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力墙置换方案(001)

剪力墙置换方案(001)

剪力墙置换方案(001)
剪力墙置换方案(001)

恒大金碧天下1068-1070号高层住宅

墙体混凝土置换方案

编制:

审批: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恒大金碧天下项目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支撑设计: (2)

1.支撑的安装位置: (3)

2.支撑的选择: (3)

3.该结构卸荷支撑施工方法及步骤: (3)

4.置换层顶板混凝土楼板的支撑: (4)

5、剔凿拆除要求 (4)

三、墙体剔凿拆除施工 (5)

四、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施工过程中的为拆除墙体上部墙墙体的应变监控和应力监控 (7)

五、钢筋工程 (8)

六、模板施工 (8)

七、混凝土浇筑施工 (9)

八、剪力墙置换部位 (10)

九、附图 (10)

恒大金碧天下1068-1070#楼墙体置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恒大金碧天下1068-1070#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现场已施工至32层封顶。在对墙体的混凝土进行回弹测试检查时,发现部分墙体下部1-1.5m处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原混凝土墙体设计要求为15层C35、10-14层C40、5-9层C45,根据砼回弹强度检测值,混凝土强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公司技术部的要求,采用将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墙体剔除,重新浇筑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将墙体进行置换。由于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墙体较多,墙体置换现无成熟的施工工艺,不宜进行大面积施工。采用已通过置换的68#楼二层一段墙体试点进行,通过进行施工已积累了经验,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为35.5Mpa,层高3米,墙体厚度200mm,根据剪力墙的长短,按照墙总长度取墙1/2的长度分段剔凿进行换置墙体混凝土。

二、支撑设计:

本工程为墙体置换工程,墙体置换施工层,该部位墙体已施工至顶层,顶板已施工至顶层。置换层墙体承受以上置换层至32层墙体的自重及墙体两侧楼板荷载,因本工程已主体于完工状态,可将该楼板部位的活荷载去除,楼板上的活荷载可不考虑在内,在对墙体拆除前必须对以上墙体进行支撑,将置换层墙体承受的上部荷载卸除,支

撑成为本工程的最重要的施工环节。

1.支撑的安装位置:

经过咨询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工程师,剪力墙结构,已施工至顶层,处于完工状态,可不考虑施工活荷载,本次置换层墙体。按设计图纸墙体均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为竖向承重构件,用于承受上部墙体重量及其他荷载重量,置换墙体时需按照置换表中的部位层墙体每次拆除该墙体1/2进行,以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由竖向承重构件变为水平承重构件,如果拆除墙体,按结构工程师提供的意见,最易破坏的是门洞口连梁的侧,把支撑设于洞口连梁的侧,增加竖向承重构件,用来承受上部墙体及楼板荷载。

2.支撑的选择:

本工程的支撑设于洞口侧,该支撑承受的竖向荷载经计算约为25T,支撑采用公司独立支撑,支撑的计算书见附件,支撑的布置范围为上三层、下三层。支撑的做法详附件施工图纸。

3.该结构卸荷支撑施工方法及步骤:

3.1、按设计要求、采用垂吊法确定每层洞口梁上下钢板垫板的轴心位置(即支撑轴心),并在梁上、梁下弹出轴心线。

3.2、将垫板上下找平,采用限位楔、座浆方式预座钢板垫板。

3.3、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根据每层实测尺寸、放样、自上而下逐层备料。以便卸荷支撑时。

3.4、自下而上,将卸荷独立支撑实施反向千斤顶卸荷顶升力每根500kg左右,使独立支撑顶紧砼连梁。

3.5、预顶立施加均衡完毕后,支撑下端板与垫板之间隙采用3-8mm 楔铁楔紧,楔铁与支撑下端及垫板点焊。

3.6、逐层而上,完成独立支撑的支设。

3.7、支撑完毕后、逐个节点检查,确保支撑的接合度、牢固度、平稳度,重点检查垂直度及是否扰曲变形,如有及时调整更换。

4.置换层顶板混凝土楼板的支撑:

置换层顶板的支撑采用钢架管进行支撑,本支撑作用仅是承受楼板的自重及楼板上活荷载。楼板的支撑可在楼板的两侧搭设双排钢架管支撑,间距1.0米,在楼板上先铺设木垫板,搭设钢架管立柱,立柱间距1.0米,双排布置,在立杆顶部设可调节顶托,顶托上用100*100方木将楼板顶紧。在立柱上搭设横杆连接,两排立柱之间用小横杆拉结。

5、剔凿拆除要求

一条混凝土墙体分二次剔凿拆除,一侧开始四段混凝土墙体分为1、3、交替拆除,洞口上连梁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无需拆除。

三、墙体剔凿拆除施工

在钢支撑完成后,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墙体的拆除施工。本工程的拆除施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将一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按照1m隔1m跳缺拆除,并置换完成后,第二次在一侧的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钢支撑拆除后,在拆除洞口上部混凝土连梁。拆除分段施工示意图如下:(层板面)2.880(层顶板)钢支撑墙体分段拆除图(1、3)第一次拆除墙体、(2、4)第二次拆除墙体

1、首先用人工先剔凿掉墙体局部保护层露出钢筋、或用钢筋扫描仪扫描,找出钢筋的位置,观察钢筋的分布情况,根据原墙体钢筋的设计间距,就可以大概了解钢筋的位置,可在墙体上标出钢筋的位置,以便成孔时避免或少伤钢筋,为以后修复钢筋创造很好基础。

2、需置换墙体剔凿,拆除采取风镐破碎及电锤剔凿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风镐剔凿时应在钢筋网中间的混凝土位置进行,不可直接剔凿钢筋,在接近钢筋的位置时可用人工剔凿。拆除时可以由上至下逐步剔凿拆除。直至剔凿拆除完成。

3、人工修整洞口边缘,保持、平整。

4、拆除完成后的混凝土垃圾及时清走,不得堆积在楼板上。

四、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施工过程中的为拆除墙体上部墙墙体的应变监控和应力监控

1、变形观测(应变观测):变形观测可在置换层墙体上、及以上层墙体上弹出水平线,在相邻不拆除的墙体上设水平点作为参考的水平点,在拆除过程中观测拆除置换层墙体上上层墙体的水平线的与相邻墙体水平点变化情况,如在拆除过程中发现水平线有变化较大时,应立即停止拆除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

2、应急支撑措施:当上部墙体的应变较大时,应立即进行临时支撑。临时支撑采用HN250*125*6*9型钢,临时支撑准备两套,支撑于已拆除墙体的部位,使钢支撑直接顶紧上部墙体,与混凝土的构件连接同上节钢柱支撑并且浇筑于混凝土墙体内。

五、钢筋工程

1、将已完工作面内受损钢筋,按相应规范调整、修复、补强。将钢筋表面粘接的混凝土块等杂物,可用人工剔凿、钢丝刷等清理干净。对于在拆除过程中弯曲的钢筋,采用人工钢筋扳手调直。对于在拆除过程中风镐剔凿破坏到钢筋的,钢筋表面出现坑等截面缩小的,可以将此处钢筋切断,新增加钢筋,与原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六、模板施工

1、施工材料:100×50木枋、竹胶模板、M12紧固螺栓5-10mm、聚苯板、海面压条、脚手管、界面处理剂。

2、模板支设方式见附图——支模示意图。

3、支模板前,用胶液将聚苯板粘贴于已剔除洞口竖向立面,使新灌砼与原砼部分形成界面,以便在后续施工剔凿是减小对新浇部分的影响。

4、支模前、复检墙体内钢筋的调整修整情况、清除杂物,渣土,钢筋及墙界面处理剂。

5、模板与保留砼结合处,用海面压条封堵、封闭,以减少漏浆。

6、模板及其支架须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为防止浇筑是模板膨胀,影响墙体平整度,水平向采用100×50木枋,附已M12紧固螺栓加强,料斗附以活动支座顶紧。

7、在顶板部位按预留浇注口将模板支设成喇叭形。

七、混凝土浇筑施工

1、浇注口的设置:工程砼浇注实际采用的是高位接料漏斗法,混凝土浇注口设于置换层顶板上层墙体的两侧,浇注口大小为150*150mm,用人工将浇注口处砼剔除,保留钢筋,并设计了补浆口及放气口、接料漏斗口高于混凝土浇筑面200-300mm。

2、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标号比原墙体混凝土设计标号高一个等级,砼中的石子粒径不宜过大,10-20mm,砼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3、浇注砼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浇注时间。

4、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振捣。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上即可拆除模板,但钢支撑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八、剪力墙置换部位

68-15/68-B~68-C(6、5、7、11层下部1.5m);

68-10/68-H~M(13层)

68-15/68-G~68-E(15层)

69-8/69-C~69-B (4层)

69-12/69-Q~69-P (5层)

69-8/69-C~69-B (5层下部1.5m)

69-8/69-B~69-C、69-8/69-E~69-F (12层下部1m)

69-11/69-C~69-D (14、15层)

70-15/70-B~70-D (2、3层下部1.5m)

70-7/70-A~70-B 、70-2/70-A~70-E、70-E/70-2~70-5、70-F/705~70-7、70-22/70-A~70-C(11层)

九、附图

支撑计算;

①上支撑第三层斜杆计算

考虑被置换混凝土墙上面第三层的混凝土墙破坏

混凝土抗压强度P=35.5Mpa.

根据上图被置换混凝土的示意图。可知

S=3.2×0.2=0.64㎡层高h=3m 可知混凝土的体积V=0.64×3=1.92㎡.m

当混凝土的承载状态达到抗压强度状态时,压力为

F=P.S=0.64×35500000=22720000N

因为混凝土分两部分置换。所以实际

f=?×22720000=11360000N

把混凝土承受的力全换算成斜钢管承受的力

钢管选型先选取的钢管允许荷载是40KN,允许高度3.8m

外径89,壁厚3.5

由于布置的斜杆距离混凝土的水平距离150㎜,层高3000㎜所以斜杆可考虑成竖杆计算,考虑斜杆承载极限状态的根数n

n=f/40000=11360000/40000=284根,一边的根数=?×284=142 每根杆的间距l=142÷3200=45㎜

②上支撑第二层斜杆

第二层可以直接考虑只承受上面一层的混凝土墙的自重

C35钢筋混凝土的密度大约是2440㎏/㎡.m

G=2440×10×1.92=46.08KN=46080N

每一根斜杆承受的力F1=46080÷284=162N远小于40KN

所以满足,同理可算得第一层斜杆也满足

上面竖杆计算

竖杆承受的力应要大于斜杆,应与斜杆对应配置,所以竖杆的根数n1=284根。

竖杆承受斜杆传来的竖向荷载,有个叠加过程,所以竖杆的承载力应该大于斜杆

竖杆的选型

选允许荷载60KN,允许高度3.8m,外径108,壁厚4

斜杆支撑斜杆最上面一层传40KN,以下每层传162N.传至最下面一层的力大约为F2=40000+162×5=40810N小于60000N所以满足。

同理可以算出下面的支撑应同上面的配置钢管相对应,也满足。

最不利的截面验算

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拙出,发现墙,板,梁并没有发生较大,较明显的变形,所以推论出,双向板和梁,墙发生了内力重分布,所以现在就只验算板的受力情况。

选第二层为最不利截面,混凝土的密度取2500kg/㎡.m,以上还有三十层,总重

G=2500×10×30×3×3×0.2=13500000N

置换的墙分为四段,所以每段的重量G1

G1=13500000÷4=3375000N

压强P

P=F/S=3375000÷0.75÷0.2=22.5MPa小于30MPa

墙的荷载转化到选定的钢管上,假定每一个钢管都达到承载极限。

实际上更具内力的重分布规则,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力传下来

因为楼层首层层高是4.5米,往上都是3.0米

钢管选型

先选取的钢管允许荷载是40KN,允许高度3.8m

外径89,壁厚3.5

需要钢管的根数n

n=3375000÷40000÷4=42根,,所以取n=50

所以每边25根。

钢管间距l

l=1500÷25=60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