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如何区分糖尿病类型?黎主任表示,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至今尚缺乏统一标准,主要分型有:

(1)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分类。在中医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这种分类方法有些片面,因为临床上三多症状并不是截然分开,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故治疗上应三焦兼顾、三消同治。《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经验之谈。

(2)根据阴阳偏盛偏衰分型。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3)阴阳辨证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分型,北京协和医院分为阴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火旺型、血瘀型共七个证型治疗。1991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学会辨证标准协作组通过1504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为五期五型论治,分期为糖尿病前期(Ⅰ期)、糖尿病症状期(Ⅱ期)、合并症早期(Ⅲ期)、合并症中期(Ⅳ期)、合并症重危期(Ⅴ期)。

糖尿病前期(Ⅰ期):

1、形体多数超重或肥胖,食欲旺盛,貌似健壮,精力体力有所减退;

2、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3、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餐后有高血糖及糖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血脂多数偏高;

4、可伴有Ⅰ期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

病机特点:阴虚为主。

糖尿病症状期(Ⅱ期):

1、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

2、血糖、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高,血脂多数偏高;

3、可伴有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

病机特点:阴虚化热。

合并症早期(Ⅲ期):

出现临床血管神经并发症,具有下列一项者即可:①早期神经病变。电生理检查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②荧光血管造影或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Ⅰ~Ⅱ期。③早期糖尿病肾病。在排除泌尿系感染、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运动等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30~300mg/24h)。④可伴有大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下肢血管病等。

病机特点:气阴两虚,络脉瘀阻。

合并症中期(Ⅳ期):

合并症加重至功能失代偿,具备下列一项即可: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Ⅴ期。②临床糖尿病肾病(尿蛋白>05g/24h)至肾功能失代偿。③糖尿病性心脏病至心功能失代偿。④典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顽固性腹泻,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

病机特点:阴损耗气及阳,而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两虚,络脉瘀阻,痰瘀互结。

合并症重危期(Ⅴ期):也是合并症晚期

合并症严重,或脏器严重损害,或器官或肢体残废,具有下列一项即可: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②糖尿病肾病肾衰进入尿毒症期。③糖尿病性心脏病出现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甚至猝死。④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⑤严重的糖尿病性肢端坏疽。

病机特点:气血阴阳俱虚,痰湿瘀郁互结。

在上述分期中,合并症早、中、晚三期划分主要依据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来划分的,大血管病变则作参考。

中医如何区分糖尿病类型?以上内容就是对此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此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广州军区机关糖尿病医院的在线医师,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糖尿病患者应早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烦。

以上内容转载于https://www.doczj.com/doc/167790362.html,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文选取该 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中医辨证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将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CR以及HOMA-I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以及胰岛素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病证,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增强对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 标签: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造成的,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难以治愈。该病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与不适[1]。如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故患者应该加强平素的自我保护,若出现创口应该及时妥善处置,避免感染情况发生[2]。患病后患者应当禁止食用糖食,系统治疗,按时服药,谨遵医嘱,严重情况下还需进行胰岛素的注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不适感,严重时能够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3-5],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该院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对中医辨证疗法进行应用,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37~83岁,平均年龄为(54.23±3.25)岁,糖尿病的平均病程为(7.92±3.23)年,高血压的平均病程为(6.12±2.38)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36~82岁,平均年龄为(53.35±3.12)岁,糖尿病的平均病程为(7.83±3.26)年,高血压的平均病程为(6.11±2.5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以进行对比。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以上120例患者均通过初步诊断确定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情况;患者排出妊娠期、脑部患有疾病患者;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法;患者的家属签署了知情书。 1.3 方法

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

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 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 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副食以山药、蘑芋、南

糖尿病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糖尿病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量不足或机体不能合理利用胰岛素所致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疾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 虽然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但是您不必担心,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五驾马车”的综合管理和良好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方面的代谢控制,您完全可以控制糖尿病,避免急性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使您与正常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 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 其中糖尿病教育是五匹马中的引路之马 监测是辨路之马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则是拉车之马 二、中医护理 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 1、气虚质:平常说话语音低怯,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晄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容易头晕,记忆力减退,大便不成形,或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平常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抗病能力弱,患病后易迁延不愈。 气虚质的运动起居——精神调摄:豁达乐观,心态平和,避免忧思过度 起居调养:避风保暖,劳逸适度 运动调养:低强度多次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气虚质的膳食指导气虚质——正气虚,要固本 饮食原则:益气养阴 适宜食物:人参、山药、茯苓、大枣、莲子、扁豆、马铃薯、牛肉、鸡肉、鳜鱼、粳米等 (1)人参灵芝乌鸡汤 【原料】人参切片10克,灵芝30克,乌骨鸡1只,调味品适量。 【作法】人参片、灵芝装入鸡腹内用砂锅炖至鸡肉烂熟即可。食鸡肉饮汤。每周1次。 (2)山药芡实饭/粥 【原料】山药50克,芡实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山药、芡实、陈皮与粳米同煮即成。每周1~2次。 (3)参芪鲫鱼汤 【原料】黄芪30克,党参20克,鲫鱼500克,香菇13朵,姜葱蒜适量 【制作】把鲫鱼起锅煎香后加入药材等,水适量,大火煮开改小火煮30分钟,吃肉饮汤。每周1次。 (4)大枣姜茶 【原料】生姜5片,大枣5颗 【制作】将生姜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小火再煮15分钟,游泳后或受寒后喝。 2、阴虚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 阴虚质的运动起居——情志调养:安神定志,舒缓情志 生活起居:惜阴保精,节制吸烟,谨防高温酷暑 运动调养:中小强度,动静结合,及时补充水分 阴虚质的膳食指导阴虚质——津液亏,要养阴 饮食原则:滋补养阴 适宜食物:梨、百合、鸡蛋、牛乳、银耳、猪肉、鸭肉、乌骨鸡、山药、龟肉、松子、海参、燕窝等。 (1)沙参养肺汤

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新模式

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新模式 发表时间:2013-03-05T13:22:30.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供稿作者:高健[导读] 针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高健 (江苏省电力公司高级管理培训中心 214164)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共43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5.0%与71.7%,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水平间无显著差异,在疗后对照组数值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糖尿病中医养生血糖水平 临床中,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一类慢性终身性疾病。为研究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12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41-76岁,平均年龄:58.3岁;病程范围:2-14年,平均病程:7.3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收治患者后,向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手段,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模式,从心理、饮食、运动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在心理层面,首先由中医医师仔细诊断患者病情,确定出个性化的养生方案。随后,指导患者保持心情的顺畅,依据中医理念,调畅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其二,从饮食层面,指导患者顺应自然,将自身饮食与四时变化相结合。针对肺燥伤津的病例,需要指导患者积极饮水,并选取天冬、鲜芦根、麦冬,每日泡水饮用。针对肾阴亏虚病例,则需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百合、枸杞、猪胰等。针对大便秘结的病例,需要服用玄参、大黄等熬成的药剂。针对胃热津伤病例,则需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同时饮用鲜榨梨汁[1]。其三,在运动层面,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肢体活动,依据早太极、晚八段的理念。要求患者在清晨练习太极拳,持续半小时。在晚上练习八段锦,持续一刻钟。一周锻炼4次即可。 在应用中医养生方法时,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进展,灵活调整,依据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等调整中药材的用量与搭配。测量患者在疗前疗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依据无效、有效、显效的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无效是指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有效是指血糖水平下降,降幅在20%-40%之间,显效是指血糖水平显著下降,降幅超出40%[2]。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得知观察组共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共43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5.0%与71.7%,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水平间无显著差异,在疗后对照组数值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格。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分析(单位:mmol/L)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患者最为突出的症状是血糖水平的升高。临床实践发现,糖尿病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多需长期接受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食等[3]。当今医学界逐渐开始认识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开始尝试应用此种理念。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笔者通过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试验。经过本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李娟娥,刘铜华.浅谈中医养生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0(11):164-167. [2]程京艳,翟胜利,马玉棋.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及临床常用中成药[J].首都医药,2010(14):154-157. [3]王增慰.浅谈糖尿病的临床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142-146.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糖尿病新世界2015年1月 ·临床应用· 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 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后又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2]。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与病情,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1历史沿革与发展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而“消渴”又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备受历代医家重视。《黄帝内经》比较早的记载了此病,并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之论,其中《素问·奇病论》中提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此有专篇讨论,记载有肾气丸、白虎加人参汤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论述其并发症。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对本病认识较前又有进步,《外台秘要》对消渴的临床特点做了明确的论述。从宋代开始用上中下三焦分型来指导该病的辨证论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三消论》中提出三消燥热学说。元代张子和《儒门事亲》说:“夫消渴着,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3]。清代发展的特点则侧重治肺,对肾的病机地位也越来越重视,进一步阐述了命门火微不克蒸腾的病机。同时近代名医施今墨对本病有特别见解,不仅注重滋阴清热,而且主张健脾补气。 现代西医学也不断研究治疗糖尿病的方案,结合消渴的临床表现,主要指西医学的糖尿病。它如尿崩症等,如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的也可以根据消渴病辨证论治。2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因。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长期积热,燥热伤津,津亏液少,引起消渴。情志失调,脏器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发消渴。房事过度,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而化火,终致肾虚肺燥胃热而发消渴。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肾、胃,以肾为关键,三脏虽有偏重,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肺主气,能够敷布津液,肺受燥邪,则敷布津液的功能受到限制,故直趋下行而小便频数量多;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盛,脾阴亏,故口渴多饮;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故水谷精微顺小便而下行,故小便味甘;脾主肌肉,脾虚而肌肉不能充分感受濡养,故形体消瘦;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阴虚则火旺,故烦渴。3辨证分型3.1肾阴亏虚型 治法:补益肝肾,滋肾固本。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茯苓健脾 利湿;怀山药补脾,固摄精微;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等益精补肾;泽泻、丹皮清热泄火。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黄芪、党参;尿量多而浑浊者,加益智仁等益肾缩尿。若烦渴,呼吸深快,唇红舌干,用生脉散加鳖甲、天门冬等育阴潜阳。3.2阴阳两虚型 治法:滋阴温阳。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怀山药补脾,固摄精微;茯苓健脾利湿;山萸肉、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等益精补肾;附子、肉桂温肾助阳。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补益正气;尿量多而浑浊者,加覆盆子、益智仁等益肾缩尿。3.3胃热炽盛型 治法:清胃泻火,增液滋阴。方药:玉女煎加减。麦冬、玄参、生地滋肺胃之阴;栀子、黄连、生石膏、知母清胃泻火;川牛膝引热下行,活血化瘀。大便秘结者,可用增液承气汤来润肠通便,待大便正常后再用玉女煎加减治疗。3.4气阴亏虚型 治法:生津止渴,益气健脾。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白术、茯苓、党参、黄芪、甘草等健脾益气;麦冬、天冬养阴生津。气短汗多者,加山萸肉、五味子等敛气生津;腹胀食少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助运;肺有燥热加黄芩、地骨皮等清肺。 3.5肺热津伤型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消渴方加减。黄连、知母、黄 芩清热降火;天花粉、生地、麦冬、葛根、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烦渴不解、小便频数,又见脉数乏力者,为气阴两伤,肺热津亏,可以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4讨论 中医治疗消渴体现了整体观念,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较西药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降低药物对机体的二次伤害。有现代研究认为,中药提取物可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方法[4],达到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目标来降低血糖。但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及治疗也存在部分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在“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理论结合实践,可以借助西医先进的技术,相互补充,同时还要加大对中医中药降糖作用的药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立文.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求医问药下 半月刊,2011,9(10):342. [2]李永华,韩裕璧.消渴中医治疗概述[J].中医药信息,2013,30(4):151-153.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07-413.[4]马力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病)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 2011,3(4):21-23. (收稿日期:2014-11-02)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陆永攀闫旭张希劲林建鹏杨冰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级,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与病情,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首先回顾 了消渴这种疾病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其次从病因和病基两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其辩证分为肾阴亏虚型、阴阳两虚型、胃热炽盛型、气阴亏虚型、肺热津伤型等5种类型。该研究还认为中医在治疗糖尿病上虽有优于西医的地方,但也有不足,应该中西结合,相互补充。[关键词]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1(a )-0119-01[作者简介]陆永攀,(1993-),男,山东青岛人,大学本科在读,中医学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19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

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丹溪心法·消渴篇》记载:“酒而无节,酷嗜炙搏... ...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所以,饮食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教育患者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1 饮食规律定时一定量饮食,可以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对食量的要求是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这两种情况都是饮食所忌。提倡少食多餐,切忌贪食。指导病人及家属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和身高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工作性质及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掌握每日总热量的计算方法,根据饮食习惯具体量化饮食标准,保证有利于血糖控制,又不至于营养不良,可多吃些粗粮、麦皮制品、绿叶蔬菜、无糖水果或低糖瓜果。目的在于维持标准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预防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降低高血压。 1.2 合理搭配给予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合理搭配,才能更好地补益精气血津液。 1.3 谨和五味不同的食物其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如“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等。正确服食五味,可以增补相应的五脏之气,五味偏嗜,五脏营养失调,阴阳失衡,就会发生疾病。 1.4 饮食清淡糖尿病患者饮食更宜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等。

另外,在遵循以上原则基础上,采用易懂易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控制应做到“三定”,即定量、定时、定餐次。据患者不同情况对患者的饮食指导细化、通俗化、具体化。对饮食控制采取大致估算加自我感觉的方法,制订饮食的原则。 2 中医运动疗法的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国家。早在1300年前,著名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糖尿病饭前“先行一百一十步,多者千余步,然后食之”。唐代医家工熹提出:糖尿病人应“食毕即步行,稍畅而坐”,并指出“不欲饱食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并不能强所不能堪耳”。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医对运动的时间、程度和方法有独到的认识。 2.1 运动有时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患者一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2.2 运动有度运动要遵循适度运动、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健身时一不可过劳,否则会损伤脏腑精气,诱发疾病。适度的活动对防治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消渴病的运动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与条件。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 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第三部分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就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与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方剂大全

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方剂大全 方剂1 适应症糖尿病 制用法水煎服。渴甚者加天花粉,大便稀溏加停山楂。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鲜芹菜、青萝卜各500克,冬瓜1000克,绿豆120克,梨2个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制用法水煎服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2 适应症糖尿病 制用法水煎服 老宋茶10克 适应症糖尿病 适应症糖尿病 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适应症糖尿病 适应症糖尿病胃热炽盛证 适应症糖尿病血淤证 方剂18 方剂28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4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方剂10 制用法猪胰用净水冲刷清洁,切数片后,再与薏苡仁一块放入碗内,加水吞没。用铁锅隔水炖熟,参加适量食盐和调 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方剂7 方剂5 红薯叶30克 方剂16 制用法将泥鳅阴干研末,与荷叶末混匀。每次服10克,每日3次。 方剂20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 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方剂11 制用法支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 1剂。 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三七粉3克(冲服) 适应症糖尿病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连续不降 适应症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3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跟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 泥鳅10条,干荷叶3张 桑螵蛸60克 制用法先将芹菜和冬瓜略加水煮,用白纱布包住取汁,同绿豆、梨、青萝卜共煮熟服。 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6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剂24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6 方剂21 方剂19 适应症糖尿病 适应症糖尿病 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 方剂15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方剂4

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萝卡、油菜、洋葱等。用菊花泡水代茶饮。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血。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二、预防保健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血糖下降, 增加热能消耗, 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 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改善患者全身状态, 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针对糖尿病运动调养的方法有很多,预防保健操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益气补肾从而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我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①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②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及中医药指导,2周时随访。 ③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一: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g,葛根、知母各15g,枳壳、黄连、生军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滋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若口渴甚加生石膏30g,寒水石30g。 验方二: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g,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g,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三: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g,枳实、桃仁、皂刺各500g,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

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利用及存储受阻,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血糖浓度)就会升高。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部分葡萄糖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时化验小便会发现尿糖阳性,故称糖尿病。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饮食因素、不良情绪等多种因素相关。调治失宜,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病程迁延日久,易发生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中医对此病早已有精辟论述,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无力、消瘦等,相当于“消渴病”。类似《内经》有关“脾瘅”、“消渴”“消瘅”的论述。结合 众多专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可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燥热入血型、阴阳两虚型。 三、糖尿病现在医学分型 1、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急性型、迟发型)糖尿病、特发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于胰岛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损伤、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产综合征等。 4、妊娠糖尿病:多次妊娠流产者。 四、发病原因 1、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此外与牛乳喂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2、Ⅱ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肥胖:肥胖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 (3)年龄: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亦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5)应激因素: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6)妊娠:有人认为多次妊娠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7)药物: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氢氯噻嗪﹑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药及普萘洛尔等。 五、证候表现

中医如何辩证施治糖尿病

中医如何辩证施治糖尿病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上伤燥热,下病湿寒,燥热在肝肺之经,湿寒在脾肾之脏。 肝主疏泄,木愈郁而欲泄,泄而不通,则小便不利,泄而失藏,则水泉不止。希望您能看得懂。 看懂者此病可治。 再来个简单的:在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奇病论》中已经明确从行为方式上阐述糖尿病: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隋代医学著作《诸病原候论》在防治糖尿病的指导中直接指出了运动与进餐时间安排问题: “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唐代医学著作《千金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 “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明代医学著作《景岳全书》中, 进一步强调了营养改变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问题:“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 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清代医学著作《辩证冰鉴》描述了进食对 解除消渴的意义:“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今天的糖尿病行为 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章发布者:心晴来源:寻医问药社区收藏本文 古往今来,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多种方法。有从肝论治,有从健脾沦治,有补肾论治,有活血论冶,有滋阴论治等等。笔者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十大治疗法则,现介绍如下,供您参考。 1.滋阴清热法 中医学认为捎渴病的病因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此,滋明清热法是古今医家治疗消褐病的基本法则。适应于治疗肺胃燥热证,胃热炽盛证,肠燥津伤征,燥热伤肺证,血中伏火证。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滋阴清热类中药缓解口渴症的机理是通过改善体液渗透压及细胞内脱水或者通过直接降血糖面发挥作用。滋阴清热法实验证明有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教度,对抗胰升糖索,提高胰岛素受体灵敏度,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 移位情况困难而发生漏诊,仅凭X 线平片很难对各型骨折的骨折位置、成角、分离和骨折断端形态等特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特别是后踝部分更为困难[4]。踝关节CT 扫描技术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的特征,踝关节常规CT 扫描为横轴位扫描,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骨折部位的大小及移位程度无法立体显示;但可以清楚显示涉及关节面及横行的骨折范围、大小及左右移位情况,使临床医生可以在二 维立体空间对骨折有全面的认识[5, 6] 。CT 可以准确显示内、外踝及后踝的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周密、详细的手术方案,因此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分型和决定手术径路与固定方式方面有非常大的优越性。本组3例患者的X 线片显示为内踝骨折,而螺旋CT 扫描图像显示合并有后踝骨折,我们对该患者采用踝关节后路同时对内踝和后踝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若无CT 扫描图像而单纯按X 线片必然会对该患者漏诊及选择错误的内固定方式。对后踝骨折治疗目前认为只要不超过关节面的20%,就可以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6周。如果后踝骨折块较大、移位程度严重而采用保守治疗则不合适。但如果后踝骨折为粉碎性,采用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术是不合理的。我们通过对踝关节CT 图像分析骨折块的大小及移位程度,对骨折块较大、移位程度严重者采用手术治疗,对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折不愈有极大的作用。对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复位不满意需要用拉力螺钉固定。仅凭X 线片很难判断是前侧韧带还是后侧韧带引起 的分离,是否有韧带的完全断裂损伤。但通过CT 扫描图像分析可以获得直观的影像,对术前治疗方案的决定有指导作用,对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有很关键 的作用[7,8] 。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 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利用及存储受阻,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血糖浓度)就会升高。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部分葡萄糖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时化验小便会发现尿糖阳性,故称糖尿病。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饮食因素、不良情绪等多种因素相关。调治失宜,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病程迁延日久,易发生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中医对此病早已有精辟论述,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无力、消瘦等,相当于“消渴病”。类似《内经》有关“脾瘅”、“消渴”“消瘅”的论述。结合众多专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可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燥热入血型、阴阳两虚型。 三、糖尿病现在医学分型 1、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急性型、迟发型)糖尿病、特发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于胰岛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损伤、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产综合征等。

4、妊娠糖尿病:多次妊娠流产者。 四、发病原因 1、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此外与牛乳喂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2、Ⅱ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肥胖:肥胖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 (3)年龄: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亦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5)应激因素: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6)妊娠:有人认为多次妊娠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7)药物: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氢氯噻嗪﹑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药及普萘洛尔等。 五、证候表现 口渴﹑多饮﹑多尿和多食,身体消瘦﹑乏力;皮肤易长疖或痈,特别在天冷时也长;妇女在怀孕过程中出现糖尿,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出现时特别大;中老年在餐后3小时出现心慌、出汗和饥饿感;手术或创伤后曾出现过糖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