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16眼)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手术完全成功率93.75%(15眼);随访满1年,完全成功率50%(8眼),部分成功率25%(4眼),总成功率75%。12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的视力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12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前平均眼压(51.3±9.1)mmHg,术后1个月眼压为(12.34±3.22)mm Hg,术后12个月的眼压为(15.11±3.28)mm Hg,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前房积血1眼、一过性低眼压2眼、引流钉入口虹膜堵塞1眼、脉络膜脱离1眼。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的视力,效的控制眼压、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reatment effect of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 in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laucoma. Methods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ho were treated with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Visual improvement,changes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1 week after operation,complet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was 93.75% (15 eyes).In one year of follow-up,complete success rate was 50%(8 eyes).And partial success rate was 25%(4 eyes)and total success rate was 75%.Visual acuity of 1 month and 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of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as respectively improved.Preoperative 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as (51.3±9.1)mmHg.Intraocular pressure of postoperative 1 month and 12 months were respectively (12.34+3.22)mm Hg and (15.11+3.28)mm Hg,which bot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at before operation (P<0.05).After operation,there was 1 eye with hyphema,2 eyes with transient hypotony,1 eye with iris blockage at entrance of drainage nail and 1 eye with choroidal detachment. Conclusion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 in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laucom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intraocular pressure.In addition,it has fewer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fractory glaucoma;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Complication;Intraocular pressure

難治性青光眼又稱顽固性青光眼(refractoryglaucoma,RG)是眼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除了视力低下,还伴有顽固眼胀、头痛、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难治性青光眼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小梁切除术降低眼压效果较差,且并发症较多[2];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量不易控制、并发症多、且易导致发生低眼压及眼球萎缩[3];随着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2例(16眼)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手术完全成功率93.75%(15眼);随访满1年,完全成功率50%(8眼),部分成功率25%(4眼),总成功率75%。12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的视力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12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前平均眼压(51.3±9.1)mmHg,术后1个月眼压为(12.34±3.22)mm Hg,术后12个月的眼压为(15.11±3.28)mm Hg,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前房积血1眼、一过性低眼压2眼、引流钉入口虹膜堵塞1眼、脉络膜脱离1眼。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的视力,效的控制眼压、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reatment effect of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 in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laucoma. Methods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ho were treated with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Visual improvement,changes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1 week after operation,complet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was 93.75% (15 eyes).In one year of follow-up,complete success rate was 50%(8 eyes).And partial success rate was 25%(4 eyes)and total success rate was 75%.Visual acuity of 1 month and 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of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as respectively improved.Preoperative 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as (51.3±9.1)mmHg.Intraocular pressure of postoperative 1 month and 12 months were respectively (12.34+3.22)mm Hg and (15.11+3.28)mm Hg,which bot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at before operation (P<0.05).After operation,there was 1 eye with hyphema,2 eyes with transient hypotony,1 eye with iris blockage at entrance of drainage nail and 1 eye with choroidal detachment. Conclusion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 in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laucom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intraocular pressure.In addition,it has fewer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fractory glaucoma;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instrument;Complication;Intraocular pressure 難治性青光眼又稱顽固性青光眼(refractoryglaucoma,RG)是眼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除了视力低下,还伴有顽固眼胀、头痛、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难治性青光眼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小梁切除术降低眼压效果较差,且并发症较多[2];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量不易控制、并发症多、且易导致发生低眼压及眼球萎缩[3];随着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青光眼绝对期(ICD-10:H44.501)或经其它抗青光眼治疗无效者。 行睫状体冷凝术(ICD-9-CM-3:12.7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病史:有原发性或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病史,多为青光眼晚期或绝对期,经其它抗青光眼治疗无效者。 2.临床表现:长期高眼压,伴眼红、流泪、眼胀痛、头痛,视功能严重减退或丧失。 3.辅助检查:B超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符合以下条件者可选择行睫状体冷凝术。 1.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晚期或绝对期,伴有严重高眼压不适症状,视功能减退显著,药物控制不佳,有积极要求手术保留眼球的愿望。

2.多次滤过性抗青光眼手术后结膜广泛瘢痕,难以建立有效滤过通道者,或已历经睫状体光凝术、术后眼压再升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44.501青光眼绝对期疾病编码或经其它抗青光眼治疗无效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眼压、视功能、眼部超声(AB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视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七)选择用药。 术前用药: 1.局部滴用抗青光眼液,必要时全身使用降眼压药。 2.术前使用抗生素眼液,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或非甾体类眼液。

青光眼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青光眼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手术虹膜周边切除术 【适应证】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或前驱期及间歇期,仅用毛果芸香碱滴眼,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者,或前房角功能性小梁开放>1/2周时。 2.瞳孔阻滞因素存在的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3.瞳孔阻滞引起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如瞳孔缘广泛后粘连,虹膜膨隆;无晶状体眼虹膜与玻璃体粘连,瞳孔区玻璃体庙;玻璃体腔注人气体、硅油引起的瞳孔阻滞等。 4.由于激光虹膜切除术的效果可与手术虹膜切除术相媲美,而且更为方便,因此大多数需做虹膜切除术者已选择激光虹膜切除术,但在下列情况下仍需做手术虹膜切除术。 (1)因全身情况等原因,患者不能安坐在激光器前或不合作无法行激光虹膜切除术时。 (2)因角膜浑浊不能看清虹膜时。 (3)激光虹膜切除术未能将虹膜穿通时。

(4)因慢性炎症等原因,激光虹膜切除孔反复关闭时。 (5)因条件所限,无激光器时。 【禁忌证】 1.非瞳孔阻滞因素引起的青光眼。 2.晚期原发性或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3.前房角广泛性粘连关闭者。 4.眼前节有急性或严重炎症者。 【术前准备】 1.滴用1%或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2.滴用抗菌药物眼药水。 3.检查前房角,证实前房角未关闭,或关闭范围不超过1/2周。 4.测量眼压。停用全身降眼压药物72h后眼压应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麻醉】 1.眼球表面麻醉。 2.球结膜下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置开睑器分开上、下睑。 2.做结膜瓣。颗上或鼻上方角膜缘后3-4mm做长约5mm 的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沿巩膜面将其向角膜侧分离,直至角膜缘,暴露角膜缘灰蓝色半月区。 3.做角巩膜缘切口。用尖刀片在角膜缘灰蓝色半月区的前1邝垂直全层切人前房。切口应与角膜缘平行。切口长 2-3mm,内外口的长度必须一致。 4.切除虹膜。用显微手术镊或虹膜复位器突然、短暂地轻压切口后唇,周边部虹膜会自动脱出于切口之外。用虹膜镊将脱出的虹膜轻轻夹起,将微型虹膜剪或Vannas剪平行于角膜缘、紧贴角膜缘切口平面将脱出的周边部虹膜剪去。 5.虹膜复位。用虹膜复位器头部将嵌于切口内的虹膜组织轻轻送人前房。用虹膜复位器或斜视钩的膝部自切口沿角膜表面向角膜中心方向往复性按摩,使上移的虹膜退回,瞳孔恢复圆形并达到正中的位置,并能看到周边部虹膜缺损处。

青光眼手术知情同意书

青光眼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的右眼患有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或开角型、继发性、先天性),病情采用药物和激光治疗已不能控制,需要在局麻下行虹膜周切术+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是一统称,实际上包含着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等具体类型、原因和表现各不相同的多种青光眼,属于致盲性眼病。一般中老年人中所谓青光眼多为原发性青光眼,其临床特点如下:双眼发病,终生进展,组织和功能损害不可逆转。不同患者表现不一,但本质相似,共同特征和危害在于眼压升高和由此所致的视神经损害,其自然病程的最终结局是失明!青光眼一旦诊断,往往需要立即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有效和及时地控制升高的眼压,阻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但目前各种治疗措施主要起到降低眼压的作用,已经发生的视神经损害无可挽回。治疗手段上,一般先采用药物或激光,效果不满意时再采取手术。手术方式虽有多种,但基本思路是:眼压升高的原因在于眼球内房水循环的原通路发生障碍,手术在于打开一条新通路。所以,手术的效果也仅是降低眼压,而无法从根本上“切除”青光眼。 手术预后与眼部或全身情况有关。术后观察和评价的直接内容是眼压控制与否,与视力仅有间接关系。手术新通路希望能够长期维持,但机体修复过程中组织增殖和瘢痕可阻塞新通路,导致手术失败。瘢痕形成等个体差异与各人多种因素有关,全身方面例如具有瘢痕体质或倾向,眼

部方面例如长期局部用药、慢性炎症、眼表组织肥厚和各种所谓“难治性青光眼”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外伤后、已有青光眼手术史和葡萄膜炎病史、相对年轻和具有先天性因素等其它疑难情况。所以,术后并非一劳永逸,而要定期复查,往往需要辅助其它补充措施,或追加药物治疗。 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手术考虑有所不同,你的医生将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你讨论具体的内容。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以下是青光眼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如果你有特殊的问题请与你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详见麻醉知情同意书) 2、我理解任何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从轻度的恶心、皮疹等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 麻药过敏或中毒、球后麻醉发生球后出血、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等麻醉意外,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手术可能因此改期。 术中、术后因患者情绪紧张,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或加重原有疾病,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糖尿病酮中毒等,以及诱发眼部血管意外导致失明;青光眼的一些病理损害是不可逆的,故手术后视力不提高,甚至下降或丧失,晚期青光眼视力丧失的风险更大(所谓熄灭现象); 术后眼压控制不满意,需要药物治疗或再次手术,部分患者虽经多次手

青光眼手术的方式和原理

青光眼手术的方式和原理眼睛是心灵窗户,可是近些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太爱护这扇窗子。我们每天都长时间面对着屏幕,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这些都对我们的眼睛有很大的伤害。这也是眼科疾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青光眼就是这样一种疾病。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青光眼的一种治疗方法,激光治疗。 青光眼手术原理:滤过性手术(常用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滤术等):目的是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适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广泛粘连、使用缩瞳剂不能控制眼压者、C值<0。11;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效者;先天性青光眼;非瞳孔阻滞继发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目的是解除瞳孔阻滞。适于闭角型青光眼前驱期、急性发作后或慢性期前粘连少的病例,眼压仅用缩瞳剂即可控制,停药48小时眼压不复升、房角功能性小梁1/2开放者。 治疗方面。①激光治疗青光眼:这是青光眼治疗一大进步。激光虹膜打孔代替了虹膜周切术,激光小梁成形术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大量病人避免了手术治疗。②手术:小梁切除术经多种改良,尤其是滤过术后辅用5-Fu、丝裂霉素等药物,减少了滤过通道疤痕形成,手术效

果大有提高。滤过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已在滤过手术时同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使药物不能控制的青光眼又有白内障的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治疗。巩膜下植入引流管为晚期复杂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治疗手段。③药物:近几年抗青光眼药物迅速增加。如β受体阻滞剂就有美开朗、贝特舒、贝他根;拟肾上腺素药保目宁等,医生可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降眼压机理及药物协同作用来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药。 青光眼手术方式:1、滤过性手术(常用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虑术等)。2、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3、青光眼阀。4、睫状体分离术。5、减少眼内容手术。6、减少房水形成。 虽然眼科的疾病有很多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有很多还是目前没有办法医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眼睛的保护,有时间可以眺望远方,或者是做做眼保健操之类的,虽然会占用一些时间,但是对保护眼睛却是十分有用的。

青光眼并发症的处理

青光眼并发症的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小梁切除术50例(7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结果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最可能的原因为引流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或滤过泡渗漏。结论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在围术期和术后积极处理,可以达到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分析;处理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特征为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青光眼手术以小梁切除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术后并发症是临床防治的重点,本文对青光眼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50例(78 眼), 其中男性22 例(31眼) , 女性28例(47 眼), 年龄43- 86岁, 平均57岁。闭角型青光眼49 眼, 原发开角型青光眼16 眼, 继发性青光眼13眼。术前平均眼压31.56±1 2.78mmH g( 1mmH g= 0. 133kPa)。术前矫正视力< 0. 1有36眼, 0. 1~0. 3有33眼, 0.4 ~ 1.0有9 眼。 1.2手术方法: 术式全部为小梁切除术, 均在显微镜下, 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48眼, 术中根据患者情况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30 眼,联合丝裂霉素C (MMC)治疗以减少术后的引流通道瘢痕粘连形成。 2结果 2.1青光眼并发症的情况统计表(见表1) 表1青光眼并发症的情况统计表 2.2结膜切口渗漏4眼, 其中1眼经加压包扎, 切口自行愈合, 前房形成; 3眼行结膜切口修补严密缝合结膜瓣后,前房逐渐形成。浅前房11眼, 9眼经用20%甘露醇、加滤枕包扎, 均形成前房, 2眼为第2级浅前房, 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前房注入黏弹剂和巩膜瓣修补后形成前房。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眼, 经全身应用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 大部形成前房, 1眼前房仍浅, 予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形成术, 术后前房均恢复。1例恶性青光眼行玻璃体上腔抽液及前房注气, 形成前房。

抗瘢痕药物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抗瘢痕药物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青光眼是临床常见致盲眼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致瘢痕形成阻塞滤过道。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形成的药物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和新的抑制瘢痕形成的药物。 【关键词】抗瘢痕药物;青光眼;滤过手术 Abstract Glaucoma is a common clinical blinding eye disease, currently surgery is the principal way, but 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surgery is still high, the main reason is fibroblasts in the operation area, which lead to scar forma tion blocking filtration roa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a number of anti cicatricial drug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in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but these drugs also have certain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As medical technology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 原因及处理 广东医学院眼科学教研室 魏建初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一、浅前房的分级 第一级: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1/2。 第二级:全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但瞳孔区晶状体或人工晶体或玻璃体(无晶状体眼)与角膜内皮之间仍有一定的间隙。 第三级:虹膜、晶状体(或人工晶体)或玻璃体与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前房消失。 二、浅前房的原因 根据眼压水平,浅前房可分为低眼压性 浅前房和高眼压性浅前房。 (一)低眼压性浅前房 滤过性手术后早期低眼压与浅前房存在密切 联系。术后头3~4天眼压相对不稳定期,短暂的 低眼压和轻度浅前房(I 级)比较常见。其后若眼 压持续进行性下降并低于5mmHg,必定同时存

在房水引流过畅或/和房水生成减少,甚至睫状体 与脉络膜脱离,进一步使前房形成迟缓或浅前房 恶化(II 级或III 级)。术前和术后局部或全身应 用房水生成抑制剂会加重低眼压与浅前房情况。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1、滤过泡房水渗漏: 表现为低眼压、滤过泡低或平坦,结膜囊滴1%~2%荧光素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滤过泡区域结膜渗漏处呈绿色溪流冲刷现象。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2、滤过功能过盛: 表现为滤过泡弥散高隆、眼压低。 通常是由于滤口过大、薄而小或边缘对合不良甚至缺损的巩膜瓣、巩膜瓣缝线数目少而松弛甚至没有缝合、过早拆除或松解巩膜瓣缝线、抗代谢药物使用不当、手术指征和手术滤过量判断失误等,以至房水经瘘口或巩膜瓣流出过畅。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多表现为低眼压、低或平坦滤过泡和II~III级浅前房,眼压检查或B超检查可确诊。 低眼压是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葡萄膜炎症和静脉充血也是重要的因素。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4、房水生成减少(低分泌): 表现为低滤过泡、低眼压、和眼部炎症反应较重。 可能的原因是持续性低眼压(<5mmHg)、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睫状体炎症、术前长期应用房水生成抑制剂药物,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丝裂霉素也可引起房水生成减少。 5、虹膜睫状体炎: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球按摩的护理12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球按摩的护理 霍 平,黄津芳 (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形成不良及瘢痕形成是常见并发症,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术后眼球按摩是解决这一并发症的有效途径。2001年11月~2002年6月对41例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患者,选择适当时机,给予眼球按摩,其中预防性35例,治疗性6例。使流经角膜缘的滤道保持开放,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 中图分类号:R4731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93(2004)04-0071-01  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的形成不良及滤过瘢痕形成是常见的并发症,如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对手术成功起很大作用,而术后眼球按摩是解决这一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我院2001年11月~2002年6月对41例抗青光眼滤过性术后患者给予眼球按摩,使流经角膜缘的滤道保持开放,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行抗青光眼滤过术患者41例,年龄19~83岁,男12例,女29例。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2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开角性青光眼4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41例患者中预防性眼球按摩35例,治疗性6例(其中结膜滤泡不形成4例,包裹性滤过泡2例)。 1.2 结果 3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达到效果,4例患者出院后继续按摩治疗。要求所有患者出院后仍坚持按摩3个月,3个月后复查眼压,41例患者均正常。其中一19岁男性患者,外伤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形成包裹性滤过泡,给予眼球按摩2次/d,每次按摩前测眼压高达36mmHg,按摩后下降至正常范围,持续2个月,出院后半年患者眼压正常。 2 眼球按摩方法 2.1 按摩时机的选择 2.1.1 预防性按摩 防止滤过作用失败,拆线后根据滤过泡及眼压情况,适当运用眼球按摩方法。即一旦前房形成,眼压恢复到16mmHg左右应给予眼球按摩[1]。 2.1.2 治疗性按摩 (1)结膜滤过泡不形成,治疗首选眼球按摩。(2)包裹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处理首选眼球按摩,是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3)滤过性瘢痕形成治疗首选眼球按摩。 2.2 按摩方法 2.2.1 患者自按法 (1)患眼向上注视,食指在下睑左右往返按摩,以能接受为限度,此法安全、常用,一般用于老年动作迟缓、定位相对不准确及术区拆线前。(2)患者向下注视,将双手食指通过上睑置于滤泡上方,适当用力,交替起伏压迫眼球上方。 2.2.2 护士或家属按摩法 操作者双手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患眼颞侧及健眼额部,双食指关节并排置于患眼上睑皮肤,适当用力,交替起伏按压。 2.2.3 按摩操作要求 按摩前对患者的症状、眼压、滤泡情况进行评估,并注意前房形成是否良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制定出适合患者的计划及方法。老年患者手指活动不灵活,掌握此项操作困难,可改由陪护做。按摩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眼球按摩的目的及要求。初按摩须缓慢,逐渐增速,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不可损伤滤过泡。眼球按摩每天2~3次,每次5min左右或200~300下。 3 教育与护理要点 3.1 嘱患者注意心理调整,术后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告知患者和家属忧虑、焦躁等可使术眼眼压再度升高。 3.2 不宜多饮水,特别是一次性饮水不可超过500ml,以免短时间内大量水分吸收入血,房水可随之增加,引起眼压升高。 3.3 有些食物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蜂蜜不但可以直接降眼压,而且可以通便,避免因大便秘结产生毒素,使眼内房水分泌增加而引起眼压升高[2],因此要保持大便通畅。 3.4 衣领要宽松,防止颈内动脉压增高,而使眼压升高。 3.5 保持良好的睡眠与休息,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催眠药;护士可通过与患者多交谈来减轻其心理负担。 3.6 除对术眼的护理外,还应注意相对健眼是否出现眼红、眼痛、眼压升高等不适。 3.7 定期测眼压,观察按摩效果。 4 讨论 抗青光眼滤过性术后并发症致盲者占4.23%,而及早发现和处理对手术成功有很大作用。眼球按摩可使房水通过结膜下组织引流,使流经角膜缘的滤道保持开放,防止结膜与巩膜粘连。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效果如何与按摩手法及时机选择、是否按要求进行关系密切,因此操作前必须做好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行为特点和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患者或陪护人员能够进行操作的,采取示范式教育方法,并且每天检查按摩效果;对于患者和陪护不能进行的操作由护士进行;对于出院后仍需按摩的患者应教育患者要坚持按摩,说明原因、目的、重要性,以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成业.眼手术并发症原因与处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337. [2]许庆文,蒋衍英.青光眼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1. (本文编辑:仇瑶琴) ? 1 7 ? 解放军护理杂志 Nurs J Chin P LA 2004Apr;21(4) 收稿日期:2003-08- 12;修回日期:2004-03-12 作者简介:霍 平(1959-),女,黑龙江人,本科,副主任护师,长期从 事临床护理工作.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doczj.com/doc/162386806.html,

青光眼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诊疗

青光眼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分级: Ⅰ级浅前房: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 Ⅱ级浅前房:瞳孔区外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 Ⅲ级浅前房:前房消失,中央部角膜内皮与晶状体 接触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分型(Kronfeld分型)Ⅰ型(多囊状泡) Ⅱ型(平坦弥散泡) Ⅲ型(疤痕泡) Ⅳ型(“包裹”样囊状泡) 一、术中并发症 1.结膜瓣撕裂或钮扣样孔形成 原因:①过度向前分离结膜瓣导致撕裂球结膜止端 ②过多采用锐性剪刀分离或剪除部分眼球筋膜组织 ③结膜组织牵拉太多或用力过强,尤其使用 有齿镊子 ④结膜菲薄或与其下巩膜组织粘连(既往有 过炎症、外伤或手术史)。 预防:钝性分离,使用无齿小镊子,注意保护结膜瓣 处理:修补结膜伤口 ①未制作巩膜瓣或切开前房前,小裂孔→“8”字 式或褥式缝合,大的撕裂需作连续缝合;随后将 结膜瓣向一侧扩大 ②已制备巩膜瓣或切开前房,如裂孔较小且离滤口

稍远直接缝合;如在结膜止端撕裂或在滤口相应 位置穿破,把结膜自角膜缘环状切开,结膜瓣直 接缝合在角膜缘;较大的撕裂需将角巩膜切口、 结膜裂孔及结膜瓣缝合,其后更换位置手术。 2.前房出血: 原因:①角膜缘切口位置太过偏后误损伤睫状体; ②虹膜切除太靠近根部或过度牵拉引起虹 膜根部撕裂; ③术前虹膜存在明显炎症充血或新生血管; ④来自浅层巩膜出血流入前房。 预防及处理:术前控制活动性虹膜炎症, 如术前虹膜有新生血管应先作光凝 正确选择角膜缘切口位置; 止血(肾上腺素棉棒压迫止血,NS 冲洗) 少量前房出血多自行吸收可不予处理, 大量前房出血应作前房冲洗 3.脉络膜上腔出血或驱逐性出血: 危险因素包括:浅层巩膜静脉压升高,真性小眼球, 长期持续高眼压或术前高眼压未能控制 晚期婴幼儿型青光眼,无晶体眼, 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高度近视 和术中眼眶静脉压升高等。 临床表现:术中突然出现阳性高眼压体征 预防:术前控制血压、眼压、镇静止痛、止血药物; 预防性后巩膜切开(颞下和鼻下象限)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青光眼术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有很多,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式也已经逐渐成熟,多数手术都很安全效果也好,但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那么,青光眼术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下面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这样大家也可以放心一下,那就好好的看一下吧,这样也可以有办法来预防下。 ★青光眼术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1、术后前房延缓形成:造瘘性手术后,一般前房形成需要4~5天,如果术后4~5天没有形成,则视为房延缓形成。 2、葡萄膜炎:抗青光眼手术后葡萄膜炎的原因包括:①内因:术前高眼压血管神经系统不稳定,前葡萄膜部有瘀积,术前潜伏性葡萄膜炎。②外因:手术创伤。 3、晶状体混浊脱位:抗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发生率,要想做出一个术后并发白内障的结论很困难,假如术后7~14天在接

近手术区的晶状体发生混浊,则很有可能术中器械损伤(所以手 术不用有齿镊子进前房夹拉虹膜)常以角钡膜环钻术及睫状体剥 离术,白内障发生率较高,可以采用超声乳化治疗。 4、出血:抗青光眼手术中或术后出血,与手术的效果关系 颇大,所以手术前全身有关的出血因素的检查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术中、术后出血的妥当处理甚为重要。 5、头痛:头痛往往是青光眼病人的首发症状。但不同于一 般性的头痛可用镇静、去痛药缓解。因为青光眼性的头痛是由于眼压升高压迫眼球组织而产生的只有在眼压下降后才可减轻或 消除。青光眼头痛往往还伴有眼眶、鼻根胀痛,单眼的头痛还可表现为剧烈的偏头痛。 6、恶心呕吐: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也是很常见的, 但还常伴有腹痛或大便次数改变等症状,用止呕、止痛药物后多可缓解,这是可以鉴别的。而青光眼病发作时的恶心呕吐只有在眼压下降时才会减轻或消除。有时呕吐后眼压反可下降,出现一时性好转,但眼压仍高,虹视、头痛也都还存在。 7、虹视:是指病人发病时,看灯光会有一个彩虹样的光圈 绕在灯光周围。外圈红色,内圈绿色或紫蓝色。这是由于眼压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