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株抗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性研究

一株抗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性研究

一株抗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性研究
一株抗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性研究

一株抗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性研究

陈成,崔堂兵,于平儒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本实验室从广州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抗真菌物质的菌株HN06。经检测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苦瓜枯萎病菌(cucurbit wilt)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经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对其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的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抗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鉴定

文章篇号:1673-9078(2011)1-36-39

Identification of an Anti-fungal Strain of Amyloliquefaciens Bacillu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Antifungal Substance

CHEN Cheng, CUI Tang-bing, YU Ping-ru

(Schoo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A bacterial strain HN06 with anti-fungal effect was isolated from the soil in Guangzhou. This stain showed high inhibitory effects on Aspergillus niger, Magnaporthe oryzae, Rhizoctonia solani and Cucurbit wilt. It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y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16S rDNA sequence.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antifungal substance produced by HN06 were also studied.

Key words: anti-fungal; amyloliquefaciens bacillus; identification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每年因植物遭受病害造成的平均减产量为总产量的10%~15%[1],而植物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目前抑制真菌对植物病害的方法主要化学农药。但是由于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环境的污染和植物病原菌抗性的产生等问题,使得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成为必然。自1945年Johnson等[2]报道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抗菌物质后,各种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芽孢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非致病性细菌,能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其中大部分是多肽,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有些还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和酵母[3]。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与枯草芽孢杆菌亲缘性很高的细菌,在近年来的报道中其自身的生长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据报道这些代谢产物具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活性[4]。

拮抗细菌HN06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收稿日期:2010-08-13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9B020310006)

作者简介:陈成(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酶工程的研究 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对HN06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指示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冬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苦瓜枯萎病菌(cucurbit wilt),均为本实验室保藏。拮抗菌HN06由本实验室分离及保藏。

1.2 培养基

NYD培养基:牛肉浸膏8.0 g/L,酵母膏5.0 g/L,葡萄糖1.0 g/L,调至pH 7.0。

PDA培养基:新鲜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20 g/L,调至pH 7.0。

LB培养基: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NaCl 10 g/L、琼脂2%,调至pH 7.0。

1.3 HN06抗菌物质抗菌谱的测定

抗真菌物质的获得:将HN06菌株适量接种于NYD液体培养基,在温度30 ℃、摇床转速18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48 h。然后在温度4 ℃、转速5000 r/min

36

的条件下离心20 min。取离心上清液,用0.22 μm的滤器过滤后,取滤液进行抗真菌实验。

指示菌菌悬液的制备:分别取水稻纹枯病等致病菌一环,接入5 mL无菌水中,振荡12 h,制成菌悬液。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采用牛津杯检测法。将指示菌菌悬液100 μL均匀涂布于固体PDA平板表面,待培养基表面干后放入灭菌的牛津杯,向杯中分别加入100 μL待测样品,然后将培养皿于30 ℃培养箱中培养3 d后,观察抑菌圈的有无并测量其直径大小[5]。

1.4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边缘、表面、凹凸度、透明度;革兰氏染色及芽孢染色观察菌株形态。具体方法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6]。

1.5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选择细菌16S rRNA 基因特异性引物P16sF1: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A ACG AAC GCT-3’(与16S rRNA 5‘端匹配),P16sB1: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CAC CCC-3’(与16S rRNA 3’端匹配)。可以扩增出16S rRNA的序列(约1.5 kb)。委托华大基因公司测序。测序完成后,将得到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选取几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采用clustal 软件和MAGA软件的进行多序列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7]。

1.6 抗真菌物质的性质研究

1.6.1 温度对抗真菌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按照1.3中的方法获得抗真菌物质,取3 mL于具塞试管中,分别置于20 ℃、40 ℃、60 ℃、90 ℃和100 ℃的水浴中,保温30 min。冷却后进行抗真菌效果实验。

1.6.2 pH对抗真菌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按照1.3中的方法获得抗真菌物质,取3 mL于具塞试管中,分别调pH到1.0、2.0、3.0、4.0、5.0、6.0、7.0、8.0、9.0和10.0 条件下处理5 h。然后再依次调pH至7.0,用无菌水定容至4 mL,进行抗真菌效果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抗菌谱的测定

由表1可以看出,HN06产生的抗菌物质除了对冬瓜枯萎病菌没有抑菌作用外,对黑曲霉、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对苦瓜枯萎病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表1 HN06菌株的抗菌谱

Table 1 Antimicrobial spectrum of strain HN06

病原菌Pathogens 抑菌圈直径/mm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5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27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20

冬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0

苦瓜枯萎病菌(Cucurbit wilt) 10

2.2 形态特征及染色结果

拮抗菌HN06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长杆状,产芽孢,有荚膜,稀疏周生鞭毛。在LB平板上培养24 h 后,形成的单菌落类似圆形,边缘不规则,有隆起,表面褶皱,不透明,干燥,菌落呈浅黄色;液体培养静止时有菌膜形成。显微镜下油镜观察,细胞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芽孢呈椭圆形,有运动性。

图1 拮抗菌HN06菌落形态

Fig.1 Colony morphology antagonistic of HN06

图2 拮抗菌HN06芽孢染色形态

Fig.2 Spore stain mor-phology of HN06

图3 拮抗菌HN06革兰氏染色形态

Fig.3 Gram stain morphology of HN06

2.3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

主要生理生化特征见表2。由表2可知,HN06菌株的接触酶、酪朊水解、厌氧生长、明胶水解、淀粉水解、V-P反应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酪氨酸水

37

38

解、苯丙氨酸脱氨酶、吲哚产生、柠檬酸盐利用均为阴性;可利用D-葡萄糖、D-甘露醇、麦芽糖、蔗糖。经观察可知,HN06菌株在pH 5.6条件下生长;5% NaCl 下不生长;在50 ℃下不生长。结合HN06菌株的形态特征及染色结果,参照参考文献[6],判断HN06为芽孢杆菌或类芽孢杆菌属。

表2 拮抗菌HN06的生理生化特征 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 HN06 检测项目 特征 检测项目 特征 接触酶 + 硝酸盐还原 + 厌氧生长 + 苯丙氨酸脱氨酶 - D-葡萄糖 + 柠檬酸盐利用 - D-甘露醇 + V-P 反应 + 麦芽糖 +

生长pH5.6

+

蔗糖 + 2% NaCl + 酪朊水解 + 5% NaCl - 明胶水解 + 生长温度:5 ℃ - 淀粉水解 + 生长温度:30 ℃ +

酪氨酸水解

-

生长温度:50 ℃

-

2.4 HN06的16S rDNA 序列分析

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系统下显示的图像如图4,引物扩增出的序列长度约为1.5 kb 左右,符合常规的16S rDNA 序列长度。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16S rDNA 序列全长1453 bp 。

图4 HN06的16S rDNA 电泳结果

Fig.4 16S rDNA PCR amplified spectrum of strain HN06

测序结果为:

AGCTCTGTCACCTTCGGCGGCTGGCTCCA TAAAGGT TACCTCACCGACTTCGGGTGTTACAAACTCTCGTGGTGT GACGGGCGGTGTGTACAAGGCCCGGGAACGTA TTCACCG CGGCA TGCTGA TCCGCGA TTACTAGCGA TTCCAGCTTCAC GCAGTCGAGTTGCAGACTGCGA TCCGAACTGAGAACAG A TTTGTGGGATTGGCTTAACCTCGCGGTTTCGCTGCCCTT TGTTCTGTCCA TTGTAGCACGTGTGTAGCCCAGGTCA TAA GGGGCA TGA TGA TTTGACGTCA TCCCCACCTTCCTCCGGT TTGTCACCGGCAGTCACCTTAGAGTGCCCAACTGAA TGC TGGCAACTAAGA TCAAGGGTTGCGCTCGTTGCGGGACTT AACCCAACA TCTCACGACACGAGCTGACGACAACCA TGC ACCACCTGTCACTCTGCCCCCGAAGGGGACGTCCTA TCT CTAGGA TTGTCAGAGGA TGTCAAGACCTGGTAAGGTTCT TCGCGTTGCTTCGAA TTAAACCACA TGCTCCACCGCTTGT GCGGGCCCCCGTCAA TTCCTTTGAGTTTCAGTCTTGCGA CCGTACTCCCCAGGCGGAGTGCTTAATGCGTTAGCTGCA GCACTAAGGGGCGGAAACCCCCTAACACTTAGCACTCA T CGTTTACGGCGTGGACTACCAGGGTA TCTAA TCCTGTTCG CTCCCCACGCTTTCGCTCCTCAGCGTCAGTTACAGACCA GAGAGTCGCCTTCGCCACTGGTGTTCCTCCACA TCTCTAC GCA TTTCACCGCTACACGTGGAA TTCCACTCTCCTCTTCT GCACTCAAGTTCCCCAGTTTCCAA TGACCCTCCCCGGTT GAGCCGGGGGCTTTCACA TCAGACTTAAGAAACCGCCTG CGAGCCCTTTACGCCCAATAATTCCGGACAACGCTTGCC ACCTACGTA TTACCGCGGCTGCTGGCACGTAGTTAGCCGT GGCTTTCTGGTTAGGTACCGTCAAGGTGCCGCCCTA TTTG AACGGCACTTGTTCTTCCCTAACAACAGAGCTTTACGAT CCGAAAACCTTCA TCACTCACGCGGCGTTGCTCCGTCAG ACTTTCGTCCA TTGCGGAAGA TTCCCTACTGCTGCCTCCC GTAGGAGTCTGGGCCGTGTCTCAGTCCCAGTGTGGCCGA TCACCCTCTCAGGTCGGCTACGCATCGTCGCCTTGGTGA GCCGTTACCTCACCAACTAGCTAA TGCGCCGCGGGTCCA T CTGTAAGTGGTAGCCGAAGCCACCTTTTA TGTCTGAACCA TGCGGTTCAGACAACCA TCCGGTA TTAGCCCCGGTTTCCC GGAGTTA TCCCAGTCTTACAGGCAGGTTACCCACGTGTTA CTCACCCGTCCGCCGCTAACA TCAGGGAGCAAGCTCCCA TCTGTCCGCTCGACTGCATGTATAGCGATTTAGCACGG

上述碱基序列在NCBI 数据库上Blast ,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如图5。

图5 菌株HN06系统发育进化树

Fig.5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16S rDNA sequence of Bacillus

由图5可看出,HN06菌株的遗传进化距离与芽孢杆菌属最近,它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39

amyloliquefaciens )同处于一个最小的分支,与已知菌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ZB42的同源性达到99%。综合HN06菌株的形态特征和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HN06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 2.5 抗菌物质的性质

2.5.1 温度对抗菌物质活性的影响

抗真菌物质在40 ℃以下处理30 min 仍保持原有的抑菌活性,当温度提高至60 ℃以上时,其失去抑菌活性。可见温度较低时,抗菌物质的活性较高,而温度过高则影响抗菌物质的活性,结果见图6。

图6 温度对抗菌物质活性的影响

Fig.6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antifungal substances

2.5.2 pH 对抗菌物质活性的影响

pH 值对抗真菌物质稳定性的影响见图7,在酸性条件下抗菌物质容易失活,pH 低于4时,完全失去了抑菌活性,而在中性及碱性(pH 在6~10范围)条件下抑菌活性高,当pH 在7~8范围内,抑菌活性最高。

图7 pH 对抗菌物质活性的影响

Fig.7 Effect of pH on the antifungal substances

3 结论

芽孢杆菌繁殖能力强,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大多为低分子抗生素以及蛋白或多肽类化合物。对抗

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多黏性芽孢杆菌居多,近年来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研究逐渐增多,其产抗真菌物质主要有抗真菌蛋白[8]、伊枯草菌素、几丁质酶[9]等。

基于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基本确定了HN0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之间的拮抗现象早已被认识和广泛应用,从自然界寻找和筛选新的抗菌物质是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其产生的抗真菌物质性质研究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在pH 5~10的范围内都有活性,在pH 7~8的范围内活性最高,在温度40 ℃以下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因此,有望将HN06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开发成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志俊,段渝峰.生物农药新概念新发展[J].农药科学与管

理,2003,24(7):28-32

[2] Maget Dana R, Peypoux F Iturins. A special class of pore

forming lip peptides: biological and 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J]. Toxicology, 1994, 87: 151-174

[3] 刘静,王军,姚建铭,等.枯草芽孢杆菌JA 抗菌物特性的研究

及抗菌肽的分离纯化[J].微生物学报,2004,44(4):511-513 [4] 权春善,王军华,徐洪涛,等.一株抗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

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6, 46(1):7-12

[5] 崔堂兵,刘煜平,郭勇,等.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生产农用抗真

菌素初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1:51-54

[6] 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

[7] Quan C S, Liu Q, Tian W J,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an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by Bacillus subtilis No.66 [J]. Appl Microbio Biotech, 2005, 66: 701-710

[8] Kim P I, Chung K C. Production of an antifungal protein for

control of 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ET0908 [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4, 234(1): 177-183

[9] Wang S L, Shih I L, Liang T W,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antifungal chitinases extracellularly produced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V656 in a shrimp and crab shell powder medium [J]. J Agric Food Chem, 2002, 50(8): 2241-2248

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解淀粉芽孢杆菌【作用机理】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泌抗菌物质,产生拮抗作用,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1、分泌抗菌物质:产生低分子量抗生素以及抗菌蛋白或多肽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并且可作为根围细菌促进植物生长。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含有D-氨基酸、耐受蛋白酶水解以及有机溶剂作用的脂肽类抗生素,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的抑制起到主要作用。 2、拮抗作用: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发展或直接杀灭病原物。与病原菌直接作用。除了产生抗菌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对病原菌抑制起到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 3、营养和空间的竞争:可以迅速地抢占果蔬伤口的营养空间生长存活并大量繁殖,并尽可能快地消耗掉伤口营养,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而不能繁殖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 4、诱导寄主产生抗性:植物组织在遭受机械损伤或者病原菌浸染时,体内会自发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抵抗这些因素对自身的伤害。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诱导植物这种自然防御机能。 5、促进植物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从而间接地减少病害发生。 【主要功效】

1、抗病抑菌广谱高效:经试验证明,本品对番茄叶霉病菌、早疫病菌、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辣椒晚疫病菌、小麦、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大豆根腐病菌等土传病害具有显着防效。 2、抗逆防衰促进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提高作物抗逆性;能诱导植物快速分泌内源生长素,促进作物快速生根,提高根系发育能力,促进植物健壮生长。 3、改良土壤增进肥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农残优质增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可降解土壤及果实中的残留农药,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蔬维生素和糖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易贮藏运输。提高并延长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吴一晶,林艺芬,林河通,等(包装与食品机械,2012,30(6): 49-52)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是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具有较强的次生代谢产物产生能力,能产生多种抑菌物质。 1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 解淀粉芽孢杆菌,需氧,革兰氏染色阳性,呈短杆状(0.7~0.9μm×1.8~3.0μm) ,具有运动性,中生椭圆形孢子。硝酸盐还原阳性,接触酶阳性,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吲哚试验阴性,V-P 反应阴性,甲基红反应阴性。Luria-Bertani 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淡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边缘不规则。 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大孔树脂法、酸碱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色谱法等。经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抑菌物质主要是抑菌蛋白、脂肽类物质和聚酮化合物等。 1抑菌蛋白 张宝俊等采用盐酸沉淀法提取解淀粉芽孢杆菌LP-5 发酵液的抗菌粗蛋白,并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 凝胶层析进行纯化,得到一种等电点为6.33、分子量为20.3 kD的抗菌蛋白。刘俏等采用截留分子量为70 000的双酚A 型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提取解淀粉芽孢杆菌活性蛋白。 2 脂肽类物质 信珊珊等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WH1 产抗菌活性物质进行了鉴定,推测其抗菌物质为Surfactin 类脂肽。Caldeira 等利用LC-ESI-MS 和抗真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CCMI 1051 的抗菌物质为具有抗真菌活性的Iturin 和Surfactin,其分子量为1000~1100 Da。Yu 等应用FAB MS/MS CID 分析表明,具有抑制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94 的有效成分为3 种Iturin A 的同分异构体。Rao 等应用HPLC 和MEKC 方法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128 的抑菌成分,结果表明其抑菌成分为Iturin A,且应用RP-HPLC能很好地分离出Iturin A 的同分异构体。 邓建良等通过PCR 技术探索脂肽抗生素合成酶的相关基因,利用酸沉淀法制备活性粗提物,最后通过HPLC-ESI-MS 和MALDI-TOF-MS 对抗菌粗体液中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其抑菌成分主要是C14-Fengycin A、C16-Fengycin A、C17-Fengycin A、C17-Fengycin B 和C16-Iturin A 等5 种脂肽抗生素。Chen 等利用酸沉降法得到抑菌粗提物,再通过生物活性制导分馏、真空闪蒸色谱法、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最后利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作用机理】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泌抗菌物质,产生拮抗作用,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1、分泌抗菌物质:产生低分子量抗生素以及抗菌蛋白或多肽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并且可作为根围细菌促进植物生长。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含有D-氨基酸、耐受蛋白酶水解以及有机溶剂作用的脂肽类抗生素,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的抑制起到主要作用。 2、拮抗作用: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发展或直接杀灭病原物。与病原菌直接作用。除了产生抗菌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对病原菌抑制起到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 3、营养和空间的竞争:可以迅速地抢占果蔬伤口的营养空间生长存活并大量繁殖,并尽可能快地消耗掉伤口营养,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而不能繁殖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 4、诱导寄主产生抗性:植物组织在遭受机械损伤或者病原菌浸染时,体内会自发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抵抗这些因素对自身的伤害。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诱导植物这种自然防御机能。 5、促进植物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从而间接地减少病害发生。 【主要功效】 1、抗病抑菌广谱高效:经试验证明,本品对番茄叶霉病菌、早疫病菌、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辣椒晚疫病菌、小麦、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大豆根腐病菌等土传病害具有显着防效。 2、抗逆防衰促进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提高作物抗逆性;能诱导植物快速分泌内源生长素,促进作物快速生根,提高根系发育能力,促进植物健壮生长。 3、改良土壤增进肥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农残优质增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可降解土壤及果实中的残留农药,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蔬维生素和糖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易贮藏运输。提高并延长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侵袭性真菌病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侵袭性真菌病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侵袭性真菌病病原菌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多呈地区流行,包括组织浆胞菌、粗球孢子菌、马尔菲尼青霉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菌、足分枝菌和孢子丝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有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属、毛霉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等,当前我国以念珠菌、曲霉和隐球菌常见。 【治疗原则】 1.治疗策略:①对尚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预防性治疗;②对可能已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性试验治疗;③对很可能已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经验治疗; ④对确诊患者进行目标治疗。 2.治疗药物选择:根据感染部位、致病真菌种类及患者病理生理状态选择用药。在病原真菌未明确前,可参考常见的病原真菌给予经验治疗;明确病原真菌后,可根据经验治疗的疗效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 3.初始治疗:重症患者常需要静脉给药,或采用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序贯疗法,通常不推荐常规联合治疗;严重感染者或初始治疗不能控制的感染,应采用有协同作用的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4.疗程通常较长,需要考虑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病原菌和药物种类,一般在 6~12 周或以上。 5.辅助治疗:在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6.手术:有指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常见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原则】一、曲霉病 治疗原则: 1.诊断侵袭性曲霉病后必须进行快速且强有力的针对性治疗。 2.宜选药物:伏立康唑,两性霉素 B 及其含脂制剂;可选药物: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3.初始治疗时需要静脉给药,不推荐常规采用联合治疗,在标准治疗不能控制或多部位严重感染时可考虑联合治疗。 4.纠正粒细胞缺乏状态在治疗中至关重要,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 5.部分患者需手术切除局部曲霉侵袭感染病灶。 6.检测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但半乳甘露聚糖水平降至正常并不能作为停止抗真菌治疗的标准。 7.抗曲霉治疗疗程通常较长,最短为 6~12 周,根据治疗反应其疗程可达数月或更长,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8.停药指征: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病灶基本消失,微生物学清除以及免疫抑制状态的逆转。 二、念珠菌病 念珠菌血症是当前最常见的系统性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白念珠菌是念珠菌血症最常见的致病原,但近年非白念的比例不断升高。 治疗原则:

第十八章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第十八章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第十八章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一、概述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systemic amyloidosis)是一组由遗传、变性和感染等不同因素引起的,蛋白质分子折叠异常所致的淀粉样蛋白(amyloid)在全身细胞外组织间隙中沉积,从而破坏细胞和组织功能的疾病。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均可受累,常见受累器官有肝、肾、神经、心脏、胃肠道等,受累组织则以皮肤、舌、淋巴结等较常见。由于沉积的淀粉样蛋白和受累器官有所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不均一。 淀粉样蛋白均来源于一些存在于正常人中的蛋白质,但这些正常的蛋白都发生了变异,其特性为具有侧面聚集性;不被蛋白酶分解;不溶解性。由于这些特性,淀粉样蛋白长期覆盖在组织、器官的细胞表面和间隙中,加之血管壁也有淀粉样蛋白沉积使血管狭窄而影响细胞的血液供应,从而使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而死亡,进而导致器官的功能衰竭。临床上多采取根据沉积的淀粉样蛋白的种类而把系统性淀粉样变分为5型: (一)浆细胞恶液质(AL型) 是由癌前或癌性浆细胞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所致,可以是完整的免疫球蛋白,以IgG多见,也可以是免疫球蛋白的

κ和λ轻链,统称之为本-周(Bence-Jone protein)蛋白。此型又可称为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AL型)。 (二) 继发性淀粉样变(AA型) 在炎症急性期肝脏有血清淀粉样蛋白(SAP)产生增多的反应,SAP在全身广泛沉积而导致系统性淀粉样变,称为淀粉蛋白A(AA)系统性淀粉样变。因为它继发于多种疾病,有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炎症性肠病、家族性地中海热(呈家族性发病)、慢性结核病、化脓性骨髓炎、脓胸和支气管扩张症等,故又称为继发性淀粉样变。 (三) 家族性淀粉样变(AF型) 呈家族性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沉积的淀粉样蛋白是由于一些基因突变而产生变异的蛋白质。①transthyretin(TTR)蛋白,此种蛋白是正常的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常见TTR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蛋白有两种:一种为Val130Met,另一种为Leu55Phe,多见于家族性淀粉样蛋白多发性神经病中。变异性的TTR蛋白经酸化变构和同化后产生的中间产物是致淀粉样变的关键步骤。②凝溶胶蛋白(gelsolin),一种正常的肌动蛋白,其基因突变产生两种变异的蛋白Gly654Ala和 Gly654Thr。与凝溶胶蛋白相关的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大脑、脊髓、脑膜、脊神经根和感觉神经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是什么病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是什么病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是什么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其实就是在轻度外伤后皮肤表面出现瘀点和紫癜,这种病在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发病年龄是在60岁以上,普遍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是什么病,看看其特征是什么。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又称鲁-皮病、鲁-皮二氏病、原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早期特异性的表现是腕管综合征、皮肤黏膜损害、肝肿大和巨舌。 早期特异性的表现是腕管综合征、皮肤黏膜损害、肝肿大和巨舌。12%~40%的病人可见巨舌。由于舌体增大,两侧可有齿痕,舌表面光滑、干燥或有蜡样丘疹、结节、斑块、大疱、裂隙、溃疡和出血,部分伴疼痛性吞咽困难。 早期皮肤症状是轻度外伤后或自发性瘀点、淤斑和紫癜,好发于皱褶凹陷部位,如眼睑、鼻唇沟、颈部、腋窝、脐部、外生殖器和口腔。特征性的皮肤损害是无症状的表面光滑,有蜡样光

泽的丘疹、结节和斑块,呈正常肤色、琥珀色或黄色,常伴有出血倾向。发生部位与紫癜性损害类似,也可累及耳周、面部中心区域、颊黏膜和腹股沟。皮疹可以孤立存在,但也会融合成大的肿块,在面部者呈狮面样外观。 另外还有发生在面、手及足部的硬皮病样损害,眼睑、唇部、耳郭的黏液水肿样损害,头部的环状、斑状脱发或普秃,手掌部蜡样浸润伴出血和角化过度及迟发性卟啉病样损害,各种甲营养不良性改变如甲脆弱、甲缺如、甲下条纹、甲部扁平苔藓样损害以及皮肤黏膜的出血性或类天疱疮样损害等。累及骨骼肌,出现背部疼痛,心脏、肾脏受累则发生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和肾衰竭。部分病人有呕血或便血,约20%病人最终发生多发性骨髓瘤,出现骨痛等症状。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是什么病了,如果身边有老人患有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的话,应该要及时带他们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情加重。

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作用机理】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泌抗菌物质,产生拮抗作用,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1、分泌抗菌物质:产生低分子量抗生素以及抗菌蛋白或多肽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并且可作为根围细菌促进植物生长。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含有D-氨基酸、耐受蛋白酶水解以及有机溶剂作用的脂肽类抗生素,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的抑制起到主要作用。 2、拮抗作用: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发展或直接杀灭病原物。与病原菌直接作用。除了产生抗菌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对病原菌抑制起到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 3、营养和空间的竞争:可以迅速地抢占果蔬伤口的营养空间生长存活并大量繁殖,并尽可能快地消耗掉伤口营养,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而不能繁殖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 4、诱导寄主产生抗性:植物组织在遭受机械损伤或者病原菌浸染时,体内会自发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抵抗这些因素对自身的伤害。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诱导植物这种自然防御机能。 5、促进植物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从而间接地减少病害发生。

【主要功效】 1、抗病抑菌广谱高效:经试验证明,本品对番茄叶霉病菌、早疫病菌、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辣椒晚疫病菌、小麦、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大豆根腐病菌等土传病害具有显着防效。 2、抗逆防衰促进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提高作物抗逆性;能诱导植物快速分泌内源生长素,促进作物快速生根,提高根系发育能力,促进植物健壮生长。 3、改良土壤增进肥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农残优质增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可降解土壤及果实中的残留农药,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蔬维生素和糖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易贮藏运输。提高并延长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应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治疗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选取拟诊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及氟康唑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8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真菌清除率方面:分别为76.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存活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结论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伏立康唑效果更佳。 标签:伏立康唑;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无特异临床表现,且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常采用经验性抗真菌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1]。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是伏立康唑及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本调查回顾分析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我科的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或氟康唑治疗,现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情况从而为提高其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10 月~2013 年10月收治于我科的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50例。 1.2 诊断标准按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拟诊标准病例。 1.3临床资料将符合上述标准50例,按照入住我科的顺序随机分为伏立康唑组和氟康唑组伏立康唑组25例,氟康唑组25例。患者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及血液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4方法伏立康唑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50例患者全部同期合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方案多为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无效加用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糖肽类),无效或体温高峰下降后再次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amyloidosis,AMS)为一种原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少见疾病,淀粉样轻链蛋白沉积于各器官组织,造成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重要脏器受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淀粉样物为一种无定形、实体透明样物质,是一种纤维糖蛋白,由严密的无分支的纤维组成。它主要分布于间充质内,如心、胃肠道、舌、肾、骨骼肌。 舌是淀粉样变最常受累的部位,Kyle等报告21例尸检及活检证实的AMS,60%累及舌。Reinish等复习1979~1994年文献报道的54例累及口腔的AMS,舌受累占100%,唾液腺受累占5.4%。舌淀粉样变临床上常有舌体肿大、有牙痕,舌黏膜表面可正常或有淡黄色蜡样结节,丝状乳头或菌状乳头萎缩,舌面光滑。黏膜下出血形成的瘀斑、瘀点较为常见,常出现在结节病损的附近,系淀粉样物质浸润于血管壁,使毛细血管和小血管脆性增加而出血所致。 本病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主要是因为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多无特异性。如肾常受累,文献报道为30%,表现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常误诊为一般肾脏疾病。心亦常受累,文献报道为22%。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肌、心内、外膜,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常误诊为冠

心病、心肌病等。确诊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光镜下,HE染色的淀粉样物为均匀一致的嗜伊红物质。当染色切片在偏振光下检查时,则有典型的双折射;若切片以刚果红染色,则淀粉样物为砖红色。电镜下的病变组织显示特殊的无分支的纤维,宽8.5nm,长度不等。 目前淀粉样变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文献报道一方面是针对产生淀粉样轻链蛋白的克隆用秋水仙碱(1.5~2mg/d)和(或)常规的MP方案;另一方面是根据受累器官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强调慎用洋地黄制剂,因为淀粉样物质可与洋地黄结合,而使其在心肌内浓集,较低剂量即可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一般呈慢性进展性经过,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7%存活5年以上,而10年以上者仅1%。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主要与受累组织或器官有关,如Kyle和Gertz报道80例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中位生存期4个月,而394例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为16个月。淀粉样变致心功能不全和肾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伴多发性骨髓瘤者,预后更差。病变比较局限者,可采用手术治疗;范围广泛者,也可试用氯喹啉、肾上腺皮质激素、二甲基亚砜等治疗。

解淀粉芽孢杆菌精编WORD版

解淀粉芽孢杆菌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解淀粉芽孢杆菌【作用机理】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泌抗菌物质,产生拮抗作用,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1、分泌抗菌物质:产生低分子量抗生素以及抗菌蛋白或多肽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并且可作为根围细菌促进植物生长。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含有D-氨基酸、耐受蛋白酶水解以及有机溶剂作用的脂肽类抗生素,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的抑制起到主要作用。 2、拮抗作用: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发展或直接杀灭病原物。与病原菌直接作用。除了产生抗菌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对病原菌抑制起到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 3、营养和空间的竞争:可以迅速地抢占果蔬伤口的营养空间生长存活并大量繁殖,并尽可能快地消耗掉伤口营养,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而不能繁殖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 4、诱导寄主产生抗性:植物组织在遭受机械损伤或者病原菌浸染时,体内会自发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抵抗这些因素对自身的伤害。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诱导植物这种自然防御机能。 5、促进植物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从而间接地减少病害发生。

【主要功效】 1、抗病抑菌广谱高效:经试验证明,本品对番茄叶霉病菌、早疫病菌、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辣椒晚疫病菌、小麦、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大豆根腐病菌等土传病害具有显着防效。 2、抗逆防衰促进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提高作物抗逆性;能诱导植物快速分泌内源生长素,促进作物快速生根,提高根系发育能力,促进植物健壮生长。 3、改良土壤增进肥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农残优质增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可降解土壤及果实中的残留农药,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蔬维生素和糖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易贮藏运输。提高并延长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primary light chain amyloidosis ,pAL)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单克隆浆细胞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率较低,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为了提高对pAL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特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中国pAL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一、概述 pAL是一种由具有反向β折叠结构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器官组织内,并造成相应器官组织功能异常的系统性疾病。 二、诊断 1.诊断标准: pAL的诊断要满足以下5条标准:①具有受累器官的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②血、尿中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③组织活检可见无定形粉染物质沉积,且刚果红染色阳性(偏振光下可见苹果绿双折光);④沉积物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电镜或质谱蛋白质组学证实为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⑤除外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或其他淋巴浆细胞增殖性疾病[1,2]。 2.受累器官及其典型临床表现: 详见表1。肾脏、心脏、肝脏和周围神经是pAL患者最为常见的受累器官[3]。

表1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主要器官受累诊断标准 (1)肾脏: 主要表现为肢体水肿和尿中泡沫增多。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单纯的中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非选择性蛋白尿,无血尿),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采用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器官受累严重度。 (2)心脏: 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肢体水肿、腹水、晕厥等限制性心功能不全表现。心电图多表现为肢导低电压和胸前导联的R波递增不良,可以伴有多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见全心增厚,心肌内回声不均匀("雪花状"回声),左室射血分数多数正常或轻度下降。心脏磁共振延迟显像可见心内膜下环形强化。血清肌钙蛋白T/I (cTnT/I )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 )升高是较为敏感的心脏受累的血清标志。 (3)肝脏: 可以有轻微肝区不适或疼痛,但多数患者可无症状,往往是体检时发现异常。影像学可以发现肝大;血清胆管酶(例如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疾病晚期可以出现胆红素增高和肝功能衰竭。 (4)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

解淀粉芽孢杆菌(农业种植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 【主要成分】 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适宜载体。本品采用固态发酵,效果更好。【活菌含量】 ≥200亿CFU/g。 【作用机理】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泌抗菌物质,产生拮抗作用,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1、分泌抗菌物质:产生低分子量抗生素以及抗菌蛋白或多肽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并且可作为根围细菌促进植物生长。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含有D-氨基酸、耐受蛋白酶水解以及有机溶剂作用的脂肽类抗生素,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的抑制起到主要作用。 2、拮抗作用: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发展或直接杀灭病原物。与病原菌直接作用。除了产生抗菌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对病原菌抑制起到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 3、营养和空间的竞争:可以迅速地抢占果蔬伤口的营养空间生长存活并大量繁殖,并尽可能快地消耗掉伤口营养,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而不能繁殖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 4、诱导寄主产生抗性:植物组织在遭受机械损伤或者病原菌浸染时,体内会自发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抵抗这些因素对自身的伤害。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诱导植物这种自然防御机能。 5、促进植物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从而间接地减少病害发生。 【产品功效】 1、抗病抑菌广谱高效:经试验证明,本品对番茄叶霉病菌、早疫病菌、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辣椒晚疫病菌、小麦、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大豆根腐病菌等土传病害具有显著防效。 2、抗逆防衰促进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提高作物抗逆性;能诱导植物快速分泌内源生长素,促进作物快速生根,提高根系发育能力,促进植物健壮生长。 3、改良土壤增进肥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农残优质增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可降解土壤及果实中的残留农药,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蔬维生素和糖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易贮藏运输。提高并延长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应用范围】 生产或配制有机肥(配合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使用,效果更佳)。【用法用量】 以200×108CFU/g含量计算,其他产品用量可根据实际含量进行换算。 1、发酵有机肥: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他微生物一起使用,添加量150—200g/t。

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或类淀粉沉积症 淀粉样变(amyloidosis),亦作类淀粉沉积症,在医学的范畴,是指各种使淀粉样蛋白在身体器官或组织内异常沉积的条件,是一群罕见疾病的总称。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由于其二级结构出现变化,使其变成一种与β-折叠类似的不溶解聚合形式。类淀粉沉积症的病征视乎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所在地而有所不同,而这些病的成因皆可能是后天的,亦可能是遗传的。 基本资料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 由于蛋白代谢障碍出现一种生理上不存在的均质性蛋白性物 淀粉样变性 质(淀粉样物质amyloid)的疾病。淀粉样物质有的出现于局部,但更多的是系统地出现于全身各种器官,特别是存在于脾脏、肝脏、肾脏等处的间质中,细胞虽因此受压而萎缩,但并不出现细胞侵润。也称为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淀粉样物质为一种结合黏多糖的蛋白质,遇碘时被染成赤褐色,再加以硫酸则呈蓝色,与淀粉遇碘时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淀粉样物质。淀粉样物质常沉积于小血管的基底膜下和细胞之间,或沿网状纤维支架分布,所以,也称做淀粉样浸润。在H·E染色切片中为淡红色均质状,电镜下则为纤细的丝状(直径10~15nm),长度不定,相互交织排列形成海绵状的支架结构。淀粉样变性为大量的各种可溶性纤维可溶性蛋白(淀粉样)在组织而损伤正常的组织功能.

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和分类 淀粉样的产物和它在组织中沉积的原因尚不清楚,在不同的淀粉样变性生化类型中,病因学机制可能会不同,例如,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为蛋白前体的代谢障碍(急性期反应物血浆淀粉样A),而遗传性的淀粉样变性会出现不同的蛋白,在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中,骨髓细胞的单克隆群会产生能形成淀粉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样变性的片段或整个长链,在光学显微镜下,淀粉样是同源性,高亲和性,在固定的组织中和刚果红染料有亲和的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它由100Å(10nm)线型无支纤维组成,在X线衍射下,它是交叉的β线. 根据生化分型,淀粉样变性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和几种非常见形式,Ⅰ型N-段序列和免疫球蛋白轻链的部分区域同源称为AL,存在于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中,亦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淀粉样变性有关.Ⅱ型和称为AA蛋白的非免疫性球蛋白有相同的N-末端序列,存在于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病人中.Ⅲ型和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有关,通常为转甲状腺蛋白(前清蛋白)的单个氨基酸置换产物.另外的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在一些家族中由突变的凝浊溶素组成.在另外的家族中由突变的载脂蛋白A-I组成.在遗传性脑动脉淀粉样变性中由其他突变蛋白组成.在和慢性血透有关的淀粉样变性中,淀粉样蛋白由B2微球蛋白组成,和皮肤老化及内分泌器官有关的淀粉样变性代表淀粉样变性的其他形式.在老年痴呆症中发现有组织病理损伤作用的淀粉样物质由β-蛋白构成.对不同形式的化学分析会出现更多的精确分类.一种称为AP(或血清AP)的特殊蛋白和淀粉样变性的所有形式有关,是诊断试验的基础. 病症 现已普遍认识到三种主要的系统性临床形式,当淀粉样变性和疾病无关时被称为原发性或突发性(AL形),当和慢性疾病有关时被称为继发性,获得性或反应性,这或为感染性(结核,支气管扩张,骨髓炎,麻风)或为炎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肉芽回肠炎),淀粉样变性亦和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AA),其他肿瘤及家族性地中海热有关.以家族形式出现的Ⅲ型和其他疾病无关.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

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kg.d),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氟康唑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主要对酵母样菌具有抗菌活性,对曲霉缺乏抗菌作用。由于长期应用,部分真菌已产生耐药性,临床必须加以关注。 伊曲康唑对深部真菌与浅表真菌都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他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目前已有胶囊、口服液和静脉注射三种剂型。胶囊吸收较差,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的口服液,生物利用度可达55%。伊曲康唑脂溶性强,在肺、肾脏、肝脏、骨骼、胃、脾脏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浓度高2~3倍。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有活性的羟基伊曲康唑,平均终末半衰期为33h。口服液与注射液可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肝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 伏立康唑是从氟康唑衍生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和毛孢子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一些霉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属也具有抗菌活性。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血浆达峰时间为1~2h,生物利用度高达96%,蛋白结合率58%,食物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因此应在进食后1~2h服用。给予负荷剂量后,24h内其血药浓度接近稳态浓度。在组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第二十一章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分型临床表现 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因与发病机理治疗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systemic amyloidosis)是由于淀粉样蛋白(amyloid)在全身细胞外组织间隙中沉积,从而破坏细胞和器官功能的疾病。Picken等给出的本病最新定义是:淀粉样变性是一组由遗传、变性和感染等不同因素引起的,因蛋白质分子折叠异常所致的淀粉样物质的沉积综合征[1]。由于沉积的淀粉样蛋白和受累器官有所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不均一。常见受累器官有肝、肾、神经、心脏、胃肠道等,受累组织则以皮肤、舌、淋巴结等较常见。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分型】 系统性淀粉样变有遗传性和后天性(或称继发性);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根据淀粉样蛋白沉积的部位可分为系统性与局限性。临床上多采取根据沉积的淀粉样蛋白的种类而把系统性淀粉样变分为下列5型[2]: 一、浆细胞恶液质 浆细胞恶液质是由癌前或癌性浆细胞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所致,可以是完整的免疫球蛋白,以IgG多见,也可以是免疫球蛋白的K(Kappa)和L(Lambda)轻链,统称之为本-周蛋白(Bence-Jone protein)。此型又可称为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AL型)。慢性高雪(Gaucher)病合并AL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为极少见的病例[3]。 二、继发性淀粉样变 此型是由于肝脏对炎症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淀粉样蛋白A(或称血清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故又可称为淀粉蛋白A(AA)系统性淀粉样变。因为它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故又称继发性淀粉样变。常见的原发性疾病有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炎症性肠病、家族性地中海热(呈家族性发病)、慢性结核病、化脓性骨髓炎、脓胸和“湿性”支气管扩张症等。 三、家族性淀粉样变 因其呈家族性发病,故而得名。与遗传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沉积的淀粉样蛋白是由于一些蛋白质基因突变而产生的突变的蛋白质,形成淀粉样蛋白小纤维沉积于组织间隙中而致淀粉样变。如由肝和脉络膜丛产生的transthyretin蛋白基因突变而表达突变的transthyretin蛋白,后者是甲状腺激素转运有关和视网膜醇(retinol)结合的蛋白[4]。载脂蛋白-1(apro A1)基因突变。gelsolin蛋白基因突变、纤维蛋白Aα和溶酶基因突变等。 四、透析相关的系统性淀粉样变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开发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开发应用 项目简介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sfaciens C-1,本实验是自行分离的专利菌株。该菌株高产α-淀粉酶、蛋白酶、胞外多糖、脂肽、抑菌蛋白等活性物质,是一株高活力的益生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开发应用潜在价值大。其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拼接注释完成。 C-1发酵及代谢产物功能研究 1、预防和治疗新生犊牛腹泻 初生犊牛腹泻率高达40%,且断乳后一个月内易罹患肺部感染及严重的腹泻。72h全发酵培养物对出生24h的犊牛连续预防性干预2周,可降低80%的腹泻发生率。断乳前易发生腹泻的犊牛灌胃1次该菌发酵物,12-24h即可无血痢、有效缓解腹泻症状。 2、调节免疫力、恢复菌群发育、促进僵牛生长 犊牛腹泻常规治疗的抗生素使用,易发生细菌耐药性,造成抗生素的体内蓄积,产生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僵牛(生长迟缓牛)”。 在陕西某大型牧业公司的繁育基地选择自然产生的僵牛进行干预实验,该菌发酵物连续干预30天可以有效的促进僵牛的生长(3月龄以内僵牛体重增加率高达37%;3月龄以上的僵牛饲料转化率约为2.5,图1);激活1-2月龄僵牛血清免疫因子;有效提高机体蛋白质合成率、抗氧化能力,并恢复肝功能;且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种类趋于正常。

图1 某牛场进行的干预实验(左图为干预前的僵牛,右图为正常牛) 3、对蚊幼的毒杀作用 对淡色库蚊蚊幼(2-3龄)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图2),全发酵液48h的LC50为1.4ml/100ml,粗提脂肽48h的LC50为1.3mg/100ml、LC90为2.4mg/100ml。 图2 C-1发酵液及粗提脂肽对淡色库蚊蚊幼(2-3龄)的生物测定 4、富含蛋白/脂肪的废水的净化处理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76876116.html,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作者:曹媛司玉玲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9期 摘要: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应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治疗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选取拟诊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及氟康唑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8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真菌清除率方面:分别为76.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存活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伏立康唑效果更佳。 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无特异临床表现,且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常采用经验性抗真菌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1]。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是伏立康唑及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本调 查回顾分析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我科的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或氟康唑治疗,现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情况从而为提高其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 10 月~2013 年 10月收治于我科的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50例。 1.2 诊断标准按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拟诊标准病例。 1.3临床资料将符合上述标准50例,按照入住我科的顺序随机分为伏立康唑组和氟康唑 组伏立康唑组25例,氟康唑组25例。患者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及血液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4方法伏立康唑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