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申报课题

怎样申报课题

怎样申报课题
怎样申报课题

怎样申报课题

专家组评审时主要看两点:一是课题本身是否有价值;二是你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课题。课题的价值主要看你的“设计论证”;完成课题的能力主要看课题组的组成(力量)、过去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等。

以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申报表为例进行说明;

科研课题的操作与落实

一、怎样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不同于课题申请表,是一份具体的实施计划书。课题申请表只是一个大致的设想,如同要盖一个大楼,计划盖写字楼还是公寓楼,多大面积,投资多少,几年完成,是个大致的框架。而课题实施计划则是一张施工蓝图,包括具体的工期、用料,施工要求都有,是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图纸,看着它就能把楼盖起来。

课题研究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1. 课题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类型、实验时间等。

2.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这项课题,目的是什么。

3.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有什么结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这一部分要尽可能具体化,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5.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计划举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2.课题来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KES016)

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4. 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

5. 实验时间:2002年至2004年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

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基本概念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略)

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人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日渐增多,但怎样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使基层中小学教师便于操作和评价,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不仅需要理论的研讨,更需要具体的实验。本课题计划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调查中小学生的现有学习方式,并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二年的时间里,也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逐步推广的时间,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 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习方式的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

2. 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新课程在我市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学习方式的概念、范畴、作用,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天津市中小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步骤和预期效果。

2. 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学习。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们计划在实验学校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限定教师讲授的时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第三,在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同时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师少教,而学生能够多学。

3.进行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

随着我市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已经有了校园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的技术化趋势,成为近年来教与学改革的热点。随着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实

验学校中进行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探索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王敏勤负责,问卷的调查和组织由津南区教科室诸金英和大港二中刘志奇负责,实验部分由大港二中刘志奇具体负责。我们计划在大港二中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因为大港二中(初中)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

六、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 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03年1—2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王敏勤负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由刘志奇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写出本学科具体的实验方案。

2. 实验的实施和总结(2002年3月——2004年10月)

(1)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从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到2004年暑假,各实验小组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实验成果,研讨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实验方案。

(2)2004年10—12月,各实验小组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组汇总各实验小组的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二)实验的方法

严格的教育实验应采取对照实验法,即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这样能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说服力强。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实验老师的实验工作。2004年底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课题组,2002年12月28日

二、怎样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

1. 设计方案

首先要理清调查者的思路:

一要发现什么,即明确调查的目的,根据对现有资料的查阅,凭现有经验推理,作出理论假设。

如对学习方式的调查,主要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才能考虑有没有必要转变,差距多大。

二是拟定如何去发现,即考虑设计调查的角度,力求获得确切的数据。

如对学习方式的调查,我是从现代学习方式的六个特征来调查的(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合作性、体验性)。

三要编制调查问卷。

编制调查问卷主要是考虑被调查对象能在很短的时间明白题目的要求并容易操作。

(1)问卷说明:主要是取消被调查者的疑虑。如

亲爱的同学:

我们这张问卷主要是了解当前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问卷不记名,不评分,不涉及具体的老师,你可以放心并真实的回答,谢谢你的合作!

天津市教科院

“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组”

(2)选择题要简单明了,便于操作。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一个选项)

1.每天学习新教材前,老师不布置你能主动预习吗?( )

A、每次都预习

B、基本不预习

C、有时预习

2. 寒假或暑假,你能主动预习下学期的新教材吗?()

A、每个假期都预习

B、基本不预习

C、有时预习

3. 对于新教材,老师不讲你自学能会吗?()

A、能学会

B、不能

C、没试过

(3)问答题不能量化,但却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如:

1.你希望在课堂上怎样学习才符合你的学习习惯?

2.你喜欢什么样的考试方式?

3.你知道什么是课程改革吗?

4.你希望老师的教学怎么改革?

2. 实施调查

实施调查主要是考虑取样和样本的问题。取样要考虑被调查的对象是否能符合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要从没有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取样,看一下没有进行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没有必要转变学习方式,如何转变。

当然也可以从已经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取样,一方面与没有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对比,另一方面调查通过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没有。这些都取决于调查者的意图。

样本的大小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样本越大越接近于事物的真像,从这点上来说,被调查对象越多越好。但考虑到工作量问题,样本要控制,要有代表性。

另外,在调查时最好在同一时间,不要把时间拉的太长。

3. 资料分析

调查问卷的资料分析很重要,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挖掘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如同一块土地,有的人仅仅看到它的表层能够种庄稼,而有的人却能发现它深层的石油和金矿。

首先,要鉴别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无效问卷和数据去掉。

其次,作好统计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对规律作理性分析,下一个结论,然后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数据多最好设计计算机程序处理。

4. 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说来,包括如下几部分:

(1)调查的目的和意图

(2)调查的对象、方法、过程

(3)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对问题的对策建议

还以《天津市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报告》(提纲)为例说明:

(一)基本情况说明

1. 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才能有计划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此,我们对津南区和大港区的2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部调查学生834人。

2. 问卷的设计

问卷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调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共33个题。这一类题是按照现代学习方式的6个特征来设计的。这六个特征是: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合作性、体验性。

第二类是调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共11个题,主要包括:

(1)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

(2)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间的多少;

(3)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时间的多少;

(4)教师在讲课时是否补充课本外的东西(开发课程资源);

(5)学生课外作业所用时间;

(6)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8)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东西是否多等。

第二部分是“简答题”,包括四个题:

(1)你希望在课堂上怎样学习才符合你的学习习惯;

(2)你喜欢什么样的考试方式?

(3)你知道什么是课程改革吗?

(4)你希望老师的教学怎么改革?

(二)问卷选择题结果分析

我们对834份问卷的110088个数据逐一进行了计算和统计,对834份问卷的3336个简答题答案逐一进行了摘抄和整理。分析如下:

1. 学生学习方式分析

表1:学生学习方式对照表(略)

通过上表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现象:现象一:从总体上看,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符合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呈递减趋势。

现象二:从每个学段来看,在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问题性、合作性四个方面,三个学段也分别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比例呈递减趋势。

这与前边总的结论是一致的。只有小学四年级低于五年级的平均比例,但仍然高于六年级。现象三:课改实验班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明显高于非课改班

现象四:目前我市中小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比例都较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有必要。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从小学到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在现代学习方式方面都不够好,没有一个年级六项综合指标的比例超过50%。所以对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必要,并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 教师教学方式分析

表2:教师教学方式对照表(略)

(三)问卷简答题结果分析

1. 学生希望老师怎样改革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先学后教,精讲多练

(2)课堂气氛:幽默生动,热情活跃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4)教学态度:民主和谐,善待学生

(5)教学管理:减负减压,改革评价

2. 学生希望考试怎样改革

(1)考试氛围:好环境,好心情,气氛放松

(2)考试形式:开卷闭卷相结合,无人监考

(3)考试内容:少出死记硬背的题,多联系实际

(4)考试结果:不排名次,不请家长

3. 学生怎样理解课程改革

(四)调查后的反思

1. 从本次调查看出,被调查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在现代学习方式方面,没有一个年级六项综合指标的比例超过50%。并且,三个学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符合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呈递减趋势。这说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很艰巨。即使已经施行了课程改革的班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非一日之功。

2. 学生对老师上课和考试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正是这次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如:教师要多补充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真心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考试内容要联系实际,不要排名次;不要分快慢班等。这说明课程改革反映了学生的心声,很有必要。

3. 学生对课程改革的不了解和误解,说明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宣传不够。可能我们想:等到课程改革的那一天再告诉学生也不迟。已经进行课程改革的老师也可能想:改革是老师的事,没有必要告诉学生。其实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方式不理解,对老师的教学改革不积极配合,课程改革就很难成功,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向学生讲解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步骤,在学生的配合下搞好这次改革。

三、怎样搞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是校本教研基本形式之一,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

所谓叙事就是讲故事,教育叙事就是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诠释教师对教育意义的体悟。

教育叙事研究与一般学术研究的不同在于:它不只是关注教育的“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是介于叙事与研究之间的一种形式。

叙事研究首先鼓励研究者面向事实本身,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生活中清理、寻找出自己的教育故事,同时又提醒研究者在清理、寻找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进行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叙事为特征的教育行动研究既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实验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的直接记录。由于行动研究强调研究的主题就是解决某个具体教育问题的过程,所以行动研究总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学生的学习行为获得某

种改进。教师行动研究的报告也就是对整个教育问题的改进过程的深度描写。

如《借给学生五分》

(济南解一小王晨)

我们班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而且成绩极差,刚接班时,我确实为他头疼过,但一件小事却使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完全改变了。

那是刚刚测试完《三四单元质量检测》的试卷,上课了,同学们屏气敛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笑了笑,说“这次单元测试,你们知道考得最好的是谁吗?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是我们班的陆海同学!他考了六十分啊!”

六十分对别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耻辱的事,但对“臭名远扬”,在大家看来几乎“不可救药”的陆海,不亚于石破天惊天的大事。迅即,所有的目光都半信半疑地集中在他的身上。“陆海同学,现在请你站起来,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我真心实意地说,双手真诚地拍出了两下响亮的掌声,像是一声号令,后面紧随着激昂热烈的掌声。

起初,陆海可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可面对同学们如此热烈的掌声,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刻像一名优秀的护旗手一样笔直地立正在那儿,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

试卷全部发下去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王老师,陆海他没有六十分,您多算分数给他了!”陆海的同桌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地向我报告。

我拿起试卷认真核算,事实真是让我沮丧,我确实多给他算了五分。此时全班同学表面都是悄无声息的样子,但我却能察觉到一些同学心里的幸灾乐祸,甚至是一丝狡黠(xia)的笑意。陆海的脸色出奇地平静,又是那种我再熟悉不过的“死猪不怕开水烫”、“视死如归”的模样。他正摇头晃脑地研究天花板的秘密呢。

怎么办?各种念头在我的脑子里闪电而过。最后,我平静又有些激动地说:“王老师确实是粗心大意,多算给陆海同学五分。但是,今天我不想收回这五分,我愿意借给陆海同学五分,因为我敢相信,陆海同学他有一天会加倍偿还给我这些分数的!”

几天后,在陆海交上来的周记中,我看到了他写给我的一段话:“王老师,谢谢您那天借给我的五分,当时虽然我表面上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其实我心里紧张极了。我知道同学们都在向我投来鄙视的目光。如果您当时即刻改了分数,同学们会永远看不起我,我会永远在同学们中抬不起头来。可是您没有这样做,您借给我的五分使我那天可以坦然地站在同学们面前,谢谢您对我自尊心的维护。今后,我会努力去改变自己,不辜负您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您就等着看我的行动吧!”

读到这番话,我真是欣慰极了。对于我来说,当时加减都易如反掌,却在一个孩子心中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这五分,让我体验到做教师的无比快乐,也让我更相信:只要真爱每一个学生,总会收到意外的丰厚的回报!

第二类叙事是教师对某个教育事件的反思。在有些时候,某个教育事件最初并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但这个教育事件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教师的关注,于是教师回头思索、记录整个教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这说明教师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发生改进。

如:济南解一小王芬老师的反思性文章:

要爱护孩子的自尊心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尊重和信任学生,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我曾经就把老师的位置摆在了很高的地位上,没有很好的转变观念,而使心灵受到了一次很大的触动。

记得有一次,学校要举行班级小制作展示比赛,我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件小作品,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来完成,周一早上交上。到了周一早上,有很多学生带来了小制作,急于想交给老师。可是学校还要升旗,不能马上交。正在我讲升旗要求时,进来一位小男孩,他刚走到自己的位置上,不一会就从桌洞里拿出一个瘪了的空牛奶盒,举到我面前,我当时没加思索,就说了一句:“这么大小了,怎么还把…垃圾?交给老师,你知道垃圾扔到哪里吗?同学们告诉他!”全班同学望着这位男孩,异口同声的回答:“垃圾桶!”这位男孩拿着牛奶盒低着头,慢慢的走到垃圾桶旁,把它扔进了桶里。这样就安然无事的去升旗了。等升旗回来,学生们把自己的一件件精美的小制作高高兴兴的交上时,这位男孩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让我扔的牛奶盒,是我精心制作的小作品,它是一个小茶壶。”当听完男孩说的话,我心里立刻感到自己做错了,赶紧对他说:“孩子,你快去捡回来吧。”当他从垃圾桶里捡回小茶壶时,小茶壶已是面目全非了,男孩把它交到我面前,看得出他心里难受极了,“老师,我的小制作已不成样子了。”当我看到、听到后,心里充满了对这位学生的歉意,可是我是做老师的,怎么能向学生道歉呢,我这样在学生面前多没有威信,多没有面子。不,我不能当着全班的面向学生道歉。于是我就没有说话,话锋一转,直接讲课了。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心里琢磨着刚才的那一幕,不停地问自己,没有了解情况直接下判断,批评了孩子,这样做对吗?要不要向学生道歉?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做的称职了吗?我尊重学生的人格了吗?这件事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吗?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吗?-----我不停的反思自己,想到这些,我不能使自己再犯错了,我快步走回教室,站在讲台上,说:“今天,老师没了解情况,做错了一件事----我要向全班同学道歉,尤其向x x x道歉,真诚的说一声老师做错了,请你们原谅。”全班同学目不转睛的望着我,当我的话音刚落,全班立刻想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得到了学生们的谅解,心里激动极了。是啊,只要我们放下做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尊重、热爱我们的学生,学生才会尊敬我们,我们就能得到爱的回报,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得以顺利进行。

事后,我又鼓励这位学生重新制作了一件更好的小作品,当我看到这位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看到学生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发自内心的感慨:谢谢孩子们,是你们又让老师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是你们使老师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波荡,改变了老师陈旧的师生观。我将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第三类是自传叙事,是有关个人如何成长或自我如何演变的故事。虽然叙述的是个人的经历,但演说的

是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人民教育》编辑部在2003年出版了《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王敏勤与和谐教育》之后,又约稿我在《人民教育》杂志2004年第2期“名师人生”栏目发表自传体文章《绝知此事要躬行》,写我搞教育科研的历程和创立和谐教学法的过程。提纲和摘要如下:

一、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走上了教学实验的路,并且一走就是17年

二、从“愉快”到“和谐”,我搞教学实验是“先生孩子,后起名字”。

三、我把教学实验当作一项事业,搞事业是不讲究回报的。

多年来我跑了十几个省市,一直活跃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不是讲课就是听课、评课,练就了评课的硬工夫。从幼儿园到高中,碰上什么学科的课都要听,听了还要立即评课,要评到点子上,要让上课的教师心服口服,这不容易。

有一次,我到北京海淀区一所中学听课,听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给高中生讲评作文。我在评课时由于比较恰当,所以这位老教师激动地说:“我教了一辈子学,还没有人这么深刻的评过我的课。”学校的校长也说:“今后您再来时,我们把全校的老师们集合起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评课。”

我现在是个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但我不愿意整天坐在屋里写文章,我更喜欢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听课、评课,给老师们搞教育理论讲座。多少年来,我的周末经常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晃动的车厢像个摇篮,睡得很香,回到家安静了却往往失眠。我认定了一个死理,搞教育理论的人如果不与实践结合,写出的文章就没人愿意看;你不能给中小学的老师们解决实际问题,不管你是什么导师、什么教授,老师们也不买你的帐。

有些人为了评职称,东拼西凑写文章,托关系投门子去发表。可我多年来由于投身于教育科学实验,每天都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思考,每天都获得许多新的信息和资料,所以总觉得有写不完的东西。截止2003年12月,我已经公开出版38本书,公开发表78篇论文,已经编著1100多万字的作品。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杂志和《香港商报》全文转载,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十几年来,虽然我的工作岗位多次变化,但我搞教学实验的决心和行动没有变,因为我是把教学实验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事业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不讲究回报的。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要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教育实践,落实为学生所学习的课程。那么通过对典型课例和生活故事的描述,对富有价值的教学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揭示,从而对教育世界不断追问,对所伴随的焦虑不断思考。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行动中不断成长。

四、怎样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如下部分

(一)导言

导言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该研究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有人也直接以“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作为该部分内容的标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的介绍主要是让读者了解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研究设计的组织形式;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实施与控制;研究资料的收集处理的方法与手段;研究所采用的特殊设备、工具等。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研究结果很重要,能够量化的最好要用数字说明,不能量化的要用一些案例来说明,不要搞一些抽象的说明,给人的感觉空洞。数据可用表格的形式。对比实验还要对数据进行前后测验和统计检验。

对取得的结果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归纳。

(四)问题与讨论

对在研究和实验中没有完成的问题和原因可以在这一部分说明,对实验的结果是否有推广价值也要进行说明。这一部分也常常以“分析与建议”、“建议”等作标题。

在分析和讨论中,可以引用一些理论与说法,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教育或教学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与思考,也可以提出由于该项研究而发现与产生的新的问题、新的设想,以留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在这部分还常常对该项研究的方法设计进行必要的反省、分析和讨论,如果变换研究方法可能对研究结果带来哪些变化等。

(五)结论

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研究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研究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包括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

(六)其他

1. 附录

附录主要包括下面三项。

(1)引文注释

引文注释分为页末注(脚注)、文末注(段落注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2)参考文献

通常以“主要参考资料”,或“主要参考文献”为小标题,下面开列出文献资料的目录。

文献资料的目录的书写方式是用[1]标注一个阿拉伯数字,然后列出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如:

【1】增俊著.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教育.广州:广东出版社,1993

【2】 [德]库尔特?勒温著,竺培梁译.拓扑心理学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系指研究中所搜集到的重要原始资料,如某些测量的结果和有关研究的定性观察材料,调查问卷等;也应在附录中简明、准确、清楚地加以介绍。

研究报告举例

要慎重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天津市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论证报告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1994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普及9年义务教育,1999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

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天津市应该“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是“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的不同

1. 经费来源不同

2. 法律依据的不同

3. 尽义务的不同

4. 就业的不同

三、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情况分析

表1 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年限一览表(略)

世界上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只有13个国家或地区,这13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还不足一亿人,相当一个河南省。

从以上提供的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一般都比较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依托

第二,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大部分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但不一定实行12年义务教育第三,义务教育需要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所以各国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持慎重态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仅是入学年限问题,而且必须考虑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资源投入水平。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方面很谨慎,重要的因素是考虑到政府有无提供强有力物质保障的可能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世界上只有13个国家实行了12年义务教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没有实行12年义务教育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持慎重态度,因为这需要大大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才行。二是可能他们认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一定采取义务教育的形式。

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目前已经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甚至有的已经普及了高等教育,但并没有实行12年义务教育。从他们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来看,并不是不具备12年义务教育的条件,而是没有这么去做,可能考虑到有必要让受教育者承担一部分教育费用。

从对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天津市要慎重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这是从对世界各国的情况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但我们国内北京市已经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在全市分期分批实行12年义务教育”。我们天津就不能吗?但我也同时注意到同为直辖市的上海市没有提出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上海市提出“在新世纪的前10年里要普及高质量、多模式、可选择的高中阶段教育。”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天津市的教育与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教育作一比较,才能准确地定位天津市教育的发展。

四、天津与北京、上海教育情况的比较

1.天津市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低于北京和上海

2. 天津市对教育的投入要低于北京和上海

3.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低于北京和上海

4. 我市高中阶段的教育投资也远远低于北京和上海

五、结论

以上我们分析了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情况,并把天津市和北京市及上海市的教育情况作了对比,认为天津市应慎重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尽管北京市提出了力争在2010年分期分批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天津市的经济收入和对教育的投资都与北京市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上海市没有提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天津市与上海市的差距也比较大,所以本文认为:市委市府在2001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的奋斗目标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科研课题的鉴定与结题

一、科研课题鉴定需要准备的材料

以王敏勤课题《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为例

1.研究报告(一般不少于5000字)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的的自我评价;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

2. 课题研究计划(前边已说)

3. 课题工作报告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等。

举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

2002年11月25日,我接到了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课题立项通知,我主持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被确立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KES016,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我们从2002年底着手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二年多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制定研究和实验计划,落实实验学校

(略)

二、进行理论研究,发表出版论文和著作

两年来,围绕着这项课题,我先后编写出版了一本书,发表了14篇论文。具体情况如下(略)

三、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查分析

1.调查的目的和基本情况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才能有计划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对天津市津南区和大港区的2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4个班,共223人;初中三个年级9个班,共406人,高中一、二年级6个班共205人,全部调查学生834人。列表如下。(略)

2. 问卷的设计

问卷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调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共33个题。这一类题是按照现代学习方式的6个特征来设计的。

第二部分是“简答题”,包括四个题:(1)你希望在课堂上怎样学习才符合你的学习习惯;(2)你喜欢什么样的考试方式?(3)你知道什么是课程改革吗?(4)你希望老师的教学怎么改革?

3. 问卷选择题结果分析

问卷由津南区教科室主任诸金英和大港二中副校长刘志奇负责发放和收回,王敏勤对834

份问卷的110088个数据逐一进行了计算和统计,对834份问卷的3336个简答题答案逐一进行了摘抄和整理。然后对这些数据和简答题进行了归类分析,进行了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对被调查学校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有关调查的详细情况和分析请看本课题研究报告。

四、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教师的教的方式不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就无法转变。比如,教师讲课“满堂灌”,学生只能满堂听,如果学生自己看书,教师就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的劳动”、“破坏课堂纪律”。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机会和时间,学生想自学也做不到。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根据和谐教学的原理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规律,借鉴洋思中学的经验,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新的课堂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即:

1.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 自学指导,精讲点拨

3. 课中放松,心理调试;

4. 激活练习,目标检测;

5. 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有关课堂模式的论述可详看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五、在初中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

我们分别在天津市的大港区、津南区、蓟县等部分中小学中进行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重点是在大港二中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因为大港二中是课改实验校。具体说来,我们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实验;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相关学科还专门进行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有关实验的情况可详看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天津教育》杂志2004年第6期发表了一万多字的长篇文章《走进“快乐课堂——天津市大港二中“和谐教学”改革“探秘”》,系统介绍了大港二中实行和谐教学实验特别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后取得的可喜变化。

六、撰写研究报告

在以上调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本课题的研究报告,作为对这项课题的系统总结,研究报告的成果将在今后陆续整理发表。

七、有关鉴定材料清单

1.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结题书

2.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报告

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计划

4. 《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一书

5. 在报刊发表的有关论文

6. 社会反响材料:《天津教育》杂志2004年第6期发表的反映大港二中改革的文章《走进快乐课堂》

4.课题鉴定结题书(结题书见附件)

5. 课题申请?评审书(前边已说)

6. 阶段性成果之一:《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一书

7. 阶段性成果之二:复印报纸发表论文8篇

8. 阶段性成果之三:复印杂志发表论文1篇

9. 社会反响:复印《天津教育》杂志2004年第六期文章《走进“快乐课堂——天津市大港二中“和谐教学”改革“探秘”》

二、课题通过鉴定情况

鉴定材料准备好后根据立项单位的要求送交有关专家,进行通讯鉴定或会议鉴定,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后,立项单位同意或不同意结题。

还如我承担的市“十五”课题,2005年1月15日通过专家组的通讯鉴定,市规划办同意结题。研究报告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报告》,约5万字。由天津师大教科院常务副院长梁福成教授为专家鉴定组组长、天津师大教科院张广君副院长(教授)、王学兰教授、天津教科院邢真研究员、张谦研究员为组员的专家鉴定组一致通过鉴定,鉴定等级为A级(14分)。专家组鉴定意见如下:

1. 本研究整体方案设计严谨、方法科学、资料确实可靠,分析数据合理准确,论证有理有据,逻辑性强,得出结论可信,一致通过鉴定,鉴定等级为14分,为A级。

2. 本研究体现研究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构建的三种自主学习的模式,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很有新意,对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研究中发表的论著有一定的水平和学术影响。

3. 建议进一步挖掘本研究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

鉴定等级:A

鉴定组长签字:梁福成

2005年1月1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