400g/㎡土工布、钢边橡胶止水带; 辅助材料:塑料圆垫片、金属垫片、L≥32mm射钉带; 施工机具:自动爬行热熔焊机、1000W热风枪、专用电铬铁、气密试验测压表、气筒、手锤、壁纸刀、剪刀、漏电保护电源箱、线缆插盘、彩笔、盒尺等。 4.3安全消防与材料堆放保存 本工程附加防水层施工的防水材料有可燃性,材料堆放时应整齐有序、便于展开下料,现场设置防水桶,设置醒目的防火标识牌,工人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作业。 防水配套材料的堆放应具防雨防潮措施,杜绝因雨淋、浸泡而报废材料,材料进场后有专人看护。

4.4劳动力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及工期,安排一个施工队,约14个工人。具体劳力数量届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补充调整。 为保证区间竖井横通道施工顺利开展,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项目经理部按具体工点施工安排配置各级管理人员,以满足施工的管理需要。 5操作工艺 5.1 EV A防水板施工工序流程图 基面平整度处理及明流水堵漏→基面报验→铺设土工布缓冲层→铺设EVA防水板→T 型焊缝接头做加强→施工缝、变形缝固定背贴式止水带→固定注浆圆盘→外观和焊道充气自检→防水报验→仰拱土工布、细石混凝土保护覆 5.2 基面要求 (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表面应无明流水,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下道工序。 (2)、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一般宜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D/L≤1/10;D为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最大深度,L为相邻两凹凸间的最小距离。 (3)、基面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进行凿除,然后在凿除部位采用1:2.5的水泥砂浆进行覆盖处理。 (4)、变形缝两侧各50cm范围内的基面全部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以便于背贴式水带的安装,从而保证防水分区的效果。 5.3 土工布缓冲层铺设及塑料垫片固定 400g/㎡土工布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和柔软性,在铺设缓冲层时,基层表面应平整无明

小导管注浆作业指导书(精制实操)

目录 1.工程简介 (1) 2.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1) 2.1.施工准备 (1) 2.1.1.小导管制作 (1) 2.1.2.浆液选定 (1) 2.2.作业程序 (2) 2.2.1.小导管安装 (2) 2.2.2.止浆墙的设置 (2) 2.2.3.注浆工艺 (2) 2.2.4.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3) 2.2.5.小导管施工要求 (4) 2.3.安全保证措施 (4) 2.4.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5) 2.5.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 2.5.1.文明施工措施 (5) 2.5.2.环境保护措施 (6) 2.6.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6) 2.6.1.组织管理措施 (6) 2.6.2.保障措施 (6) 3.机械配备 (8) 4.人员配备 (9) 5.验收标准 (9)

小导管注浆工艺细则 1.工程简介 本管段隧道围岩大部为V级,大部分隧道均属浅埋大断面隧道。 2.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的编制是按照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相关客运专线技术要求进行编制。 2.1.施工准备 2.1.1.小导管制作 超前小导管按设计采用φ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3.5(4.2)m、钢管前端头加工成尖楔状,并焊接密封,便于插入孔中或直接打入,尾部长度不小于60cm(或钢架间距加2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在管身前部2.0m 范围内按梅花形布置,钻φ6~8mm的注浆孔,孔间距15cm,以便钢管进入地层后对围岩空隙注浆。孔眼布置先根据设计加工,并在不同地层注浆试验后进行相应调整,导管尾部盲管长度以1~1.5m为宜。 2.1.2.浆液选定 一般地质地段宜采用水泥单浆液,水灰比1:1或根据现场确定,掺入1.5%磷酸二氢钠缓凝剂,出浆口与小导管间需连接牢固,采用楔形钢管包布打入或丝扣连接,保证高压状态下不崩管。注入纯水泥浆时,水泥浆水灰比为1:1.5、1:1、0.8:1三个等级,水泥浆由稀到浓逐渐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级变浓至0.8:1为止。为注浆后尽快开挖,选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并掺入一定量的三乙醇胺与氯化钠溶液,以缩短初凝、终凝时间,提高强度,提高水泥浆的可压注性;注入水泥砂浆时,其配比为水灰比1:1、砂灰比2:1,并且砂子要过孔径小于2.5mm的细筛筛选。

(植筋)后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植筋)后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受控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植筋)后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2 具体要求 2.1业务委托 业务员应指导委托方按要求认真填写现场检验委托合同单,并要求客户提供有关项目信息。如需委托方提供配合,应及时告知委托方。 其内容可包括:榔头、钢筋钳、人员、安全防护、环境设施等。 2.2 业务流转 流转卡信息由业务人员将流转卡复核无误后与委托单一并交给监察室负责人,由检测室负责人安排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2.3 准备工作 2.3.1 检测人员 1、现场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必须为两人。 2、检测人员必须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进入现场后检测人员禁止吸烟。 3、检测人员携带好用于记录数据的笔、原始记录单。 4、检测人员在离开单位之前必须检查核对仪器设备,检查仪器设备状态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2.3.2 所需仪器设备 HC-5型或者HC-20型或HC-50型锚杆拉拔仪、夹具、机械秒表。 2.3.2 仪器设备检查内容 1、是否在有效检定周期内,超出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不允许用于检测工作。 2、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电池电量及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数值。 3、打开储油筒的油盖,检查油量,如油不满,可加注N32号耐磨液压油。 4、各类型号夹具是否齐全。 2.33 上述准备工作结束后如设备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检测人员应如实填写现场检测设备使用记录,可以将设备带出。如果有异常情况存在,应检查异常发生的原因,将异常情况如实记录在现场检测设备使用记录中,同时告知科室负责人,可以选择其他设备。 现在检测的仪器设备在运输途中,要尽量做好防雨,防晒、防震措施。 2.4 检测方法 2.4.1 检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进行检测之前应就所检项目对委托方进行工程概况的询问,同时提醒委托方通知见证人到场。 2.4.2 检测人员还应在检测前告知委托方及见证人所检项目的检

建筑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台州市路桥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检测工作实施细则 编写:郭文军审核:许灵勇批准:阮仁伟文件号:LJJ/TG-96-2013 实施日期:2013年12月1日共7 页修改0次 建筑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试验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固体含量、不透水性试验,适用于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低温柔性、耐热性、不透水性试验。 二、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C/T864-2008)、《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5-2009)、《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852-1999)编制。三、检测设备 表1

四、样品要求 1、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5t为一批,不足15t亦作为一批(多组分产品按组分配套组批),总共送样3kg(多组分产品按配比取),放入带盖的铁桶或塑料桶密封保存,多组分样品按组分分别包装保存,不得混杂,禁止接近火源,防止曝晒、碰撞。样品要求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 2、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的10t产品为一批,不足10t亦作为一批。样品为两组分,其液体组分为无杂质、无凝胶的均匀乳液;固体组分为无杂质、无结块的粉末。两组分总共送样5kg。液体组分和固体组分分别包装置于密封容器内保存。不得混杂,禁止接近火源,防止曝晒、碰撞。 3、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5t为一批量,不足5t亦作为一批,总共送样2kg,置于清洁、干燥、密封的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袋的铁桶中。禁止接近火源,防止曝晒、碰撞。样品要求为经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 4、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5t为一批量,不足5t亦作为一批,总共送样2kg,置于清洁、干燥、密封的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袋的铁桶中。本产品为易燃品,在流转保存检测过程中不得接触明火和曝晒,不得碰撞和扔、摔。 五、检测环境、样品状态调节及样品的制备 1、标准试验条件:表2 2、样品状态调节:试验前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3、试样的制备 3.1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量,保证最终涂膜厚度(1.5±0.2)mm。将静置后的样品搅匀,不得加入稀释剂,若样品为多组分涂料,则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平滑,为便于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覆(最多三次,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96h,然后脱模,涂膜翻过来,继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2h。

帷幕灌浆作业指导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 (委托建管项目)禹州长葛段第三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10/YC/SG-003) 采空区处理帷幕灌浆试验 作业指导书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禹州长葛段第三标项目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1工程概述 本标段为禹州长葛段第三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75+600~SH(3)77+300,标段长度1.7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4座,其中: 矿物局南沟排水渡槽1座,矿物局东沟排水倒虹吸1座,刘楼南公路-Ⅱ桥1座,刘楼南生产桥1座。 在桩号SH(3)75+639~SH(3)76+387和SH(3)76+862.2~SH(3)77+300下部为煤矿采空区,停采后因坍塌形成冒落带和断裂带,易造成渠道不均匀沉降,需在该区域内进行帷幕及充填灌浆,灌浆孔深110m~293m不等,两个区域总跨度为1185.8m。其中帷幕灌浆钻孔939个(郭村矿分布289个、新峰二矿分布650个),工程量为197989m,充填灌浆钻孔1112个(郭村矿分布316个、新峰二矿分布796个),工程量为224465m,总计灌浆孔钻孔2051个,总工程量为422454m。灌浆材料主要为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 2地质条件 2.1地层岩性 本渠段基岩为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其上为新生界第三系,地表均为第四系覆盖。现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 (1)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 2 主要由灰黄~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系~中粒砂岩组成,夹杂紫红色斑状页岩、碳质页岩及煤层。厚520~561m,平均厚563m。 ) (2)第三系中新统洛阳组(N 1L 主要是紫红、棕红、棕黄色含有灰绿色条纹的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及棕黄、黄色、灰白色砂岩、砂砾岩。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7.5m。 粘土岩:成岩程度一般较差,为极软岩或呈坚硬~硬塑土状,多夹杂有钙质团块。局部成岩程度好。发育有节理裂痕,裂面光滑,偶见有檫痕,有铁锰质侵染。裂隙以70°~90°高角度裂隙为主。 砂砾岩砾石成分主要是石英砂岩、灰岩及砂岩,泥钙质胶结,一般成岩程度好。分部均匀。 (3)第三系中更新统(Q ) 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作业指导书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地和适用范围及标准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地承载力和变形系数.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试验原理 载荷试验( ,简称)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地沉降随荷载地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地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地刚性板安放在被测地地基持 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地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地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曲线.通过对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地承载力. 仪器设备 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加荷系统: 承压板 、反力系统: 地锚、工字钢反力架 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

、量测系统: 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 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 1、试验技术要求 直径为地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地土层高度应不少 于.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地倍.试坑 底部地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在 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地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地分级施加.最大加载量不应 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地倍,荷载地量测精度应控制在 最大加载量地±内. 每级荷载施加后,第一小时内按间隔、、、、测读一次沉 降,以后间隔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且每小时沉降量小 于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试验终止条件: a)沉降急剧增大,荷载沉降()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 载力地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为承压板直径); b)本级荷载地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地倍; c)在某级荷载下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d)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 于设计要求地倍 e)当满足) ) )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地前一级荷载为

产品编码规则作业指导书

产品编码规则作业指导书

作 者:日 期:

慈溪市汉格洁具有限公司 文件标题产品编码规则作业指导书文件类型 文件编号文件版本生效日期页1/ 4 1 为了保证汉格洁具有限公司对产品的规划、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一系列过程进行系统化和有效的管理制定本编码规则。本规则对公司所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配件和其他辅助生产物料等均适用。 2?适用范围: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汉格洁具有限公司 3.名词定义: 4 .管理责任: 生产副总助理 5.编码规则 、编码组成 1、原材料编码说明 X X XX X X X X XX 四级:颜色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三级:零(部)的流水号,用三位数字表示 二级:产品型号,用四位数字表示,不足用X表示 一级:产品的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1至5) 2、零配件类编码说明 X XXX X XXX X X 四级:颜色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三级:零(部)的流水号,用三位数字表示

二级:产品型号,用四位数字表示,不足用X表示一级:产品的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1至5) 慈溪市汉格洁具有限公司

3、包材类编码说明 四级:颜色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二级:零(部)的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二级:产品型号,用四位数字表示,不足用X表 示 一级:产品的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1至5) 4、管件类编码说明 X X X X X XX X XX 四级:颜色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二级:零(部)的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二级:产品型号,用四位数字表示,不足用X表示 一级:产品的大类,用一位数字表示(1至5) 5、成品类编码说明 X XXXX X XX XX 四级:颜色流水号,用二位数字表示

防水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号:WJZF-SGZYZDS005 防水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新建大冶北至阳新铁路客运专线站房及相关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四月 防水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节水泥砂浆防水层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一般规定: 1、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刚性多层(五皮式)水泥浆防水层要求表面充分湿润,无积水。 2、刚性多层作法防水层,在迎水面宜用五层交叉抹面作法,在背水面宜用四层交叉抹面作法。 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防水层不论迎水面或背水面均须分两层铺抹,表面应压光,总厚度不应小于20mm。 4、水泥砂浆的稠度宜控制在70~80mm,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 5、结构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园角,园弧半径一般阴角为50mm,阳角为10mm。 6、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段形槎,并应依照层次操作顺序连续施工,层层搭接紧密。留槎的位置一般宜留在地面上,亦可在墙面上,但须离开阴阳角200mm处。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大冶北至阳新铁路客运专线站房及相关工程(白沙站)防水工程。 二、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宜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如遇有侵蚀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⑵砂:宜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3%,不得含有垃圾、草根等有机杂物;粒径大于3mm的砂在使用前应筛除。 ⑶外加剂:宜采用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外,亦可掺入有机硅防水剂和水玻璃矾类防水促凝剂。 2、作业条件: ⑴地下室预留孔洞及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⑵混凝土墙、地面,如有蜂窝及松散要剔除,后浇带、施工缝要凿毛,用水冲刷干净。先涂素水泥浆(1:1水泥浆掺10%107胶薄涂一层)一层2mm,然后用1:3水泥砂浆找平或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压实,表面有油污应用10%浓度的烧碱(氢氧化纳)溶液刷洗干净。 ⑶混合砂砌筑的砖墙上抹防水层时,必须在砌砖时划缝,深度为8~10mm。

灌浆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灌浆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灌浆工负责操作泥浆泵等机具给采空区和火区注浆。 2.制浆前所用各种设备应完好;各阀门应处在正确的开关位置;供水系统应畅通;照明设备应齐全;各岗位人员应到齐上岗。 3.制黄泥浆前应将冲土用的水枪放到合适位置,并连接好供水管路。 4.制浆前,首先将浆池底清理干净,将遗存的脏杂物清扫出去,关闭下浆孔、泄水孔闸门。 5.用水枪冲士时,水枪操作人员要不断摆动水枪;采土要均匀,使冲下的士充分湿润,防止大块土进入泥浆池。采土结束后,将水枪及管路中的水放净,并放到固定的地方,以便下次再用。 6.下浆孔要提前设置好篦子,灌浆过程中要随时清理草根、树皮、石子及其他脏物,防止下浆时堵孔、堵管。 7.接到井下准备灌浆的电话后,首先给水冲洗管路(或钻孔),当井下第二次来电话通知井下管路流水已畅通时,方可开始灌浆。 8.接到井下停浆电话后,要立即关停搅拌机,并关好灌浆管路的阀门,然后给水冲洗管路(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清理、冲刷灌浆池。冬季要把水枪和管路中的水放净。 9.工作结束后,要核实本班灌入的实土量(或矸石量),并将本班工作情况详细记入“灌浆日志”,及时交给班长或送交指定地点。 10.下班前应做好场地整理工作,并按规定要求管理好设备,保

持贮水池有足够的水量。 11.灌浆工要了解工作范围内的管路系统(包括管径、接头方式、阀门型号及安装地点等);准备管钳、扳手、丝锥、钳子、铁丝等工具材料。 12.灌浆工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管路系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检查灌浆地点的顶、帮支护情况,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要汇报区队领导,禁止蛮干。 13.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闸门,用电话与制浆站联系,先要清水,待管路畅通后,第二次打电话要浆,并根据本班工作量及区队布置的任务确定注浆量。 14.应先由瓦斯检查员检查工作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等,符合有关规定时,再进入工作地点。根据区队值班人员安排的灌浆孔号及每个钻孔应灌的浆量进行作业。 15.灌浆前,先进行冲孔,水量应逐渐加大,每孔冲水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进水畅通后安上灌浆管,将各处闸阀打开并记下流量计的读数,然后向制浆站要浆。 16.灌浆期间,灌浆工应密切注意管路及各处阀门的情况,发现堵孔或管路漏浆时,应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同时派人关闭上一道阀门,然后进行处理。正在灌浆的钻孔,如发现进浆不正常,应暂停灌浆进行给水。 17.班中倒孔时,必须先打开改灌钻孔的阀门,然后关闭欲停灌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1. 试验目的 1.1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2判定抗压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3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2. 试验范围 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 3. 试验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 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 4.1.1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 4.1.2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 4.1.3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白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4.2试验的准备工作 4.2.1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碌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4.2.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

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锚桩布置,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4.2.2.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施加。加载及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4.2.2.1.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1):锚桩数量、锚桩长度和横梁尺寸均应按1.2?1.4倍预估试桩破坏荷载进行设计,锚桩按抗拔桩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丁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 行检测。 4.2.2.1.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丁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 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丁平■台上。 亓厚钢槌通木包闹成— 4.2.2.1.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重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4.2.2.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应在桩的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装4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小桩径可安装2个或3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丁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调频式位移传感器的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 4.2.2.3 试验加载方式选择;试验加载方式一般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级卸载到零)。 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或为缩短试验时间,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和快速维持荷载法(一般采用每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4.2.2.4 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梁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 5.2.4的规定。 4.2.3试桩制作要求

地面灌浆工操作规程

编号:SM-ZD-19076 地面灌浆工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地面灌浆工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灌浆前的准备工作 1、制浆前所用各种设备应完好;各阀门应处在正确的开关位置;供水系统应畅通;照明设备应齐全;各岗位人员应到齐上岗。 2、制黄泥浆前应将冲土用的水枪放到合适位置,并连接好供水管路。 3、制浆前,首先将浆池底清理干净,将遗存的脏杂物清扫出去,关闭下浆孔、泄水孔闸门。 二、制备黄泥浆的操作 1、用水枪冲土时,水枪操作人员要不断摆动水枪;采土要均匀,使冲下的土充分湿润,防止大块土进入泥浆池。采土结束后,将水枪及管路中的水放净,并放到固定的地方,以便下次再用。 2、开动搅拦机进行搅拌的同时用比重计检查泥浆浓度,

并调整到要求的水土比。 3、下浆孔要提前设置好篦子,灌浆过程中要随时清理草根、树皮、石子及其它脏物,防止下浆时堵孔、堵管。 三、灌浆注意事项 1、制浆人员要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当设备运转达出现异常时要立即停机,进行检查处理。 2、接到井下准备灌浆的电话后,首先给水冲洗管路(或钻孔),当井下第二次来电话通知井下管路流水已畅通时,方可开始灌浆。 四、停机后需要做的工作 1、接到井下停浆电话后,要立即关停搅拌机,并关好灌浆管路的阀门,然后给水冲洗管路(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清理、冲刷灌浆池。冬季要把水枪和管路中的水放净。 2、工作结束后,要核实本班灌入的实土量,并将本班工作情况详细记入“灌浆日志”,及时交给班长。 3、下班前做好场地整理工作,并按规定要求管理好设备,保持贮水池有足够的水量。 二十五、井下灌浆工操作规程

岩基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二、检测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三、检测设备 千斤顶、百分表、刚性承压板。 四、现场检测 4.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 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4.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 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4.3加载应采用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4加载时,第一级加载值应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应为预估设计 荷载的1/10。 4.5沉降量测读应在加载后立即进行,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4.6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可视为达到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 荷载。 4.7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4.7.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4.7.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4.8卸载及卸载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4.8.1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3倍; 4.8.2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4.8.3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达到稳 定。 五、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 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 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5.2每个场地荷载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生产之产品遵循标准制程进行,制订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达质量与效率之提升。 2.0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 3.0职责: 3.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2研发部(制造工程课):协助检讨制程的合理化及提供治具或机台名称等。 3.3制造工程课: 3.3.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作业流程。 3.3.2参加新产品试产并拍摄作业图片,制订临时版工作指导书。 3.3.3依据研发提供之尺寸管控图面和已检讨OK的制程、零件,产品料号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负责对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审核及依据《制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 3.3.4负责主导《作业指导书》检讨确认直至改善OK。 3.4生产部:提供有关数据(冲速,模穴数等)和生产流程中问题点,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会签,提出合理建议。 3.5.品管部: 3.1.5.1根据SOP制作SIP或者QC工程图。

3.1.5.2负责提供产品测试条件、管控尺寸、检验频率等。 4.0定义:无 5.0内容及要求: 5.1试产计划: 5.1.1由研发提出该产品的试产计划,并提供新产品BOM表及蓝图(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 5.2工艺确认制作: 5.2.1IE通过对产品制样时所记录的工艺流程,制作临时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5.2.2产品试产时,IE根据现场状况对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修正。 5.2.2.1IE工程师根据试作对产品每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进行规范并拍摄图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对作业内容,作业要点,检验标准等加以描述。IE工程师根据产品研发部和品管部所提供的各项图面,对重点管控尺寸用AUTOCAD 图示加以标注,对重点尺寸要用“▼”加以强调,需作CPK管控应加“【Χ】”管制符号,临时版SOP不发行,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盖临时章或参考章提供产线使用,临时版SOP在正式版SOP发行之前一直有效,正式版发行后生产单位需到DCC审请正式版SOP,同时要将临时版归还于DCC处。 5.2.2.2原则上每种料号都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若出现在同一系列产品中流程作业人力相同,作业方法相同,使用设备完全相同时可以考量制作一份“通用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对每种料号之间的差异处重点描述清楚。 5.2.2.3全套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均需修订型或增减工序型:IE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版本依26个英文字母变更;即B0、B1版、C版……。

钻工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钻工操作规程(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钻工操作规程(新版) 一、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顶拉公司的钻工。 第2条钻工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3条钻工必须掌握各种钻机的操作要领和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知识。 第4条钻工应掌握瓦斯抽放,防突等各种钻孔的封孔和施工方法。 二、钻孔前的准备工作 第5条下井前根据工作安排,准备、检查、带足本班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第6条装运钻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装运钻机前应进行检查,钻机各部件要齐全,电机必须防爆,

电压应与电源相符,电缆无漏电现象,钻杆、钻具等应无损坏现象。 2、钻机装车后,要捆绑牢固。平巷运输时,两车之间要拉开一定距离,拐弯时要发出信号;斜巷运输时,听从上下车场把钩人员的指挥。 3、装运不允许进脏物的部件时,要封堵好。 第7条安装钻机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1、进入安装地点前,应先检查巷道支护及通风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修、加固钻场时,应清理干净脏杂物,挖好清水池,疏通好水沟。 2、无风地点必须安设局部通风机,在打钻过程中不准停风,且要有可靠的风电闭锁装置。 3、水压、机件、电源开关等均应良好,符合要求。 第8条安转钻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钻场面积必须大于钻机座,周围要有足够的安全间隙;再运输巷道安设钻机时,要保证不影响运输。 2、安装地点应无浮煤,底板平整。地梁木平稳卧入底板,四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