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 研究现状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S 研究现状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S 研究现状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S 研究现状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的研究

1.黄国平《对生产要素及其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再认识》《岭南学刊》2006

年第1期

2.陶菁、张敬陶《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思考》《企业经济》2005年第2期

3.何奥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浅析》《北方经济》

4.赵麟斌《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福建论坛》2004年第1期

5.梁菘《劳动、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

年第3期

6.赖蔚英《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关键问题》《龙岩师专学报》2003

年第2期

7.张雷声《论价值创造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8.卫兴华《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问题的不同见解的评析》《税务与经济》

2003年第2期

9.郭新华、伍再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商业研究》2003年第

17期

10.安锐《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认识的四个关系》《山西煤田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03年第3期

11.宋冬林、蔡玉程《对价值决定问题的再认识》《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2

12.李炳炎《关于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

13.董伟康《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条件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若看问题的探讨》《南

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4.杨作书《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基本范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年第5期

15.钱小平《论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背离和复归》《江汉论坛》2002年第2

16.张凤林《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

年第2期

17.白暴力《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8.艾波《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思考》《理论导刊》2001

年第6期

19.陈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福建论坛》总第229期

20.刘解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理论的统一性研究》《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

21.王廷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大研讨的基本分歧与理论思考》《经济评论》2005

年第1期

22.龚蔚红、贾可卿《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与交易成本》《学习论坛》2004年第

3期

23.张丽华、颜国安《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天

府新论》2004年第12期

24.郑海侠、张忠权《非生产性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科技创业月刊》

2004年第11期

25.袁静衡、胡仪元《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理论依据及现实状态》《社

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

26.李顺荣《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5期

27.伍柏麟《现代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

28.张勇《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劳动保障论坛》2002年第7期

29.陈承明、徐建华《中国理论经济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第6期

30.郭飞《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31.唐欲武《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2.蔡继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作的贡献》《经

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33.陈金松《试论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2年第9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存在单一的因果决定关系

应当明确,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割是由分配规律决定的。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前提条件是产权清晰这样各种要素所有者才能凭借要素所有权对价值进行分割。不是土地、资本,而是掌握土地、资本的人分割了劳动创造的价值。这里往往还漏掉了一项,就是劳动者凭借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也参与了价值分配。

------黄国平,《对生产要素及其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再认识》,

《岭南学刊》,2006年第1期

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价值创造是生产领域的问题,它主要解决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创造多少价值的问题;价值分配主要是把创造出

的价值如何进行分配,它是分配领域的问题,二者之间不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不能用价值创造解释价值分配。同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也不是劳动价值论。

------陶菁、张敬陶,《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思考》,《企

业经济》,2005年第2期

一种价值分配方式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存在基础的。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现为法律上的产权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客观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实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分配方式。

------何奥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浅析》,《北方经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是一回事。各种要素参与新创造价值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并不等于它们都参与价值创造。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这在不同社会里是一样的,但价值分配却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因而在不同社会、不同经济成分中是不一样的。

------赵麟斌,《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福建论坛》,2004年第

1期

如前所述,马克思价值理论不决定分配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也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因此,我们根据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的状况认为,生产要素所有权是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这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我们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但并不以此来否定劳动价值论。

------梁菘,《劳动、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西安财

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本质上不同源,但在符合“马克思条件”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现象上“同源”,这种“同源”是人类追求实现的理想世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马克思条件”还很遥远,因此,在这样的社会发展阶段,强求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同源”,必然得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

配制度相违背的结论,提出要改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终滑向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渊。

------赖蔚英,《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关键问题》,《龙

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制度是不同领域的问题。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决定分配制度形成及其形式的观点是错误的。劳动创造价值讲价值创造讲的是商品价值由谁创造,讲的是商品价值决定的本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讲的则是对已生产出的价值量如何进行分配。相反,如果把劳动创造价值看做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看做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理论依据,那么,势必会通过认为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因为参与了价值分配而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作用,误导人们从获取报酬的值分配方面去推导创造价值的因素,或者论证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等和劳动一样都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这会把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引入歧途。

------张雷声,《论价值创造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

第1期

本来,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无论是按劳分配理论或是按需分配理论,或是其他分配理论,并没有将劳动价值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我国目前提出鼓励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并不存在什么暴露出劳动价值论的“不准确”、“失误”、“先天性缺陷和根本性局限”等问题,也不能由“按生产要素分配”引出“要素价值论”来。不要忘记:马克思恰恰是在全面实行以按资分配为核心的按要素分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批判了萨伊等人的“要素价值论”,创建其劳动价值论的。为什么我国一讲“按生产要素分配”,就要否定劳动价值论呢?“按生产要素分配”怎么会证明劳动价值论的“先天性缺陷”而应当抛弃呢?其实,劳动价值论同样可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来源。即使认为资本、土

地、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凭借其产权参与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分配。

------卫兴华,《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问题的不同见解的评析》,

《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2期

实际上,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是两回事,价值的分配并不是由价值的创造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区分价值的创造和使用价值 (物质财富)的创造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两者的源泉是不完全相同的,价值的源泉是一元的,而使用价值的源泉则是多元的。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要素多元性,正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价值的分配不取决于价值的创造,而是取决于所有制的形式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郭新华、伍再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商业

研究》,2003年第17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生产工具、自然资源、知识、信息、技术等价值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但所有权作为一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权利,只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条件没有这些客观物质条件与劳动力相结合,单靠人的体力与智力的自然支出是不能创造任何使用价值的。因此,要素所有者有权参与系只是一种反映经济利益关系的意志关系,它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

------安锐,《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认识的四个关系》,《山西煤

田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事实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二者并不一致,是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价值创造研究生产领域中价值的源泉问题。价值分配是研究价值在分配领域中按什么原则在经济主体间怎样进行分配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并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二者没有内在的联系,如马克思认为商业劳动者不创造价值,但并不认为店员不能参与分配。收入分配的关系取决于生产要素所有制的形式。

------宋冬林、蔡玉程,《对价值决定问题的再认识》,《当代经济研

究》,2002年第2期

长期以来,我们把按资分配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实.按资分配是市场经济共有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应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台,个人消费品以按劳分配为主。但所有生产要素,都应分配到相应的价值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也都应分配到相应的价值,资金应得到利息,土地应得到地租,技术、信息等均应具有市场价格,从而分配到一定的价值。当然,这些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但它们不创造价值并不等于不应该分配到价值。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这两件不同的事情,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李炳炎,《关于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南

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它们与商品流通、消费行为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整体。价值创造研究的是在生产领域中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怎样创造的,它揭示的是价值的源泉是什么。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价值分配研究的则是价值创造出来以后,在各个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也就是对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的分配方式的研究。所以,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要领,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董伟康,《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条件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若看

问题的探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存在;劳动者成为生产和产品的主人;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主要还是谋生的手段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没有内在联系。至于我国现阶段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的方式,主要是由于要素所有权的存在和要素所有者物质利益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杨作书,《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基本范畴》,《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是由现代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决定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生产能力在未能冲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直接制约价值分配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消费资料的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明确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才能弄明白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钱小平,《论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背离和复归》,《江汉论

坛》,2002年第2期

总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认识两者的区别和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分离是理解中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关键所在。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也不意味着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因为,生产关系是分配关系的基础,生产要素所有权是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只要私有制或多种所有制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就是必然的,这是分配关系的一般规律。

------张凤林,《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和多层次,相应地实行以生

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在其他所有制形式中,由于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一些人具有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因此,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要得到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以利润等形式存在,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白暴力,《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1年第2期

第一,不管价值创造和分配都是同一个价值,如果价值不创造出来,就没有价值可分配了。第二,生产决定分配,创造多少价值就有多少价值可供分配。分配的根据是对该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但是它们之间有严格区别价值创造主要解决你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创造多少价值的问题;价值分配主要是对已创造出的价值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既然分配的根据是所有权,就不管这种价值是谁创造的。可见二者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陈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福建论坛》,总第229期因此,价值创造并不必然决定价值分配,价值分配也不一定要寻求吻和价值创造的逻辑结论,而是要寻求吻合生产力发展,促进价值创造的结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他的完善人类生活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按劳分配也并非是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结论。马克思指出:“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为前提的。”

------艾波,《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思考》,《理

论导刊》,2001年第6期

二、通过扩大劳动的内涵或引入交易费用以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统一

更为广泛地说,当税收、国有资产增值(所有者权益)、利润、利息、股息等都作为

一种分配方式时,它们在实质上都体现了相应的产权主体在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

不同层次或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付出了相应的劳动,这些劳动是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因而是创造价值必不可少的,是总体劳动的一部分,由此形成的并不是对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更不是剥削,而是对共同创造的价值的合理合法的分配(这与分配不公是两个层次和两种性质的问题 )。这就基本上实现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刘解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理论的统一性研究》,《经济评

论》,2005年第1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核即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物不创造价值仍然是正确的,只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活劳动范畴的重心发生变化了。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拓展劳动的含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当今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是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现实存在矛盾的社会生产根源。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具备了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条件之后,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现实之间的矛盾才能得到根本解决,社会才能完全实行按劳分配。

------王廷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大研讨的基本分歧与理论思考》,

《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

总之。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在于:由于它们节约了大量的交易费用,因而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等成本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解释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问题上的争论,而且扞卫了劳动价值论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龚蔚红、贾可卿,《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与交易成本》,《学习

论坛》,2004年第3期

正因为如此,劳动创造了价值,并不等于劳动者要得到全部新价值才是合理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拉萨尔派提出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指出,在未来的、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也不可能“不

折不扣的”得到他所创造的全部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在分配给劳动者个人之前,还要作出各项扣除——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再生产,还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张丽华、颜国安,《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

的理论思考》,《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价值创造是决定或影响价值分配的一种要素。考虑到创造价值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仅有劳动就可进行,还需其他生产要素,在分配中应给以重视。因此,非生产性劳动不仅因其创造价值,而且由于复杂性、创造性,非生产性劳动所凝结的产品的价值具有持续性和重要性而具有分配价值的合理性。

------郑海侠、张忠权,《非生产性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科

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11期

综上所述,在价值创造上,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因而是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创造的价值与所分配的价值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在价值分配上也要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也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统一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出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而不管这个劳动的具体形式怎样变化和发展。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是要否定或修正这一基本结论,而是要考察劳动的具体形式及其变化,论证、丰富和完善劳动价值论。

------袁静衡、胡仪元,《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理论依据及

现实状态》,《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基础,价值分配是价值创造在分配领域的继续,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怎样交换决定的。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讲价值创造,不讲价值通过交换价值进行分配,就不能使劳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实现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相反,脱离价值创造,空洞孤立地谈论价值分配,仅仅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就会陷入资产阶级的分配决定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论,它不仅关注在发展生产力中创造价值,而且更关注生产力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价值的分配,关心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按照什么原则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和管理,体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实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李顺荣,《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2002

年第5期

现代先进生产力的获得和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有了很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第三产业或服务劳动,创造着构成商品价值另一类的服务价值。现代企业内分工的发展创造性劳动创造着比简单劳动高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值。劳动资本化和资本劳动化使现代企业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和劳动共享。

------伍柏麟,《现代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学术月

刊》,2002年第5期

除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之外。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已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毫无疑问,它们同样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

------张勇,《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劳动保障论坛》,2002

年第7期

三、两种观点的折衷:非劳动生产要素虽然没有创造价值,但是却对价值的创造有贡献,

因而也要参与价值分配即按贡献分配

可见,所有生产要素的收人,都是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规律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必然联系。那种认为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割裂开来的认识,是没有理论依据和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陈承明、徐建华,《中国理论经济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当

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之所以对资本、技术等并不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客观依据除了生产要素所有制这一直接的决定因素之外。从根本上说来乃是由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客观作用或贡献(简称为“要素财富论”)所致。这一认识,既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行不悖,也与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根本不同,并且也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综上所述,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我们应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既要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一切归劳动者所有”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认识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价值分配中极为重要的作用,正视在人类社会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凭借生产资料所有制攫取或占取剩余价值或利润这一客观事实。

------郭飞,《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2 期虽然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光有活劳动不能创造价值。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要进行生产,不仅需要劳动力,而且需要物,即一定的物质条件,只有人与物的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因此价值应当由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当然不同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活劳动(包括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土地以及作为物化劳动的技术等要素,不能作为价值的源泉,但它们也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同样对价值创造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活劳动是构成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价值的创造是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都对价值创造作出了贡献。由“要素贡献论”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导出一个“要素分配论”,即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参与分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亦明确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结论既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也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之举。

------唐欲武,《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1期

流行的观点认为,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价值创造自然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价值分配的依据则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然而,生产要素所有权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取相应收入的法律依据,至于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份额的大小,则必须以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所做的贞献为基础。所有权本身并不创造收入,它不过是使社会财富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条件。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而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是在社会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基础上,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或简称按贡献分配。

------蔡继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

作的贡献》,《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为解释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资本、土地、科技、信息、管理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人分配的事实。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工资、利润、地租等现象的存在,学术界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坚持价值创造一元论,价值分配多元论。割裂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分配关系只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把生产要素是否参与价值创造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为此许多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在理论上证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存在关系。而事实上,工资的实际变动表明,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与劳动者的收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陈金松,《试论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经济技术协作信

息》,2002年第9期

(经济学院翟宁整理)

知识创造价值

知识创造价值——IT服务与咨询 本文就新经济管理创新这一主题背景,讨论IT服务以及逐步从中发展起来的(IT)咨询服务在管理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这种变革中,IT服务厂商为了提供知识价值,自身需要进行的管理创新。 IT服务的衍变 回顾IT服务形式的衍变,我们首先应该从对IT服务的需求的成长分析开始。 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开始呈规模地展开IT应用,应该是在20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回顾过去的20年,我们可以粗略地划分出4个阶段:尝试、扩张、控制和战略。 最初是尝试阶段,我们尝试IT能够提供的可能性,IT从准确性、效率、规范性这些基本的领域开始展现它的能力,而且,由于计算能力的发展以及网络通信的出现,一些以前不可能出现的业务形式也被探索出来。 在尝试取得成功后,大约从90年代初期开始,基于小型机能力的成长、PC的成功普及和网络通信能力的增长,客户对IT的渴求和信任推动IT应用步入扩张阶段,大量的系统工程、业务网络投入建设,投资规模、从业人员等等都达到了快速扩张的高峰,客户的“IT意识” 也进一步强化。 但是,在提高运作效率、联网服务以外,IT对客户的业务是否还有其他实质性的帮助?建立一个Web网站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流程的e化是否真正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为什么几年以前的系统就有那么多的遗留问题需要去处理?上百亿元的投入是否都是必须的?应该如何将IT人员不稳定造成的影响限制在可控的范围?系统出现意外,我们将会面临什么规模级别的损失?客户开始反思这些问题。具体的行动则是控制,控制IT投入的规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而更实质的,则是控制规划,控制数据,控制信息。我们可以将现在一些行业提出的“集中”、“整合”这些概念视为控制阶段的代表语言。 集中数据,集中处理,整合各个系统……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经营目标。同战略、人才、结构及流程一样,IT已从一个外在的工具,逐步成为组织运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客户需要从反思IT的商业价值,进一步考虑如何让 IT的运用与企业的价值策略相结合;需要从考虑如何解决以前上百个系统整合、集中的复杂技术问题,进一步让IT理解和体现企业的策略和运作要求。这是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战略阶段。 基于需求背景的变化,IT服务也在不断地调整其形态以提供不同的价值。这里我们将其演化关系作一个简要的表述。 从对IT服务行业20年发展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何种形式, IT厂商通过专业技术、行业知识、商业能力以及专业运作来为客户提供价值。例如在

大数据怎样在财务系统提升数据价值

大数据怎样在财务系统提升数据价值 核心提示: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流行词。它的前景和隐患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地企业的关注。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流行词。随着众多企业领导者逐渐了解其风险和机遇,它的前景和隐患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地企业的关注。 产生和存储的数据量正在迅速增长,甚至呈指数增长。根据预测,数据量每两年就可能翻倍。同时,从业人员能够运用新的高级分析技术,来连接和查询原先分散的数据集,只要这些数据集中含有数据。 新数据和新分析的结合,正和企业运作的其他深层转变一同改变着商业局面。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更具流动性,更加开放:它们的复杂性正日益上升。 随着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的影响带来商业上的转型,财会专业人士的角色也同样会发生变化。那些能够发现数据模式、将其转化为引人注目的战略故事的专业人士,将处于21世纪商业的核心位置。 会计师和财会专业人士已经发现了大数据的潜力。2012~13年ACCA技术趋势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未来两年内大数据得到广泛应用。该调查还表明,在显着改变商业和会计行业局面的潜力方面,大数据堪称第二大最具影响力的技术趋势。 要实现大数据在财会行业的广泛应用,需要新能力、新度量和新的思维方式。 新类型的数据也将带来全新挑战:未来十年内,衡量和评估数据的新标准将得到发展,在报告、建模和预测中将采用全新的、更多样化的数据集。同时也存在不太好衡量的问题,例如涉及道德和隐私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冲击和影响展开的辩论才刚开始——但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报告全面描绘了未来5至10年内大数据对财会行业的影响。核心问题是:“未来5至10年内大数据将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它将为财会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作为“未来思维”的一部分,本报告并非声称预测未来,而是力求确定和研究未来几年内可能对全球财会行业产生影响的大数据趋势。

从价值发现到价值创造讲解分析

从价值发现到价值创造 ——理念、方法和工具 目次 一、引言: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价值链管理 三、作业基础管理 四、价值链分析与作业基础管理的结合 五、流程管理及其分析工具 六、作业工程法——一个有效的工具 七、管理会计的作业基础化展望 一、引言: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在中国业已成为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在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网站上键入“价值链”这一关键词,便可找到至少50篇以上的中文的研究文献的链接,是关于价值链管理和价值链会计的。笔者也是通过这一方法了解到这一新近的热门领域的研究成就的。可喜的是,沉寂已久的管理会计领域因为这一课题的升温似乎又焕发出一线生机。然而,作为一名职业管理咨询顾问,从个人眼光看来,现阶段中

国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对“价值链”这一战略管理范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透彻,从而导致对价值链分析在理念、方法上存在偏差,由此造成在价值链会计定位上的谬误; 其次,由于缺乏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价值链管理应用实务的历史和最新发展的了解,从而使得研究始终停留在管理理念的阐述和应用前景的规划设想层面上,缺少能够对我国管理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最后,也是真正促使笔者撰写本文的直接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研究未能建立起一套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法直至管理工具的学理研究模式。为此,始终无法建立起这一管理和会计相结合的新领域的研究框架,更无从说起在这一框架下逐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笔者深感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其价值应当定位于为管理和会计学术界、实务界提供了一个引发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的契机。 二、价值链管理 价值理论认为,一个企业欲取得竞争 优势,必须在创造价值方面比竞争对手做 得更好。创造的价值等于消费者的可察觉 收益(B)减去投入的成本(C),是产成 品的价值与生产成品所牺牲价值的差额。 可察觉收益是消费者对产成品认可的价 值,是对产成品价值的一种评价。消费者 在购买产成品时,付出的货币价格(P) 必须低于他的可察觉价值时,才会觉得合 算,这种合算程度被称作消费者剩余,消 费者剩余等于B—P。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必然会选择消费者剩余即B—P的最大者,销售者的成功竞争就需要给消费者带来尽量大的消费者剩余。 创造的价值必须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如图1所示,消费者的利润为P—C,代表了生产者在创造的价值中所获得的部分,价格P决定了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作为利润被生产者获得,以及有多少作为消费者剩余由消费者占有。 不创造正的价值,企业就无法生存。为了超过同行的一般水平,获得竞争的优势,公司不仅要创造正的价值,而且要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这样,公司就能通过比对手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胜过其它公司,即使对手降低价格重新达到相等的消费者剩余,公司仍然比对手挣得更高的利润率,从而取得竞争的优势。 价值的创造体现在生产过程的各个具体活动中,价值链是分析一个组织各个运作活动在创造价值贡献大小的有用工具,同时,它也从根本上将公司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综合体来考虑,这些活动包括生产操作、营销与分销、后勤等。价值链中的每一活动既会增加消费者从公司产品中获得的收益B,也会增加公司在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成本C。在这些不同的活动中,影响创造的利益与发生的成本的力量是很不相同的,通过价值链的分析,就可以评价公司竞争优势来源来源于哪些活动环节。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用来分析企业的竞争态势,有助于企业认清在运作活动链上的优劣环节,调整价值链结构,补强薄弱环节,保持原有的强项,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有许多,如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创新优势等,但归根到底,只有两种:一种是成本领先,另一种是不断创新。如果把企业作为

设计创造价值

设计创造价值 “人性是有天道的,设计要以人之本性为本。”“设计价值”这个富有哲理的问题。设计价值应分为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生命价值、生灵价值等四个层面。生存价值对应尺度,生活价值对应舒适,生命和生灵层面上,就是用设计改造环境、改造民族。余工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人体功能学延伸到人性功能学,他指出类似方口水杯、方形毛巾杆等设计完全违背了生活原则和人性原则。 “我将人生胜道解读为‘就业’,但就业并不是找工作。而是‘成就大业’,人的一生要有这种决定。”余工用“胜道”二字讲述他的艺术人生。在他看来,“胜道”就是“价值”、“吃亏”、“为他人”。讲座现场一片寂静,大家都被余工的话所吸引。 “胜道,想胜就在人生价值上做文章。考级,拿学位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价值观。上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成就大业。事情的发展有规律,也就是天道。胜道有三:胜道之一价值观结合人性合适,必胜无疑;胜道之二吃亏或舍得。人生为他人着想,并不是吃亏;胜道之三为他人,学建筑的人要用空间改造民族,为天地负责。利他则成功,利己就失败。” 设计固然重要,但是做设计的道理更重要。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生命负责,学会呵护生命!设计要以自然为起点,以人为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要体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尤其是自然人文精神。设计要做到以爱为本,关爱生命、热爱生命,要将人性与设计完美的相结合。 在“5.12”大地震中,“在灾区,设计师是经常流眼泪的。”余工说道,在灾区,余工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可贵,看到了灾区房屋设计中的不足——虽然看起来漂亮但不能保护生命。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我们为此深感痛心,我们公司决定留在灾区三年,带领我们的义务设计团队为灾区百姓服务,为灾区设计出能呵护生命,保全生命的建筑! 演讲最后,余工用《道德经》中两句话送给大家——“人生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下难事作于易,天下大事作于细。”他说,“‘慈’就是仁爱,‘俭’就是勤奋谦和,‘不敢为天下先’就是适可而止。选择比努力重要,不管多难的事,总有一条简单的道路。” 余工发出号召:一个设计人应让天下:贫者,安居乐业;富者,仁释情怀;贵者,舒展个性;智者,成竹于物;胸怀自然大千世界,用心设计装饰世界,品位生活,享受艺术,做自由思想的设计师! “设计创造价值,人生创造财富,设计之胜道也是创造价值。”余工用这段言简意赅的话语为本次演讲作了一个圆满的总结。

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述-有关创造价值的原则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财务成本管理 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述 知识点:有关创造价值的原则 ● 详细描述: 有价值的创意原则:创意能获得额外报酬(“图书+答疑”模式) 应用: (1)直接投资项目 (2)经营和销售活动 比较优势原则:专长能创造价值 应用: (1)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优势互补(合资、合并等) 期权原则:期权是不附带义务的权利,它是有经济价值的 在估价时要考虑期权的价值 净增效益原则:财务决策建立在净增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 只分析方案之间有区别的部分;不考虑决策无关成本。 应用: (1)差额分析法: (2)沉没成本 例题: 1.下列属于净增效益原则应用领域的有()。 A.差额分析法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A,C 解析:净增效益原则指财务决策建立在净増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净增效益原则的应用领域之一是

差额分析法,另一个应用是沉没成本概念。 2.下列关于“有价值创意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任何一项创新的优势都是暂时的 B.新的创意可能会减少现有项目的价值或者使它变得毫无意义 C.金融资产投资活动是“有价值创意原则”的主要应用领域 D.成功的筹资很少能使企业取得非凡的获利能力 正确答案:C 解析:①新的创意迟早要被别人效仿,所以其优势都是暂时的,A正确 ;②由于新的创意的出现,有创意的项目有竞争优势,使得现有项目的价值下降,或者变得没有意义,故B正确;③“有价值创意原则”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直接投资项目,还可以应用于经营和销售活动;④而金融资产投资活动属于间接投资项目,其投资活动不是事先创造的,是通过金融资产的投资组合分析得出的。根据资本市场有效原则,在金融市场上,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称的报酬,也就是与资本成本相同的报酬,不会增加股东财富,金融投资主要靠运气取得成功,通过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的公司,也不要企图通过筹资获取正的净现值来增加股东财富,而应当依靠生产经营性投资增加股东财富,故C错误,D正确。 3.下列关于“有价值创意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任何一项创新的优势都是暂时的 B.新的创意可能会减少现有项目的价值或者使它变得毫无意义 C.金融资产投资活动是“有价值创意原则”的主要应用领域 D.成功的筹资很少能使企业取得非凡的获利能力 正确答案:A,B,D 解析:新的创意迟早要被别人效仿,所以其优势是暂时的,选项A表述正确;由于新的创意出现,有创意的项目就有竞争优势,使得现有项目的价值下降,或者变得没有意义,选项B表述正确;“有价值创意原则”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直接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是间接投资,选项C表述错误;根据资本市场有效原则,进行金融资产投资主要是靠运气,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的一方,不要企图通过筹资获取正的净现值(增加股东财富),而应当靠生产经营性投资增加股东财富,选项D表述正确。 4.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不考虑沉没成本,这主要体现了财务管理的()。

稀缺创造价值

投资心得:稀缺创造价值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先生的价值投资理念,也都知道稀缺的东西价值升高的快;关键是不知道如何判断,何时是价值低估的时候?如何操纵稀缺品的价值升值(参考奢侈品营销)? 巴菲特的名言:“付出的价格要大于得到的是价值。”而价值投资最大的困难是,价格很清楚,但价值却很不清楚,如何来评估?目前主要的价值评估方法,有三个方法:资产价值评估法、赢利能力评估法、现金流量评估法。巴菲特认为,根据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价值评估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从价值投资理念的角度来看,投资产品的价值在低于其生产成本(石油的最高生产成本35美元\桶)或资产净值时,才具有投资价值,但这样的机会往往很难遇到;特别是在市盈率超高的市场上,所以从稀缺的角度判断就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不是所有的稀缺都具有投资价值,有时很多稀缺品被认为操控。从稀缺和需求的角度判断价值时,可以将商品分为四类: 一、不稀缺,大众也不需求; 二、不稀缺,但大众需要,如水、粮食等,但可以人为的创造出稀缺,如稀有的矿泉水、大红袍等; 三、稀缺,但大众需求度不高,如艺术品、钻石等,被人为操纵的最多; 四、稀缺,大众需求度也高,如石油、稀缺的有色金属等。 在这四类中,只有第四类,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稀缺品的价值评估表现为:1、现在的供需情况与价格;2、未来的供需情况;3、替代品的生产成本与供应量,如生物燃料替代石油的生产成本是135美元/桶。 在法定货币时代,货币和商品一样都具有稀缺性,但二者具有对冲性;各国货币之间也具有相对稀缺性,会导致货币流动。当一国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相对商品就具有稀缺性,商品价格就会下跌,货币价值自然升高,汇率也会升值。所有在商品泡沫期,就投资货币,但全球的经济思想是轻度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

【精益知识】价值流知识梳理,一看就懂!

一、定义价值流图析(VSM) 1.VSM的定义 VSM(Value Stream Mapping)是使产品或者服务通过物料流和信息流所需的所有创造价值和不创造价值行动的快照,用图示方法进行描述表达。 2.VSM的组成部分 现状价值流图、现状价值流图标记、未来价值流图、价值流计划。 3.重要特征 VSM是一种使用常用制图语言的形象展示; VSM提供识别改进机会的基础和方向; 力量存在与该计划中。 4.价值流图和过程图的不同之处 价值流图:是端对端业务的概要快照、用来识别哪里存在改进的机会、没有结合决策环路; 过程图:对制造或者业务过程的详细图解、用来识别具体的改进、将决策环路结合在过程中。 5.VSM的目的 清楚识别关键的端对端制造和业务过程中的浪费,并创建可执行的改造计划。 6.VSM的优点 关注有限的资源; 确定预期绩效改善的时间线; 避免在浪费的大海中出现成功的孤岛;

使每个人都能对目前状态和未来远景有共同的了解。 7.什么时候使用VSM 指出开始精益之旅的方向; 执行由战略开发和关键业务必做事宜驱动的改进; 获得端对端过程真正的跨职能理解。 8.价值流图析和战略的联系(图形表述) 二、价值流图析过程 1.VSM规划步骤 2.选择产品族和服务族 1)定义“价值流”:必须有所有的这些行动使产品或服务通过主要流程,从起始点到被顾客接收,该流程对于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说必不可少。 2)识别价值流中的“价值对象”: A、单一实体或者信息对象,经过从起始点到顾客接收的价值流中所有的过程步骤; B、用来按图析沿价值流移动,并计算各生产过程的库存水平; C、用来展示其通过生产过程向顾客移动时如何创造价值流。 3)确定和选择产品族 A、产品族:下游生产过程有相似加工步骤、使用共同设备的一组产品; B、产品族矩阵:一种数据分析工具,根据同样的生产过程和总需求百分比确定并将产品分入产品组;

人力资源主管:用“员工数据”来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主管:用“员工数据”来创造价值 整个上一代人力资源高管都渴望着成为企业领导的战略顾问。但是,这对很多人来说,都很困难,因为如何衡量人力资源方法的业务价值实在太难。“培训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哪种筛选方法能找出绩效最佳的招聘人选”?或者“什么样的目标设定方法能最好地激励员工取得高绩效”?这样的问题,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始终没有精确答案。 但是如今,分析数据的新工具和方法让人力资源主管能更有效地确定“员工实践”与绩效之间的联系。现在是采用这种联系的再好不过的时机,因为首席执行官正在四处发掘价值。因此,如果您和您的人力资源主管还没有讨论过如何利用数据制定一个与企业业绩联系更紧密的人才战略,那么,现在正当其时。 为什么是现在?首先,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业务运营、绩效和人员的信息更加标准化,获取起来也更方便。另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兴起,催生了一大批软件和技术媒介,能帮助人力资源和企业高管使用数据找到人才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联系。最后,将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内容的整合外包,已经迫使很多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领导开始量化和报告人力资源工作的成本和绩效。 这些趋势以及“更少投入,更多收获”这种普遍存在的紧迫要求,导致有些企业开始发掘新的方法,利用人力资源分析来创造价值。例如,在美国,有超过280家百货商场的Bon-Ton 连锁店利用自己的数据来识别是什么特质让化妆品销售代表获得成功。现在,该公司通过认知能力、情景判断和行动主动性等相关特点的测试来筛选销售代表候选人。测试分数排名前50%的销售代表销售的产品数量比后一半要多出10%,而且前者往往更热爱自己的工作。经过筛选,从2008年开始,该百货连锁每位销售代表的平均销售额增加了1,400美元,离职率降低了25%. 其他行业也出现了许多先行者,特别是在以人才为价值创造核心的行业(例如银行、医疗保健和零售业),以及稀缺的技术专才主导公司成长的行业(例如科技和上游油田勘探)。尽管能为公司增值的员工实践因公司而异——行业动态、人才稀缺性、增长速度和企业文化都对其有影响;不过,我们所追踪的所有从人力资源分析投资中获得最大价值的公司大都应用下面四个步骤,尽管各有调整。 1. 把人力资源工作重点集中在企业优先要务上 大多数人力资源团队都是通过传统的员工职业生涯周期来审视、组织和衡量自己的活动:从招募、雇佣和“入职”开始,到评估、培训和培养。但是,要让人力资源分析发挥作用,人力资源职能的领导必须像业务部门领导那样看待问题和看待创造价值的机会。

创意、创新、价值创造

创意、创新、价值创造 ——收款管家卡业务分析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老式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如此激烈竞争需要,那么产品创新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谁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谁就能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在同业竞争中取得先机。因此,工行首家推出新产品收款管家业务,为企业收款提供便利服务,那么收款管家业务客户定位及存在哪些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收款管家卡功能特点 1、对于需要频繁处理的付款客户数量多、付款笔数多、付款金额雷同的收款业务,进行精细、准确的管控。 2、可以有效区分付款人信息,在保证收款资金实时入账的基础上,提供收款明细清单。将原来金额、付款账号、各种金额混杂的付款情况,转变为按付款人划分、按时间排列,清晰明确的付款信息。 3、除传统付款人户名外,可以按照客户的经营管理惯例需要设置付款人名称或代码信息,并能随时修改。 4、客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柜面等多种渠道查询收款明细清单,及时了解每个付款人划入资金情况,并可利用银行提供的交易接口开发财务软件的实时收款明细查询功能,或利用网银查询当日实时收款明细信息 二、客户定位

根据收款管家卡的功能特点,该产品的客户定位在需要对交易对手付款情况或各分支机构资金、经销商资金归集情况进行区分的对公客户。如大型商场收摊位租金、企业销售回款等。 三、便利性分析 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有过这样的困扰,经销商或者分支机构告知货款早已汇出,可由于经销商或分支机构在不同银行开户,经跨行处理后,汇款的付款账号、付款单位的信息经常丢失,财务人员必须去一笔一笔地对账甚至需要打电话沟通才能确认到底是谁付的款。如果是一些大型企业有上百家经销商或者分支机构,资金往来单位多,交易很频繁,那财务人员的工作就可想而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收款管家”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经销商和分支机构从其他银行汇来款项,公司很难区分是谁汇入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公司对资金往来的管理,减轻了财务人员一笔一笔对账的工作压力。 “收款管家”是我行在同业中率先推出的用于全面准确掌握交易对手付款、各分支机构资金流转、经销商资金归集情况的结算产品,尤其适合收款频繁、需要准确区分付款人的客户。客户只需要将自己的某个结算账户开通收款管家服务,工商银行即可为客户批量开立若干收款卡号。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卡号和经销商或分支机

(价值管理)S研究现状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的研究 1.黄国平《对生产要素及其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再认识》《岭南学刊》2006年第1期 2.陶菁、张敬陶《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思考》《企业经济》2005年第2期 3.何奥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浅析》《北方经济》 4.赵麟斌《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福建论坛》2004年第1期 5.梁菘《劳动、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赖蔚英《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关键问题》《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7.张雷声《论价值创造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8.卫兴华《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问题的不同见解的评析》《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2期 9.郭新华、伍再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商业研究》2003年第17期 10.安锐《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认识的四个关系》《山西煤田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3期 11.宋冬林、蔡玉程《对价值决定问题的再认识》《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12.李炳炎《关于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3.董伟康《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条件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若看问题的探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4.杨作书《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基本范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 15.钱小平《论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背离和复归》《江汉论坛》2002年第2期 16.张凤林《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7.白暴力《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8.艾波《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思考》《理论导刊》2001年第6期 19.陈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福建论坛》总第229期 20.刘解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理论的统一性研究》《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 21.王廷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大研讨的基本分歧与理论思考》《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 22.龚蔚红、贾可卿《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与交易成本》《学习论坛》2004年第3期 23.张丽华、颜国安《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 24.郑海侠、张忠权《非生产性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11期 25.袁静衡、胡仪元《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理论依据及现实状态》《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 26.李顺荣《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5期 27.伍柏麟《现代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 28.张勇《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劳动保障论坛》2002年第7期 29.陈承明、徐建华《中国理论经济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

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

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 很多人每天在匆忙中去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去领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再匆忙地去上班、下班……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他们对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只不过是在“工作”或“混工作”而已! 老板心里很清楚,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也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因此,当有人抱怨工资太少、待遇太差时,老板总是拿优秀者做标榜。如果你也对公司产生了不满情绪,认为公司亏待了你,请你记得问自己一声:“我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可以向老板要求更好的待遇,如果他满足不了你,你大可以另谋高就;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无从回答,那说明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你不但要反省自己的行为,还要做自我检讨。 有人说商人都是奸诈的,都是为自己谋利益的。是的,生意场中每一个人都是以盈利为出发点的,我们工作也是为自己谋利益。但是,当我们越想获得利润,我们就越应该向顾客提供真正的实惠,真正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价值。一件商品,如果过了包换期,也许就不能退换了,但是对于一位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老板随时可以把他淘汰出局。

无论是生产车间里的普通工人,还是活跃在市场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或者是一名总经理,甚至是公司总裁,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价值来获得报酬的,而提供报酬的是他们的老板。因此,员工们必须把目光多放在如何为老板创造价值、增加收益上。 没有“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只有尽职工作,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才能获得收益,否则根本无收益可言。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只需担心一点,那就是他们的赢利会多得让人无法相信。” 洛克菲勒在回忆自己创业经历时说:“年轻时我为老板打工,一般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而我每天会工作16个小时。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益更大,这样我就可以比别人多赢一些。美国经济竞争如此激烈,多付出一点就显得更重要了。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多赢一点。” 向老板提供价值并让其受益时,也是在为自己创造财富。如果员工对自己工作敷衍了事,对老板不负责,自己也不会从中得到利益。如果站在一个敌对的立场上,为了不让老板挣钱而拒绝做出努力,最终无所得,难道这是你愿意看到的结果吗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里有一句经典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能否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在职场中,同样也很少有员工会问自己:“我能为公司提供什么,我能为同事做点什么,我能为下属做点什么。”很多人错误认为,

论知识是否创造价值

论知识是否创造价值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具有竞争力地要素,近期随着“新知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热词的传播,知识也逐渐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渠道,成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提高生产技术的重要方法,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依靠脑力而不是体力,知识价值在产品价值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那么知识到底创造价值么?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证明知识是不创造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过时的,它也永远不会过时,它是经的住实践检验和历史考验的科学理论,它始终是我们一直必须坚持下去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劳动生产力知识价值论实践论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逐渐出现了新的理论,譬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知识价值论”他说“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引自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是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日本学者在《知识价值革命》中也断言劳动价值论已

经过时,提出一种新的价值论—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可以创造价值。那么知识真的可以创造价值么?在这里,我认为知识是不创造价值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是不过时的,原因如下:首先,在简单商品生产中,生产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必须掌握更多地知识。而到现在,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劳动者就应该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学习更多地知识,来满足生产的要求。而马克思也认真地研究过这一方面,他考察过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同劳动生产力的关系,他区分了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和决定价值的因素。知识知识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而不是决定价值的因素。 马克思认为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技术装备、自然条件、科技发展在生产工艺上的与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等。在这些因素中,科技水平的应用程度无疑使是很重要的部分,应用度高,可以迅速提高劳动生产力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所以知识仅仅是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影响生产力来发挥作用,只是对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发生了作用,但知识不进入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因素也就是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因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所以决定价值的因素也可以说是抽象劳动,除了抽象劳

大数据的七大核心具体价值

大数据的七大核心具体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输日益方便快捷,端到端的需求也日益突出,纵观整个移动互联网领域,数据已被认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的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性革命,毋庸置疑,大数据市场是待挖掘的金矿,其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说谁能掌握和合理运用用户大数据的核心资源,谁就能在接下来的技术变革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大数据,可以说是史上第一次将各行各业的用户、方案提供商、服务商、运营商以及整个生态链上游厂商,融入到一个大的环境中,无论是企业级市场还是消费级市场,亦或政府公共服务,都正或将要与大数据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期有不少文章畅谈大数据的价值,以及其价值主要凸显在哪些方面,这里我们对大数据的核心具体价值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汇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的获悉大数据的大价值。 核心价值究其用户到底是谁? 谈及价值,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其用户到底是谁?有针对企业数据市场的,还有针对终端消费者的,还有针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其次要弄清楚大数据核心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的体现过程以及最后呈现的结果。 商业的发展天生就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来做决策,对于企业用户,更关心的还是决策需求,其实早在BI时代这就被推上了日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如今已形成了数据管理、数据可视化等细分领域,来加强对决策者的影响,达到决策支持的效果。还有企业营销需求,从本质上来说,主要聚焦在针对消费者市场的精准营销。 对于消费者用户,他们对大数据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信息能按需搜索,并能提供友好、可信的信息推荐,其次是提供高阶服务,例如智能信息的提供、用户体验更快捷等等。 还有,大数据也不断被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为民服务中,并成为推动政府政务公开、完善服务、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从户籍制度改革,到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再到征信体系建设等等都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而此时的数据库更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可见,大数据已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杠杆。 数据,除了它第一次被使用时提供的价值以外,那些积累下来的数据海洋并不是无用的废物,它还有着无穷无尽的“剩余价值”,关于这一点,人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事实上,大数据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索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吧!当然这是需要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应用模式和场景才能得到集中体现的。 《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维克托认为大数据时代有三大转变:“第一,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赖于随机采样。更高的精确性可使我们发现更多的细节。第二,研究数据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适当忽略微观层面的精确度,将带来更好的洞察力和更大的商业利益。第三,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而是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不去探究机票价格变动的原因,但是关注买机票的最佳时机。”大数据打破了企业传统数据的边界,改变了过去商业智能仅仅依靠企业内部业务数据的局面,而大数据则使数据来源更加多样化,不仅包括企业内部数据,也包括企业外部数据,尤其是和消费者相关的数据。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数据相关的开发和应用,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一方面,大数据能够明显提升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还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摩擦成本;更为关键的是,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大量数据而进一步挖掘细分市场的机会,最终能够缩短企业产品研发时间、提升企业在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力,大幅提升企业的商业决策水平,降低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培训创造价值

培训创造价值 培训创造价值 培训也是生产力。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做好了员工的工作,解决了员工的问题,公司才能真正取得长久的成功。可以说,优秀的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企业成长的生力军和战斗队。同样,成功的企业也都非常重视吸收、培养企业优秀的人才。人才战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各级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今天,面临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没有人会否认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当新的技术需要推行革新时,技术员工需要培训,当顾客的投诉经常发生,服务质量下降时,服务人员需要培训,当员工管理出现问题,团队意识淡薄的时候,全员需要培训,当企业销售业绩下降或增长乏力时,销售人员需要培训……总之,企业要想赢得较高的收益和竞争,就必须进行培训的投入。 一个销售型主导的企业,销售人员的培训更是企业的重点。营销兵团的组建离不开专业的销售知识培训。如果让不会打枪和不懂指挥战争的部队派出作战,无疑是浪费子弹和兵力。胜利的希望非常渺茫。同样,不经受专业知识培训的营销团队,更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为什么说培训为企业创造价值? 我相信不少企业管理者对销售培训认识存在误区,对销售培训给企业带来的直观价值认识不是太清晰、太深刻。作为一名实效营销培训师,具有近10年营销管理职业生涯的资深企业营销经理人。我对企业的销售培训则有更深的体会。 一、没有经过培训的销售团队注定是不能取得长久性的成功。 A企业是一家中小型的科技网络代理制作公司,有销售业务人员20几人,技术人员10几人。年营业额1000万元左右。主要是以网络布线、产品代理销售、网络技术为主。公司老板创业之前是一家当地大型科技公司的网络部的经理。凭借自己丰富的业务经验、客户资源,拉出一帮兄弟成立了这家公司。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是靠企业负责人的吃苦、勤奋打拼出来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许多创业型的老板不可能象以前一样,事事由自己去处理,如果那样公司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小公司都是这样慢慢被市场所淘汰。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不重视对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所谓的销售知识都是靠老板在开月度例会、每周例会上讲的经验,业务人员遇到的问题讨论。平时业务人员只能通过自己对销售的体会和感悟去总结学习。公司考核的是销售人员的业绩,3个月业绩不达标,就要被公司淘汰。销售人员生存的压力很大。我接触过的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对我说:我只招聘有能力的销售人员。培养他们一来是我们没有时间和耐心,二是担心培养好了不能留住人。三是公司请老师培训销售人员花钱太多,成本太高。四是许多培训公司推出的课程没有针对性,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公司的销售人员存在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开发的课程,参加了培训没有多大效果。这是许多企业老板对销售人员培训认识上的偏见。可是企业要发展就要面临销售团队业绩提升的困境。人还是原来的人,为什么销售状况越来越差竞争越来越激烈团队越来越涣散企业一发展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了。A公司最后请我为企业做咨询、培训。经过我对A 企业销售人员培训需求状况调查,分别针对A企业销售人员团队精神、专业知识、销售心态、行业特点、销售技能、集团购买投标技巧进行了4天的封闭培训。培训后学员普遍感觉企业对他们重视了,心态调整了,许多观念和技巧需要更新。执行力加强。企业业绩短时间内就有所提高。老板非常满意。并改变了他认为培训只是花钱的观念。愿意有计划的进行定期销售人员的培训投入。经过我的一年来的培训辅导跟踪,A企业现在已经成功转型为科技和贸易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企业效益年年增长。所以说,培训不是花钱,而是投资。不重视企业培训的企业注定不可能获得持久成功。不注重销售团队培训的企业必定不能带出一支百战百胜的销售铁军。大凡成功的企业都重视销售团队的培训投入。 二、没有经过专业销售培训的销售人员,最终是要以企业的代价来弥补。学费不在课堂上少交,就要在市场上多交。 销售工作是一项挑战性强、压力大、难度高,很容易让人疲劳和懈怠的工作。没有一个销售人员不经历过失败。战场上是没有长胜将军的。因此,销售人员心理压力大,流失率高。销售人员的成长往往受经验制约,销售经验并不是制胜的法宝。有时经验也是成功的障碍。市场在变,环境在变,消费习惯在变,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了。因此销售知识也需要不断

知识创造最大价值(职场经验)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知识创造最大价值(职场经验) 知识管理对于企业创造能力的提高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整合人、人整合知识;二是亮点知识成功的应用型扩散;三是员工智慧型成果制度性地参与收入分配。前二者是技术型的,第三点是激励型的,而这些都是动态型的。 知识整合人、人整合知识,一看字眼,这显然是两个动态的方面,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发掘员工的创造力,一定要搞动态的知识管理,使员工的知识运营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避免人们在大众传媒对知识管理的混沌宣传中,不自觉地陷入静态知识管理的泥沼,我们先来识别一下静态知识管理。 静态知识管理的典型做法就是将各类知识、文档、信息等分门别类地存入办公自动化的数据库内,供广大员工查阅。“留人才不如留知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静态知识管理观,以为有了数据库内的东西,要不要人才无所谓,最后的逻辑结论就是企业只要开一个图书馆就不用聘管理或技术人员,聘些一般人员就行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这种数据库型的知识管理仍大行其道。其原因何在?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国内许多企业连静态的知识管理都没做好(不少成为外资并购的对象),结果被IT人员抓住了这个弱点,借着国际管理学界的热门词眼,进入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其实管理学界提出的知识管理和目前IT人员搞的知识管理是两个概念,它们的着重点是不一样的,前者重动态,后者重静态,前者重人才,后者重文档。静态知识管理容易将人才与知识剥裂,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不过它倒提醒我们静态的知识一定要先管好,这是一个基础。 我们纠正概念的误差之后,再来看知识怎么整合人,扬智咨询公司顾问认为知识整合人其实质就是怎样引导员工学以致用。不同层次的员工,不同岗位的员工知识结构均不一样,怎么才能全面地调动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训+现实改进”的革新模式就成为一个典型的模式,知识从不同的视角或以不同的框架(如6Sigma)出现在培训中,再通过学员直接作用于现场,这本质上就是创造学中“奥斯本检核表法”的一种高水平的活用。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3阶段也是一种活用的生动例子,在全员生产性维护方面,从“5S”、“初期清扫”到“发生源、困难部位改善”再到“清扫、点检、加油基准”等,都是沿用着“培训+现实改进”的模式,这种

创意与创新心得体会

创意与创新心得体会 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创意与创新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创意与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篇1 本学期学习了关于《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的公共课,收获很多。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创造中或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独创性效果的认识活动过程。它既是非逻辑思维,又与逻辑思维、多维思维相通,是一个辩证的思维统一体。 细细回味我们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创新都来源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领悟,那些创新思维比较强的同志,在某种方面讲,仅仅是比一般人更能够关注教育规律。来源于细微之处的创新,这些创新正是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关注。 正如教育系统之中,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催生了很多巧妙的教育构想,进而形成了多项教育创新。教育管理工作同样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会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创新都在于是否有心去发现,是否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运用到工作中,让小教育规律产生大的收获! 我们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的授受行,当今讯息万变、知识爆炸的今天,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处于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我认为积极开展加强个体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与实

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见与社会经济价值。 创意与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篇2 时光飞逝,转眼间创新实践已经有一年了。回顾这段创新实践的日子,真的感慨万千,有辛酸,有喜悦,当然更多的是收获啦。在这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通过实践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从实践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通过自我学习和老师的帮助,加强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第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成长。 创新实践项目,体现在两个词上面。一个就是“创新”,另一个就是“实践”。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大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