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数学下【数据的分析】

初二数学下【数据的分析】

方向教育数据的分析

【知识点及题型】 1.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有n 个数据n x x x ,,, 21,则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为 n

x x x x n

+++= 21.

【学以致用】

1.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40

B .42

C .38

D .2

2.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另外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11.6 B .2.32 C .23.2 D .11.5 3.某电视台举办青年歌手演唱大赛,7位评委给1号选手的评分如下: 9.3 8.9 9.2 9.5 9.2 9.7 9.4

按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将其余得分的平均数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1号选手的最后得分是 分.

4.2012年5月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所示:

城市 武汉 成都 北京 上海 海南 南京 拉萨 深圳 气温(℃)

27

27

24

25

28

28

23

26

请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24 B .25 C .26 D .27

5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1)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2)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2)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

权的意义:权就是权重即数据的重要程度,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常见的权:1)数值、2)百分数、3)比值、4)频数等。

【学以致用】

1.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时) 5 6 7 8

人数10 15 20 5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A.6.2小时B.6.4小时C.6.5小时D.7小时

2.某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表:

时间(单位:小时) 4 3 2 1 0

人数 2 4 2 1 1

则这10名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平均时间是小时.

3.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孔明笔试成绩90分,面试成绩85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分.

4.为鼓励市民珍惜每一滴水,某居委会表扬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8月份节约用水的情况如下表:

那么,8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为(精确到0.01t)()

A.1.5t B.1.20t C.1.05t D.1t

5.某校为了招聘一名优秀教师,对入选的三名候选人进行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两种考核,现将甲、乙、丙三人的考核成绩统计如下:

候选人百分制

教学技能考核成绩专业知识考核成绩

甲85 92

乙91 85

丙80 90

(1)如果校方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同等重要,则候选人将被录取.(2)如果校方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比专业知识水平重要,因此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他们赋权后各自的平均成绩,并说明谁将被录取.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学以致用】

1.已知数据:2,1,4,6,9,8,6,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4 B.6 C.5 D.4和6

2.在某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72,77,79,81,81,81,83,83,85,8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81,82 B.83,81 C.81,81 D.83,82

3.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30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256辆,2天是285辆,23天是899辆,3天是447辆.那么这30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为()

A.125辆B.320辆C.770辆D.900辆

4.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打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图所示,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5.一组数据5,-2, 3,x, 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6.已知一组数据-2,-2,3,-2,-x,-1的平均数是-0.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2和3 B.-2和0.5 C.-2和-1 D.-2和-1.5

7.对于数据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8.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4.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

1)、代表不同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2)、特点不同

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没有影响;它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个众数,也可能会有多个或没有。

3)、作用不同

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但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

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因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学以致用】

1.我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最后确定9名同学参加决赛,他们的决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小辉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但能否进前5名,他还必须清楚这9名同学成绩的()

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

5.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范围。

1.一组数据-1.

2.

3.4的极差是( ) A .5

B .4

C .3

D .2

2.若一组数据-1,0,2,4,x 的极差为7,则x 的值是( ) A .-3

B .6

C .7

D .6或-3

3.已知数据4,x ,-1,3的极差为6,那么x 为( ) A .5 B .-2

C .5或-1

D .5或-2

6.方差:设有n 个数据n x x x ,,

, 21,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2221)()(x x x x --,,…,,

, 2)(x x n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1

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

()()()[]

222211

x x x x x x n

S n -++-+-=

【学以致用】

1.一组数据2,0,1,x ,3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2 B .4 C .1 D .3

2.方差为2的是( )

A .1,2,3,4,5

B .0,1,2,3,5

C .2,2,2,2,2

D .2,2,2,3,3

3.某村引进甲乙两种水稻良种,各选6块条件相同的实验田,同时播种并核定亩产,结果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均为550kg/亩,方差分别为2

S 甲=141.7,2

S 乙=433.3,则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 )

A .甲、乙均可

B .甲

C .乙

D .无法确定

4.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1.6,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稳定B.乙比甲稳定C.甲和乙一样稳定D.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

5.体育老师对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8次跳高测试,经计算这两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

学的方差是2

S

甲=6.4,乙同学的方差是2

S

=8.2,那么这两名同学跳高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A.甲B.乙C.甲乙一样D.无法确定

6.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的成绩分析如表所示,丁的成绩如图所示.

甲乙丙

平均数7.9 7.9 8.0

方差 3.29 0.49 1.8

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

A.甲B.乙C.丙D.丁

7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如图是两人最近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1)已求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环,求乙的平均成绩; (2)观察图形,直接写出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2

S 甲,

2

S 乙哪个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