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 子

孟 子

孟  子
孟  子

第五课孟子

一、孟子传略

1、家世及年籍

孟子名柯。他的字,汉朝以前的古书上没有记载,可是魏、晋以后,却突然传出子车、子居、子舆三个不同的别号,可能是后人附会出来的,不一定可靠。

孟子是春秋时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人。故姓孟氏。他的祖先不知从哪一代起迁居到邹国(邹,古书上也有写作“验”的),于是孟子便成了邹国人。这个小国的前身,便是春秋时代的邾国。鲁国的都城在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而邹国的都城在邹(山东省邹县东南,邹县现改为邹城市),这两个国家在古时是邻国,于现代为邻县。

《左传》记载一个邾文公的故事,这事发生在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六一四年):

文公想迁都于绎(在山东省邹县东南绎山旁),命史官卜问吉凶。史官报告道:“时人民有利,可足对君不利。”文公说:“只要对人民有利,就是对我有利了。天生万民,给他们立个国君,就是叫他造福于民;人民既然有利,我必定也有一份。”左右劝道:“不迁都可以延年益寿,君为什么不干呢?”文公说:“我的任务,是教养人民。一个人寿命的短长,是有定限的;只要对人民有利,迁吧,天下没有比这更吉祥的事了!”于是就迁到蜂去。不料当年五月,文公果真死了。

孟子既为邹国的臣民,当然知道前代这个悲壮的故事,这对于他“民贵君轻”的思想,可能有很大的启示。

相传孟子的父亲名激,字公宜。孟子的母亲,有人说是仉(音掌)氏,又有人说是李氏;如今都没办法考信了。孟子的父亲早于孟子在邹国为士的时候就死了,我们对他的生平一无所知.但是他的母亲,因为有断机和三迁教子等事迹的流传,我们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贤母。

孟子的生卒年月,因为史传不载,而有许多不同的记述和拟侧。其中谓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NAN)王二十六年(前三七二至二八九年),寿八十四的说法,见于盂氏宗谱,并为清蒋陈锡等《邹县志》所采用,最具权威性。这个说法,一度因为《史记·六国年表》误以孟子于梁惠王三十五年(周显王三十三年,前三三六年)至梁而受到怀疑。若以烈王四年起算,孟子此时才三十七岁,惠王绝不该一见孟子就称孟子为“叟”,说“叟不远

千里而来”,因为“臾”是对长老的尊称。但是据《竹书纪年》,惠王三十六年后,改元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卒。孟子实于惠王后元十五年(周慎靓王元年,前三二O年)至梁,时年五十三岁。古人平均寿命较短,体貌早衰,《礼记》上说,“五十始衰”,“五十养于乡”,孟子也说“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称一位五十多岁的人为叟,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可怪。

2、孟子在邹

孟子尚友古人,私淑孔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对孔子最为仰恭,赞美孔子出类拔萃,是自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圣人,常以“未得为孔子徒”为最大的憾事,以“学孔子”为最大的心愿。孟子学成,通五经,尤精于《诗》、《书》与《春秋》,继承了儒家的道统。

《孟子·梁惠王》记孟子用士礼葬父,可知他早年曾在邹为士,士可能是学成待仕的知识分子,也可能是居位守职的基层官员。但是《孟子》全书,只记了一件孟子会见邹君的事情:邹国和鲁国交兵,邹穆公问:“我的官员有三十三人阵亡,人民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要杀他们吧,也杀不了这许多;不杀吧,他们就狠狠地看着长官战死,不肯抢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凶年饥岁,君的人民,老弱都不免一死,被集中抛弃在田沟山洞里;年轻力壮,逃散到四方去的,总有几千人了;可是君的仓廪里堆满了粮食,府库中充满了时物,官员们却没有报告灾情,请君救济的。这便是在上者轻忽了政事,残害了在下的人民。曾子说过:”小心呀!小心呀!一件恶事从你身上做出来,一定会还报到你的身上。”那些人民吃尽长官的亏,到现在才能报复一下,君就不必责怪他们。只要君施行仁政,人民自然会敬爱长官,为他们效死了。”

这完全不像普通君臣的谈话,只怕是孟子周游列国,成名以后的事了。由此可知.孟子即使仕邹,却也一直未获重用。他一向主张“不得志,独行其道”,必然早已退隐林泉,以作育英才为职志。

3、孟子游梁

周慎靓王元年,梁惠王用谦卑的礼节,厚重的奖赏,征召天下的才俊,并保证采纳他们的建议。孟子为了救世行道,便率领一批学生到梁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去。

梁惠王承文、武二侯的基业,号称强盛。但是和诸侯争战的结果,却东败于齐,连太申也赔了性命;西丧地于秦七百方里;南辱于楚,失去八个都邑;此刻正是切齿腐心,意图雪耻复仇、争雄图霸的时候。所以他一见孟子,就率直地间道:“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是孟子早看出天下大乱都是世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交相争利的结果。在上的诸侯,只问如何使我的国得利,人人都舍弃了保民而王的根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就好像率领着一群名叫“土地”的妖兽,去吃人民的肉,喝人民的血。于是居间的大夫.,问如何使我的家得利(家是大夫为统治其采邑而设的政治机构,不是一般家庭的家),人人都忘了为臣的道义。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杀害国君的,必然是分掌了千乘的大夫。拥有千乘兵车的小国,杀害国君的,必然是分掌了百乘的大夫。在下的小民,只问如何使自身得利,人人都忘了孝亲敬长的伦常,利之所在,就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要争个你死我活。于是普天之下,处处都呈现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既奢靡、又凄凉,极不协调的惨状,形成极端尖锐而丑恶的对比,更加强了人们不夺取就不会满足的贪欲。所以孟子认为天下沉溺于私利,除了用唐、虞、三代的仁义之道去援救,别无他策。仁是爱护他人,是奉献施舍,与世人相偶相亲。义是约束自己,是居心方正,使言行合乎事宜。人人都能以仁安定众人,以义匡正自己,天下就太平了。于是孟子向惠王痛陈国君求利的弊害。劝惠王道:“王还是谈谈仁义好了,何必说利呢? ”

一开始,孟子和惠王的观点就是对立的。陈义虽然高远,难免被视作不切实际。所以孟子在梁,惠王虽优礼有加,却不实践诺言,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次年,惠王死了。孟子见他儿子襄王一面,出来告诉人说:“远远望去,根本不像个国君,接近他,也看不出使人敬畏的地方。”大失所望。此年正当齐宜王元年(周慎靓王二年,前三一九年),新王即位,一定是招揽人才的时候。所以孟子就离开梁国,过宋赴齐。

4、孟子游齐

孟子在宋都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略事逗留,还是太子身份的滕文公将到楚国去,路过此地,慕名求见。孟子向他陈述人性本善的道理,不断举尧、舜为证。太子非常钦佩,却没有完全领会。等从楚回来,又向孟子请益,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么?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顺性行善而已,我全都说过了。”只劝太子效法圣贤,竭尽自己的本性,奉行尧、舜的善道,不复多言。从此以后,太子就成为孟子鼓忠实的信徒。

离开宋国,孟子到达齐邑平陆(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这时他已桃李满门,所至之处,“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声势浩大。齐相储子震于他的声威,特地派人赠礼交结。孟子见储子礼轻物重,用心不诚,到了齐都,便也不去回拜。,

孟子到了齐都临淄(位于今山东省临淄市),不知那些齐国人把他说成何等模样儿,齐宣王居然使人偷看孟子,想知道孟子的长相是否果真与众不同。后来储子把这事情告诉孟子,孟子幽默地说:“怎么会与众不同呢?尧舜也长得和众人一样啊。”起初王对孟子,止于好奇而已,全无敬重礼聘之心。孟子以为古之贤王,喜欢善道,忘了自己的权势。王之贤士,亦乐于自己信守的善道,忘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不致敬尽礼,就难得再见他,更不能以他为臣。也不肯利用关系,屈节求见。弟子陈代劝道:“不见诸侯,好像太拘小节了,现在一见他们,得着行道的机会,大则可使他们称王于天下,小则可使他们称霸于诸侯。而且志书上说:‘枉尺直寻。’(八尺为。.这句话,可直译作‘先委屈一尺,就可以伸直八尺’,意思是牺牲少收获多。)似乎是可行的。”

孟子说:“不等诸侯邀请,就自己去求见,那算什么呢!而且那‘枉尺直寻’的话,是从求利的观点说的。如果从求利说,那么枉寻直尺也是有利的。难道志在行道,也可以去做么? ”又说:“而且你错了,舍弃正道,委屈自己,那里还能去匡正别人呢? ”

至于“枉寻直尺”之不可,我们可从孟子的寓言中去领会,他说:

齐人有一妻一妾,闲住在家里。他每天到城外墓场上乞讨人家剩下来的酒肉吃喝,然后回家向妻妾夸报,说他又和某些达官显贵同席,好不得意。有一天他妻子跟踪他,发现了秘密,回家告诉妾说:“丈夫是我们要侍靠一辈子的人,谁知他这样没出息!”便一同痛写丈夫。在庭院里相对哭泣。可是那位先生还不知露了马脚,照旧扬扬得愈地回来,向妻妾自吹自擂。

这位先生,不惜以乞讨满足他的口腹之享。酒足饭饱固然有利,难道值得牺牲人格去换取吗?立志行道的人,难道可以先如此作践自己,以为进身之阶吗?所以在这寓言的末了,孟子说:“由君子看来,世人用以乞求富贵利达的丑态,要是被妻妾看见.不觉得羞耻,不相对哭泣的,太少有了!”

再说君子出仕的目的,原在匡世正俗,兼善天下,希望国君用他,得以安富尊荣,子弟从他,能够孝弟忠信。若己身不正,失去人格,还有什么用呢?无怪孟子要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又说“保守自身,就是保守正道的根本”;要坚守出处的大节,要对世人仕宦不由其道的歪风,痛加针贬。

稍后,宣王终于得知孟子的贤德,礼聘入宫。孟子见王,王问齐桓、晋文的霸业。孟子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讲桓、文之事的,所以没有流传到后世来,臣没有听说过。王如果一定要臣说一些,就谈一谈君临天下的道理吧。”于是向王陈述保护人民,天下人就会自动归往,任何人也挡不住的道理。

王说:“我糊里糊涂,不能达到这个地步了。希望夫子助成我的志向,明白地教导我,我虽不聪敏,请让我尝试一下。”他对君临天下非常神往。虽然对发政施仁、保护百姓的事。

坦白地表示办不到,却有意尝试一下。

孟子在齐,多方诱导野心勃勃、天真未泯的齐宣王。宜王怜悯那要被牵去衅钟(把血涂在新铸好的钟上,加以祭祀)的牛,命令“以羊易之”,做出用羊换牛的傻事。孟子就勉王推此仁心,加惠于百姓。宣王乐苑囿宫室之美,好声色犬马之娱;孟子就勉王与民共享,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宜王好勇,盂子就勉王效法武王一怒而安天下的大勇。宜王好色,孟子就勉王行仁政,使全国“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但是宣王稍有怠慢,孟子也毫不迟疑,立刻回报。有一天早晨,孟子正要去朝见宜王,恰巧王派人来说:“寡人本想来看夫子的,但是得了风寒,不能吹风。夫子如果愿意来上朝,我将抱病登朝。不知能让寡人一见么? ”孟子答道:“不幸我也病了,不能上朝。反而托病不去。孟子以为大有作为的国君,必有不可随意传召的大臣,有事要商议,就得亲自去拜访.如果不能这样尊贤乐道,便不值得去和他共事。

5、丧母返邹

子女出生三年,然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三年之丧,是三代(夏、商、周)以来,自天子以至庶人所共同遵守的礼制。虽然世人多不能行,孟子却坚守不渝。他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又说:“能奉养父母,算不得大事。只有给父母送终能尽哀守礼,才算得上大事。”

孟子初到齐国,齐威王才死不久,宜王想缩短三年的丧期。公孙丑问:“劝他改服一年的丧,总比不劝好些吧?”孟子说:“这就像有人扭转他哥哥的手臂,你劝他轻轻扭一样,不劝也罢。你还是教他些孝梯之道吧! ”

周慎靓王三年(齐宣王二年,前三一八年),孟子的母亲逝世。因为祖坟在鲁国,所以孟子奉母亲的灵枢,自齐返葬于鲁,然后回到邹国守丧。由于孟子用大夫礼为母亲料理丧事,而且他又引述“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不会为了天下惜物的观念,在父母身上俭省)的古语,主张竭力事亲。可知在齐国这段时期,他是以大夫的班位辅佐宣王的。

周慎靓王六年(齐宣王五年,前三一五年),滕定公死了,太子(滕文公)对孟子在宋和他说过的话念念不忘,又深受孟子孝行的感动,便使他的太傅然友两次到邹国问礼,终于听从孟子的话,不顾宗族长老和文武百官的反对,决定依礼守丧三年。

6、再度赴齐

同年,孟子除丧返齐,在崇(今地不可考)见到宣王。此时王正宠信盖大夫王驩,王驩专权弄势,孟子知事不可为,退下来就有离开齐国的打算。稍后王以十万钟优厚的年俸,拜孟子为卿,孟子辞不受禄,只肯以客卿的名分暂时留下,居于宾师之位。

齐人公孙丑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一得到孟子为卿的消息,便问道:“假如夫子做了齐国的卿相,能够推行大道,就是从此使齐国称霸于诸侯,称王于天下,也没有什么奇怪。这样一来,您会不会动心呢?”孟子说:“不会。我四十岁就不动心了。”并且孟子告诉丑,他不动心的方法是“持其志,无暴其气”。他不动心的功夫所以胜过常人,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说的“气”,便是促成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浩然之气”便是使人为善的浩然正气。

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最正大,最刚强,用正当的方法培养它,不加伤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这种气,配合着正义和公理。缺少这两种要素,它就萎靡不振了)。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它是集合了我仁义的本性,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仁义的本性,到外面袭取来的)。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所以一旦行为不合道义,自己觉得亏心的时候,它就要萎靡不振了)”。至于养气的方法,则是“必有事焉而勿忘(“忘”,字今本孟子讹作“正心”二字);勿忘,勿助长也”)必须尽心培养,不可忘记;虽然不可忘记,也不可违反自然,助它生长);.因为这样做,好像我们硬把禾苗拔起来助它长高,不但无益,反而残害了它。

所谓知言,孟子说,就是“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邢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听了偏曲的话,就知道他为什么会受到蒙蔽;听了放荡的话,就知道他为什么会陷溺不拔;听了邪僻的话,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违背正道。听了搪塞的话,就知道他为什么会穷于应对)。而且以治理天下的人来说,这四种病既在心里产生,必定危害到政教,既在政教上表露,必定危害到各种行事。

所以能知,言就可以知病,知病就可以防患未,.就可以对症下药;能养吾浩然之气,就可以不计利钝,依据道义,果决行事。如此一来,在做事之前,早已成竹在胸,洞观成败,自然不会再为预见的成败,作无谓的优喜,而大动其心了。

孟子做了客卿,第一次重大使命,是到滕国去吊定公之丧。他亲眼看到文公照他的意思遵礼成服,居丧哀毁,自然异常欣慰。这欣慰感染了随行的学生们,于是《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此事。就出现了“吊者大悦’这样一句似乎不近人情的话,引起后人许多的议论。这实在大可不必,因为悦有悦的正当理由,而且悦是悦在心里,而非笑在脸上,并没有破坏丧礼的庄肃和衰戚。

宣王命王驩为此行的副使,王驩恃宠自专,大小事件全部越俎代庖了,所以在齐、滕之路上往返一趟,王驩早晚来见孟子,孟子却绝口不和他谈论公事。不久以后,王驩迁升右师,声势更加显赫。齐大夫公行子为长子举丧,右师往吊,一进大门,在场的宾客尽失礼度,有跑去逢迎右师的,有到右师席上和右师攀谈的,唯独孟子遵循礼法,固守本位,不去理会右师。右师大为不满。

7、伐燕之役

这时候燕王哙因受国相子之的蛊惑,居然把君位禅让给子之了,引起太子平和许多大臣的反对,政局混乱,人人惊恐,于是触发了齐人伐燕的野心。

起先是齐大夫沈同以私人名义问孟子:“燕可伐吗?”孟子说:“可以。天子在上,子哙不可把燕国让给别人,子之也不可从子哙手上接受燕国。”不料沈同未等孟子把这席话说完,就匆匆告辞。把他听了一半的意思反映到官廷里,于是齐人就伐燕去了。

事后有人问孟子:“听说你劝齐王伐燕,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啊。只是沈同问‘燕可伐吗’,我说可以。他认为我说得对,就伐燕去了。如果他再问我:‘谁可以去伐燕?’我就会回答:‘做天吏的就可以伐。’比如现在有个杀人犯,有人问我:‘这个人可杀吗?’我就要回答‘可以。’他如果再问:‘谁可以杀他?’我就要说:‘做法官的就可以杀他。’如今齐国和燕国一样无道,去伐燕,就如同以燕国讨伐燕国,我为什么要劝他呢? ”

孟子返齐,本无久留之意,想不到以讹传讹,涉入这场纠纷。在道义上反而不便求去。

周报王元年(齐宣王六年,前三一四年),齐人伐燕得胜,王问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劝我占领。以我能出万乘兵车的齐国,去攻伐能出万乘兵车的燕国,五十天便攻下来,只靠人力,不至于这样快。不占领,必有天殃。干脆占领了怎么样? ”孟子见宣王连“不占领,必有天殃”的话都说出口来,知道劝阻也没有用,只好婉转答道:“占领了如果燕民欢喜,那就占领好了。古人有这么办的,武王伐纣便是。占领了如果燕民不欢喜,那就不要占领。古人也有这么办的,文王不去伐纣便是。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燕国人民拿满篮的饭菜,满壶的酒浆,来欢迎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意思吗?只想逃避水火般的暴政啊。如果水淹得更深,火烧得更热,他们只好逃向别处去了。”无奈宣王不自量力,决定占领燕国。

天下的诸侯,唯恐齐国兼并燕国,过分强大,便联合起来,共谋救燕。宣王得到消息,很着急,便向孟子请教对策。孟子虽极力劝王,趁诸侯尚未采取行动,赶快下令释放燕国的老少,留下燕国的宝器,征求燕国臣民的意见,替他们立一个贤君,撤兵回国。也无奈宣王执迷不悟,不肯听从。

周赧王三年(齐宣王八年,前三一二年),燕人奉太子平为王,起兵叛齐,宣王不敌,

悔不听孟子的话,对左右说:“我对孟子,太惭愧了。”齐大夫陈贾说:“武王灭了商纣,封纣子武庚于殷,周公派管叔去监督,管叔却据殷反叛,被周公讨平杀死。如果周公早知道会这样,还是派他去,便是不仁了。如果不知道而派他去,便是不智了。这仁和智,像周公那样的圣人都没有完全做到,何况是王呢?请让贾去见孟子,替王解说这件事情。”于是他得到许可,就去替王文过饰非了。

8、孟子去齐

孟子见宣王有过不改,群臣不但不尽心劝谏,反而替他巧言申辩,晓得大道终于不能在齐国实行,自己迟早要成为群小排挤的对象,于是辞去客卿的名位,准备归去。行前,宣王亲来话别,却只说了些希望再见的客套话。过了几天,宣王想在国都拨一所房屋给孟子,每年发给一万钟的薪津,供他教养弟子。这样做,说的是“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尊敬)式(效法)”,骨子里无非想买下一个贤人,装饰门面罢了。所以王托人传话给孟子,孟子立刻看穿他的居心。便说:“如果我想发财,辞了十万钟的棒禄,却来接受一万钟的薪津,算是想发财吗? ”在孟子的心目中,如果不合正道,即使一篮子饭也不要人家的。合乎正道,就像舜接受尧的天下也不算过分。不合正道,他一芥不肯给人,也一芥不肯拿人家的。

孟子离开临淄,在昼邑歇宿,有人想替王挽留他,很恭敬地坐着说话。孟子不回答,只管靠在几案上打瞌睡。那人很不高兴地站起来说:“弟子斋戒过一夜,才敢来说这些话,夫子却打磕睡不肯听。请不要见怪,以后再也不敢来打搅了! ”孟子说:“且坐下,我明自告诉你,从前鲁穆公尊敬子思,假使不经常派人在子思身旁伺候,转达诚意,就不能留下子思;泄柳和申详,贤能不及子思,假使没有人经常在穆公身旁维护他们,也就不能安心留下.你替我这长者出主意,却没有想到子思,只把我当做泄柳、申详。究竞是你弃绝长者呢?还是长者弃绝你呢? ”

孟子离昼以后,齐人尹士对人说:“孟子如不知王不可以成为商汤和武王,就是不明事理。知道不可以,却还到齐国来,就是贪求爵禄了。跋涉千里来见王,因为意见不合而辞去,却在昼邑住了三夜才离开,为什么这样流连不舍呢?我真是看不惯这一套。”商子把这话告诉孟子。孟子说:“那尹士哪里了解我呢!跋涉千里来见齐王,是我愿意的。因为意见不合而离去,哪里是我愿意的呢?我是不得已。我在昼邑住了三夜才离开,在我的内心都还认为太快。齐王也许能悔改呢。齐王如果悔改,一定会追我回去。直到走出了昼邑,齐王不来追我,我才沛然有了归乡的决心。我虽然这样做,又哪里忍心抛弃齐王呢?齐王天资朴实,还能够推行善政。齐王如肯用我,那岂止齐国人民安定,天下的人民全都安定了。齐王也许能悔改的,我天天这样盼望着。我难道得像那些小丈夫一样吗?去劝谏他的国君不受采纳,就要发怒,满脸现出忿忿不平的颜色,说离开就一定要耗尽一天的体力才肯止宿吗? ”尹士后来听到这些话,很惭愧地说:“我尹士真是小人啊!”

在离齐的路上,充虞问道:“夫子的脸色,好像有些不愉快似的。从前虞曾听夫子说:‘君子遇到困难,不怨恨天,也不责怪人。’”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这又是一个时候。自古以来,大约每隔五百年,必有一个圣王兴起。在这中间,必有一个才德出众、名闻当世的贤人。从周朝开国以来,已经有七百多年了。按那五百年的数目计算,早已超过了。照现在的时势考察,也该有圣贤兴起了。可是仍然无影无踪,我怎么能愉快呢?看样子,那老天还不想使天下太平,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呢?天意如此,我又有什么好不愉快呢?”

像孟子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舍我其谁的壮志,乐天安命的诚悃,一般人哪里会了解呢?

孟子在齐,前后约有五年。但是自从宣王伐燕,和孟子意见相左,再加上齐臣的嫉恨离间,孟子就少有见王的机会。他曾无可奈何地说:“不要怪那齐王不贤明,虽然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一天曝晒它,十天阴寒它,也就不能生长了。我去见王的机会也够少了,

当我退出时,那些使王受阴寒的小人立刻包围上去。我虽能使王善心萌芽,但有什么用呢?”所以孟子和宣王融洽相处的口子,充其量不过起首两年而已。

9、游宋过薛

孟子由齐回到邹国,听说宋偃王将施行王政(圣王的仁政),有意到宋国去。万章对此行的成败很表怀疑,问道:“宋是小国,如今想施行王政,如果引起齐、楚两强的反感,前往攻伐,怎么对付呢?”孟子回顾古代历史,汤伐桀,武王伐纣,因为都是吊民伐罪,以仁制暴,所以都能以小敌大,以少胜多。所以说:“宋王不能施行王政就算了,如果真能施行王政,四海之内的人,都会抬头仰望,想要奉他为君。齐、楚虽然强大,又有什么可怕呢? ”就毅然决然地出发了。

孟子到了宋都商丘,并没有见到宋王。因为王不曾延请孟子,孟子也不肯改变常态,自动求见。他只和宋大夫戴不胜、戴盈之略有交往(有人说不胜即盈之,一名一字)。有一天戴盈之说:“夫子建议田赋按十分之一的税率征收,免除关卡和市场上的捐税,今年还办不到,请让我们把旧税先减轻些,明年再废止,怎么样? ”孟子说:“比方现在有个人,每天攘取邻家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请让我减少些,每月攘取一只,明年再罢手。’如果知道不合理,就该赶快停止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知善不行,闻过不改,可以说古今同然。但是孟子的快人快语,却世所罕闻。

孟子离宋,取道薛(齐邑。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四十四里)、滕(滕县西南十四里)返邹。

孟子的学生陈臻问道:“从前在齐国,齐王送给夫子兼金(比普通黄金贵一倍的纯金)一百镒(一镒,二十两),却不肯接受。最近在宋国,宋王送黄金七十镒,却收下了。在薛邑,薛君送黄金五十镒,也收下了。如果从前不接受是对的,那么最近接受就不对了。如果最近接受是对的,那么从前不接受就不对了。二者之中,夫子总要占一项哩! ”孟子说:“我前后都是对的。在宋国,我将有远行。对远行的人,必须赠送旅费。宋王送金子来,说是‘赠送旅费’,我为什么不接受?在薛邑有人要杀害我,我怀有戒心,薛君送金子来,说是‘听说夫子怀有戒心,送给夫子购置兵备’,我又为什么不接受?至于在齐国,就没有任何名义。没有名义而送东西给我,是收买我啊!哪有君子可以用钱财收买的呢?”

陈臻认为,同是馈赠。要接受就全该接受,要拒绝就全该拒绝,固执粉要依相同的原则行事,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是非。却不能辨别对方的馈蹭有正有不正,孟子的接受有可有不可,而作适当的调整。这正是常人的通病。前面提到陈贾批评周公,尹士讽刺孟子,莫不如此。抱着这种态度判断事理,处理事务,必然会固执一端,发生偏差。不是胶柱鼓瑟,窒碍难行。便是削足适履,因小失大。所以孟子对于类似的事件,总是不惮其烦地向学生详加剖析。他曾明白告诫学生:“所以要厌恶固执一端,因为它会伤害正道,举用一端,却废弃了更好的百端。”

但是在孟子决心离齐以后,齐国辩士淳于宪问:“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制吗?”孟子说:“是的。”问:“嫂嫂溺在水里,要用手去援救吗? ”孟子说:“嫂嫂溺在水里,不去援救,简直就是豺狼了。男女授受不亲,是常礼,嫂嫂溺在水里,用手去救援,是权变啊。”问:“现在天下人沉溺在痛苦里,夫子不肯援救,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人沉溺在痛苦里,要用正道援救。嫂嫂沉溺在水里,要用手去援救。您难道想抛弃正道,用手去援救天下人么?”那么权变之外,又有其不变的道理在,权变的原则又何尝能固执呢?

10、孟子过滕

滕国是孟子返邹的最后一站。滕文公是当时最为景仰孟子的国君,他请孟子住在上宫,不断提出治理国家、抵御外侮的问题,向孟子清教,能施行的立即实施,并且把他弟弟滕更送到孟子门下受业。可惜滕是个小国,全部领土,截长补短,也不过五十方里,却北受强齐的侵凌,南有暴楚的窥伺,竭力讨好,也难得苟全。此刻齐正准备在与滕接壤的薛邑筑城,

加紧进逼。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也提不出起死回生的良策来,所以孟子只能教文公明人伦,行仁政,尽其在我,把成败委之天命而已。

滕国的前途虽然渺茫,可是文公推行仁政的消息传出,依然造成近悦远来的盛况。有位研究农家学说的学者许行,远从楚国来滕,亲自到宫廷告诉文公说:“远方之人,听说君行仁政,希望领受一所住宅,做一个归化之民。”又有楚国儒者陈良的学生陈相和陈辛兄弟,背着耒耜,从宋国来滕,向文公说:“听说君行圣人的仁政,那也就是圣人了。我们愿做圣人的百姓。”由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纷纷来归,就足以证明孟子所谓“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旷野)”绝非虚语。他看齐国颇具规模,劝宣王“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话,也绝非无稽之言。

11、孟子游鲁

孟子自滕返邹,听说鲁平公使乐正子主持国政,喜而不寐。乐正子名克,是孟子的得意弟子,他的为人,最喜欢善道。孟子以为:喜欢善道,就是治理天下也绰绰有余,何况是一个鲁国?一个执政者喜欢善道,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将不远子里而来,把善道告诉他。不善之人自然望而却步,国家就太平了。所以孟子得到消息,喜道之将行,不但乐得觉睡不养,并且立刻启程到鲁国去。

各平公听到乐正子的推崇,想去拜访孟子,乘舆都驾好了。宠臣藏仓阻止他说:“君为什么要降低身份,先去会见一个平民呢?认为他贤德吗?礼义是贤人制定的,可是孟子后来办母亲的丧事,远比从前办父亲的丧事隆重,不像个懂礼的人。君不必去了。”公说:“好吧。”就作罢了。他只顾听信谗言,哪里还去管盂子为士时丧父,为大夫时丧母,前后身份不等,贫富悬殊呢?乐正子把这事报告孟子,把平公不来归咎于藏仓。孟子却说:“我遇不到鲁侯,原是天意,那姓藏的,怎能使我遇不到呢!”

12、返邹立言

孟子自设帐授徒,周游列国以来,他的言行,原有门人万章、公孙丑等人私下加以记录。返邹之后,孟子在教学之暇,汇集弟子所记,据诗书仲尼之意,补充编次。作《孟子》七篇,守先待后,以为弘道救世之资。全书要旨,在于辨义利,别王霸,承道统,辟邪说,宣扬民贵君轻之此训,实施保民教民之王政。而其根本,则归之于人性本善,仁义礼智赀为我良知良能,只要能尽心知性,则人人可以为尧、舜。孟子殁后,他的书又经弟子共同论定,所以对同门如公都、乐正、屋卢等人也都称子。对当代的诸侯,如齐宜、邹定、鲁平,以及梁之惠、襄,滕之定、文,一概加溢。这些诸侯,绝不可能尽先孟子而死。

汉代另传《孟子外书》四篇,篇名到底是《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还是《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已不可考。这四篇书,第一位注《孟子》的汉儒赵岐,认为文辞浅陋,出于后人伪托,弃之不注,宋朝以后,就全部亡失了。

二、孟子的中心思想—性善

孟子的学术思想,以阐扬人性本善为中心。他所说的性,粗看好像指人性的全体。仔细研究,则知不然。因为他说:

口对于美味,眼时于美色,耳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对于芳香的气味,四肢对于安选的享受,这些嗜好,都是人的本性。但是能不能得到,却是命中注定的,所以君子不说那是本性。仁在父子之间,义在君臣之间,礼在宾主之间,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一般人以为是命定的,事实上却存于本性之中。所以君子不说那是命定的。

口、月、耳、鼻、身各有嗜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与禽兽所共有的,我们姑且把它叫做物欲之性。物欲之性的本身,并无善恶可言,但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嗜欲,不受约束,

不择手段,必将做出犯分乱理的事来,可以使人作恶。仁、义、礼、智的发扬,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特有、禽兽所无的,我们姑且把它叫做义理之性。义理是事物之道理、人伦之条贯等的总称,是人类理想之所钟,伦理之所寄,力行的方针,实践的轨范。这都是人类依其自觉而决定的。人类绝不至于为自己作坏的决定,所以义理之性,必然是美善的。有了义理之性,对于嗜欲的追寻,自然会“求之有道,取之有制”,可以防止作恶,使人为善了。孟子在这段话中很明显地把人性分作上述的两部分,并且把人类本性中与禽兽共有的物欲之性剔除,只把人类所特有的义理之性谓之性。当他讲论性善的时候,均就此义理之性立说。唯其如此,所以孟子说:

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是很微少的,只是人类具有义理之性罢了。常人往往把它抛弃掉。君子却不断把它保存起来。

天赋人类以义理之性,若不知其可贵,而轻易抛弃,致理性亏损的人,为常人。亏损到极点,则人性全缺,便如同禽兽。若知其可贵,而善加保养,致理性充实的人,是君子。充实到极点,则人性与人形适相配合,便成了圣人。孟子说“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便是此意。这些细微的差别,我们可以从下图看得更清楚:

与孟子同时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三八四年至三二二年)在他的《伦理学》中说:“饮食及情欲,是人与禽兽所共有的。人和禽兽不同,只在人有理性而已。”和孟子的意思若合符节。真可谓“其心同,其理同”了。

孟子有时候把性叫做“才”,或“情”:因为性的本体,由仁、义、礼、智等美德组成,这种种的美德,平时积居心中,好像是一堆备用的材质,故谓之“才”(与“材”通)。性受外物的刺激,就产生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感情,故谓之“情”,才之与情,就如同波之与水,静时则水,动则是波。静时是才,动则是情。所以就本体言则谓之“才”,就现象言则谓之“情”。与生俱来的特质谓之性,“性”是才、情的总称,就禀受言则谓之“性”。三者同实而异名,均指经过过滤之后,净化的人性而言。

公都子问: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有人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所以文王、武王兴起,人民就喜欢行善,幽王、厉王兴起,人民就喜欢施暴。”又有人说:“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所以以尧那样仁慈的人做君王,却有残暴的象;以瞽叟那样狠毒的人做父亲,却有孝顺的舜;以纣那样无道的人做侄儿,并且奉他为君,却有徽子启、王子比干之类的贤父兄。”如今夫子说性是善的,那么他们全错了吗?

孟子总答这三说道:

只要顺着自己的“情”去做,就可以为善了,这才是我所说的性善。至于做坏事,并不是“才”(材质)的罪过,恻隐之心,人人都有;羞恶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侧隐之心,就是仁的表现;羞恶之心,就是义的表现;恭敬之

心,就是礼的表现;是非之心,就是智的表现。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面来美化我的,是我本来就有,不过没有去想罢了。所以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人与人的善恶,或许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法计算,都是不能尽其才(不能充分发展其善良的本性)的缘故!《诗经》上说:“天生人类,使他们有一种东西,就有一种相关的法则。人所乘持的常进,就是喜好种种的美德。”孔子称赞道:“做这诗的人,真懂得道理呀!所以了解有一种东西就一定有相关的法则。人生下来就来持着常道,所以喜好种种的美德。”

这番话,可以说是孟子性善说的总论。第一,他肯定性是善的,所以说顺着自己的性情去做,就可以为善。第二,性何以是善的?因为仁、义、礼、智等美德,是我本性固有的成分。第三,仁、义、礼、智何以是善的?孟子说:“可欲之谓善。”可欲是可憎的反义词,这句话意思是:任何东西,人人都觉得它可爱而不可恶,便是善的。这四种品德,是人人喜爱的,所以都是善的。第四,至于人之不善,不是“才”有问题,而是他不能尽其才的缘故。不善的深浅,视他不尽其才的程度而定。

我们且看孟子怎样建立他性善的理论。

1、性有善端

性深藏内心,如植物的种子潜伏土中,孟子如何知道它是善的呢?那是由许多足以显示人性内涵的“善端”得知的。

什么叫“端”呢?端字的本义,是直立的意思。但是在这里,它是“端”的通假字,草

木初生的幼芽叫做“端”。端字的钟鼎文作,像草木发芽,冒地而生;中间的一横,

代表地面。当种子埋在地下,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一旦它发出芽来,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将长成什么,将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了。

孟子说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恭敬之心,有时他用辞让之心来代将。这四种心情,就是四大善端。他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为什么呢?因为:本着爱心去待人接物,叫做仁。仁可以说是诸德的总源,所以孟子说:“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乃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合仁与人而言,人能行仁,即谓之道。)“恻隐之心”,乃是见人将遭害,觉得可怜与伤痛的心情。这种心情孟子又谓之“不忍人之心”,即不忍别人受害之心。这正是爱人的表现,所以说它是仁之端—是仁的幼芽—是具体而微的仁。

对于事理,作最正确的判断;对于事情,作最适宜的处置。叫做义。羞恶之心,是对自己的不义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义感到憎恶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是判断事理的结果,所以说它是义之端。依据义理行事,叫做礼。按理行事,必须以恭敬之心为基础。.所谓恭敬,是表里如一,诚心诚意的意思。所以说恭敬之心是礼之端。对不当得的东西加以辞谢拒绝,把当得的东西推让给更加需要的人。无论拒绝和推让,都得合乎义理,所以辞让之心,也是礼之端。

深明事理,叫做智。知道合乎事理,而认为它是;知道不合事理,而认为它非,正是明理的表现。所以说是非之心是智之端。

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譬如现在有人乍见一个无知的幼童,将爬到井里去,马上就有了恐俱、恻隐之心。

这种心情完全出于天性,并不是想借此结交那幼童的父母,也不足想博得邻里朋友的称赞,更不是僧恶会得到残忍的声名才这样做的。

我们须特别注意孟子所用的“乍见”的“乍”字。乍是突然的意思。任何人突然看见一个无知的幼童将爬到井里去,都立刻会产生恻隐之心,冲上去援救,这中间绝没有思索的间暇。所以这种心情是一触即发,完全出于人类的天性,是人人都具有的。假使有人忍心看孩子落井,引以为乐,那实在算不得人,简直是禽兽了。孟子又说:

一篮饭,一碗羹,得到就可以活命,得不到就要俄死;如果厉声呼喝着给人吃,即使路上普通的行人也不会接受;要是用脚践踏着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一顾了。

为什么吃了本可以活命,却情愿饿死呢?因为人人都具有羞恶之心的缘故。哪有外在的事物能战胜人类求生的意志呢?

再说,孩童即将落并,人人都会一本至诚,兴起恐惧,恻隐之心,施惠不合礼义,乞丐也会断然拒绝。又表明了恭敬之心与辞让之心,均出于人的本性。而且这恻隐、羞恶、恭敬、辞让,都是当下即知,是非不爽的。那么是非之心,自然也是我心所固有的了。

虽然四端之中,侧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恭敬之心,都近于感情方面;是非之心,近于知识方面;可是孟子却不种这样区分,他似乎把四端包括在“良知、良能”里面,认为它们都是天斌的。他说:

不要学习就能做的,是人的良能;不经思考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毋的;等到长大了,没有不知道孝敬他兄长的。

良是善的意思。孟子既然主张人性是善的,于是认为天斌的知、能,都是“良”的。爱父母、敬兄长,皆是良知、良能。则良知、良能所包含的,就不止上述四端,只因为仁是德行的总源,义是行为的抽象原则,礼是行为具体的轨范,智是判断怎样做才能符合义的原则、遵循礼的轨范的能力。大体上代表着心德的内涵,所以这四端特别显得重要罢了。

2、存养善性

孟子认为人生皆秉善性,圣人和我们原本同类。他说:

口对于滋味,耳对于声音,眼对于色相,都有相同的爱好。至于人心,难道独没有吗?人心所同好的是什么呢?就是理,就是义。圣人只是先得到众心的同好罢了。所以理义使我们内心欢喜。正如牛羊猪构的肉,使我们大快朵颐。

圣人先知先觉,先得众心同好的理义,并且能力行实践,于是所作所为,无不合理合义,尽善尽美。至于常人之所以为常人,乃是后知后觉或不知不觉,不能尽其才的缘故。不能尽其才的原因,除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具有善性,不知不觉地过着禽兽生活。尚有下列三种:第一,由于受到外物的影响。孟子说:

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向低处流。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性没有不向低处流的。现在拍击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硕头;反激它,使它逆流,可以冲上山冈;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外力使它如此的。一个人可以使他做坏事.其本性的改变也是一样的。

又说:

丰年,子弟大多懒惰;荒年,子弟大多残暴。并不是天生的材质如此不同,而是环境使他们的心陷溺不拔,才会这样的。现在就拿大麦来做个比方:种子播下去再盖上土,地方相同,种植的时间又一样,于是蓬蓬勃勃地长起来,到了夏至的时候,全都熟了。虽然收成的多少会有不同,那是土地有肥瘠,雨露的滋润、人工的勤惰不一样的缘故。

上天把仁义礼智等善性赋予我们,就如同把仁义礼智的种子播在我们的心田,如果生长的条件相同,大众就都能开同样的花,结同样的果。可是人的天资有不同,犹如土地有肥瘠,环境有优劣,犹如雨露有不均。修养有深浅,犹如人工培植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人的行为,使它反常,好像迫使流水逆行一样。

第二,由于放失其良心。孟子说:

牛山(在齐都临淄东南)上的树木本来是很美观的,但是长在国都的郊外,人们经常用斧斤砍伐,那还美得成呜?山经过日夜的养息,雨露的滋润,并不足没有芽蘖(树桩上旁生的幼芽叫蘖)生出来,无奈牧人又随着去放软牛羊,所以才那样光秃秃的。大家看它光秃秃的,以为从来没长过树木,这鞘道是山的本性吗?在人的身上,难道没有仁义之心吗?人之所以放失掉他的良心,也好像斧斤时于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美得成吗?这种每天经过一夜的养息,天亮时在心中生起的清明之气,好恶和一般人接近的本已微少;但天明以后的所作所为,又把它搅乱放失了。反复的搅乱放失。夜里的清明之气便不能保存;夜里的清明之气不能保存,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别人看他和禽兽一样,就以为本来没有好材质,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吗?

清明的夜气,就是更深人朴,天良发现,追回来的一点点良心。良心放失的太多了,追回来的原本微不足道,又受外物的引诱,把它搅乱放失。这样追回的少,放失的多,反复为之,终必有一天自暴自弃,丧尽犬良,形同禽兽,再也无法挽救。

第三,由于“以小害大,以贱害贵”。孟子说:

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全部都爱惜;既然全部爱惜。就要全部都保养。没有尺寸的皮肤不爱惜,就没有尺寸的皮肤不保养。要考察他保养的好坏,没有其他的巧妙,只需看他自己注重什么就行了。身体的各部分,有贵贱之分、有小大之别、不要以小害大(为了细小的.害了重大的),也不要以践害贵(为了轻贱的,害了尊贵的)。保养细小部分的是小人,保养重大部分的是君子。

孟子所谓贱的、小的,指人的耳目口腹;贵的、大的,指人的心。孟子说明道:

耳目的官能不会思考,常受外物蒙蔽。外物一接触不能思考的东西,就把它诱拐去了。心的官能,主宰思考。能思考,就能得到义理;不能思考,就得不到。这些器官都是上天给我们的;只要先在心里立志向善,那些耳目等次要的器官便不能夺取。这样就成为大人了。

心之可贵,在于它能思考。能思考,就可以知道本性中的义理之美,努力求其发展,如果有心而不加使用,不去思考,就不知道自己具有可贵的善性,自然不会求其发展了。

因此,孟子主张:在消极方面,要保存和培养我们的善性,追回我们放失的良心,高尚我们的志节,以修己显名,独善其身。他说:

假使徉到适当的培养,没有东西不能生长;失掉适当的培养,没有东西不会消亡。孔子说:“把握住便能存在.舍弃了就会消亡;出入没有定时,没有人知道它的去向。”就是说的,“心性吧?

强调培养功夫的重要。又说:

研究学问的方法没有别的,把放失的本心找回来就行了。

齐国的王子垫曾问孟子:“士做什么事呢?”孟子说:“尚志(使自己的志节高尚)。”“什么叫做尚志?”孟子说:“立志行仁义而己。杀一个无罪的人,就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而把它取来,就是不义。心的住所在哪里?在仁里。行为的正路在那里?在义上。居心于仁,行事由义,做一个大人的条件就齐备了。

士在古时是居于公卿大夫和农工商贾之间的知识分子,在现代是正在求学的知识青年。这高尚其志,求其放心,正是治学的大经,为人的大法,可是如今在有意无意之间,全被废弃了!

3、扩充善端

另外,在积极方面,孟子则主张:扩充我们的善端和所有的良知良能,发皇我们的善性,

以仁民爱物,兼善天下。

善端只是仁、义、礼、智的幼芽,我们必须加以充实,使它们茁壮成熟;加以推广,使它们效用宏大。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推恩于天下。如果不知道扩充,那么微弱的善端终将枯萎,善端枯萎,即无礼无义,一个人无礼无义,就和禽兽一样,连事奉父母都不知道了。所以孟子说:

凡是了解我本身具有四个善端的人,知道把它们全部推广和充实起来,它们就如同刚燃起的火焰,初流出的泉水。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保有四海;如果不能扩充,就连事奉父母都不够了。

前面说过,善端是良知、良能的一部分,所以孟子主张,不仅善端,所有的良知良能也应并加以充实推广。他说:

爱父毋,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缘故,只是把爱父母、敬兄长的心扩大,加在天下所有人的身上。

本着充实、推广的道理,孟子认为我们也该把自己的小善,扩充为大善。他说:

每个人都有不忍加害某些东西的心,推广到原来忍心加害的东西,就是仁;每个人都有不肯做某些事情的心,推广到原来肯做的事情,就是义。一个人能扩充不想害人的心,仁就用不完了;能扩充不做盗碱的心,义就用不尽了。一个人能充实本身,不受别人你啊你的那种瞧不起的称呼,无论到那里去,都不会做不义的事了。

推不想害人之心,而不复伤害鸟兽,便是仁心;推不窃财物之心,而不复逢迎希旨,讨人欢喜,便是义举。但是仁心义举,总要从充实自身、存养善性做起,才能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那么存养善性,扩充善端的极致是什么呢?是尽心竭性以事天。孟子说:

能够竭尽心力的人,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本性;知道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知晓天道。保存自己的本心,培养自己的善性,这就是事天之道了。寿命的短长,一概不管,只管修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之道了。

性存于心,所以心无遗失,就知道本性;性由天赋,所以知道本性就晓得天道。晓得天道,就可以上下与天地同流,参天地之化育,无负于上人的付托。所以说这是事天之道。在这段话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出孟子道性善用心之深远,以及对人类期勉之殷切。唯其如此孟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等,也就无一不以性善学说为基础了。

三、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纲领,是以不忍人受害的仁心,行不忍人受害的仁政。这是从他性善学说推演出来的,前面已经说过。至其条目,则因孟子处于一个诸侯骄纵,生灵涂炭的乱世,为压抑骄纵的诸侯,故昌一言轻君,为拯救困苦的人民,故力主保民。为使诸侯有所效法,故推崇王道,贬黜霸道。现在分述于下:

1、轻君

孟子轻君的第一要义,不是对当代的诸侯任意贬损,而是使僭号称王、妄自尊大的诸侯,回返原位。他说周朝的爵位和官阶大体是这样的: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是诸侯的共主。公、侯、伯、子、男是天子分封诸侯的五等爵位。其中子、男同列一个等位。天子称“王”,诸侯只能称君,没有称王的资格。可是孟子之时,诸侯也称王了,那是僭越的行为。虽然诸侯不可称王,但是君却可以包举天子而言,所谓“君一位”的“君”便是如此。君、卿、大夫、士等是当时的官阶。天子之下有卿、大夫,士,诸侯亦然。孟子叙述这个制度,无非是要表明一个事实,即以爵位言,天子只不过高于公一位,以官阶言,

天子、诸侯只不过高于卿一等。非独到了天子,就截然毫无等级;何况僭号称王的诸侯,更次于天子一位?班爵定位,原在划分职守,各司其事。卿、大夫不称职,可以罢黜;天子、诸侯义何独不可以?基于这个观念,他曾逼问齐宣王:“士师(最高法院的院长)不能管束属下的士(法官),该怎么办? ”王说:“罢免他”,孟子又问:“国内的政治不上轨道,又该怎么办? ”就逼得宣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轻君的第二要义,是提高人民的地位,使国君不但不敢忽视他们,而且要忠于人民.为民造福。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器重,就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赏识,就可以做大夫。如果诸侯危害到社稷,就另立新的贤君。如果牺牲(供祭祀的牛羊豕)养得很肥壮,粢(ZI)盛(供祭祀的黍稷)洗得很清洁,按时致祭,却还发生旱干水溢之灾,就另立断的社稷。

“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人认为这二位尊神是众神的代表,是国家的保护神。社稷受到危害,国家就会失去保障而灭亡(因为有社稷才有国家,所以后世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可是此地的“社稷”仍是神名),国家灭亡,则民命莫保。所以国君的作为不能危害社稷,其地位在社稷之下。旱干水滋,祸及人民,是社稷未尽保护之责,即应废立。其地位又在人民之下。虽然人民在爵位、官阶之中不占名次,可是人民不肯拥护的人,就当不成大子。因此人民才是最尊贵的、无冕的万王之王。这是多么富于民权思想的伟论!

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微,神权仍盛。所以一般诸侯的观念里,只有神才是至高无上的,值得敬畏的。他们认为,只要好好祭祀神明,就能得到神的福佑,就可以在百姓之上放肆无道,胡作非为。因此把社稷请出来,压在他们头上,是有其必要的。

春秋时代,随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人民,是神的主宰。所以圣王总是先使人民有成就,然后才尽力事奉神。)(见桓公六年《左传》)宋大夫子鱼说:“祭祀以为人也(为了人民才祭祀神);民,神之主也。”(见《左传》僖公十九年)楚武王的夫人邓曼说:“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如果士卒没有伤亡,只有王死在道路上就是国家的鸿福了。)(见《左传》庄公四年)从这些话看起来,民为贵、社稷(神)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孟子之前便已成熟。但是前贤讲民贵,只着眼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只要求君王能使人民有成就,能为人民祭神祈福,以巩固国家的根本,仍未超出民本主义的传统,可是孟子却更进一步,提出不论君也好,神也好,凡是不能保民的,就要一概废置的强烈主张,便由民本主义,一跨而入于民权主义的殿堂。这在君权、神权并盛的时代,是何等英勇惊人的突破!《孟子·梁惠王》记载:

齐宣王问:“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这种事吗?”孟子说:“古书上有这种记载。”“臣杀其君,可以吗?”“伤仁的人叫做‘贼’,害义的人叫做‘残’;害义伤仁的人叫做‘一夫’(即‘独夫’,言众叛亲离,只刹下他独自一人)。我只听说杀了一个叫做纣的一夫,没听过试君的说法。”

《离娄》篇记载: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把臣看做自己的手足,臣就会把君看做自己的心腹;君把臣看做犬马,臣就会把君看做过路的人;君把臣看做土芥,臣就会把君看做仇敌(末句的原文是‘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宋高宗读了这两段记载,大为不满,问尹焞(TUI)道:“纣也是一个人君,孟子为什么把他叫做‘一夫’? ”尹焞据《书经·泰誓》答道:“这不是孟子新起的,是他引用武王誓师之词‘独夫受(纣封字受德,省称受),洪惟作威(大施淫威)’里的称呼。”高宗又问:“什么叫做‘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答道:“这也不是孟子的话,是他根据《书经》‘抚我则后,虐我则讎’(安抚我的就是我的君王,残害我的就是我的仇敌。)(见《泰

誓》)说的。”

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读了孟子“臣视君如寇讎”的话,赫然震怒,立刻废了孟子的祭祀,并且用弓箭射进谏的大臣钱塘,钱塘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洪武六年(1373)旋复孟子配享。

千载之下的专制帝王,反应都还如此激烈,宣王当时所受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孟子不获时君重用,这种锋芒毕露的言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吧。

2、保民

孟子既然以为人民的地位最为尊贵,于是主张一切的施政,均以保护人民为目标。

保护人民的首务,是解决民生问题,安定百姓的生活。可以分经济、财政、社会三方面说。

3、崇王

王谓古代的圣王,他们拥有统一的天下,是封建诸侯们的共主。王者治理天下的正道,就是王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圣王,是孟子所极力推崇的,他们所推行的王道,也是孟子所极力宣扬的。

4、黜霸

霸谓诸侯之长。因为霸字和伯字通用,而伯是长的意思。周室自平王东迁以后,王权衰微了,于是齐桓、晋文等五霸迭起,以诸侯之长的姿态,称雄一时。他们用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方法,就是所谓霸道。

春秋五霸的德业虽卑,也还能臣事天子,以法度约束自己。可是到了孟子之世,天下诸侯连五霸也不如了当代的诸侯,骄纵患肆,目无法纪,不但犯五禁,甚至纷纷僭号称王。可是他们徒有称王的野心,却没有安定天下的大志,所以要罢黜。

四、孟子的教育思想

政治和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施政的方法,是依据礼义,制定法禁,督导人民遵守,使人民各安其所,各遂其生,造成安定的国家。行教的要领,是从根本上着手,直接以礼义教民,无须法令的约束,刑罚的惩戒,使人民明于人伦,各守其分,各尽其才,形成和谐的社会。所以孟子以为善政不像善教那样受人欢迎。因为善政只能令人敬畏,善教却能使人喜爱。善政只能使百姓富足,国库充实,善教却能使百姓向化。天下归心。他认为一个国家,军备不完善,财用不充足,都没有多大关系。要是教育败坏,乱民四起,就非灭亡不可。因此,孟子论政治,仅仅提示纲领。论教育,则详尽说明细节。

孟子的教育学说,也以他的性善学说为出发点。人性本来是善的,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充分发展这天赋的善性。虽然孟子说人生皆秉善性,圣人和我初本同类,但是毕竟天资有高下,悟道有先后,先知先觉的人,必须去启迪后知后觉的人,使天下的人,都能明白尧、舜的大道,蒙受尧、舜的德泽,都能向尧、舜看齐。假使得道的抛弃未得道的人,有才能的抛弃无才能的人,那么贤与不肖,也就相去不远,没有什么不同了。所以孟子以从事教育作为人生最大乐事,列教育事业为立国的头等事业。也谆谆告诫世人,没有真才实学,万不可妄为人师。

1、孟子的教学重心

孟子教学的中心科目,可以指陈两项,那就是道性善、明人伦。

道性善,是孟子独创的新说。意在表明善性本人人所固有,故为善亦人人所可能,借此启迪我们向上的自觉,激发我们向上的努力。教我们在消极方而,都知道存养善性,独善其身,以别于禽兽。在积极方面,均能够扩充善端,兼善天下,而成为大人。

“伦”是理的意思。所谓“人伦”,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做人应守的常理。

2、孟子的教学方式

孟子既主张贤者要负责教养不肖者,就本着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对于前来求教的学者,是“去者不追,来者不拒,”毫无限制。这样一来,他门下弟子,难免贤愚杂处,品类不齐。于是他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别教导。他列举的教学方式,在积极方面,共有五种: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3、孟子对施教的主张

第一,确定目标,建立标准。

第二,重视环境。

4、孟子对求学的主张

第一,学贵自动。

第二,学贵专心。

第三,学贵有恒。

第四,学贵务本。

第五,学贵自得。

五、孟子的功业

《孟子》七篇,总共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虽然汉文帝时曾把它和《论语》、《孝经》同设博士在太学里开课。后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以为他著书立言,上承孔子,得其真传。赵岐《孟子题辞》赞孟子其“命世亚圣之大才”,说“《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舌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也把《孟子》和《论语》相配。但是自汉至宋,诸史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却一直把《孟子》与《庄子》,《荀子》并称,把它并入儒家,当做一部子书看待。

唐代中叶,韩愈才重新认识孟子的伟大,特加尊异,以为他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传的道统,发出“孟轲好辩,孔道以明”,“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的赞叹。说“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

等到宋朝,神宗用王安石议,正式以《论语》、《孟子》同科取士,《孟子》的地位日高。复经周、程诸子的大力表扬,乃有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为作章句、集注,以为《大学》为曾子(名参)所述,《中庸》为子思(孔伋,孔子孙)所作,孔,曾、思、孟,薪火相传,为道统之所系。从此以后,子部的《孟子》,才跻升群经之列,奠定元文宗至顺三年(一三三一年)七月加封孟子为“亚圣邹国公”的基础。确定了孟子“亚圣”的地位。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己概述于前,现在再简要说明他的功业,以证“亚圣”的尊号,孟子受之无愧。

1、继承道统

“道统,就是古圣先王之道传授的统绪。这统绪幸赖孟子继承开示,才能流传后世,并使自古相传的圣道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民族精神的命脉。

这个道统,在尧、舜、禹、汤、文王之下加上武王、周公,在孔子之下承以孟子,便完整了。

2、消灭邪说

3、明辫义利

4、崇尚气节

性善以外,孟子论养气,也有大功于世,且为前圣所未发。

由于孟子善于培养他的浩然之气,所以修炼成一位坚忍不拔、弘扬道义的斗士,特别重视个人的志气和节操。

孟子对王子垫说:士尚志,志于仁、义而已。

又对宋句践说:所以士在穷困时不放弃义理。显达时不违背正道。穷困就独自修身,显达就和天下人同修善果。

孟子引述曾子的话:“晋、楚之君的财富,是我们比不上的。但是他们凭他们的财物富有,我凭我的仁道。他们凭他们的爵位尊贵,我凭我的义理.我心里有什么不满足呢?”所以他又说:“柳下惠不会为三公的高位,改变他的操守。”

孟子更阐发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道理。说:_

生命是我喜爱的,义理也是我喜爱的,二者不能兼得,只有舍生而取义了。生命是我喜爱的,可是所喜爱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憎恶的,可是所憎恶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些祸患就不逃避了。假使人所喜爱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求生的方法,哪有不使用的?假使人所憎恶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避祸的事情,哪有不去做的?用这方法就可以生存,有时却不肯用;做这事情就可以避祸,有时却不肯做,由此可知,人所喜爱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僧恶有超过死亡的东西,不单圣贤有这种心理,人人都有,只是圣贤能不丧失而已。

孟子甚至为大丈夫塑造一个典型。他说:

居心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谓仁),立身于天下最中正大的位臵(谓礼),走天下最正大的道路(谓义);得志就和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就独自实践所守的正道;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意,贫践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挂折他的志气。这样的人,就叫做大丈夫!

为我炎黄子孙,平添了一股不优不惧、凛然不可侵犯的英气。文天祥狱中作《正气歌》,传诵千古。成仁之日,衣带中有赞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谱成了历史上奉行孔、孟遗教,最伟大、最壮烈的一个乐章。

5、宣扬革命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 289) ,离孔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 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住岸现钡裙适拢昧τ谀盖椎慕逃簧佟,荨读信泛驼葬睹献犹獯恰匪担献釉芙逃诳鬃拥乃镒幼铀肌,幽甏扑悖坪醪豢尚拧~妒芳敲献榆髑淞写匪邓笆芤底铀贾湃恕保獾故怯锌赡艿摹,蘼凼鞘芤涤谧铀家舶眨献拥难刀际艿搅俗铀嫉挠跋臁,裕髯影炎铀己兔献恿形慌桑饩褪呛笫浪迫寮抑械乃济涎伞?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孔子与孟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两人的成就都非常高。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孟子并称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孟子两人在思想上的成就都极大,被后人尊称为孔孟。与此同时,他们两人还都是极为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和孟子两人都以仁为主张,不同的是,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人。历史上对于孔子和孟子两人的评价都极高,也因此才会有圣人、亚圣这些称呼的存在。两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成就,为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世人尊称为圣人,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主张“仁”和“礼”,推崇德治和礼治,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概念;提倡义高于利的利义观,以及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开办私学,广收学生,提倡学生没有等级之分,提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施展教育;主张要根据事实来探究历史;提倡感悟山水的自然游,并主张旅游要健康适度;孔子还提倡积极乐观、为人向善的人生观。 孟子与孔子同出儒家学派,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还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与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把先王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标准,主张实行仁政,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孟子

的影响以及孟子对孔子的推崇;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个概念,点出了国家中百姓的重要性;孟子还提出了人的本性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哲学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

我所了解得孔子与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2、时间安排:15天。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二、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

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组长担任。)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1: 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 (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

孟子《人和》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人和》教案 敦煌中学一部语文组吕文忠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讲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课前导入: 1.学生听刘和刚演唱的《和为贵》引入。 2.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3.“和”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左边是指粮食,右边是一个口,意思就是让老百姓吃饱,百姓和乐了,国家就和平、繁荣、富强了。 4.请同学给“和”字组词(出示幻灯片)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气生财(生意) 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 和睦相处,和气致祥(同学、朋友之间) 二、出示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则 活动设计一: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出示幻灯片) ①天时、地利、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 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④“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⑤“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⑥“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寡”,少。至,极点。 ⑦“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⑧“道”指正义或仁政 活动设计二问题探究: 1.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孟子认为哪个最重要? 2.请同学们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3.孟子是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出示幻灯片)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 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 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 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 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 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 The Lonely Island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

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

孟子下原文翻译

孟子下 第二十一课 治天下以仁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一一《孟子?离娄上》 译解: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的自力,公输子那样精巧的手艺,不靠圆规和直尺,也不能够画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耳力,不靠六律的协调,也不能够校正 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身正天下归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解:关爱别人,另从却不来亲近,就要反思自己为仁的程度;治理人民,却达不到治理的效果,就要反思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礼待人而得不到回敬,就要反思自己恭敬的方式。行为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都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人自然会来归 附。 第二十二课 吾何为不豫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一一《孟子?公孙丑下》 译解:上天不想使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能够担当呢?我为什么不愉悦呢? 人各有所长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 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解:有为官者的事务,有为民者的事务。况且一个人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有赖于百工 之制作,才能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亲自制作然后再使用,那是带领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治理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人,治理人的人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第二十三课 仁德者无敌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一一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解:孟子说:“仗恃实力而后假借仁义之名号召征伐的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样做不必以强大国家为基础。商汤凭借纵横七十里的土地统一天下,周文王凭借纵横百里的土地统一天下。凭借武力使人服 从的,那些人并不是从心里服从你,只是因为他们的力量不足;凭借德行使人服从的,那些人是从心里归服你,就像七十多位弟子归服孔子一样。” 仁为君之本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一一《孟子?梁惠王上》 译解:大王您如果能对百姓实施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使百姓深耕细作,及时除掉田里的杂草;让年轻人在闲暇时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敬爱 兄长,在外面能做到尊长敬上,这样,即使让他们拿着棍棒也足以抵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孟子人和 优秀教案

人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4.主要讲授第2、3则。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 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掌握文章大意。 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 一、课前导入:在最近几年我们遇到的灾难很多,比如前几年的非典、南方的水灾,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最终我们都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切,为什么?原因是离不开人们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在抗震救灾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说明人和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进天开看看孟子最人和的阐述。 二、以复习形式学习第一则。 活动设计一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

孟子三则原文与翻译修订稿

孟子三则原文与翻译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孟子》三则 春秋 孟子 (一)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得兼:同时获得。(2)苟得:苟且取得。(3)患:祸患,灾难。(4)辟:通“避”,躲避。(5)如使:假如,假使。(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7)勿丧:不丢掉。(8)蹴:用脚踢。(9)何加:有什么益处。(10)奉:侍奉。(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

孔子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异同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

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 案 导读: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

孟子吧。 (3)孔子、孟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孔子用他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告诉我们要仁爱,孟子用他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名言告诉我们:除了物质享受,人还应该有更高尚的更执著的追求,孔孟思想中的精髓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我对孔子、孟子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他们的思想理解得更加透彻,我立志要把孔孟思想发扬光大。 (以上题意思接近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

《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1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第一则。 1、学生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解释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④“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⑤“固.国”的“固”,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⑥“威.天下”的“威”,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⑦“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⑧“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注音 难.(nàn )孝悌.(tì)惛.(hūn )横.逆(hèng ) 4写出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叛) 其横逆由.是也(犹)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无)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舜,人也;我,亦人也。(判断句) 城非不高也。(判断句) 凶年免于死亡。( 状语后置句)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判断句) 二·合作探究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

《孟子离娄上》原文及翻译(1

《孟子·离娄上》原文及翻译(1 孟子 原文:离娄上·第一章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②,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④;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⑤,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⑥,率⑦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榘准绳⑧;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⑨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⑩,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云:『天之方蹶11,无然泄泄12。』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13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离娄上·第二章 孟子曰:「规榘,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①,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②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离娄上·第三章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①;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②。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③酒。」 离娄上·第四章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

孔子,孟子,列子

孔子、孟子、列子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 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 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 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 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 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 典的《论语》。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1],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教学特点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⑤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思想体系特点 ①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

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

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 1、【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

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8分) 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不过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九年级某班正在展开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2分)走近千古圣贤,敬仰百世智慧学习儒家文化 (2)【充实内容】补充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2分) A.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 B. C.说说孔子孟子的名言、评评孔子孟子的故事、读读孔子孟子的思想 D.议议孔子孟子的魅力。 (3)【讲述故事】分别写出一个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2分)(2分) (3)(2分)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韦编三绝”等。孟子:“孟母三迁”“断织督学”等( (4)【品读名言】写出你对孔子或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要求注出人名。(2分) 如: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人要光明磊落;三人行,必有我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不要强加于别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对书本知识辩证分析接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人要有忧患意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凡事要有规则约束。等等 二.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8分) 为了让我们走进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先哲,为了让他们的思想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代人心中,老师组织我们上了一节“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课。 ①上课伊始,老师让我们展示交流各自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对联似的探究主题。 你拟写的探究主题是:走进孔子孟子,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儒家思想,缅怀孔孟先哲。 ②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向同学们实行“孔子孟子知多少”的调查。请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填写下面调查方案的空白部分。 A、A、确定调查对象,小组具体分工; B、实施调查了解,做好具体记载; C、归类调查结果,梳理主要信息; D、D、拟写作提纲,写调查报告。。 ③请简述你所了解的孔子或者孟子的相关知识。(生平、思想、事迹等,很多于三个内容)③(2分,填对三项内容给2分,填两项给1分,填一项0.5分)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被尊称为“圣人”和“亚圣”。他们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长远影响。孔子弟子三

《孟子》一书的全文

《孟子》一书的全文 孟子全文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 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 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 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 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乘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1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

老子孔子孟子

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dān),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 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中 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 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孙子孙氏,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 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同时代或略晚,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出自妫姓或姬姓,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哲学家,今在山东、江苏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亦称《十三篇》。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 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