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发展回顾

手机发展回顾

手机发展回顾
手机发展回顾

手机发展回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在微博之中,曾经有过“寂寞的人,总离不开手机”这样一句虽然很矫情不过却很实在的话非常流行,这句简单的话,表达了出了现今手机产品使用功能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如今的手机已从以前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步发展至拥有更丰富网络应用、甚至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商务、娱乐终端。

智能手机如今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自1983年Martin Cooper带领着团队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DynaTAC 8000X以来,手机产品发展至今已近30年。在这近30年的时间中,手机网络从此前的模拟信号时代进入到了4G时代,手机屏幕从单色进化到16000万色,而手机的核心处理能力也迅速发展,如今最为强劲的智能手机双核处理器芯片更是直逼个人电脑的硬件性能。

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智能手机硬件性能的发展,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硬件发展的历程,1981年Intel 8088处理器芯片首次用于公司的电脑产品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个人电脑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此起航。在此后的时间中,个人电脑处理器芯片在经过了GHz处理器时代、双核处理器时代、四核处理器时代的系列后,如今民用级别个人电脑高端处理器更是迈入了六核时代。

在智能手机硬件发展与个人电脑硬件发展极为相似的今天,手机硬件在未来究竟会进化成如何,相信每个人也够有着自己的猜测。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手机硬件在这近30年中的发展历程自然也是最可靠的参照物。那么在接下来,就有请各位来与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手机发展史。

本篇文章中一切的故事将从1992年开始——尽管世界上首部移动电话诞生于1983年,移动通讯更是在模拟信号时代就已经成为一些高端消费者手中的玩物,甚至公司更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触摸屏幕电话的设想,但这些或开创历史、或奇思妙想的产品终究没能走入我们的生活。

诺基亚1011(左)与诺基亚8210(右)

就让我们回到1992年吧,那是一个没有如今动辄1600万发色数的屏幕、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摄像头、没有大屏幕全触摸操控设计、没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甚至连文字信息都还未普及的时代,但却是手机真正走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起点。

爱立信GH337是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GSM制式手机

1992年11月10日,全球首款量产的GSM制式手机——1011正式上市,这款手机的登场意味着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GSM制式网络终于来临。在不久后的1995年,爱立信GH337则成为了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GSM制式网络手机。

摩托罗拉8900开创了下翻盖手机的先河

现在来看,无论是诺基亚1011还是爱立信GH337,亦或是公司仍在推出的模拟信号手机均具有着那个手机产品刚刚走向普及时候的特征——纯粹意义上的通讯工具,仅具备最为基本的通讯功能,有些产品甚至连文字信息功能都并不具备。但即便如此,“大哥大”这一亲切的称谓却自此深刻在很多人的心中。

在这场手机外观革命来临之前,手机产品的外观设计仍旧保持着模拟信号时代手机产品的特征——直板造型、受到镍氢电池技术限制的厚重机身、固定或可伸缩的外置天线;不过对于那个时代而言,这已是移动电话的标准设计。

经典的“掌中宝”——摩托罗拉328C

但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带动技术的发展。在手机产品千篇一律设计、厚重机身不便于携带等弊端逐渐显现后,公司为我们带来了首款折叠手机——摩托罗拉328C,我们也曾亲切的称这款手机为“掌中宝”。有别于其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8900,摩托罗拉328C首次在翻盖机构中集成了听筒等电子元件的设计更具有革命性。

滑盖手机鼻祖——西门子SL1088

也在同年,另一家移动通信巨头西门子公司则为我们带来了滑盖手机的鼻祖——西门子SL1088。尽管在使用功能方面,这期间的大部分手机产品仍旧仅拥有最为基本的通讯功能,但对于手机发展而言却已经是长足进步的开始。

Palm Pilot 1000携手Palm OS于1996年亮相

而在智能手机方面,尽管此时距离其登场还有些遥远,不过经典的Palm系列产品开山之作——Palm Pilot 1000携手Palm OS于1996年正式登场亮相。当然,此时的Palm系列产品还仍定位于PDA掌上电脑市场。

Windows Mobile系统前身——Windows CE 系统

此后的1997年,公司也推出了日后将会叱咤风云的Windows Mobile系统前身——Windows CE 系统,并在1998年升级至Windows CE 系统。此外,我们最为熟悉Symbian系统也正是在1998年完成了源代码开发。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对于我们太过于遥远,那些过往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离我们远去的话,那么当这个故事进行到2000年的时候,相信它将能够彻底唤醒我们对于手机硬件发展最为深刻的印象。

国内首款三频段手机——摩托罗拉L2000

在经历了手机逐渐走入寻常生活、以及更多注重于外观变革的那些日子后,手机发展历程中最为迅速的时代也到来了。在2000年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曾通过电视广告疯狂迷恋过国内首款三频段手机——L2000。同年的国际市场中,日本运营商DoCoMo定制推出了全球首款彩屏手机——DoCoMo D502i,同为日本运营商的J-Phone则带来了全球首款内置摄像头的拍照手机——夏普J-SH04。自此,我们现如今习以为常的彩屏、蓝牙、音乐播放以及拍照等多功能时代终于到来了。

索尼爱立信T618在2003年移动世界大会中勇夺当年最佳手机桂冠

在国内市场中,松下公司与NEC公司在2002年分别带来了配备10万级别摄像头的松下GD88与NEC N8。在2003年中爱立信T618、NEC N800、 ()+以及松下X88等经典机型则让10万像素级别拍照手机进入了普及阶段。此后的2003年与2004年中,6600、E708与NEC N820的登场将拍照手机的竞争提升至30万像素级别。2005年NEC N840、松下VS7率先将拍照手机带入200万像素时代,而同年上市的200万像素拍照手机夏普902SH与320万像素拍照手机夏普903SH更是风靡国内水货市场多年。

同时在手机功能发展方面,就让我们再次回到2000年。三星公司首先发布了首款支持MP3音乐播放功能的CDMA制式手机——三星SPHM1000,国内消费者更为熟悉的首款支持MP3音乐播放功能GSM制式手机——西门子6688也紧随其后亮相。接下来的2001年中,爱立信公司则发布了首款内置蓝牙功能的手机——爱立信T39mc。此后以索尼爱立信W800C最为经典的Walkman系列、以索尼爱立信K790c最为出众的Cyber-shot系列产品也奠定了索尼爱立信公司在全球手机市场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夏普903SH无疑是集拍照、多媒体播放功能于一身的经典手机

我们可以看到,脱离了简单的外观改变后,手机硬件随着全球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呈现出飙升的态势,因此在2000年到2006年的这段时间可以称之为手机硬件第一次爆发、飙升的时间段。不过在与现在智能手机硬件发展、竞争不同的是,此时手机硬件

发展更多的仍集中于彩色屏幕材质、屏幕发色数、摄像头像素数以及音乐播放等仍较为初级的层面。

在这段时间中,手机硬件的竞争也使得手机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大为缩短,甚至我们可以看到拍照手机像素数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有着成倍的增长,因此此时的手机市场也可谓是乱花迷人眼。然而除此之外,全球手机市场中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智能手机产品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首款Symbian OS S60智能手机——诺基亚7650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Symbian系统已早在1998年完成了源代码开发,但首款Symbian OS S60智能手机——7650却直到2001年才正式登场。不过从此以后,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成为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坚力量,诺基亚推出的每款产品都堪称经典,而西门子、松下、等厂商也曾给我们留下关于Symbian的回忆。

诺基亚公司首款Nseries系列智能手机——诺基亚N70

在这段时间,Symbian系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Linux和Windows Mobile。前者主要的支持者是2003年退出Symbian系统联盟的手机领域巨头,摩托罗拉E680、A1200(明)等曾轰动一时的Linux系统智能手机至今仍不乏拥趸。

Linux系统经典智能手机——摩托罗拉E680i

的Windows Mobile则在此期间不断更新版本,并且确立了具备触摸屏的Pocket PC Phone和键盘操作的Smartphone两大平台。类似Windows桌面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方式,让Windows Mobil确立了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地位,而和微软紧密的合作,也成就了如今的HTC公司。在国内市场,“电脑手机专家”多普达也成为高端商务人士的首选。

首款支持3G网络的Windows 系统智能手机——HTC D900

在其他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方面,Palm创始人在重新建立了Handsprivg公司后尽管曾与Palm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但最终其选择了致力于开发整合了手机功能的Palm系列产品,以Treo 180为首的Treo系列产品也因此应运而生,而该系列智能手机无疑也为Palm系列智能手机产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reo系列产品成为了日后Palm系列智能手机的基础

但若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在智能手机发展初期,手机硬件的发展并不算快,整体性能依然处在比较低的水准。比如,Symbian系统的处理器只是从123MHz发展到

332MHz,大多数Windows Mobile手机仍然采用200MHz的处理器。这一方面是受技术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对硬件要求太高的应用。

不过,2007年iPhone的登场改变了一切,至少是让智能手机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款用户体验前所未有的手机,不仅让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格局发生了巨变,也带动了手机硬件的全面提升。

苹果iPhone系列智能手机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概念

尽管从数字而言,苹果iPhone乃至第二代的iPhone 3G硬件水准(默认400MHz、动态533MHz的处理器,128MB的运行内存)都不是顶级的,但是出色的系统性能,以及独特的电容式触摸屏操控方式,让iPhone拥有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流畅性。为何与iPhone竞争,手机制造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一方面开始努力改进系统,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大幅提升硬件水准。

苹果iPhone 3G于2008年正式亮相

率先对iPhone做出回应,于2007年正式发布了Windows Mobile 系统。客观而言,由于具备触摸屏,Windows Mobile系统在iPhone发展初期也借势火了一把,并且一度涌现出了如多普达S1、HTC Diamond、HTC Touch Pro、I908等众多经典产品。在核心硬件方面,高端的Windows Mobile手机也超越了iPhone,主频600MHz以上甚至800Mhz的产品屡见不鲜。但是,老旧的系统难以更好地发挥硬件性能,这也导致Windows Mobile最终一败涂地。

HTC Diamond、HTC Touch Pro等智能强机纷纷登场

而此时的Symbian系统联盟中,尽管也有爱立信公司所支持UIQ平台具备触摸操控的优势,但主流的S60平台依然对触摸屏说“不”。当然,迫于竞争压力,也开始大幅提升手机的硬件配置,高端手机的处理器主频逐渐提升到了369MHz、600MHz,由于Symbian系统对硬件要求相对略低,系统的流畅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Symbian UIQ系统经典机型——索尼爱立信W958c

如果故事就此结束,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iPhone、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以及Windows Mobile系统智能手机三足鼎立,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格局。然而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在2008年底,搭载Google公司Android操作系统的

T-Mobile G1(HTC Dream)正式发布,这款产品第一次在相似硬件性能的基础上,带来了最接近iPhone的用户体验,而这也为日后智能手机硬件性能又一次飙升埋下了伏

笔。

Android系统即将正式登场

凭借着之前两款产品, iOS(当时还叫做iPhone OS)的系统体验已经被树立为标杆,而2009年与2010年中,苹果与苹果iPhone 4的先后登场,则都是以速度为最大

卖点。在这两款产品带动下,刚刚过去的两年中,智能手机硬件性能再次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再一次改变一切——苹果iPhone 4

事实上,在手机提速方面, Windows Mobile走在了前面。在2009年发布Windows Mobile 系统之后,HTC HD2、东芝TG-01等高端旗舰级产品率先开创了智能手机处理器1GHz主频时代,这要远远早于苹果iPhone 4。但正如之前所言,系统本身限制了硬件

性能发挥,这也正是微软在2010年推出革命性的Windows Phone 7的原因。而Windows Phone 7系统首次严格限定了硬件准入门槛,最低1GHz主频处理器、512MB运行内存的硬件限制,无疑再一次推动了智能手机硬件性能的飙升。

HTC HD2等将高端旗舰级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标准提升至1GHz

在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转变。诺基亚一方面推出了支持触摸屏的Symbian OS S60V5平台以及全新的Symbian^3和Maemo系统,通过系统改进用户

体验,另一方面也采用了更强的硬件配置,来让手机获得更流畅的操控体验。

Symbian^3系统1200万像素智能王者——诺基亚N8

但对于手机硬件发展推动最大的,仍然要数蓬勃发展的Android。由于系统出出色

的用户体验和开放性,Android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支持,而为了与iPhone竞争,这些厂商也在不断提升产品的硬件性能。特别是当2010年初推出标杆级的Nexus One之后,

1GHz处理器就成为高端Android手机的标准配置,我们甚至也看到了超过1GHz处理器的Android手机(如ME811)。

首款Android 版本系统智能手机——Nexus S

纵观2009年至2010年之间全球智能手机产品发展,除Symbian^3系统、Android

系统与Windows Phone 7系统的全新登场外,智能手机硬件性能也得到了再一次爆发式

的增长——更大的屏幕尺寸、更高的显示分辨率、多点触控技术的广泛应用、1GHz处理器的普及成为了智能手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时间进入2011年后,这场智能手机硬件性能之战无疑更加白热化,而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开始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双核”。

在今年年初的CES、MWC两大展会上,公司、公司以及公司就已正式发布了采用双核处理器的智能手机产品,而HTC公司在近期公布的双核处理器智能手机主频更是已经高达。智能手机的硬件发展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双核处理器智能手机——三星GALAXY SⅡ

看起来,双核智能手机时代来的比人们预期的更快。就让我们来对比一次个人电脑领域硬件性能发展历程吧,2000年3月6日,公司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1GHz主频处理器——AMD Athlon 1GHz,而直到2005年4月AMD公司双核处理器——AMD Athlon 64 X2才现身,期间经历了5年时间。而智能手机处理器从单核1GHz主频发展至双核,却仅仅用了不到2年时间。

NVIDIA Tegra 2双核处理器目前已被多款智能移动设备所采用

而且,高通公司等芯片厂商也已经提前发布了适用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四核处理器芯片组。看起来,智能手机从双核进入四核乃至更强的时代,也要远远快于PC领域硬件的发展。

高端智能手机正式迈入双核时代

写在最后:

硬件的发展,推动了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提升,我们能得到更好的操控体验,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更多丰富的应用。但是,不同智能手机之间的竞争,绝不是单纯的硬件性能之争,一款出色的智能手机,应该是操作系统和手机硬件性能的完美结合,并且有着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化特性。我们希望,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不要陷入一味比拼硬件的怪圈。

当然,无论如何,智能手机双核时代已经到来,就让我们在享受着双核处理器为我们带来极速快感的同时,期待着软件与硬件都更加强大的智能手机到来吧。

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之十年历程

手机市场分析:国产手机十年打造生态链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已有20年,手机终端产业的发展却仅有十年。这十年中,中国手机产业既经历了市场份额从零到半壁江山的辉煌,也体验了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的痛苦,但就在起伏挣扎中,一个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平台到应用软件,从方案设计到整机制造的完全自主的手机产业链已经形成。 政府扶持带来 国产手机初春 中国手机产业能走到今天,在终端市场形成与洋品牌抗衡的局面,在上下游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完全得益于我国政府1998年酝酿、1999年开始实施的扶持政策。 1999年以前,我国手机市场完全被国际品牌垄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是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所有的手机都需要进口。 1998年成立的信息产业部肩负着改变这一局面的历史使命。1999年,我国开始确定大力扶持国产手机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从国债中拿出4亿元扶持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的手机生产企业,信息产业部从手机入网费中拨出14亿元支持国产手机业务的发展,而国家连续5年从固定电话初装费中提取5%,作为支持国产手机研究和产业化的专项经费。

与此相配套的,在当时颁发的一个重要文件??“五号文件”中,专门提到“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出“将移动电话的生产纳入国家指导性计划”。 “五号文件”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导国内手机生产的“牌照”制度。在2005年3月之前,国内手机市场有49张牌照:其中GSM手机牌照30张,发给了13家合资企业和17家国内企业;CDMA手机牌照19张,18张发给了国内企业和合资企业,只有一张发给了外资摩托罗拉;有14家企业同时取得了G SM及CDMA牌照。除了严格控制外国移动通信产品的进口外,信息产业部还规定目前外资企业的手机出口至少要占总产能60%。 国家的扶持政策带来了国产手机的春天,在2003年国内手机市场7000多万部的总销量中,国产手机所占份额超过55%,达到国产手机发展史上所占市场份额的最高峰。 市场的迅速扩大引得更多企业意欲进入手机领域,很多企业在牌照申请未果的情况下采取贴牌等方式,这一方面使得部分有牌照企业“不劳而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市场的监管。2004年底,由于“五号文件”的生效期限已到,国家决定将实施多年的“牌照制”改为手机生产“核准制”。2005年2月19日,春节长假三天后,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我国手机产业走上了另一个轨道。 三次嬗变造就两代企业

智能手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的应用 大自然中除了人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大自然的生物是各种各样,并且它们有许多的智能都是人类所不具备的,如蚂蚁的分工协作, 蜜蜂在采蜜过程中所特有的本领和技术,蜻蜓的飞行原理,蝙蝠的夜间飞行,这些都曾给人类的发明创造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假如我们人类能多一些与各样的生物接触,从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存本领中摸索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出来,也许对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管理,社会,科技,生活等问题会有所启示. 我们常说“人力资源”,但我们是否想到“狗力资源”,“狼力资源”?虽说这个世界人类主宰一切,但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只有人才会有智慧,其他的动物或植物也有它们的智慧以及生存本领。既然上帝创造了它们,它们自然会包含着上帝的智慧。 了解狼和蛇的人都知道二者都是高度智慧的生物,在它们身上我们还可以不断地发掘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出来。 不仅仅是狼和蛇,在大自然的其他生物里,都有很多动植物值得我们去研究,利用。 智能手机现状 在2G时代,手机的操作系统不重要,因为手机的基本功能只有语音和短信,它的文件格式是通用的,完全不同的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没有任何问题。但是3G却完全不同,不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其实也不是用手机上互联网,而是需要用手机完成各种应用,需要在手机里安装各种新的软件,操作系统显然就极为重要,它和一个建筑一样,是这个建筑的最基础的结构。 目前手机的操作系统有十多个之多,非常强大的Symbian、和PC有很好同步能力的wphone、苹果的iPhoneOS、黑莓OS,还有Linux和Android等等,这些操作系统并行发展,其实就是一场灾难。因为所有的业务都需要为这些操作系统做适应,每一个业务都需要多次开发,而用户手机互不通用,每一次换手机都会成为一场灾难。 我想操作系统问题一定会被解决,解决的途径无非两个,一个是和通信频率一样,全世界认识到通用的价值,必须通用,通过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形成统一的标准。另一个途径是通过市场的竞争和选择,形成一统天一下的格局。我们都知道PC曾经有过上百个操作系统,但是最后存在的无非是两大系统,一是windows系统,一个是苹果的系统。虽然还存在其它的一些系统,但是均无法形成真正的影响力。手机目前还没有看到国际组织来形成标准。自然竞争最后一统天下的态势非常明显,我想未来十多个操作系统,会逐渐演变成五强争霸,最后到两强对峙,形成今天PC的基本大格局。 未来的五大操作系统: Symbian:曾经这个系统占据了手机60%左右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用户使用的手机都

手机发展史[完全版]

手机发展的历史 1.手机的概念 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2.手机的由来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 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 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 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 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 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 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 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 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 当的礼貌。” 到今年4月,手机已经诞生整整30周年了。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手机时代划分 图 1当年库帕使用的手机—摩托罗拉3200

1)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2G 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 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3G 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手机也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由于相关网络没有普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竞争。这些新的制式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4.手机发展时间轴 5.手机发展的具体历程

手机游戏的发展与现状

《计算机学科前沿导论》 课程作业 作业主题:手机游戏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年级: 2015级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1、背景。 随着手机的发展,这种科技已经成为现如今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东西,人们除了用它打电话、上网等日常沟通外,还用它在无聊的时候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游戏,安卓、塞班系统的发展更是扩展开了手机游戏市场,现如今,手机游戏市场种类繁多,看似非常有趣却也存在着风险与问题,值得我们谨慎思考手机游戏的未来。 2、手机游戏的发展。 第一时期:基于手机刚萌发时期的初级游戏 这一时期,手机的发展才是刚刚起步阶段,并没有像安卓应用市场这样的应用来扩展我们手机上的游戏,各个厂商的手机系统不同,各自打造了自己的简单游戏。 如:贪吃蛇、俄罗斯方块、打砖块等。 这些游戏的特点就是简单,大多都是黑白色就可以完成。以贪吃蛇为例:该游戏是基于编码中的数组,将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设置为0,随机出现一个1,作为玩家操控的贪吃蛇则随着时间向一个方向改变自己的头尾,检测本来就为1的空格的时候,就身体长度增大一截。 第二时期:基于Java的手机游戏。 此时,虽然手机系统还没有统一,不过大都兼容了Java,可以从网上下载Java安装包,

从而进行推广,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机游戏的发展,甚至有的Java游戏已经实现了多机对战。 此时游戏大多已经进入了彩色时代。 代表游戏:象棋。 第三时期:基于Android的手机游戏。 安卓运行系统的上线使得手机游戏出现了爆发模式的增长,不如说安卓手机市场里一半的市值是有游戏构成的,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一个安卓手机对大多数游戏可以进行兼容,画面丰富,色彩鲜艳,音乐节奏感强,正是当今手游市场的主导。 甚至——安卓游戏的推出也同时吸引了IT界愈多企业投资,变成了可盈利的产品,主要的公司像腾讯和盛大,代理了许多手机游戏,他们通过销售虚拟的游戏币来获得收入,加入了许多网络对战系统,使得手机游戏市场广泛。 现在的游戏大多都是联网对战,从别的领域获取一些文化元素,进行改编,移植到安卓系统上,但也有些单机手游能深得人们讨论,如去年大火的flaapy bird。 3、手机游戏的分类。 (1)、卡牌游戏。 玩家通过收集各种卡牌进行升级战斗从而获得更高属性的卡牌,见到更多的角色,这种游戏需要的画面巨大,而且考研用户对自己的有用的卡牌和无用的卡牌进行管理,是一个考验智商的游戏。 但是,这种游戏最火爆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有些稀有卡牌,用户需要通过抽奖系统来获得,当今抽奖系统主要分为单抽和11连,要么就要消耗人民币,要么就需要消耗大把大把的时间,像买彩票一样,没有抽中还想再抽一次,使得这种游戏逐渐成为一种信仰。 代表游戏:百万亚瑟王 (2)、音乐节奏游戏。 卡牌游戏考验智商,音乐节奏游戏考验手速,配合以剧情中需要通过的音乐为关卡,玩家需要根据节奏感敲击按键,技术难度大,越玩越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就感。 代表游戏:LoveLive (3)、弹幕游戏。 类似于早年的“雷电”,玩家需要操控无限子弹的角色躲过敌方枪林弹雨一样的攻击,称之为”弹幕“,弹幕越密越难打,同样考验玩家的操作能力,以及耐心。 代表游戏:东方project系列 (4)、文字类RPG游戏。 RPG意思是角色扮演,玩家扮演游戏中的主角,通过日常生活的对话做选择题而触发各种不同的剧情,有好的ending,也有bad ending,一切都取决于玩家自身的选择,此游戏制作需要大量的文学功底,技术难度并不大。 此外:该类游戏大多移植by PC版,大多PC版的galgame发售后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安卓版。 代表游戏:Clannad、Air、悠之空、fate stay/night (5)、仿真游戏 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游戏和现象移植到虚拟的手机上的游戏。 其中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游戏有:五子棋、象棋、跳棋等。 还有的是进行物理仿真。 如:台球、粘粘世界、愤怒的小鸟 (6)、养成游戏。 把现实中存在的某个领域萌化,进行培养成长的游戏。Pc端的着名游戏为:舰队collection,但是由于需要挂IP账号在日本,大陆要玩要挂VPN,所以大多玩家选择

我国国产手机企业竞争力分析(DOC)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所属学院: 指导老师:职称: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专业: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年月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任务与要求: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所属系部: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 指导教师:职称: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年月日

我国国产手机企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 国产手机企业在近几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一支新的力量,但是,随着国外手机企业的涌入和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得国产手机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本文首先对国产手机企业发展进行概述,然后以小米公司为例着重分析手机企业的竞争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国产,企业发展,小米公司,竞争策略 Abstract:Domestic mobile phone companies in recent years have sprung up everywhere, become the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of our country a new force, however, with foreign mobile phone enterprises influx and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environment, making the domestic mobile phone enterprises facing brutal competition.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 companies, and then take the compan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means of mobile phone companies. Key words:Domestic, enterprise development,MI company, competitive strategy

手机发展回顾

手机发展回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在微博之中,曾经有过“寂寞的人,总离不开手机”这样一句虽然很矫情不过却很实在的话非常流行,这句简单的话,表达了出了现今手机产品使用功能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如今的手机已从以前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步发展至拥有更丰富网络应用、甚至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商务、娱乐终端。 智能手机如今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自1983年Martin Cooper带领着团队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DynaTAC 8000X以来,手机产品发展至今已近30年。在这近30年的时间中,手机网络从此前的模拟信号时代进入到了4G时代,手机屏幕从单色进化到16000万色,而手机的核心处理能力也迅速发展,如今最为强劲的智能手机双核处理器芯片更是直逼个人电脑的硬件性能。 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智能手机硬件性能的发展,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硬件发展的历程,1981年Intel 8088处理器芯片首次用于公司的电脑产品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个人电脑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此起航。在此后的时间中,个人电脑处理器芯片在经过了GHz处理器时代、双核处理器时代、四核处理器时代的系列后,如今民用级别个人电脑高端处理器更是迈入了六核时代。 在智能手机硬件发展与个人电脑硬件发展极为相似的今天,手机硬件在未来究竟会进化成如何,相信每个人也够有着自己的猜测。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手机硬件在这近30年中的发展历程自然也是最可靠的参照物。那么在接下来,就有请各位来与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手机发展史。 本篇文章中一切的故事将从1992年开始——尽管世界上首部移动电话诞生于1983年,移动通讯更是在模拟信号时代就已经成为一些高端消费者手中的玩物,甚至公司更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触摸屏幕电话的设想,但这些或开创历史、或奇思妙想的产品终究没能走入我们的生活。 诺基亚1011(左)与诺基亚8210(右) 就让我们回到1992年吧,那是一个没有如今动辄1600万发色数的屏幕、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摄像头、没有大屏幕全触摸操控设计、没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甚至连文字信息都还未普及的时代,但却是手机真正走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起点。

2018年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与2019年前景预测

2018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市场首次出现“量价双降”的局面。2018年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9%,销售额同比下滑9%。同时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4.5亿部,同比下降超15%。 2016年Q3-2018年Q3中国手机市场销售业绩统计及增长情 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这一年里,手机市场陷入低迷的同时,行业产生巨变,企业也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昔日霸主面临份额迅速丧失的处境踏上自救之路,曾位列第二梯队的企业已实现逆袭开始冲击全球 TOP3,部分中小企业迅速坠落、十几年的基业轰然倒塌,走入绝境。

当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萎缩之势已无法阻挡,如何生存和扩张成为所有手机品牌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主导企业而言,其踏入了在全球新市场开拓的新征程;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濒临绝境的企业而言,市场已经没有更多的机会留给它们。未来的手机市场格局将呈现更多的是不均衡性。 关厂、砍单巨头格局被颠覆 危机不再是中小企业的专利,当下手机巨头们也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市场经历过这一两年的震荡再生变,原有的格局已被颠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下滑,到2018年第三季度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出现萎缩。不过这种下滑到2019年就会有所改变,智能手机市场将恢复平稳缓慢的增长。 2019年将给更多的企业留下一个窗口期,是走是留,到了该抉择的时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87亿台,其中三星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为0.723亿台,市场份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一)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一)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作为人际间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现在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并逐渐演变成手机媒体。手机媒体体现着不同以往任何媒体的传播功能。这种新媒体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现有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关键词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前案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分别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或手段加强行业内或行业间的联盟,并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革新。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 手机作为各种应用最终实现的工具,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便携性与多功能性的特点甚至让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较上年底增加4056.6万户,月均增长676.1万户,达到5.01648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为2790.2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

37.5%。截至2007年12月30日,中国手机拥护达5.56亿。可以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会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3G(第三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媒体将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实现充分结合,对这种新媒体的深度解读,将有助于推动其在我国的高速发展。 一、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虽然手机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国内已在尝试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新闻传播与出版活动,并积极实践手机媒体化,“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1手机用户增长迅速 从媒体理论上来看,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数量,而对手机媒体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到目前为止,全球有超过21亿的手机用户。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虽然只有十几年,但目前已经有五亿多手机用户,拥有手机的人数是所有报纸读者的两倍多,而且,使用手机短信的人也已远远超过使用E-mail的人。 与此同时,手机用户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09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可达6亿,手机的发展和普及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第四媒体——互联网,同前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以及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一方面

国产手机企业发展战略

国外手机企业对国产手机企业发展的启示 —以苹果公司为例 全球市值最大企业苹果公司首破7千亿美元,苹果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品牌超越谷歌,成为世界最具价值品牌。面对苹果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我国国产手机业现状,本文分析苹果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介绍国产手机目前的状况,探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是国产手机发展的战略核心。 关键词:苹果公司;国产手机;发展战略;创新 1 苹果公司成功的关键 1.1制度的创新 苹果公司内部有一种叫做DRI(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的制度,即直接负责人制度。DRI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并规定其责任和义务,避免了问责模糊的弊端。 1.2专业化人才机制的创新 “一个出色的人才能顶50个平庸员工”,这是苹果公司前任CEO乔布斯的一句名言。苹果公司不拘泥于传统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限制,知人善用,敢于用人,这种反传统的用人制度吸引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来参加创业和生产。 为激励公司员工大胆创新,苹果公司创立了“苹果公司研究员计划”,这是苹果公司授予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员工以电子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苹果公司研究员”拥有自由做事的权利,可以做任何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研究员的创造性。 1.3激励措施的创新 苹果的激励机制丰富多样,包括股权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权利激励等。从物质到精神,满足了员工基本的生理需要到高层次的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这也让苹果的激励内容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到公司内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价值追求的员工,以最大化地发挥激励管理的作用。 1.4企业家精神的创新 真正的企业家,创造和传承精神,致力于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了解乔布斯的人说,他始终保持创新的一个原因在于并不沉溺于过去的成就,而是始终向前看,他钟情于培养员工敢于冒险创新的精神,即使在公司里也要时刻警醒自己的创造能力不被拘泥,敢想敢做,致力于为人们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创新。 2国产手机行业环境的SWOT分析 2.1 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本土优势

国内安卓手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

国内安卓手机发展优劣势及前景分析 摘要:2011年初数据显示,仅正式上市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以其极大优势,发展空间更胜一筹,超越称霸十年的塞班系统,使之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现在,Android 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也在平板电脑市场急速扩张。业界预计,到今年底时,中国将拥有5亿智能手机用户,这种高速增长势头在硅谷已是家喻户晓。 关键词:国内安卓手机优劣势发展前景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安卓手机市场。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在这里,我就国内安卓手机发展优劣势及发展前景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一、关键词界定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07年11月5日发布的基于Linux核心的开源手机软件平台,早期由原名为"Android"的公司开发,谷歌在2005年收购"Android.Inc"后,继续进行对Android系统开发运营,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Linux内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部分程序以Java编写。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二、安卓手机的优劣势 Android系统,拥有低廉的引入成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开放性较强的特点,加上Android Market和众多第三方应用商店做后盾,在应用方面的资源也非常丰富;虽然Android目前存在安全性和版本混乱等问题,但由于其适应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切合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的发展变化需求,所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一)Android的优势 1、开放性手机平台 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Google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手机公司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手机品牌发展报告

中国手机品牌发展报告 从1998年开始,品牌开始登上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舞台。初期。国产品牌与、等强势品牌相比,市场占有率低,影响力也比较微弱。国产品牌集体发力是在2000年,而国产手机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则是在2002年,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3年是个转折点,当时,国产品牌手机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与洋品牌抗衡的形势。到现在,国产品牌又进入了一个相对低潮的阶段,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品牌影响力逐步减弱。 至今通过信息产业部或发改委颁发或核准的已经达到78个,特别是在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放松了手机生产准入制度,许多新兴的力量参与了手机市场的竞争,并大力开拓细分市场,其中大部分是具备通信、家电、IT、电子原子件相关经验背景,为国产手机品牌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当然在短时间内,在核心技术研发、品牌忠诚度和品牌黏性方面,国产手机还无法与洋手机的品牌影响力相抗衡,国内品牌的手机厂商还没有形成对抗国外品牌的集团实力。 国内手机市场三个主要阶段发展竞争状况 2003年之前,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三个阶段: 1994、1995年,摩托罗拉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中国引进的移动通信设备几乎都是摩托罗拉的,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摩托罗拉在当时主要以“专业、高科技”形象出现,其推广诉求点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此举旨在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行

业标准,以及将自身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1996年至2000年之间,手机市场表现为摩托罗拉、、诺基亚三个品牌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三者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其他如、、阿尔卡特、索尼等多个品牌只能瓜分不到20%的市场份额。 2001年,国产手机经过两年的准备后,开始全力向市场发起冲击。而对洋品牌多年培育起来的种种壁垒,国产手机采取了相应市场策略,以整体国产手机形象出发,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提升知名度,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突破。如的宝石手机策略,的精品手机策略,波导的自建通路策略等。2003年上半年,国产手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它们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55.28%,首次超过了洋手机,国产手机登上了辉煌的颠峰。 2004-2005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两大特点: 面对国产手机可观的战绩,洋品牌开始集中发力,产品线从高端、中端、低端全面覆盖,其态度也开始转变,由最初的轻视到引起重视进而敌视到最后学习。国产手机在2003年取得的不错成绩大多是建立在营销手段和营销创新上,虽然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大多数的国产手机所面临的问题并没得到真正的解决(品牌劣势、技术不足等等),在不断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变数。从品牌忠诚和品牌预购情况来看,国产手机仍然没有形成对抗洋手机的品牌影响力。因此,当洋品牌集中发力时,国产手机显得力不从心,市场份额很快下降。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黑手机”在市场上兴风作浪。

手机APP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手机APP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摘要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第三方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正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带来了APP的繁荣。APP作为移动设备功能的扩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甚至有将移动互联网APP化的趋势。而APP在一定程度上将碎片化信息和时间高效整合,忽略了空间地域的差异和阻隔,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定制性、定向性的特征,使受众于媒体在接近零成本的互动中得到信息的传播。只有在APP的各个设计环节中融入用户体验设计的理念,使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各种层次间的需求,并打破APP的同质化竞争,拓展并契合大众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满足APP应用的长期发展,才能使其具有市场竞争力,也是其在社会中流行的基础。

目录 摘要 (2) APP诞生背景 (4) APP发展历程..............................................................................‥4 APP发展现状..............................................................................‥5人气APP盘点..............................................................................‥6 APP发展趋势..............................................................................‥7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手机的发展简史及未来趋势

手机的发展简史及未来趋势 工设一班 20123844 梁富润

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话通讯服务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人们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在最近二十年来,电话技术和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信的地点由固定方式转向移动方式。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动通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下面我将会以介绍移动电话产品的方式对中国手机发展的历史做出详细的阐述。 相信大家对手机这个设备已经都非常熟悉,但就在1972年的时候,当手机之父Martin Cooper接到要开发一台移动电话的时候,他还很惊奇的回应到:“移动电话是什么东西?” 从1983年第一台手机DynaTAC 8000X诞生,直到2004年3G网络的出现,从1984年第一台大哥大式的手机面市,到后来的翻盖、滑盖、侧滑盖,再到后来的音乐、蓝牙、摄像,到最近的智能、双核,经历了非常多的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是经过无数次的研发才能够取得成功的。 而手机的发展史又是非常短的,因为30多年的时间,手机已经从最古老的样子发展到了我们现在每天使用的这个样子,不拘泥于单纯的打电话,还有更多更好的功能,是他们一部一部的塑造着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 中间走过这20多年,风风雨雨历经坎坷。既有诺基亚8210这样家喻户晓的明星,也有铱星网络这样的倒霉蛋,可以说在手机发展史上,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故事。而我们今天要给大家展示的,是手机历史上众多“名人”,他们有的已经作古,有的也被人遗忘,更有的被放进了博物馆。虽然我们天天都要用到手机,但是你了解他的发展过程吗?你知道手机历史上的一些奇闻佚事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历史上的手机第一。 我们当时也能设计出摩托罗拉Razr V3这样的外观,但绝对不可能将电池、天线、键盘做到这么小。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 ——Krolopp(世界手机之父)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当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我们俗称大灰狼 中国手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模拟手机时代、GSM时代、2.5G时代和3G 时代,其中2.5G和3G代表着中国手机的发展趋势,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定型,在此暂不详述。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手机银行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目录 一、手机银行的概念 (3) 1.1概念 (3) 1.2特点和优势 (5) 1.2.1服务面广、申请简便 (5) 1.2.2功能丰富、方便灵活 (5) 1.2.3安全可靠、多重保障 (5) 1.2.4 7×24小时服务、资金实时到账 (6) 二、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6) 2.1国内外发展现状。 (6) 2.2手机银行的技术实现形式 (7) 2.2.1 STK手机银行 (8) 2.2.3 USSD手机银行 (8) 2.2.4 WAP手机银行 (8) 2.2.5客户端手机银行 (9) 三、手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 3.1推广成本高,用户资费较高 (9) 3.2使用不够便捷,缺乏个性化 (10) 3.3手机支付功能不足 (10) 3.4安全问题 (10) 四、关于手机银行发展的建议 (13)

4.1降低进入门槛、减少服务费用 (13) 4.2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13) 4.3大力推动手机支付研发 (13) 4.4进一步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 (14)

手机银行 ---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手机银行的概念 1.1概念 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只要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手机连接至银行,利用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银行金融业务的服务系统都可称之为手机银行。它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与便携性,因此迅速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手机银行利用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集成技术,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以减轻银行柜面压力、方便客户,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伴随着中国3G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商业银行必将围绕手机银行产生丰富的增值业务。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而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使之成为继ATM、互联网、POS 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目前,我国移动银行业务在经过先期预热后,逐渐进入了成长期,如何突破业务现有发展瓶颈,增强客户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成为移动银行业务产业链各方关注的焦点。

国产手机未来发展战略

国产手机未来发展战略 摘要: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国际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产手机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和行业现状,通过PEST、五力模型、SWOT分析对国产智能手机的厂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国产手机厂商的需要进行差异化战略 关键词:国产手机;战略环境;差异化战略 一中国智能手机的外部环境的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 在政策环境方面,4G牌照发放和运营商补贴政策为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护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一方面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提高了用户购买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在缓慢的复苏中并且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除去中国的手机市场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智能手机市场体量较大,对于手机需求也日益上升,为智能手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经济环境条件;在人文环境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完善,出现了不同客户群体的手机市场,此外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红利的大环境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做保障;在技术环境方面,安卓操作系统、五模芯片和4G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智能手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2、对于智能手机行业分析 1)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对于国产智能手机而言,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苹果和三星。目前,中国的主要智能手机品牌有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魅族、一加、酷派等,对于高端市场,苹果和三星占主要份额,华为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而在中低端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小米、OPPO 等内部竞争尤为激烈。 2)供应商分析 一部手机的上市需要设计公司、芯片公司、处理器供应商、ROM供应商、RAM供应商、代工工厂等多个行业的通力合作。总的来说,手机是由硬件和软件这两部分构成的。硬件主要是指芯片、CPU、GPU、ROM、RAM、摄像头、屏幕、后前壳、耳机、电源等众多元器件;软件主要是指安装在手机内,用户支持各种服务的通信服务协议、操作系统、应用程

从砖头到iPhone10年手机发展史回顾

从砖头到iPhone10年手机发展史回顾 现现在手机绝对不再是奢侈品,差不多作为日常消费品有着极高的普及率。手机差不多成为主流商品,更轻巧的机身、更多的用户体验、更丰富有用的功能差不多成为各大厂商一直所追求的理念。 现在数码产品功能的集合度越来越高,手机除了差不多的通话功能之外,依旧多媒体播放设备、高速网络扫瞄器,甚至更多。 曾经那个大砖头是多少人的妄图 现在提到手机还要包括视频、音频播放器,GPS,无线连接甚至更多 CDMA、GSM、WCDMA和HSDPA不同的网络模式关于一样的用户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但这关于手机来讲绝对不是小情况,同时这也反映出手机的升级换代,从初期的只支持GSM网络到现在能够在全球使用的四频手机,网络的速度也到了3.5G HSDPA网络。 毫无疑咨询将摄像头加到手机上是一个进步,到现在拍照手机和数码相机的差异越来越小 现在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差不多有专门多产品,索爱、三星和诺基亚也立即推出这系列新品

手机和相机的合流是手机进展史上到重要一步,最初加上摄像头是手机的一个加分点,现在手机的拍照能力如何,差不多成为专门多人购买手机时要紧考虑的因素。 这几年手机的音频方面的进步也专门明显,只是手机铃声成效方面这几年的变化也能够讲是翻天覆地,从单一的铃声,到和弦铃声,再到现在的MP3或是WMA格式文件铃声,手机差不多能够成为便携音频播放设备。 屏幕显示成效的升级也是将手机从一个通讯工具转变成今天的多媒体设备的重要因素,过去的手机大多是蓝屏手机,到现在屏幕最高现实色彩到了1600万,如此的显示成效差不多足够清晰,能够用来播放视频或是查看图片了。 拥有16GB内存(加上储备卡32GB)、支持DVB-H、内置加速器的诺基亚N96,反映了以后手机设备的进展趋势 iPhone(手机上网)是对我们关于手机认识改变最大的设备 最少在过去的10年,iPhone是对我们关于手机认识改变最大的设备,每年举办的苹果全球开发商大会立即举行,外界传言在这次大会上将公布全新的iPhone产品,我们将拭目以待。 下面来讲讲手机的连接方面,无线是我们连接电脑最普遍的方式,尽管数据传输速度专门慢,但依旧专门有用。现在更多采纳蓝牙来代替无线功能,但这往往会收到设备的限制,随着蓝牙的标准持续升级,手机连接选项也在升级,蓝牙手机差不多成为专门普遍的手机配件。 在最近几年无线连接依旧手机重要的功能,尽管802.11g/b的速度有点儿不尽如人意,后期又推出了2G或是3G的GPRS网络,但其依旧没

手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0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161172713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07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ng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于1957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总体看来,目前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三星、苹果、索尼为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并逐步延伸至中低端市场。第二梯队以国产品牌手机中兴、华为、多普达、联想、TCL、金立等为主要代表,凭借其质量上乘、品牌保证、价格低廉,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渗透占据中低端市场。第三梯队以国产杂牌手机“山寨机”为主要代表,占据国内很大的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手机已经摆脱了艰难的时期,虽然三星凭借其品牌、技术等优势,其市场份额占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以联想、华为、中兴、酷派为主要代表的国产手机占有的市场份额总和也已接近百分之八十,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从手机厂商的销量来看,三星、诺基亚、华为分列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前三位,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8.5%,市场份额被上升较快的几大国产品牌分食。 《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多年手机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手机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手机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手机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