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光学解析

初中物理光学解析

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漫反射镜面反射

2.(1)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1所示,若从侧面看去,白纸是(选填“明亮”或“黑暗”)的,这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的是(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如图2所示,橡皮塞上插有温度计和“7”字形玻璃通气管,先不接两用气筒,将三角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此时,通过“7”字形玻璃管用两用气筒向烧杯内打气,见到的现象是.

(3)如图3所示,在一试管里装入干燥的沙子,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塞中间插入温度计,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片刻,则可以见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降低/不变),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

(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4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蜡烛的像,这时他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3.(2012?青岛)综合问答﹣﹣海洋游乐场中的物理:

下列是小雨在海洋游乐场经历的几个场景,请你挑选2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小雨游泳时,看到在阳光照射下,平静的海面有些地方银亮一片,非常刺眼;②他游完泳从水中出来,发现沙滩比海水温度高得多,烫脚;③冲完水,他去坐过山车,发现车从最高处向下俯冲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④玩完后,他去旁边的饭店吃烤肉串,老板看到来的客人多,就多接了几个电烤箱,结果饭店的电路跳闸了.

(1)解释场景:

(2)解释场景:.

4.2012年5月17日,“中博会”焰火晚会在长沙市橘子激情上演.它将激光、灯光、音乐、焰火控制等先进技术集为一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景激光音乐焰火晚会,已超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烟花燃放水平.

晚八时三十分,雄浑的音乐响起,拉开了“湘江之韵”的序幕.只见六艘舰船徐徐驶来,象征中部六省再聚湘江、共图发展;忽然,一道道霞光冲天而起在半空中如菊花散开,紧接着一声声巨响划破长空,炫目的激光在夜空中投射出一条条耀眼的光束,绚丽的烟花将湘江四季景观璀璨勾勒,炫烂夺目,江面的烟花“倒影”却又让人产生一种如梦如幻,仿佛身临画中的感觉…

上面的描述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据此将下表补充完整.

2

5.如图所示,是冰蓉同学的一张风景写生画,但画中有一处明显违背了光学规律,请你根据光学知识在答题卡的示意图上用简单的绘画方式将其纠正.

6.光现象是人们接触到的非常普遍的物理现象,我们的生活与光现象紧密联系.我们已经了解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现象和规律,请你各举出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些现象或规律的事例.

答:利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例:;

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或规律的事例:;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或规律的事例:.

7.如图所示,黑暗的房间中,小明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选填“白纸”或“平面镜”)表面比较亮,这是因为光照在它的表面发生了的缘故.

8.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光电鼠标

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凸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1)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反射(填“镜面”或“漫”).

(2)成像透镜应选择透镜(填“凸”或“凹”).

(3)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4)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方(填“上”或“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2015?云南模拟)小丽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要选择(“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玻璃板的作用是

(2)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A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重合,说明像与蜡烛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发现无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10.在用图中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若有一块玻璃板和一块平面镜可供你选择,应选来做实验;

(2)实验前要选择两只蜡烛,你认为应选,这是为了;

(3)实验时,先将一根蜡烛点燃后放在刻度尺某位置上,透过玻璃板就能看见蜡烛所成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如何操作:

(4)若用手放在蜡烛所成的像的火焰上,手(填“会”、或“不会”)感觉到疼,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若用棋子代替蜡烛来做实验,发现棋子所成的像不够清晰,请你想一个办法,使棋子的像变得清晰一些,你的办法

是.

光的折射

1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12.如图所示,张明把筷子插入水杯中发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于是他想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提出问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遵循什么规律?

【猜想】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水中光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2)张明通过实验得出下表四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则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次数1234

入射角30°45°60°0°

折射角25°40°55°0°

(3)通过分析实验,你能归纳出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吗?(至少两条)

①.

②.

13.学校科技小组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从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 表1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

°

°

°

表2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

°

°

°

(1)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① . ② .

(2)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14.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2)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 ;② .

1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

玻璃中的折射角β

0° 17° 24° 30°

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

16.小明制了一些肥皂液,他用吸管沿着水平方向在太阳光下向空气中吹肥皂泡时,发现大部分肥皂泡先上升后下降,且他在一些肥皂泡上看到了“小彩虹”,你能帮助小明解释这些现象吗?

17.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 现象.一束红光沿AO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 和OC 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0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18.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19.(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透镜焦距的简易方案,

写出实验步骤:

(1);

(2).

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透镜特点的应用

20.如图所示,将一张纸平铺于阳光下的地上,取一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于纸上一点,照射一会儿:

(1)观察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把一根火柴放在这点照射,结果会怎样?

(2)在森林里,如果随意丢弃饮料瓶,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当瓶中进入雨水后,还有可能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21.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3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的关系”.

22.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纸等到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选用什么器材,用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这样的理由.

23.(1)请将下列光学元件归为两类:

A.照相机,B.潜望镜,C.投影仪,D.舞蹈练功镜,E.放大镜,F.牙医内窥镜

第一类包括:,对光有作用;

第二类包括:,对光有作用.

②池水照明月..

③潭清疑水浅..

24.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镜子.

25.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

26.(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正确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7.(2015?昌乐县校级模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l)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左/右)移动.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像的明暗将(变亮/变暗/不变).

28.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她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小红应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左”或“右”).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距小于10cm,小红应该在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30.(2013秋?临颍县期末)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用不透光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移动.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光屏,应将光屏向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东台市校级一模)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实验题.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解答:解:(1)在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

小孔的形状无关.

(2)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

体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故答案为:(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4)太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点,以及像物大小关系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从题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

应用.

2.(2014?碑林区校级模拟)(1)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1所示,若从侧面看去,白纸是明亮(选填“明亮”或“黑暗”)的,这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的是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如图3所示,在一试管里装入干燥的沙子,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塞中间插入温度计,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片刻,则可以见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升高/降低/不变),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4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蜡烛的像,这时他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考点:光的反射;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1)首先要掌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内容.

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

乎没有反射光线.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

(4)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

解答:解:(1)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

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

是明亮的;

(2)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

降低.用两用气筒向烧杯内打气,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因此本来沸腾的

水不在沸腾了;

(3)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片刻,在沙子被晃动的过程中,使分子的运动加快,液

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此其内能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4)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当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

像会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故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向左移动光屏.

故答案为:(1)明亮;漫;(2)水停止沸腾;(3)升高;做功;(4)左.

点评:此题涉及到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方法、凹透镜

对光线的作用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2012?青岛)综合问答﹣﹣海洋游乐场中的物理:

下列是小雨在海洋游乐场经历的几个场景,请你挑选2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小雨游泳时,看到在阳光照射下,平静的海面有些地方银亮一片,非常刺眼;②他游完泳从水中出来,发现沙滩比海水温度高得多,烫脚;③冲完水,他去坐过山车,发现车从最高处向下俯冲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④玩完后,他去旁边的饭店吃烤肉串,老板看到来的客人多,就多接了几个电烤箱,结果饭店的电路跳闸了.

(1)解释场景:①:太阳光射到平静的海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因此当人沿着这一方向看去,就会有一部分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所以人看到有些地方银亮一片,非常刺眼.

(2)解释场景:②:(根据公式△t=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得较小,所以沙滩比海水温度高的多,烫脚.

考点:光的反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

因.

专题:信息给予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生活常识挖掘潜在的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本

题需要分别从光的反射、比热容的应用、能量转化及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两种原因进行分析.

解答:解:解释场景①:太阳光射到平静的海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

因此当人沿着这一方向看去,就会有一部分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所以人看到有些地方银亮一

片,非常刺眼.

解释场景③:过山车的质量一定,俯冲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增加,所以速度增大.

解释场景④:(根据公式I=可知,)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一定的,饭店老板多接了几个电

烤箱,使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导致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所以电路跳闸.

故答案为:

(1)①:太阳光射到平静的海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因此当人

沿着这一方向看去,就会有一部分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所以人看到有些地方银亮一片,非常

刺眼.

(2)②:(根据公式△t=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比热容较大,温

度升高得较小,所以沙滩比海水温度高的多,烫脚.

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也是中考热点.

4.(2012?长沙)2012年5月17日,“中博会”焰火晚会在长沙市橘子激情上演.它将激光、灯光、音乐、焰火控制等先进技术集为一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景激光音乐焰火晚会,已超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烟花燃放水平.

晚八时三十分,雄浑的音乐响起,拉开了“湘江之韵”的序幕.只见六艘舰船徐徐驶来,象征中部六省再聚湘江、共图发展;忽然,一道道霞光冲天而起在半空中如菊花散开,紧接着一声声巨响划破长空,炫目的激光在夜空中投射出一条条耀眼的光束,绚丽的烟花将湘江四季景观璀璨勾勒,炫烂夺目,江面的烟花“倒影”却又让人产生一种如梦如幻,仿佛身临画中的感觉…

上面的描述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据此将下表补充完整.

序号物理现象(摘取原文)物理知识

1烟花“倒影”光的反射

2一声声巨响声音的产生

考点:光的反射;声音的产生.

专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1)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漫反射等.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阅读上面的一段话,可以从光学、声学等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1)烟花“倒影”是烟花在水中形成的像,因此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一声声巨响,一声声巨响是由于空气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一声声巨响;声音的产生.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对

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

5.(2011?贵阳)如图所示,是冰蓉同学的一张风景写生画,但画中有一处明显违背了光学规律,请你根据光学知识在答题卡的示意图上用简单的绘画方式将其纠正.

专题:作图题.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

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

解答:解: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

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而图中拱桥的倒影与拱桥关于水面不对称,故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多观察、多分析.

6.(2004?海淀区)光现象是人们接触到的非常普遍的物理现象,我们的生活与光现象紧密联系.我们已经了解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现象和规律,请你各举出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些现象或规律的事例.

答:利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学生排队;

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或规律的事例:照镜子整理仪容;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或规律的事例:用放大镜看地图.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

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

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小孔成像、手影游戏、日食、月食现象、学生排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学生排队.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的特点,照镜子整理仪容;

故答案为:照镜子整理仪容.

放大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虚像,利用放大镜看地图.

故答案为:用放大镜看地图.

点评:在学习光现象时要留心讲到了哪些现象,一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在上课时老师都会涉及

到.正确理解光的折射、反射、直线传播现象,注意总结一些常见的与这些现象有关的例子,

并试着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现象,对解决此类题目有帮助.物理来源于生活,在学习中要将物

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学以致用.

7.(2013秋?建邺区期末)如图所示,黑暗的房间中,小明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选填“白纸”或“平面镜”)表面比较亮,这是因为光照在它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内容.

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

乎没有反射光线.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

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

故答案为:白纸;漫反射.

点评: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某一处方向,而漫反

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

8.(2014秋?徐州期末)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光电鼠标

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凸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1)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漫反射(填“镜面”或“漫”).

(2)成像透镜应选择凸透镜(填“凸”或“凹”).

(3)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实像(填“实”或“虚”).

(4)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下方(填“上”或“下”).

考点: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1)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漫反射

现象.

(2)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中光学感应器、凸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可得出结

论.

(3)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漫反射;

(2)由材料可知,成像透镜应选择凸透镜;

(3)由成像透镜到鼠标垫距离7mm和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

感应器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是利用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的原理,因此光学感应

器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鼠标悬空相当于增大了物距这时候像距会变小,因为成像透镜和光学感应器距离是不

变的,导致像成在光学感应器下方.

故答案为:(1)漫;(2)凸;(3)实;(4)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漫反射现象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要会结合材料提供的知

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9.(2015?云南模拟)小丽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2)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A的像.(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不点燃(“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重合,说明像与蜡烛的大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发现无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

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3)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物像大小相等.

(4)根据虚像的特点和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

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将纸平铺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透

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A的像;

(3)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因为蜡烛AB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物像大小相等;

(4)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所以看不到蜡烛A的像,

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较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竖直;(3)不点燃;相等;(4)虚.

点评:掌握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各实验器材的作用,例如选择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刻度尺的作

用;透明的薄玻璃板的作用等等.

10.(2014秋?溧水县校级月考)在用图中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若有一块玻璃板和一块平面镜可供你选择,应选玻璃板来做实验;

(2)实验前要选择两只蜡烛,你认为应选A和C ,这是为了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先将一根蜡烛点燃后放在刻度尺某位置上,透过玻璃板就能看见蜡烛所成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如何操作: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从玻璃板的前面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了一样

(4)若用手放在蜡烛所成的像的火焰上,手不会(填“会”、或“不会”)感觉到疼,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若用棋子代替蜡烛来做实验,发现棋子所成的像不够清晰,请你想一个办法,使棋子的像变得清晰一些,你的办法是用手电筒将棋子照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用透明的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2)为了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3)实验中用替代法,用蜡烛B来替代A的像;

(4)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

验;

(2)为了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应选A和C进行实验;

(3)实验时,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从玻璃板

的前面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了一样.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若用手放在蜡烛所成的像的火焰上,手不会感觉到疼;

(5)若用棋子代替蜡烛来做实验,为了使棋子的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将棋子照亮.

故答案为:(1)玻璃板;(2)A和C;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将不点燃的蜡烛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从玻璃板的前面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了一样;(4)不会;虚;(5)用

手电筒将棋子照亮.

点评:本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不仅要掌握成像的特点,更要掌握探究的方法.

11.(2011?三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B、D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简答题;压轴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分析:(1)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因此需要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

(2)为了把液体对光线的偏折程度体现出来,需要在水槽底部贴上刻度尺,记录折射光线

照射在水槽底部的光斑的位置;

(3)通过记录的位置,和空气中照射点光斑相比较,距离空气中光斑越远,说明对光的偏

折本领越大.

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探究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大小,必须控制入射角和

液面的高度相同,符合条件的有B、D两图;

(2)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为了记录液体对光的偏折的光斑的位置,

比较液体对光的偏折程度,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

(3)根据记录,油中光斑的位置距离空气比较远,因此油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大,对光的偏

折本领较大.

故答案为:(1)B、D;

(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

(3)油.

点评:(1)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思想,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

度;

(2)入射角相同时,液面高度不同,光斑位置也不同,因为液面变化,入射点也随之变化,

导致光斑位置变化.

12.(2011?西双版纳)如图所示,张明把筷子插入水杯中发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于是他想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提出问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遵循什么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水中光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几滴牛奶.

(2)张明通过实验得出下表四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验证猜想 B 是正确的,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次数1234

入射角30°45°60°0°

折射角25°40°55°0°

(3)通过分析实验,你能归纳出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吗?(至少两条)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由于光是看不见的,水是无色的,故可向水中加几滴牛奶,就能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从图中可看出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解答:解:(1)由于光线在无色的水中是看不到的,故可向水中加几滴牛奶,即可看到入射光线

和反射光线;

(2)从图中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和反射角都在增大;根据表

中数据分析可验证猜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正确的;根据光路的可逆

性,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

(3)通过分析实验,可知: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向水中加几滴牛奶;(2)B;增大;大于;(3)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

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内容,要求学生要会通过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而且要学会熟练

应用.

13.(2010?北海)学校科技小组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从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

表1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5°30°45°60°

折射角γ°°°°

表2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5°30°45°60°

折射角γ°°°°

(1)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①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不同.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归纳法.

大而增大.

解答: 解:(1)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入射角如何变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由表中的数据分子可知:入射角由15°增加到60°,折射角由°增加到°,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而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2)由表(1)(2)数据比较可知,光在水和玻璃中折射,当入射角相同时,玻璃中的折射角更小.所以光的折射与介质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1)①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 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不同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不同.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总结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

14.(2006?青岛)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远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折射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反射 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

(2)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 光线从玻璃或水等射入空气 ;②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

考点: 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

专题: 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题;归纳法.

分析: 认真读图,根据图中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情况得出结论;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归纳得出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从而判断两个说法的正误.

解答: 解:(1)观察第一个图象,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比较第一、二个图象,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相应增大;

由第三个图象,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大于、远、折射、反射.

(2)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才会发生全反射,因此①错误;光只有从水或玻璃射向空气时,才会发生全反射,因此②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

(3)根据探究和已学知识可以得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线从玻璃或水等射入空气;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点评: 此题通过实验效果图一步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得出全反射的条件及结论,是考查学生的

创新能力的一道好题.

15.(2006?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

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答案不唯一).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

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第一列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

(2)由表格的第一行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第二行和第三行的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3)因为在水中的折射角与玻璃中的折射角不同,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

角不同.

故答案为: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答案不唯一).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表格数据总结光的折射规律,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16.(2012?防城港)小明制了一些肥皂液,他用吸管沿着水平方向在太阳光下向空气中吹肥皂泡时,发现大部分肥皂泡先上升后下降,且他在一些肥皂泡上看到了“小彩虹”,你能帮助小明解释这些现象吗?

考点:光的色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1)肥皂泡在空气中的浮沉,应该从肥皂泡体积的变化引起所受浮力的

变化进行分析.

(2)下雨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通过肥皂泡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

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即见到的“小彩虹”.

解答:解:(1)刚吹出的肥皂泡温度高,内部气体密度小,肥皂泡的重力小于浮力而上升;过一

会儿,由于热传递,泡内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重力不变,浮力小

于重力,肥皂泡就下降了.

(2)彩虹是阳光通过肥皂泡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

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变化时,关键要明确ρ液和V排哪一个量发生变

化,如何变化,从而确定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彩虹都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17.(2009?莆田)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0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考点:光的色散;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根据甲图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

力强,故乙图中紫光的折射角小.

解答:解: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色散;

答:色散,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以及紫光的折射能力大于红光的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18.(2008?赤峰)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简答题.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

带,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

解答:解: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经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故用红光和紫光平行

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

大,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故本题答案为:红,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颜色的光的偏折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9.(2003?思茅区)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透镜焦距的简易方案,

写出实验步骤:

(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后放一张白纸,上下移动白纸,至到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

(2)用刻度尺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焦距.

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需要的器材较少;

缺点:需在有阳光的时候测量,并且刻度尺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时,不够准确.

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而焦点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形成的最小最亮的点.

所以要测凸透镜的焦距,就需要先找焦点,而要找焦点,就必须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以保

证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据此设计实验.

解答:解: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步骤:

(1)把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在凸透镜后放一张纸,上下移动,直到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

光斑,即焦点;

(2)用刻度尺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就是

凸透镜的焦距.

方案的优点:操作简单,需要的器材较少;

故答案为:(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后放一张白纸,上下移动白纸,至到纸

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

(2)用刻度尺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

焦距;

优点:操作简单,需要的器材较少;

缺点:需在有阳光的时候测量,并且刻度尺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点)到凸透镜中

心的距离时,不够准确.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该实验依据的是焦点和焦距的概念.注意做该实验时一定要让凸透镜正

对太阳光,还有切不可拿着凸透镜看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20.(2007?新疆)如图所示,将一张纸平铺于阳光下的地上,取一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于纸上一点,照射一会儿:

(1)观察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把一根火柴放在这点照射,结果会怎样?

(2)在森林里,如果随意丢弃饮料瓶,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当瓶中进入雨水后,还有可能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专题:简答题.

分析:(1)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正对着阳光放置,如果可燃物放在焦点处,可能会燃烧.

(2)丢弃的饮料瓶类似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从而使局部的温度过高,从而

引起火灾.

解答:答:

(1)观察到纸烧焦.如果是火柴,会点燃.

(2)这是因为装水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的光最集中,

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把物理知识

渗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考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具体体现.

21.(2006?三明)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3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AC (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专题:压轴题.

分析:要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必须使用相同材质的透镜

才可实验准确.焦距的大小与凸透镜的凸面程度有关.

解答:解:(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A和C,且它们的厚度不同,

便于实验的探究.故选A、C;

(3)A、B两种材料的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可以通过此作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故答案为:材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与厚度及材料都有很大的关系.

22.(2000?青岛)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纸等到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选用什么器材,用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这样的理由.

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专题:简答题;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放大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用它会聚阳光来点燃纸.

解答:解:器材.放大镜,纸.(1分)

办法: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使纸点燃.(l分)

理由: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分)

点评:本题为设计制作题,需要掌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特点.

23.(2011秋?罗定市月考)(1)请将下列光学元件归为两类:

A.照相机,B.潜望镜,C.投影仪,D.舞蹈练功镜,E.放大镜,F.牙医内窥镜

第一类包括:ACE ,对光有会聚作用;

第二类包括:BDF ,对光有反射作用.

(2)下列诗句都出自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请用简要的语言阐述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池水照明月.光的反射.

③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考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的会聚

作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1)首先明确A.照相机,B.潜望镜,C.投影仪,D.舞蹈练功镜,E.放大镜,F.牙医

内窥镜.是面镜还是透镜,然后再根据各个光学元件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分类.

(2)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产生的现象是很多的:

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月食等等.还有某些成语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来解释:如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

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

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A.照相机,C.投影仪,E.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潜望镜,D.舞蹈练功镜,F.牙医内窥镜,都是平面镜,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

故按照各个光学元件对光线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故答案为:ACE;会聚;BDF;反射.

(2)①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眼睛就

看不见后面的泰山了.这是因为叶子挡住了来自泰山的光线,之所以能挡住就是因为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

③“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

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

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故答案为:光的折射.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 透镜:由透明材料磨制而成,两个折射面都是球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光学知识点大汇总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 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1 2 3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假想的, 实际并不存在)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1)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所走的路程,1光年=3×108 米/秒×365×24×3600秒=9.46×1015米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汇含公式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汇含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 mg m G/g g 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 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 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就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就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就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就是镜面反射,还就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就是正立的虚像(2)像与物的大小(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就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就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瞧到。虚像不就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就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瞧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

金星轨道 甲 乙 丙 丁 地球 太阳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一.作图题 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 反射角。 2.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折射角。 3.如图1所示S 为发光点,MN 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 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 通过A点的光线。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要求保留 作图痕迹)。 5.在图3、图4中完成光路。 二.选择题 1.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 ) A .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 B .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 C .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 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 .照相机的制作原理 2.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 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 相同。图5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的位置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照射浓密树叶,在地面出现光斑 B .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 物“升高了” C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D .人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 发光桌椅 4.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图1 (图1) F F (图4) (图2) 空气 水 空气 水 F F (图3) 空气 玻璃 (图5)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中的光学是常考题,我们应该要重点掌握。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 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 2、概念: (1)一点:入射点

(2)二角: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3、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 一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2、声音的高低叫,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声音的强弱叫;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品质叫;我们通过它来辨别发声物体。 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于 Hz叫超声波;低于 Hz叫次声波。 4、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5、噪声的控制:在处减弱(消声器);在中减弱(植树);在处减弱(耳塞)。 二光的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整队、射击瞄准、影、日月食都与光的传播有关。光能在真空传播,真空光速c= m/s。 2、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回到原来的介质中来,这种现象叫做。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光仍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沿反射出去;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就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叫。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光在速度大的介质中角度大;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8、白光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叫光的现象;彩虹就是光的形成的;透明体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 三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远视眼镜,照相机、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近视眼镜;凹透镜始终成立、缩小的虚像; 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焦点: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的距离。 4、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折射后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凸透镜折射后过,凹透镜折射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凹透镜延长线过焦点的光折射后于主光轴。 、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近视眼看远处,由于晶状体太,像在视网膜面,需戴透镜。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1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1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无论平面镜的大小如何,是可以成完整的像,只是人眼看不到完整的像,A错误;B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所以像高与物高相等,是1.6m,B错误、D正确; C.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与物距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那么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m,那么物体与像的距离为4m,C错误; 2.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 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 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 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编辑整理:黎刚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3、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认识物理 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现象、规律及产生原因。 包括:声、光、热、电、力等。分别概括知识点、举例子,并说明中考的重点难点。 二、物理学的特点 1、有趣 2、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 三、如何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举例:人—声带振动;风—空气振动;下雨刷刷声—液体振动;风吹树叶振动、电线振动发出声音;蚊子翅膀振动;敲鼓—鼓面振动;弹琴—琴弦振动;婵—腹部发生器;鸟—鸣管等等。 青蛙的发音器官为声带。有些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雨后,汇成一片大合唱,有一定规律,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能吸引较多的雌蛙前来。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声音记录的分类:1、机械振动:唱片(唱针振动)2、磁记录:磁带 3、光记录:光盘、DVD 二、声音的传播 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又叫发声体。 ⑵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举例子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的例子。 ①介质分类:气体、液体、固体(固体传声效果好,能量损失少,举例子)②真空不能传声

2018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学生版)

2013年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讲解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如图所示,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一束入射光线沿着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射到平面镜的O 点.现将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于纸面的轴转过θ角,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镜面夹角为α(锐角),点光源S位于两平面镜之间,在S发出的所有光线中()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图中长度单位为:米) 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0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b)所示.此时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 8.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9.如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成15°夹角交于O点,从C点处垂直于A镜射出一条光线,此光线在两镜间经多次反射后不再与镜面相遇.试问:有几次反射?而最后一次反射发生在哪个镜面上?(镜面足够长)() 10.在图中,MN为一平面镜,a、b、c、d表示一个不透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其中b面跟平面镜平行,e是观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体的正下后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1.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由发光点到平面镜的垂线的垂足为O,如图所示.当平面镜绕过O点并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时,像点() 13.平面镜前有一个长为30厘米的线状物体MN,M端离镜面7厘米,N端离镜面25厘米,如图10所示.则N点的像N'到M端的距离是() 14.右图中,MM'是平面镜,p、a、b、c、d是平面镜前的五个点,如果人在镜前的某点观看其余四个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则在哪个点观看,看到的像点最少?() 15.如图所示,房间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有水.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16.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 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 ..的零刻度线); (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每空?分,共?分) 1、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A. B. C. D. 2、下列有关光的说确的是() A.日食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D.我们看到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字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屏幕上的“手影”B.水中筷子变“折”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钢笔“错位” 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 B.水中倒影 C.太透过云层射到上 D.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6、平面镜利用的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7、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 评卷人得分 .. .专业. .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 D. 树下阴影 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水中倒影B. 铅笔“折断” C. 鸽子的影子 D. 日食形成 9、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墙上的手影 B.杯中“折断的筷子” C.水中的塔影 D.露珠下被放大的草叶 10、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放大镜的游戏 B. 小猫叉鱼游戏 C. 手影游戏D. 隔墙看猫游戏 1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一束光穿透玻璃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C.黑板反光D.小孔成像 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确的是() 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13、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 C.手的影子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1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游戏中的“手影” 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 .专业. .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 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 c =3×108m/s =3×105 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 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

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 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 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 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初中物理光学解析

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漫反射镜面反射 2.(1)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1所示,若从侧面看去,白纸是(选填“明亮”或“黑暗”)的,这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的是(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如图2所示,橡皮塞上插有温度计和“7”字形玻璃通气管,先不接两用气筒,将三角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此时,通过“7”字形玻璃管用两用气筒向烧杯内打气,见到的现象是. (3)如图3所示,在一试管里装入干燥的沙子,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塞中间插入温度计,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片刻,则可以见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降低/不变),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 (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4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蜡烛的像,这时他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3.(2012?青岛)综合问答﹣﹣海洋游乐场中的物理: 下列是小雨在海洋游乐场经历的几个场景,请你挑选2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小雨游泳时,看到在阳光照射下,平静的海面有些地方银亮一片,非常刺眼;②他游完泳从水中出来,发现沙滩比海水温度高得多,烫脚;③冲完水,他去坐过山车,发现车从最高处向下俯冲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④玩完后,他去旁边的饭店吃烤肉串,老板看到来的客人多,就多接了几个电烤箱,结果饭店的电路跳闸了. (1)解释场景: (2)解释场景:. 4.2012年5月17日,“中博会”焰火晚会在长沙市橘子激情上演.它将激光、灯光、音乐、焰火控制等先进技术集为一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景激光音乐焰火晚会,已超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烟花燃放水平. 晚八时三十分,雄浑的音乐响起,拉开了“湘江之韵”的序幕.只见六艘舰船徐徐驶来,象征中部六省再聚湘江、共图发展;忽然,一道道霞光冲天而起在半空中如菊花散开,紧接着一声声巨响划破长空,炫目的激光在夜空中投射出一条条耀眼的光束,绚丽的烟花将湘江四季景观璀璨勾勒,炫烂夺目,江面的烟花“倒影”却又让人产生一种如梦如幻,仿佛身临画中的感觉… 上面的描述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据此将下表补充完整.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 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 m/s=3×105 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 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1光的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 2.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 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 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知识点其实并不多,大多是是物理概念类的东西了,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望大家好好复习。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0.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

表、超声波碎石。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5.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26.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7.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28.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29.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30.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大汇总

光学复习 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 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3 2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 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假想的, 实际并不存在)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所走的路程,1光年=3×108 米/秒×365×24×3600秒=9.46×1015米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二、光的反射 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1.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 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r 。 【实验表格】 角i 角r 第一次 入射光线 图2-2 反射光线 N F E O i r 入射光线 E N F i r 反射光线 图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