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选用教材和教学对象

本门课程选用丁四保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1月第1版。也可以选用其他专家、学者新编的教材。

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保山学院下辖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生,是选修课程。

二、教学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38学时,共3学分。

三、课程内容介绍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具综合性,又具边缘性;它集众家所长,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应用性学科,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建立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般地讲,学习区域经济学,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经济

学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一些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五、教学媒体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材料、ppt课件、少量录像片等。

六、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以文字材料、ppt课件为主,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可通过案例、区域经济选点考察等一些手段解决。

七、成绩考核

本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包括作业成绩、期中考查成绩、考勤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经济区域的一般特征 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从整体上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并能较为明确地区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差异。同时,从区域经济的载体——经济区域着手,认真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流派。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及特征,区分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划的关系,认识我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把握我国经济区域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经济区划、经济区域等概念的掌握;

理论: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认识;

应用: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国经济区域的特点,我国经济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难点

1.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真正掌握;

2. 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全理解;

3. 对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的深刻把握;

4.对我国经济区域形成的背景、历程、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

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2)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区域发展理论;(2)区际关系理论;(3)区域政策理论。

5.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2)新制度学派;(3)区域管理学派。

第二节经济区域

1.区域:泛指地球表面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2.经济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的农村组成。

3.走出“经济区划”思想的局限

4.对“经济区域”研究的概括分析

经济区域的特征:(1)必须具备经济功能;(2)必须具备行政功能;(3)必须具备一定的地域结构;(4)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经济流。

第三节我国的经济区域

1.我国行政区域的客观基础

2.我国条件下省级行政经济区的历史必然

3.我国省级经济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1)地域规模与资源供给;(2)经济

功能;(3)经济管理的功能,包括财权、经济事权和人事权等;(4)经济核心地;(5)网络与经济流。

4.我国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1)经济财富的运作与省级经济区;(2)经济财富的功能与省区产业结构的形成;(3)省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第四节我国省级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发展

1.我国省级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变化:(1)省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省区边界的模糊趋势;(2)经济核心地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3)经济条带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

第二章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 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三大基本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并熟悉三大理论在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面各章从事区域分析和区域开发与规划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求:了解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流派和主要思想。掌握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弄清三大理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三大理论的学习,理解我国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经济增长周期、增长极、乘数原理、技术创新、产业集聚、集聚经济、网络化组织结构、新产业区、开发区及生态产业群落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与测度;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产业组织演化规律;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应用: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新产业区的形成与我国“开发区”的实践

(二)教学难点

1. 对三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的真正掌握;

2. 从众多理论流派的介绍中把握住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主线”;

3. 正确运用三大理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1. 分工的概念:(1)自然分工:是指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性别、年龄等为基础的原始分工;(2)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3)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照地域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品的交换,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交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

2. 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4)艾萨德的要素替代理论;(5)波斯勒的技术差距理论。

3. 地域分工的客观基础:(1)要素的空间不平衡分布是地域分工的必要条件;(2)劳动地域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其经济利益。

4.劳动地域分工理论:(1)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2)扶持幼小产业理论;(3)协议分工学说;(4)新比较优势理论。

5.劳动地域分工程度的测度

6.分工与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分工与区域市场;(2)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3)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4)分工的“不平等”与区域发展问题。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 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2)现代经济增长周期理论

2.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1)资源禀赋;(2)资源配置能力;(3)区位条件;(4)外部环境

3.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区域增长极理论;(2)循环累积因果原理;(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

4.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5.区域生命周期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2)技术生命周期;(3)经济增长波动周期

6.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1)技术创新与区域周期;(2)技术扩散与区域成长

第三节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1. 集聚机制:(1)区位指向;(2)产业联系

2. 集聚经济:(1)集聚经济来源的“区位论”解释;(2)增长极机制与集聚经济;(3)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经济;(4)交易成本节约与集聚经济

3. 分工深化与产业组织演化:(1)福特制生产方式与企业组织;(2)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组织演进;(3)产业组织形式的新发展

4.企业网络的空间结构:(1)企业组织形态的网络结构;(2)本地化网络与全球化网络

5.产业区与新产业区:产业区是指专业化集聚的特定地区;新产业区是弹性生产体系对应的产业空间形式,是中小企业在弹性专业化基础上实现的集聚。

6.规划产业区:(1)苏联“地域生产综合体”;(2)艾萨德的“产业综合体”;(3)我国的“开发区”;(4)生态产业群落

第三章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分析 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弄清区域资源和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分析区域资源基础及组合状况的基本方法,善于运用区域资源组合与地理环境约束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及我国区域产业配置类型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与开发”等内容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资源观的演化及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异同。掌握现代区域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定性和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的基本方法,弄清资源地域组合的优劣对区域产业配置的影响,深刻把握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的制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资源、区位、区位资源、创新、资源地域组合、区域的资源短缺和区域环境承载力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资源特征及其类型,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应用: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我国的资源地域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

(二)教学难点

1. 准确理解“区域资源”的概念与范畴;

2. 正确掌握和运用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 学会理性而全面地分析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善于运用相关理论科学分析资源地域组合与我国产业配置类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资源观的历史演变

1. 资源:传统意义的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则是指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了所有支撑社会发展的价值要素。

2.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的开发利用:(1)采集渔猎时代;(2)农业经济时代;(3)工业经济时代;(4)可持续发展阶段

第二节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发展

1. 区域资源的一般特征:(1)有用性;(2)稀缺性;(3)多用途性和可替代性;(4)地域性(空间差异性);(5)整体性及综合性

2. 区域资源的类型:(1)区位资源;(2)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3)经济资源:①人口与劳动力资源;②资本资源;③技术进步;④创新;⑤制度结构与制度安排。

3. 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1)资源地域组合分析的原则;(2)自然资源的定量分析;(3)经济资源的定量分析;(4)社会资源的确定与衡量;(5)资源替代与资源互补。

4. 区域的资源短缺:(1)资源短缺:①概念:所谓区域的资源短缺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间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引起的经济现象,是在资源配置不均衡时,引起的某些资源严重供不应求进而导致一部分地区或产业部门因某些资源不足而停工、停产待料的现象。②性质;③资源短缺与资源空间配置。(2)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3)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

5.我国的资源地域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1)加工类型区;(2)加工主导类型区;(3)资源主导类型区;(4)资源加工混合类型区

第三节区域资源与环境约束

1. 资源向要素的转换及其约束:(1)资源转换的一般过程;(2)资源转换中的约束

2. 区域资源流动:(1)区域资源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资源流动的障碍:①自然条件的制约;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③流动载体的阻碍;

④行政区划的限制;⑤体制、政策、法律等阻挠正常的物质流动。(3)资源流动的方向:①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要素的状态转换或空间位移;②人力资源的流动具有收入指向、成就指向;③资本资源的流动具有经济指向,以信息为载体,引起感应运动和对应流

3. 环境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1)地理环境的约束作用;(2)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约束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资源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第四章区域结构分析 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物质循环结构的概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树立“结构”乃区域经济发展的“指示器”的观念,通过结构分析,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要求: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划分的标准及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精通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弄清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对于区域地域空间结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地域空间结构的意义与现实根据,掌握地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地域空间结构特征;对于区域物质循环结构问题,要求学生弄清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掌握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正确把握区域物质循环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产业、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水平分工、区域垂直分工、主导产业、资源的层次、产品生命周期、区域生命周期、区域经济的内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区域就业结构、区域地域结构、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区域地域结构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循环经济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应用:我国产业结构分析,我国省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分析,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

(二)教学难点

1. 正确理解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地域空间结构和区域物质循环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弄清我国省级经济区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物质循环结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主线”;

3. 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中地域结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

4.科学掌握循环经济理论

5.对就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

1. 产业的划分、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

2. 从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3. 区域间水平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1)区域综合条件下产业结构的特点;(2)区域资源优势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3)区际贸易条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4.区域间垂直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1)对资源等级系统的分析;(2)不同层次的区域资源供给系统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垂直差异;(3)区际贸易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中的垂直分工内涵

5.区域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1)从产品生命周期到区域生命周期;(2)区域生命周期演变的资源、条件分析;(3)区际贸易条件下区域生命周期的阶段传递

6.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一些问题:(1)普遍的复杂化与高级化趋向:①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与产业结构的复杂化;②内生发展、外部推动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区域之间的分工与竞争:①区域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②区域竞争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3)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区域就业问题:①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②扩大就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解决出路。

第二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

1. 区域经济学地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意义和根据:(1)区域经济学地域结构研究的意义;(2)地域结构研究的现实根据:①我国经济区发展实践中的地域结构因素;②我国省级区发展障碍中的地域结构因素;③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中的地域结构因素。

2. 区域经济学地域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1)关于地域分布类型;(2)关于经济地域格局;(3)关于地理关联;(4)关于地域结构的演变过程;(5)关于地域结构功能的判断。

3.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发育状况:(1)面形区发育的主要特征;(2)点形格局发育的主要特征;(3)网状格局的发育。

4.我国省区经济地域分布类型:(1)平原型;(2)山地型;(3)界面型

5. 我国省级经济区地域结构中的地理关联:(1)物流与结构关系中的地理关联;(2)省区内的地域分工;(3)省区地域结构的发展关联

6. 我国省区经济地域结构的几种发展模式:(1)省会城市带动模式;(2)开发区带动模式;(3)商贸城镇带动模式;(4)城市群带动模式;(5)网络带动模式

7.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多种发展模式共存、区域发展战略的决定

第三节区域物质循环结构

1. 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资源-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

2. 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1)我国的工业结构变化;(2)“重化型”结构的物质效率;(3)物质效率的地区结构

3. 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1)评价对象与范围;(2)主要指标及其解释

4.循环经济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1)物质效率目标与循环经济;(2)区域物质循环系统:①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施乐公司的模式;②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卡伦堡模式;③企业物质循环网络及其区域实现方式

5.区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与实践性课题:(1)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物质循环结构研究;(2)区域网络联系的开发与研究;(3)区域产业结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4)区域软环境建设与循环型经济发展的相关课题。

第五章区域关系分析 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际关系存在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掌握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和区际物流的基本原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观,推动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要求:了解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所产生的主要效应,认识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弄清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搞清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原理,掌握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区际关系的主要模式、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等内容,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扩散效应、回波效应、规模效应、拥挤效应、二元结构、区际贸易、区域信息网络系统、封闭式区际关系、掠夺式区际关系、转嫁式区际关系、互补式区际关系、区域竞争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区域关系的基本理论;区际关系模式;区域竞争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应用: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我国的区际物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的协调

(二)教学难点

1. 正确认识区际生产要素的流动、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全面把握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3. 正确理解区域竞争的本质;

4.科学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我国区际关系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1. 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效应: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2.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方式及意义:(1)流动方式:①对流;②传导;③辐射。(2)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①区际要素流动产生组合效应;②区际要素流动使得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可以超越本地的市场,进一步以广大的区际市场为对象从事生产;③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得到本区域稀缺的资源;④区际要素的流动强化了区域的比较优势

3.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劳动力流动的分类与方式;(2)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原因;(3)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4.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资本流动的分类与流动方式;(2)资本流动的原因;(3)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5.技术进步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1)技术流动的特殊性和主要形式;(2)技术流动的主要原因;(3)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区际物流与网络系统

1. 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2)区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际物流的特点;(2)我国的区际物流:

①我国区际物流的基本流向和主要品类;②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区际与区内物流格局

3.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1)交通运输网络;(2)运网系统组成及其特点;(3)区域信息网络系统

第三节区际关系的协调与发展

1. 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1)区域相互依赖理论;(2)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①绝对成本学说;②比较成本学说;③赫克歇尔-俄林定理;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域分工理论;⑤动态比较优势原理。(3)核心区对边缘区的带动;(4)区域协同发展

2. 区际关系模式:(1)封闭式区际关系;(2)掠夺式区际关系;(3)转嫁式区际关系;(4)互补式区际关系。

3. 区域竞争:(1)概念:区域竞争是指一个区域由一个或多个利益主体代表通过区域经济活动与其它区域为获取非任何区域都能得到的,影响区域共同利益的对象而展开的角逐与较量。(2)区域竞争的特征:①区域间竞争主体的非单一性;②区域竞争的不完全性;③区域竞争既包括市场竞争,又包括非市场竞争;

④区域竞争是动态的跨区域竞争;⑤区域竞争是区内竞争的延伸与扩展。

4.区域经济合作

5.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的协调:(1)国际区际间的协调:①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协调;②与邻边国家关系的协调。(2)国内区际关系的协调:①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关系的协调;②流域间区际关系的协调;③行政区间区际关系的协调。

第六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性质,充分认识编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掌握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和乡镇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编制方法、编制步骤和成果形式等基本知识,运用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要求:掌握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了解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组织及工作步骤,弄清发展战略文献编写的主要内容;严格区分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在组成要素方面的差别,了解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原则;在了解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和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乡村发展战略和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措施、城市发展战略、首位城市、城市经济区、城市形象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发展战略文献的构成;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城市本身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乡村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基本特征;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应用: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及建设标准

(二)教学难点

1. 全面掌握综合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结构;

2. 如何编写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文献;

3. 严格区分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本身发展战略的异同;

4.正确理解乡村发展战略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

1. 发展战略的组成:(1)战略指导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重点;(4)战略布局;(5)战略步骤;(6)战略措施

2. 发展战略的层次:(1)总体发展战略;(2)部门发展战略;(3)“地区”发展战略

3. 制定战略的组织——战略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及组织:(1)组成:①领导;②干部;③专家。(2)结构:①部门结构;②知识结构;③权力结构。(3)组织:①调查部门;②方案设计部门;③组织论证部门;④专家咨询委员会。

4.制定战略的步骤:(1)准备阶段;(2)调查分析阶段;(3)综合研究阶段;(4)论证完善阶段;(5)跟踪研究、反馈调整阶段

5.发展战略文献的编制:(1)主体文献;(2)辅佐文献;(3)附录文献:①基础资料;②战略提要;③战略形成纪要。

第二节城市发展战略

1.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内城市发展和城市本身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谋划,包括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布局、步骤以及对策的决策。

2. 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城市化;(2)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

①城市首位律;②城市金字塔;③位序—规模法则。(3)区域城市职能结构;(4)

区域城市布局;(5)城市经济区

3.城市本身发展战略:(1)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①市场意识;

②弹性意识;③超前意识;④区域意识。(2)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①可持续发展原则;②以人为本原则;③技术进步原则;④因地制宜原则。(3)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①城市性质定位;②确定城、郊关系;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④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⑤注重城市形象塑造。

第三节乡镇发展战略

1. 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意义和依据:(1)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意义;(2)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依据: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②人口状况;③社会经济情况;④生态环境。

2. 乡村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1)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本的战略任务;(2)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基本战略对策;(3)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是振兴乡村的另一基本战略对策;(4)乡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是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3.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1)有助于促进乡村的城市化;(2)有助于促进乡村工业化;(3)有助于促进乡村现代化。

4.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标准

5.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的注意事项:(1)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应处理好城镇同乡村的关系及城镇与城市的关系;(2)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必须严格保护环境;(3)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4)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5)做好小城镇的规划。

第七章区域规划 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掌握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积极指导区域开发实践。

要求:牢记区域规划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外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认清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掌握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学会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知晓区域规划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步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容积率、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分区、区域环境规划、功能区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区域规划的主要方法;区域规划的程序和步骤

应用: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1. 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的主要内容;

2.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3.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4.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5.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规划的发展

1. 区域规划是指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是在科学认识区域系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地域空间角度出发,综合协调区域内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等要素的关系,以谋求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对区域中长期发展作出部署。

2. 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1)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2)现代区域规划思想的产生;(3)国外的区域规划

3.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1)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规划体系;(2)规划理论与规划内容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3)规划手段与方法不断革新。

第二节区域规划的内容

1. 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1)第一次产业规划与布局:①区域农业规划布局;②采矿业生产布局。(2)第二次产业规划与布局:①原材料工业的规划布局;

②加工制造业的规划布局;③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与布局。(3)第三次产业规划与布局

2.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的概念;(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3)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3.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基础设施的内涵和意义;(2)区域交通运输规划;(3)区域水利设施规划;(4)区域电力规划;(5)区域电信规划4.区域土地利用规划:(1)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评价;(2)土地利用供求分析;(3)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析;(4)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

5.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1)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2)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3)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实施的措施与

条件。

第三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1. 区域规划的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2)传统综合法;(3)比较与评价法;(4)数学模拟法

2. 区域规划的程序:(1)规划准备工作;(2)规划工作步骤:①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②确定区域发展目标;③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④规划方案设计;⑤规划方案评估;⑥报批定案与实施阶段

第八章区域开发 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区域开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并按照产业部门的不同,从区域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将区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及落实,掌握区域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原理,指导我国区域开发的实践。

要求:从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四个方面,了解我国区域开发的主要形势,掌握区域开发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懂得区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步骤,并能灵活自如地将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开发实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三农”问题、制造业、知识经济、知识产业、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物流、自由经济贸易区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领域;区域肉用畜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区域汽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开发的内容及程序;区域旅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开发的内容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用:我国的农业、农村人口问题;我国现有畜牧业的主要类型;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我国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开发形势;区域开发战略理论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1. 正确理解区域开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2. 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区域开发按照产业部门的不同进行细化和落实;

3. 全面把握我国区域开发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

4.将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开发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农业(种植业)的开发

1.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意义:(1)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2)我国农业、农村人口问题;(3)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门;(4)我国的“三农”问题

2. 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1)农业技术的进步:①品种的改良;②水利建设;③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2)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

3. 农业开发:(1)对宏观形势的分析:①我国的粮食安全;②国民经济形势。(2)农业开发的几个主要领域:①退耕还林,退耕还草;②绿色产品项目;

③规模农业项目;④产品增值项目;⑤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调整。

第二节区域畜牧业的开发

1. 畜牧业的历史发展

2. 我国现有的畜牧业类型:(1)传统畜牧业;(2)现代畜牧业——商品畜牧业

3.区域畜牧业的开发——肉用畜牧业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相关地区——市场分布分析;(2)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市场需求分析:①居民食物构成及消费偏好分析;②居民需求分析;(3)投资回报分析:①销售额目标;②开发所需的各项投入分析;③回报分析。

第三节工业(制造业)的开发

1. 工业(制造业)的一般知识:(1)工业(制造业)产品;(2)制造业的部门分类;(3)我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分类

2. 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1)发展方式的转变;(2)买方市场问题;(3)国家的产业政策;(4)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的竞争

3.汽车工业的开发:(1)汽车工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的作用;(2)汽车工业分布的区域性;(3)汽车工业开发的可能模式;(4)汽车工业开发的技术模式;(5)我国汽车工业中中小企业(项目)现象分析

4.区域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开发:(1)知识经济;(2)高技术产业;(3)高技术产业的地区开发

第四节区域第三产业的开发

1. 旅游业:(1)旅游业是我国地区开发的重点产业;(2)旅游业的开发;(3)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

2. 金融业与区域金融问题:(1)金融市场;(2)区域金融功能;(3)金融机构与区域金融产业;(4)区域金融;(5)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

3.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的开发:(1)交通运输业;(2)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开发;(3)物流业与区域物流业的开发

第五节区域产业开发的实证研究

1. 关于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研究;

2. 对边境城市产业结构——绥芬河边境自由经济贸易区的研究;

3.交通运输业项目的开发与区域环境影响研究——图们江地区交通走廊建设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

4.吉林省长白山旅游业的开发与生态环境

第九章区域政策 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认识其制定的目标和发挥作用的手段,掌握其效应评价的方法,树立起区域政策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和政府有效调控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途径的观念,积极运用区域政策工具干预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要求:深刻认识区域政策的含义、特征、形成过程、目标体系和政策手段,了解区域政策效应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并通过借鉴和比较西方区域政策的发展,掌握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投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法律政策、区域政策效应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政策的含义、特点及形成过程;区域政策的目标体系;区域政策的主要手段;区域政策效应的基本含义、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应用:国外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

(二)教学难点

1. 对区域政策的含义、特点、目标和手段的真正掌握;

2. 对区域政策效应的科学合理评价;

3. 通过借鉴西方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认识我国区域政策演变的规律;通过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把握准我国区域政策发展变化的趋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学生演讲、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

1.区域政策的含义:区域政策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或管辖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所有公共干预行为。它有三方面的含义:(1)区域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干预;(2)区域政策的主体是国家或地方政策;(3)区域政策属宏观经济范畴。区域政策可分为三个

层次,即超国家层次、国家层次和亚国家层次。

2.区域政策的特点:(1)有限性;(2)系统性;(3)阶段性。

3.区域政策的形成:(1)区域政策形成的客观基础;(2)区域政策的形成背景;(3)区域政策的产生。

第二节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1.区域政策的总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2.区域政策的子目标由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和政治目标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动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目标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目标上升为主导地位;在经济发达阶段,生态目标和政治目标占主导地位。

3.区域政策手段:(1)区域财政政策手段;(2)区域金融政策手段;(3)区域投资政策;(4)区域产业政策;(5)区域法律政策手段

第三节区域政策效应及其评价

1.区域政策效应的基本含义:区域政策效应主要是区域政策的成本与区域政策效益的比较,当然也包括其它一些社会、生态和政治目标。

2.区域政策效应评价程序:(1)问题分析;(2)区域政策目标的确定;(3)区域政策手段设计;(4)事前评价;(5)区域政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6)事后评价。

3.区域政策效应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间接评价法、部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第四节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

1.国外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1)英国的区域政策;(2)美国的区域政策;(3)日本的区域政策;(4)德国的区域政策;(5)前苏联的区域政策。

2.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1)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政策;(2)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向优势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均衡政策。

3.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1)关于问题区域的界定;(2)区域政策目标的比较;(3)区域政策手段的异同。

第十章区域管理 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区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我国区域管理的体制,充分认识到区域管理作为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一种手段,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归宿和落脚点,并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求:全面掌握区域管理的一般原理,包括区域管理的含义、主体、内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动物繁殖学题库

动物繁殖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1隐睾;2副性腺 21生殖激素;2神经激素;3长反馈;4短反馈;5超短反馈;6外激素;7大神经内分泌系统;8小神经内分泌系统;9动物的化学通讯;10动物的物理通讯;11局部激素;12神经内分泌; 31性成熟;2体成熟;3行为系列;4精子发生;5精子发生周期;6果糖酵解;7外源性呼吸;8精子冷休克;9呼吸商;10精子成熟;11精子的趋流性; 41母畜初情期;2发情周期;3季节性发情;4排卵率;5产后发情;6安静排卵;7卵泡期;8黄体期;9自发性排卵;10发情鉴定;11初配适龄;12诱发性排卵; 51人工授精;2精子活率;3精子密度;4精子畸形率;5精液稀释;6变温保存;7液态保存;8冷冻精液;9精液平衡; 61受精;2精子获能;3透明带发应;4卵黄封闭作用;5妊娠识别;6妊娠的建立;7胎盘;8怀孕脉搏;9附植;10精子顶体反应;11卵裂;12子宫拴; 71分娩预兆;2产道;3胎向;4胎位;5胎势;6子宫复原;7产后期;8分娩;9牛胎衣不下;10破水;11努责;12产力;13恶露;14前置; 81发情控制;2同期发情;3诱发发情;4胚胎移植;5超数排卵;6诱发分娩;7核移植;8胚胎分割;9卵子培养;10排卵控制; 91繁殖力;2正常繁殖力;3情期受胎率;4不返情率;5配种指数;6产犊指数;7窝产仔数;8繁殖成活率;9第一情期受胎率;10繁殖率;11总受胎率;12总情期受胎率;13公羊效应; 二、填空题 11家畜的睾丸为()形; 2成年未孕母牛卵巢的形状为()形; 3公畜的交配器官是(); 4母畜的交配器官是();

5精子在()中最后成熟; 6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的()部; 7对分子宫二角基部之间的纵隔有一纵沟,称(); 8胎儿的发育场所是(); 21各种家畜孕酮的含量,在卵泡期都低于(); 2前列腺素是()分泌的局部激素; 3催产素分泌的调节一般是()性的; 4调节松果腺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5PMSG是由马属动物子宫内膜的()组织所分泌; 6HCG主要来源于孕妇胎盘绒毛的(); 7在调节家畜繁殖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是(); 8在所有的家畜中,发情周期内雌激素的含量以()期最高; 9对生殖活动有间接调节作用的激素称(); 10控制LHRH分泌调节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中枢神经();11低等动物中的松果腺是(); 31雄性动物的性成熟一般比雌性动物(); 2精子的头部呈()形; 3精子的呼吸主要在()进行; 4精子的正常运动型式是(); 5精子的发生是在睾丸内的()中进行的; 6对精子起营养、支持作用的细胞称作()细胞; 7精子蛋白质的分解往往表示精子品质已(); 8精子的比重比精清略(); 9新采出的牛、羊精液偏()性; 10新采出的猪、马精液偏()性; 11早期幼畜的性腺对微量促性腺激素缺乏(); 12培育品种的性成熟比原始品种(); 13公畜的初配年龄主要决定于(); 14大家畜的性成熟时间比小家畜(); 15精子向附睾内运行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16精子最脆弱的部分是(); 17精清中的磷脂主要来源于();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知识巩固 一、昆虫的生殖 雌雄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 二、昆虫的发育 1.昆虫的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________,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蚱蜢、蝼蛄等的发育就是这种类型。 2.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和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如:菜粉蝶、果蝇、棉铃虫、松毛虫等的发育就是这种类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雌雄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受精必须在_______完成。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许多差异,幼体生活在_______,用_______ 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______________呼吸。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鸟的生殖 具有明显的_______性。筑巢后,雄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_______行为,如仙鹤跳舞、孔雀开屏等,然后,雌雄鸟交配,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结合成受精卵。 二、鸟卵的结构 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功能是______________)、胚盘(内有_______,是_______的部位)组成,其中后三部分结构构成了鸟卵的_______ 。 三、鸟的发育 鸟的受精卵在_______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人生也许不尽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下面凯程浙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古扎拉蒂、波特著,张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第2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新编国际金融》(第3版),黄燕君、何嗣江编著,浙大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戴志敏编著,浙大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浙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浙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浙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浙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浙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浙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浙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浙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浙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浙大经济学讲义》《浙大经济学题库》《浙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浙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浙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浙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大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

1.繁殖(生殖):是指有生命的个体以某种方式繁衍与自己性状相似的后代来延续生命的过程。 2.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枚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研究内容涵盖了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发情鉴定、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妊娘诊断等用技术,也包括动物克隆、胚胎干细胞转基因等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技术,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动物繁殖学的研究意义: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畜种质量; 减少生产资料的占有量; 3.雄性生殖器官分化:①生殖腺发育形成睾丸,生殖腺内上皮细胞排列形成精细管索一睾丸网②中肾管、附争管和输精管一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③生殖结一阴茎④缪勒斯管退化,形成未发育的子宫台 雌性生殖器管的分化:①生殖腺发育形成卵巢,生殖腺表面部分形成皮质索,中央部分形成髓质索②皮质索一原始卵泡③缪勒斯管一子宫、输卵管、阴道。 4.雄性的生殖器官及机能: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阴囊。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生殖腺。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分为游离缘和附着缘(附睾附着侧) 隐睾: 动物出生或成年后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仍留在腹腔内,该动物不做种用。 睾丸的组织结构:睾丸表面被以浆膜,即固有鞘膜,其内 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睾丸白膜,睾丸白膜从睾丸头向 睾丸实质部伸入结缔组织索,构成睾丸纵隔,向四周伸 出的放射状结缔组织小梁,为中隔,将睾丸分成许多睾 丸小叶,每个小叶内由2-3条精细管组成,精细管在 小叶顶端汇合成直细管,形成睾丸网,盘曲成附睾头。 精细管:是精子产生的场所,其内充满液体,精细管的管 壁由外向内为结缔组织纤维、基膜和复层的生殖上皮 (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 睾丸的功能:①合成并分泌雄激素:精细管之间的间质细 胞分泌雄激素,精细管管壁的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激活素等;②精子生成:由精细管生殖上皮的生殖细胞生成; 睾丸支持细胞的主要作用:①参与形成血睾屏障,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生精环境。②支持生精细胞,促进生精细胞转位及精子释放;③分泌蛋白质及细胞因子;④营养生精细胞 附睾:附着于睾丸的附着缘,分为头、体和尾;附睾头由13-20条睾丸输出管组成。机能:①促进精子成熟②吸收作用③运输作用④贮存作用(微酸环境(pH=6.2-6.8)、高渗透压(400)、低温) 阴囊:具有温度调节能力,保护精子正常生成。 输精管:参与形成精液;射精时其强有力的收缩作用使精子射出。 副性腺:由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组成。精囊腺和输精管共同开口于尿生殖道骨盆部精阜。前列腺由体部和扩散部组成。犬无尿道球腺。副性腺的机能:①冲洗尿生殖道(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先排出,冲洗残留的尿液)②稀释、营养、活化和保护精子③运送精子④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尿道球腺分泌物的凝固作用,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 尿生殖道:尿生殖道是精液和尿液的共同通道。由骨盆部和阴茎部组成。其中的精阜是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的共同开口。 阴茎和包皮:阴茎为粗细不等的长圆锥形,主要由海绵体组成,内有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勃起时可增大数倍。包皮是双层鞘囊,分为内包皮和外包皮,猪有包皮憩室. 5.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及机能: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