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收稿日期:2006-01-01

作者简介:焦杰(1964-),女,辽宁海城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和社会性别研究。

 第39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Vo l .39 No .6

JO U RN A L O F ZH ENG ZH O U UN IV ERSIT Y

No v .2006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焦 杰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6002)

摘 要:中国古代妇女的命名有其特殊的发展过程。姓名中的女性气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文

化赋予的,女性气质名字的从无到有反映了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刻影响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先秦时期的社会性别文化尚未建立,妇女称谓与命名主要是标明她们的生理性别及附属于男性的社会身份,并不具备女性气质;两汉时代,随着以儒家纲常为核心内容的性别文化的建立,女性气质的名字开始凸显出来;在魏晋六朝时代,社会性别文化已经确立,女性气质的名字成为妇女命名的主流。

关键词:女性名字;女性气质;性别文化

中图分类号:K 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6-0025-04

由于受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男女两性的差别由简单的生理差别演化为复杂的社会差别。这些差别受

传统文化习俗的熏陶,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以名字为例,人们普遍认为男孩要有男孩的名字,女孩要有女孩的名字。所谓男孩名字就是说该名字表达的内容要体现出男性气质,而女孩名字也要表现出女性气质。从女性命名用词上讲,传统女性名字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好用带女偏旁部首的字眼,二是喜用花草珠玉景物之类的词语,三是多用象征传统女性道德标准的名词。这类名词或字眼往往表现了这样几个含义:一是女性与男性不同,二是女性在外貌上应具有观赏性,三是女性的性格与品行应有一定的模式。那么女性是否就应该具有上述三种特征吗?这些特征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人们为女性命名时是根据其天生的气质,还是另有所据?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仔细考察分析一下妇女命名的发展过程,就可一目了然。

一、先秦妇女的称谓、名字与社会性别文化先秦时期女性的称谓和名字在很多人的文章及著作中都已经谈到,但他们通常是从妇女命名的特点来谈的,涉及到性别意识的只有田恒金先生的《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他认为先秦女性的名字、称谓是由母家国名、夫家国名、母家氏、排行、夫谥、自谥等材料组成,从她们的名字与称谓能看出她们的籍贯、家庭背景、血缘关系、婚姻状况。这些名字和称谓就像标签一样,具有标识其身份的作用。女性名字所具有的这种特点,一方面是为满足同姓不婚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女性依附男性的社会地位[1]。

我基本上同意上述观点,不过还想补充一些。先秦妇女的称谓与名字除了具有识血缘、别婚姻的特殊功能和表现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文化象征以外,还具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并没有体现出传统社会性别文化所要求女性的气质。这就是说女性的称谓与

名字在先秦仅是一个标签,标明她们所属的社会群体,但没有标示出她们作为女性而应该具有某种气质。

中国古代的名字习惯上有大名、小名和字的分别。通常小名是按出生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不考虑很多因素。如《左传》卷六“桓公六年”载:“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2](P 1571)这种起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先秦文献中保存有一些为女性命名的故事,最有名的要数齐平公一位名叫弃的夫人。据《左传》卷三十七“襄公二十六年”载,弃出生时因身体呈赤色、通体长毛而被她的父母“弃诸堤下”,幸亏“共姬之妾,取以入,名之曰弃”[2](P1990)。这就是典型的“以生命名”。

由于文献的缺乏,很多古人都认为古代妇女是没有名字的。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就说:“古者妇人无名,以姓为名,或系之字,则如仲子、季姜之类;或系之谥,则如戴妫、成风之类,各不同。周人称`王姬'、`伯姬',盖周姬姓,故云。而后世相承,遂以`姬'为妇人通称。以戚夫人为戚姬,虞美人为虞姬。”[3](P56—57)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古代妇女的的确确是有名字的,只是妇女一般只有小名而无大名,或者虽有大名但因女性名字习惯上是秘不示众的,正如男子成年以后只以字行世的道理一样,因而只好就按照她母家的国

名、夫家国名、母家氏、排行、夫谥、自谥等材料对其身份进行说明。这种称谓方法正如田恒金先生所说反映了女性附属于男性的社会现实。

事实上,我们通过各种文献还是可以知道一些先秦妇女的名字,如女娲、姜嫄、简狄、钟离春、西施、郑旦、东施、妹喜、妲己,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以及女节、嫫母,另外还有窃符救赵的如姬,及刘向《列女传》所载鲍苏妻子女宗、楚武王夫人邓曼、楚成王夫人郑瞀、齐威王虞姬娟之、赵武灵王王后吴孟姚、齐相管仲妾婧、赵国掌渡官员之女娟、楚倾襄王夫人处庄侄等[4]。我们从性别视角来分析这些名字,除了婧、娟、娟之、邓曼、孟姚具有所谓女性气质以外,其他名字极少带有这个特点。尽管女娲、姜嫄、女节、嫫母、妹喜、妲己、如姬、女宗等女性色彩很强,但是性别含义并不突出,仅是表明其女性身份而已;简狄、嫘祖、钟离春、郑旦、郑瞀、庄侄则没有任何性别含义(西施、东施的“施”不过是姓而已,西施之别名“夷光”毫无女性气质)。李学勤先生指出,先秦妇女称谓与男子的不同仅在于妇女要称姓,而男子不称姓,而称氏、称谥的用法两者一样,同时妇女的命名规律也与男子大致相同[5]。这说明先秦人对女性命名并不太考虑气质因素。

由此可见,先秦女性的名字以及文献中对她们的称谓,主要是在于标明女性身份,或从生理身份标明,或从社会身份标明,并不包涵女性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女性气质的含义。这一特点与后世是截然不同的。其实,先秦女性名字与称谓的这个特点在商代卜辞中表现得也很明显。称妻子时,商代妇女一般在名字前加“妇”字,如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称母时又在名字前加“母”字,如妇好之名有时又写做“母辛”;称祖时则在名字前加“妣”字,如妣庚、妣丙等。这种称谓和名字比较注重对女性身份的界定,只是标明她们的生理性别和她们与占卜者或主祭者的关系。同样,尽管西周、春秋时期的女性名字和称谓比商代时要复杂,表现的文化内涵也更多,但却是以标明女性身份为目的的,而不是标明女性的所谓气质。

为什么先秦时期女性称谓与名字没有后世所谓的女性气质呢?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当时的社会性别文化还不发达,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还没有形成深不可逾的鸿沟;二是当时的男女差别仅仅是社会分工的不同,男主外、女主内,虽然丈夫地位高于妻子,但并不强调妻子一定要服从丈夫,而是各行其事,妻子不能干涉丈夫在外的事务,丈夫也不应对家内事务指手画脚;三是声伎业还未大规模兴起,女性还未被视为供人享乐的性的所有物。正因为当时的社会性别文化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一时期的女性名字就显得非常古朴。

二、两汉妇女名字特点与社会性别文化

两汉时代,妇女有了比较正规的名字。在当时的文献中,只要出现的妇女有名字,往往就会直书其名字。但是,假如该女未婚,往往先说明她的父亲是谁;假如已婚,则先说明她的丈夫是谁。这种称谓方式就是继承了前代妇女依附于男性的社会现实。撇开这个问题不谈,我们从性别角度来看汉代女性的名字,就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一是许多女性的名字非常男性化。张孟伦先生的《汉魏人名考》第九章之《女子男名,男子女名》,专讲汉代女子命名男性化的倾向。一种是以男性指代名词命名,如高祖姬赵子儿、女医淳于衍字少夫、卫皇后卫子夫、息夫躬夫人充汉、江都公主之女少夫、顺帝乳母王男等[6]。我们在《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里还可以看到武德长公主名男、冠军长公主名成男[7]。另一种是男性气质的名字。张孟伦先生列举出的有平阳侯家侍者卫少儿、长沙王之母唐儿、景帝王皇后的母亲臧儿、孝女叔先雄等。其实除叔先雄以外,前三者并非是男名,很可能是昵称。像这种充满男性气质的名字,在《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俯拾皆是。如《汉书》卷九七《外戚传》载汉武帝同母异父姐金俗、汉宣帝母翁须[8];《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载光武帝皇后郭圣通、和熹邓皇后绥,《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载孝崇皇后汉桓帝母明、梁冀妻孙寿、桓帝时后宫采女田圣、汉献帝伏皇后名寿,《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中梁鸿妻字德曜名孟光等。女名男性化的风气连美女们也不能免俗,如成帝宠妃赵合德等。

二是许多妇女的名字比较中性化。这类名字我们熟悉的有王昭君、卓文君、班昭、蔡琰等。另外据《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记载尚有鲍宣妻桓少君、马融之女马伦、许升妻吕荣等,《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记载有曹操长女宪,《汉书》卷九八《元后传》记载有王莽之姑孝元皇后王政君及其三个姐妹君侠、君力、君弟。此外,《后汉书·皇后纪下》所载公主名字百分之七十以上都呈男性或中性气质。

三是许多妇女的名字颇具女性气质的色彩。张孟伦先生的《汉魏人名考》第九章之《几种特殊的女子的名字》指出:当时女性常用的名字有姬、姜、贞、娥、娆、罗敷、丽、华、珠、玉等,分别用来形容女子妖冶风流、美貌端庄、贞静守礼的几个特点,其中馆陶公主名嫖、梁竦女梁嫕还带有狎昵的味道。除了表示女性端庄、贞静特点以外,大部分名字都刻意表现女性具有妖艳狐媚的特性,或视女性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类似女名尚有大家很熟悉的吕雉、赵飞燕、《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列女传》中的缇萦,及《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中所载桓帝梁皇后女莹等。有的名字虽然表明其女性身份,但却明显带有反性别文化的含义,如《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所载的桓帝邓皇后名猛女就是如此。

四是带女字偏旁部首的词语成为汉代妇女命名的常用字,上述馆陶公主嫖、梁竦女梁嫕即是此类。另据《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载还有景帝王皇后之妹儿姁、顺成侯姊君姁,《汉书》卷九七下《外戚传》载成帝许皇后姐许孊,《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载顺烈梁皇后妠、桓

思窦皇后妙等。这类名字虽然带有女性气质的含义,但显然更着重指代女性与男性不同的生理性别。

长沙出土的汉代竹简资料也反映了汉代女名的上述特点。王子今指出,汉代下层社会的妇女称谓常按她与户主的关系来确定,假如户人(即我们今天所谓的户主)健在,妇女名字的前面常被冠以“母”、“妻”、“小妻”、“子女”、“户下婢”等,但没有她们的母姓;假如妇女以户人身份出现,则称其姓[9]。但此姓是母姓还是夫姓,王子今并没有说明。

关于妇女命名的特点,王子今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一是以“汝”、“姑”、“女”等表示女性性别的名字较多,二是以“妾”、“婢”等表示妇女身份低下的名字较多,三是以“贞”、“思”等表示社会性别文化的名字较多,四是以“丝”字旁构字的“絮”、“紫”、“绩”等表示妇女社会分工的名字较多,五是以“妙”、“彩”、“葵”、“燕”等表示女性柔美特征的名字较多。此外他还列举了其他一些与水有关如“湘”、“泠”,与交通和行止有关的如“逑”、“送”、“巡”、“止”等比较生僻的名字。

分析竹简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女性名字与从前相比多了一种文化内涵,除了一部分仍然带有标明生理性别的功能外,大部分带有标明社会性别文化的功能,如上述二、三、四、五类的女性名字。另外一部分比较生僻的名字,显然属于中性的名字,对男女两性都适用。

对比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所反映的女性名字特点基本一致,说明这就是汉代女性名字的普遍规律。在对妇女的称谓上,汉代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与先秦一致,它同样标出了妇女的归属问题,只是由于宗法制血缘大家庭已经解体,个体小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已经没有辨别女性血缘的必要,因而已婚妇女的称谓主要是突出丈夫的所有权,母家姓氏不再显示。而女性名字的特点则与前不同,标明生理性别的功能减弱及社会性别功能凸显。

两汉时代女性名字这种比较明显变化的原因有二:一是随着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以儒家纲常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性别文化也从此确立。在儒家性别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性别意识开始强化,男女行为模式的差异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二是随着声伎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沦为男性的玩物,为男性提供声色的享受,女性也渐渐被视为性的所有物。受这种性别文化影响,带有所谓女性气质的名字也就大量出现。不过,从整体而言,强调女性气质的名字并不占多数,尚男色彩及男性或中性的名字较多,这说明社会性别文化还未普及,社会的整体性别意识还比较淡漠。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女名尚男的现象说明了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的社会现实。

其实,汉代社会性别意识淡漠的情况不仅在女名中有明显的表现,即使在男名的使用中也是如此。许多在女性中流行的名字,也在男性中流行,更有汉代男子以“妇”、“夫人”为名字的。

三、魏晋六朝妇女名字特点与社会性别文化

随着文献典籍的增多,魏晋六朝时代妇女名字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妇女的称谓就不必再谈了,因为从先秦起她们已经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无论以未婚和已婚面目出现,她们的前面必须有一个男性,或父亲或丈夫,以此来标明她们的社会归属。不过由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女性名字的内容在这一时期变得丰富起来。当时的女性除了有大名小名以外,还有不少人也有字。分析她们的名和字,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女性气质的名字大量涌现。这类名字有一部分是继承传统而来,如先秦以来习惯上用于称呼女性的专有名词姬、姜、媛、姒等字眼,经过长期使用,已经成为妇女命名的首选,但其性质已经改变,不再是女性生理性别的指代词,而成为女性社会性别的符号。这类名字主要有《南史》卷一一《后妃传》所载宋晋陵长公主名伯姒、建安长公主名伯媛[10](《晋书》卷三一),《后妃传》载文明王皇后名元姬、怀王皇太后名媛姬、元夏侯太妃名光姬[11]。除此以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鲜明女性气质的名字,其中包括:

以妇女道德标准“德言容工”命名的名字。《晋书》卷三一《后妃传》记载景怀夏侯皇后字媛容、惠羊皇后名献容,《南史》卷一一《后妃传》载宋文穆王皇后名宪嫄、明宣沈太后名容姬、明恭王皇后名贞风、义兴恭长公主名惠媛、齐明敬刘皇后名惠端,《南史》卷一二《后妃传》载梁文献张皇后名尚柔、益昌公主名含贞、文元袁皇后名齐妫,《陈书》卷七《后妃传》载高宗柳皇后名敬言,《晋书》卷九六《列女传》载愍怀太子妃名惠风。这类名字通常说明女性的品性应该是贤惠、贞静的,显然是按照儒家社会性别文化有关妇女道德规范的内容来命名的。

以花草景物珠宝命名的名字。如《晋书》卷三一《后妃传》载宣穆张皇后名春华、武元杨皇后名艳字琼芝、景献羊皇后名徽瑜、胡贵嫔名芳,《陈书》卷七《皇后传》载陈后主沈皇后名婺华、张贵妃名丽华[12],《南史》卷一一《后妃传》载宋司马皇后名茂英、前废帝何皇后名令婉、山阴公主名楚玉、东阳献公主名英娥、新蔡公主名英媚、临淮康哀公主名楚佩、皇女名楚琇、齐王皇后名蕣华、郁林王何妃名婧英、吴郡某妇人韩兰英、东昏褚皇后名令璩、女巫杨珉之,《南史》卷一二《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名昭佩、义兴昭长公主名令嫕、永兴公主名玉姚、永世公主名玉婉、永康公主名玉嬛,《晋书》卷九六《列女传》载羊耽妻辛宪英、周顗母李络秀、刘聪妻刘娥字丽华、窦滔妻苏蕙字若兰。此外,《世说新语》卷中所载刘绥妻字幼娥、庾翼妻字静女、孝女曹娥也属这类性质[13]。这类名字突出了女性应该是美艳妩媚、可供人观赏的,显然这是把女性物化的一种体现。

这种把女性物化、使其具有赏玩性质的名字在家

妓侍妾之类的女性中使用最为普遍。据《太平广记》卷二七二引《王子年拾遗记》[14]和《世说新语》记载石崇生活豪侈,宠妾侍姬极多,最受宠爱的女妓先后有翾凤、绿珠。而据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记载,魏文帝后宫有四名最受宠的侍妾,她们的名字分别叫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15]。

二是很多妇女的名字依然具有强烈的尚男或男性气质。如《三国志》卷五十《吴书》孙权长女名鲁班字大虎、小女鲁育字小虎[16],《南史》卷一一《后妃传》载宋路太后名惠男、豫章康长公主名次男、孝穆赵皇后名安宗、孝懿萧皇后名文寿、武敬臧皇后名爱亲、武帝张夫

人名阙、

后废帝江皇后名简,《南史》卷一二《后妃传》载梁武帝郗皇后名徽、丁贵嫔名令光、文宣阮太后名令嬴、简文王皇后名灵宾,《陈书》卷七《后妃传》载陈高祖宣皇后名要儿,《魏书》卷九二《列女传》载鄃县女子孙男玉等[17]。有的名字虽然标明是女性,但却表现了一种不弱于男的含义,如《魏书》卷九二《列女传》所载的河东姚氏女字女胜即是如此。

三是一些妇女的名字也比较中性化。如《晋书》卷三一《后妃传》载元夏侯太妃小字铜环、惠贾皇后名南风小名峕,《晋书》卷九八《列女传》载杜有道妻严宪、王浑妻钟琰、小英雄荀灌,《太平广记》卷二七二“妒妇”条所载晋妒女段明光等。

四是受当时佛教、道教思想和出世修行观念的影响,许多妇女名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彰显道教的名字有《晋书》卷九八《列女传》所载的才女谢道韫,《南史》卷一一《后妃传》所载的宋文章胡太后名道安、齐宣孝陈皇后名道止;而彰显佛教的名字有《南史》卷一一《后妃传》所载的宋后废帝陈太妃名妙登、顺帝陈太妃名法容、顺帝谢皇后名梵境、康乐公主名脩明、齐高昭刘皇后名智容、文安王皇后名宝明、海陵王王妃名韶明,《陈书》卷七《后妃传》所载的陈后主文沈皇后名妙容等。这类名字不受任何性别意识的影响,只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妇女精神上的某种自由。

分析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六朝时期女性名字的特点与两汉时代相比已有较大的不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名字已经呈现出了较强的女性气质。这些名字不仅表明了作为一个女人而存在的自然本性———女性,也表明了作为女人而存在的社会属性———他者性———被主体异化,成为满足男性各种需要的所有物。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名字比两汉时代更具女性气质呢?原因有二:一是经过汉儒的礼制教化,社会性别文化已经明显确立,魏晋六朝时期的社会已经普遍认同男性和女性要在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方面有较大区别,妇女的名字开始被打上了强烈的女性气质的烙印。二是魏晋六朝时代的声伎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家伎业极为发达,女性已经完全被视为性的所有物而供男人欣赏和玩弄,由此也影响了女性的命名。然而由于传统习惯使然,再加上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五胡乱华、中原涤荡———礼教中途而废,因此社会性别文化制度的根基并不牢固,影响也不持久。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妇女的名字除了大多数颇具女性气质外,也有不少呈男性或中性色彩,还有一些带有较强的宗教色彩。魏晋六朝时期女名的这种特点说明,尽管社会性别文化已经普遍推广,但尚未达到控制全社会的程度,整体社会的性别意识还飘忽不定。

通过上述对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妇女称谓与名字特点及变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女性名字要有女性气质、男性名字要有男性气质的说法,并不是人类文化天生具有的,而是随着社会性别文化制度的强化与加深才渐渐形成的。从先秦时期没有性别意识的女性名字,到两汉时期性别意识模糊的女性名字,再到性别意识飘忽不定的魏晋六朝时期女性的名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性别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从无到有、从表面到深入、从点滴到全面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也是一步一步地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而渐趋完成的。认清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所谓女性气质实际上就是社会性别文化的产物,是一定的社会按照其主流文化要求而设定的女性标准形象。这一形象往往反映了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特定群体的要求,既不一定符合广大女性本质,也不一定符合社会大众对女性的共同要求。

参 考 文 献

[1]田恒金.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

内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2]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刘向.列女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李学勤.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J].历史研究,1991,(5).

[6]张孟伦.汉魏人名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9]王子今.走马楼竹简女子名字分析[A].古史性别研究丛

稿[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令狐德棻.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2]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3]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马缟.中华古今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责任编辑 陈朝云)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看中国教育及中国式伦理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的结晶,它与中华民族一起成长至今。充分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在纷繁各异的文化中体会到文化的博大与悠久。中国的文化在这片华夏土地上产生和演化,又养育着华夏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炎黄子孙。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的讲述要综合西方文化作以对比,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西方神话传说的讲解也是相当精彩,但我在此处只想简单讨论一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社会的几个问题,还有它们对于当今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具体到对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影响。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我们在看到一些现象之后应该主动去发掘、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当我看到很多中国式过马路、看到很多学生期末复习“碌碌却无为”之后,就想去寻找更深一层的原因。在此,我想要谈论的两个问题很简单,第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导致的中国不同于西方法律社会的伦理社会,第二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中国教育模式。但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存不足,讨论过程难免会偏移重心,有所疏漏,还希望老师在看完此文后给予一个小小的点拨,学生自当感激不尽。 接下来进入正文,在古代中国,一个农业国家,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在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里,商人不免收到轻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把民众按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任何人出身于“耕读世家”,往往就引以为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对此就做出了简要而精辟的分析。而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也说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这就是他在《乡土中国》中要讨论的乡土社会,所谓叶落归根,这样就造成了农民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在一些阶段中,各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与此同时,农民的扎根导致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与忠诚,除非有了大的战争不会离开自家土地,于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吃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专题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综合提升 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程地位原因 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 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 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 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 秦朝儒学处于受压制时期“焚书坑 儒”,儒家思 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 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 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 的地位 在继承先秦儒学“仁”“仁政”等思想的基础 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 宋明儒学处于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 地位依然如故 经朱熹、王守仁等人汲取佛、道的精华,儒学 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体现了唯 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 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儒 家思想走向了极端,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专题二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深化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书画、戏曲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出气势恢弘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 (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 专题三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专题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 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 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 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建 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 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思想条件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 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 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原始社会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 不是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通常作为礼服 穿着。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时期 中国 印花 技术 发明

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 了“绮”字。尔 后各朝都有织 造,规格和花样 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 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 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 直裾单衣 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后 领下凹,前为三角交领。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 筒。3长垂袖,袖摆宽大。)纹样以:菱形,方棋 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 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民服装 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 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 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 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 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 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 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 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裤褶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 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配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练习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练习题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选择题 1.竹筒西汉时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后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主要是得益于()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2.假如老师让你到图书馆查阅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你应该找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明朝D.清朝 3.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的()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指南针 .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印刷术 4.下列关于火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在冶金实践中广泛使用木炭 B.至迟在唐代,人们就认识到了火药的特性 .最早在南宋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人们开始把火药

用于军事战争中 D.明代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是当时最先进的火药武器 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明 .中国古代明并非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明的深刻反思 6.(2009•山东滨州)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7.北宋的《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说明() A.北宋航海技术落后 B.指南针已经被应用在航海中 .指南针传播到国外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古代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古代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没有历史的延续,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文化的滋润,也就没有现实的文明。文化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晶,也是后人从事活动的方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活动的背景与条件,主要是靠文化的影响与传递。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面对辉煌的文化成就,我们应辩证认识;古代传统文化在认识自然,总结兴衰,寻找规律的不懈求索中,揭示出许多哲理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基本思想包括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内容。 文化成就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政策法律、政治统治、国家体制等也属于上层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我们应辩证认识: 一、是要正确认识各王朝文化繁荣与前代文化的关系,不要只看到当朝而忽视前朝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二、是要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不要只见中国文化外传对世界发展贡献,而忽视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 三、是要正确认识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关系,不要只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忽视上层建筑及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能动地影响社会存在。四是评价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思想主张和作品的社会地位、影响,既要注意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更要将其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评析。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人的思想、主张和作品,都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待中国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将其发扬光大,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创造性的借鉴和转换,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当然,我们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借鉴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和超越。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中原有的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些过时的、落后的内容必须坚决摒弃,其过分节制人的情欲的一面也应该予以消除或调整,这是不言而喻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完全可以帮助我们适当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用现代意识和眼光挖掘传统礼乐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发扬中华民族重礼节、尚美善的优良传统,建构与现代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和审美情趣。我们相信,通过吸收儒家传统礼乐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完全可以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接,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新型道德规范、伦理规范和礼仪规范,并进而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中国古代文化与社会英文综合教程 原文翻译答案

1、唐装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从字面上看,唐装就是唐朝的服装,但是现代版的唐装与此没有任何关系,它起源于清朝的满族服饰。2001年APEC会议上各国政要身着唐装亮相,从那时起,这款新型服饰才流行起来并在国内外大受欢迎。唐装结合了中国的传统因素和西方的剪裁艺术。服装的基本造型是中式领子,对襟,手工盘扣,为了外型更美观,肩部加了衬垫。 2、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全国独生子女数量已超2亿。他们的出现给家庭成员的关系带来了许多变化。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相比,独生子女有某些缺点,他们被称为惯坏了的“小皇帝”。但同时,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如自尊心、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较强。他们不应被视为“问题孩子”,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3、黄河,长5464千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若把中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artery)。在中国古代史上,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哺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radle)”,也是中国文化发祥地。在古代,这里曾经草木茂密,植物丰盛,我们的祖先便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劳动生息。 4. 木偶戏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folk art)形式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到了宋代(Song Dynasty),所有社会阶层似乎都喜欢上了木偶戏。中国的民间艺术家们使用包括木头、布、线在内的各种原材料来制作木偶(puppet)。表演木偶戏时,对话有时还伴着民歌和舞蹈。其主题一般来自于儿童故事、寓言、神话和传说。 5. 相传有一年天下闹瘟疫,八仙(The Eight Immortals)想到东海瀛洲采药解除人间的瘟疫。八位仙人约定八月十五在崂山山顶会面。会面后,各自拿出自己的宝物(charm),倚物渡海。面对烟波浩淼的大海,徐徐清风扑面而来。八位仙人说说笑笑向大海彼岸漂去。之后民间流传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人们做某件事情或竞赛时,各自都有一套办法或本领。 6. 中国的筷子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leverage)原理。”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cranial nerves)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可以训练大脑。 7. 中国汉字是从图画、符号逐渐演变形成的,汉字的书写和发展过程导致了书法艺术(Chinese art of calligraphy)的产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中国的传统绘画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由于最早的绘画和写字均使用同样的工具,并且都是以线条为主,故有“书画同源”之说。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均为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中国传统绘画中一般都有题诗或题字,诗、书、画因而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更加丰厚的美学内涵。 8. 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的悲情故事赋予了这个节日浓郁的浪漫气息。传说这对被银河分开的恋人只能每年这个晚上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过去,女孩会举行仪式乞求织女以获得智慧、巧手和美满婚姻。然而这些古老的传统和习惯正在逐渐消失。 9. 中国的龙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封建(feudal)时代,龙就成为了皇权(imperial power)的象征,中国的历代帝王都自称“真龙天子”,并认为他们和龙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而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着重大的影响。它是国家的象征、民族的象征、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伟大的祖国迅速崛起的象征。

古代中国文化区域划分及中国概念的演变

古代中国文化区域划分及中国概念的演变 按非洲起源说:大约在20万年前,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祖先不知什幺原因,开始从非洲向全世界迁徙;大约在2-3万年前,他们到达了中国现在的区域。中国幅员辽阔,山河纵横,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于是他们在这里逐渐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古代中国文化体系。图1:现代人类扩散路线图 图2:古代文化区域图 一、古代中国的6大文化区域(一)东北渔猎文化区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的现代中国东北地区,古时河流众多、森林茂密,那里人们发展出了以捕鱼与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文化。(二)蒙古游牧文化区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天山以南,由于山脉阻隔,降雨量锐减,形成了带有沙漠性质的蒙古草原,那里的牧人习惯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的沙漠式游牧生活。(三)西北丝路文化区从天山到西藏北部、青海一带,雪山高耸,高原矗立,平坦处为一片片草原和沙漠。沙漠中又有孤岛相似的绿洲,每一个绿洲往往就是一个小城市,里面的居民则过着丰足的农业生活。在汉唐时期,这里是中国通往中东的陆上通道,又称西域。而早在上古时期,这里就形成了以新疆为主的平原游牧民族和以青海、西藏为主的高山游牧民族。(四)西南高山文化区现在的云南、贵州、广西及藏南地区是我国的高山文化区,即地理上的横断山脉地区。这里高山林立,民族众多,往往一个山里住着好几个民族。山顶上住着一种人,山腰上又住着一种人,谷地里还住着一种人。这些居民往往根据地形不同,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山顶上的居民,用羊和青稞交换谷地出产的蕈类和小米,而山腰则往往作为马帮和盐客来往的要道。中原的居民,也通过这些狭窄谷道或河流,与他们进行经济往来,将中原的文化和讯息带到此地。(五)两河中原文化区古中国的农业地带主要集中在两河中原文化区,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参考书目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

2000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阎步克老师主讲部分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版 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002年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检测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诸侯争霸的分裂时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不能说社会转型全面完成,故B项错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走向基本成型,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还不能称为大宗,故D项错误。 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选B。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故A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其门客之集大成的著作,兼采儒、墨、名、法等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故B项正确;《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其中并没有法制和礼乐,故C 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如此规模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突出和强调的也不可能是思想文化专制,故D项错误。 3.(2018·达州高三诊断)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县( ) A.“文”B.“君” C.“礼”D.“心” 解析:选C。据材料“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及材料孟子的主张“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强调“礼”而不是“文”,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指的是君子而不是“君”,故B项错误;据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在此强调存心的内容,而不是单指“心”,故D项错误。 4.(2018·衡阳高三联考)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 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 C.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解析:选C。材料未体现孔子著《春秋》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可知孔子著《春秋》以“惩

古代新娘怎么穿戴|风尚

古代新娘怎么穿戴|风尚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文/云栖阁主转载请至后台询问,欢迎转发至朋友圈一部女性婚服史,就是中国婚典礼仪的演进史。从先秦到晚清民国时期,风尚不一,但美雅如一,男性的婚服反成为女性婚服的配角。回望这段历史,宛然可见历代美嫁娘翩翩走来。《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故君子重之。”可见婚礼是我国传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重视婚礼,是因其“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作为婚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吉服(婚服)很早就得到人们的重视。从秦以前,吉服就成为一种礼制传承演变而下,是中华传统民俗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周朝女性婚服形制:袍式纯衣色彩:玄黑色用料:苎麻、葛藤或丝,贵族妇女用文锦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婚姻制度突出了“礼”制,男女婚嫁,注重门第,“尊卑不婚”被写入了周礼,所以其婚礼是贵族和贵族之间、平民和平民之间、奴隶和奴隶之间的,贵族和平民、奴隶之间的婚配被绝对禁止。周朝的婚礼举行时间从“昏”,即黄昏举行婚礼,跟如今多在上午(中午)举行婚礼有异。此外,和如今举办婚礼喜欢大张旗鼓不同,周朝的婚礼更低调、含蓄、内敛,不摆宴席,不铺排场。因此,女性婚服也并非今

天抢眼夺目的大红色,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上天的最神圣的色彩)。其形制为上衣下裳不分的袍式。女性和男性婚服在形制和色彩上差异不大。女性以黑色袍衣为主,束以腰带,饰以“次”;男性以黑色袍衣为主,束以腰带,戴冠。其中,女性的“次”,是将装饰性假发和针法混编,编成好看的堆髻,最后以簪钗固定,显得女子的头发乌黑丰美,是当时的女子发饰时尚。男女的黑色袍衣通常会饰以赤色边缘。此外,婚服中的蔽膝(遮盖大腿至膝部的部分)、鞋履及大带皆随袍衣主色为黑色。汉朝女性婚服形制:上衣下裳制、曲裾深衣和襦裙色彩:黑中扬红用料:绢、丝、纱,贵族衣锦长沙马王堆出土信期绣锦缘棉袍“鸡鸣外欲曙,新服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从衣服、鞋子、发饰、腰带、耳环、口红,一个汉代新嫁娘的容貌服色如在眼前。过去有观点认为汉代没有襦裙这种服饰,但由这首诗可以看出襦裙在汉代的存在。汉代,至少汉代末期女性婚服的标准式样是夹裙(即襦裙),体现为上襦下裙的形制,上襦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裙长,长及地。汉代服饰对后世影响甚深,其服饰文化中的大气厚重、叠加飘扬,让女子看上去富丽堂皇、“艳如春华”,使女子更显优雅、沉着、宽厚和自信。经过秦的“不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以“儒家文化”为例 中文系汉语言3班李奔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女娲、伏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孝经》中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在《荀子王制》中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

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2、“内圣外王”思想 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怎样进行个人的内心修养,实现“内圣”的人生目标,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规范,如“礼、仁、忠、孝、信、义、恕”等等。“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父母兄弟之间的亲情之爱,以及由此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为了达到“至仁”的境界,儒家提出“礼”的概念。“礼”即“正名”,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孔孟还强调忠君孝父、友信仁义。在此,儒家为君臣关系、家庭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封建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关键字: 饮食文化餐制主食 中国有句俗语: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 一。"由于笔者对美食有着特别的喜好,所以想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谈谈我国饮食文化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品尝美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所以很多繁文缛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讲究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最有名的要数烧尾宴了,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宗,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宴会上的58道菜可以说是唐代市场上高档菜的代表。李公羹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1相比宫廷菜的极尽奢华,中档的官吏日用

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演变史.

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演变 摘要:中国历经朝代更迭,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历朝历代的衣着服饰均各具特色,女性服饰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朝代大放光彩。历史长河中,服饰由最初的抵风御寒到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款式颜色的多样,显示出不同文化融合下,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女性、服饰、演变 先秦时期,动荡的社会局面和活跃的思想状态使服饰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华夏族衣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此时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深衣,是将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腰带系扎的衣服。褶,就是指穿在外面的的上衣,特点是短小而具有宽广的袖子;或者是指一种左袖的短袍。左袖是胡人衣式的特点,广秀则是从胡服的窄袖演变而来。女子所穿的内衣又称“亵衣”,当时的男女老少为了保暖和及时吸汗均有穿亵衣的习惯。 秦汉时期的女子服装:身穿大袖宽衣,下着长裙,脚穿高头丝屐,服色尚黑。女子服饰有变化,“上短下长”上衣之裙只到胸部并且窄小,袖子仍宽大,即所谓“窄衣大袖”。下裙拖曳及地,贵族女子的裙更长,甚至走路时要用两名婢女提携。到了汉朝,女性衣裙最著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子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层层叠叠可以超过三层,名曰三重衣。女子所着贴身

之衣是抱腹与心衣,抱腹:上下有带,包裹腹部,背后和上面没有遮挡的东西;而心衣则是在抱腹的基础上用细带钩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服装:从服式来说,受胡服的影响比较大,衣袍外为左襟,特点是上短下长,裙长至足,腰系长带,长裙飘逸给人以视觉跳跃感。此时女子的内衣前后均有布料覆盖,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俗称“两当”。 隋唐时期经济,政治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使得当时的思想较为开明,女子和男子都穿“背子”款式是对襟式,也有少数是“套衫”式的领口宽大,显袒冲状,短袖式者没有袖子。但是贵族妇女,尤其是后宫嫔妃的服饰有严格的等级规格。隋唐的妇女的服饰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具有艳丽、华美、自由、潇洒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服饰把隋唐美人秀美丰满的风姿显露得淋漓尽致。唐代宫中女子多穿半露胸式裙装,唐末出现了无肩带的内衣---“诃子”,女子穿诃子以掩胸。 宋元离地长裙受追捧,宋代受程朱理学影响,服饰较为保守,衣服颜色多淡雅,除了北宋时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阔的裙裤外,窄、瘦、长、奇是这一时期妇女服装的主要特征。当时许多服饰别出心裁,花样百出,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而劳动妇女或婢仆仍穿窄袖衫襦。衫是一种最普通的衣式,大多是圆领、交领、直领、对襟,腰身清秀苗条,下摆多,有较长的开气,衣料一般是用罗、纱、等轻软的料子。襦与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