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体育态度影响调查分析]

[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体育态度影响调查分析]

广东省第十届中运会论文评比

论文题目: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体育态度影响调查分析

——以中山市镇区学校为例作者:朱谦连

作者单位:中山市阜沙镇罗松小学

联系电话:139********

电子邮件:139********@https://www.doczj.com/doc/1d8078582.html,

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体育态度影响调查分析

——以XX市镇区学校为例

摘要:对XX市镇区小学生家庭因素影响其体育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因素中,外地户口学生态度比本地户口学生态度更积极,家庭成员参加体育活动次数与小学生体育态度为正相关,父母对子女参加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子女的体育态度呈现极高正相关关系;正常家庭结构的学生体育态度明显好于家庭结构异常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对小学生体育态度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体育态度家庭因素小学生积极

前言: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等社会学习方法获得体育价值观和相应行为方式的社会化工程,是人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小学阶段是个人体育态度形成与改变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因年龄关系对体育的体验较少,他们的体育态度存在有很大的盲从性和不稳定性。本次调查研究试图从家庭这个角度来分析探讨家庭因素对本市镇区小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XX市XX镇XX小学、XX镇XX小学和XX小学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共9个班的学生。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文化水平低,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以及对体育认知能力的模糊性和体育活动体验的不足性,因此没选取一、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中国知识网、维普资讯、中国期刊论文网站上以“体育态度”与“家庭因素”为关键词进行了检索,查阅了大量此类文献资料,为此调查研究撰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1.2.2问卷调查与重测信度法

问卷的设计:本次问卷设计参考了一些已经在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1] [2]及著作[3]和家庭理论[4]的相关资料,从体育态度和家庭因素两个大方面设计出20个单选项的问卷:其中体育态度内容从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共12个单项,采用阶梯式5点制计分,从“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记1~5分,各维度单项分数越高,表示体育态度越积极。

因个人精力财力的限制,本次调查只是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只对本问卷进行了信度检测。采用重测

法检验,间隔两周时间,对XX小学六(1)班33名对象进行重测,结果显示r=0.88,表明问卷信度非常高。

1.2.3统计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98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利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份进行统计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

2.1家庭户籍与小学生体育态度

把具有XX市户籍的对象称为“本地户口”,而具有XX市以外的户籍称为“外地户口”。在被调查的388份有效问卷中,户口所在地性质与学生体育态度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如表1。从表1统计数据看:外地学生体育态度比本地学生体育态度积极,在情感体验、行为意向二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家庭户籍与小学生体育态度关系

家庭户籍 n 认知评价

(x±t)情感体验

(x±t)

行为意向

(x±t)

本地212 4.398±0.591 3.916±0.738 3.882±0.726

外地176 4.404±0.584 4.101±0.591 3.985±0.611

2.2家庭成员体育态度及锻炼状况与小学生体育态度的关系

2.2.1 家庭成员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状况与小学生体育态度的关系

把家庭成员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每周5次及5次以上、每周3~4次、每周1~2次、每月1~3次以及几乎无专门的体育活动。其关系见表2。数据显现:家庭成员对小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明显,家庭成员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越多,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越积极。家庭成员几乎无体育锻炼活动的小学生与家庭成员每周有3次以上体育锻炼活动的小学生之间的体育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状况与小学生体育态度关系

家庭成员锻炼状况n 小学生体育态度(x±t)

每周5次或以上16 4.441±0.396

每周3~5次33 4.356±0.402

每周1~2次198 4.151±0.416

每月1~3次77 3.957±0.526

几乎无体育锻炼活动64 3.694±0.518

2.2.2 父母对子女参加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活动支持程度与子女体育态度

父母对子女参加包括课余体育训练和校外体育比赛的学校各类体育活动的态度是不同的;问卷题目设置非常支持、支持、一般或中立、反对、非常反对5个选项,统计结果:父母非常支持的占10.56%、支持的占22.16%、一般或中立的占35.30%、反对的占18.04%、非常反对的占13.91%;父母对子女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活动所持态度与子女体育态度的关系见表3。从表3数据显示:父母非常支持、支持的子

女体育态度对于父母非常反对、反对的子女体育态度明显更积极,其差异性极显著(p<0.01);用pearson进行二者的相关分析,r=0.81,呈现高度正相关,表明父母对子女参加学校各类体育训练、比赛活动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子女的体育态度。

表3 父母对子女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活动支持态度与子女体育态度关系

父母支持程度n 子女体育态度(x±t)

非常支持41 4.384±0.485

支持86 4.298±0.496

一般或中立137 4.026±0.511

反对70 3.912±0.670

非常反对54 3.681±0.821

2.3 家庭自然结构与学生体育态度

不同类型家庭与学生体育态度的统计关系见表4,正常家庭的小学生体育态度与残缺家庭的小学生体育态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数据显示:残缺家庭相对家庭成员完整的正常家庭而言,小学生的体育态度明显消极,并且残缺家庭的小学生体育态度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正常家庭的小学生体育态度稳定。

表4 家庭自然结构类型与小学生体育态度关系

家庭自然结构n 体育态度(x±t)

正常家庭369 4.221±0.516

残缺家庭19 3.781±0.812

2.4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小学生体育态度

问卷采用国家统计局XX市调查队发布的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14928元(取整数15000元)为基准(2011年数据暂未发布),以5000元的阶差向上和向下浮动将家庭收入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小学生体育态度与家庭收入情况的关系见表5;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对5个不同层次家庭收入的小学生体育态度进行比较,r=0.114,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性与家庭收入情况基本不相关。

表5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小学生体育态度关系

家庭人均年收入n 体育态度(x±t)

10000元以下31 4.163±0.581

10000~15000元62 4.142±0.584

约15000元174 4.181±0.579

15000~20000元70 4.159±0.580

20000元以上51 4.165±0.586

3 结论与建议

3.1 父母对子女参加学校各类体育训练、比赛活动的支持态度与子女的体育态度积极性为高度正相关,即父母的支持度越高,子女的体育态度积极性越高;建议学校、体育老师要求小学生参加学校体育训练、比赛时,应当主动积极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协商,争取学生父母的赞同。

3.2 XX市镇区学校外地户口小学生与本地户口小学生体育态度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两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地户口小学生比本地户口小学生的体育态度更积极,具体原因暂不清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3.3 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状况与小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性呈现正相关,即家庭成员参与锻炼活动的频率越高,小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性越好。建议家庭成员多抽空进行体育锻炼及,响应国家的全民健身活动。

3.4 残缺家庭相对家庭成员完整的正常家庭而言,小学生的体育态度明显消极,家庭的自己结构是影响小学生体育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小学生体育态度基本不相关,可以认为家经济收入不是影响小学生体育态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孙立红,李书玲:山东省济南市小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山东体育科技,2007年01期,山东体育科技杂志编辑部,2007年3月。

2、张惠春,金浩敏: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分析,体育科研,2011年05期,体育科研杂志编辑部,2011年9月。

3、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4、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5、宋军:例谈SPSS在体育问卷调查研究中的应用,运动,2011年03期,运动杂志编辑部,2011年2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