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理论第1次作业答案

可靠性理论第1次作业答案

可靠性理论第1次作业答案
可靠性理论第1次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可靠性的定义中,不包括的要素是()

(A) 规定的时间内

(B) 规定的条件下

(C) 完成规定的功能

(D) 规定的操作人员

正确答案:D

2. 失效率的浴盆曲线的三个时期中,不包括下列的()

(A) 早期失效期

(B) 随机失效期

(C) 多发失效期

(D) 耗损失效期

正确答案:C

3. 可靠性的特征量中,不包含下列的()

(A) 可靠度

(B) 失效率

(C) 平均寿命

(D) 性价比

正确答案:D

4. 在概率法机械设计中,应力和强度一般都认为是服从什么分布?()

(A) 正态分布

(B) 对数正态分布

(C) 威布尔分布

(D) 指数分布

正确答案:A

5. 当产品工作到有63.2%失效时的寿命叫()

(A) 中位寿命

(B) 特征寿命

(C) 可靠寿命

(D) 平均寿命

正确答案:B

6. 可靠性特征量失效率的单位可以是()

(A) 菲特

(B) 小时

(C) 个

(D) 秒

正确答案:A

7.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三个参数中,不包含下列的()

(A) 位置参数

(B) 特征参数

(C) 尺度参数

(D) 形状参数

正确答案:B

8. 一个由三个相同的单元组成的3中取2系统,若该单元的可靠度均为0.8,则系统的可靠度为:()

(A) 0.512

(B) 0.992

(C) 0.896

(D) 0.764

正确答案:C

9. 有四个相同的单元组成的系统中,其可靠度最高的系统结构是:()

(A) 四个单元串联

(B) 四个单元并联

(C) 两两串联后再互相并联

(D) 两两并联后再互相串联

正确答案:B

10.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步骤不包括以下的:()

(A) 系统的定义

(B) 故障树的构造

(C) 故障树的评价

(D) 故障树的拆散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0道小题)

11.()系统优化权衡的核心是效能、寿命周期费用两个概念之间的权衡。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12.()产品的故障密度函数反映了产品的故障强度。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13.()对于含有桥联的可靠性框图,在划分虚单元后得到的可靠性框图应是一个简洁的串、并联组合模型。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14.()与电子产品相比,机械产品的失效主要是耗损型失效。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15.()可靠性预计中,应力分析法是一种适用与早期概念设计阶段的预计方法。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16.()相似产品可靠性预计法要求新产品的预计结果必须好于相似的老产品。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17.()在可靠性指标的分配中,对于较复杂的单元应该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18.()故障树也是一种可靠性模型。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19.()FMECA是一种定性结合定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20.()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单元并联组成的系统,若该单元服从指数分布且失效率为λ,则系统也服从指数分布且失效率为λ/2。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三、主观题(共4道小题)

21.设某仪器原来需用128个晶体管加以装配,现改用集成电路只需12个就够了。如果每个器件(不论是晶体管还是集成电路)能用2000h以上的概率为0,996,假设只有当每一个元器件都完好时,仪器才能正常工作,试分别求出在以上两种情况下仪器能正常工作2000h的概率。

参考答案:

22.某设备平均故障时间为4000小时,试求其连续使用500小时的可靠度。如要求该设备连续运行的可靠度为95%,问可期望其运行多少时间(设备失效服从指数分布)。

参考答案:

23.

一个有向可靠性框图如图所示,求系统可靠度。

参考答案:

24.有一架双引擎飞机和一架四引擎飞机,各引擎的故障是相互独立的,其故障率相等。若使飞机能持续飞行,至少须有半数的引擎正常工作。求由于引擎故障使飞机发生事故的概率,并比较上述两种飞机哪种较为可靠。

参考答案:

低压保护电器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 (A)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低压保护电器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 (共 4 页) 1. 偶然失效期内产品的失效是随机的。(√) 2. 中位寿命:产品可靠度等于中间时的可靠寿命(×) 3. 当产品寿命服从单参数指数分布时,其失效率与平均寿命互为倒数(√) 4. 根据可接受水平和拒收概率值来确定抽样检查方案重视了生产者风险,未考虑使用 者风险(√) 5.本应该判为合格的产品而被误判为不合格的这类判断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 6. 可靠性验证试验:指验证设备可靠性特征值是否符合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的试验,通常是订货方接收产品的条件之一。(×) 7.降额使用是为改善可靠性而有计划地减轻材料或元器件的内部应力,降额系数越大越好(×)。 8. 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是提高产品质量。(√) 9. 失效分析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直接途径。(×) 10.小型断路器操作失效率指标是针对拒动故障情况的。(×) 二、单选题(20分,每题2分) 1.针对( A )故障,小型断路器采用故障率λ的大小作为可靠性指标。 A 误动 B 拒动 C 操作 D 复位 2.对产品研究性阶段的失效,主要根据( B )要素的影响来安排分析程序。 A 生产 B 设计 C 工艺 D 使用 3. 热过载保护继电器不能可靠的动作称为(A ) A 拒动 B 误动 C 操作故障 D 结构故障 4. (A )故障是指没有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发生误动作而将电路切断。 A 误动 B 拒动 C 操作 D 复位 5. 全面质量管理以(A )为基础 A 顾客满意 B 质量要求 C 全员参与 D 增强组织能力 6.假设一个产品是10个部件串联组成,寿命服从指数分布,若每个部件工作10000小时的可靠度为0.9,求产品工作到10000小时的可靠度( A )。 A 0.349 B 0.528 C 0.439 D 0.934 7.已知标准正态分布的下侧分位数为0.5,则它对应的正态分布N(2,2)的下侧分位数为( D )。 A. 0.5 B. 1 C. 2 D. 3 8.一批产品的失效密度函数服从一个单指数分布,则这批产品的失效率为(C )

晶圆封装可靠性实验项目

可靠性试验项目 项目 参考标准 检测目的 预处理PRE JESD22-A113F 模拟贴装产品在运输、贮存直到回流焊上整机受 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的影响。此试验应在可 靠性试验之前进行,仅代表产品的封装等级。 湿气敏感等级试验MSL IPC/JEDEC J-STD-020 确定那些由湿气所诱发应力敏感的非气密固态 表面贴装元器件的分类, 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封 装, 储存和处理, 以防回流焊和维修时损伤元器 件。 稳态湿热THT GB/T2423.3 JESD22-A101 评定产品经长时间施加湿度应力和温度应力作 用的能力。 温度循环TCT JESD22-A104 GB/T 2423.22 评定产品封装承受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能力, 以及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交替变化的影响。 高温试验HTST GB/T 2423.2 JESD22-A103 评定产品承受长时间高温应力作用的能力。 低温试验LTST GB/T 2423.1 JESD22-A119 评定产品承受长时间低温应力作用的能力。 高压蒸煮PCT JESD22-A102 评定产品封装的抗潮湿能力。 高速老化寿命试验(u)HAST JESD22-A110 JESD22-A118 评定非气密性封装在(无)偏置条件下的抗潮湿能 力。

回流焊Reflow JESD22-A113 评定产品在回流焊接过程中所产生之热阻力及 效应。 电耐久BURN-IN GB/T 4587 评定器件经长时间施加电应力(电压、电流)和 温度应力(产品因负载造成的温升)作用的能力。 高温反偏HTRB GB/T 4587 JESD22-A108 评定器件承受长时间电应力(电压)和温度应力 作用的能力。 耐焊接热SHT GB/T 2423.28 JESD22-B106 评定产品在其焊接时的耐热能力。 可焊性Solderability GB/T 2423.28 EIA/IPC/JEDEC J-STD-002 评定产品的可焊性能力。 锡须生长 Tin Whisker Test JESD201 JESD22-A121 评定产品承受长时间施加温湿度应力作用下锡 须生长情况。 电性测试Electrical Test GB/T 4589.1 GB/T 4587 GB/T 4586 GB/T 4023 GB/T 6571 评定产品电性能力。主要针对分立器件产品测 试。

质量-例行实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

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文件编号:XXXXX-0012 版本:A / 0 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的要求,确定试验用样品的领用,归还及处理方法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泰丰公司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首批生产的产品、批量生 产的产品以及售后反馈质量较差的产品 3. 职责:品管部例行试验室负责做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并负责领用、归还试验用样品,成仓、生 产部协助,售后服务部统一处理经过可靠性试验的样品 4. 试验项目: 4.1.1 环境试验项目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试验、恒定湿热试验、跌落试验、压强试验 4.1.2可靠性试验项目包括:叉簧寿命试验、按键寿命试验、铃声寿命试验、MTBF(平故障工作时 间)试验 5. 试验要求 5.1 例行试验室对需做试验的样品,按照《泰丰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品质标准》进行相关试验, 在记录本和白板上记录试验样品的名称、型号、样品来源、试验项目、试验开始及结束时间、日期等。 5.2 例行试验室需对试验前样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检测数据及情况。 5.3 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做完环境试验后做可靠性试验。 5.4 首批生产的产品抽取5台样机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靠性试验。 5.5 成熟机型累计生产10万台,抽5台样品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靠性试验。 5.6 批量生产过程中,因更换物料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的,抽5台做环境试验。 5.7 技术服务部反映差的话机,品管针对不良项目安排做例行试验和相关可靠性试验。 5.8 如试验不合格,由开发、工程部分析原因,加以改进,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再行试验。新开 发产品只有通过例行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才能投入批量生产。对于已生产入库的话机,由品 管裁决是否需要返工。 6. 试验方法:参见实验室相关测试规范。 7. 试验用话机的管理 7.1 开发、工程样机试验完立即归原部门,并由原部门管理。 7.2 例行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线或成品仓库借用,试验完立即归还。 7.3 可靠性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经或成品仓库借用,可靠性试验完后,实 验室对话机作上标记,由品管发文通知计划安排返工,工程出返工方案,返工合格后再入成 品仓库 生效日期:2002.4.20 第 1 页共1 页

可靠性理论与方法报告

可靠性理论与方法报告 报告名称: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姓名:杨天元 学号:u200910106 班级:统计0902班

摘要 在本文中,先后对串联系统稳定性、并联系统稳定性以及复杂系统稳定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利用matlab进行相应的仿真,以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同时还对三类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灵敏度分析。 在串联系统中,系统的可靠性等于各部件可靠性之积。在串联系统可靠性灵敏性分析中发现,串联系统稳定性对可靠性最低的部件最为敏感。在并联系统中,系统的失效率等于各部件均失效的概率,并联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可靠性最高的部件。在复杂系统中,系统可靠性可由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方法组合而得到,在灵敏度分析中发现,复杂系统可靠性对那些较为“薄弱”的部件的依赖性较大,具体来说,在串联系统中的薄弱部件是可靠性较低的部件,在并联系统中的薄弱部件是可靠性较高的部件。 关键字: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复杂系统,可靠性,灵敏性分析

目录 摘要 .................................................................................................................................................. I I 1 序言 . (1) 可靠性数学 (1) 可靠性物理 (1) 可靠性工程 (2) 可靠性教育和管理 (2) 2 串联系统可靠性分析 (3) 串联系统 (3) 仿真 (3) 串联系统性能灵敏性分析 (6) 3 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 (9) 并联系统 (9) 仿真 (9) 并联系统灵敏性分析 (12) 4 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 (15) 复杂系统 (15) 仿真 (16) 复杂系统灵敏性分析 (19) 总结与展望 (2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4.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5.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6.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7.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 B.20%-40% C.10%-50% D.0.5%-5% 8.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9.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产品设计人员D.顾客 10.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11. 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 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 12.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A. P阶段 B. D阶段 C.A阶段 D. C阶段 13. 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补) 一. 名词解释 1.可靠性:产品在规宦的条件下和规宦的时间内完成规宦功能的能力。 2.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讣是描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汁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窕成规宦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讣任务书中规泄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左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怎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讣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泄的额迫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人机系统:抬人9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上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 填空题 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业、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苴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几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R⑴=宀。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讣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鱼墮速: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期磴集。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卜均寿命、町靠寿命等。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 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 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 人机系统: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填空题 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对象、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λ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 t e t Rλ- = )(。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割集;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径集。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等。 9.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递减型失效率曲线、恒定型失效率曲线、递增型失效率曲线。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1.可靠性定义 我国军用标准GIB 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中,可靠性定义 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 1.1可靠性参数 1、失效概率密度和失效分布函数 失效分布函数就是寿命的分布函数,也称为不可靠度,记为)(t F 。它 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通常表示为 )()(t T P t F ≤= 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t 的倒数,记为f(t)。它是产品在 包含t 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可表示为)() ()('t F dt t dF t f ==。 2、可靠度 可靠度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为 )(t R 。通常表示为?∞ =-=>=t dt t f t F t T P t R )()(1)()( 式中t 为规定的时间,T 表示产品寿命。 3、失效率 已工作到时刻t 的产品,在时刻t 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成为该产品时刻 t 的失效率函数,简称失效率,记为)(t λ。) (1) ()()()()()(''t F t F t R t F t R t f t -===λ。 4、不可修复的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记为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0)(dt t R MTTF 。 5、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项目-(全)-16750-1-to-5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项 目-(全)-16750-1- t o-5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进军国际AM/OEM市场汽车电子可靠度验证势在必行 2009/5 ISO 16750攸关汽车电子装置验证要求,因此国内业者欲跨足汽车电子后装(AM)或者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市场,对本身开发产品所需之环境可靠度验证不可轻忽。 ISO 16750道路车辆电机电子设备环境条件/试验 ISO 16750标准共分为五个部分,除第一部分通则之外,其余四个部分分别为电力负载、机械负载、气候负载及化学负载,另外,针对其电源系统分可适用于12伏特(乘客车)及24伏特(商用车)两类,而碍于篇幅限制,本文将仅针对使用占比较大之乘客车(Passenger Car)12伏特系统来分别依据四项负载要求做说明。 此标准适用于安装在车辆特定位置上或内之汽车电子系统或组件,主要描述可能造成之潜在环境应力与特定试验要求。 测试条件不一而足 通则主要定义第二至第五部分测试条件,以下将针对操作模式、功能状态分类、环境试验条件及试验编码制度作简单介绍。其中操作模式定义三种模式,包括为电子装置测试在无电源要求情形下,电子装置仿真关闭引擎后,利用电瓶电力供应操作情形,以及电子装置以发电机/引擎电力操作下测试。 至于安装位置区分为以下五种: ?引擎室 包含车体、车架、引擎内/外、变速箱内外等。 ?乘客室 包含暴露于直接太阳辐射及暴露于辐射热(太阳辐射除外)等。 ?行李厢/装载厢(载货空间) 包含车体、车架、轮弧、车底、行李箱盖等。 ?安装在外部/凹处内 包含车体、车架、车底、行李箱盖等。 ?其他安装位置 对于无标准规格之特殊环境条件位置,如排气系统等。 另外,试验后之功能判定等级则分为以下五种: ?等级A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应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 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 B. 差异性 C. 准确性 D. 可比性 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 B. 水平 C. 能力 D. 差异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 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 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 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 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 B. 诊断测评 C. 配置测评 D. 开发测评 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 B. 诊断性测评 C. 配置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 B. 考察 C. 诊断反馈 D. 应用 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 B. 教育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 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 B. 可靠性 C. 差异性 D. 基础作用性 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 B. 诊断性 C. 配置性 D. 开发性 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A. 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 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能 C. 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 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第二章 1、麦克里兰认为,胜任力是能在特定工作岗位、角色或者情景中绩效水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 A. 表示 B. 区分 C. 展现 D. 代表 2、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A. 洋葱模型 B. 金字塔模型 C. 矩阵模型 D. 冰山模型 3、BEI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开发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这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1分×10题=10分) 1、间接作用大小与结构本身性能有关。(√) 2、在数理统计学上荷载仅有随机过程概率模型这唯一模式来描述。(×) 3、屋面均布活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者。(√) 4、在民用建筑梁设计时,楼面活荷载应按楼面从属面积考虑折减系数。(√) 5、基本风速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年内的平均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的50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 6、主动土压力大于被动土压力。(×) 7、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 8、如果柱截面配筋过多,混凝土收缩会导致收缩裂缝。(√) 9、结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10、国际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推荐使用中心点法计算可靠指标。(×) 二、填空题(1分×15题=15分) 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受风对雪的漂积作用、屋面坡度等因素影响。 2、吊车工作级别由使用等级、载荷状态级别两种因素确定。 3、基本风速通常按规定的标准地貌、标准离地高度、公称风速时距、 最大法师样本、基本风速重现期5个条件确定。 4、土压力按挡土墙的移动情况划分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三类。 5、结构构件抗力不定性包含材料性能不定性、几何参数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 二、选择题(2分×5题=10分) 1、由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属(C )类地面粗糙度。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2、教室楼面活载标准值为(B )KN/m2。 A.2.0;B.2.5;C.3.0;D.3.5。 3、只有在(A)设计状况下才考虑准永久组合台。 A.持久 B 短暂 C.偶然 D 地震 4、永久荷载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服从(A )分布。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Ⅰ型分布 5、计算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当恒载起控制作用是恒载分项系数取值(C )。 A. 1.0 B. 1.2 C. 1.35 D. 1.4 三、简答题(5分×3题=15分) 1、什么是多余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它们与基本烈度有何关系? 2、何为结构可靠性和可靠度?两者有什么联系? 3、简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种组合 五、计算题(50分) α=o,木檩条沿屋面方向间距1.5m,计算跨度3m,该地区1、某屋盖为木屋架结构体系,屋面坡度1:2,26.57

可靠性理论第1次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可靠性的定义中,不包括的要素是() (A) 规定的时间内 (B) 规定的条件下 (C) 完成规定的功能 (D) 规定的操作人员 正确答案:D 2. 失效率的浴盆曲线的三个时期中,不包括下列的() (A) 早期失效期 (B) 随机失效期 (C) 多发失效期 (D) 耗损失效期 正确答案:C 3. 可靠性的特征量中,不包含下列的() (A) 可靠度 (B) 失效率 (C) 平均寿命 (D) 性价比 正确答案:D 4. 在概率法机械设计中,应力和强度一般都认为是服从什么分布?() (A) 正态分布 (B) 对数正态分布 (C) 威布尔分布 (D) 指数分布 正确答案:A 5. 当产品工作到有63.2%失效时的寿命叫() (A) 中位寿命 (B) 特征寿命 (C) 可靠寿命 (D) 平均寿命 正确答案:B 6. 可靠性特征量失效率的单位可以是()

(A) 菲特 (B) 小时 (C) 个 (D) 秒 正确答案:A 7.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三个参数中,不包含下列的() (A) 位置参数 (B) 特征参数 (C) 尺度参数 (D) 形状参数 正确答案:B 8. 一个由三个相同的单元组成的3中取2系统,若该单元的可靠度均为0.8,则系统的可靠度为:() (A) 0.512 (B) 0.992 (C) 0.896 (D) 0.764 正确答案:C 9. 有四个相同的单元组成的系统中,其可靠度最高的系统结构是:() (A) 四个单元串联 (B) 四个单元并联 (C) 两两串联后再互相并联 (D) 两两并联后再互相串联 正确答案:B 10.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步骤不包括以下的:() (A) 系统的定义 (B) 故障树的构造 (C) 故障树的评价 (D) 故障树的拆散 正确答案:D

可靠性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 1.目的 1.1 运用可靠性试验,以验证本公司产品,是否符合预期质量要求。 1.2 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作为改善产品及制程的依据。 2.范围 2.1 新开发的产品,在DVT或DMT或PR阶段时,执行可靠性试验; 2.2 已量产的产品,其零组件或制程有变更时,视情况需要,执行可靠性试验; 2.3 量产阶段的产品,执行可靠性试验。 3.定义 3.1 DVT:设计确认试验。(Desing Verilication Test); 3.2 DMT:设计完成试验。(Desing Maturity Test); 3.3 PR:量试,即新产品开发完成后的大量生产(Pilot Run) 3.4 MP:大量生产,即产品量试完成后的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4.权责 4.1 品管部负责可靠性试验执行单位; 4.2 维修单位负责对不合格的修理,品管部作初步分析,再依4.3纠正措施进行。 4.3 纠正措施:设计问题由研发部负责; 制程问题由生技部负责;作业问题由制造部负责。 5.流程图

6.内容及要求 6.1成品取样: 6.1.1 全新产品,于DVT或DMT或PR阶段时,依DVT/DMT测试规范执行可靠性试验。 6.1.2 已量产的产品,其零组件或制程有变更时,依“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由品管部决定应执行的可靠性试验项目; 6.1.3 量产阶段的产品(OQC检验的合格品),质量工程课应于每年年初拟定“年度量产产品可靠度测试计划”,按产品分类取样。每六个月随机抽验执行环境试验,每九个月执行寿命试验。 6.2可靠性试验内容: 6.2.1 可靠性试验一般在公司内执行,若公司能力不足时,则送外试验,必须说明试验名称、负责人员,试验起始时间及异常状况联络人。 6.2.2 可靠性试验执行项目:参照“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 6.2.3 试验完后,质量工程课人员对所得的相关资料和产品本身进行查验,判断是否符合公司规格或客户要求,并由主管审核后发出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6.3纠正措施: 6.3.1 可靠性试验结果不合格时,由质量工程课发出可靠性试验纠正措施单,并由研发相关单位或生技部,填写发生原因与纠正措施; 6.3.2 经纠正措施改善后的产品,应重复执行原失败的可靠性试验项目,直到合格为止。 6.4合格的处理: 6.4.1 试验合格的产品,由质量工程课人员,依入库程序,办理入库; 6.4.2 质量工程课须发出有质量工程课主管审核的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至相关单位。 7.相关文件(无) 8.应用表单 8.1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QRP041-01) 8.2可靠性试验纠正措施单(QRP041-02) 8.3年度量产产品可靠性测试项目(QRP041-03)

网络综合布线理论测试题-4(答案)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理论抽测题2 组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用色标来区分不同的线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常用的四对双绞线电缆有四种本色,它们是( )。(C) A. 蓝色、橙色、绿色、紫色 B. 蓝色、红色、绿色、棕色 C. 蓝色、橙色、绿色、棕色 D. 白色、橙色、绿色、棕色 2.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不使用任何物理连接,而是通过空间传输的一种技术是( )。(D) A.双绞线 B. 光缆 C. 有线传输介质 D. 无线传输介质 3. 安装铜缆布线系统任务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敷设铜缆,二是,通过完成这两项子任务,应使之成 为一条畅通的通信链路。(A) 4. 根据TIA/EIA568A规定,多模光纤在1300mm的最大损耗为( )。(A) A. 1. 5dB B. 2. 0dB C. 3. 0Db D. 3. 75dB 5. 下列电缆中可以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线缆的是( )。(A) A. 特性阻抗为100Ω的双绞线电缆 B. 特性阻抗150Ω的双绞线电缆 C. 特性阻抗120Ω的双绞线电缆 D. 62. 5/125μm的多模光纤光缆 6. 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 )。(D) A. 双绞线 B. 无线电波 C. 光缆 D. 化纤 A. 端接铜缆 B. 裁剪铜缆 C. 测量电气性能指标 D. 安装信息模块 7. 水平电缆方案中应使用( )插座连接通信出口处的5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A) A. RJ45 B. TIA74 C. UTP55 D. EIA45 8. 屏蔽每对双绞线对的双绞线称为( )。(D) A. UTP B. FTP C. ScTP D. STP 9. 线缆上每隔两英尺有一个长度计录,标准包装每箱线长( )。(D) A. 100m B. 105m C. 300m D. 305m 10. 在综合布线时,最大暴露双绞线长度为( )。(A) A. 40~50mm B. 30~40mm C. 25~40mm D. 25~45mm 11. 5类双绞线(CAT5)的最高传输速率为( )。(A) A. 100Mbit/s B. 155Mbit/s C. 250Mbit/s D. 600Mbit/s

系统可靠性原理习题及答案

系统可靠性原理习题及答案 1、元件可靠性的定义是什么?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各是什么含义? 解:元件的可靠性:元件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时间:指保修期、使用期和贮存期。 规定条件:即使用条件,主要包括:环境条件、包装条件、贮存条件、维修条件,操作人员条件等。 规定功能:指元件/系统的用途。 2、元件的可靠度、故障率和平均寿命各是怎么定义的? 解:元件的可靠度:在规定条件下,在时刻t 以前正常工作的概率。 元件故障率:即故障率函数,元件在t 时刻以前正常工作,在t 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条件)概率。 平均寿命: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也称做首次故障平均时间,是寿命的期望值。 3、设某种元件的λ=0.001 / h ,试求解: (1)由这种元件组成的二元件并联系统、两元件串联、2/3(G )系统的平均寿命。 解:由题意可知,单个元件的可靠度为R i (t)=e -λt ,i=1,2,3。 A 、二元件并联: 系统的可靠度为: R p (t)=1-(1-R 1(t))(1-R 2(t))=2e -λt -e -2λt 此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 MTTF =∫R p (t )dt =∫2e ?λt ?e ?2λt dt ∞ ∞0=32λ 由于λ=0.001 / h ,故MTTF=1500(h) B 、二元件串联: 系统的可靠度为: R s (t)=R 1(t)R 2(t)=e -2λt 此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 MTTF =∫R s (t )dt =∫e ?2λt dt ∞ ∞0=12λ 由于λ=0.001 / h ,故MTTF=500(h) C 、2/3(G )系统: 系统的可靠度为: R G (t)=R 1(t)R 2(t)R 3(t)+(1-R 1(t))R 2(t)R 3(t)+R 1(t)(1-R 2(t))R 3(t)+R 1(t)R 2(t)(1-R 3(t)) =3e -2λt -2e -3λt 此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

浅谈可靠度理论

浅谈可靠度理论

浅谈可靠度理论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历来是工程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结构工程的建造耗资巨大,一旦失效不仅会造成结构本身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往往产生难以估量的次生灾害和附加损失。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形成始于人们对结构工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认识,人们开始较为集中的讨论结构安全度问题,将概率分析和概率设计的思想引入实际工程。如果一种理论分析的结果能指导工程实践,或者说能为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或社会效应,那么这种理论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靠性科学作为一门与应用紧密相连的基础学科,其生存的立足点就在于推广其应用于工程实际。 1.结构可靠度概述 1.1结构可靠度相关概念 结构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是指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在以上四项功能要求中,第1、4两项通常指结构的强度、稳定,即所谓的安全性;第2项是指结构的适用性;第3项是指结构的耐久性,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即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在工程上,一般所说的可靠度,指的就是结构可信赖或可信任的程度。工程结构中的可靠度可表示为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作用性能;在正常维修和保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撞击等)发生实际发生后,仍能保持所需的整体稳定性。度量结构可靠性的数量指标称为结构可靠度即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不确定性因素;荷载及结构

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失效率的浴盆曲线的三个时期中,不包括下列的() (A) 早期失效期 (B) 随机失效期 (C) 多发失效期 (D) 耗损失效期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指数分布具有的特点中,不包括下列的() (A) 失效率为常数 (B) 概率密度函数单调下降 (C) 无记忆性 (D) 多适用于机械产品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3. 可靠性的特征量中,不包含下列的() (A) 可靠度 (B) 失效率 (C) 平均寿命 (D) 性价比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4. 失效率为常数的可靠性分布是() (A) 威布尔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二项分布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可靠性特征量失效率的单位可以是() (A) 菲特 (B) 小时

(C) 个 (D) 秒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常见的冗余系统结构中,不包含下列的() (A) 串联结构 (B) 并联结构 (C) n中取k结构 (D) 冷储备系统结构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三个参数中,不包含下列的() (A) 位置参数 (B) 特征参数 (C) 尺度参数 (D) 形状参数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一个由三个相同的单元组成的3中取2系统,若该单元的可靠度均为0.8,则系统的可靠度为:() (A) 0.512 (B) 0.992 (C) 0.896 (D) 0.764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9. 有四个相同的单元组成的系统中,其可靠度最高的系统结构是:() (A) 四个单元串联 (B) 四个单元并联 (C) 两两串联后再互相并联 (D) 两两并联后再互相串联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10.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步骤不包括以下的:() (A) 系统的定义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规定的工作时间 B.规定的时间 C.规定的工作范围 D.规定的设备 [答案]:B 2.提高人机系统可靠性的有效人机结合形式不包括:() A.串联冗长式 B.并联冗长式 C.待机冗长式 D.监督校核式 [答案]:A 3.读电压表时,人读表的可靠度是0.9940,而把读数记录下来的可靠度为0.9971,若某个作业操作只需要读表和记录数据,那么这个作业操作中,人的失误率是() A.0.006 B.0.0089 C.0.9911 D.0.0089 [答案]:D 4.故障树中代表当全部输入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才发生的逻辑符号是:() A.条件与门 B.与门 C.条件或门 D.或门 [答案]:B 5.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A.蒙特卡洛法 B.全概率分解法 C.事故树法 D.均方根偏差法 [答案]:B 6.从学术研究上分,下面哪种不是可靠性研究的内容:() A.可靠性评价 B.可靠性工程

C.可靠性物理 D.可靠性数学 [答案]:A 7.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下一个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是指() A.不可靠度 B.故障率 C.失效率 D.失效密度 [答案]:C 8.在一个正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的建筑工地,新近送来一批钢材,钢材的失效率为常数,则可靠度为R=99.9%的中位寿命t(0.5)为:() A.25 B.25000 C.17328.7 D.无法求解 [答案]:C 9.已知某产品可靠性的表达式为R(t)=E.-λt,当λ=5*10-4/h时,工作100h,则该产品的MTTF 是:() A.2000h B.100h C.1000h D.1500h [答案]:A 10.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称为________,() A.可靠度 B.失效率 C.平均寿命 D.可靠寿命 [答案]:C 11.为了使系统达到规定的可靠度水平,不考虑各单元的重要度等因素而给所有的单元分配相等的可靠度,这种分配方法称为:() A.阿林斯分配法 B.A.GRE.E.分配法 C.条件极值法 D.等同分配法 [答案]:D

可靠性测试内容及GB参考

可靠性测试鬼谷子品质联盟——乐天提供 可靠性测试内容 可靠性测试应该在可靠性设计之后,但目前我国的可靠性工作主要还是在测试阶段,这里将测试放在前面(目前大部分公司都会忽略最初的可靠性设计,比如我们公司,设计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可靠性,开发部的兄弟们不要拿砖头仍我……这是实话,只有在测试出现失效后才开始考虑设计)。 为了测得产品的可靠度(也就是为了测出产品的MTBF),我们需要拿出一定的样品,做较长时间的运行测试,找出每个样品的失效时间,根据第一节的公式计算出MTBF,当然样品数量越多,测试结果就越准确。但是,这样的理想测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这种测试而言,要等到最后一个样品出现故障――需要的测试时间长得无法想象,要所有样品都出现故障——需要的成本高得无法想象。 为了测试可靠性,这里介绍:加速测试(也就增加应力*),使缺陷迅速显现;经过大量专家、长时间的统计,找到了一些增加应力的方法,转化成一些测试的项目。如果产品经过这些项目的测试,依然没有明显的缺陷,就说明产品的可靠性至少可以达到某一水平,经过换算可以计算出MTBF(因产品能通过这些测试,并无明显缺陷出现,说明未达到产品的极限能力,所以此时对应的MTBF是产品的最小值)。其它计算方法见下文。(*应力:就是指外界各种环境对产品的破坏力,如产品在85℃下工作受到的应力比在25℃下工作受到的应力大;在高应力下工作,产品失效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一、环境测试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同的使用环境(有些安装在室外、有些随身携带、有些装有船上等等),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应力(有些受到风吹雨湿、有些受到振动与跌落、有些受到盐雾蚀侵等等);为了确认产品能在这些环境下正常工作,国标、行标都要求产品在环境方法模拟一些测试项目,这些测试项目包括:

可靠性理论试卷

《可靠性理论》试卷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可靠性 2.失效率 3.可靠性设计 4.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 5. 网络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称为____________。 4. 失效率函数为常数 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____________。 5. 为了使系统达到规定的可靠度水平,不考虑各单元的重要度等因素而给所有的单元分配相等的可靠度,这种分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6.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故障树中表示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符号最基本的两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常用的漂移设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概述广义可靠性的定义和意义。 2.概述并举例说明系统的工程结构图和可靠性框图间的关系。 3.概述可靠性指标分配的准则。 4.化简图1的故障树并做出等效图。

图1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各10分,第3小题20分,共40分) 1. 在一个正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的建筑工地,新近送来一批钢材,钢材的失效率为常数, 4104.0)(-?==λλt ,试求可靠度为R=99.9%的可靠寿命t(0.999),以及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1 -e t 。 2. 试比较分析下列四个系统的可靠度,设各单元的可靠度相同,均为R 0=0.99。 (1) 四个单元构成的串联系统 (2) 四个单元构成的并联系统 (3) 串并联系统(m=2,n=2) (4) 并串联系统(m=2,n=2) 3. 已知系统的可靠性框图2,它们的预计可靠度为:R 1=0.60,R 2=0.50,R 3=0.70,R 4= 0.50,求: (1) 试预测系统的可靠度; (2) 求相应的故障树; (3) 故障树的最小割集; (4) 每个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图2 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论述故障树分析的步骤。 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