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课程标准

单片机课程标准

单片机课程标准
单片机课程标准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课程代码:QA1B17

开设时间:第2阶段学时数:120(含28学时集中实习)

一、课程概述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以单片机硬件和软件知识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处理对单片机系统软、硬件应用具有初步开发的能力和学习有关后继课、专业课打基础。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

本实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电子、电路知识,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理解,掌握单片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及硬件电路的连接,建立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运用汇编语言编制一些简单应用程序。本实践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分析程序的能力

2.分析硬件电路的能力

3.编制程序的能力

4.设计硬件电路的能力

5.综合分析与调试的能力

6.项目综合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实际应用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培养目标

1.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及硬件电路的连接,建立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运用汇编语言编制一些简单应用程序。具体要求为: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画出程序流程图、编写出正确的程序,进行程序调试;通过编程思路讲解,学生能够独立画出流程图,完成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等阶段、过程。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更好地把单片机应用同电气自动化控制结合起来,提高对控制设备电气控制的认识,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2、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理解人机接口的硬件结构与软件编程原理和设计方法。

4 、掌握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5、初步掌握MCS-51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本课程知识独立设计和制作从简单到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硬件)。

2、能运用本课程知识技能维修单片机应用设备和产品。

3、具备进一步自学拓展相关知识的能力,如自学应用其他型号单片机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电工实训》、《电子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及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电路、工业控制等领域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按照情景教学法实施教学,总内容包括3个情景,内含15个子情景,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训练中,本课程情景结构与学时(92学时)分配见情景表1。

1.情景1:单片机基础知识,18学时。

子情景1-1 单灯控制设计,18学时。

2.情景2:单片机基础实训,42学时。

子情景2-1 流水灯控制,12学时;

子情景2-2 数码管静态与动态显示控制,6学时;

子情景2-3 步进电机控制,6学时;

子情景2-4 A/D和D/A转换电路,6学时;

子情景2-5 用定时器的电子钟(秒表),6学时。

子情境2-6 一键多功能键盘控制设计,6学时

3.情景3:单片机综合典型应用实例,34学时。

子情景3-1 电压与温度测量与控制,4学时;

子情景3-2 交通灯控制,6学时;

子情景3-3 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6学时;

子情景3-4 参数检测仪表,6学时;

情景表1 课程情景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本学习领域课程包括电脑钟的设计与制作和单片机与液晶显示接口应用两个项目的主要教学

内容、学习目标、参考学时等见表2—3—1。

表2—3—1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方便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同社会相关行业相结合。

2.推荐教材

李秀忠单片机应用技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参考的教学资料

李传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河南科学技术传版社 2006

张永枫单片机应用实训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六、教师要求

1.具有丰富的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知识和经验。

2.具有丰富的单片机软件系统设计知识和经验。

3.熟悉工业生产中单片机的应用。

4.具备基于生产过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能力。

七、考核方式与标准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

(一) 对学生的考核

考核形式:本课程考核成绩以实践操作考试为主,兼顾平时成绩和实训报告成绩。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含实训报告等)占30%,实际操作考核占70%。

要求学生在进行完本实践课程后,通过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考证,直接引入社会评价。

实训报告内容:

1)实训名称、日期、班别、学号、姓名、同组人姓名、实训台号。

2)实训目的及要求。

3)实训设备、电器元件型号规格。

4)原理图、主要实训过程及步骤。

5)源程序、流程图等

6)实训总结及心得体会。

实际操作评分标准表

说明:

1、学生实训报告未交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成绩考核,零分处理。

2、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核,必须事先写出书面申请,由班主任签字认可,经系(部)批准后,按“缺考”处理。

3、无故不参加考核,按“旷考”处理。“旷考”的学生,该课程按零分计,不予参加补考。

4、“缺考”的学生,于下学期参加补考。成绩合格,按正常考核核算成绩。 (二) 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 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

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课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见表2—3—2。

表2-3-2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P3—2

九、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纽带,本学习领域课程安排电压表设计等两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从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实施步骤提出了要求。

1.基于项目教学重组课程实践内容,并建设了特色教材

通过项目内容辐射整个课程。内容选择上力求实用。体现高职高专办学特色,集装配、试验、课程设计到实训基地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思想。根据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制定出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系列实践环节。

2.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贯穿实践教学全程

体现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通过项目实践,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参与教学的开放教学系统。打破原有教学体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把以教师操作为主的实践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的学习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3.借助校内实验设备实施模拟训练

结合课程教学,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引入不同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编程、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制定审批表

系部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机电一体化

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

课程代码QA1B17

负责人宁玉伟

申请时间 2009.3.15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二O O 九年三月十五日

单片机课程标准scl

单片机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单片机基础应用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环节,使学生正确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和微机接口应用的基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单片机的软、硬件技术分析实际问题,为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备等领域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更好地把单片机应用同电气自动化控制结合起来,提高对控制设备电气控制的认识。为使学生成为具有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 先修课程为电工与电子技术、工厂电气设备及PLC等,后续课程为自控技术、供电设备运行与检修等。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在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打破了原来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力求体现“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内容的选择上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将教学活动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针对项目的各项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项目实施以实现学习目标,最后根据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评价。通过项目实施,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140405 20141329 李延琦 胡黄水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 题目
酒精测试仪
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1 月 6 日
设计地点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 院单片机实验室 3409
设计任务及日程安排: 设计任务:分两部分: (一)、设计实现类:进行软、硬件设计,并上机编程、联线、调试、 实现; 1.电子钟的设计 2.交通灯的设计 3.温度计的设计 4.点阵显示 5.电机调速 6.电子音乐发声(自己选曲) 7.键盘液晶显示系统 (二)、应用系统设计类:不须上机,查资料完成软、硬件设计画图。 查资料选定题目。 说明:第 1--7 题任选其二即可。(二)里题目自拟。 日程安排: 本次设计共二周时间,日程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资料,确定题目。 第 2--4 天:进实验室做实验,连接硬件并编写程序作相关的模块实验。 第 5--7 天: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观察及总结硬件实验现象和结果。 第 8--9 天:整理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第 10 天: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报告里有两个内容,自选题目内容+附录(实验内容),每 位同学独立完成。 2. 自选题目不须上机实现,要求能正确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题目、任务与要求 2)硬件框图与电路图 3) 软件及流程图 (a)主要模块流程图 (b)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4) 总结 5) 参考资料 6)附录 实验上机调试内容
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填写,发给学生做为本门课程设计 的依据。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性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正确绘制电路原理图,正确编译出软件程序,并仿真出最终的结果。 2、能按照要求进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运行、调试。 表1 能力目标1《能力解析表》

表2 能力目标2《能力解析表》

(二)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单片机控制的分析调试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简易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具备团体协作的素质 2.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联系 (一)与先修课程的联系 《C语言编程》:单片机软件编程部分是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的。 《电工电子》:单片机硬件部分要利用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单片机实训》:根据项目要求,利用单片机的软硬件知识制作出实物。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学习内容包括:LED单灯闪烁、流水灯设计、交通灯设计、按键识别设计、简易数字电子时钟设计、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简易电压表设计、建议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点阵LED设计。知识体系结构如下表:

表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内容及要求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将本课程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有相应的小任务,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分组讨论教学法: 针对每个项目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并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师资条件要求 本课程师资条件需满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具备:1、专业的大学教师资格证;2、相关企业工作经历5年以上(包括顶岗实习);3、取得高级电工技师、电气工程师等相关职业资格并具备相应知识结构。校外兼职教师具备:1、相关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十年以上;2、取得高级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并具备相应知识结构。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校内专业实训室:配备学生电脑人手一台,配套单片机实验箱人手一个,配套仿真软件两个,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 2、校外实训基地:有专业的生产线,有单片机项目设计资源。 (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 教材选用与编写原则 选用国家重点出版社的规划教材,内容是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编写。 2.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籍 《单片机应用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高松、杜德银主编,出版时间2014年8月。 3.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具备成熟的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

89C51单片机课程设计之秒表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 片 机 秒 表 系 统 课 程 设 计 班级: 课程名称:秒表设计 成员: 实训地点:北校机房 实训时间:6月4日至6月15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 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1.2课程设计思路及描述 1.3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2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流程 2.1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所需元器件 3 程序编写流程及课程设计效果 3.1源程序及注释 3.2原理图分析 3.3课程设计效果 4 心得体会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一、课程设计题目 秒表系统设计——用STC89C51设计一个4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0.0~9分59.9秒,每10毫秒自动加一,每1000毫秒自动加一秒。 二、增加功能 增加一个“复位”按键(即清零),一个“暂停”和“开始”按键。 三、课程设计的难点 单片机电子秒表需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二是如何实现LED的动态扫描显示;三是如何对键盘输入进行编程;四是如何进行安装调试。 四、课程设计内容提要 本课程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集成电路芯片8051、LED数码管以及课程箱上的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其中本课程设计有三个开关按键:其中key1按键按下去时开始计时,即秒表开始键,key2按键按下去时数码管清零,复位为“00.00”. key3按键按下去时数码管暂停。 五、课程设计的意义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 应用进一步的了解。 2)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 3)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能够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 4)该课程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设计简单的计时器系统, 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现实意义 1.2课程设计思路及描述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增加附录:51或52单片机说明书,编程软件烧程序软件使用说明,增加实验中使用的各种器件说明 修改任务内容:去掉任务ISP下载线制作 增加点阵及液晶显示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单片机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其在教学及产业界的技术推广仍然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学习单片机并掌握其应用已经成为电子类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现代工科学生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它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等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如电子产品装调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及相关实训课程,一般都要应用到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单片机知识在电子类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产品的检测和维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将来在电子类专

业领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包含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为将来从事应用电子产品的设计、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按单片机项目实施的顺序逐步展开,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本课程先修要求:学生已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有一定的电路识图、分析能力后进行本专业能力实训。通过实训学生应达到: (一)应使学生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通过试验实训的训练和一些简易单片机项目制作,掌握单片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接口技术,掌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 开设学期:第2学年第1学期 学时: 48 学分: 3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随着电子设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单片机作为电子设备智能的核心其应用日益广泛,在包括各种通信设备在内的电子应用领域中随处可见单片机的应用。因此,高职院校信息电子类专业大都开设了单片机应用的相关课程。我院通信技术专业作为一个信息电子类专业,特开设《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相关的技能,并为后继通信设备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有效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讲述单片机及其应用技术,该门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单片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单片机使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为后继的通信专业设备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和本专业的《电路分析与制作》、《通信电子技术与实践》共同构成电子相关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毕业后到电子相关岗位就业打下较好的基础,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内容,以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力求课程的教学在本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此,引导本课程的教学由传统的学科式知识组织方式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式知识组织方式,以“交通信号灯控制器设计”这一单片机实际应用系统作为教学项目,以该项目的实现过程为主线串起相应的知识要点讲解和技能训练,并将该项目的实现过程分解成由简到繁的多个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同时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为每一个工作任务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

基于C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完美实现版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作业名: 指导老师: 戴胜华 学生姓名: lycaner 班级: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 学号: XXXXXXXX 电子时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8051定时器时间计时处理、按键扫描及LED数码管显示的设计方法。 2. 设计任务及要求利用实验平台上4个LED数码管,设计带有闹铃功能的数字时钟 二,实验要求 A.基本要求: 1. 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时时分分” 2. 由LED闪动做秒显示。 3. 利用按键可对时间及闹玲进行设置,并可显示闹玲时间。当闹玲时间到蜂鸣器发出声响,按停止键使可使闹玲声停止。 4.实现秒表功能(百分之一秒显示) B.扩展部分: 1.日历功能(能对年,月,日,星期进行显示,分辨平年,闰年以及各月天数,并调整) 2.音乐闹铃(铃音可选择,闹铃被停止后,闪烁显示当前时刻8秒后,或按键跳入正常时间显示状态) 3.定时功能(设定一段时间长度,定时到后,闪烁提示) 4.倒计时功能(设定一段时间长度,能实现倒计时显示,时间长减到0时,闪烁提示) 5.闹铃重响功能(闹铃被停止后,以停止时刻开始,一段时间后闹铃重响,且重响时间的间隔可调) 三,实验基本原理 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计时功能,定时器0计时中断程序每隔0.01s中断一次并当作一个计数,设定定时1秒的中断计数初值为100,每中断一次中断计数初值减1,当减到0时,则表示1s 到了,秒变量加1,同理再判断是否1min钟到了,再判断是否1h到了。 为了将时间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可采用静态显示法和动态显示法,由于静态显示法需要译码器,数据锁存器等较多硬件,可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LED显示,通过对每位数码管的依次扫描,使对应数码管亮,同时向该数码管送对应的字码,使其显示数字。由于数码管扫描周期很短,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数码管看起来总是亮的,从而实现了各种显示。 四,实验设计分析 针对要实现的功能,采用AT89S51单片机进行设计,AT89S51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在线可编程(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这样,既能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程序方面,采用分块设计的方法,这样既减小了编程难度、使程序易于理解,又能便于添加各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单片机应用技术》 总学时数:64(理论课学时数:32 实践课学时数:32) 适用专业:电信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方向) 1.课程概述 1.1 课程的性质 单片机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其在教学及产业界的技术推广仍然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学习单片机并掌握其设计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电子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也是现代工科学生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电信技术等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我系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它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等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是各专业课如:计算机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程控交换机等通信设备、汽车电控、汽车电路分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般都要应用到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单片机知识在电子类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电器新产品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维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将来在电子类专业领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电信技术、通信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 1.2 课程定位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培养单片机应用开发人员的主要支撑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使用汇编语言开发单片机程序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为培养8051单片机开发与应用人才而开设的,主要介绍如何在80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提高单片机开发的效率。汇编语言的编写高效且需要对机器硬件精确控制的程序,目前仍然在单片机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本门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先重点讲单片机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讲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知识,本课程属于职业准备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是《通信原理》和《数据处理与采集技术》,属于岗位技能应用课程,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一致,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符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1.3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电信、通信以及应电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相关专业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7个技能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综合项目实训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实际教学中,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和开发一系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 课程代码: 学分:2 学时:36 制定人:徐又又 制定时间:2010年9月 所属系部:自动化 批准人:陶甫廷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了解单片机C语言的特点、与PC机C语言的异同之处、单片机C语言的开发环境; 熟悉单片机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Keil C软件的应用及其与硬件平台的连接、C语言程 序结构设计、与单片机相关的设置等方面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 了解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应用产品软件开发的步骤,具备单片机C语言程序的识读、修改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Keil C软件进行源程序编辑、编译和软、硬件模拟调试的操作方 法与技能。 3.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实训》的学习与强化训练,具有使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电子产品、自动检测与控制和高新视听设施等方面的软件开发的职业技能。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专业获得专业技能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属于职业技术课程,以培养电子产品开发相关行业急需的机电类和电子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为目标。 本课程一般在学生学完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后再讲授;《单片机应用》等课程可作为先修课程,也可在同一学期开设。 2.课程开发思路

本课程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强调对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部分删繁就简,以“实用够用”为度,就是为了便于他们在后续的实训月(四周)以及即将下厂顶岗实习期 (十周),将所学的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常用原理与实用知识,能够与实训、实习的生 产工位和顶岗工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名称子学习情境1 子学习情境2 子学习情境3 子学习情境4 学时 分配 学习情境(单元)1 单片机C语言概述单片机C语言与 PC机C语言的异 同之处 简单的C程序介绍 及上机操作(编译 三个简单C程序) 3 教学时数 1 2 学习情境(单元)2单片机C语言开发环境 建立 Keil软件的使 用(源文件、 工程的建立) 上机操作(用keil 软件进行工程的设 置) 3 教学时数 2 1 学习情境(单元)3数据的类型、运算符和 表达式 用整型和字符型 定义变量 数的溢出 C51中特有的数 据类型 上机操作(用 算术运算符和 算术表达式编 写程序) 6 教学时数 2 1 2 1 学习情境(单元)4C51流程与控制顺序结构程序选择结构程序循环结构程 序(上机操作 编译冒泡排 序法程序)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 境(单 元)5 C51构造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共用体和枚举 6 教学时数 2 2 1 1 学习情境(单元)6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组成中断编程上机操作用定时器 /计数器资源 编程并编译 串口编程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7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 变量 变量的存储类 别 6 教学时数 2 2 1 1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题: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邵添 设计日期:2017/12/18 成绩: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作用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AT89C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围-55°C~+125°C。在-10~+85°C围,精度为±0.5°C。18B20的精度较差,为±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按键设置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阴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按键部分用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 二、设计要求 (1).利用DS18B20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并显示。 (2).利用数码管实时显示温度。 (3).当温度超过或者低于设定值时蜂鸣器报警,LED闪烁指示。 (4).能够手动设置上限和下限报警温度。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方案一: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学时:80 学分:5 课程负责人: 参编人员: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三年制高职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和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以MCS-51单片机为例,讲述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与存储器扩展方法,中断定时和程序设计等内容。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原理、 汇编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本课程是前期知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的 应用,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加强设计 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进而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和具有一定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前导、后续课程 1、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 术、c语言程序设计; 2、后续课程:嵌入式应用技术、FPGA等;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掌握杂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 专业技能。 学时分配建议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软件编程能力。 2.具有一定的软硬件综合调试能力。 (二)知识目标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计数器与中断系统;串行口通信及其接口;MCS-51单片机系统的扩展技术;单片机的人机界面接口技术;单片机与D/A与A/D转换器接口;单片机系统应用。 (三)素质目标 通过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以达到胜任专业工作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目的要求】: 1. 熟悉单片机概念。 2. 了解常用单片机系列。 【主要内容】: 1.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2.单片机的特点与选用。 3.常用单片机的种类。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 【目的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 2.熟悉端口结构。 【主要内容】:

89C51单片机课程设计之秒表设计实验报告.

这里可以加学校LOGAL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12级物信系 班别:光信息科学与技术7班 课程名称:秒表设计 姓名:龚俊才欧一景 学号:1210407033 1210407041 指导老师:张涛 2011.12.23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 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1.2课程设计思路及描述 1.3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2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流程 2.1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软件方案设计 3 程序编写流程及课程设计效果3.1源程序及注释 3.2原理图分析 3.3课程设计效果 4 心得体会 5 相关查阅资料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一、课程设计题目 秒表系统设计——用STC89C52RC设计一个4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 00.00~99.99秒,每10毫秒自动加一,每1000毫秒自动加一秒。 二、增加功能 增加一个“复位”按键(即清零),一个“暂停”和“开始”按键。 三、课程设计的难点 单片机电子秒表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二是如何实现LED 的动态扫描显示;三是如何对键盘输入进行编程。 四、课程设计内容提要 本课程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集成电路芯片8051、LED数码管以及课程箱上的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其中本课程设计有两个开关按键:其中key1按键按下去时开始计时,即秒表开始键(同时也用作暂停键),key2按键按下去时数码管清零,复位为“00.00”. 五、课程设计的意义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 的了解。 2)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 3)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能够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 4)该课程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设计简单的计时器系统,拥有正确的 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现实意义 六、课程设计仪器 a) 集成电路芯片8051,七段数码管,89C51单片机开发板 b) MCS-51系列单片机微机仿真课程系统中的软件(Keil uvision2)。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以MCS-51系列为主的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存储系统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中断系统、系统扩展等方面知识;了解单片机组成和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团队协助、沟通表达等能力和综合素质。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把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单片机综合实验设计和毕业设计、电子竞赛有机地结合一体,提高单片机技术理论与应用实践应用能力。 1.2.1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程以模块化教学为基点,学习情境按照难易程度依次递进的思路设计的。通过该系列项目的学习,反复训练,学生不但能够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的编写能力,设计小型产品的设计能力,还能够全面培养其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纪律等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1.2.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导课程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具备基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基础,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应具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熟练掌握典型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利用C51单片机组成实际系统,具备硬件和软件编程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的编写能力和设计小型产品的设计能力,为后续独立分析和设计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打下基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下目标: 2.1知识目标: (1)熟悉常用的单元电路及其功能。 (2)掌握keilC51软件和proteus软件的相关知识,熟知常用命令的功能。 (3)掌握设计流程。 (4)掌握典型应用程序的编制方法。 2.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识读单片机相关的硬件电路图以及汇编语言。 (2)能设计单片机简单音调发生器器、交通灯控制系统、存储器扩展等电路。

定时闹钟-C51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定时闹钟 目录 一、概述 (1)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1)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 2.1系统总体方案 (2) 2.2系统设计总框图 (2) 2.3硬件设计 (2) 2.3.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2) 2.3.2报警模块设计 (6) 2.3.3显示模块设计 (7) 2.3.4调时模块设计 (9) 三、软件设计 (10) 3.1主程序流程图 (10) 3.2定时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11) 3.3程序设计 (11) 四、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12) 4.1 proteus软件仿真 (12) 4.2系统的调试 (11) 五、设计总结与体会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源程序代码 (14) 附录2:系统原理图 (24)

一、概述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学习和巩固单片机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智能仪器等知识,使对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融会贯通。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增强系统地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设计习惯。 1.2设计任务 完成所选题目的分析与设计,达到技术性能要求。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一份。 本文设计的定时闹钟的核心模块采用AT89C51芯片,时、分、秒用6位LED数码管显示。在电路中通过四个按键S1、S2、S3和S4来进行定时、调时和复位,定时时间到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1.3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1)能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2)能够设置定时时间、修改定时时间。 (3) 定时时间到能发出报警声。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系统总体方案 (1) 由于LED显示器相对于其它显示器(如LCD显示器)来说其价格要便宜许多,而且亮度更高,耐温范围较广,所以采用6位数码管来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2) 时间的定时用单片机内部时钟电路,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使其误差较小,如经过一年其误差才仅有数秒。修改时间和定时用手动按键控制,报警声通过蜂鸣器发出。这样可以使得硬件电路设计较为简单,且软件设计也易于实现,并能够降低成本。 (3)核心模块采用AT89C51单片机,功能强、通用性好、价格便宜,且易于控制。加上外围器件(数码管、排阻、按键和蜂鸣器)和应用程序,便构成了相应的应用系统。

《单片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类别:核心课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时:108+2周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从事机电产品的生产企业培养具有单片机应用产品设计、分析、调试、制作、安装与维护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清楚的了解单片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单片机系统的概念,最终能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中单片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能够用单片机控制各种常见的执行机构,完成产品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及驱动程序的编制,培养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调试与制作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毕业后的直接上岗能力(或经短期培训后上岗),并且毕业时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开发经验。 本课程以“电子技术”、“C语言”、“电子产品制作”等基本知识、技能为基础学习,为学生进入机电产品生产企业中,从事单片机应用产品设计、分析、调试、制作、安装与维护、管理与营销等岗位打下基础。 1.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选择与序化,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重构课程内容。构建融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在此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1.2.1 校企共建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 (1) 走访大量从事机电产品生产、制造和机电设备使用、维护的相关企业,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调查; (2) 与企业生产一线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 (3) 与从事机电产品生产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毕业生交流,听取它们对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帮助我们审视以往机电一体化技

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制作并调试51单片机学习板 2.要求: (1)了解并能识别学习板上的各种元器件,会读元器件标示; (2)会看电路原理图; (3)制作51单片机学习板; (4)学会使用Keil C软件下载调试程序; 用调试程序将51单片机学习板调试成功。 二、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三、模块电路分析 1.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分为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振荡电路选用12MHz 高精度晶振, 振荡电容选用22p和30p 独石电容;

图 1 图 2 复位电路使用RC 电路,使用普通的电解电容与金属膜电阻即可; 图 3 当单片机上电瞬间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会使电容两边的电位相同,此时RST 为高电平,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电源负极通过电阻对电容放电,放完电时RST 为低电平。正常工作为低电平,高电平复位。 2. 显示模块: 分析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 图 4 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分析: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

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图中一共有五个发光二极管 其中一个为电源指示灯,当学习板通电时会发光以指示状态。其余四个为功能状态指示灯,实际作用与学习板有关 分析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 5 数码管显示电路分析: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图中所用为八段数码管(比七段管多了一个小数点显示位),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数码管主要用来显示经电路板处理后的程序的运行结果。图中使用了八个八段数码管,可以显示八个0-15的数字。使用数码管可以直观的得到程序运行所显示的结果.也可以显示预置在学习板上的程序,主要通过16个开关来控制。 四、硬件调试 1、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P2两端是短路。电阻为0,则短路,电阻为一适值,电路正常。 2、焊接顺序 焊接的顺序很重要,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3、器件功能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 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 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 6)通过示波器对芯片各个引脚进行检查,检查地址线是否有信号的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