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诚法师开示(一)

学诚法师开示(一)

学诚法师开示(一)

——摘自学诚法师新浪微博,愿有缘人共学之,阿弥陀佛!

大智度论云: 在家溃闹难以学法,出家恬澹寂寞可以精进。

祈求,依然离不开因缘果报的道理。学会祈求,就是学会让心时时朝向自己所仰望的目标,在困难时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不被恶业烦恼侵袭。祈求绝不是忽视自己的努力,被动等待外力的救助,而是帮助自己提起心力。发愿是给生命一个方向,祈求是让我们不要偏离这个方向。

对佛菩萨的祈求,也是在向内求。祈求的过程,佛菩萨只是道具,靠对佛菩萨的忆念帮助我们把心朝向光明的一面,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启发内心的善念,降伏烦恼。当内心之善极为猛利、清净时,以此为缘,宿世的善因便能成熟感果,相反地,宿世的恶因便无法感果。

放下与得到是一体的,得到因果的正见,便能放下内心的动荡。

家人还不能理解时,勿急于讲道理,更不宜要求家人,自己在家也不必过于表露学佛的外相。佛法本来是心法,只是由于外相易模仿,内心难把握,所以初学者往往着力在外相上,而此时自己内心尚未建立起佛法来,所以更显得怪异,引家人反感。在家好好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做一个智慧又欢喜的人。

这都是自己内心的设定和烦恼,徒自困扰。发愿是为了引导自己行为,让我们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而非自己设定一个结果就一定能实现。任何事情都是遵循业果,岂是自己想想这么简单。减少妄想,踏实造善业。

考试已经过去了,人生还要继续。事情的成败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我们内心的成长才是真正重要的。顺境能够建立外在的成功,成就内心的强大却只有通过逆境。

要树立生命的大方向。心不够广大,就会淹没在琐碎的烦恼之中。

善与恶,在不同的层次下定义不同。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善即是未来能带来好的果报的行为,恶即是未来能遭致苦的果报的行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即十恶业,反之则是十善业。人人都应该断恶修善、除恶扬善。

做智者所爱之事,被愚者嘲笑又何妨呢?

发菩提心是最好的忏悔。多用心于团体、大众,培养自己的广大心量。

学佛的终极目标是成佛。成佛很遥远,所以要为此宗旨设定阶段性目标,找到自己的下手处。现今时空因缘下,对大部分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当下目标应该是:寻找、融入乃至营造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

出家也不是圆满,只有成佛才是圆满。佛弟子,要让自己的生命一生比一生好,一生比一生进步,直至成佛。

皈依佛法僧三宝,是指内心诚恳的以三宝为方向、为人生指南,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会按照佛法的标准行事,所造下的都是善业,便不会再堕落恶趣。

善良需要与智慧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自利利他。

如果自己是清水,遇到火也燃烧不起来;即使他人有过失,也是因为自己内心有烦恼、有阴影,才会犯错误,所以反省的重点要放在自己身上,而非寻求他人之过。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怨之根。如何“见”,决定了生命的升沉和苦乐,愿每个人都能够做生命的智者。

首先要坚持善法、断除恶业,慢慢令内心光明、广大,才能开启智慧破除执着。通常人所面对的“是否要坚持下去”之类问题,其核心并非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命的长远方向是什么。正确的抉择,必定应从业果出发,把握根本的善恶,其他的都是枝末。

人越来越容易愤怒,是因为人心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没有力量,找不到安心之处。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人们不懂得心灵的力量要从宁静中得到,甚至忘记了心的安宁才是生命真正的家园。愿人人都能静下来,心向内缘,开启自心的善良和光明。

初学可以寻求公认的善知识,或者公认的善知识推荐的老师。其实最根本的,还是着力培养自己的弟子相。佛法是因缘法,佛菩萨心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只要我们自己条件够了,自然能够遇到善知识。

认真做事,但不要执着于事情及其结果。事情本身是诸多因缘和合而成,不能要求事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对物质永不满足的欲望是苦海,我们需要的是快乐,而不是物质,但现在大多数人都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追求自己本不需要的物质,满足过分的欲望。知足,才会常乐。

许愿,本是民间的说法,与佛教无关。佛教不讲许愿,讲发愿,前者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后者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每一个人的际遇,都是由于自己的造作,别人无法代替自己去努力。佛菩萨无法帮我们获得无因之果,也不需要我们的感谢和表示。

佛法是心法,自己的诚敬心为第一。位臵的好坏,是凡夫心的分别,自己心若清净至诚,处处都与三宝相应、相伴。对他人的行为,不了解其用心与因缘,不必计较执着,自己好好用心为本。

出家,非大愿力大精进不可为。

想把事情做好,就更要去想办法,而不是想困难。杂念多、神经质,都是正念不足的表现,犹如身体,正气不足,邪气就会入侵,人就容易生病。现在我们的内心不够健康、强壮,要着力培养好的思维习惯。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根据业果来抉择自己的行为,今后当谨慎言行。

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是不同的,先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再看自己“能做什么”,一步步努力。

佛教讲放下,并不是要放下外在的一切,也不是要放下应承担的责任,而是放下内心的烦恼、执着。外在有形有相的东西好放,内心无形无相的执着却难放,唯有通过开启智慧来破除。

顺境时志得意满,觉得可以控制一切,稍微有些不如意处便乱发脾气;逆境时又容易灰心丧气,这种种烦恼皆因把自己看得太重。心太高,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付出;心太窄,装不下他人的苦乐和恩情。改变,从心下手,让自己的心更低一些、更宽一些。

佛教中提到的执着,意思并不是“固执于某件事情”,而是由于愚痴无明,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把一切事、物都当做实在的、不变的。人应该坚持做善事,所谓的“善”,是指对自己或他人的未来能够产生好的影响的事,而无论对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应该执着为实有,否则就会有苦。

初学佛者,找到善知识和团队是第一位的,不要急。

不念佛妄念一样很多,只是念佛时更容易发现而已。不要急,一方面要慢慢培养好的生活规律,稳定身心,断恶修善,一方面多闻思佛法培养正念。

佛教并非要人绝欲,人如果一点欲望都没有,那活着也就失去动力了。对于物质,要少欲知足,这样才能避免跌入烦恼的深渊;对于善法,要永不知足,这样才能有精进勇猛的动力源泉。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要放下,为利益众生的愿力要提起。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包括自己。犯了错误,改过来就好。

善良若缺乏了正念,便会软弱无力,难以持久。正念,就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善良若缺乏了智慧,便会处处矛盾,难以利他。智慧,就是明白每一个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正念与智慧,都需要通过听闻佛法而慢慢培养、增长。而一个真正具足正念与智慧的人,必定会无条件的善良。

好人好事不容易做,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善还不够纯粹、不够有力、不够坚定,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眼前看不到结果就开始怀疑。好心,本身就应该是不求回报之心;行善的当下,内心所领受的坦然、无畏、平静、喜乐、光明就是我们所得的最珍贵的回报。

乐于帮助别人是好事。不要把工作当做压力,而当做学习和积资粮的机会。同一件事情,是压力还是动力,取决于自己的认知。

缺乏对佛道整体的认识和修行次第的了解,就容易对不同的说法感到矛盾,难以融会贯通。学习佛法要找到善知识引导,而非自己茫然乱撞。

如果一个人被绳子绑住,为什么想要解开呢?我们的心灵就犹如被烦恼的绳索五花大绑。

一个人走,心力低时就容易退转,难以坚持,所以要找到同行善友一起走。当前的时空因缘下,团体对我们极为重要,绝不可轻视。

佛法修行,既要修慈悲,又要修智慧。慈悲离开了智慧,便容易“方便出下流”;智慧离开了慈悲,便是狂慧。

佛教认为,众生的烦恼都是不正常的,犹如心灵之病,只有把烦恼彻底拔除,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与快乐。

调伏了内心的烦恼,事项上的分歧就容易解决。对同行要多观功念恩,多包容。

事太认真原苦海,境能识破尽浮云。

佛菩萨坚持不懈救度众生,却并不执着于自己的善行,这便是慈悲与智慧的圆融。坚持和执着,本是两件事情:坚持是一种力量,执着是一种愚痴。坚持善法的同时,要以智慧照破心中的执着,方无烦恼之累。

佛法绝不会让人裹足不前,恰恰相反,佛法就是要最圆满、最究竟地开发人的潜能,让人走到最远。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过去的事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留下的,只是内心的念境,亦即妄想。执着太重的人,往往是把回忆中所有好或不好的片段堆积到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演绎出一部自导自演自己观看的电影,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想走出来,要坚定地对自己说:电影已经散场。

一个孩子要长大,无论吃多好的营养品,都需要数年时间;修行就是内心善法的成长,凡夫的习气烦恼根深蒂固,善法就如同一个小小婴儿,要长大岂是那么容易呢?万不可急求果报。

被烦恼覆蔽的内心,犹如一间黑暗的房间,只有点上智慧之灯,才能看得清楚。如何增长智慧、破除烦恼?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若能放平自己,外在便无高下。高下本身就是比较出来的,你的心平了,对方和谁比呢?真正的修行,不是要改变他人,而是要改变自己。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信任基于内心,而非形式。对于不如理的事情,自己做出好样子

来的同时,勿存贬斥、攻讦他人之念,心存宽厚,便可解怨。

逆反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但越是如此,其实越是在失去自我。

真正想要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不是通过与外在抗争,而是通过认识自心,树立志愿调服烦恼。

在家居士应定期去三宝地亲近师友、听闻正法,并将所听闻的佛法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的本意是为了策励人们在困难之时不要放弃努力,而不是为了鼓励对外在果相的期待。如果执着于一定要得到“扑鼻之香”,便成为了烦恼。

通常人们所认为,但凡有生长、衰老、死亡现象的,都称作生命,这是广义的看法。佛法对于生命的判定是狭义的,只有有情才有生命。有情,是指有情识,能够见闻觉知的众生,如人、鱼虫鸟兽等。不杀生,是指不杀害有情众生。

佛菩萨像,应恭敬供于高处、净处。若希望得到佛菩萨的护佑,趋吉避凶,应把佛菩萨放在心中,心怀善念、断恶修善、自净其意。

还不够坚强的志愿,要靠清净环境的保护,这也就是初学为什么不能离开善知识和团队的原因。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善友一起努力,互相策励,互相保护。

你要先明白什么是分别心,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慈悲,什么是好心,什么是好报,就能知道答案了。沟通能力不足,要从用心上下功夫,放下自己心中太强盛的自我表达的想法,多去关注别人需要什么,将心比心、待人着想。沟通,是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就如你认为自己的观念正确一样,对方也是同样如此。看清了这一点,沟通之时应怀平等心、同情心,而不是排斥心、对立心、高下心。双方有不同的意见而在一起

沟通时,应在异中求同,把握住“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这个相同的目标,避免被情绪干扰。

在佛法事业中承担,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而是为了调伏自己的烦恼。

人生当然要做规划,成佛就是无限生命最长远的规划。佛告诉我们无常,不是要让我们放下规划,而是要让我们放下执着。有了规划,才能坚持生命的方向;放下执着,才不会陷入烦恼的泥沼。

遭受痛苦之时,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害怕、担忧、焦虑,聚焦于痛苦,越想越觉得没有出路;一种是因为不想受苦而恳切的寻求救护。常人往往停留在前者之中,心理的负担甚至超过了身体的疾病。人的身心是互相影响的,心若乐观、光明,身体的痛苦也会减轻。以至诚心皈依祈求三宝,坚持不懈。

尚未建立正确的知见,而急着去模仿一些行为,本身就是修行次第的颠倒,学不得法,反而损害自己的善根,殊为可惜。初机修行,应该寻求善知识的指引,融入师法友团队,步步踏实,不偏不乱。

一提到学佛修行,大家就容易联想到烧香、磕头、诵经、吃素等,诚然,这些行为都是学佛的一些外相,但是不能以这些外在行为来代表佛法。初机修行,容易流于外在行为的模仿,却不懂得其内涵,往往带来更多烦恼,损害了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也造成了外人对佛法的误解和反感。

人的生命是心识的流变,无数业的种子存于心识深处。似曾相识的陌生环境,是触动宿世的记忆片段;梦中见到未来的情景,是业果的感应或预兆,这些都不足为奇,不必执着在意。

梦不代表什么,只是心中的念头,把握好当下的身语意,才最重要。

减轻乃至破除我执是修行之果,需要通过踏实闻思修,勤行戒定慧而步步得证。

人生在世,是靠“欲”来牵引生命的。欲是推动我们种种造作的力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所欲的对象为何。只考虑自己、追求财色名食睡的,是私欲、浅狭之欲,会把生命引导到无可逃避的烦恼之渊;利益大众、追求心灵成长的,是善欲、深广之欲,能给生命带来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衡量修为的标准,是看一个人烦恼是否越来越轻,心胸是否越来越宽广,为人是否越来越谦逊,利益众生的心力是否越来越强大。

调侃一切,最终是调侃了自己;怀疑一切,却让自己失去归宿。懂得敬畏与信仰不代表愚昧落后,而是走好人生路的必须。

出现什么念头不可怕,觉察它,调整它,改变它。经过思考的念头才有力量,把握自己的思维是关键。多听闻学习佛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自己的心态。尊重赢得尊重,包容赢得包容,内心不要对他人产生排斥,不要有自以为是的清高,与人相处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自卑或自傲,都是从不完整的角度来看自己,从过去来看自己,把自己看“死”了。要从未来来看,用整体的、变化的眼光来看。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佛,并帮助众生都成佛。从“破”的角度而言,成佛是彻底清除一切烦恼、妄想、习气、执着;从“立”的角度而言,成佛是将人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人格修练至完美,福德、智慧都达到圆满。

道不用修,但莫染污。

不开心,心没有打开,而是被封闭了,被自己所在意、所执着的一点点封闭了,就好比用一片叶子遮住了眼睛,便看不见辽阔的天空。要做的,就是把这片叶子拿开。心大了,烦恼就小了。

诚然堪忧!面对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仅仅祈祷是不够的;事发后再去救援是必须也是被动,更应该做的是净化人心、减少贪欲、爱护环境,防患于未然,这需要从每个人做起,做自己做起。自己的生命,要踏实笃定的走在一条自利利他的道路上,用愿力来跨越焦虑。

心灵的坚韧与自在,只能通过境界来磨练,他人能告诉你的,永远只是一个道理,就好比别人能给你一碗饭,却永远无法替你吃饱一样。听懂的道理,就是在一个又一个境界中去运用的,用得熟了,便成长了。

心怀希望,能够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我们的生命不可缺少的;殷殷期待,却容易带给人失望的苦楚。希望和期待,愿力和妄想,其中的差别十分细微,需要多学习,增长智慧以辨清。该提起的提起,该放下的放下,就是修行之道。

佛法不离生活,也能利益生活,但并不是以建设生活为目标。

修改习气需要长久的功夫,要不断反省、忏悔、发愿、改正。

事来则应,事去不留;手中事多,心上事少。做事的时候专注眼前一件事,不要想着做过的事,也不要想着还没有做的事。

对每一份工作都不喜欢,那么喜欢什么样的呢?可以把自己的期望和烦恼写下来,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无法平衡现实与幻想、看不清自己的状况,一味挑剔外境,永远找不到满意的地方。

“菩提心”不是像一个证书一样,颁发给谁就表示发起了菩提心。它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定义,而是内心的一种境界。有了菩提心,它会引导我们的生命去向该去的地

方,做该做的事情,内心坚强、有力、光明,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获得一个印证。

修行,是苦是甜,只有修行人自己内心知道,不是从外在的环境来判断的。修行不是刻意要追求外在的艰苦,更不是寻求物质的丰盛,而是要打磨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修行人建设寺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佛教的存续弘扬,为了广大需要佛法的众生。

佛佛道同。不同的佛菩萨,只是为了适应不同根器的众生。

学佛是生生世世的事,要有长远心。修行要跟随师友一起前进,才能走得远、走得稳、走得久。

自作自受,是从别业的角度来讲;互相影响,是从共业的角度来讲。亲友不能代受业果,但可以通过回向等方式利益到亲人。

修行,就是要帮助我们改正以前的错误,今后好好造善业。学习佛法,调伏烦恼,净治业障,增长福慧。

感情并不是我执,只是人们误把对自己的爱当做了对他人的爱,这才是我执。

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

风能轻易吹乱池中的浮萍,却不能吹倒千年的大树,关键在于有没有根。心中有根,有信念,有宗旨,才不容易被外境所转动,正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

并非要脱离生活去修行佛法,而是修行人要明白佛法的本意。

找到问题在哪里,去改善它;而非给现在的生活下一个定义,去排斥它。通常,人在排斥的时候,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既然发愿,就要尽力做到,这也是对自己意志力的培养。

存好心、做好事;少说话,多做事。看到业果,不必为现在的果报而沮丧,好好耕耘当下。别人怎么做是他的事,我们的人生是由自己所造的业来决定的。

我们不喜欢别人轻视自己,却忍不住轻视别人,遇到轻视自己的人,想想自己对他人的苛责;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想想自己被人轻视时的心情。

常常这样想,会发现自己和他人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从而学会对自他都更宽容。

外境是我们的内心折射出来的影子,自己心中有什么,就容易看到什么。当我们的心冰凉时,看到一切都是冷漠的;当我们的心封闭时,看到一切都是自私的;当我们的心光明、宽厚时,才看得到外境的温暖和希望。不要排斥外境,也不要排斥自己,只要把心转一个方向,用心去观察美好。

外在的逆境,只有我们去领纳它,才成为“伤害”;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思考,它反而能够变为推动力。人生的很多问题,往往是顺境中埋下的;而很多机遇,来自于逆境带来的改变。苦能够帮助我们思考,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内心的阳光没有开发出来,就会害怕阴影。平时多发好心、做好事,多用心去理解、关怀他人,慢慢打开只关注自己的心胸。

对立只会增长恶缘,慈悲和包容才是化解之道。他这样做,是出于烦恼的驱使,也是由于无处可诉,其实自己内心最痛苦,并渴望关怀。

学佛,修行,并不是为了解决生活琐事,而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

从这一层面看是分歧,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大家都是为了团体的利益,只不过各人的观察角度、考虑重点不同罢了,其实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当我们能够把心量放大一些,从自我扩展到团体,许多矛盾、分歧、痛苦都会减少许多。

佛教与其他传统宗教有相通之处,但本质是不同的。在生命的旅程中,尽管有一段路可以同行,但是最终的目的地是不同的。

尊重他人,不是别人需要,而是我们自己需要。

對於許多醜惡現象、醜惡之人,需要懲戒,但不能停留于憤恨,僅僅是憤恨不能挽救更多。懲前是爲了毖后,但毖后不能僅靠懲前。論語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德的教化、人心的改善,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所有的問題,都在於人心出了問題。當今社會,信仰單薄、道德滑坡、人人自危,不是因為“大道理”講得太多,恰恰是因為人們對於聖賢之道聽聞得太少,相信得太少,做得太少。“天下不治,由人心不明;人心不明,由圣學不講;圣學不講,由功利不忘;功利不忘,由自待菲薄。”對於社會的不如意,若人人都只知怨聲載道,而不知從自身出發去改善,最終大家都難以獨善其身。社會與我們并不是對立的,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改善社會共業,要從我做起,乃至凝聚更多同心同愿的善友一起努力,營造清流。

佛法中谈到的“执着”是有特定的含义的,并非所有的“坚持”都是“执着”。执着是指由于无明,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以智慧来破除执着,用愿力来引导生命,即是佛菩萨的圆融境界,也是修行者应该效学的。

对治散乱,需要专注力的训练,但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打好基础:闻思佛法、断恶修善、生活规律、身心安稳。离开了“戒”的基础,是无法成就“定”的。

愿不是发一次就完了,而是要不断重复,力量才会慢慢增强。

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但我们看待他人,往往只看到其中一面。对喜欢的人,只看到优点;对不喜欢的人,只看到缺点。然后,这种看法便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标签”,于是我们总是活在偏见、误解、妄想之中。

人不能挽留昨天的太阳,每一秒都无法停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抓住不放。其实人岂能抓住什么?压在心口灼伤自己的,只是心的妄想。

要完全看破谈何容易,当下学会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心胸放宽广一些,许多烦恼便能减轻。

要减轻烦恼、寂静心灵、增长智慧,需要不断学习圣贤的教诲,修身、修心,培养好习惯,转化坏习惯。先控制身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进一步调伏内心,净化烦恼。

我们的心习惯了躁动,不习惯专注;习惯了散乱,不习惯平静;习惯了烦恼,不习惯智慧,所以能感受到的快乐也越来越浅、越来越短、越来越淡,但人们往往不知道“不快乐”的真相,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去寻求刺激,心离宁静越来越远,快乐却越来越稀少。

想要专注的时候,妄想就来了,平时却感觉不到,这并非平时没有妄想,而是没有机会发现。好比一间屋子里平常看不见灰尘,但阳光照射进来时就能看见许多浮尘,妄想在专注的时候便极为明显。

大众通常所理解的“加持”是一个神秘的他力作用,其实加持包括自他两个方面。佛菩萨的慈悲愿力是“加被”,我们的恭敬、信心是“受持”,心与心感通,使我们能够与佛法相应,净化烦恼业障,便是得到了加持。

药没有分别心,吃药的人病就好得快,不吃药的人病就好得慢;对医药有信心的病人药效便好,总是怀疑的病人药就没效果。

想让美好的感受停留不变,但这个世界的真相却是无常,所以才会有这么多郁闷。佛法告诉我们,无常遇到执着,产生的结果就是痛苦。

无我是世间的真相,万事万物都是永远在变化,诸多因缘和合而成的,无自性,无主宰。

无我,不是没有我,而是以智慧照破了心识上执着的我,无有挂碍,如此便是觉,圆满的觉者便名为佛。

佛法讲的是要放下内心的烦恼执着,并不是教人随心所欲、清闲散漫。很多人把“随缘”与“放下”当做逃避困难的借口,实是误解了佛法的本意。佛法讲“悲、智、愿、行”,利益众生的慈悲、无所执着的智慧、坚强不退的愿力、精进勇猛的行为,缺一不可。

抱怨是无能的表现,人人都知道有问题,要能够解决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皈依,就是以佛法为心的归向和行为指南。参加皈依仪式,便犹如许下庄严的誓言,表白这一份诚心与决心,策励自己更好的修行。

修行,就是开发我们潜在的佛性。

如果没有发心,就犹如你的手机关机,收不到信号。

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潜力封闭掉,

没办法开发内心的宝藏,内心的佛法,内在的佛性。

佛菩萨给予我们的回应,有时候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样子。凡夫往往只执着于自己想要的果相,而对真正的佛法珍宝视而不见。

依靠环境来帮助自己成长,而非依赖环境。小小婴儿,襁褓之中时需要家人百般照顾,长大后就要自己撑起一片天。

《礼记》中说:“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奉养父母,使其衣食无忧,是谓小孝;遵循仁义、建功立业,可算中孝;胸怀博大、利益众生,是为大孝。

合理搭配、多种类摄取,素食完全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可以多读一些关于素食的书籍,多与吃素的善友交流。

真正的智者,计较的是长远的结果和众生的利益;自作聪明的愚人,只会计较眼前的鸡毛蒜皮。

胡思乱想,是因为太闲了,心中空荡,无有主宰。无人打理的荒地,就会长出杂草;没有美德充实的心灵,就会被一大堆烦恼占据。要多学习,多读好书,多做好事,多结交善友,把生命的时光还给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美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但是美好的生活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认真去想过。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追逐名位、权利、金钱,无形中把物质的丰厚当做了衡量生活是否幸福的唯一指标,但是在追逐物质的同时,却已经远离了幸福。好好去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不管什么材质的佛珠,都是为了提醒我们念佛。

刚开始学佛,寻求一个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最重要,正如孩子入学,选择一所学校最重要,其次才是教材、教程。若没有善知识引导,没有同行互相策励,再好的法门,自己一个人也很难学好、深入、持久。

阿弥陀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