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摆正历史的天平——读《日本的战争责任》

摆正历史的天平——读《日本的战争责任》

摆正历史的天平——读《日本的战争责任》
摆正历史的天平——读《日本的战争责任》

文章编号:1006-5342(2001)04-105-03

摆正历史的天平

Ξ

———读《日本的战争责任》

吴志娟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关于日本战争责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也是日本战争遗留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一股右翼分子,企图为历史翻案,拒绝承担侵华战争历史责任。若 泰雄作为一个具有理性与良知的日本学者,针对这股反历史潮流之风,在其著名的《日本的战争责任》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应正视历史的责任,战争根源于天皇与天皇制。此言既出,冲击了日本国内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使日本民众从更高的理论角度认识那段历史、去认知战争的性质与责任。

关键词:战争责任;天皇;天皇制;军国主义中图分类号:K 265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日本逐渐成为经济强国,国内出现了一股右翼分子,企图复活军国主义,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否认日本侵华行径,否认南京大屠杀,拒绝承担战争责任。此举引起包括日本人在内的正义人士的愤概,群起而攻之。日本原玉川大学教授若 泰雄的《日本的战争责任》一书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完成的。对于该书的学术观点、学术价值、基本特征分析如下:

一、学术观点

其一,天皇、天皇制与战争责任。该书的基本观点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的责任在于天皇与天皇制。若 先生以此为论点,全面的分析了侵华战争时期,在天皇、天皇制统治下的日本社会是如何备战、参战的。作者通过对日本当时综合实力的分析,指出日本并不具备发动战争所需的足够的物质基础。他认为这场战争所依靠的更多的是天皇、天皇制强加给国民的侵略意识形态以及一种盲目的“尚武”精神。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天皇、天皇制是侵华战争时期一切罪恶的根源:颠倒是非的国民教育使民众盲目地孝忠天皇;野蛮的军事训练使士兵的人性被极度的扭曲,变得“强捍好战”、残忍而无人道,成为战争机器的零件。在天皇制的独裁统治下控制一切社会舆论,大众传媒不得反对战争;政治家、官僚们兴风作浪;学者、评论家们无言论自由,要么被迫就犯,要么被迫害。在天皇的号召下,国民为孝忠而备战;在天皇制统治下,全社会投入到“圣战”之中。若 先生将天皇、天皇制视为战争的

罪魁祸首,认为其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该书最后结论中主张:“必须废除天皇制,在真正言论自由的环境下,对日本国家、日本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从根本上进行重构”;并认为“天皇制的废除将成为建立生气勃勃的新日本的新起点”。

其二,军国主义与战争责任。若 先生在分析天皇、天皇制的战争责任时,主要偏重于其罪责的种种表现,而忽略了进一步分析在其表象背后的实质问题:天皇何以发动战争?天皇制何以动员全民族投入“圣战”?实际上,这些问题都与军国主义传统有关,军国主义传统是日本近代天皇制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近代日本发展过程中,近代天皇制的形成与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是因为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效仿西

方列强、侵略软弱邻国的民族主义理念上的”。[1]

此说有史

为证: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政府就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口号。自1894年中日战争起,大约十年就发动一次战争,每次战争的结果加速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1876年《江华条约》,朝鲜成为日本工业发展原料基地;1894~1895年中日战争后日本兴起第一次产业革命高潮;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兴起第二次产业革命高潮;1914~1918年参加“一战”,日本由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可见,对外侵略扩张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军国主义传统也随之形成,成为日本近代天皇制政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日本的军国

Ξ收稿日期:2001-05-01

第21卷第4期 咸 宁 师 专 学 报 Vol.21,No.42001年8月 Journal of Xianning T eachers College Aug.2001

主义传统还根植与日本近代启蒙思想之中。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在其论著《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将人类文明分为三类:野蛮、半文明、文明。中国、朝鲜、日本皆属于半文明国家,但其中只有日本具备进入欧美国家之列的条件。随着日本吸取西方文明的成功展开,福泽渝吉把日本定位为“东洋文明之魁”、“亚洲文明中心”,负有将亚洲他国带入文明世界的历史使命。[2]由此可见,在分析天皇和天皇制应承担的战争责任时,不能不进一步分析天皇、天皇制所具备的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这样才能深入地揭露出当年那场战争的孽根之所在。但是若 先生在这方面分析不够深入。

其三,日本官兵与战争责任。日本普通的官兵作为战争罪行的直接参与者,应不应该承担战争责任以及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几大热点之一。若 先生在其著作中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分析了在天皇制的愚民政策、愚民教育笼罩下日本官兵的精神构造,其突出表现为个性不立、良心缺乏、道义不存。这种精神构造使其成为“只会惟命是从的动物”,其人性被极度地扭曲。因而,作者指出:“日本官兵在进行掠夺、暴行、杀害等违法行为时,既没有提到这是‘违反战时国际法的’,也没有讲这是‘违反正义和人道’的,而是讲因为它是‘来自陛下的爱心’而不得不进行的。”若 先生在谈到日本官兵与战争责任时,不否认官兵所犯的罪行,不过他没有明确指出他们是否应承担具体的责任。他认为一切的责任应由天皇与天皇制来承担。

对于日本普通的官兵与战争责任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年犯下滔天罪行的士兵及中下级军官不一定要让其受到直接的处罚,但其犯罪的事实是存在的,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现在所应担负的责任是反省当年战争的罪恶行径,公正的对待历史,反对少数右翼分子的翻案活动及复活军国主义的意图。但是,在现实中仍有部分人不够正确地对待历史,不愿进行自我反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与日本人的战争认识有关。很多日本人相信那场战争的确是一场解放亚洲人民的“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是一种宣传的口号,而是“圣战’”的最高理想。还有部分日本人认为如果说当年日本发动的战争是有罪的,那么,英、美等国也同样免不了战争的罪责。这种“解放战争史观”、“英美同罪战争史观”使有些日本人没有认清“圣战”背后的真面孔。二、很多日本民众是从自身的战争体验去认识那场战争的。正如日本学者藤原彰在《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一书中指出:“日本人痛苦的战争体验模糊了加害者、受害者之间的界限,致使其很少意识到战争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性质。”[3]三、战后,日本天皇没有废除,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日本战犯的罪行没有彻底地清算,这种“优待”反而使部分日本人对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

二、学术价值

日本学术界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责任问题的研究,论文成果较多,其理论分析较为深入,涉及面广,对于日本的政体特征、军国主义传统、官兵的罪行等都有论述。专著成果也不少,但涉及面不如论文广泛,其大多集中于揭露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他们对战争责任的具体认识等问题。如,日本的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编《三光———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述》,东史郎著《东史郎日记》,木坂顺一郎的《一亿玉粹———15年战争与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田正彰的《战争罪责》,津田道夫的《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等。整体而言,从政治理论上分析战争责任的论著尚不多见,若 先生的《日本的战争责任》一书为这方面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项理论研究的空白。

该书的学术价值还体现在: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其他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为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书中讲到:“日本人是来自不成熟阶段的人”,“它没有经过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的宗教改革和启蒙时代,也没有为自由和民主而流过血”。这段话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日本的国民性在战争期间所起的作用。又如,书中提到:“这次战争是日本国家自身的时代错误”,“日本确信自己这种侵略行为是正当的,这在世界史上并不罕见。中世纪的宗教战争似乎也是基于类似的神圣使命感”,“这种思想乃是前近代精神的产物”。这段话涉及到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天皇制特征(即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日本近代精神及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的相互关系提供有价值的素材。书中还提到日本帝国政体的民众基础问题,指出:“近代的(即英美的)、小市民的、城市的知识阶层,是日本政府最厌恶的,而唯政府之命是从的‘纯朴的农民阶层’才是日本国家的基石”,“国民的教养和文化素质一经提高,大日本帝国这种体制就不能成立了。”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进一步探讨天皇制下的国民为何如此盲目地孝忠天皇。

三、该书的特点

其一,立论较高,角度新颖。如前所述,若 先生指出天皇、天皇制应承担全部的战争责任。而天皇是政府的象征,政府是天皇制的实体,换而言之,他是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将责任归于近代日本政府,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很多学者将战争的责任要么归于某个天皇、要么归于某个利益团体,或者在日本官兵的滔天罪行上作文章,这种观点、立论及分析问题的角度难免有肤浅化倾向。

其二,学术性、思想性的统一。该书的学术价值在前文已有详细论述,不再赘言。其思想性(即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认识价值方面。该书的立论观点有助于提高民众对战争本质的认识。战争结束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日本

601咸宁师专学报 第21卷

国内依然还有少部分人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历史,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受现实各种不良舆论导向的影响,对战争的本质认识不清。正如该书提到:“人们希望和平、反省战争,但是,战争的根本原因何在,谁应当承担战争的主要责任,要搞个一清二楚的动向却很少看到……因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天皇的尊严’就要崩溃,这在日本是最大的忌讳。”若 先生作为一个曾经投入“圣战”的日本人、一个曾经是罪大恶极的加害者,他能够如此深入地揭露、批判战争的责任者、能够如此深刻地反省战争罪行,实为难能可贵,反映出作者公正的历史态度与良心的回归。同时,也给那些依然执迷不悟的日本民众打了一针清醒剂,使其对于战争本质的认识更深刻。

其三,学术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日本的战争责任》一书作为一部学术专著,遵循学术规范,注重学术的严谨性、真实性、准确性,应用了大量的档案史料、图表,注解详细,有案可查。该书在不影响其学术规范的前提下,用文学性的语言进行论述,别具一格,增加了该书的趣味性与可读性。比如,“为什么日本军队相信刺刀能战胜坦克”、“突破绝望之路”、“真空地带”、“怀抱着赶制的炸弹去死”等等。文学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能恰当地运用于历史专著中,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群,学者可读、一般读者也可读。若 先生在这方面的创意值得在学术界推广,不失为活跃学术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四,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该书内容丰富,涉及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到军事,从政府到民间,从官僚军阀到文人墨客,从社会精英到普通民众几乎无所不及;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分门别类,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四、该书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若 先生从法学的角度对日本战争的责任进行分析,是该书的一大优点。但是,作为一部历史研究专著,它又成了一个缺陷。作者谈到天皇与天皇制,将其

作为承担责任的实体,却没有从历史的角度深入地分析天皇制政府更深层次的本质,以及与战争责任相关的其他问题,使其论述不够全面、深入。而且,该书过于注重史料的记述,对一些理论问题缺少必要的分析、评论,研究不够深入。比如,前面提到的军国主义传统问题、民众的责任问题等。其著作的缺陷是有因可寻的。若 先生1924年出身于中国青岛,1944年应征入伍,回国后在东京大学攻读法学,1952年毕业后,在农林行业任职。1990年退休后才开始著书立说。可见,若 先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历史训练,该书的缺陷即与作者自身的治史水平有关。实际上,日本学术界在研究战争的责任问题方面,由于很多研究者都是旧军人,缺乏历史专业训练,其研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回忆特色,一般而言,史料丰富,真实可信,但分析不够深入。

综上所述,若 先生的《日本的战争责任》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历史专著,其立论较高、史料丰富、条理清晰、论述详实。该书的立论角度、思想观点,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作者勇于将矛头指向天皇、天皇制,体现出其学者风范,正如章开沅先生提倡的:“治学不为媚时语。”最后以一句话总评该书:“此书以文学之妙笔,寻历史之真迹,摆正历史之天平,抒发忏悔者多年的宏愿,以此显示‘日本国民的理性与良心’。”

参考文献:

[1]王也扬1军国主义与日本社会大众———评木坂顺一郎

《一亿玉粹———15年战争与民众对战争的支持》[J ]1抗日战争研究,2000,(3)1

[2]章伯峰1日本为什么不反醒战争罪责[J ]1抗日战争

研究,2000,(4)1

[3]《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1一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综

述[J ]1抗日战争研究,2000,(1)1

K eep the B alance of H istory

WU Zhi -juan

(History Department ,Center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

Abstract :The issue of Japan ’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ar has always been the heated -point in the academic field as well as the im 2portant Japan ’s problem after the war.In the several past years ,In Japan ,s ome right -wingers ,who attempt to reverse the historical verdict and refuse to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have emerged.The book Japan ’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ar pointed out that Japan should not neglect its responsibility.The comment both attacked the irresponsible views in Japan and led the Japanese people to a right way to learn the war ’s nature and its responsibility.

K ey w ord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ar ;Mikado ;Japanese M onarchy ;militarism

7

01第4期 吴志娟 摆正历史的天平

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学习体会 3篇

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学习体会3篇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能不能干事是水平问题、能力问题、胆识问题。干事,是一个过程。干事前,须搞好调研,抓好谋划,明确干事的目标、措施和要求。干事中,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抓好组织协调,明确工作重点,把握重要环节,须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新对策、新办法。干事后,须有评价反馈,听一听百姓的反映,看一看办事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能不能干事,不仅取决于水平能力,还与胆识密切关联。胆识决定气魄。有些事办不成或办不好,问题就在于当断不断,贻误最佳时机。能力、水平、胆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善于学习的有心人。 干成事,是一种追求,一种效益。干成事,是想干事与能干事的综合反映。想干事、能成事须把干成事作为追求目标,想干事而不去干、坐而论道不行;能干事而干不成、没效果也不行。我们所说的干成事,是符合科学发展的事,是百姓满意的事。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则与干成事背道而驰;还有些事,初衷不可说不好,但效果未必理想,动机与效果背离;如有的工程竣工了,却是"豆腐渣"工程;有些事看似轰轰烈烈,但徒有虚表,形式大于内容。因此,要着眼于干成事,智谋在干成事、劲使在干成事,用效果检验干成事。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学习体会2 近期,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勇

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并提出提高七个具体能力要求: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新目标。 首先,年轻干部要善于学习。要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不断接受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提升各种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向老干部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和群众学习。要虚心向他人请教,多听、多问、多学,将学到的宝贵经验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年轻干部要学以致用。年轻干部要结合实际问题,注重学以致用,从而把学习效果最大化。只有年轻干部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干得好,才能真正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靠谱干部。 年轻干部才思敏捷、敢闯敢干,是党的事业希望所在,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无论事业发展要求,还是自身成长需要,都必须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不变的追求。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做到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 绝不能让年轻干部当"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当"风雨中的野草",经得起风吹雨打,才能磨炼出能成事的真本领。为此,要多安排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项目推进、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锻炼,让他们通过"亲自干""自己试",直接参与大事、难事、杂事的解决全过程,在吃苦头后汲取教训、深刻反思、改进办法。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

电子天平的校验与质量控制的关系(一)

电子天平的校验与质量控制的关系(一) 摘要:电子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天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取代机械天平之势。电子天平采用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称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功能强度等机械天平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从电子天平原理出发,对电子天平的校验与质量控制的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子天平;检定;质量控制 1.电子天平的原理 高精度电子天平通常采用电磁力平衡式传感器,电磁感应式电子天平与电子秤不同。电子秤是使用电子天平是利用电磁力平衡的原理进行设计的。根据电磁力公式:F=BLIsinθ(1) 其中:F为电磁力;B为磁感应强度;L为受力导线的长度;I为流过导线的电流;θ为通电导体与磁场的夹角。 由公式(1)可知,F的大小与B、L、I及sinθ均成正,由于设计好的传感器,其感应线圈的规格尺寸已固定,所以其B、L均不再改变,而θ为90°,故sinθ=1,因此,F的大小与I成对应关系。 电子天平主要组成部分有:电源、电磁力平衡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键盘和显示器、控制电路。电子天平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天平空载时,电磁力平衡式传感器处于平衡状态。加载后,感应线圈的位置发生改变。光电传感器中的光敏三极管所接收的光线强度的改变,其输出电流也改变,该变化量经微处理后,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使电磁力平衡式传感器重新处于平衡状态。同时,微处理器将电磁线圈的电流变化量转变为数字信号,迅速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2.电子天平的检定 根据检定规程要求电子天平的检定项目应为9项,检定内容主要包括:鉴别力、灵敏度、各载荷点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偏载检查(四角误差)和配衡功能检查等。根据被检天平的具体情况,并非每一项内容都需要检定,具体的检定项目需要由电子天平的准确度级别和检定分度值决定,但对于日常周期检定来说,主要进行以下几项验定: 2.1鉴别力的检定 对电子天平只有鉴别力是有意义的,因而不存在灵敏度的检定问题。对鉴别力的检定,比较严谨的方法是:先将相当于检定载荷(规程指出载荷选用空载、全载或二者中一种)示值L的砝码加在天平盘上(其中有10个d/10的小砝码),然后逐个取下d/10的小砝码至显示值变为L-d时,再加上一个d/10的小砝码,此时将质量为1.4d的砝码轻轻加到称盘上,显示值应变为L+d。但在一般情况下,在用电子天平的鉴别力不会有问题,所以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用质量为1.4d小砝码试一下即可,对于d≤1mg或e>2d的电子天平,规程中说明允许免检其鉴别力。 2.2各载荷点最大允许误差的检定 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是指天平的线性度(或称线性误差),它与天平的准确度等级和称量有关,目的是判定天平的示值误差是否在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在检定时,除按规程要求选取检定点外,还应根据被检电子天平的e与d关系来确定是否应该对每一被检点采用附加小砝码,寻求数字转换点的方法来找到该检定点的实际模拟值,以确定其示值误差。 2.3天平重复性误差的检定与计算 重复性是描述电子天平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载荷多次称量结果之间的差值,是衡量电子天平能否提供一致结果的能力。重复性检定在空载和加载状态下进行,测定次数应根据电子天平准确度级别的不同而异,检定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按非自动天平检验规定进行,对e≥5d 的电子天平则可以省略用附加小砝码寻求数字转换点进行凑整计算的过程,而直接用天平示值减去砝码质量值来计算重复性误差。对重复性误差可用极差法或标准偏差法来评定,但以

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慎海雄 习近平同志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2012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更加突显。各级领导干部在当前工作中,惟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做到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贡献大,才能鼓舞士气、克难攻坚,让人民群众看到成功和希望。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推进,必然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的事业注定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共产党人:他们充满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在不断破解难题、战胜挑战中去夺取一个个新胜利,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显然,那种暮气沉沉、因循

守旧、首鼠两端、患得患失的干部,是难以胜任这样的历史重任的。 去年以来,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他们有思想、有激情、有干劲,在领导科学发展中正在崭露头角。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干部队伍中长期存在的软弱涣散这一痼疾还没有彻底根治,在某些部门和地区甚至还比较普遍地滋长。所谓软弱,就是不敢旗帜鲜明,敷衍塞责、回避矛盾,不抓不管、得过且过;所谓涣散,就是凡事漫不经心,胸无大志、一盘散沙,主要领导在其他干部那里没有威望,干部在群众眼里没有威信。领导干部软弱涣散的问题,实质在于某些干部特别是某些主要领导干部不愿担责、不敢担当,对矛盾和问题视而不见,试图以“鸵鸟政策”求得自保。久而久之,必然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唾弃。 领导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考验的是干部的党性原则和政治品德。现在年轻干部中间,除了实践经验有些参差不一外,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多不相上下,关键是要看其品德和作风。领导干部如果心底无私、克己奉公,以闻鸡起舞、夜不能寐的精神和意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多为人民办实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敢作敢为、不计较个人得失,就往往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辟出一番新境界。如果领导干部成天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沉醉于所谓个人的“人生规划”,甚至担心因为触及矛盾得罪了一些人、丢了一部分选票而对问题不闻不问,一切为着一己之私在盘算;干事耍花架子,哄上欺下,忙碌那些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改革创新也就缺了底气,不可能打开工作局面、确保可持续发展。

党员干部要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党员干部要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8日 11 版)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进程的真实记录,是中国文明与发展的经验智慧的“百科全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要学好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智力支撑。 吸收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丰富完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凝聚着智慧的力量,蕴藏着道德的精髓,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 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滋润我们文化素质的营养“母体”。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和科学人文精神,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它以经典文献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如《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左传》、《吕氏春秋》、《易经》、《资治通鉴》……人生之真谛、万物运行之玄妙、事物发展之必然蕴含其中,每读一本就是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它又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予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的智慧和思想就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从《毛泽东选集》中可以看到他引用过几十种典籍。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向毛泽东学习,继承祖先留下的极其丰厚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灿烂的历史文化是熏陶我们道德人格的精神家园。中国历史文化中积蓄着道德文明的力量,中华民族道德观融入中国人心灵深处,并成为民族延续的精神支撑。我们倡导遵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成要素,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涵盖的内容。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一定的历史文化继承性,是对两千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悌、忠信、智勇、礼让、和善等,都是历代传承的道德信条。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凸显出了超越时代的道德属性。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汉使苏武饮雪吞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党员干部要从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中获得启迪与激励,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 借鉴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与水平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历史,包含着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多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印证了历史的成功与失败。借鉴历史经验就是要将它化作工作的智慧与动力,落实在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上。

历史典故中的宽厚待人

历史典故中的宽厚待人 自古以来,宽厚之心待人这种品德一直为社会所崇尚,“宽厚之心待人”是人的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以“宽厚之心待人”看似短短的一句话,其实却蕴含了无限智慧和人生哲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能做到这点的人,肯定是一位睿智的人。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一个智者、一位有修养的人,他不但要拥有大海一般容纳千百河川的胸襟,还需兼有谦谦君子气度,以善良的心来对待一切,时时检点自己,做到严以律己。同时,对待朋友要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做到宽以待人,这就是一个人素质体现。这种情怀于己于人及现代社会极具教育意义,也是如今构建和谐社会所必要的前提条件。“宽厚之心待人”这句话是平民百姓做人的警句,要以德报怨,要心胸宽阔。其实历史上英明的君主很多也能宽厚待人,有一些人大概是性格使然,但也不乏耍心术,玩弄一些笼络人的手段。但不管是真心待人,还是假惺惺耍权术,受到恩惠的人往往以死相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文节选一些有名事例。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这是说秦穆公走失了骏马,歧下的当地百姓三百人把马给吃了,官吏追踪到了这些人,要按法惩治这三百人,但秦穆公却说“君子不以牲畜害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人”于是送酒给这些人并赦免了他们。大约三年后秦穆公伐晋,但却被晋困住,秦穆公也受了伤,在这危急的关头,一支队伍冲了过来,击溃了晋军,秦穆公反败为胜并俘虏了晋惠公,这支队伍就是吃了秦穆公的善马,并被秦穆公赐酒赦免了的三百人。《史记》记载:“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挣死,以报食马之德。”按说凭秦穆公的权力和地位,自己的“善马”被“刁民”杀了吃了,不说“怒火中烧”,至少也“气不打一处来”,无论怎么处罚也不过分,但秦穆公心平气和,“君子不以牲畜害人”这是何等仁义博爱情怀,这和孔子家马厩起火,孔子退朝回来先问“伤人乎?不问马”如出一辙,秦穆公和孔子都是以人为本。 春秋时期楚庄王也有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这就是有名的“灭烛绝?”。楚庄王在名将养由基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夜色降临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殿前席间一片漆黑。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七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七年前不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秦穆公与楚庄王宽宏大度的做法,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偶尔为之,更不是处心积虑、装腔作势的表演,表演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流传千古的。这是他们本身具备了极高的心理素质,极宽广的帝王胸怀,使更多的贤士归附了他们,这才成就了他们雄踞“霸主”地位多年,才有了他们二人缔造的“伯乐相马、百里奚五羊皮(用五张羊皮换一位名臣百里奚),三年不鸣,

用天平比较轻重(一)

第一课时:用天平比较轻重(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37页、38页,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比较物体质量的基础上学习的,选择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见到的。本节课的用天平比较轻重活动对学生来讲,没有困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对测量物品质量活动有好奇心,体会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的科学性,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天平、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 2.知道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3.对测量活动有好奇心,体会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的科学性,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重点、难点 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梨、苹果、玻璃弹球、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讲台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解答问题:(1)请同学们目测苹果和梨,猜测一下哪个轻哪个重。

(2)让同学们亲自拿手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2.拿出天平,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结果。 学生:天平是平衡的,得出结论“梨和苹果相等”。 3.老师提问:1个梨和几个玻璃球同样重? 解答问题: (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天平的左端放1个梨,右端放1个玻璃球,观察天平,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说明1个梨的重量重于1个玻璃球的重量。 (2)继续往右端的托盘里放玻璃球,一直放到第6颗时发现天平两端平衡,于是得出结论1个梨和6个玻璃球同样重。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观察和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了解通过天平可以测出谁轻谁重,了解天平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发现问题: 1.测量语文课本和铅笔盒,他们各有几个玻璃球那么重? 解决问题:(1)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估计一下 (2)天平的左端放语文课本,右端放玻璃球,先从第一个玻璃球开始,依次往上加玻璃球,直到天平两端平衡,最终得出语文课本与几个玻璃球相等。(测量铅笔盒方法同样) 2.测量语文课本和铅笔盒的结果是什么?比较一下哪个轻,哪个重?解决问题:

竹林七贤的人物历史典故

竹林七贤的人物历史典故 导读: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有关竹林七贤的人物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有关竹林七贤的人物历史典故 一、山涛 山涛字巨源,似乎这名字就设定好了他一生,无论是文化造诣上,还是官场政治上,他都是当得上“巨”之一字:身处竹林列七贤,近居庙堂为高官。就连识度——见识气度也绝配那“巨”字,他的妻子在把他和阮籍、嵇康比较时便说过:“你的才气不及他们,但识度胜之。” 他是竹林七贤中第一个真正走出竹林和司马氏合作的人。毋庸置疑,他受到的压力绝非常人所能接受。嵇康当时便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指名道姓,直接把山涛贬为一介屠夫,说他自己的手占满了血腥污秽还要拉别人一起操刀。朋友的不理解和怒责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想必更痛苦的还是山涛他自身的挣扎和矛盾。毕竟能和阮籍、嵇康这般人走到一起的必然不是那只顾追名逐利的俗子。 应该说山涛是挣扎过的,是选择那些隐逸的生活和出色的好友,还是选择民生、国家和功名?山涛最终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要求他

必须放低自己的原则,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能与之融合而处,不复竹林中把酒闲散的情调,也不及与好友挥琴长啸的自在。官场之中有太多尔虞我诈,他小心翼翼的同时要挣扎着接受那些肮脏。 对于山涛,我们是不够资格责难他的。他虽终向浊世妥协,但他不同流合污,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他做到了;虽然嵇康罹难,官居高位的他为求自保而沉默,但嵇康死后却能将嵇康之子视为己出,不管是不是出于愧疚,都是难得的。就连嵇康自己都对嵇绍说了“有山涛在,你就不是孤儿”这样的话,可见他最后终究是原谅了并了解了山涛。连嵇康都已释然,我们又何必总是耿耿于怀? 总是会把山涛和薛涛弄混,不过这两人均是有才,又同为无奈屈协于浊世,一个是可爱的男子,一个是可爱的女子,有时候会想,他们若生在同一时代,可否作令人羡煞的比翼,连“洵美且异”的连理?又是怪念头。 二、王戎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多么灵动精巧的话。有妻如此,王戎是有福的,更不难看出,他同他妻子一样,是个灵动精巧的人。 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王戎选择的不是加官晋爵、争取功名,相反他做了个商人。巧妙而矛盾:一边是社会顶端的知识分子,受人尊敬;一边又是社会底端的商贾之辈,受人鄙薄。甚至连娶妻也不娶书香门第的女儿,反娶商贾之女。我忍不住要猜测这是不是他对整个世俗的

年轻干部成长的思考与建议

年轻干部成长的思考与建议 影响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从内因分析,我认为应当切实注意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知识诚可贵,事业心更重要。年轻干部的一个优势在于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宽。但应当看到,面对新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加强学习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年轻干部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自身的工作特点出发,区分主次,突出重点,做到党的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应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应本着“实践、实践、再实践”的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干一项事业,不入痴入迷,就难入佳境,难出绩效。而且,往往事业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没有成事之心,没有拼劲,没有锐意进取的勇气,知识就只是摆设,终不能转化为能力和效益。年轻干部应学会在不懈的奋斗和奉献中去获取知识,实现价值。 二、融个人奋进于民族命运与党的事业之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球是渺小的;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个人是渺小的。年轻干部志存高远,力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大作为,应当提倡和鼓励。同时应当明确,离开党组织培养和党的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个人的一切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诩高明,在成绩面前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和作用,甚至居功自傲,置己于集体之上,拒绝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犯错误只是早晚的事。年轻干部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跟着党组织走,为着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三、虚实相间,远近结合。“虚”,指理性思维;“实”,指实践能力;“远”,指远景规划,精神世界;“近”,指现实生活,当前行为。年轻干部提高能力,既要“实”得下去,使点子实际,作风过硬,效果实在,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假把式”;又要“虚”得上来,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思考研究问题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把握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经验与理性的统一、立意与选择的统一,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每完成一项工作,每走过一段路程,都应当“反刍”咀嚼,分析得失,总结经验,获得规律性认识。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同时需要远大的理想和扎实的行动,“远”与“近”两个世界缺一不可。“舍远求近”,将缺乏人生信念和人格精神。“舍近求远”,空怀壮志而不落实,绝不会留下自己的奋进轨迹。年轻干部应学会在“远”中思索,在“近”中探求,使“近”的每一步努力,都成为“远”的组成部分。 四、十字路口慎选择。人生之路,是一条比其他任何路都复杂的路:有坦途,也有悬崖;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岔口。柳青曾在《创业史》中告诉人

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新班子如何造就新气象?首要一点,是自觉树立从政道德,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常修为政之德”。 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群众为何如此看重政德?因为作为政德主体的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党的领导权和国家权力。一般人无德,影响再大也可想见;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失德,则会损害社会进步、危害人民利益、贻害党的事业。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德,看的是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心拥护,还是虚与委蛇;对中央决策部署是认真执行,还是阳奉阴违;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坚定,还是模糊动摇;对人民群众是满怀真情,还是感情淡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缩;在矛盾纠纷问题前是迎难而上,还是明哲保身;对个人名利是淡泊处之,还是热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慎独慎微,还是言行不一。概言之,看他能否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说到底,看他是否能有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中国,正处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就是历史担当。思想政治领域风云激荡,没有自觉的政治担当,如何能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转型期中国矛盾不断积累叠加,没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如何能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精神文化阵地百舸争流,没有自觉的文化担当,如何能凝聚社会共识、重振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文革”中小平同志曾两陷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决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选择与担当,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开天辟地的伟业、改革开放中国激荡人心的篇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举世瞩目的辉煌。权既为民所赋,当为民所用,这是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党性修养。 一个干部被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意味着个人的机遇,更预示着历史的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面对日益峻迫的“发展以后的问题”,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党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繁重,这一代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大的历史担当,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平稳发展,更应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倘若只计个人得失,

温州历史典故

温州历史典故 南怀瑾,一代国学大师生在这里。 研究庄老文化,孔孟之道的深奥的人。 温州数学家曾出不绝,1/4的中科数学家都温州的额,其中又以苏步青、谷超豪为代表。 温州话更是温州绝无仅有的文化之一,在世界来看汉字是最难懂的语言,在中国,最难懂的方言就是温州话了,排在第一位。 抗日时期温州话经常用作情报传递的途径。 在战国前,公元前192年为东瓯王的都城。 浙南一带称作瓯东晋323年,在东南,有个人看中了这地。 一个围绕瓯江的小城由此而建,名为瓯。 这个风水专家郭璞,让温州靠倚三山一水两分海。 晋代时期,备受李白欣赏的谢公谢灵运,在温州任永嘉太守,并留下许多诗和池上楼一个以诗命名的楼。 宋代温州民间发明了南戏,才演变出今天这么多名剧种,是中国戏剧的鼻祖。 而且宋代的温州人早已产生了重商思想了。 南宋靖康之乱,宋徽宗曾逃至江心屿,住了很久。 文天祥亦在这江心屿看着江水东逝流下不少诗句。 《坛经》收录了一名重要的温州永嘉禅师,他是六祖慧能大师的法嗣,即玄觉禅师。

明代初期,刘基辅佐朱元章打下天下,大家是知道诸葛亮和吴用的,刘基即是如此。 嘉靖年间,温州出了个官至内阁首府,相当于宰相位的张璁。 同时该年间,温州的鲍一中,成为国最厉害的围棋手。 古代,文林带着儿子文征明亦在温作官。 雁荡山更是被徐霞客收入其游记,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方孝孺的《中山草堂记》中。 书法家蔡襄、范成大、汤显祖都留下许多诗句和题壁。 中国有三山五岳,这三山就是黄山、庐山、雁荡山。 谢灵运正是在在登雁荡山时发明了谢公屐。 康有为在1924年游历雁荡,留下20多件作品。 茅盾有诗《接客僧》,苏轼有诗《次韵周寄雁荡山图二首》。 温州状元王十朋在江心屿又留下绝对:云朝朝朝散,水长消。 江心屿是一座孤岛,岛上有东西二塔,它和西湖一样“一湖印双塔,又与江外的城市隔绝。 烟台条约开放温州以后,英国人驻江心屿想拆掉东塔。 不料那天台风刮起,阻止了拆塔工程,东塔的顶部后来也长出了一棵千年榕树。 清代末期,孙冶让,一代改革教育家,又为近代化中国作了巨大贡献。 近代时期,张爱玲亦来温寻找那个滥情的胡兰成,他们一起走遍

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测试题

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测试题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3、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 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 天平。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 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 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 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一.选择题 1.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A. 将游码向左调节 B. 将游码向右调节 C. 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 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 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

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共产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 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建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要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认识党的光荣伟大,不仅要充分认识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光荣伟大的业绩,而且要充分认识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一、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二、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三、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做一个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做一个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务必要培养善于学习、精通业务、驾驭文字的能力,方能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引领鳌头、扬帆远航,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善于学习的能力。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才代表将来。年轻干部普遍文化素质较高,但要承担更重要的职责,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加油充电。首先,要向群众学习。群众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且是智慧的源泉,年轻干部要心系群众、贴近群众,俯下身子向他们学习勤劳、朴素、智慧、担当的品格。其次,要向书本学习。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年轻干部要多看好书、勤于思考,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补齐能力短板,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最后,要向前辈学习。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谦虚态度,主动向老一辈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忠诚爱国的情怀和奉献担当的品格,学习他们统筹工作的能力、严谨细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精通业务的能力。年轻干部当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不断摸索规律、积累知识、增长才干。首先,要有详细的职业规划。年轻干部要把当前工作与未来规划结合起来,培养对本职工作的浓厚兴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断发扬钉子精神、水滴精神,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其次,要有严苛的精品意识。细节决定成败,一颗小小的铁钉会影响一场战争,甚至会亡了一个国家。年轻干部要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努力做到出手必是精品。最后,要有持久的工作态度。年轻干部要磨砺坚忍不拔的品格,扑下身子,沉得下去,通过做好每一件小事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在大事面前才能游刃有余。 驾驭文字的能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讲过:“读书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成熟,写作使人精确。”只会说不会写的干部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年轻干部要想胜任工作,做出成绩,更要注重加强文字修养。首先,要有吃苦的精神。文字工作是一项苦差事,从时间上讲是白加黑,从工作量上讲是无休止,年轻干部当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付出艰辛的努力,方能妙笔生花。其次,要学写作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分析天平科学称量方法探讨

分析天平科学称量方法探讨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上规定,称量的基本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减量法,另一种是增量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更有很多的操作方法: 1、称量纸法:取称量纸置于天平中,清零,称取样品于称量纸上,至规定重量,记录重量W1,将称量纸中样品转移至容量瓶中,再次称量纸的重量,并记录W2,此时样品的重量为W2-W1。 2、称量纸法2:取称量纸置于天平中,清零,称取样品于称量纸上,至规定重量,将天平再次清零,然后将称量纸中的样品转移至容量瓶中,再称纸的重量,这时候天平显示的负值W即为样品的重量 3、直接称量法:取容量瓶置于天平上,并加一小漏斗,清零,将样品加入容量瓶中至规定重量,待稳定后,记录读数W,即为样品的重量 4、称量瓶法,将待测样品置于称量瓶中,在天平上测定重量,并记录W1,通过轻敲称量瓶,将样品称入容量瓶中,待接近称量值范围,再次测定称量瓶重量,记录W2,此时样品的重量为W2-W1。 称量方法的选择 a.万分之一天平与十万分之一天平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 b. 称样所用器皿确实需要确定; c. 称样的量决定具体的称样方法; d. 称样方法不能造成误差增加。 不同精确度天平的使用方法: 1. 万分之一天平:上面四种方法都可,好象还有其他方法。问题是需要称多大量,若称取0.1 g, 采用上述1. 2.4法,则进行了两次读数,造成误差传递(加合),准确度则达不到千分之一,不符和“精密称定”要求,所以应用3法;称样量大于0.2g才可用减重法。 若称大于1g的样品,则无须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千分之一天平或扭力天平就能完全满足要求。 称样器皿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不是说什么器皿都能上分析天平,又不是托盘天平。我们一

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测试题复习课程

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测 试题

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测试题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 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 平。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 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 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 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一.选择题 1.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A. 将游码向左调节 B. 将游码向右调节 C. 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 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 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把水倒入右盘中称量 B. 用手拿着法码也是可以的 C. 物体放入左盘后可用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 D.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4.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5.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六种能力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六种能力 这六种能力是:改革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共事能力和领导全局能力 一、改革创新能力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和领导决策水平(引自党十七大讲话)。到一个公司的管理层次上来讲,具体地说,要具有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管理能力和立足大局开拓创新能力。 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摆脱僵化的思想观念、不合时宜的做法的桎梏,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经世之学”、“济世之才”,识大体,有远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谋事、想事、做事、成事。这样才能着眼经济发展大势,着眼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借鉴内外一切发展经验和文化建设成果,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增长智慧,提高创新能力。避免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分析和研究客观事物,避免就局部论局部、就眼前论眼前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目光短浅、墨守成规,或是固步自封,我们的事业就缺乏发展生机和活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很远,但是我们的目光应更远。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施政方略是否符合企业发展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要以事实和数字分析说话。 例如:酒店营销政策的创意、餐饮部菜品的更新、足浴部新项目的推广等等,都是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改革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话言表达能力 这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这不仅指日常言谈话语的表达,结合领导干部工作特点,还应具备三方面的素养。 其一,脱稿演讲。在合同洽谈、融资合作、会见来宾、重大接待、行业交流等场合,应具备这一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领导干部个人气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单位的品牌形象塑造。只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和历练,才能不断塑造激情、亲切、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与魅力。应善于结合工作所在地所从事的职业,了解有关历史、风俗、传说、典故,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储备“才学”,做到“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二,半脱稿演讲。在部署工作时,要使指示、决定、措施、要求等更具号召力、鼓动性,可结合实际,借鉴有关经验、分析正反典型,即兴发挥,让大家喜闻乐见,产生共鸣,使动员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领导干部需要熟悉和掌握新形势下的管理理念、市场规律、领导艺术的基本要求,只有胸有成竹,部署工作任务时才能激浊扬清,条理清晰,激发智慧,更好地统一群众思想和行动。?其三,不脱稿讲话。在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宣读通报、通令、命令等场合,应避免出现念错字、断错句、语言不畅等现象,因此,应加强文化知识、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方面的学习与积累。?提高话语表达能力,不应该满足于小圈子里的交际,而应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到勤勉笃实,博览群书,“学而不厌,侮人不倦”。广博的知识,对于领导者管理和为人,能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也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有较强的话语表达及理解能力,也才能将上级文件精神及时、准确、翔实地传达到位,落实到底,防止出现不应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三、文字综合能力?领导运筹帷幄,把关定向,多靠文稿形式实现。文字撰写和材料综合能力,直接影响领导者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工作能力的发挥,而且还直接影响群众士气。 无论撰写讲稿,还是组织起草其他材料,或批改部门的请示、下属单位报送的文稿,都要求领导干部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业务指导能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本职业务素质、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基础、业务能力和广阔视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