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23课《中国画与西洋画》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23课《中国画与西洋画》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23课《中国画与西洋画》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23课《中国画与西洋画》

中国画与西洋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课文和绘画名作的鉴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读、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五个异点的主要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教材分析

1.本文是一篇介绍中西图画知识的文章。篇幅不长,且条厘清晰、文字精练。在本文教学中,要紧扣单元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五个异点的主要含义。

2. 本课建议安排一课时,在对文本研读的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西名画,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迥异。并可适当进行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走进多彩的绘画艺术世界,

了解中西绘画艺术的历史,感知绘画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绘画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利用网络了解丰子恺先生的生平,搜集他的漫画、散文作品,了解其作品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激趣,学生展示网上收集到的丰子恺漫画,并结合画作原来的题字做简单介绍。

二、作者介绍

由漫画引出对作者的介绍,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由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号子恺,字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

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为《缘缘堂随笔》。

三、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本文条理清晰,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①自然段),由东西洋文化不同谈起,概括介绍“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第二部分(第②-⑥自然段),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五个不同之处。

第三部分(第⑦自然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

明确:本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

四、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因为本文题目是“中国画和西洋画”,主要内容是介绍二者的不同,所以用的最多的是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采用提问的形式复习什么是比较和比较有哪些形式──比较是

将两个或多个事物作对照,也可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对比,突出事物的特征。比较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在文中的第二部分,作者从线条、透视法、解剖学、背景、题材五个角度,将中国画与西洋画作了比较,介绍分析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五个异点,由此得出“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的结论。

此外,在课文第二部分,作者举了大量的事例,说明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点,把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点,这个抽象、复杂的事理说得具体而明晰、透彻,使文章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五、完成表格,欣赏画作

(一)出示表格,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二)展示一组画作,学生交流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1.吴道子(唐朝)的《送子天王图》

2.拉斐尔(意大利)的《圣母子》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明确:唐朝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画中的人物都是由线条勾勒出的。这些衣褶给人一种衣带飘飘、盈盈若舞的感觉。倘若把这些线条全部去掉的话,那么画面将是一片空白。可见中国画盛用线条,而线条(相对于西方画家着重于“面”)的表现力较为抽象,所以中国画是写意的。

“西洋画是不注重线条的。西洋画的线条只有轮廓线的作用,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这幅拉斐尔的《圣母子》,可以看到即使把画中的线条去掉,母亲的形象依然清晰可见。她还是那么甜蜜温柔,让人联想到的只能是圣母。由此可见,西洋画十分注重色彩等,在色彩中隐藏了线条,人物因此显得更加逼真写实。”

明确: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不显著

分别展示其他四组画作,从“透视法”、“解剖学”、“背景”、“题材”做比较。

教师分步骤打出以下内容:

得出结论──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

六、拓展延伸

丰子恺在文章开头讲“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其实除绘画、音乐、文学之外,饮食、礼仪等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举例说明你所认识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自由发言。

七、作业

完成课后三、四题。

一、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

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二、浅谈中国画与西洋画鉴赏差别(节选)(敖久丽)

作为一名鉴赏者,应该如何在鉴赏中抓住中西绘画的不同,从而达到最佳的审美感受呢?

首先,中国画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写神传情,而西洋画则以形象的酷似为最上乘。中国画讲求落笔灵虚,不拘泥于客观物象,要求作品“神似”,“不求形似”。苏东坡在论画时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以儿童邻。”其意就是说,如果论画以“形似”为标准,就会像儿童那样幼稚可笑。从其中不难看出,中国画注重的是展示事物内在精神,反对专以“形似”为满足。中国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形传神”的方法和技巧。譬如,顾恺之画人物,注重从眼神上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与我们今天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意完全一样。中国画在表现人物的神韵时,主要通过人物的姿态来展示,故而,中国画不讲究人体各部分比例,也不注重人体肌肉的变化。而且中国画中的人物,几乎不见裸体,都是着衣的,画家们通过对衣服的不同描绘,来传递人物精神。如顾恺之“高古游丝描”、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都是通过不同的线条来刻画人物的动态和性格。西洋画则不同,它特别注重对事物形体的描绘,追求“真”与“美”。真即模仿自然,着意写实。达

芬奇曾讲过:“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为了追求写实,西洋画家非常重视人体解剖,许多人直接从事人体解剖,以认识人体内部构造的真相。西洋画重视人体美和形象美,讲求展现人体肌肉的弹性和力度,故而,西洋人物画裸体占了很大比例,甚至许多宗教画都是裸体的,比如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做的顶画。

其次,中国画注重运用线条,而西洋画则注重运用色彩。有人曾把中国画比喻成线的音乐节奏,而将西洋画比喻作色彩的诗句。中国画的基础是线,每一个形象都是一组流动的线的节奏的交织,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中国画家对线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顾恺之运用“高古游丝描”,做到了超忽飘举,六法皆备;曹仲达以线绘衣纹,笔法稠达,衣服紧窄,后人称之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都是指中国画的线条美。在西洋画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物体的性质,都是通过色彩来表现的,从西洋画发展历史上看,不同流派的特色,也主要表现在色彩上。例如,威尼斯画派喜欢用华丽的色彩,用色重于造型;透纳喜欢用灰色和黄色;伦勃朗喜用金黄褐色,间或用暗绿;梵高则对苹果绿和黄色情有独钟;得加则喜用红、黑色来描绘枯枝败叶。由于用色不同,画风殊异,西方绘画所展示出来的是一个姹紫嫣红的景象,正因如此,西洋画色彩丰富,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现物体的光彩明暗、复杂的色调层次,具有和中国画完全不同的审美价值。

再次,中国画画面留有许多空白,而西洋画则画面塞的很满,前者体现一种空白美,后者表现出一种充实的天地。中国画家在经营画面时,总要留出或多或少的空白之处,不着笔墨和颜色,形成“无画处”。“计白当墨”是中国画组织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画以空白

和有笔墨的地方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使得画面灵活生动。例如,画山水时在山腰间留出一些空白,这样就打破了画面的沉闷的气氛。中国画常用空白来代替背景,以突出主体。空白和有笔墨的地方,形成了虚实相应,使画面呈现一种节奏美感。而西洋画则完全不同,不论人物或风景,都要画背景,画面上充满了色彩,不留一点空白之处。这种客观地、整体性地描绘方法,塞满画面的景物,给人一种深厚感,一种广泛、丰满而不确定的感受。

最后,中国画家和西洋画家对空间的观念、意识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用清代名画家邹一桂对西洋画的透视法表示惊异的话来概

括最合适,他说:“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馏黍,所画人物、屋所,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而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由此可见中国画与西洋画对空间的观念是完全对立的。宗白华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中西画的主要差别是由西洋画透视法造成的。他指出西洋画有三种透视方法,即几何透视法、光影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而中国画则往往采用“散点透视法”。因此,西洋画展现的是主体效果,中国画则追求“小中见大”。

总之,中国画和西洋画,有着诸多的差别,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在效果上,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情趣,鉴赏中西画作品,需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正如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考点分析

1.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引领学生厘清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2.说明方法的考查。复习做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中国画与西洋画

丰子恺

教学反思

作为职专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说对语言感受力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绘画艺术的感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绘画欣赏方面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感受方面以及想象联想方面,多与之互动,以期达到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特点的把握。多引用课外资料,扩大学生资料的占有量,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期达到向课外的延伸的目的。本节课在教学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都能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团结协作,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多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开拓学生的视野。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期末考试卷(精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职业模块)期末试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1-5题每题3分,计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i án) 啮.(ni è)噬 嗥. (h áo )叫 生死攸.(y ōu )关 B.伫.ch ù)立 赭. (zh ě)红 懵.(m éng )懂 残垣.(yu án )断壁 C.微蹙.(c ù) 攫.(ju é)取 菽.(sh ú)栗 猝.(c ù)不及防 D.粗糙.(ch āo ) 吮.(y ǔn )吸 百舸.(g ě) 蹑.(ni è)手蹑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抉择 雾霭 一愁莫展 B.寥廓 混淆 废虚 浮想连篇 C.寰宇 战栗 体质 鬼迷心窍 D.贬低 蒙敝 黯然 由然而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父亲很早就死了,妈妈带着他们兄妹三个,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什么苦都吃过了。 B.在老师的众目睽睽.... 之下,他的脸红了。 C.漫画家笔下的那寥寥几笔....,不管如何夸大,却把对象画的惟妙惟肖。 D.有的山水画是从透明的壳里面画的,真是鬼斧神工....,不知是如何下笔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不期而遇唔见了鲁迅先生。 B.各界妇女今日集会,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C.由于小红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他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 ,工作起 来也很少乐趣, ,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A.尽管 但是 而且 B.尽管 而且 但是 C.但是 尽管 而且 D.而且 尽管 但是 6.文学常识填空( )(26分) (1) 写出自己所知道的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三篇散文作品:《 》、《 》、《 》。 (2)诗歌《沁园春 长沙》是 回到长沙所写的,诗歌追古思今,抒写革命豪情,上阕一个“看”字统领七句,请写出这七句话:看 , 层林尽染, , , , , 。 (3)欧.亨利是 国作家,为人熟知的作品有:《 》,《 》等. 阅读题(19分)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 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爱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追寻的,虽然它对人生来说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我最终还是得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期末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1——16题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包庇(bì)抓阄(jiū)啃噬(shì)羸弱(léi) B.老妪(qū)笑靥(yè)燧火(suì)湍急(tuān) C.亲家(qìng)禅让(chàn)酗酒(xù)苑囿(yǒu) D.款塞(sè)造诣(yì)狙击(zǔ)堤坝(d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礼上往来枉费心机毛骨悚然B.一愁莫展班门弄斧曲高合寡C.破釜沉舟认识浮浅出类拔萃D.卑躬屈膝言简意赅口干舌燥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4.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变化了的一项是() A.蜜蜂是渺小的,密蜂却又是多么的高尚啊! B.在牛王庙路口,一个指挥交通的民警,竟在混乱中的轮下殉职 C.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5.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他最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很多能照出自己的真实的一切表象的镜子来. A.调整自己、完美自己、剖析自己B.剖析自己、调整自己、完美自己 C.完美自己、调整自己、剖析自己D.剖析自己、完美自己、调整自己 6.按排列顺序,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2)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3)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4)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A.比喻夸张反问排比B.夸张拟人反问排比 C.比喻拟人反问排比D.比喻拟人反问夸张 7.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 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B.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C.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我们及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改进的措施。D.投资环境的好坏,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9. 星期天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某团员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下

(完整版)数学拓展模块试题(全册).docx

※ ※ ※ ※ ※名 ※姓※※ ※ ※ ※ ※ ※ ※ ※级※班题 答 得 不 内业 线专封 密 ※ ※ ※ ※ ※ ※ ※校 ※学※※ ※ ※ ※ ※ ※ ※)※区※/※市※(※ 2013 年周口市中等职业学校理论质量测评 数学试卷(拓展模块全册) (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总分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 30 分, 3 分 / 题) 1.函数 y 2 sin 2 x cos 2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4 B.2 C. 2 D. 2.在ABC 中,已知AB=2,AC=7 ,BC= 3.则角B=( ) A. B. C. D.2 33 64 3.若为锐角, sin 2 a ,则 sin cos的值为() A. 1 a B. 1 a C. 1 a +a2 a D. 2 1 a 1 4.函数 y sin 2x 3 cos2x 的最大值是() A.-2 B.3 C. 2 D. 1 5. x 2y21 的焦点坐标是( 椭圆916) A. (7 ,0) B.(7,0 ) C. ( 0,7 ) D.(0,7) 6.到点( -3,0)与点( 3,0 )距离之和为10 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A. x 2y2 1 B.x2y 2 1 C.x2y 2 1 D.x2y21 25162591625925 7. 焦点在 x 轴上,实轴长为8,虚轴长为 2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y 2x 2 1 B.y 2x 2 1 C.x 2y2 1 D.x 2y 21 1664416644 8. 顶点为原点,准线为x1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 y24x B.y24x C.y 22x D.x 24y 9.1x 4的展开式中, x 2的系数是() A. 6 B. -6 C. 4 D. -4 10.x 1 9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 A.第 5 项 B.第 6 项 C.第 5项和第6 项 D.无法确定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 24 分, 3 分 / 题) 11.sin 45 cos15 cos 45 sin 15 12.已知 tan 23 ) , tan,求 tan( 57 13.已知 ABC 的三边 a、b、c 满足a2 b 2c2bc ,则A 14.椭圆的对称中心是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过点 P(-3,0),Q(0,-2),则椭圆的标准方程 为 15.抛物线 y 2x 的焦点坐标为 16. 双曲线 x 2 y 21的渐近线方程为 916 17.6 个朋友聚会,每两人握手一次,这次聚会他们一共握手__________次。 18. x32x 7 的展开式中第 4 项的系数是 县※《数学试卷》第1 页,共 2 页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比较起来,有下列的五个异点: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19世纪末,西洋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

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 铁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中国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以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

拓展模块语文期末试卷A卷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课程考核试卷 专业班级:中职部2011级五年制 考核方式: 闭卷 考试时量:90分钟 试卷类型:A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阅卷人 应得分 30 20 10 40 100 实得分 系部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装 ————— 订 ————— 线 ——————外 ——————不 ——————要 —————— 答————— 题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夔.门 (kuí) 嗫嚅(r ú) 卮.酒( gu ī) B .俨.然 (y ǎn ) 谬.种(mi ù) 雾霭.(?i ) C .目眦. (c ì) 讪讪.. (shàn shàn) 户牖.(y ǒu ) D .窸窣.(s ù) 迤逦(l ǐ) 悚.然(ch ù)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B .啃噬(吃掉) C .不盈不溢(水满外流) D .追亡逐北(追逐逃走的败兵)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盈溢 阴谋鬼计 一愁莫展 B .惨淡 无与沦比 契而不舍 C. 暧昧 漫不经心 快炙人口 D.肤浅 连绵不断 珠联璧合 4、例句中应该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________了精神负担。 (2)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____________了。 A .探明 增加 轻而易举 B .探明 增添 易如反掌 C .查明 增加 易如反掌 D .查明 增添 轻而易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允不允许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B .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 C .此事一再警示我们,依法治国,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办事的根本。 D .为了查寻、搜集当年日本鬼子野蛮残杀中国人生命的证据,他踏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 6、下列各项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B.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C. 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D. 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7、下列各项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倔起阡陌之中 B. 赢粮而景从 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序八州而朝同列 8、下列各项中无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 山东豪俊并起 C. 流血漂橹 D. 天下云集响应 9、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不是名词做状语的一项是( ) A . 席卷天下 B . 包举宇内 C . 天下云集响应 D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0.找出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A .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不掠取的,妇女没有不宠幸的,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 B .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些志向不在小处。 C .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好掠取的,妇女没有什么好宠幸的,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D .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中国画与西洋画教案

教材简析 《中国画与西洋画》是朝鲜族中学高中汉语第四册(高二下学期,第一版新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篇幅较短,结构清晰,准确、平实;采用比较说明,展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特征,揭示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根据本课特点结合学生需要,加入了拓展欣赏,挖掘绘画艺术中文化内涵,丰富内容。 学生分析 高中理科班学生比较聪明,虽然阅读水平不高,对阅读的基本技能掌握的也是一知半解,只要能调动他们得积极性,他们很快就会学会并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是汉语课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学生知识面广而杂,汉语课应跳出束缚,有针对性的拓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认识到艺术重要性,有意识地提高艺术修养,提高生活的质量。 设计理念 中遵循服务学生的原则。 阅读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开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学会交流互助的学习方法。 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德情目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如何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比较法欣赏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个性阅读——品评环节。 教学准备(视频、动画、、音乐)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 直接引入法,运用两幅画:水墨画和油画 :水墨画(或动画)油画(静物) 开门见山法:让学生们判断哪一幅是中国画?哪一幅是西洋画? 从颜色和背景观察其不同点。 提示:中国画有留白,西洋画重视背景。 色彩方面:中国画较单调,直接是黑白两色;西洋画色彩丰富,接近实物的颜色。 总结:个性差异:中国人含蓄而西方人个性张扬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结构完整,内容之间容易衔接,易于引入情景,节省时间】 〖导语〗中国画与西洋画还有哪些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名的漫画家、家、翻译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走近“中国画”与“西洋画”,绘画艺术博大精深,一节课时间我们只能浮光掠影稍作了解。 请大家打开书91页我们来共同学习16课(自读课文)。 〖第二环节——阅读〗 一、阅读的基本技能。 探究问题1:从《中国画与西洋画》这个题目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确定文体)提示:从文体的角度来考虑。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

博爱职专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2级《语文》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入成绩。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句话出自《》。 2.登东山而小鲁,。这句话出自《》。 3.《文学的趣味》的作者是。 4.《米洛的维纳斯》阐述了艺术创作中、以少胜多艺术原则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方法。 5.王安石、字明允,时期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道,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攫住(ju?)发掘(ju?)匀称(chang) B.荒诞(dàn)执笏(hù)丰腴(yú) C.妩媚(mai)洋溢(yì)骨髓(suí) D.回溯(shu?)沐浴(mù)麻痹(p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油然而生叹为观止迥然不同 B.更胜一筹无可置疑变幻不定 C.出神入化标新立异阴谋诡计 D.相形见绌良秀不齐扑朔迷离 3、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知之者不如好(喜爱)之者 生生(不停地滋生)不息 B.登泰山而小(动词,以为小)天下融(融会)为一起 C.绮靡(华丽,浮艳)不可磨(消耗时间;拖延)灭 D.笃嗜(特别爱好)玩索(思索,探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颗桃核上,刻着二十八个罗汉,个个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 B.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中职数学(高教版)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抛物线(二)

【课题】2.3抛物线(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各种抛物线标准方程所表示的性质. 能力目标: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所表示的性质. 【教学难点】 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所表示的性质. 【教学设计】 从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方面研究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与椭圆和双曲线相比,差别比较显著,其离心率为1,只有一个焦点,一条对称轴,一个顶点,一条准线.并且抛物线没有中心,因此通常将抛物线叫做无心曲线,而将椭圆和双曲线叫做有心曲线.例3是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作图的训练题.在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使用了“待定系数法”,作图时,利用了抛物线的对称性.授课时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4是已知抛物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训练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判断方程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有两个解.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过 程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在标准方程2 2y px =中,因为2 00p y >≥,,所以抛 物线上的点横坐标,都满足x ≥0.于是,抛物线在y 轴的右侧(如图2-15),并且当x 的值增大时,|y |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图2-15 2.对称性 在标准方程中,将y 换成-y ,方程依然成立.这说明双曲线关于x 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3.顶点 抛物线与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令y = 0,得x = 0.因此,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 4.离心率 抛物线上的点M 与焦点的距离与点M 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记作e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e = 1. 【做一做】 按照类似的方法研究其它三种标准方程对应的抛物线的 性质. 总结 归纳 分析 关键 词语 思考 理解 记忆 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方法 25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 经过点(22)M -,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利用“描点法”画出图形. 引领 讲解 说明 观察 思考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23《中国画和西洋画》导学案

《中国画和西洋画》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课文和绘画名作的鉴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读、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五个异点的主要含义。 学习难点 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法 欣赏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利用网络了解丰子恺先生的生平,搜集他的漫画、散文作品,了解其作品风格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图片激趣,学生展示网上收集到的丰子恺漫画,并结合画作原来的题字做简单介绍。 二、作者介绍 由漫画引出对作者的介绍,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由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号子恺,字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为《缘缘堂随笔》。 三、快速厘清课文结构 本文条厘清晰,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①自然段),由东西洋文化不同谈起,概括介绍“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第二部分(第②-⑥自然段),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五个不同之处。 第三部分(第⑦自然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 明确:本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 四、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因为本文题目是“中国画和西洋画”,主要内容是介绍二者的不同,所以用的最多的是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试卷 (含答案) 满分100分 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阜.盛bù伺.候cì惴.惴zhuì B.谬.种mìu 呜咽.yè簇.拥cù宫绦.tāo C.敕.造chì烟霭.ǎi 嫡.亲dí驯.熟xún D.杜撰.zhuàn 模.样mó忖.度cǔn 门槛.kǎn 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风尘仆仆梦寐以求贫脊彪炳千古 B.恍然大悟熙熙嚷嚷嬉戏要言不繁 C.忍辱负重炊烟袅袅斑斓不修边幅 D.坚韧不拨安然无恙心扉德艺双馨 3.选出动词使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他把舵把从舵上掉,用它去,去,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下去。 A.扔打劈砍 B. 找劈砍打 C.拽打砍劈 D. 扔破打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轮胎被卸去后的汽车显得特别垂头丧气 ....,它趴在地上。 B.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致勃勃 ....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C.另一条鲨鱼原是忽隐忽现 ....的,这时又张开了大嘴扑上来。 D.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 ....的鲨鱼。 5.下列句中破折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今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B.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醉翁亭。 C.“哄——”大家都笑了,他难堪地站在那里,满脸通红。 D.看到许多新同学是家长送来的,我感到自豪——我是自己来的。 6.下列词语中,不全是成语的一组是() A矢志不渝本末倒置 B燃眉之急忐忑不安C冷汤剩饭游目骋怀 D毛骨悚然众目睽睽 7. 《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A.鲁四老爷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老爷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 C.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 D.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 8.以下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为:() ①流淌的溪流将水底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A.比喻拟人对偶设问 B. 比喻通感对偶反问 C. 拟人通感夸张设问 D. 拟人比喻夸张反问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大增加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的精神。 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D.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10.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好.(喜爱)之者生生 ..(不断地派生发展)不息 B.登泰山而小.(意动,以为小)天下融.(融会)为一起 C.笃嗜 ..(特别爱好)玩索.(思考探寻) D.绮靡 ..(华丽,浮艳)不可磨.(拖延)灭 二、积累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春之声》的作者是()。《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写法。 2、《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描写了()的悲惨命运。 3、《史记》主要包括()、世家、()、()、()五部分。 4、,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 6、,子魂魄兮为鬼雄。 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何可胜道也哉!。 8、“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可就是。”(海明威《老人与海》) 9、小说的三要素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10、被称为“四书”的中国古代作品是《》、《》、《》、《》。 三、阅读题(共20分)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封……………………………….线… …………………… 2014年度第二学期 13级就业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你的姓名、专业和所在班级的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答卷,不要在试卷填写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4、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i án) 啮.(ni è)噬 嗥.(h áo )叫 生死攸.(y ōu )关 B.伫.(ch ù)立 赭.(zh ě)红 懵.(m éng )懂 残垣.(hu án )断壁 C.微蹙.(c ù) 攫.(sh è)取 菽.(sh ú)粟 猝.(c ù)不及防 D.粗糙.(ch āo ) 吮.(y ǔn )吸 百舸.(g ě) 蹑. (ni è)手蹑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抉择 雾霭 怨天优人 B.寥廓 混淆 废虚 浮想连篇 C.寰宇 战栗 体质 鬼迷心窍 D.贬低 蒙敝 黯然 由然而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父亲很早就死了,妈妈带着他们兄妹三个,相依为命,相濡以沫.... ,什么苦都吃过了。 B.在老师的众目睽睽.... 之下,他的脸红了。 C.漫画家笔下的那寥寥几笔....,不管如何夸大,却把对象画的惟妙惟肖。 D.有的山水画是从透明的壳里面画的,真是鬼斧神工.... ,不知是如何下笔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不期而遇唔见了鲁迅先生。 B.各界妇女今日集会,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C.由于小红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他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有专家指出,____要重视人才培养,____要重视精英教育,_____要从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精品文档)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 命题、校对人王伟英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 B.逡巡(qun) 藩篱(fan) 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ì) C.寒暄.(xuān) 烟霭.(ǎi)夔门(kui) 崤山(yao) D.酣睡( han)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 B.啃噬和煦心扉端倪 C.褐色绮辉窸窣胆怯 D.街坊房檩祭酒碑竭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 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外连横而斗诸侯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追亡逐北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A、吾得兄事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沛公军霸上 D、天下云集响应 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弃甲曳兵而走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D、赢粮而景从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说课人:丁丰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沁园春?长沙》出自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编织多彩的梦想,属于课内讲读课文,对中职学生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毛泽东的诗词很多,不少诗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中职学生的必读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对诗词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文学鉴赏水平不高;他们充满梦想,憧憬未来,但缺乏为实现梦想而积极进取的精神,往往只是心动而没有行动。所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非势在必行。 三、教学目标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同时语言精炼具有表现力,往往一个词就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在欣赏诗词时,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根据课标和教材感悟诗情诗意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把握意象,了解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阅读和鉴赏其他现代诗歌的一般方法。诗歌要通过朗诵来进一步的领悟情感,因此要求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到能够读出诗人大气开阔的胸襟。

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15级(1)班语文试题 命题:王本利 15级(1)班姓名得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0分) 1. 婚丧.嫁娶 2. 国子监. 3. 约.二斤鸡蛋 4. 啃.啮. 5.摧山坼.地横亘.苑囿.青冢.夯.筑 二、解释下列词语(20分): 6.若无其事—— 7.慷慨激昂—— 1

8.理直气壮—— 9.瞬息万变—— 10.置身事外——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蜚声海内外的宣纸 宣纸的原产地在安徽省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管辖,因而称之为“宣纸”。宣纸以其纸质细腻、洁白坚韧,又具有独特的润墨效果而为书画家所青睐,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 从外表看,宣纸只是比普通纸更薄、更洁白些。但是,它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与一般的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原料是木材或草类,而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枝皮;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使用传统方法手工抄成一张张湿纸,贴在烘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两点不同,所得到的成品的性能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宣纸具有良好的润墨性,即对水墨的吸收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洇”的效果。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为什么宣纸具有这样的特性呢?究其原因:第一,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宣纸内的青檀纤维,其细胞壁的“皱纹”比较多,而且细胞长轴呈平行状;第二,在“邹纹区”可以容纳、滞留一些细小的碳酸钙粒子,可以帮助吸附墨汁。皱纹的深浅导致了吸墨的不均匀。从而使墨色有了浓淡干湿的变化。 2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23课《中国画与西洋画》

中国画与西洋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课文和绘画名作的鉴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读、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五个异点的主要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教材分析 1.本文是一篇介绍中西图画知识的文章。篇幅不长,且条厘清晰、文字精练。在本文教学中,要紧扣单元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五个异点的主要含义。 2. 本课建议安排一课时,在对文本研读的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西名画,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迥异。并可适当进行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走进多彩的绘画艺术世界,

了解中西绘画艺术的历史,感知绘画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绘画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利用网络了解丰子恺先生的生平,搜集他的漫画、散文作品,了解其作品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激趣,学生展示网上收集到的丰子恺漫画,并结合画作原来的题字做简单介绍。 二、作者介绍 由漫画引出对作者的介绍,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由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号子恺,字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教案

第一单元自知与自强 中专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执笔:王根茂 第一课短文三篇 教学目标 1.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2.仔细阅读和品味文章充满激情、音韵优美的语言,品味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句子。 3.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问题。 4.正确、辨证地面对自己和人生,自强自立、重拾人生信心,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教学重点 1.品味其活泼而充满激情、音韵优美的语言。 2.正确、辨证地面对自己和人生,自强自立、重拾人生信心,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教学难点 正确、辨证地面对自己和人生,自强自立、重拾人生信心,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励志故事。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预习课文,查字典词典,疏通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的特点是忠诚。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忠诚。” 二、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 1.字词检测:给下列字词注音、解释。 干瘪(): 坎坷: 跋()涉: 蓦()然回首: 名垂青史: 声色犬马: 2.速读课文,把握三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及侧重点? 明确: 这三篇散文都是励志类的文章,旨在鼓励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自己,重树信心,继续前进。 《你就是一道风景》侧重鼓励经历过人生挫折的落榜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和挖掘自身存在的价值。面对挫折,需要的不是气馁,不是埋怨,更不是自暴自弃,而应正视现实,抓住机会,勇敢地面对风雨,努力地踏平坎坷。 《让自己是最好的》侧重鼓励人们立足本职,安心本职,正确地把握好眼前,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断。心怀梦想固然美好,而脚踏实地,“做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可能更切合实际。 《回忆与希望》侧重强调人们应该“憧憬未来并为把它变为现实而忍耐而努力”。 3.本课三篇短文,在语言上有何异同?(提示: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去分析)明确: 相同点:普遍将自然界的哲理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均采用排比手法,文章激情荡漾、气势飞扬、文采斐然。 不同点:《你就是一道风景》抒情色彩浓郁,排比句贯穿全篇,音律顿挫,意境优美;《让自己是最好的》以一连串的设问开篇,激发人的思考,继而从小草、水珠、星星的排比引出不起眼的我可以成就“最好”的人生;《回忆与希望》与前两篇的风格有别,它更偏于议论。不过,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使得议论的话题变得具有艺术的张力,而比喻论证之中潜藏着对比和相反相成,使字里行间充满智趣。 第二课时 一、诵读品味 1.自由朗读《你就是一道风景》,从排比的角度来说说本文的层次。 明确:本文通篇使用排比句,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组。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试卷及答案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试卷 (含答案) 满分100分 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俨.然y ǎn 阜.盛b ù 伺.候c ì 惴. 惴zhu ì B .谬.种m ìu 呜咽.y è 簇.拥c ù 宫绦.t āo C .敕.造ch ì 烟霭.ǎi 嫡.亲d í 驯.熟x ún D .杜撰.zhu àn 模.样m ó 忖.度c ǔn 门槛.k ǎn 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尘仆仆 梦寐以求 贫脊 彪炳千古 B .恍然大悟 熙熙嚷嚷 嬉戏 要言不繁 C .忍辱负重 炊烟袅袅 斑斓 不修边幅 D .坚韧不拨 安然无恙 心扉 德艺双馨 3.选出动词使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他把舵把从舵上 掉,用它去 ,去 ,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 下去。 A.扔 打 劈 砍 B. 找 劈 砍 打 C.拽 打 砍 劈 D. 扔 破 打 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轮胎被卸去后的汽车显得特别垂头丧气.... ,它趴在地上。 B .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致勃勃....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C .另一条鲨鱼原是忽隐忽现....的,这时又张开了大嘴扑上来。 D .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5.下列句中破折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B .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醉翁亭。 C .“哄——”大家都笑了,他难堪地站在那里,满脸通红。 D .看到许多新同学是家长送来的,我感到自豪——我是自己来的。 6.下列词语中,不全是成语的一组是( ) A 矢志不渝 本末倒置 B 燃眉之急 忐忑不安 C 冷汤剩饭 游目骋怀 D 毛骨悚然 众目睽睽 7. 《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 A .鲁四老爷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 .鲁四老爷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 C .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 D .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 8.以下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为:( ) ① 流淌的溪流将水底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 ②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A .比喻 拟人 对偶 设问 B. 比喻 通感 对偶 反问 C. 拟人 通感 夸张 设问 D. 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大增加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B .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的精神。 C .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D .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10.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喜爱)之者 生生..(不断地派生发展)不息 B.登泰山而小.(意动,以为小)天下 融.(融会)为一起 C.笃嗜..(特别爱好) 玩索.(思考探寻) D.绮靡..(华丽,浮艳) 不可磨. (拖延)灭 二、积累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春之声》的作者是( )。 《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 )的写法。 2、《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描写了( ) 的悲惨命运。 3、《史记》主要包括( )、世家、( )、( )、( )五部分。 4、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 6、 ,子魂魄兮为鬼雄。 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哉! 。 8、“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 你尽可把他 , 可就是 。”(海明威《老人与海》) 9、小说的三要素是 、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