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

(陈惠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中

西医结合泌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陈惠萍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脏病 肾活检病理 诊断及鉴别 高灌注、高滤过和肾

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升高是肥胖患者肾小球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不仅直接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细胞,而且促使系膜细胞过度产生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致使系膜基质降

解减少,并引起细胞间粘

附分子产生等等。此外,与肥胖相关的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及瘦素水平升高等诸因素亦共同作用于肥胖患者肾组织的各部位,使其产生病理变化。

早在1923年Preble 等已报告约40%的肥胖患者可以出现蛋白尿,1974年W eisinger 等也证实肥胖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并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2related gl o merul opathy,ORG ),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因此有关肥胖患者肾脏损害的形态学改变也仅局限在少数个案或尸检材料。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曾分析总结了51例ORG 患者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特点,下面谈谈对肥胖患者肾活检病理诊断的一些体会。

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特点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报告的ORG 患者肾组织学改变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表现为单纯肾小球肥大(obesity 2ass ociated gl o merul omegaly al one,O 2G M )和局

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球肥大(obesity 2ass ociated

FSGS with gl omerul omegaly,O 2FSGS ),与文献报告相似。根据我们的观察,O 2FSGS 患者确实可以存在与所谓特发性FSGS (idi opathic f ocal seg mental gl o 2merul oscler osis,I 2FSGS )相同的组织学特点如脐部病变、顶部病变、透明滴等。其他在I 2FSGS 患者中常见的病变如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及血管病变等也见于O 2FSGS 患者。笔者证实O 2FSGS 病例以脐部病变检出的频次最高。

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证实,O 2FSGS 患者脏层上皮细胞病变(如脏层上皮细胞肥大,数量变化及足突融合、微绒毛化等)不明显,但内皮细胞成对、肿胀,胞浆连拱状则在O 2FSGS 患者中较为常见。

O 2G M 患者的组织学改变则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但何谓肾小球体积增大?目前并无一致意见。我们测量了15例O 2G M 患者肾活检组织学连续切片中正切肾小球的平均直径为(20514±1512)μm ,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表现为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肾组织正切肾小球的平均直径则为(17710±814)μm 。

肾小球体积增大在O 2G M 患者中最突出,而系膜区增宽并不明显,尤其缺少节段加重现象。系膜区不呈结节性增宽,也非轴性分布,在P AS 或P AS M 染色可以观察到周边系膜区呈散在、点状、短条状分布的系膜基质增加,无系膜细胞增多。相反,内皮细胞病变在O 2G M 中较O 2FSGS 更突出,包括内皮细胞成对、肿胀,泡沫变性等,超微结构观察也证实内皮细胞富胞浆,连拱状,有吞饮脂质现象。肾小管尤其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间质血管透明变性者也较O 2FSGS 多,且与血压升高无关联。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基膜略显僵硬,三层结构不清,呈均匀一致性增厚,轻度扩张状。

除O 2G M 和O 2FSGS 外,我们也证实少数患者表现为类似糖尿病肾病的组织学改变;此外,3例患

?

143?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第14卷 第4期 2005年8月 

者球旁器肥大。

肾脏疾病的诊断必须结合免疫荧光检查。但ORG患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并无特征性。我们的病例中I g M阳性者最多,多属非特异性滞留。一些疾病患者同时有典型的系膜区团块、树枝状的I g A沉积,电镜观察也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这些患者是否ORG合并I g AN?有待进一步考证。

与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鉴别

尽管O2FSGS患者肾组织学改变有与I2FSGS相同之处。但笔者认为有几点可供与I2FSGS鉴别:①球性废弃的肾小球数多;②未硬化的肾小球体积普遍较I2FSGS未硬化的小球大,甚至较O2G M患者体积还大,我们测得O2FSGS患者未硬化正切的肾小球直径为(21311±1312)μm;③非节段硬化的肾小球重度系膜区增宽少;④早期脏层上皮细胞病变不明显,尤其电镜观察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及微绒毛化不突出;⑤肾小球脐部病变较多见;⑥间质小动脉及入球小动脉透明变性较I2FSGS普通。

与糖尿病肾病的鉴别

O2G M患者的组织学改变易与结节性糖尿病肾病鉴别,但需与表现为单纯系膜病变的糖尿病肾病相鉴别。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O2G M患者系膜区增宽的程度轻,呈较均一的轻度增宽,无节段加重趋势,更少见节段系膜区中~重度增宽。形态定量分析证实O2G M患者系膜区的面积明显低于表现为系膜硬化的非结节性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面积,尽管O2G M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但糖尿病肾病患者未萎缩的肾小管肥大更明显,肾小管基膜增厚,有时扭曲呈带状,同时常伴灶性小管萎缩。肾间质小动脉,尤其入球小动脉呈均匀一致性全层透明变性。最重要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必须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肾活检组织学诊断思路

诊断ORG首先需要认识疾病,其次必须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形态学改变特点,因此,临床与病理相结合是诊断ORG的关键。归纳起来ORG患者首先必须是肥胖体形,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 I)应>28kg/m2,男性腰围> 85c m,女性则应>80c m;其次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高血压等等。肾组织学检查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可单纯表现为O2G M,也可表现为O2 FSGS。早期ORG患者内皮细胞病变(内皮细胞增生、肿胀、泡沫变性等)较明显,即使是O2FSGS患者早期脏层上皮细胞病变也不十分突出,电镜观察证实,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和微绒毛化范围局限,相反内皮细胞病变则十分常见。此外,还应注意与I2FSGS、糖尿病肾病及可以引起肾小球体积增大的其他疾病鉴别。

[收稿日期]2005206209

(本文编辑 丁大洪)

?

2

4

3

?J Nephr ol D ialy Trans p lant Vol.14 No.4 Aug.2005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五、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六、尿路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九、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十、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病人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 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和检查。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和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的免疫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体力活动,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待完全康复后才能恢复正常的体力劳动。 3、饮食护理:急性期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一般<3g/d,对于特别严重病人应完全禁盐。每日进水量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24h尿量,进水量的控制应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4、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5、临床症状的护理: (1) 血尿的护理:观察并记录尿液性状及尿量,指导病人正确留置尿标本,勤换衣裤,做好个人卫生。 (2)水肿的护理:观察水肿的部位和性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做好皮肤护理。 (3)高血压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处理。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监测电解质。 7、皮肤护理:保护好水肿的皮肤, 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肤粘膜的清洁。对于水肿较严重的病人应避免着紧身衣服,卧床休息时宜抬高下肢,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并适当予以按摩。 8、肾穿刺活检术前、后护理。 9、心理护理:耐心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教,多关心、巡视病人,使病人心理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10

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10.8% 远离肥胖就是保护肾脏 肾脏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疾病,不仅因为其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更是因为其带来的高额经济负担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尤其是肾病发展到尿毒症之后,患者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更加沉重。为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 2017年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召开了2017年世界肾脏日科普宣传与学术研讨活动,本届肾脏日的主题是:关注肥胖,保护肾脏。 我国慢性肾病呈“三高一低”式发展 当前,慢性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发病率升高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表示,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的现状可以用“三高一低”来概括。“三高”是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医疗消费。首先是高发病率,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10.8%,这个数字和我们自己以及身边所有的人都密切相关,应该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其次是高死亡率,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逐年减退,最终会发展成终末期,目前除了接受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最后是高医疗消费。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为100-200万,接受透析的患者人数近50万,每名患者每年的透析治疗费用约为6-10万元。目前透析治疗各省医保的报销比例大致在70%-95%之间。无论对于政府还是患者,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低”指公众的认知低,很多人得了慢性肾病却不知道,到察觉出来问题时,肾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了。因此,有关慢性肾脏病的常识需要在市民中大力普及。 慢性肾病表现隐匿不易发现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发病表现却十分隐匿,甚至很难发现。

精选-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定义: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症,临床具有四大特点:1 大量蛋白尿;2 低蛋白血症:3 高胆固醇症;4 不同程度水肿。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以及先天性。 (一)按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 (二)水肿明显伴低蛋白血症时应卧床休息,水肿严重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休息,恢复期可适当休息。 (三)饮食。给予高维生素、低脂、低盐(每日1-3g 食盐)、优质蛋白质饮食。水肿严重者,控制入水量,应不超过尿量与不显性失水量之和。如有氮质血症,应适当减少蛋白量。 (四)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注意精神状态、水肿程度、有无胸、腹腔积液。 (五)观察尿质、尿量及尿色,指导病人留取标 本。

(六)观察有无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抽搐等,及早发现 尿毒症,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尿毒症护理常规护理。做好口腔护理。 (七)记录液体出入量至水肿消退,水肿严重时每日测体重一次,水肿消退后每周测一次。 (八)水肿明显时应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九)用利尿剂治疗时,应注意电解质紊乱,若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厌食、呕吐、心音低钝、肌张力低或惊厥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十)注意病室定期消毒,减少继发感染发生的机会。 (十一)长期服用激素者,应注意药物副作用。 (十二)肾病综合征属于慢性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病人易出现对治疗失去信心,对预后及转归忧心忡忡,产生急躁、悲观情绪。应针对病人心理反应做好心理护理。 (十三)治疗后易复发,出院后应坚持治疗,定期复查,避免劳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彳尔的好评与关注)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 (陈惠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中 西医结合泌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陈惠萍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脏病 肾活检病理 诊断及鉴别 高灌注、高滤过和肾 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升高是肥胖患者肾小球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不仅直接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细胞,而且促使系膜细胞过度产生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致使系膜基质降 解减少,并引起细胞间粘 附分子产生等等。此外,与肥胖相关的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及瘦素水平升高等诸因素亦共同作用于肥胖患者肾组织的各部位,使其产生病理变化。 早在1923年Preble 等已报告约40%的肥胖患者可以出现蛋白尿,1974年W eisinger 等也证实肥胖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并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2related gl o merul opathy,ORG ),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因此有关肥胖患者肾脏损害的形态学改变也仅局限在少数个案或尸检材料。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曾分析总结了51例ORG 患者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特点,下面谈谈对肥胖患者肾活检病理诊断的一些体会。 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特点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报告的ORG 患者肾组织学改变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表现为单纯肾小球肥大(obesity 2ass ociated gl o merul omegaly al one,O 2G M )和局 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球肥大(obesity 2ass ociated FSGS with gl omerul omegaly,O 2FSGS ),与文献报告相似。根据我们的观察,O 2FSGS 患者确实可以存在与所谓特发性FSGS (idi opathic f ocal seg mental gl o 2merul oscler osis,I 2FSGS )相同的组织学特点如脐部病变、顶部病变、透明滴等。其他在I 2FSGS 患者中常见的病变如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及血管病变等也见于O 2FSGS 患者。笔者证实O 2FSGS 病例以脐部病变检出的频次最高。 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证实,O 2FSGS 患者脏层上皮细胞病变(如脏层上皮细胞肥大,数量变化及足突融合、微绒毛化等)不明显,但内皮细胞成对、肿胀,胞浆连拱状则在O 2FSGS 患者中较为常见。 O 2G M 患者的组织学改变则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但何谓肾小球体积增大?目前并无一致意见。我们测量了15例O 2G M 患者肾活检组织学连续切片中正切肾小球的平均直径为(20514±1512)μm ,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表现为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肾组织正切肾小球的平均直径则为(17710±814)μm 。 肾小球体积增大在O 2G M 患者中最突出,而系膜区增宽并不明显,尤其缺少节段加重现象。系膜区不呈结节性增宽,也非轴性分布,在P AS 或P AS M 染色可以观察到周边系膜区呈散在、点状、短条状分布的系膜基质增加,无系膜细胞增多。相反,内皮细胞病变在O 2G M 中较O 2FSGS 更突出,包括内皮细胞成对、肿胀,泡沫变性等,超微结构观察也证实内皮细胞富胞浆,连拱状,有吞饮脂质现象。肾小管尤其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间质血管透明变性者也较O 2FSGS 多,且与血压升高无关联。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基膜略显僵硬,三层结构不清,呈均匀一致性增厚,轻度扩张状。 除O 2G M 和O 2FSGS 外,我们也证实少数患者表现为类似糖尿病肾病的组织学改变;此外,3例患 ? 143?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第14卷 第4期 2005年8月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一.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适当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 2.调整饮食,减轻水肿。 3.做好保护性隔离。与感染性患儿分开放置,病室每日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员。 4.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5.做好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三.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 1.每周测体重2次,水肿严重、少尿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 2.注意监测体温、血象等,及时发现感染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烦躁、头痛、心律紊乱等,及时报告医生,配合 抢救处理。 4.对长期食用低盐饮食或在利尿期已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者,注意观察电 解质失调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5.肾病患儿用激素治疗时,易有骨质疏松,要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发生骨折。 四.用药护理 1. 激素治疗期间要注意每日尿量、尿蛋白变化及血浆蛋白恢复情况,注意激素的副作用。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 2.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时,注意白细胞数下降、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期间要多饮水和定期复查血象。 3. 利尿剂长期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有否电解质紊乱,及时通知医生,定期查血电解质。 4. 使用肝素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原时间。 五.健康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解释病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防止发生感染。 3.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损伤。 4.讲解激素治疗的作用,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与坚持计划用药。 5.教会患儿及家长学会用试纸监测尿蛋白的变化。 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儿浮肿减轻或消退,体重基本降至病前。 2. 患儿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3.患儿皮肤完整,未发生感染 4. 疾病健康指导落实。 5. 家长对疾病有了较正确的认识,焦虑心情减轻

内脂素与肥胖相关性疾病

脂肪组织不仅能调节能量储存与营养平衡,而且还是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网膜素等,这些脂肪因子具有广泛的内分泌及心血管活性作用。肥胖时随着脂肪的堆积以及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脂肪因子分泌失调,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如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内脂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类胰岛素活性,降低血糖、调节糖脂代谢、参与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现有研究表明,vifatin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肥胖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简述visfatin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肥胖及肥胖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内脂素的发现与生物学效应 visfatin是2005年日本学者Fukuhara等[1]新发现的一种在内脏脂肪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脂肪细胞因子。序列测定显示,其cDNA编码序列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基因的5′非编码区序列相同,故也称为PBEF。 1.1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PBEF最早在淋巴细胞中被发现,是B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一种生长因子,通过协同增强干细胞因子与白介素-7(IL-7)的作用促进前B淋巴细胞向B淋巴细胞转化[2]。研究发现PBEF在细胞内的分布取决于细胞增长阶段,当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时,PBEF主要出现在细胞核内;处于增殖状态时,则主要分布在胞浆中[3],从而认为PBEF是与细胞周期有关的细胞内蛋白。 1.2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生物合成限速酶PBEF具有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活性,可作为限速酶催化NAD的生物合成,在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4];另外,Vander Veer等[5]研究证实,PBEF还可通过调节NAD依赖蛋白—— —脱乙酰基酶的活性,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成熟,使SMC 从增殖表型向收缩表型转化。 1.3类胰岛素活性,降低血糖Fukuhara等[1]研究证实,visfatin 能结合胰岛素受体上非胰岛素结合部位,激活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但visfatin与胰岛素不同。首先,生理范围内其血浆浓度较低,仅为胰岛素血浆浓度的3%(进食)~10%(空腹),这表明生理状态下visfatin对血糖的影响不大;其次,二者对葡萄糖刺激的分泌模式不同,进食和饥饿可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和降低,而血浆visfatin水平无明显波动,这说明visfatin并不随能量代谢状况而急剧改变,即短暂血糖对其无影响。 1.4促进脂肪组织分化,脂质合成、积聚Sethi等[6]发现可促进血浆葡萄糖转化为三酰甘油,并促进三酰甘油在前脂肪细胞积聚,同时诱导编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三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 EBPα)、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因子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脂肪细胞的分裂周期,促使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提示visfatin可通过旁分泌途径作用于内脏脂肪组织,通过提高脂肪细胞生物活性而促进脂肪组织分化,脂质合成、积聚,进一步说明visfatin对脂肪组织有直接效应。 2内脂素与肥胖及肥胖相关性疾病 2.1内脂素与肥胖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能增加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率。肥胖因素在内分泌及心血管疾病病因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深入地认识。研究显示,重度肥胖者血浆visfatin水平高于正常,而这些肥胖者手术减重6个月后升高的血浆visfatin水平明显降低[7]。Mu等[8]研究也发现,血浆visfatin作为一项独立变量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但Chang等[9]发现visfatin在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肥胖无关。因此,目前关于visfatin与内脏脂肪及肥胖的关系尚存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2.2内脂素与冠心病Kadoglou等[10]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visfatin水平在冠状动脉疾病组显著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isfatin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疾病存在相关性,且不依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付华等[11]研究也表明,冠心病组血浆visfatin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曹宇等[12]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AS)组血浆visfati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严重AS组显著高于早期AS组,提示visfatin可能与AS的发生机制及严重程度有关。 肥胖时,机体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13],而AS是一种血管慢性炎症过程。Dahl等[14]发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isfatin mRNA,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破裂斑块局部表现出更显著的visfatin免疫染色,提示visfatin可能在AS形成及斑块失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isfatin集中存在于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中,而巨噬细胞是参与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之一,表明visfatin 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炎性因子。研究显示,visfatin通过增加黏附分子如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从而诱导白细胞在内皮细胞和主动脉内皮的黏附[15]。此外,visfatin还能诱导CD14+单核细胞产生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BALB/c 小鼠体内血浆IL-6浓度的增高[16]。这些炎症因子相互作用参与AS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炎症性反应。 2.3内脂素与高血压目前,有关visfatin与高血压的研究尚存较大争议。Gunes等[17]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呈明显正相关。Seo等[18]在非糖尿病健康朝鲜妇女中也观察到血浆vis fatin浓度与DBP呈独立正相关。然而Dogru等[19]发现,新诊断或未给予治疗的,并且未合并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心血管危 内脂素与肥胖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徐叶平综述,吴洁审校(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关键词】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内脂素;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6-2483-02中图法分类号:R580.2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吴洁(E-mail:Wujie702@https://www.doczj.com/doc/1618142986.html,)。

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有哪些 导语:肾病综合症,有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之分,而我们都知道这种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治疗以及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 肾病综合症,有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之分,而我们都知道这种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治疗以及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有不同的,那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些常识,了解他的差异和区别,才可以正确有效的治疗预防。 1.微小病变性肾病(MCN):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免疫荧光阴性是本病特征之一。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伴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微绒毛形成,无电子致密物沉积。本型多见于少年儿童,水肿常为首要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病例均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不出现肉眼血尿。本病对激素敏感,反复发作可转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光镜下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后期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所有小叶受累程度一致,依其增生程度可将其分为轻、中、重3度。Masson染色有时于系膜区及副系膜区可见到嗜复红沉积物。免疫荧光检查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前者以IgA沉积为主,常伴有C3沉积,后者以IgM或IgG沉积为主。电镜于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到电子致密物。本型肾病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多样,血尿IgA肾病的发生率高于非IgA肾病。 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损害,影响几个肾小球(即局灶损害)和肾小球的部分小叶(即节段损害),常从皮质深层近髓质部位肾小球开始,硬化部位通常与邻近的肾小囊壁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 一、概念 肾病综合征是指肾脏疾病时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二、临床特点 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l)、水肿、高血脂症,血浆蛋白低(≤30g/l)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如大量蛋白尿(> 3.5g/d)、低蛋白血症(30g/d)、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

3.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二)特殊护理 1.水肿的护理: (1)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2)严格记录出人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 (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2.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3.预防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

(4)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三)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水肿、尿量变化。 2.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无力、腹胀、肠呜音减弱等。 五、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2.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指导病人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4.定期门诊复查,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变化。若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浑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实用】-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临床具有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 1.护理评估 1.1病史:了解患儿发病过程,有无感染或劳累等诱因,病程长短,是初发还是复发等,了解饮食情况、水肿程度、尿量变化及尿液性质、用药史等。1.2身体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神志、体重、有无水肿及水肿的部位和程度,尿液的颜色和量。 1.3心理社会反应:家长对肾病综合征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患儿的自理能力。 1.4辅助检查:注意有无血尿、蛋白尿;有无血清补体降低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血浆尿素氮、肌酐升高等。 2.护理问题 2.1体液过多 2.2营养失调 2.3有感染的危险 2.4潜在并发症 2.5焦虑 3.护理措施 3.1按儿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病人。 3.2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者嘱其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水肿消退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3.3饮食:大量蛋白尿期间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乳类、蛋、鱼、家禽等)每日摄入蛋白2g/kg,蛋白尿消失后长期激素治疗期间给高蛋白饮食。严重水肿、高血压时给低盐饮食。一般不必长期限盐,防止发生低钠血症。氮质血症期间给低蛋白饮食。易少食多餐。 3.4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外,还应观察有无下列并发症的发

生,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尿毒症等。 3.5浮肿期间应详细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3.6若全身明显浮肿,伴有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应给吸氧,并加强护理,尤其注意皮肤护理,协助病儿勤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3.7严重浮肿,应避免肌肉注射药物,防止因药物吸收不良及针孔处注射液向外渗出,造成局部感染,因此,注射后要多按压并加强局部消毒。输液时要注意速度,以免引起肺水肿。 3.8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3.8.1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其它感染,并应注意观察血压,体重的变化。适当控制进食量,注意病儿安全,防止外伤而引起骨折。 3.8.2应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毒性反应。用药期间鼓励病儿多饮水,防止环磷酰胺的分解物刺激膀胱,定期复查血象。3.8.3应用抗凝剂应注意有无皮肤出血、血尿、鼻衄等表现,经常复查血象。3.9注意观察并发症 3.9.1感染:肾病患儿与呼吸道感染者相隔离。室内加强通风和消毒,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内衣柔软舒适,减少刺激,水肿局部皮肤防长期受压。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激素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3.9.2高凝状态:观察有无血栓栓塞表现,失语、肢体活动不灵等。 3.10心理护理态度亲切温和,鼓励患儿及家长说出内心感受,及时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要求,解答其疑问,鼓励患儿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健康指导 4.1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4.2感染是本病复发的主要因素,讲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方法。 4.3恢复期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儿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5.护理评价 5.1水肿是否减轻或消退,尿量是否增加。

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有哪些 肾病综合症,有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之分,而我们都知道这种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治疗以及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有不同的,那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些常识,了解他的差异和区别,才可以正确有效的治疗预防。 1.微小病变性肾病(MCN):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免疫荧光阴性是本病特征之一。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伴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微绒毛形成,无电子致密物沉积。本型多见于少年儿童,水肿常为首要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病例均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不出现肉眼血尿。本病对激素敏感,反复发作可转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光镜下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后期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所有小叶受累程度一致,依其增生程度可将其分为轻、中、重3度。Masson染色有时于系膜区及副系膜区可见到嗜复红沉积物。免疫荧光检查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前者以IgA沉积为主,常伴有C3沉积,后者以IgM或IgG沉积为主。电镜于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到电子致密物。本型肾病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多样,血尿IgA肾病的发生率高于非IgA肾病。 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损害,影响几个肾小球(即局灶损害)和肾小球的部分小叶(即节段损害),常从皮质深层近髓质部位肾小球开始,硬化部位通常与邻近的肾小囊壁粘连,玻璃样物质特征性地存在于受损毛细血管袢的内皮细胞下。免疫荧光示局灶硬化处lgM和C3不规则、团块状或结节状沉积。电镜可见大部分或全部肾小球广泛融合,内皮细胞下及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血尿发生率很高,并可见肉眼血尿,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不敏感,小儿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者预后相对较好。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 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2.评估患者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生命体征、水肿、体重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 1.卧床至水肿消退,长期卧床需保持适宜的床上及床旁活动,指导踝泵运动,以预防血栓形成,病情缓解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2.给予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低盐(钠<3g/d)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肾功能良好者予以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肾功能减退者则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蛋白质的摄人量;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少于30~-35keal;严重水肿或每天尿量小于 500ml者控制人水量(每天的入水量=前一天的尿量+500ml)。 3.观察有无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表现;严密观察病情,每日测体重,水肿明显者测四肢周径,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有无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竭及高血压脑病的表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注意体温有无升高,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密切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有无咳嗽、咳痰、肺部干湿啰音、尿路刺激、皮肤红肿等感染征兆。 4.告知患者激素、降压药、细胞毒性药物、利尿剂、免疫抑制剂

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观察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水肿较重者应注意衣着柔软、宽松,长期卧床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发生压疮,观察皮肤有无发红、破损和化脓等情况,协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 6.保持环境清洁,病房内定时开窗通风,定期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预防感染。 7.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的同时应适当活动,以免发生肢体血栓等并发症,防止受凉、感冒等。 2. 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3.指导患者学会对疾病的自我监测,监测水肿、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患者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予以指导。 2.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予以指导。 3.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诊断标准】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1、BP≥140/90mmHg 2、MBI≥28,和(或)腰围≥90/85cm(男/女) 3、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重要特征】 高血压的发生与肥胖密切相关,控制体重能有效降低血压。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有2种情况】 1、肥胖先于高血压, 2、高血压先于肥胖 二者目前临床上没有明确区分,统称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机制】 1、钠水潴留 2、SNS↑ 3、RAS↑ 4、脂肪因子变化(瘦素↑、脂联素↓)总瘦素分泌速度1245ng/min,肾清除。肥胖时瘦素分泌增加。 5、IR(重要机制) 6、内皮功能障碍 【治疗要点】 1、减重,体重↓0.45kg,BP↓1/1.4mmHg。(另有研究,体重↓1kg,BP↓1.09/0.92),减重5kg 以上,BP下降更明显。 2、首选ACEI/ARB,可改善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瘦素水平。 3、CCB对糖脂无影响,但无减重作用。缺乏大型研究。可联合用药。 4、利尿剂,可减轻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容量负荷。但过度利尿可激活SNS、激活RAS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低钾、高尿酸、高血糖。因此,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使用利尿剂有些勉强。必要时,可小剂量联合使用。 5、醛固酮受体抑制剂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慎与ACEI/ARB联用 6、β-B可影响糖脂代谢,增加体重。合并心梗、心衰、明显交感神经兴奋,可考虑应用高选择β1-B 7、α阻滞剂可改善血脂代谢,使用时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同时扩张AV) 8、α/β阻滞剂对糖脂影响较小 9、替米沙坦有3方面作用 ①阻断RAS ②是唯一治疗剂量下选择性激活PPAR-γ的ARB(PPAR-γ的激活效果是罗格列酮的30%),改善血糖、血脂代谢、改善炎症反应。 ③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替米沙坦卓越的功效可能是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首选ARB。 10、中枢性降压药,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难治性高血压可联合使用。 11、中国食药监局(CFDA)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奥利司他(胰腺、胃脂肪酶抑制剂) 12、FDA批准的减肥药:奥利司他、芬特明、氯卡色林等6种。 13、二甲双胍具有减肥、改善代谢和内皮功能以及降低血压作用。

肾病内科护理_试题及答案解析

肾脏疾病病人的护理(答案在最后) A型题 (1).多尿是指成人24h尿量大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2).慢性肾炎尿毒症产生致命性危险的因素是: A.高镁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钙血症 (3).慢性尿毒症的饮食治疗,应给予: A.低脂肪高蛋白 B.高糖高蛋白 C.低脂肪低蛋白 D.低糖低蛋白 E.高糖 (4).尿毒症引起的贫血,通常为: A.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 B.大红细胞性贫血 C.正常红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红细胞件益而 E.以 上都不是 (5).无尿是指成人24h尿量少于: A.400ml B.200ml C.100ml D.50ml E.10ml (6).护理少尿与无尿病人,下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卧床休息 B.预防感染 C.保证饮食总热量 D.严格控制水、钾摄入 E.限制蛋白质的摄 入 (7).尿毒症病人必有的;临床表现为: A.皮肤尿素霜沉着 B.嘴内尿味或金属味 C.纤维素性胸膜炎 D.纤维素性心包炎 E.贫血 (8).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多为: A.肾功能受损 B.肾功能失代偿期 C.氮质血症期 D.肾功能衰竭期 E.尿毒症期 (9).肾性骨病的发生机理主要是: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B.酸碱平衡失调 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D.维生素D过量 E.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10).下列哪项是慢性肾炎患者必有的改变: A.水肿 B.高血压 C.尿液改变 D.血浆蛋白 E.肾功能 (11).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 A.高血压 B.心力衰竭 C.心律失常 D.尿毒症性心肌病 E.尿毒症性心包炎 (12).下列哪项尿菌落计数提示有泌尿系统感染存在: A.>105/ml B.<105/ml C.104 ~105 /ml D.>104 /ml E.<104 /ml (13).尿毒症患者出现手足搐搦多数是因为: A.高血钾 B.高血钙 C.高血磷 D.低血钾 E.低血钙 (14).肾小球性血尿的特点是: A.多伴发热 B.伴有腰痛及排尿不适C.尿中RBC的量较大 D.可伴红细胞管型 E.无肉眼血尿 (15).为减轻肾小球的高灌注、高压、高滤过状态,其饮食疗法应选择: A.普通蛋白饮食B.低蛋白低 磷低钠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蛋白低钠饮食 E.高蛋白低磷饮食 (16).肾盂肾炎病人作尿培养时。清洁留尿后多长时间送培养合适: A.3h B.2h C.lh D.4h E.6h (17).下列哪项是尿毒症病人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胃肠道表现 B.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C.心血管系统表现 D.呼吸系统表现 E.代谢性酸中毒 (18).纠正尿毒症性贫血最有效的措施是: A.输新鲜血 B.输库存血 C.输血浆 D.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E.输血浆代用品 (19).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最常见和必不可少: A.肉眼血尿 B.水肿 C.镜下血尿 D.高血压 E.肾功能损害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分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分析 导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说对于患者而言,也要根据自己的病理类型,去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疾病当然应该做到对症下药,如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说对于患者而言,也要根据自己的病理类型,去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疾病当然应该做到对症下药,如果你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最科学的治疗方案,那么只会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和后果,所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 (1) 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一--微小病变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一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特点为:病理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起病隐匿,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占儿童肾病综合征的2/3,在成人中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且多见于青年。临床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型,镜下血尿20-25%,绝对无肉眼血尿。本病理类型的预后总的来说良好。10年存活率大于90%,死亡者大都为成人,尤其是老年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肾病综合征本身,而是心血管疾病和感染,而感染往往是不妥善地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的副作用。此类病理类型很少发展到慢性肾衰,因而在治疗时,及时积极控制治疗,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2)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青少年,可无前驱感染,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多伴有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及轻、中度高血压。本病有50%的病人用激素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其远期预后目前仍不清楚。对标准疗程无效的病人,其预后多数不好。本病合并有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可能会发展至慢性肾衰。(3)肾病综合症病理类型之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肥胖对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危害

肥胖对身体八大系统的危害 “肥胖乃百病之源”,目前肥胖症已成为第四大医学社会问题,有世界卫生组织的肥胖病 专家提出警告说,肥胖已成为全球的流行病,并对人体造成危害: 危害一:循环系统 肥胖对心血管系统危害最大。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因为肥胖者的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积,而血管外也被脂肪包围压迫着,导致血流阻力变大,血管较不畅通,血管壁弹性变差,最终导致高血压。另外肥胖者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会促使钠的再吸收增加和交感神经的紧张度增加进而诱发高血压。肥胖患者由于身体过重使血液循环需求量增多,心输出量加大,这样毫无疑问就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同时心脏本身内外亦多有脂肪沉着,易导致心肌劳损,最终导致左心衰竭。 危害二:呼吸系统 肥胖危及人的呼吸。当人的体重增加时,肺部就必须输送更多的氧气供给人体所需,然而,肺不会因为人的体重增加而相应变大。此外,下腹部肥厚的脂肪也会限制肺的呼吸活动。肥胖患者常出现睡眠窒息综合征,表现为肺部高压症和低氧血症,极易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危害三:内分泌系统 肥胖可促使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动脉樱花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可引起心肌广泛性坏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糖尿病肾病主要为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危害四:泌尿系统 肥胖患者常伴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肾脏改变常为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增加,肾小球肥大。1974年Weisinger首次报告1例重症肥胖患者合并肾病性蛋白尿,从那时起,人们才把肥胖与肾小球肥大以及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相关性肾病(ORG)。体重过重,易伤害肾脏,因为肾病的两种起因糖尿病与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 危害五:生殖系统 肥胖患者常伴有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症或肥胖性生殖器官退化症。生殖激素很容易在脂肪中溶解,生殖激素在产生后即溶解并储存于过量沉着的身体脂肪中。肥胖男性血中睾丸酮偏低,雌激素偏高(较正常男性高1倍以上)。原因在于,体脂量增加可使雄激素较多地转化为雌激素,而且后者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使睾丸酮分泌减少,可使男子阳刚之锐减,性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男性肥胖患者多有阳痿或少精症存在。女性肥胖者性欲普遍低下,其原因也与体内雄激素水平低下有关。除此之外,肥胖对卵巢功能有明显影响,表现

临床诊疗指南_肾脏病学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 编写说明 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其进展;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制定肾脏病的临床诊治指南,实施肾脏病的规范化诊治,对提高肾脏病诊疗水平、延缓肾脏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医学会领导下,第七届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学会常委、委员和青年委员,以及部分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亲自执笔,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本书编写强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外肾脏病临床指南、教科书、专著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力求与国际接轨,体现国内外肾脏病诊治的先进水平,保证《指南》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本书编写中也同时强调实用性,顾及到我国各级医院肾脏病临床诊治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达到指导临床医生肾脏病诊治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本《指南》的普及和落实,提高我国肾脏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程度和诊治水平。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多方面征求了肾脏病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多次召开编委和编者会议,对书稿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由责任编者亲自修稿,共同定稿。但由于肾脏病专业涉及病种较多,一些疾病目前在国际上缺少多中心、大样本、前瞻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本书编写更多地是汇集了专家们的诊疗经验和共识,难免存在不足,仅供同道参考。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集了全体编委和编者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和谐、协作和奉献的精神。 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 肾脏病学分会 2009 年8 月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 编著者名单 主编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 常务编委(以姓氏笔画排序) 丁小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力宁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健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伏友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总医院 李英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李学旺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余学清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陈江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郑法雷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侯凡凡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顾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黄颂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梅长林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章友康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编委(以姓氏笔画排序) 丁国华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王莉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 医院 王汉民副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王俭勤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史伟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 、概念肾病综合征是指肾脏疾病时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二、临床特点 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A/ l)、水肿、高血脂症,血浆蛋白低 (<30g/1 )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如大量蛋白尿(>d)、低蛋白血症(30g/d )、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 3.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 (二)特殊护理

1.水肿的护理: (1)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2)严格记录出人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2.预防感染的护理(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3.预防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 4)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三)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水肿、尿量变化。 2.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无力、腹胀、肠呜音减弱等。 五、健康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