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激荡 诗意飞扬——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216.65 KB
- 文档页数:2
低年级童诗教学策略浅探童诗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简洁、生动、富有韵律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爱。
通过童诗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童诗教学需要采用适合他们特点的策略。
本文将从情感导入、游戏化教学和艺术欣赏三个方面浅探低年级童诗教学的策略。
一、情感导入低年级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往往能够用心去感受童诗中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在童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诗歌的意义。
情感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故事等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悠扬的音乐,或者展示一些精美的图画,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由地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指引下,进入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二、游戏化教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在童诗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多样,比如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填空游戏、诗歌连连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通过吟诵、表演等方式,让诗歌焕发生机。
诗歌填空游戏可以在学生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填空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诗歌连连看游戏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三、艺术欣赏童诗是一种文学艺术品,其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低年级学生在接触童诗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在童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让他们从中感受诗歌的美好。
艺术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图画、手工制作、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景,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也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旋律和韵律,从而加深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研究】浅谈小学童诗教学的策略小学时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萌芽阶段,也是语言风格定型的初始阶段。
小学生学习语言,大都从最简单的词句开始,童诗读写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具有关键的奠基作用。
我们不妨尝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
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一、读童诗,突显童诗特色童诗教学先要从读开始,读分为自读和他读,自读就是学生自己自觉去读,自己选择阅读篇目,自己安排阅读时间,不受他人强迫和控制,随性而为,自主性很强;他读就是在父母或老师的要求下,规定统一阅读篇目、统一阅读时间,学生的自主性不强。
不管是自读或是他读,必须要突显儿童化,即所选的童诗必须符合儿童阅读,有好多现代诗特别近似于童诗,所以,老师对孩子阅读朗诵的童诗必须要认真审核。
过于成人化的诗歌往往会误导孩子的童诗特性,弄得不伦不类。
所以正确选择童诗朗诵题材非常重要,比如,让孩子经常读金波的儿童诗,老师再重点进行指导。
指导孩子读童诗,应从三方面做起:一是指导孩子掌握童诗的语言特色。
童诗语言意蕴浅显、灵动有趣,比如,“妈妈给我穿上棉袄,我把阳光踩在脚下”,这样的童诗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意蕴充满情趣。
引导孩子朗读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体会到妈妈的“温暖”。
童诗句子大都短小精悍,指导孩子朗读时,不要求孩子往过深处去想,童诗的主题大都潜伏在字词的缝隙中。
二是指导孩子按节朗读。
绝大多数童诗都分节写作,孩子朗读时,首先,一节一节地读,一节一节地把意思弄清楚了,然后,再把各节连起来,一边读,一边想。
童诗基本上都是末尾一节揭示主题,上几节塑造意象,老师要引导孩子循着这样的规律去读去感悟。
三是指导孩子把童诗读出感情。
例如,童诗《让月光进来》,“夜晚/我关门睡觉/从不拉窗帘/我怕/月光进不来”,读这首童诗,特别有儿童的情趣,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语言灵动,情感真挚。
再读童诗《太阳》,“我从不用闹钟/因为/太阳/每天早晨/叫我起床”,小作者把太阳当做自己的闹钟,语言充满童趣,文字特别简洁,又从简单中悟出深刻的哲理,这首童诗以小见大,看似简单,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老师在对孩子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生活,感悟生活,感悟自然!二、写童诗,注重童诗情趣童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如何写童诗,读只是教学的第一步,真正的童诗教学要放在如何写童诗这一环节上。
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摘要:儿童诗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从儿童诗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谈起,儿童诗不仅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而且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着重讲了一些儿童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重要作用教学策略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
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
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
面对儿童诗这种特殊的文体,一直都受到重视,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
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它具有情感高洁、想象丰富、童趣盎然、语言精美等特点。
这就使得儿童诗和一般的阅读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儿童诗的重点往往不是叙事,而是抒情;其次,儿童诗的语言精美、凝练,较多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儿童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以讲读文章的方法来教授诗歌,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针对儿童诗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
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
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
”比如,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叶老的名诗《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里面大量使用叠词,如果能知道学生在叠词处加以强调和停顿,并注意朗读的音调和速度,就能帮助学生找到诗歌内在的韵律,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二)品读词句,悟其凝练和精美。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
让童心在诗情中飞扬儿童诗是专为儿童而创作的诗歌,它具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纯真的童心等特点,是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从小徜徉在诗的海洋,让稚嫩的童心在诗情中飞扬。
一、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读代析”,特别是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生命之音。
1.初读,感知美。
儿童诗是有节律的韵文,文字浅显易懂,学生初次接触,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可以引导他们正确朗读,反复吟诵,感知诗的自然节奏和情感韵律。
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诗,在扫清阅读障碍后,学生能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把诗歌读正确,进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引导学生发现“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等诗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全诗共有12处韵脚押了“ɑnɡ”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有如吟唱般美妙。
2.美读,升华美。
美读是在初读、赏读基础上的外化,是学生阅读诗歌的再创作,是一种用声音来诠释美的方式。
学生用声音传递的是他人生命的旋律,当然自己也会被感染。
美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唱、演,打着节拍读、师生合作读等等。
美读的方式因诗而异、因生而异。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歌的歌词,可以播放配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唱,感受诗歌声韵的美妙以及孩童乐观向上的风貌和快乐的心情。
《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第一册的教材,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小、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让学生配上动作表演,边演边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诗歌的音律美。
各种各样氤氲着美学气息的朗读,将诗歌教学升华成一门唯美的艺术。
学生徜徉于美妙的文字世界,可以尽享诗歌独有的味道和韵致,尽情汲取生命成长的营养和智慧。
二、赏析,品味诗歌的凝练美师:把“坐”换成“放”行吗?师:秋天怎么能“坐”在红叶上呢?生1:秋天来了,许多叶子变红了。
低年级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策略诗歌,是中华民族传承百年的文化瑰宝。
人们以诗为渠道,传递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诗歌看似由简单的字符组成,却具有无穷的力量。
诗歌往往给人灵魂上的震撼与启迪,让我们心灵不死,精神永驻。
在语文教材之中,诗歌所占篇幅不断提升,也体现出教育界对于诗歌的重视程度。
在低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备受关注。
语文教师需发挥儿童诗的重要作用,以儿童诗浸润小学生的心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朗读吟诵,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诗歌凝聚着民族之魂,传递着民族精神。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诗歌仍旧闪闪发光,照亮青年人的不断前行之路。
我国的诗歌,有着独特的韵律之美,自成一派,隽永深刻,值得后辈们品味借鉴,不断弘扬下去。
在儿童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诗歌韵律教学,强调韵律的重要性,让小学生在朗读吟诵之中,感受到诗歌韵律的变化,体会汉语言的魅力,从而爱上汉语,亲近母语。
比如说,在带领学生学习《四季》这首儿童诗时,语文教师就可让学生反复吟诵,感受其节奏特点。
这首诗以拟人的方式、俏皮活泼的语言,为学生展示了四季的变幻,将一年之景表现得生动有趣。
初次朗读,学生对于四季的象征表现出极强的兴趣。
“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等比喻,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诗歌的认知力较浅,所以在朗读诗歌的时候,无法精准地把握节奏。
此时,语文教师就需要开展朗读教学,以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品味诗歌中“圆圆”“弯弯”等叠词的用途,感受诗歌的力量。
在读到“他鞠躬说”“大肚子一挺”等内容时,语文教师还可让学生们模仿诗歌中的动作,感悟诗歌的乐趣。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在学习儿童诗的道路上,朗读吟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反复朗读,加强诗歌的语感,感受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节奏。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诗歌,爱上诗歌。
二、鉴赏诗歌,品味儿童诗的情绪美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之中,学生的语感得以加强,对于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浅谈儿童诗教学的有效策略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浅谈儿童诗教学的有效策略【内容摘要】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诗歌占课文篇目比重明显增加,儿童诗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编者正重新审视并回归儿童诗歌在语文教育中和审美取向中的价值和地位,诗歌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出发,儿童诗歌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应当在儿童轻松愉快地阅读中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德育、美育的熏陶。
【关键词】朗读创作积累拓展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儿童为对象的,为儿童的抒怀而创作的诗,有着饱满的儿童情感,具有语言天真,想象丰富、形式简洁、构思新颖巧妙等特点。
儿童诗是小学课堂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
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诗歌占课文篇目比重明显增加,可见儿童诗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编者正重新审视并回归儿童诗歌在语文教育中和审美取向中的价值和地位,诗歌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儿童诗(新增)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特点采取相应策略,使儿童诗的教学达到目标中提出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新课标强调“诗歌教学”的回归,我们教师也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开展儿童诗的教学,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学好诗歌。
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儿童诗教学仍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教学观念上的偏误对“诗歌教学”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能理解诗歌大意即算完成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层面上。
童年生活有诗意——童诗的教学策略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的确,孩子们是多情的、敏感的、好奇的,他们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
在他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懂感情的。
他们这些天真的想法,如果加以引导,可能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儿童诗。
(一)欣赏,是体验的开端创编儿童诗从欣赏开始,因此我们让学生大量诵读一些好的儿童诗和古诗,让学生与这些韵律很强的文字亲密接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以课文为例,《我想》这首儿童诗写出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诗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胆,语言简炼,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这首儿童诗,可以作为“儿童诗创作”系列课程的开端!(二)模仿,是创作的起步“功夫在诗外”。
诗歌创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漫长过程。
在“厚积”时,不断地习得,慢慢地内化,潜移默化中受到诗歌语言的濡染和浸润。
不知不觉中,说的话,写的文字中就有了“诗”的味道。
我的儿童诗创作课,当然是从模仿开始。
课本中有着文质兼美的诗歌,随处可见模仿的范本。
请看一段《听听,四季的声音》的教学片断:(多媒体:秋天风景图、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师:我们应该感谢秋风,是它,给我们送来了,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
读了这首小诗,你想说什么?生1:秋天像人一样,会摆手臂,还会告别呢。
生2:秋的声音是大雁的叮咛,是秋风的歌吟,秋的声音藏在秋天的景物里。
师:你们真会发现!这是秋天的声音,那么春天、夏天、冬天又会有哪些声音呢?(多媒体:春天、夏天、冬天景物和视频)图1:倾听春天◎金波房檐上的积雪化了/春姑娘摇响了雨/天空飞过雁阵/湖水睁开了亮眼睛//我听见蚯蚓在耕耘/我听见蒲公英在播种/蛋壳裂开了/小鸟呼唤着母亲//树枝上绽开新芽/远远近近一片绿蒙蒙/啄木鸟飞来飞去/在为每一棵大树叩诊//在热闹中,在宁静中/我听见春天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