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三) 知识讲解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三) 知识讲解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三) 知识讲解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三) 知识讲解

高考解决方案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三)

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三)

高考考什么

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歌的文本。

一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

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

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托物言志诗

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

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

满分必备攻略

一、建功报国诗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在朝在野,都秉承着忠君报国的基本信念。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体现在家国天下之中。忠君报国,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支撑。所以,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表达建功报国的诗作相当之多。譬如,屈原的《涉江》,曹操的《龟虽寿》,王昌龄的《从军行》,还有陆游的《书愤》等等。

(一)情感类型: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

一般会出现缅怀古代明君圣主、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也会出现国难当头、奸臣当道、昏君无能的社会现实;还有战乱、民生、北伐等相关字词;

(三)常见技巧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四)鉴赏示例

1.(20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安】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2014江苏高三期中联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盘山绝顶

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①舞剑台。

【注】①李将军:指汉将李广,他与匈奴战,无不胜,匈奴畏服。

(1)前四句写了哪些寒秋景物?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描写了霜天,衰草,朔风,落叶,归鸦。渲染了边塞的肃杀、悲凉的氛围。(2)①希望打败敌人,终生卫国。②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二、人生际遇诗

“人生际遇诗”主要是指那些遭遇仕途坎坷挫折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多艰、命途多舛、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作。

(一)情感类型

(1)人生多艰、命途多舛的悲叹,

(2)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

(3)豁达大度、从容开阔的胸襟。

(三)常见意象

“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四)常用技巧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五)鉴赏示例

(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⑴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⑵“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⑴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

⑵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三、闲适隐逸诗

“闲适隐逸诗”主要是指因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而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一)情感类型

(1)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

(2)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

(3)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

(三)常见意象

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

(四)常用技巧

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

(五)鉴赏示例

(2014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

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案】

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四、生活杂感诗

“生活杂感诗”题材比较宽泛,它涉及到生活得每一个细节,因而它所表达的情感相对来说也多姿多彩,多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也印证了这一点。

(一)情感类型

(1)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对告慰平生、欢愉人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4)对忠贞爱情、诚挚友谊的赞美;如:秦观的《鹊桥仙》。

(三)常用技巧

借景抒情

(五)鉴赏示例

(214朝阳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③题。(20分)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②瓦瓯: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③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12分)

【答案】

①(3分)B

②(5分)答案要点:

一个随遇而安、闲适自在、孤寂的隐者形象(2分,形象特点1分;隐者形象1分)

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点分析(3分)

③(12分)评分要点:

人生哲理: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概括哲理2分,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4分。

五、即景抒情诗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题材非常宽泛,可以说凡是写景抒情的诗歌都可以归于此类,不管是借景思乡、借景怀人,还是借景送别、借景厌战;无论是借景说遭遇、借景言国难,还是借景诉衷情、借景明志向,等等,只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的,都属于此类。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那种语言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内容纯粹于或壮丽山河,或繁华景象,或怡人风物,情感偏重于欢快、欣喜、热爱等简单的情感抒写。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情感类型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3)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4)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常见意象及寓意

芳草: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表示凄苦之音。

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芦花:顠零之意。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莲:喻高洁,或表达爱情。

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蟋蟀: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联系起来。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悲伤的感情。

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常用手法。

水: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三)常用技巧

(1)留心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味觉、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的各异。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技法:白描、细描(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吊寒江雪”;虚实结合,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静衬动,如“更

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明暗对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比兴、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四)鉴赏要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

(五)鉴赏示例

(2014天津卷)14.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学案含答案

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C、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满腔报国热忱(chén)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的主旨——抒写愤懑之情。 ↑ 扼腕本来是一个动作,指用一只手用力握住另一只手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知识点汇总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一、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鉴赏方法:因形悟神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寻诗两绝句》中的陈居士),也指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每首诗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诗中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意的途径之一。 古诗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抓住诗中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及所处的环境等片段文字,因形悟神(人物形象特点)。另外,要关注诗人所处的背景及诗人对其的情感态度等。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2.审题答题规范:两审两答

“两审”指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两答”指答题两步骤: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和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 二、掌握鉴赏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鉴赏方法:融情造境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诗歌阅读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可称为‘再现与还原’式阅读,指鉴赏对象所创造的形象、意境在鉴赏者心中的映现,这种映现以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主要目的。”“另一种可称为‘开拓与发挥’式阅读,这种阅读以‘读出自己’为终极目的。指鉴赏者利用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对作品的意味产生更新的,更深层的看法,从而呈现阅读的多元。”1现将2010年到2018年新课标高考卷的考察重点做一个统计: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是《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总要求。《考试大纲》在这一总要求之后又逐渐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鉴赏形象类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其中人物形象又分为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人称刻画的形象。

1.指认意象 ①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品味意象 品味意象是指分析意象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3.再现情景 再现情景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①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二)鉴赏语言类 一般来说,古诗词语言鉴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使用——炼字、赏析诗句;二是语言特色——风格 1.炼字 如07年卷的试题《溪亭》的第二问: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2.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不同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答题思路:在答题时,常常用四字词语来概括,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解说语言特色,最后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常见的四字有: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平实质朴、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壮美华丽等。(三)鉴赏表达技巧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是所采取的特殊的艺术手法。 一、表达技巧的分类 (一)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1.描写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描写。在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教学策略与手段】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诵读提示: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小结:在诵读中体验,在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中欣赏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最直接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既然说“诗中有画”,

(完整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考纲要求: 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要点 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或者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 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 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 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 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 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风格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能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通过解题和拟题训练,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过程 鉴赏诗歌的语言即品味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常见的考查类型有两种。一是把握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二是炼字,即领会诗歌字词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 一)了解常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 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 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 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 近人。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 鲜明的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 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 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料得闺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 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 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 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 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同题材诗歌的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 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宛转等。 4、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 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 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鉴赏诗歌的语言

专题四: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古诗词语言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美、节奏美;从语义上分析,具体有语境表层义和特殊的深层义,有形象、情感、精练美;从语法上分析,有语序颠倒、语句跳跃、词语错位、词性活用、成分省略等,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更是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如热情奔放、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等等。 一、题型、知识方法精要点拨及对点精炼 (一)炼字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

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本题是高考常考的“炼字”题。首先,应该明确“荒”“瘦”这两个形容词的意思,品味这两个寻常字眼的不寻常之处。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最后,点出“荒”“瘦”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惊”以及题目等信息把握诗歌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炼字。首先明确哪个字更好,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望”是指站在高处向远处看,照应了诗题,引出下面所望之物。“空”是指诗人内心之空,有种目空一切的意思。“空”字营造了一种空旷之境,是诗人超然心态的反映。 答题要点与步骤 常见步骤:①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③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归纳讲义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诗歌的结构技巧: 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 1.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 91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 诗词体裁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 歌行”、 引”、 “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 字以上)、 中调(59-90 字)、小令(58 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 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 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 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 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 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 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 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 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 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 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12.游仙诗: 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 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三、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 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 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汇总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汇总 一、古诗释义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早期的诗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也是这一时期诗体的主要特色。后来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在战国后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屈原为其杰出代表。楚辞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因此该词也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汉代的古体诗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C、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满腔报国热忱(chén)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的主旨——抒写愤懑之情。 ↑ 扼腕本来是一个动作,指用一只手用力握住另一只手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5 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5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 知识讲解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修辞方法: 除了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些修辞方法外,下面几种也是古诗词中常用到的修辞方法。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述是重点。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诗词体裁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 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三、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人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思想情感鉴赏 一、强化重点,聚焦考场。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其中一定蕴涵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鉴 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阅读过程中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代诗歌,就其表现 的思想和情感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感时伤世、思乡怀人、羁旅愁绪、 生活杂感等几大类,鉴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分析,分析时可抓住关键的情绪词切入。 【真题示范1】(2011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 【命题剖析】应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并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的大意可以结合韩愈的 《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来理解:这首词当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的诗,只有下阕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思想感情: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 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那么,我们可以 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 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参考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词的上阕描写“莺语”、“微雨”、“草色”等景物,表现出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阕叙述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 景易逝,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全词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以及把握青 春年华,尽情享受人生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 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真题示范2】(2011 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 分) 【命题剖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他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 结即可。 【参考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 (交游落落)。 【真题示范3】(2011 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眼典型例题

多角度寻找并鉴赏“诗(词)眼” 例1. (2003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例2.(2006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例3.(2007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例4. (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例5. (201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及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及鉴赏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要求】 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考点解读】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储备】 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