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1)

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1)

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

为例

作者:刘玉灿, 魏赟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94

相似文献(9条)

1.学位论文何翔股指期货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研究2007

当前股指期货即将在中国证券市场粉墨登场。机构投资者如何应用这一新型工具在业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本文针对证券市场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首先对股指期货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简单梳理,对股指期货创新、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文章的第二部分则介绍股指期货的设计结构和要素,特别通过几个有代表性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如美国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日经平均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在操作应用上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给我国证券市场上即将推出的沪深300指数的比对意义。随后本文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环境,并对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对机构操盘策略的改变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股指期货能够起到的作用进行实例研究,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投机交易、套利交易以及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等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方案。文章最后对中国发展股指期货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不断的迈向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中国证券市场不断进行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股指期货提供机构以新的投资渠道,将会给证券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加速资金流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闪耀的明星。

2.期刊论文郭连成试析俄罗斯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4(3)

金融体制改革是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俄罗斯为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并融入该进程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多年来,俄罗斯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金融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两级银行体制得以建立和发展,而且金融市场得到培育,金融自由化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较为迅速.本文对俄罗斯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若干看法.

3.学位论文王勇我国产融结合模式选择分析2005

产融结合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对促进我国产融结合的进程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产融结合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而搞好产融结合无疑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产融结合的传统理论和相关理论为起点,指出寻求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协调推进,谋求建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新模式,是我国企业战略研究方面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全文分导论和正文部分共六章: 本文在导论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和分析的需要,界定了产融结合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 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理论文献,对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产融结合的现状。阐述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历史沿革和效应,然后从海尔集团产融结合的案例分析了我国产融结合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分析了产融结合模式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针对我国产融结合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产融结合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第六章针对如何促进我国产融结合的进程,提出了完善产融结合组织体系及相关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产业经济学、财务管理学以及金融学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产融结合问题进行探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产融结合所面临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实行产融结合是我国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需求,产融结合的发展有利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我国产融结合的模式是加快产融结合机制市场化进程,在继续发展股权型产融结合方式的同时,建立和发展以咨询服务型产融结合方式为重点的多元化产融结合方式,以不断深化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功能的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完善产融结合的组织体系及相关的制度体系,推进产融结合的进程。

4.期刊论文周素芬对中国证券业加入WTO面临问题的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13(1)

中国加入WTO后,证券业的开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面对这种状况,我国证券业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加快金融改革,提高金融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推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提高经济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较大规模证券经营机构;改革和完善证券市场的创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

5.学位论文叶瑞雪股权分置改革的信息冲击与信息不对称研究2007

股权分置是指我国大陆股票市场特有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份分而置之的现象,它一直是制约我国大陆股票市场健康成长的桎梏。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这些探讨主要侧重于股改是否合理、对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股改“对价”支付水平及其流通股股东的权益保护等方面,而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大陆证券市场的一场重大变革,有关信息的发布与传递将不可避免地对证券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以第一批、第二批试点阶段的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的角度,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这一特殊事件的市场效应。研究显示在股改信息公告后的前后4个交易日内,市场均出现显著不为0的超额收益率,说明市场对股改事件有显著的反应。在事件日的反应窗口中,几乎所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日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都为正值,说明市场在短期内把股改事件理解为“利好”事件。在股改方案公告日后,市场存在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市场存在对事件所含信息的滞后持续调整异象,说明市场并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即公开信息并未被所有投资者利用,有可能存在不对称信息。然后利用指令驱动市场上买卖价差的分解模型(LSB)对不对称信息进行了估计和分析,得到45家样本公司中20家公司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非对称信息部分。最后笔者试图对影响非对称信息的因素进行分析,在非对称信息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对非对称信息程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流通市值、交易的活跃程度以及对价比例的高低对非对称信息程度影响都不显著。文章基于上述结论在完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的结论对于促进管理层正确认识证券市场理性化程度的现状,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朝向公开、公平、公正、理性化和富有效率的方向前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分析股改背景,以及研究股改过程中信息传递效应的意义。 第二章:概括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基础,对比分析研究文献的不足和创新之处。包括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市场理论,非对称信息与流动性波动性关系,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用事件分析法对第一批、第二批股改试点阶段的45家样本公司股改信息公布前后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的检验得到市场对股改信息的反应程度。 第四章:通过买卖价差模型的分解,检验股改信息公告前后非对称信息是否存在及研究非对称信息程度与股票特征的关系。 第五章: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6.学位论文汪君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风险2008

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为主要特征,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为核心内容,改变了整个世界乃至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成为各国必然的政策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中国正在推进经济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最终走向全面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建立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基础上不成熟的年轻市场来说,全方位开放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而且,它又是一个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既获得国际投资收益又有效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现有研究的基础,结合证券市场开放的理论基础,揭示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成因和风险表现,并进行政策应对。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对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证券市场开放,一方面,可以促进金融发展、繁荣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容易传导外部冲击,加剧市场波动,引发金融危机。由于我国正在加速证券市场开放,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主要介绍的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涵义和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理论基础。证券市场国际化主要分为服务性开放和投资性开放主要指证券服务业务的开放,投资性开放主要指允许投资资本的自由流动,本文主要研讨的是投资性开放。而证券市场开放的理论基础本文选择了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与“三难选择”,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来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间差异的利息率和金融机构对利益的追求是金融开放和证券市场开放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证券市场国际化其一个很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证券资产组合形式进行传导的渠道;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与“三难选择”:证券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一国不能同时控制利率和汇率。如果汇率固定,货币政策只能用来维持固定汇率;如果政府希望使用货币政策来实现国内经济目标,那么汇率就应当由市场来决定。企图控制两者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证券市场开放意味着放松或放弃对国际间证券交易的限制,要求与汇率机制的选择相协调,如果汇率固定、对外汇进行严格的管制,证券市场开放就会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发生冲突。最后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一下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过程,从最初的发行B股,到QFⅡ,我国的证券市场其实一直在稳步的开放。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成因和风险表现。证券市场国际化与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方面是由于本国市场不具备全面开放的条件仓促而行,另一方面是由于证券市场国际化使一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一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的成因:证券市场开放加强了国际金融生态对国内金融环境的影响,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同时因为三难选择的原因也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然后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的具体表现,本文从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论述了可能产生金融危机的风险;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来论述了开放可能引起的市场风险,价格的大幅波动等等;;另外证券市场开放后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和资本管制的放松将推动金融创新,而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它的发展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之间、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之间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从而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通过这种联系传递到金融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大大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还有在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落后或者金融监管的无效性而给证券市场或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监管水平落后所导致的风险;国际监管困难导致的风险;金融创新导致的监管风险;最后本文论述了开放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证券市场国际化使国际资本进出更自由、更频繁,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使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使货币政策大打折扣。其次是对汇率及汇率政策的影响,国际资本的频繁出入也会对汇率有重要的短期影响,加剧汇率的波动。 第四章是在综述了这些风险成因与风险表现之后,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首先我们对证券市场开放有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规划,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鉴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放弃了证券市场开放的主动权,从而导致恶劣的后果,我们应该保持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的控制权。再者,发展本地证券市场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融入全球资本市场;而且只有建设好本地的证券市场才可以在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后提高应对危机和外国资本冲击的能力,而发展本国的证券市场就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完善微观主体。然后从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开放国家来说,证券市场国际化带来收益更大些还是带来潜在风险更大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宏观经济的协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重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协调。

7.学位论文苏健重构我国证券营业部经营模式2005

一、选题背景 2005 年5 月,各券商收入下跌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上海证券报券商综合业务价值量的统计,5 月份券商实现的经纪和承销业务收入(不包括自营和理财业务收入)为9.97 亿元,多年来首次跌破10 亿元。这个数字较今年4 月份的21.2 亿元的券商收入下跌了五成多,也远低于之前券商收入最低的月份——去年5 月时的13.52 亿元

。 经纪业务收入急剧减少,是导致券商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5 月份券商A 股经纪业务收入只有8.51 亿元,多年来首次低于10 亿元。而即使在去年5 月份,券商A 股经纪业务的收入也有10.54 亿元。 在今年的前5 个月里,券商的A 股经纪业务收入为64.95 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前5 个月券商A 股经纪业务收入为137.42 亿元。 在前5 个月证券经纪行业低迷的影响下,2005 年6 月1 日,某券商正式宣布关闭其北京营业部的散户大厅,其他券商也不约而同地纷纷效仿。巨额的成本和过低的收入让营业部的日常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近几年来,从组建营销团队、发展远程交易、发展银证通、缩减营业部规模,到产品创新、开发集合理财产品等等,营业部的努力不可谓不多。然而,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的话,努力的结果可能非但不能帮助证券营业部找到出路,反而是更进一步地撞进死路。 很多证券营业部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希望通过变革来获得新的市场增长空间。但问题是,如果想开发新的市场空间的话,就要从经营方向、经营战略上做出根本的改变。否则的话,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改变,可能还是原来的老路上挣扎,甚至可能比原来的老路走得更差。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通过对证券营业部经营现状的分析,尝试找出其原有经营模式中的不足,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给出重新构建证券营业部经营模式之方案,试图帮助证券营业部重新反思自己的经营,最终走出行情低迷的困扰,摆脱困境。 二、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本文采取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构。

本文在第一章先简述了我国证券营业部发展的基本状况。证券营业部在萌芽期、发育期和成长期发展的不规范不健全,给其现在走入迷茫期埋下了伏笔,使其现在的困境成为一种必然。第一章为提出问题,即我国证券营业部走进迷茫期,陷入困境。本文第二章分析我国证券营业部的经营现状,从市场环境、服务、收入和成本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证券营业部陷入经营困境的原因。第二章为分析问题,通过对市场环境、服务、收入和成本四个要素的分析,探讨了证券营业部在经营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本文在第三章勾勒出了重构后经营模式的总体框架。针对第三章的分析,从服务、收入和成本三个方面设计出证券营业部新经营模式的总体框架,使证券营业部在市场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能够较独立于市场环境,重新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状况。第四章为重构后经营模式的具体实施。第三、四章为解决问题,重构后的经营模式,为我国证券营业部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参考。 第五章对我国证券营业部经营模式转型的相关尝试进行了介绍和点评。这些尝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也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对本文的主要观点也有启示。 最后在第六章,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三、主要观点及结论(一)我国证券营业部发展历史分为萌芽期、发育期、成长期和迷茫期四个阶段。证券营业部在萌芽期、发育期和成长期发展的不规范不健全,为其现在走入迷茫期埋下了伏笔,使其现在的困境成为一种必然。 (二)证券营业部对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载体。 2.证券公司推广和销售网络。 3.巨型的“广告牌”效应。 (三)我国证券营业部市场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这具体体现在: 1.市场背景:证券市场低迷,交易量大幅度萎缩2.市场结构:营业部数量不断增加,同业竞争日趋激烈3.市场主体:市场参与者增多,投资者理念发生转变(四)目前,我国证券营业部所提供的服务无非是交易通道服务和交易场所服务。这两类服务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它们的无差别性,从而决定了证券营业部竞争的同质性。在重构后的新经营模式中,证券营业部应该积极转变功能,逐步从提供交易服务为主过渡到提供投资理财服务为主,实现从证券经纪行业到一般金融服务行业的回归。 (五)证券营业部的收入来源很大一部分依靠手续费收入中的股票基金交易佣金收入。证券营业部这种传统的收入模式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很容易受到客户资产总量和周转率以及证券市场行情的影响。在重构后的新经营模式中,证券营业部应该把传统的佣金模式改为费用模式,实现其从代理交易机构到一般金融企业的回归。 (六)在传统成本模式下,证券营业部的成本大都对收入的弹性很低甚至毫无弹性。重构后的新成本模式把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收入弹性的成本控制体系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合理规范的制度建设使资源的分配及成本的控制与其收入紧密挂钩,实现管理的粗放型向集约化的回归。 (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构后的新经营模式需要以下安排: 1.证券营业部功能的转型2.经纪人制度的完善3.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建立4.集中交易技术的广泛运用(八)我国证券公司对其营业部经营模式转型作出了不少相关尝试,这些转型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市场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原因,整体上还是初步的,不成熟的。这些转型探索中体现出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汲取了国际证券市场的成功经验,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九)证券营业部的经营模式改革需要政策支持,具体的监管建议如下: 1.明确经纪人的法律定位和管理制度2.经营网点的小型化、便利化的定位和注册制安排3.丰富产品和工具4.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力度四、创新和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服务、收入和成本三个方面对我国传统的证券营业部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重新构建了新的证券营业部经营模式,并给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支持,也没有建立起数理模型,只是定性地对证券营业部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没有深入展开。

8.期刊论文巴曙松.华中炜2004年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前瞻-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5)

2004年,金融改革的趋势是:金融监管由原来强调行政审批的合规型监管,正在逐步转向以市场和法规为导向的风险型监管;在保持稳健的基调下,货币政策需要在疏通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正稳步推进;资本管制有逐步放松的趋势;国有银行改革将会加速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健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将有重大突破;机构投资者将确立其证券市场的主导地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将更为活跃;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有所推进,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货币市场会进一步在改革中得到发展.

9.期刊论文柯珂券商危机的制度分析-南方金融2006(8)

目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就是以国家注资方式对券商进行市场化重组.本文认为,券商危机的根源在于国家将证券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利益输送体,并且按照这个宗旨和偏好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制度安排,导致市场存在大量的外部性,交易成本很高.券商的行为是对现行产权制度下激励机制的一种回应.因此,通过注资对券商进行市场化重组的意义在于,它将推动产权制度的变迁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券商的重生.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56763608.html,/Conference_6464311.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1月1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