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激荡 诗意飞扬——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216.65 KB
- 文档页数:2
低年级童诗教学策略浅探童诗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简洁、生动、富有韵律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爱。
通过童诗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童诗教学需要采用适合他们特点的策略。
本文将从情感导入、游戏化教学和艺术欣赏三个方面浅探低年级童诗教学的策略。
一、情感导入低年级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往往能够用心去感受童诗中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在童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诗歌的意义。
情感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故事等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悠扬的音乐,或者展示一些精美的图画,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由地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指引下,进入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二、游戏化教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在童诗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多样,比如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填空游戏、诗歌连连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通过吟诵、表演等方式,让诗歌焕发生机。
诗歌填空游戏可以在学生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填空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诗歌连连看游戏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三、艺术欣赏童诗是一种文学艺术品,其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低年级学生在接触童诗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在童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让他们从中感受诗歌的美好。
艺术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图画、手工制作、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景,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也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旋律和韵律,从而加深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研究】浅谈小学童诗教学的策略小学时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萌芽阶段,也是语言风格定型的初始阶段。
小学生学习语言,大都从最简单的词句开始,童诗读写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具有关键的奠基作用。
我们不妨尝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
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一、读童诗,突显童诗特色童诗教学先要从读开始,读分为自读和他读,自读就是学生自己自觉去读,自己选择阅读篇目,自己安排阅读时间,不受他人强迫和控制,随性而为,自主性很强;他读就是在父母或老师的要求下,规定统一阅读篇目、统一阅读时间,学生的自主性不强。
不管是自读或是他读,必须要突显儿童化,即所选的童诗必须符合儿童阅读,有好多现代诗特别近似于童诗,所以,老师对孩子阅读朗诵的童诗必须要认真审核。
过于成人化的诗歌往往会误导孩子的童诗特性,弄得不伦不类。
所以正确选择童诗朗诵题材非常重要,比如,让孩子经常读金波的儿童诗,老师再重点进行指导。
指导孩子读童诗,应从三方面做起:一是指导孩子掌握童诗的语言特色。
童诗语言意蕴浅显、灵动有趣,比如,“妈妈给我穿上棉袄,我把阳光踩在脚下”,这样的童诗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意蕴充满情趣。
引导孩子朗读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体会到妈妈的“温暖”。
童诗句子大都短小精悍,指导孩子朗读时,不要求孩子往过深处去想,童诗的主题大都潜伏在字词的缝隙中。
二是指导孩子按节朗读。
绝大多数童诗都分节写作,孩子朗读时,首先,一节一节地读,一节一节地把意思弄清楚了,然后,再把各节连起来,一边读,一边想。
童诗基本上都是末尾一节揭示主题,上几节塑造意象,老师要引导孩子循着这样的规律去读去感悟。
三是指导孩子把童诗读出感情。
例如,童诗《让月光进来》,“夜晚/我关门睡觉/从不拉窗帘/我怕/月光进不来”,读这首童诗,特别有儿童的情趣,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语言灵动,情感真挚。
再读童诗《太阳》,“我从不用闹钟/因为/太阳/每天早晨/叫我起床”,小作者把太阳当做自己的闹钟,语言充满童趣,文字特别简洁,又从简单中悟出深刻的哲理,这首童诗以小见大,看似简单,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老师在对孩子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生活,感悟生活,感悟自然!二、写童诗,注重童诗情趣童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如何写童诗,读只是教学的第一步,真正的童诗教学要放在如何写童诗这一环节上。
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摘要:儿童诗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从儿童诗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谈起,儿童诗不仅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而且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着重讲了一些儿童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重要作用教学策略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
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
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
面对儿童诗这种特殊的文体,一直都受到重视,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
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它具有情感高洁、想象丰富、童趣盎然、语言精美等特点。
这就使得儿童诗和一般的阅读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儿童诗的重点往往不是叙事,而是抒情;其次,儿童诗的语言精美、凝练,较多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儿童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以讲读文章的方法来教授诗歌,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针对儿童诗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
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
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
”比如,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叶老的名诗《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里面大量使用叠词,如果能知道学生在叠词处加以强调和停顿,并注意朗读的音调和速度,就能帮助学生找到诗歌内在的韵律,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二)品读词句,悟其凝练和精美。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
让童心在诗情中飞扬儿童诗是专为儿童而创作的诗歌,它具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纯真的童心等特点,是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从小徜徉在诗的海洋,让稚嫩的童心在诗情中飞扬。
一、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读代析”,特别是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生命之音。
1.初读,感知美。
儿童诗是有节律的韵文,文字浅显易懂,学生初次接触,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可以引导他们正确朗读,反复吟诵,感知诗的自然节奏和情感韵律。
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诗,在扫清阅读障碍后,学生能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把诗歌读正确,进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引导学生发现“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等诗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全诗共有12处韵脚押了“ɑnɡ”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有如吟唱般美妙。
2.美读,升华美。
美读是在初读、赏读基础上的外化,是学生阅读诗歌的再创作,是一种用声音来诠释美的方式。
学生用声音传递的是他人生命的旋律,当然自己也会被感染。
美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唱、演,打着节拍读、师生合作读等等。
美读的方式因诗而异、因生而异。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歌的歌词,可以播放配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唱,感受诗歌声韵的美妙以及孩童乐观向上的风貌和快乐的心情。
《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第一册的教材,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小、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让学生配上动作表演,边演边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诗歌的音律美。
各种各样氤氲着美学气息的朗读,将诗歌教学升华成一门唯美的艺术。
学生徜徉于美妙的文字世界,可以尽享诗歌独有的味道和韵致,尽情汲取生命成长的营养和智慧。
二、赏析,品味诗歌的凝练美师:把“坐”换成“放”行吗?师:秋天怎么能“坐”在红叶上呢?生1:秋天来了,许多叶子变红了。
低年级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策略诗歌,是中华民族传承百年的文化瑰宝。
人们以诗为渠道,传递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诗歌看似由简单的字符组成,却具有无穷的力量。
诗歌往往给人灵魂上的震撼与启迪,让我们心灵不死,精神永驻。
在语文教材之中,诗歌所占篇幅不断提升,也体现出教育界对于诗歌的重视程度。
在低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备受关注。
语文教师需发挥儿童诗的重要作用,以儿童诗浸润小学生的心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朗读吟诵,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诗歌凝聚着民族之魂,传递着民族精神。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诗歌仍旧闪闪发光,照亮青年人的不断前行之路。
我国的诗歌,有着独特的韵律之美,自成一派,隽永深刻,值得后辈们品味借鉴,不断弘扬下去。
在儿童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诗歌韵律教学,强调韵律的重要性,让小学生在朗读吟诵之中,感受到诗歌韵律的变化,体会汉语言的魅力,从而爱上汉语,亲近母语。
比如说,在带领学生学习《四季》这首儿童诗时,语文教师就可让学生反复吟诵,感受其节奏特点。
这首诗以拟人的方式、俏皮活泼的语言,为学生展示了四季的变幻,将一年之景表现得生动有趣。
初次朗读,学生对于四季的象征表现出极强的兴趣。
“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等比喻,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诗歌的认知力较浅,所以在朗读诗歌的时候,无法精准地把握节奏。
此时,语文教师就需要开展朗读教学,以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品味诗歌中“圆圆”“弯弯”等叠词的用途,感受诗歌的力量。
在读到“他鞠躬说”“大肚子一挺”等内容时,语文教师还可让学生们模仿诗歌中的动作,感悟诗歌的乐趣。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在学习儿童诗的道路上,朗读吟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反复朗读,加强诗歌的语感,感受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节奏。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诗歌,爱上诗歌。
二、鉴赏诗歌,品味儿童诗的情绪美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之中,学生的语感得以加强,对于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浅谈儿童诗教学的有效策略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浅谈儿童诗教学的有效策略【内容摘要】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诗歌占课文篇目比重明显增加,儿童诗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编者正重新审视并回归儿童诗歌在语文教育中和审美取向中的价值和地位,诗歌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出发,儿童诗歌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应当在儿童轻松愉快地阅读中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德育、美育的熏陶。
【关键词】朗读创作积累拓展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儿童为对象的,为儿童的抒怀而创作的诗,有着饱满的儿童情感,具有语言天真,想象丰富、形式简洁、构思新颖巧妙等特点。
儿童诗是小学课堂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
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诗歌占课文篇目比重明显增加,可见儿童诗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编者正重新审视并回归儿童诗歌在语文教育中和审美取向中的价值和地位,诗歌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儿童诗(新增)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特点采取相应策略,使儿童诗的教学达到目标中提出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新课标强调“诗歌教学”的回归,我们教师也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开展儿童诗的教学,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学好诗歌。
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儿童诗教学仍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教学观念上的偏误对“诗歌教学”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能理解诗歌大意即算完成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层面上。
童年生活有诗意——童诗的教学策略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的确,孩子们是多情的、敏感的、好奇的,他们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
在他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懂感情的。
他们这些天真的想法,如果加以引导,可能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儿童诗。
(一)欣赏,是体验的开端创编儿童诗从欣赏开始,因此我们让学生大量诵读一些好的儿童诗和古诗,让学生与这些韵律很强的文字亲密接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以课文为例,《我想》这首儿童诗写出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诗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胆,语言简炼,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这首儿童诗,可以作为“儿童诗创作”系列课程的开端!(二)模仿,是创作的起步“功夫在诗外”。
诗歌创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漫长过程。
在“厚积”时,不断地习得,慢慢地内化,潜移默化中受到诗歌语言的濡染和浸润。
不知不觉中,说的话,写的文字中就有了“诗”的味道。
我的儿童诗创作课,当然是从模仿开始。
课本中有着文质兼美的诗歌,随处可见模仿的范本。
请看一段《听听,四季的声音》的教学片断:(多媒体:秋天风景图、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师:我们应该感谢秋风,是它,给我们送来了,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
读了这首小诗,你想说什么?生1:秋天像人一样,会摆手臂,还会告别呢。
生2:秋的声音是大雁的叮咛,是秋风的歌吟,秋的声音藏在秋天的景物里。
师:你们真会发现!这是秋天的声音,那么春天、夏天、冬天又会有哪些声音呢?(多媒体:春天、夏天、冬天景物和视频)图1:倾听春天◎金波房檐上的积雪化了/春姑娘摇响了雨/天空飞过雁阵/湖水睁开了亮眼睛//我听见蚯蚓在耕耘/我听见蒲公英在播种/蛋壳裂开了/小鸟呼唤着母亲//树枝上绽开新芽/远远近近一片绿蒙蒙/啄木鸟飞来飞去/在为每一棵大树叩诊//在热闹中,在宁静中/我听见春天已经来临。
“教学新秀”评比课教案童心飞扬,走进儿童诗——《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儿童诗的特点,学写儿童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儿童诗的特点,进行儿童诗的创作。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阅读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0”的联想1、出示“0”,展开想象。
师: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生发言)2、练习用“眼睛”说话。
当教师看到它时,想到了我们的眼睛。
谁能用“眼睛”说一句话?(生说话)3、编诗引题。
什么是天空的眼睛?(生说)什么是大地的眼睛?(生说)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它成了谁的眼睛?(生说)奶奶的年纪大了,看东西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生说)你是奶奶的眼睛,你会帮奶奶做些什么?(生说)现在,我们把刚才说的句子串起来,这就是一首不错的儿童诗。
(板书:儿童诗)出示:白云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我要讲最动听的故事给奶奶听。
(一起读)二、感知特点《 1、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觉得儿童诗有什么特点?(板书:充满想象)2、出示: 湖》——好大的一面镜子,一只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
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喊: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①学生自读这首诗。
②有意思吗?作者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③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营造出传神的诗意。
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歌,鱼儿会说话呢。
再来看看这首诗。
3、出示《小虫和蚂蚁》——小虫写信给蚂蚁,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 □□。
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①指名读诗,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②从这里,你觉得儿童诗还有什么特点?(板书:充满童趣)③孩子们,如果我们平时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小虫咬的小洞。
幼儿园诗歌朗诵活动:童心荡漾,诗意绵绵教学设计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诗歌朗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诗歌朗诵,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如何设计一场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诗歌朗诵活动成为了每个幼儿园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本文中,将就幼儿园诗歌朗诵活动的教学设计方案展开讨论。
二、活动目的分析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诗歌朗诵,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各种丰富多彩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通过诗歌朗诵,幼儿可以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提高自信心,锻炼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通过诗歌朗诵,可以让幼儿接触到各种美好的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设计1. 选择适合幼儿的诗歌。
首先要选择内容简单、朗诵性强的诗歌,以便幼儿能够轻松地学习和朗诵。
可以选择一些带有韵律感和音乐感的儿童诗歌,如《小星星》、《捉泥鳅》等。
2. 制定朗诵计划。
在朗诵活动前,老师要制定详细的朗诵计划,包括诗歌选择、幼儿分组、排练时间安排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进行朗诵排练。
在朗诵活动前,要进行多次排练,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和朗诵动作,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4. 丰富的舞台布置。
在朗诵活动当天,要为幼儿布置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包括背景布景、道具等,营造一个有趣的朗诵环境。
四、活动实施方法1. 分组朗诵。
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能力,进行分组朗诵,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排练和朗诵诗歌。
2. 互动式朗诵。
可以安排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和观众进行互动,增加朗诵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 观摩学习。
在朗诵活动中,可以邀请一些擅长朗诵的老师或学生表演,让幼儿观摩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五、活动效果评估1. 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在朗诵活动结束后,可以安排一些学习成果展示,让幼儿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共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 进行学习效果评估。
小学语文教学2016.12教学策略JIAOXUECELVE诗是最为精粹的文学样式。
诗歌,作为语言的高级形式,是对美的一种极致追求。
在笔者个人情感当中,始终怀着一种对诗的亲近,也不间断地带着学生读诗。
然而不可否认,小学的诗歌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盲区”。
一是由于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编排上,诗歌所占的比重很小;二是因为诗歌教学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
但笔者认为诗歌是儿童成长时期最有营养价值的“母乳”。
“不学诗,无以言。
”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用诗歌来“喂养”儿童,从小便在他们的心里播下诗意的种子。
那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理想的童诗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诗歌的“内在机理”进行教学。
一、会心诵读,感受诗歌的趣味与韵律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吟诵是对诗最大的保护。
吟诵的整体性、音乐性,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诗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生命的存在。
过于详尽的情节分析、深挖的微言大义,反而会破坏诗歌的美好意境,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
对于一些浅显活泼的儿童诗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儿童清亮的嗓音去朗诵,让儿童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趣味和韵律。
春天的早晨(金子美铃)雀儿喳喳叫,天气这么好,呼噜噜,呼噜噜,我还想睡一觉。
上眼皮想要睁开,下眼皮却不愿醒来,呼噜噜,呼噜噜,我还想睡一觉。
类似这样的诗,简单、清浅又不失童真、童趣。
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会与诗人产生共鸣,仿佛觉得就是在写自己,于是会心一笑,读诗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教学中就不需要再深入细致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用天真的嗓音去唤醒它,就是最好的解读方式。
打翻了(张晓风)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遍了西天;月亮打翻了,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春天打翻了,滚得漫山遍野的花;花儿打翻了,滴得到处都是清香;清香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风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读着这样的诗,就像品尝了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但它的美味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任何解释分析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画蛇添足。
教法探索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问题的引出儿童诗歌教学是培养儿童的语言文化摄入与输出意识,为之后的小学阶段的语文科目学习打下良好的潜在基础的一个阶段。
开展诗歌教育,在普及基本的汉语文字书面表达原则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幼儿群体进行初等的美学观念熏陶的二重任务功能。
就其在美学意识熏陶方面的意义而言,一般认为,它能够发挥其他的教育学科门类无法替代的教育学功用。
我们开展儿童诗歌教学活动策略研究,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对所谓的儿童诗歌概念的基本性界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在具体开展儿童诗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高效地关照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个体的具象化的心理发展特征,这是儿童诗歌教学活动探索方案的实践过程与接受教育的具体少年儿童的心理建构路径的结合,在普及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在当代中国语文教学事业实践领域的基本功用的同时,促进儿童诗歌教育方法的改进升级,并以此促进儿童诗歌教学策略的转型与升级。
在充分认识了儿童诗歌的概念界定以后,我们还要完整、准确地认识一下开展古典诗歌教育对广大儿童的成长所发挥的具体作用:1.增强广大儿童对汉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众所周知,要想进行汉语言文字的语感能力的有效培养,最好的教育素材无外乎就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艺术文本,中国古典诗歌比世界上现存的其他任何国度的诗歌都具备在语言层面的自在优势,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高度鲜明的含蓄性、节奏韵律性、多样抒情性以及意蕴美学性。
这些特性可以让儿童在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诗歌文本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多个感官的同时参与,实现在汉语言文字语感能力培养方面较大幅度的提升。
2.拓展儿童个体的综合想象力,开拓儿童在书面表达过程中的思维流畅性,提升儿童作文写作的文字表达能力现阶段,我国各年龄层次的儿童在作文书写的实践活动中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其具体表现是:行文思路不开阔、不通畅;文章内容所覆盖的领域狭窄,其表达内容基本上都局限于自身生活经历中所接触到的琐碎细节,缺乏视野格局的基本开阔性。
浅析小学语文童诗教学策略赵文娟摘要: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当前的教学中存在问题,创新教学方法,以更为自由、科学的方式解决教学矛盾。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童诗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诗;课堂教学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童诗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儿童诗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儿童诗从情感、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角度入手,向学生传递数千年前的情感与生活。
做好儿童诗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表达意识,加强其文化传承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儿童诗教学的意义(一)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儿童诗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作为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在教学中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儿童诗是语文的典型代表,加强小学阶段的儿童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的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所有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加强小学生低年级的儿童诗教学,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小学生的教学除了文化知识的教学之外,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加强小学生儿童诗教学,符合了新课改的教学方向。
(二)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
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电子产品的普及让人们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儿童诗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习的过程中,文化素养对于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经济的进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童心飞扬——低年级儿童诗教学浅谈发布时间:2021-09-03T06:48:38.65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月16期作者:吴淑君[导读] 儿童诗的读者由于具有特殊性的特点,所以大部分儿童诗的创作情感都是以儿童的思想与情感作为基本出发点,吴淑君广东省惠州市第十一小学方直分校摘要:儿童诗的读者由于具有特殊性的特点,所以大部分儿童诗的创作情感都是以儿童的思想与情感作为基本出发点,并其创作出来的诗词都具有篇幅小、富有童趣、理解难度低等特点,这也是低年级儿童比较喜欢儿童诗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新课改革的发展,教育目标的改变,在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所以,如何解决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下是本文对低年级儿童诗教学进行的简单分析。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诗;教学儿童诗作为学生学习认字的初始阶段,其不仅适合朗读,也适合哼唱,低年级儿童学习儿童诗,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想象力等。
小学教师想要在教学中,把儿童诗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就需要主动创新教学方式与理念,懂得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主动迎合学生的思想与兴趣,让学生在释放童心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学内容,这对自身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对低年级儿童诗的特点把握不准确儿童诗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其诗歌篇幅小、语言天真有童趣等,但是,由于小学教师在儿童诗教学中,对儿童诗的特点没有进行整体把握,只是单独从某一特点作为讲解的出发点,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解诗歌内容,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忽略了儿童自身成长的特点,不仅没有让儿童诗成为激发学生情感与想象力的教育工具,反而使学生出现了恐惧学习的现象[1]。
例如,部分教师在儿童诗的讲解中,为了能够让儿童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意义,会借助很多修饰词对诗词进行描述,虽然这一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学习难度,但是也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懂的如何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诗歌为翼助童心飞扬——谈小学统编教材中现代诗的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2-12-02T18:56:41.79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1月4期作者:叶笑笑[导读] 学生在面对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日常就用汉语聊天,所以在初次接触语文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强,但面对语文学习当中的现代诗,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过,面对现代诗所诉说的内容由于没有教师的教导只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导学生现代诗的学习方式,帮助小学学生进行巩固现代诗能力,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叶笑笑温州市新田园小学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学生在面对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日常就用汉语聊天,所以在初次接触语文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强,但面对语文学习当中的现代诗,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过,面对现代诗所诉说的内容由于没有教师的教导只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导学生现代诗的学习方式,帮助小学学生进行巩固现代诗能力,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小学统编教材;现代诗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1-025-01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学生掌握现代诗时没有合适的教学方式,只是通过带领学生朗诵现代诗,了解作业的背景然后让学生背诵现代诗,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思维是难以实现,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将现代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真正带领学生翱翔在文化的天空当中,真正做到以诗歌为翼,助童心飞扬,教师在教学现代诗时首先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语气读现代诗,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现代诗所带来的魅力,再通过不同层面的赏析,让学生发现现代诗的动人之处,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现代诗的学习当中,最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创作现代诗,学生感受诗词带来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一、采取多种方式朗诵,帮助学生感受诗歌带来的魅力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面对现代诗的学习由于没有基础,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产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现代诗的教学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诵现代诗,帮助学生通过带入不同的情绪之中进行朗诵,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现代诗就可以具有自己的感悟,在领悟现代诗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好的了解作业内心的感受,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意义,学生在面对现代诗时就可以快速的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丰富饱满的朗诵,更能积极投入到现代诗的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