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学考试重点: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丁卡因的分析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学考试重点: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丁卡因的分析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学考试重点: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丁卡因的分析

一、鉴别

(一)盐酸利多卡因

1.制备衍生物测熔点与三硝基苯酚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2.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溶于氯仿则显黄色。

3.氯化物反应

4.红外光谱法

(二)盐酸丁卡因

1. 制备衍生物测熔点溶于5%醋酸溶液,加25%硫氰酸铵,析出硫氰酸盐白色结晶。

2.显色反应加水溶解后加硝酸,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显黄色。

3.氯化物反应

4.红外光谱法

二、含量测定

脂烃胺侧链有叔胺氮原子,显碱性,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含量。

盐酸利多卡因系盐酸盐,用高氯酸滴定产生氢卤酸,不利于反应定量进行,滴定前应加入醋酸汞排除干扰。

盐酸丁卡因含量测定与盐酸利多卡因相同。滴定前加入适量醋酐,可增强盐酸丁卡因碱性,使滴定终点敏锐。

2.测定游离溴和碘易挥发,操作中采用碘量瓶。为校正误差应按平行条件进行空白实验。

0.2%罗哌卡因和0.25%罗哌卡因与0.5%利多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方面的比较

0.2%罗哌卡因和0.25%罗哌卡因与0.5%利多卡因在静脉局 部麻醉方面的比较 1 引言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被引进,其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作用时间与布比卡因同样长,但是与布比卡因相比,它有着更低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管毒性。 在许多志愿者参与的研究中,静脉注射0.2%罗哌卡因用于静脉局部麻醉,其效果等同于0.5%利多卡因。尽管报道过的病例很少,但有报道证明罗哌卡因在外科手术中产生了令人满意的镇痛条件。并且在术后时期产生长效的镇痛效果。 为了确定罗哌卡因是否更益于静脉局部麻醉,我们进行一项临床研究来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与传统浓度的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我们假设罗哌卡因产生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与利多卡因相同,但是在止血带放气后可以产生更长效的阻滞后镇痛;我们还假设0.25%罗哌卡因产生的止血带后镇痛效果优于0.2%罗哌卡因。 2 材料和方法 由66位成年人,ASA分级I-II级的病人参加了此项研究,这些病人拟定进行前臂和手部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 排除标准包括:肝脏疾病、肾功不全、镰型红细胞病、心脏传导异常、手术侧肢体神经血管异常、顽固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病变、怀孕、局麻药过敏史、体重指数<20或者>27kg/m2. 病人被随机分为3组(0.2%罗哌卡因组,0.25%罗哌卡因组,0.5%利多卡因组)每组22人进行双盲研究,由一位不参与数据收集的研究人员提供含有不同局麻药的注射器,由麻醉医生进行操作。 所有的病人不接受麻醉前用药。术晨,20G的静脉套管针被置入到术侧肢体手背部的远端静脉,用来输入局麻药。第二个套管针置入到对侧上肢的肘前静脉用来进行液体治疗和急救药物的输入。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病人的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使用驱血绷带驱血后,将适用于上肢手术的双套囊的充气止血带的近端套囊

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加罗哌卡因应用于腰椎手术麻醉疗效的比较

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加罗哌卡因应用于腰椎 手术麻醉疗效的比较 文章来源: 2005-12-19 16:08:25 刘金星安社平郭华 2005-12-13 13:06:40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5月第4卷第10期 本文比较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加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用于腰椎间盘脱出,腰椎管狭窄,腰骶椎滑脱病人中,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无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拟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各类腰椎手术的患者200例,ASAⅠ~Ⅱ级,年龄17~66岁;男125例,女75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00例,2%利多卡因5ml加0.75%布比卡因10ml,手术历时 2.0±1.0h,Ⅱ组100例,2%利多卡因5ml加0.75%罗哌卡因10ml,手术历时2.5±1.0h。 1.2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 ),两组病人均选用L 2~3 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置入导管,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观察5min无全脊麻症状后,均在15~20min将配好局麻药注完,拔出硬膜外导管。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1)感觉阻滞:用硬膜外针针刺法,每1~2min测一次麻醉平面,起效时间为注药毕至痛觉开始减弱的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为注药毕至麻醉平面的固定。阻滞完全后,每30min测定麻醉上界平面。(2)阻滞效果的评价[1]:优:阻滞平面满意,术中无痛;良:术中轻微疼痛或对手术操作感觉不适,能忍受,无需辅助镇痛药;可:中度或持续疼痛或改用为全麻。 2 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Ⅰ组平均起效时间12.05±2.15min,Ⅱ组平均起效时间 9.25±2.4min,两组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1 镇痛效果Ⅰ组89例阻滞完善,未加任何辅助用药完成手术,10例因病人紧张恐惧,对手术牵拉和内固定操作感觉不适。加用氟芬合剂1/2~1/4量静注(芬太尼0.1mg和氟哌利多5mg)完成手术。1例加局麻药(0.5%利多卡因60ml)完成手术。Ⅱ组96例阻滞完善,未加任何辅助用药完成手术。4例因病人紧张恐惧,虽无痛,仍加氟芬合剂1/4量完成手术。 2.2 无痛时间(麻醉起效至术区出现疼痛的时间)Ⅰ组平均镇痛时间 3.5±1.0h,Ⅱ组平均镇痛时间5.0±1.2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3 并发症Ⅰ组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例数分别为12例和10例(分别占12%和10%)。

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说明书

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 英文名称: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Yansuan Luopaikayin 【成份】 主要成份:盐酸罗哌卡因,辅料为乳糖。 化学名称:S-(-)-1-丙基- 2’,6’-二甲苯胺甲酰基哌啶盐酸盐。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据文献报道,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大剂量可产生外科麻醉,小剂量时则产生感觉阻滞(镇痛)仅伴有局限的非进行性运动神经阻滞。 加用肾上腺素不改变罗哌卡因的阻滞强度和持续时间。 罗哌卡因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 局麻药也可能对如脑细胞和心肌细胞等易兴奋的细胞膜产生类似作用。如果过量的药物快速地进入体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将产生中毒症状和体征。 怀孕母羊和未怀孕的母羊相比,并不显示对罗哌卡因有更强的敏感性。 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罗哌卡因后耐受良好,此药临床经验提示一个良好的安全范围。根据副交感神经阻滞程度,硬膜外使用此药可出现间接的心血管效应(低血压、心动过缓)。 毒性研究 据文献报道,只有在高剂量或意外将药物注入血管内而使药物血浆浓度骤然上升或者在药物过量的情况下,盐酸罗哌卡因才会造成急性毒性反应(参见“药理作用”和“药物过量”)。 曾有一例患者因作臂丛神经阻断时,无意中将200mg药物注入血管内后,发生惊厥。

生殖毒性 接受试验的两代大鼠未见生育力及一般生殖行为受药物的影响。施用最高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后,因其对孕母的毒性作用,产后三天内幼仔的死亡数增多,列于新生仔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对大鼠和兔所进行的致畸试验未见罗哌卡因对器官发生以及胎儿早期发育有任何不利影响,以最大可耐受剂量对围产期及产后的大鼠进行研究,未见其对胎儿后期发育、分娩、哺乳、新生儿生存力及子代的生长有任何影响。 另一大鼠围产期及产后的研究,将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作比较,发现在用药剂量低得多与游离血浆浓度也低的布比卡因即可观察到对孕母的毒性作用。 【药代动力学】 据文献报道,罗哌卡因的pKa为8.1,分布率为141(25℃n-辛醇/磷酸缓冲液pH7.4)。 罗哌卡因的血浆浓度取决于剂量、用药途径和注射部位的血管分布。罗哌卡因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最大血浆浓度和剂量成正比。 罗哌卡因从硬膜外的吸收是完全的,呈双相性,快相半衰期为14分钟,慢相终末半衰期约为4小时。因缓慢吸收是清除罗哌卡因的限速因子,所以硬膜外用药比静脉用药清除半衰期要长。 罗哌卡因总血浆清除率440ml/min。游离血浆清除率为8L/min。肾清除率为1ml/min,稳定分布容积为47L,终末半衰期为1.8h。罗哌卡因经肝脏中间代谢率为0.4。罗哌卡因在血浆中主要和α1-酸糖蛋白结合,非蛋白结合率约6%。 当连续硬膜外注射时,可观察到罗哌卡因总的血浆浓度的增加和手术后α1-酸糖蛋白浓度的增加有关,未结合的(药理学活性)浓度的变化比总血浆浓度的变化要小得多。 罗哌卡因易于透过胎盘,相对非结合浓度而言很快达到平衡。与母体相比胎儿体内罗哌卡因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低,胎儿的总血浆浓度也比母体的低。 罗哌卡因主要是通过芳香羟基化作用而充分代谢,静脉注射后总剂量的86%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其中仅1%与未代谢的药物有关。主要代谢物是3-羟基罗哌卡因,其中约37%以结合物形式从尿液中排泄出来,尿液中排出的4-羟基罗哌卡因,N-去烷基代谢物和4-羟基去烷基代谢物约为1~3%。结合的和非结合的3-羟基罗哌卡因在血浆中仅显示可测知的浓度。3-羟基罗哌卡因和4-羟基罗哌卡因有局麻作用,但是麻醉作用比罗哌卡因弱。 罗哌卡因在体内没有消旋作用的证据。 【适应症】

对比罗哌卡因、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

对比罗哌卡因、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7-02-27T16:52:30.85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作者:扈祚雁[导读] 分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 湘潭县人民医院湖南湘潭 411228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将80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布比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进行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包括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脉搏等体征。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镇痛 维持时间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布比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麻醉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效果良好,能够起到明显的镇痛效果,是临床麻醉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臂丛麻醉;临床效果 上肢损伤患者的手术方式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而经臂丛神经干的周围将局麻药物注入,使得支配的区域产生了神经传导阻滞。罗哌卡因在临床上属于新型长效局麻药,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且麻醉时间较长,对心脏的毒性小。利多卡因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麻醉药物,且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利多卡因应用于上肢手术存在一定副作用[1]。本次就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位研究对象,分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均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3.8)岁。手术类型主要为:肱骨骨折13例,桡骨骨折10例,锁骨骨折8例,手部创伤骨折有9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均在21~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3.7)岁。手术类型主要为:肱骨骨折14例,桡骨骨折11例,锁骨骨折7例,手部创伤骨折有8例。两组在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且患者术前半小时进行巴比妥钠0.1克肌肉注射,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其建立多条静脉输液的通道,并以3升/分钟给氧,手术过程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观察,确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之后再对患者实施码子。两组患者的入路均选择肌间沟,分别向内、下、后进行穿刺,并对臂丛神经进行组织,可采取7号头皮针,在消毒之后连接好利多卡因注射器进行定位穿刺,穿刺的深度要以1.5厘米至2.5厘米为适宜,在穿刺到有异物感后将注射器回抽,若患者没有出现脑脊液与血液,可与患者进行对话。研究组患者使用0.3%罗哌卡因与0.25%的布比卡因进行混合,混合液为30毫升。对照组使用0.7%盐酸利多卡因药物和0.25%的布比卡因混合,混合液为30毫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麻醉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卦情况,并对患者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与阻滞维持时间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2],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数据比较P<0.05,则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进行比较,差异有无统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所示: 2.2观察两组患者组患者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感觉阻滞与镇痛维持时间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情分布如下表所示:

利多卡因过敏

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与急救措施 1.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甚为罕见 因其为酰胺类局麻药,非蛋白类物质,本身不能致敏,但有时可作为一种半抗原,同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抗原致过敏反应。利多卡因的药物反应有3类:1.过量,2.低耐量,3.过敏反应。利多卡因的过敏表现类似中毒反应,但发作更为急剧,并伴有过敏样体征,可以速发也可缓慢发作,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及呼吸停止。 6.急救措施 (1)必须暂时终止治疗。呼救。打120急救电话。立即使病人平卧,松颈部衣领,使呼吸道通畅,用氨水刺激呼吸,按压人中,快速吸氧。(2)测量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异丙嗪25mg肌注,5%葡萄糖200ml加地塞米松5mg静注。危重病人静脉缓注2%硫喷妥钠50mg,5%葡萄糖200mg加冬眠灵250mg 静脉滴注。(3)使用脱敏药物如注射非那根(异丙嗪)25毫克,以及采用其它方法对症处理。 2.利多卡因用量问题 成人常用量①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量以200mg(1.0%)为限;用于外科止痛可酌增至200—250mg(1.0—1.5%)。②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250—300mg(1.5—2.0%)。③浸润局麻或静注区域阻滞,50~200mg(0.25—0.5%)。 ④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250—300mg(1.5%);牙科,20—100mg(2.0%);肋间神经(每支),30mg(1.0%);宫颈旁浸润,左右侧各100mg(0.5—1.0%);椎旁脊神经阻滞(每支),20—50mg(1.0%);阴部神经,左右侧各100mg(0.5—1.0%)。⑤交感神经节阻滞,颈星状神经50mg(1.0%),腰50—100mg(1.0%)。 ⑥一次限量,一般不要超过200mg(4.0mg/kg),药液中加用肾上腺素用量可增至200—250mg(6.0mg/kg), 1小时最大量300--400mg。静注区域阻滞,极量4mg/kg.治疗用药静注,第一次初量1mg/kg,极量4mg/kg,成人静滴每分钟以 1mg为限。反复多次给药,相距间隔时间不得短于60分钟。 3.临床常用局麻药比较 目前国内临床以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最常用。普鲁卡因首次应用一般要皮试,单一应用麻醉效果差,需加入肾上腺素,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者慎用。丁卡因多用于表麻,利多卡因自1954年起临床使用推广,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椎管内麻醉以及各个部位的局部麻醉、浸润麻醉。 利多卡因作用特点:(1)用于浸润或阻滞麻醉时,药液在局部的弥散范围广。(2)胺基脱烃后降解产物的局麻性能有限、毒性加大。过敏反应罕见。(3)能透过胎盘屏障,与胎儿的蛋白结合,较之成年人有过及。(4)作用中枢神经,可见昏沉迷睡,而随即出现惊厥,速进入晕厥与虚脱。(5)存在个体差异,应先用小量。 4.如何判定利多卡因过敏

利多卡因气雾剂与丁卡因在视频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_李淦峰

利多卡因气雾剂是皮肤黏膜表面局部麻醉的一种剂型,内含7%局部麻醉药利卡多因。为探讨该剂型的疗效,我院就电子喉镜检查中运用利多卡因气雾剂与丁卡因做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在我院门诊行电子喉镜检查的患者3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A 组用7%利多卡因气雾剂做表面麻醉剂,B 组用1%丁卡因做表面麻醉剂。其中A 组162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74例,年龄10~79岁。B 组15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5例,年龄9~80岁。 1.2材料:7%利多卡因气雾剂(商品名:利舒卡,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1%丁卡因由注射用盐酸丁卡因粉针剂自行配制,规格:每瓶50mg ,生产商: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配制好1%丁卡因溶液后用喉咽喷雾器喷麻药。 1.3方法:A 组用7%利多卡因做表面麻醉剂:患者坐位,张嘴,先向口咽部喷1揿,嘱患者口含30s ,30s 后吐掉,勿将麻药咽下。观察3min ,若无过敏反应,再喷第2次,嘱患者用纱布裹住舌头,拉出口外,向喉咽部喷2揿,口含30s ,30s 后吐掉,3min 后再喷第3次,嘱患者用纱布裹住舌头,拉出口外,向喉咽部喷2揿。每揿释药4.5mg ,每喷射1次时,需患者发“啊”音暴露咽喉腔作配合,间歇1~2min 喷射1次。约10min 后行检查。 如果患者咽反射特别敏感,经上述方法仍无法完成喉镜检查时,继续喷数次,每次1~2揿,间隔约3min ,直到麻醉满意为止,7%利多卡因最大安全剂量为4mg/kg ,一般成人总量不超200mg (44揿) 。B 组用1%丁卡因做表面麻醉剂: 取新鲜配置的1%丁卡因溶液20ml 放入喉咽喷雾器,患者坐位,张嘴,先向口咽部喷1喷,嘱患者口含30s ,30s 后吐掉,勿将麻药咽下。观察3min , 若无过敏反应,再喷第2次,嘱患者用纱布裹住舌头,拉出口外,向喉咽部喷2喷,口含30s ,30s 后吐掉,3min 后 利多卡因气雾剂与丁卡因 在视频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李淦峰盛迎涛李国贤 表2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用药评价未用单用合理不合理对照组10016841684试验组 100 57 43 57 43 管理小组制订《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定》;②组织医生学习相关规定及有关理论知识;③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会诊。在骨科的大力支持下,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日趋规范。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4%降到43%,人均住院药品费用明显下降。 传统的医院药学主要是为临床提供药品和生产制剂,是以药品为中心、保障临床用药需要为目的。现代医院药学则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直接为患者提供具体的用药指导[2] 。因 此,医院药师必须把工作重心和服务理念从“以药品为中心转移到以患者为中心”上来,直接参与临床,与医生一起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并提供药学监护,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3]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有明确指征。一般来说,Ⅰ类切口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但对于创面大、手术时间长、渗血多或一旦感染其后果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最佳时间应在术前0.5h 或麻醉开始时,一次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如手术超过3h ,术中可追加1次,以保 证组织内有效药物浓度的维持,术后再用1d ,一般采用静脉 给药。过早或术后长时间使用并无益处[4] 。术前过早用药和术 后长时间预防用药与用药目的相违背,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患者机体菌群失调发生院内耐药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时间较短的清洁手术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必须重视无菌技术、手术技巧、消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心理、环境卫生等诸多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Ⅰ类切口手术感染与不用抗菌药物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可以组成治疗团队,在合理用药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林泉, 王丽,郭庆胜,等.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及合理使用.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0):826-831. [2]陈秋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6,16(9):393-395. [3]黄仲义.医院药学的变革与未来.中国药房,1998,9(5):213-214. [4]徐雯, 应静,王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中国药业,2005,14(8):67. (收稿日期:2010-11-08) 作者单位:311200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盐酸丁卡因滴眼液说明书

附件2: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用盐酸丁卡因溶液 Y anyong Yansuan Dingkayin Rongye Tetracai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for Eye Use 本品含盐酸丁卡因(C 15H 24 N 2 O 2 ·HCl)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处方】 盐酸丁卡因 10g 氯化钠 7.2g 注射用水适量 制成 1000ml 【制法】取盐酸丁卡因与氯化钠,加注射用水100ml,使溶解,加针用活性炭1g,加热煮沸30分钟,搅匀,脱碳滤过至澄明,加注射用水使成1000ml,灌封,110℃灭菌30分钟,即得。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4ml,加5%醋酸钠溶液2ml与25%硫氰酸铵溶液0.5ml,振摇后生成白色结晶性沉淀。 (2)取本品2ml,加硝酸3ml,振摇,即显黄色。 (3)本品显钠盐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Ⅲ)。 【检查】pH值应为3.5~5.5(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Ⅵ H)。 其他应符合滴眼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Ⅰ G)。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20ml,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10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至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0.08mg 的C 15H 24 N 2 O 2 ·HCl。 【类别】局麻药。 【规格】1%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9个月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四川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及评审认证中心审评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英文名称: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成份】 盐酸罗哌卡因 【适应症】 适用于外科手术麻醉硬膜外麻醉,包括剖腹产术、区域阻滞急性疼痛控制持续硬膜外输注或间歇性单次用药,如术后或分娩疼痛,区域阻滞。 【用法用量】 盐酸罗哌卡因仅供有麻醉经验的临床医生或在其指导下使用。常用麻醉的参考剂量见下表,或遵医嘱。一般情况,外科麻醉(如硬膜外用药)需要较高的浓度和剂量。对于镇痛用药(如硬膜外用药)控制急性疼痛),建议使用较低的浓度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推荐剂量(见下表) ※[图片: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瑞典ASTRAZENECA AB-AstraZeneca AB-2.jpg]※ 上表中的剂量对提供有效的麻醉是必要的,可以作为用于成人的指导剂量。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会有个体差异。以上数据反映了所需平均剂量的预计范围。有关其他局麻技术,应参考标准教科书。在注射前以及注射期间,应仔细回吸以防止血管内注射。当需要大剂量注射时,如硬膜外麻醉,建议使用3~5ml试验剂量的含有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2%赛罗卡因)。如误静脉内注射可引起短暂的心率加快,或误蛛网膜下腔注射可出现脊髓麻醉。在注入标准剂量前及注入中需反复回吸并注意缓慢注射或逐渐增加注射速度(25~50mg/min),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指征并持续与病人交谈。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硬膜外阻滞中,罗哌卡因单次最高250mg的剂量曾经被使用过,并且可以被很好的耐受。当需延长麻醉时,

无论持续注入或重复单次注射都应考虑达到血浆中毒浓度或诱发局部神经损伤的危险。手术麻醉当累积剂量达到800mg时或术后24小时用于镇痛时,对于成人来说都可以耐受。对术后疼痛的治疗,建议采用以下技术:如果术前已经放置硬膜外导管,可经此管给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7.5mg/ml实施硬膜外注射。术后用2mg/ml盐酸罗哌卡因维持镇痛。对大多数中度至重度的术后疼痛,临床研究表明每小时6-10ml(12-20mg)的输液速度,能够提供有效镇痛,只伴有轻微而非进行性的运动神经阻滞。采用这一技术后,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明显下降。临床研究还表明,对于需用较高剂量的病人,每小时12~14ml(24~28mg)的输液速度也能较好地耐受。7.5mg/ml以上的浓度未曾有用于剖腹产术的记录。临床经验表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输入长达24小时是可行的。 【不良反应】 不可预期的影响盐酸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和其它长效酰胺类的局麻药是类似的。除了误注射进血管或过量等意外事件,局麻的副反应几乎是少见的。要将其与阻滞神经本身引起的生理反应相区别,如硬膜外麻醉时的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用药过量和误注射入血管可能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参照”药物过量”)。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对酰胺类的局麻药来说是很少见的。(最严重的过敏反应是过敏性休克)。急性全身毒性只有在过大剂量或意外将药物注入血管内而使药物血浆浓度骤然上升或者是药物过量的情况下,盐酸罗哌卡因才会造成急性毒性反应(参照”药代动力学”和”药 【禁忌】 对本品或本品中任何成份或对同类药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于高龄或伴有其它严重疾患诸如患有心脏传导部分或全部阻滞、严重肝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而需施用区域麻醉的病人,应特别注意。为降低严重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在实

盐酸丁卡因检验方法

盐酸丁卡因 C 15H 24N 20 2 ?HCl 300. 83 本品为4-( 丁氨基)苯甲酸-2-( 二甲氨基)乙酯盐酸盐。按 干燥品计算,含C 15H 24N 20 2 ?H Cl不得少于99.0% 。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中不溶。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第一法)为147?150°C。 【鉴别】(1)取本品约0_ lg,加5 % 醋酸钠溶液10ml溶解后,加25%硫氰酸铵溶液1ml,即析出白色结晶;滤过,结晶用水洗涤,在80°C干燥,依法测定(通则0612第一法),熔点约为131。。。 (2)取本品约40mg,加水2ml溶解后,加硝酸3ml,即显黄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0402).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检査】酸度取本品,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lO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 H 值应为4. 5?6. 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l.O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 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浓。 有关物质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含5 0 m 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丁氨基苯甲酸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含0. lO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Z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异丙胺(98 :7 :2)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易炭化物取本品0.50g,依法检查(通则0842),与橙黄色3 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C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 % (通则0831 )。 炽灼残渣取本品l.Og ,依法检査(通则0841 ),遗留残潼不得过0. 1 % 。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 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25g, 精密称定,加乙醇50ml 振摇使溶解,加0.01md/L 盐酸溶液5ml ,摇匀,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 lmol/L) 滴定,两个突跃点体积的差作为滴定体积。每lm l 氢氧化钠滴定液(O.lmol/L )相当于30. 08mg 的C15 H24 N202 ?HC1 。 0821第二法 除另有规定外,当需改用第二法检査时,取各品种项下 规定量的供试品,按炽灼残渣检查法(通则0841) 进行炽灼 处理,然后取遗留的残渣;或直接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 渣;如供试品为溶液,则取各品种项下规定童的溶液,蒸发 至干,再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取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5ml, 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或取供试品一定量,缓缓炽灼 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lm l,使恰湿润,用低温 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硝酸0.5m 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 尽后,放冷,在500?6001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 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 示液显微粉红色,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 l, 微热溶

复方盐酸丁卡因口服溶液

复方盐酸丁卡因口服溶液 Fufang Yansuan Dingkayin Koufurongye Compound Tetracaine Hydrochloride Oral Solution 本品含盐酸丁卡因(C15H24N2O2?HCl)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处方】 盐酸丁卡因 2.5g 二甲硅油 20g 枸橼酸 0.25g 甘油 25g 聚山梨酯80 10ml 羧甲基纤维素钠 7.5g 羟苯乙酯 0.5g 水适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成 1000ml 【制法】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适量热水中,自然溶胀,放置过夜,使完全溶解,加入二甲硅油、甘油及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加热至约80℃,搅拌,使乳化完全。取盐酸丁卡因、枸橼酸加水使溶解,与上液合并,搅匀;另取羟苯乙酯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加入,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的黏稠液体。 【鉴别】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31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检查】应符合口服溶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O)。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5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洗涤移液管内壁2~3次,洗液并入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pH7.2)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0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pH7.2)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A),在3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5H24N2O2?HCl的吸收系数(E1%1cm)为771计算,即得。 【类别】局麻、消泡药。 【规格】每100ml含盐酸丁卡因0.25g与二甲硅油2g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 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S形)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机制与其它局麻药相同,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浓度为0.2%对感觉神经阻滞较好,但几乎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0.75%则产生较好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药理作用; 使用相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前者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低,持续时间也短。临床上1.0%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在起效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时效没有显著性差异。罗哌卡因的脂溶性大于利多卡因但小于布比卡因,其蛋白结合率为94%,麻醉强度是普鲁卡因的8倍,作用时效是普鲁卡因的4-8倍。加用肾上腺素不改变罗哌卡因的阻滞强度和持续时间。罗哌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兴奋双相作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罗哌卡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抑制心脏传导和心肌收缩力。罗哌卡因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均比布比卡因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致惊厥剂量之比,相当于5:1:2;致死量之比约为9:1:2。 不良反应 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后可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和焦虑。血药浓度过高时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临床症状呈现抑制和兴奋双相性。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一般在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产生前出现。罗哌卡因很少引起的高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变态反应。罗哌卡因常用剂量和浓度无神经毒作用。 注意事项 在实施麻醉前,应熟悉罗哌卡因的药理作用并在人员和设备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对于老年或合并其它严重疾患而需采用区域麻醉的病人,为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在实施麻醉前,应尽量改善病人的状况,药物剂量也应适当调整。由于罗哌卡因在肝脏代谢,严重肝病病人应慎用。同时由于药物排泄延迟,重复用药时需减少剂量。通常情况下肾功能不全病人如用单一剂量或短期治疗不需调整用药剂量,但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伴有酸中毒及低蛋白血症,发生全身中毒的可能性增大,需减少用药量。剂量过大或意外注入血管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接受其它局麻药或与酰胺类结构相关的药物治疗的病人,如同时使用罗哌卡因应注意局麻药的毒性相加作用。毒性反应发生时,紧急处理同普鲁卡因。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 罗哌卡因为布比卡因哌啶环的第三位氮原子被丙基所代替的产物,为不对称结构的单镜像体(single enantiomer),即S-镜像体。它是纯左旋式异构体,较右旋式异构体毒性低,作用时间长。其pKa为8.1,分配系数为2.9。罗哌卡因的脂溶性小使其绝对效能有所减弱,到达粗大运动神经的时间拖后,但对Aδ和C神经纤维的阻滞比布比卡因更为广泛,同时也形成该药独特的作用特点:即运动与感觉阻滞分离。

利多卡因功能概述

利多卡因常用功能概述 *** 2010/11/23 1 用作局麻药 1.1 局麻药的作用机理 局麻药物分子中通常含有一个带胺基的亲水基团和一个亲脂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胺基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在高pH 条件下,胺基处于非解离状态,药物分子不带电荷,极性较低,能透过膜;在低pH条件下,胺基处于解离状态,药物分子带正电荷,极性增大,不能透膜,但能与细胞膜内侧的Na+通道相互作用。药用条件下,细胞外pH值高,细胞内pH值低。给药后,药物分子在细胞外以非解离的不带电荷存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胞内pH较低,药物分子胺基解离,形成解离状态,带正电胺基在细胞膜内侧与Na+通道闸门的磷脂结合形成横桥关闭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从而起到麻醉的作用。 1.2 局麻药的毒副作用 因为局麻药是无选择性的钠通道阻滞药,随着血中局麻药浓度的升高,对全身组织的钠通道亦有阻滞作用,也就是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而钠通道不仅与末梢神经,也与中枢神经、心肌、骨骼肌等各种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因此阻滞后可引起其中毒症状。文章中涉及到的局麻药毒性包括以下三方面。 1.2.1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 利多卡因等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

用。血药浓度较低时,阻滞大脑皮层的抑制通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神志错乱、惊厥等症状。随着剂量加大,作用或毒性增强,抑制与兴奋环路活性减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出现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1.2.2 局麻药的心血管毒性 局麻药的心脏毒性与局麻药的种类和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霍红艳通过模拟局麻药误入血管产生的心血管毒性作用,比较等效能的四种局部麻醉药氯普鲁卡因(可谱诺)、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耐乐品)和布比卡因连续静脉输注对健康成年家兔心血管功能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四种局麻药对健康成年家兔心脏的毒性影响分别为氯普鲁卡因组<利多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 在不同的浓度下,利多卡因对心脏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低剂量时,可促进心肌细胞内K+外流,降低心肌的自律性,而具有抗室性心率失常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对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房室传导和心肌的收缩无明显影响;血药浓度进一步升高,可引起心脏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和使心排血量下降;直接注射到血管内可引起心室颤动而死亡。 1.2.3 局麻药的免疫系统毒性 麻醉及麻醉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麻醉一方面可以抑制手术和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但另一方面也可对免疫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尤以细胞免疫为著。 局麻药的免疫细胞毒性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推测可能与局

盐酸丁卡因胶浆抑制全麻拔管期反应的临床观察

盐酸丁卡因胶浆抑制全麻拔管期反应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3-07-23T11:04:59.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陈智慧李友安张宝应胡宝平[导读] 气管插管和拔管是全麻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 陈智慧李友安张宝应胡宝平(西藏民族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咸阳 712082) 【摘要】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抑制全麻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声门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观察两组患者停全麻药时、手术结束时、患者出现吞咽反射、呼之能应及拔管时各时间点的HR、MAP的变化及对气管导管的耐受程度。结果观察组拔管期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丁卡因胶浆气管插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05-01 气管插管和拔管是全麻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平稳的气管插管与拔管显得尤为重要,有时甚至在手术结束拔管的时候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鄹停。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里我就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观察予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120例,其中为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手术。男67例,女53例,年龄17~88岁,平均(55 ± 6) 岁,体重44~99kg,平均(72± 5) kg。手术时间为1.0~4.0h,美国麻醉协会(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均为60例。A组为丁卡因组,专用套件声门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2993)1.5 ml;B组为对照组,声门内注入1.5 ml 0.9%的盐水。两组所用方法相同,均为声门内针管旋转注入。 1.2麻醉方法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常规监测ECG、BP、MAP、HR、SPO2。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0.1mg/kg、芬太尼4~6/kg、丙泊酚1.5~ 2.0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分次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间断推注维库溴铵及芬太尼及异氟醚吸入。PETCO2维持在35~45mmHg。手术结束前40min停维库溴铵,40~60min后患者呼吸均恢复。手术关腹时均停吸异氟醚及泵入丙泊酚。手术结束后待患者有吞咽反射及呼之能应后,吸清口腔、气管内分泌物拔除气管导管。 1.3评定指标及测定分别于停全麻药时(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出现吞咽反射 (T3)、呼之能应(T4)及拔管时(T5)测定和记录HR、MAP,并计算出相邻两测定点间的时间。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各时点均数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组内采用团体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手术时间、术中HR、BP、MAP、PETCO2: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 A组患者在T2~T3间的时间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T3~T4间及T4~T5间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A组患者耐受导管的时间(T2~T3)明显延长(表1)。 B组患者的HR、MAP、在T3、T4及T5时均高于A组(P<0.05)(表2)。 术后1h随防B组有14例(22.5%)患者诉咽喉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A组仅2例(2.5%)诉咽喉部疼痛。 表1 两组患者耐受导管时间的比较(min,x-±s) 与B组比,*P<0.05 与T3比,*P<0.05 3 讨论 盐酸丁卡因胶浆作为表面麻醉剂在口腔粘膜、会阴、生殖器、及五官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个人自制套件,用10毫升针管接上硬膜外针,硬膜外针弯成弧形并套上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超出针头1cm左右,防止硬膜外针头损伤上呼吸道,这样能把丁卡因胶浆注入声门内起到表面麻醉作用,从而在拔管期气管刺激反应受到抑制,血流动力学明显平稳[1],在临床工作当中一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全麻诱导插管期给予合适剂量的麻醉药,患者基本上能够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丁卡因过敏反应[2]在本研究中尚未发现,拔管后对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无影响[3]。与同类药物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总之,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气管插管表面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全麻药的用量,保持麻醉的平稳,而且长时间的气管插管全麻能够更好地满足特殊手术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在ICU的进一步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武,陈沂,雷李培.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医药导报,2011,9:1174-1175. [2]程万清,韩春桃.盐酸丁卡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医药导报,2001,11:689. [3]张国智,邹昌武,薛瑞等.恩纳用于气管表面麻醉142例初步观察.华西医学,2002,1:034.

盐酸丁卡因胶浆说明书

盐酸丁卡因胶浆说明书 通用名称:盐酸丁卡因胶浆(西安利君制药厂) 英文名称:Tetracaine Hydrochloride Jelly 【成份】盐酸丁卡因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半透明流动性胶浆剂。 【适应症】本品为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用作尿道、食道、阴道、肛门、直肠等插管镜检或手术时的局部润滑麻醉。 【规格】5g:0.05g。(即每支含盐酸丁卡因0.05g) 【用法用量】外用。 一次2~5g,插管、镜检或手术前用。 1、用于做胃镜检查或食管扩张时,可将本品2g左右滴于患者舌根部,令患者做吞咽动作,立即起麻醉作用;同时将本品适量涂于胃镜管或扩张器的表面(起润滑作用)即可操作。 2、用于做喉或声带检查时可按上述方法进行。 3、用于男性尿道时(如尿道扩张、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经尿道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导尿术等),先将尿道口洗净消毒,将软管插入尿道,将本品挤入(约5g),以阴茎夹夹住,2分钟后即可插入膀胱镜等器械,进行镜检或手术。 4、用于女性尿道时基本方法同3。 5、用于妇科阴道检查时,将软管插入阴道,挤入本品约3g,同时可

在扩张器或其他器械上涂上本品少许以增加润滑减少阴道损伤。 6、用于人工流产时,可将本品挤在宫颈口上,2分钟左右宫颈松弛,即可手术。 7、用于直肠镜检可将软管插入肛门,挤出本品约3g,同时在扩张器或其他器械上涂上本品少许,即可进行检查,肛门直肠镜检需扩肛时本品不能达到肛门括约肌的松弛目的。 8、用于肛门或肛裂时,直接将本品涂在肛门上即可。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1、高过敏体质患者禁用。 2、腔道破裂、血管外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适用于需做细菌培养的患者。 2、本品的最小包装仅供一次性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3、本品与普鲁卡因、肥皂、碘化钾、硼砂、碳酸、碳酸氢盐、碳酸盐、氧化物、枸椽酸盐、磷酸盐和硫酸盐配伍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属酸性,不得与碱性药液混合在一起使用;即使酸性药,由于PH值不同,也可影响其解高值,以致局麻减效,或起效时间迟延。

(完整版)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血液制剂、生物制剂及高危药品管理办法

1.目的 加强高警讯药品使用全过程的管理,防范相关临床用药差错和临界差错,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2.范围 全院医护人员、药学人员。 3.定义 3.1高警讯药品包括高危药品及相似药品,是指出现错误和/或涉及警讯事 件频率较高的药品或涉及被滥用风险较高或引发不良结果的药品如:试验用药、控制性药物、治疗范围限制药物、化疗药物、抗凝剂、精神治疗药物与相似药物。 3.2 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错误时,有很高的风险可引起明显的患者伤害 的药物,包括高浓度电解质、麻醉精神药品及其他高危药品如胰岛素、肝素或化疗药品、肌肉松弛剂。 3.3 相似药品是指名称、包装和标签或临床使用相似和/或发音相似的药 品。包括看似、听似、多规。 4.权责 4.1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简称药事委员会):负责高 警讯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4.1.1 参考国内外高警讯药品管理指南或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我院高警讯药品目录并及时更新。 4.1.2 定期对高警讯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 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 4.1.3 定期分析高警讯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及时通报及警示。 4.1.4 组织开展高警讯药品知识讲座,定期向全院医务人员宣传风险防范措施。

4.2 药剂科:负责及时更新、维护高警讯药品目录和警示符号,每 月对全院高警讯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督查。 4.3 信息科:负责高警讯药品的HIS 警示信息的维护。 4.4 临床医技科室:须严格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管理和使用高警讯药品。 4.5 医护人员:熟悉高警讯药品相关信息,负责开具规范化医嘱和 正确给药。 5.内容 5.1 确定医院《高警讯药品目录》。 5.1.1 药事委员会参考美国安全用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practices,ISMP)高警讯药品目录,结合国内及 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附件一)及相似药品 目录(附件二)。 5.1.2 医院药品目录变化时,药剂科及时更新高警讯药品目录并 做好数据库的维护。 5.1.3 全院药品储存、使用部门若发现有其它相似药品,应及时 与药学部联系。 5.2 高警讯药品警示标识(见附件三、四)和储存。 5.2.1 高危药品应按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专柜或专区存放,不 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存放处对应放置高危药品标签,执行《药品标签管理制度》。 5.2.2 相似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存放,避免同排放置,并放置警 示标签,执行《药品标签管理制度》。 5.2.3 医嘱系统、审核系统、药房发药系统等HIS 系统中的高警讯药品有警示符号,并在打印药品使用标签、配药清单等时显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