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伤仲永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借助工具书释义、翻译,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

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了解说理散文的叙事技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

2、根据下列朗读提示注意语句的停顿并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传/一乡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世隶.耕()(2)即书.诗四句()

(3)未尝

..识书具()(4)并自为.其名()

(5)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6)稍稍

..宾客其父()(7)或.以钱币乞之()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9)不能称.前时之闻()(10)泯然

..众人矣()

(11)卒.之为众人()(12)受.之于天()

(13)贤.于材人远矣()

4、一词多义。

.诗以养父母()其.文理皆可观者()

父利其.然()其.受之天()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也()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也()

忽啼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词类活用

(()(2)稍稍宾客

..其父()(3)父利.其然也()(4)伤仲永()(5)父异焉()

6、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泯然众人矣。

(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7、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预习。

3、研读赏析。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阐述“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的,你同意作者的这种观点吗?从中你又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4)你认为作者在材料安排及语言运用上有何精当之处?

三、巩固·延伸。

1、课内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也。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2)文中的每一个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请以第一段为例

......,完成下列填空:

“”三字

..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

具的儿童情态。“、、”三个

..,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副词

跃然纸上。“”这句话

...形象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

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三字

..,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2、课外阅读

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

(1)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柔之深()加赏器②服阕与观俱()诣太学

③还过()江革④见革弊()絮单席

⑤耽()学不倦⑥乃脱所著()襦

(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看,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知识讲解

《伤仲永》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遭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这是一篇古代随笔。它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小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县。 3.民:百姓。 4.隶.(lì):属于。 5.年:岁。 6.未:不,没有。 7.识:认识。 8.书具:书写的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9.啼.(tí):出声地哭。 10.求:索求、索要。 11.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12.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3.与:给。 14.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15.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16.意:主旨、内容。 17.传:传送。 18.立就:立刻完成。 19.文理:文采和道理。 20.可:值得。 21.观:观赏。 22.者:……的地方(方面)。 23.邑.(yì)人:同县的人。 24.乞.(qǐ):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25.环谒.(yè):四处拜访。 26.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27.从:跟随。 28.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29.还:返回。 30.称.(chèn):相当。 31.泯.(mǐn)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部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精编学案(新人教版) 一、伤仲永 王安石 背景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 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随笔。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地名,现在江西省金溪县。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隶,属于。○“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 凡,暗点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生:生长。尝:曾经。书具:书写工具,指笔、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笔、墨、纸、砚,(有一天)忽墨、纸、砚等。啼:放声痛心地哭。○生五年, 然哭着讨要这些东西。点明其年龄尚小;未尝识却知啼求,神奇之极。 )诧异。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不 力突出的并非仲永言行举止之奇,而是才能之非凡。 。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 、团结。意:主旨。一乡:全乡。一,全。 :读书人。○以秀才之众衬仲永之神。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课后题答 案 为巩固初一语文伤仲永的知识点,教师们要为同学们讲解哪些课后题的内容呢?接下来是WTT带来关于伤仲永的课后题答案,以供参考。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课后题答案 《伤仲永》第一题答案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1.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平庸之人。 2.从人为因素来看,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

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伤仲永》第二题答案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提示:同学们可参照示例试着朗读,把握好停顿即可。注意:第3句中的“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也”。 《伤仲永》第三题答案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同县的人都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都)请他的父亲(带他)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伤仲永》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知识。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学生: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组织参辩人员,准备辩辞。 教师:指导学生准备课堂辩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掌握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格言,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来自积累等。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它从另一个角度告洁我们:人才决不是天生的。 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学生提问,教师答疑。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京口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学生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组] a、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标准是什么? b、仲永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c、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d、作者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

3、朗读背诵。(教师指导) 巩固训练 1、背诵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 3、准备课堂辩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认识后天教育的意义;课堂辩论。 教学设计: 巩固旧知 精读研讨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深入阅读,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 [问题组] 1、课文的两部分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一部分? 2、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叙事部分有祥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干初露写的这样详细? 4、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明确] 1、本文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说理。两部分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重点在第二部分的议论。 2、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不使学”造成的,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使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详写方仲永的才能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不使学”造成的,从而更好的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本文语言简练而精当, 体验反思 课堂辩论:成才的关键 1、辩题 a. 正方:天资聪慧是成材的关键 b.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材的关键 2、同学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实际,通过辩论明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教学目标】 (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难点: 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具准备】准备歌曲《爱拼才会赢》,指导学生准备课堂辩论。【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诵读品味、谈话启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读句“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教育及自身学习有关”让学生讨论:天资与后天教育对成才哪个重要?,而后发表看法。(根据学生意见把学生分成两组) 今天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让我们在品学中感悟真知、品析事理,体味怎样才能成才的人生真谛吧! 简介作者:请1~2名学生根据积累的知识介绍王安石,教师适时补充。 二、多元感知,品悟分析 3.学生分小组合作再读文章,探究文意,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学生合作研析、全班交流) 4.相信大家通过读文与听故事你肯定认识了仲永这个人,那么你认识到了一

个的方仲永呢? 5.请大家再细读课文,思考仲永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学生小组分析,教师明确: (1)阶段:“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 (2)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才能衰退; (3)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仲永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6.再读分析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7.文中哪些文句能体现这个道理?(引导分析最后一段) 8.通过我们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如何?(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对“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态度鲜明。) 三、巩固训练,交流感悟 1.朗读全文,深入感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5《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木兰诗 《木兰诗》翻译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一阵唧唧声又一阵唧唧声,木兰对着门口在织布。唧:叹息声,一说织布机的声音。户:门。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没有听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机杼:织布机。惟:只。女:指木兰自己。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问木兰你想些什么,问木兰你思念些什么。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5伤仲永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课 伤仲永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伤仲永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二、文言词汇 1、读音 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 2、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父利.其然也 3、重点词语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④指物作诗.立就 ⑤稍稍宾客 ..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⑨泯然 ..众人而已耶..众人矣⑩受之于.天⑾贤于材.人远矣⑿得为 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随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4)稍稍 ..事言其父()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中考链接】2004年宁德市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 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 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 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 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 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 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 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伤仲永(1)》教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1)》教案新 人教版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4、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自学内容: 1、查找作者简介。 2、读课文,正音、断句。 3、结合注译和查找工具书,翻译课文。 一、作者相关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品读课文 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采用比赛形式进行朗读,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全班齐读。 三、翻译课文 小组组讨论翻译,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指定学生串讲课文。教师明确重要字词。总结文言知识: 通假字:(1)扳,通攀,牵、拉。 (2)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书,动词,写。 意动用法:(1)父异焉。认为奇怪。 (2)邑人奇之。认为奇怪。 (3)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 之(1)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2)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 (3)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指诗。 (4)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受之天也。代词,指通悟。 于(1)环谒于邑人。到 (2)于舅家见之。在 (3)贤于材人远矣。比 (4)受于人者不至也。从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4、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自学内容: 1、查找作者简介。 2、读课文,正音、断句。 3、结合注译和查找工具书,翻译课文。 一、作者相关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品读课文 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采用比赛形式进行朗读,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全班齐读。 三、翻译课文 小组组讨论翻译,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指定学生串讲课文。教师明确重要字词。 总结文言知识: 通假字:(1)扳,通“攀”,牵、拉。 (2)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书,动词,写。 意动用法:(1)父异焉。“认为……奇怪。” (2)邑人奇之。“认为……奇怪。” (3)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 之(1)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2)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1、教材:《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课文以“成长”为主题,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2、学情:通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积累文言字词的习惯,整体阅读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着重培养。 【教学课题】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伤仲永》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议论文。讲述了一个“神童”因“不使学”而最后“泯然众人”的故事,并由此引发议论,强调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重要性。所以,教学本文,在指导学生掌握了重点文言字词句之外,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方仲永悲剧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可让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3、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课文结构; 4、思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讲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 2、弄懂文章主旨 【教学突破】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应抓住“朗读”来进行教学,以读促思,从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延伸】 教师准备: 1、搜集类似文中成长过程的事例,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融入。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走进作者: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 三、预习检测: 读准下列字音 隶邑扳谒称泯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听范读,把握朗读的节奏及感情。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师生从字音、停顿、感情上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译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将不会翻译的字、词、句记录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5《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15《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 20《口技》 原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综合资源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伤,哀伤。 ●课文评点 金溪〔金溪:地名,现在江西省金溪县〕民方仲永,世隶耕〔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仲永生五年,未尝〔尝:曾经〕识书具〔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忽啼求之。父异焉〔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借旁近〔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其诗以养父母、收族〔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自是:从此〕指物作诗立就〔立就:立刻完成〕,其文理〔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邑人〔邑人:同县的人〕奇之,稍稍〔稍稍:渐渐〕宾客其父〔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或以钱币乞〔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之。父利其然〔利其然: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也,日扳〔扳(pān):同“攀”,牵,引。〕仲永环谒〔环谒(yè):四处拜访。〕于邑人,不使学。 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二是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做法。“不使学”,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的结局。 “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其非凡天资,暗点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铺陈其非凡天资,处处令人称奇。 “邑人……乞之”“父利其然”“不使学”乃因果相承。 “不使学”三字为全文关键,为仲永的变化伏笔。 余闻之也久。明道〔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中,从先人〔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称(chèn):相当〕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泯(mǐn)然:消失,这里是毫无特色的意思。〕众人矣。” 第二段:写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与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两段为叙事部分,详述方仲永的事例。 “余闻”一句承前启后。“之”,代上述情况。 本段叙事,仅用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言,极简略而又层次分明。 “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省。 王子〔王子:王安石的自称〕曰:仲永之通悟〔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受于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