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中和反应 说课稿

酸碱中和反应 说课稿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评价反思、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1、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

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中和反应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确立依据: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较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示意图显示微观过程,加强理解。

二、学情分析

1、通过酸和碱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具备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认识物质,对化学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学生具备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探究能力。

3、在此之前学生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是探究的切入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中和反应、盐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基本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传统与多媒体演示有效结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我将过程分为这几大环节

激趣导入实验探究归纳小结巩固练习拓展提高板书设计

下面我具体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分钟

现场演示操作:

向用酚酞试液写字的白纸上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呈现红色的字迹壮丽70年,借机进行思想教育,接着向上面喷洒稀盐酸,字迹消失。

教师引导:

红字去哪儿了?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现象吗?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观察并引发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设计意图: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渴望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

2、自主实验创设认知冲突—提出问题—2分钟

学生分组实验: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引导及设计思路:

实验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当然不能,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说反

应不进行,同时也教育学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内部看实质。

3、自主选择“多中选优”----解决思维矛盾----11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台上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自主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试剂来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展示学生可能设计的方案,由相关小组成员,逐一分析、对比,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方案一

滴加酚酞溶液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红→→→→溶液红色变无色,

振荡振荡

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变红色

振荡振荡

方案三

滴石蕊溶液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振荡

方案四

滴石蕊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振荡

设计思路: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四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方案二中溶液变红色时,NaOH已经过量,溶液呈碱性;方案三和方案四中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很难观察到最终的颜色变化,从而确定出方案一是最佳方案。当然在探究中有的学生会选择用PH试纸测定反应前后酸碱度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的发生,要根据具体的情景,随机引导生成,并最终达成简要、明了的方案一。

设计意图:

指示剂“滴加顺序”设计“反向对比”,指示剂“多中选优”,学生从较不完善的

实验设计到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探究不可一蹴而就,是一个趋近

完美的过程。

精讲点拨突破重点—揭示微观实质----6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

刚刚做过的实验,在颜色变化过程中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师引导思考: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微粒:HCl=H++Cl-,NaOH=Na++OH-

上述实验中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然不是由于溶液混合时相互稀释造成的,而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生成H

2

O分子,

导致原溶液的酸碱性相互中和的结果。而钠离子和氯离子

并没有改变,留在了溶液中,如果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最终

得到的是氯化钠溶液。此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NaOH +HCl==NaCl + H

2

O

同时得出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为:H+ + OH- = H

2

O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该反应符合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同时提出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从而加深对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关系的理解。

3、深入探究:----5分钟

其他的酸和碱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呢?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尝试写出下列方程式并观察有何特点:(学生板演)

Ba(OH)

2+2HCl= BaCl

2

+ 2 H

2

O

Ca(OH)

2+2HCl== CaCl

2

+2 H2O

2NaOH + H

2SO

4

==Na

2

SO

4

+ 2 H

2

O

通过分析共同点小结(1)、盐的定义(此盐非同食盐而是一类物质的统称)

(2)中和反应的定义(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明确反应物与生成物种

类)

(3)中和反应的实质:

5、辩证分析,二次完善—3分钟

请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酸碱反应都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教师演示:

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硫酸

①向Ba(OH)

2

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②向Cu(OH)

2

学生观察交流并小结:

若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如:固体溶解、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则不需要借助于酸碱指示剂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让学生思维更加完善。

巩固理解:---实战演练—5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中和反应微观实质的理解,以达到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理解与应用相结合的思维。

7、回归生活拓展提高---6分钟

教师引导: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酸和碱,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或降低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让我们带着幻灯片上展示的问题,自学相关应用。

展示小结:学生展示交流后,投影集中展示。

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学:可治疗胃酸过多。

补充说明:

在1、2的应用中一般选择熟石灰不选其他的碱,因其经济、安全、易得;同时明确如果没有熟石灰可用生石灰替代,从而进一步巩固生、熟石灰之间的关系;3中不能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代替,因其腐蚀性太强。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的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密计算,否则将会达不到中和的目的。

8、板书设计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关系,利于学生整体回顾与掌握。(重要知识点--方程式都有学生来板书补充)。

9、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2分钟

本环节由学生自主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技能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到化学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10、真相大白:--2分钟

同学们学习你能解开魔术的秘密了吗?谁来介绍并演示一下你的揭秘方案?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揭秘并进行过程阐述、演示,满足学生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习的乐趣

11、布置作业----课后延伸二次激趣

课后小调查:

实验室中学习完酸碱性质后的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应如何处理后再排放?(为第二课时铺垫)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调查与反思中初步建立反应物过量与不足的思想,激发新的探究欲望,为第二课时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事要恰到好处方可成大器。

结语:

同学们,70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极不平凡,科技创新能力从无到有,再到迎头赶上,充分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强”。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知识的武装,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不忘初心,努力学习,用智慧的头脑在生活中趋利避害,化害为利,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读书!

我的说课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