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与茶文化—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

国学与茶文化—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

国学与茶文化—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
国学与茶文化—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

国学与茶文化

——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茶叶从人文上看,其先天就具有的一种特殊性格,那就是它的苦涩味。自古人们就未曾将茶归属于华丽的饮料,而是用精俭、空寂、清和之物来形容它。这与道家思想有相合之处,道家思想提倡“无”,。“无”分大无与小无,大无是老子所谓的道,是指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道理,小无是庄子所谓的坐忘,是指有了以后的无。茶的制造过程中除了利用空气、水、温度等大自然的元素与茶叶本身发生效用外,无须加其他的东西,但却因为这样的“无”,产生出了各种类型的茶。茶的冲泡,只需要无色、无味的白水而已,然而也就是因为这样几近于“无”的水,将茶泡出各种品级与风味的茶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这与茶道提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是相一致的。插茶花时,重在表现自然中花草的美感,不娇柔造作;对茶道用具讲究器物之心,“万物有灵且美”是说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且美丽灵动,器物也是,每一个茶具都是一个个体,满腔才华等着要奉献。这样想的话,在泡茶时,我们就会发自内心的尊重珍惜每个茶具,郑重的对待他们。

从器物之心出发,连身边的器物都能够爱护珍惜的话,自然就会

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有冷漠,犯罪,杀戮存在。进行茶道时要关心人与地、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注意它们的存在,好好用每一件器物,好好泡好好喝,人与人的关系就不做而做了。这也是庄子所说的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茶人们有时会在茶席上插禅茶花,就是茶禅一味的理念下所插的花,这类茶席的花大抵都选择在短时间内开谢,刹那生灭的花,譬如木槿花、牵牛花等,使人体悟到人生的无常,并接受这种“无常”与“变迁”的美学意识,不为所动的遨游于广大的宇宙之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茶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利他”。泡茶给别人喝,给陌生人喝是茶人们很乐于去做的事。茶人们平和,乐于奉献,无报偿之心的泡好一壶茶。并从奉茶,赏茶等方面处处为别人着想。如果茶道是修行那“利他”的品性一定是茶人首先要学会的。

以上。

职:黄燕茹

2012 08 15

完整word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茶,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一种饮品,如今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很多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而是痴迷于茶的文化,陶醉于品茶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已不仅仅是喝茶来止渴这么简单,喝茶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如果你想真正品到茶的味道,就得先学会如何品茶。要学会品茶,就得先了解一些有关茶的基础知识。 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分类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属——这是茶的自然科学定义。茶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按干茶外形分为扁平状、针状、球状、雀舌状、片状、末状;按产地划分为川茶、浙茶、闽茶、滇茶、台湾茶;按我国出口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我国的七大基本茶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的代表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有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红茶的代表茶有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宜红。颜色为暗红色。具有麦芽糖香、焦糖香,味浓厚略带涩。青茶的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闽北水仙、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颜色为青绿、暗绿,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花香果

味,滋味醇厚回甘。白茶的代表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绒毛,茶汤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黄茶的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叶黄汤,香气清纯,滋味甜爽。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颜色是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为黑茶,汤色却不一定是黑的。陈香,味醇厚回甘。 品茶时,茶具也是很重要的。茶具的种类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一套茶具包括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以及其他。常用茶具中,紫砂壶是泡茶、饮茶的主要用具;茶海(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茶漏用于滤取多余细小的茶叶,不影响茶汤的滋味;品茗杯用于饮泡好的茶汤;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闻香杯闻留在杯里的香气,是乌龙茶专用;盖碗又称三才杯,泡茶专用也可单杯品用;茶叶罐是装茶的罐子;茶荷用于置茶和赏茶;茶巾擦水,辅佐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斗和茶拔。我想拥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茶具是泡好一杯茶的点睛之笔。而且茶具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品茶的过程自然也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了。泡茶的过程是取茶→赏茶→温壶→温杯→温盅→泡茶→奉茶→赏茶底→整理茶具归位。具体而言,取茶:以茶则在茶仓中取适量茶叶置于茶荷中或以茶仓置适量茶叶于茶荷中(取一次的泡茶量);赏茶:以茶荷

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专业:安全工程(采矿方向) 班级:采矿152班 姓名:张进 教师:唐雅琴 所在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开题时间 2016年6月

贵州理工学院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茶叶种类 (2) (一)、绿茶 (2) (二)、红茶 (2) (三)、白茶 (3) (四)、乌龙茶 (3) (五)、黄茶 (3) (六)、黑茶 (3) 二、茶的功效 (3) (一)、提神: (3) (二)、美容: (4) (三)、降脂减肥: (4) (四)、延缓衰老: (4) (五)、降低辐射的危害 (4) (六)、预防心血管病和软化血管 (4) (七)、防龋齿: (5) (八)、增强性功能: (5) (九)、治疗肠道疾病: (5) (十)、提神醒脑 (6) (十一)、预防癌症 (6) 三、分季节饮茶 (6) (一)、春季 (6) 四、根据身体状况喝茶 (7)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摘要 茶成为当今世界人民喜爱的饮料,不仅是因它具有独特风味,而且因为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体所需要的86种元素,已查明茶叶中有28种之多,所以说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茶对开发智慧、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消臭、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它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机能调节剂。同时,茶还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逐渐从“温饱型”转向“美食型”和“保健型”。茶这种奇妙的饮料,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关键字:茶、健康、作用、文化 一、茶叶种类 我国的茶叶分类上,我们可以将其归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 (一)、绿茶 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碧螺春、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安吉白茶、南京雨花茶等为绿茶中的优质茶类。 炒青绿茶包括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珠茶、雨茶、秀眉、蒙顶甘露、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茶品。烘青绿茶包括川烘青、苏烘青、浙烘青、徽烘青、闽烘青、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等茶品。晒青绿茶包括川青、滇青、陕青等茶品。蒸青绿茶包括煎茶、玉露等茶品。 (二)、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其中正山小种、金骏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功夫、川红工夫等茶品味红茶中的优质茶类。 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外山小种等茶品。工夫红茶包括滇红、闽红、湖红、川红、越红、湘红、粤红等茶品。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茶品。

茶文化与人的健康

湖南农业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茶文化与人的健康 学生姓名:郑文红 考籍号: 910912103137 年级专业:2011级园艺专业 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宋勇(教授) 学院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时间:2013年4月25日

摘要:自古以来,茶和中医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茶既是饮料,又可以用来防病、治病、健身,药食一体,两种功效兼备。因而茶叶被人们誉为“万病之药”、“天赐恩物”,能治疗多种疾病。历代医学家认为,茶叶性凉而平和,欲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提神开胃。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更加揭示了茶叶生津止渴、疗疾养生的奥秘。本文将从茶的起源、茶成分与健康、茶之保健作用、以及科学饮茶的注意点、茶的鉴赏与评定、茶食品与健康这六大点对“茶文化与人类健康”做出详细分析。 关键词:茶、起源、健康、科学饮茶、营养成分、鉴赏评定 引言 茶(tea)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意义,故有“不可一日无茶”。随着茶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伴侣,饮茶的境界也进一步升华,进而形成了茶文化。 1、茶艺的起源与发展 1.1茶艺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根据植物学分类的,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个种。发源时间大约在100万年以前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一带。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从《封氏闻见记》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

浅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浅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不外乎是关于人的问题,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一种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必要性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茶文化依旧在中国兴盛发展。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同时西方的思想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掀起一股“西学东渐”之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之后的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几乎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使中国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中国的茶文化也几近消亡。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对我国的输入使我国传统文化边缘化,但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在现代嘈杂的社会中,其价值得到越来越大的凸显,使世界也开始对其重视起来。 冲击与挑战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快餐文化为主打的西方文化快速融入我国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我们都能看见它对当代人们的影响。在节日方面,西方的节日,白色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市场,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七夕、元宵节等节日却在年轻人当中变得可有可无。本属于我国的端午节,却被他国申遗成功,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在饮食方面,人们对大餐的概念倾向于西餐。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些人认为以茶文化为代表的孔孟之道过时,从而追求时尚的西方文化。在一项基

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信仰缺失,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盲目对西方文化的追求。这些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冲击与挑战。 机遇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国内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一说,茶文化也包含其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向世界人们展现了中国文化,获得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对于世界现今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与积极的意义。如今,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世界也掀起一股汉语热潮,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发展迅猛,“东学西渐”逐渐在文化传播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茶文化也可借此契机再次登上世界舞台。 儿童在入学前期,是属于认知逐渐形成的时期,而智力与理解力还是很弱。[1]在这一时期,让他们直接接触儒释道文化很难理解,还很有可能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可以以茶为中介,通过茶事活动让学龄前儿童接触儒释道文化,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兴趣为前提,学习传统文化 学龄前儿童对事物感兴趣的程度较高,其对知识的学习也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此阶段,教育者应

浅谈对茶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浅谈对茶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摘要: 茶文化起源与中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又赋予了中国茶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茶文化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贯穿在中国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它的足迹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而茶道更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关键字: 茶,茶文化,历史,发展,感悟,茶道,茶与健康 引言: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涵茶业专著、茶业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茶与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 正文:1.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人们对茶道和茶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仍然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但人们都承认一个事实,深奥的茶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精华,与儒、道、佛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茶道的环境也一定要清雅幽静,亭台楼阁,松间竹下,茶室庭院,使人陶醉其中。人们通过品尝茶和欣赏茶艺的过程,感受和体验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从而使修身养性,身心开阔,达到强身健体,净化心灵,预防疾病的作用。有学者说:“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名人对茶都有特殊的偏爱,乾隆嗜茶成癖,曾风趣地说出戏语:“君不可一日无茶”;孙中山以茶代酒,他对祖国茶叶评价颇高;鲁迅饮茶着迷,他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而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更是赋予了茶文化更多的意义。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更走向了世界。它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沉淀,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文化,体现了中国如茶般浓郁的人文精神。 2. 茶文化之美 (1)儒释道合一。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所共同造就的,它同时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基本原则,茶具有清新、雅逸的自然天性,能使人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中国人提倡的“清静、恬淡”的哲学思想相吻合,也符合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追求的“内省修行”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玲教授认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思想来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指导;以佛家“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中国茶文化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文化体系。

浅谈茶文化与个人修养

浅谈茶文化与个人修养 赵胜选 内容提要:在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人钟爱茶,与茶有着不解之情缘。茶文化与个人 修养默然相融,反映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精神追求。 关键词:茶文化 茶道 重德、尚和、崇俭、融真 修养 作者简介: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2002级 赵胜选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不外乎是关于人的问题。 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一种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因而茶文化在不同的时期反映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思想,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饮用、品尝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以及中国历史各时期的思想,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从而使饮茶从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展现了人们的人生价值观。 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性,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茶文化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茶礼仪与茶文化

论茶礼仪与茶文化 【摘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茶文化有广义的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的部分。 【关键词】茶礼仪茶文化 【正文】 一、什么是茶礼仪 所谓的茶礼仪主要有:鞠躬礼、伸掌礼、叩指礼、寓意礼。这些礼节与茶文化相辅相成。茶文化是茶叶在被人类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对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各个方面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生活中,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在经济上,茶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促进茶业的发展。在文化上,茶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各个朝代的茶文化及现在茶文化的发展 (一)三国以前的茶文化的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作用。 (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

现代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现代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其一,茶是沟通最高端的精英文化与最基层的民间文化的一座桥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说法,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茶”,这 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七种修养,属精英文化的至高境界,其中有茶;在 中国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过 日子的开门七件事,其中也有茶。茶在两种文化层面里都扮演着重 要角色,它是唯一的,因此也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茶在现实生 活中,也确实扮演着沟通高雅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特殊角色,它能使 文人们多几分民间情怀,也可使百姓们多几分文人情趣。这实在是 一个很可爱的角色。 其二,茶是抚慰人们心灵的清新剂,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调节阀。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处于极度紧张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 人们变得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在这种情势之下,以茶会友、 客来敬茶等传统民风,便显现出特殊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激烈的 竞争中,人们往往内心浮躁,充满欲望,当此之际,一杯清茶正可 以清心醒脑,涤除烦燥,使心情恢复平静。可以说,茶是最适宜现 代人的“时代饮品”,它可以使许多现代人的“现代病”不治而愈。 其三,茶是世俗生活与宗教境界之间的中介体。佛教与茶的关系堪称水乳,古来素有“茶禅一味”之说。茶禅如何一味?首先是渊源 有自。茶之兴,得益于禅。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学禅务 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 仿效,遂成风俗。”可见,茶的驱除困魔的功效,恰好为禅家所利用。而“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又多产好茶,近水楼台,茶为禅用,也是顺理成章。但是,光有渊源还不够,茶禅之所以能够一味,还有更深的禅机。禅宗讲究顿悟,顿悟强调的是“当下体验”,这 种体验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恰恰就在这一点上,禅与茶 “神合”了。想想看,茶的滋味,谁能准确地描述出来?

浅谈中国茶文化之江西茶文化

浅谈中国茶文化之江西茶文化 方浅 6100412108 1.江西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华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江西是产茶大省,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做茶,且一直延续到唐朝,在全国都非常畅销。白居易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其实有个背景,那就是当年全国三分之一的茶叶在浮梁县集散。”根据文献记载,从唐宋到明清,很多茶叶从江西流出,浮梁因而成为重要的茶叶之乡。陈文华介绍:“在唐代,浮梁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茶贸易集散中心,且上交的茶税最多时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三。虽然在南宋之后有所衰弱,但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因为引进红茶,浮梁茶叶生产贸易又重新崛起。” 2.江西茶道闻名中外 道可道,非常道;茗可茗,非常茗。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道家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恬淡寡欲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江西茶道融合了儒、释、道、文、史、哲、艺、医等多种传统文化精髓,“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皎然的诗中,皎然是最早将“茶事”和“道”连在一起的人。在唐代,我国就已大兴“茶道”,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近现代整个中国都少有人从事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茶道”和“茶艺”的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初,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江西茶人开始了复活和弘扬中国茶道的工作。任职于江西的陈文华被媒体誉为“中国茶道六君子”之首,江西人余悦被媒体誉为“中国茶道六君子”之一。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着深厚茶文化基础的江西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最值得一提的自然要算婺源茶道了。婺源茶道注重“敬”、“和”、“俭”、“静”的道德精神,其在国内外表演都受到了由衷的称赞。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合著并出版的十卷本《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也把婺源茶道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首先进行介绍。与此同时,修水县、浮梁县也组织了茶艺团,开始发掘、整理和再现民间茶道。 3.江西禅茶文化影响亚洲茶事 “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之一,江西的茶文化,与佛教一样源远流长。当代人越来越注重身心的修为,品茶被看作是抵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禅茶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且范围越来越广。江西产茶的起源,即与佛僧关系密切,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即是寺院的僧人。江西名茶庐山云雾最早就是江西庐山、云居山的寺院僧众培育出来的。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僧侣劈岩削谷,取诸崖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另有史书记载,庐山植茶始于慧远。之后不久,庐山也一度成为全国佛教第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汉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 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 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 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 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 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点茶,斗茶: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由于宋代饮茶之风炽热,所以还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亦称“茗战”。中国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随着贡茶的兴 起应运而生。 3.泡茶: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 加调料。这种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加上 后来的沸水冲泡法,到了明代,就形成了“泡茶”这种饮茶方式,一直 沿用至今。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是茶文化是应对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对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各地茶艺 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湖北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 福建

最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 (人文学院产业经济学张悦201001002) 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经》中说“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 闻于鲁周公”从上可知茶叶是炎帝神农氏发现的,距今已有五千多年。西汉时, 饮茶已成为士大夫的一种时尚,魏晋以后,从种茶,制茶,饮茶在我国江南已相当普及,敬茶也成为江南待客的礼仪,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已被人们所钟爱。唐玄宗年间,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遍尝各地名茶,收集积累了不少有关茶术方面的资料,后隐居在浙江吴兴专心著述,终于写出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专著《茶经》。 《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将茶的起源,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方法及茶具等,记述较为详尽。《茶经》的问世加快了茶叶知识的传播,对茶叶的生产贸易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民间千家万户都把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将茶与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相提并。中国的茶最初只是药用,后来慢慢的与文化以及时代的精神结合,才有了茶文化。陆羽的《茶经》还把精神追求和价值评判贯穿于茶事之中,把“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 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 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这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第一次把茶与人们的道德品质相联系, 体现了陆羽所倡导的茶道精神。“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新茶。”宋代诗人梅尧臣以其简洁的诗句, 尽情讴歌了陆羽毕生精研茶艺探究茶道首创茶文化。 随着茶圣陆羽所倡导的品饮风习风靡一时, 在文人士大夫中大行其道, 人

们逐渐摒弃了“浑以烹之”、“与渝蔬而嚷者无异”的粗放式饮茶, 代之以程序相对固定的细品慢煎式的艺术品茶, 从而实现了从物质享受到精神愉悦的飞跃。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主要是植根于中国古老的文化,独特的民族精神之中,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其蓬勃的生命力, 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并在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茶与中国的风俗,诗歌,生活,甚至流传的宗教都产生了融合,影响深刻。茶文化的出现, 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 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朋友们称之为“别茶人”, 他可说是终生、终日与茶相伴. “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构, 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中,白居易写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借茶描写了与李六郎中的深厚友谊。卢全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对饮茶作了非常生动、贴切的描绘, 极富感染力。诗人每饮一碗, 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彰显了饮茶的多层次感受。茶与诗歌的结合有很多的例子,如西晋·左思《娇女诗》中“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的诗句;张孟阳《登成都楼》中“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据茶史家朱自振先生调查,自晋及清,我国咏及茶事的广义茶诗大约有一万七八千首。 有名的茶书(法)、茶画,虽然没有茶诗那么多,但其中传世佳作载入史册者

国学与茶文化—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

国学与茶文化 ——浅谈道家思想与茶文化茶叶从人文上看,其先天就具有的一种特殊性格,那就是它的苦涩味。自古人们就未曾将茶归属于华丽的饮料,而是用精俭、空寂、清和之物来形容它。这与道家思想有相合之处,道家思想提倡“无”,。“无”分大无与小无,大无是老子所谓的道,是指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道理,小无是庄子所谓的坐忘,是指有了以后的无。茶的制造过程中除了利用空气、水、温度等大自然的元素与茶叶本身发生效用外,无须加其他的东西,但却因为这样的“无”,产生出了各种类型的茶。茶的冲泡,只需要无色、无味的白水而已,然而也就是因为这样几近于“无”的水,将茶泡出各种品级与风味的茶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这与茶道提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是相一致的。插茶花时,重在表现自然中花草的美感,不娇柔造作;对茶道用具讲究器物之心,“万物有灵且美”是说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且美丽灵动,器物也是,每一个茶具都是一个个体,满腔才华等着要奉献。这样想的话,在泡茶时,我们就会发自内心的尊重珍惜每个茶具,郑重的对待他们。 从器物之心出发,连身边的器物都能够爱护珍惜的话,自然就会

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有冷漠,犯罪,杀戮存在。进行茶道时要关心人与地、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注意它们的存在,好好用每一件器物,好好泡好好喝,人与人的关系就不做而做了。这也是庄子所说的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茶人们有时会在茶席上插禅茶花,就是茶禅一味的理念下所插的花,这类茶席的花大抵都选择在短时间内开谢,刹那生灭的花,譬如木槿花、牵牛花等,使人体悟到人生的无常,并接受这种“无常”与“变迁”的美学意识,不为所动的遨游于广大的宇宙之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茶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利他”。泡茶给别人喝,给陌生人喝是茶人们很乐于去做的事。茶人们平和,乐于奉献,无报偿之心的泡好一壶茶。并从奉茶,赏茶等方面处处为别人着想。如果茶道是修行那“利他”的品性一定是茶人首先要学会的。 以上。 职:黄燕茹 2012 08 15

中国茶文化与茶道讲课稿

对中国茶文化与茶道的理解 中国茶文化与茶道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在大茶业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1.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晋吴兴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 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佶著《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摘要]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有很多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点,本文就从不同的方面对茶和咖啡做了详尽的比较。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法国咖啡文化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两大重要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国人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咖啡馆的路上,看似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却是法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咖啡已经真正成为了法国人生活的必需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来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晚上一顿大餐之后喝一杯expresso帮助消化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好处。中法两国两个伟大的民族,对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执着的追求,不断地探索使其升华成文化,中国人的品茶讲究的是茶道,而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都追求一种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饮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喝咖啡是体验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的境界。然而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面么?我们今天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个比较吧! 一、从茶和咖啡的起源谈起 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所提到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茶的发源地很多人认为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的,认为饮茶和种植茶叶是中国人首创的,但也有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甚至在国内,关于最早原产地也有好几种说法,西南说,四川说,云南说,川东鄂西,江浙说等,尤其是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而且民间流传的神农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神话故事更是为茶的起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关于咖啡的起源同样是这样,在无数的咖啡发现传说中,其中基督教发现说《牧羊人的故事》和伊斯兰教说《阿拉伯僧侣》是流传最广的。不过比较说法一

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篇一:中国茶文化现场展示周活动策划方案】 中国茶文化现场展示周活动策划方案 案首语: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涵义。宋朝著名诗人林 逋有诗云: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 古人。 对于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来说,品茗聊天是笑谈人生、抒发情怀 的最佳休闲方式。秋凉时分,一壶清茶,沏出浓浓的感悟;一杯在握,芬芳绕指,便有了三日不绝的袅袅情思。自有“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冲和恬淡。而在四川,饮茶更是古老巴蜀文化的一个重 要内容,人们除了对饮茶有着天然的喜好之外,更倚赖茶文化所带 来的舒逸、亲和、利于交流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本案将深刻挖掘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结 合“边城水恋”客户群体特征,着力于紧密联系“城市精英的第二居所”这一形象和水域特色,渲染“边城水恋”所营造的怀恋、亲和、宜心 养性的文化氛围,以增强推广宣传效果。 一、活动拟订目标: u 全面展示楼盘形象,利用现有设施硬、软件进一步贴合、吸引目 标客户群体 u 消除观望性客户在落单选择上的疑虑,并于行销推广中不断挖掘、增长目标客群,为二期销售冲刺储备富足的客源 u 加大力度丰富和提升“边城水恋”的文化定位 u 实现十一月的营销热潮 二、活动执行标准: u 实现推广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执行性和可见收效性 u 吸引市场关注,扩大社会效应 u 达到市场宣传的口碑化效应,深化“边城水恋”在消费者心中的文 化影响力 u 最大合理性使用推广资金,最大利润化获取市场收益 三、活动应用推广语: 为你暖一壶茶,等你走遍天涯 四、活动执行核心点: 整合项目资源优势,以本次活动的主要载体“茶文化”以及所营造的 怀恋生活基调为磁场,针对性吸引目标客户群来到现场,集中展示

浅谈茶艺文化心得体会

浅谈茶艺文化心得体会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茶艺文化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浅谈茶艺文化心得体会篇1 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艺茶道我已学习了2个学期,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对茶具、茶的种类,泡茶的基本流程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门课和其他科目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老师先是对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接着让我们看视频,然后亲自给我们做示范。最后让我们带着问题和悬念进行学习和表演。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所以我们对这些茶具都特别感兴趣。老师激发了我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感受求知带来的快乐。

另外,江老师教学方法在我看来也是非常有创意的。她让我们4人一组,通过每个同学都担任一次主泡、副泡、解说,来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提高我们的积极性和信心,让我们都切身体会到在不同的场合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感受。这样,不仅仅加深了我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种茶的泡法——绿茶、乌龙茶、花茶。 记得第一次绿茶实训表演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有些主泡同学的手都在发抖,毕竟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我第一次是担任主泡,的却有些紧张。第二次乌龙茶,我担任的还是主泡。虽然泡茶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但我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更多表演出安然自若,全身心都投入在了泡茶的过程当中,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茶艺表演,令我的心灵更加纯净,令我的心态更加平和,令我浮躁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从第一次绿茶的生疏,到第二次乌龙茶的从容,再到第三次花茶的得心应手,我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第三次的花茶由我讲解,没上场的时候还很紧张,不知为什么,一上台,反而镇定自如了。泡茶,就是在我们熟悉的环境中展示优雅! 通过一个学期的茶艺茶道学习和表演,我对如何将茶艺表演做得更好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首先,准备工作必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饮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其中儒释道对茶文化的影响较深。最终茶文化是一种非儒,非释,非道,但又是一种即儒,即释,即道的文化。本文主要阐述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儒释道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儒家、释家、道家 1 儒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1.1儒之“礼”对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茶礼就是在茶事活动中,长幼敬让,宾主谦和,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温馨的氛围。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礼节。所以儒家主张的“礼”与茶礼有着想通之处。 1.2儒之“中庸”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2道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虚静恬淡的本性。道家不把“自然、物质、精神分离,认为是一个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讲究修炼与内省,追求清心寡欲,朴质自然,这与茶性十分贴近契合。道家思想渗入的茶文化更加接近普通的民众的思想境况。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