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2014《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2014《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2014《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2014版)

信电工程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以太网帧结构分析 (1)

实验2 ARP协议分析 (4)

实验3 IP协议分析 (8)

实验4 ICMP协议与RIP协议分析 (15)

实验5 TCP协议分析 (21)

实验6 UDP协议实验 (30)

实验7 HTTP协议实验 (35)

实验8电子邮件协议实验 (40)

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50)

_______________

实验1以太网帧结构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

2.掌握MAC地址的作用

3.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1.吉林中软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

2.每6台计算机为一个实验组。

3.本实验以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

组。

4.使用网络拓扑一,如图1-1所示。

图1-1 网络拓扑一

三、实验原理

IEEE 802.3所支持的局域网标准最早是由Xerox开发的,后来通过Digital 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联合扩展为以太网标准,符合以太网标准的局域网络称为以太网。

以太网上的每一个主机都有自己的网络接口卡(NIC )。网络接口卡通常安装在主机内部,并为主机提供一个6字节的物理地址,如:44-45-53-54-00-00。在遵循IEEE802标准的以太网络中,将这个物理地址称作“MAC地址”。MAC地址是惟一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网络接口卡都具有不同的MAC地址。

以太网MAC地址可分为三类: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和多播地址。单播地址(unicast)是一对一的,该地址是特定主机的MAC地址;广播地址(broadcast):广播地址是一对全体的,该地址为全1,指明数据帧是发送给所有主机的。多播地址(multicast):多播地址是一对多的,指明数据帧是发送给一部分主机的。

以太网的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但两种帧格式可以在同一以太网络共存。两种帧格式都具有7个域:前导码、帧首定界符、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数据、帧校验序列。如下图1-2所示:

图1-2 以太网帧结构

在主机A上编辑帧,并发送给本组主机,其他主机启动捕捉窗口,并捕捉A发送的帧,就可以对帧结构及内容进行分析。

四、实验内容

练习1 领略真实的MAC帧

1.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

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

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2.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

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

操作。

3.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

取ICMP协议)。

4.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帧

格式。

5.将主机B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6.分析主机B捕捉到的帧结构。

练习2 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1.本练习每台主机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

机A所在组的操作。

2.主机B、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

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

3.主机A ping 主机C。

4.主机B、D、E、F上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

ICMP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5.记录实验结果,填写表1-1:

表1-1 实验结果

练习3 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1.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2.主机E启动协议编辑器。

3.主机E编辑一个MAC帧: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的数据

4.主机A、B、C、D、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

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E的MAC地址)。

5.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

6.主机A、B、C、D、F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

所发送的数据帧。

7.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五、思考题

1为什么有的主机会收到ICMP数据包而有的主机收不到ICMP数据包?

2MAC帧结构包括哪几个字段?各字段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2 ARP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

2.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3.理解ARP高速缓存的作用

二、实验环境

1.吉林中软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

2.每6台计算机为一个实验组。

3.使用网络拓扑二,如图2-1所示。

图2-1 网络拓扑二

说明:

●按照网络拓扑二上的标注配置各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全部为255.255.255.0。

●主机A、C、D的默认网关设为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设为172.16.0.1。

●主机B是双网卡,需要分别配置IP地址。网络连接的IP地址配置为172.16.1.1,网络连接2的IP地址配置为172.16.0.1。这两个连接的默认网关设为空。左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口1,右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口2。

因特网是由各种各样的物理网络通过使用诸如路由器之类的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主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到另一台主机时可能要经过多种不同的物理网络。主机和路由器都是在网络层通过逻辑地址来识别的,这个地址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惟一的。然而,数据包是通过物理网络传递的。在物理网络中,主机和路由器通过其物理地址来识别的,其范围限于本地网络中。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是两种不同的标识符。这就意味着将一个数据包传递到一个主机或路由器需要进行两级寻址: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需要能将一个逻辑地址映射到相应的物理地址。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缩写。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目的物理地址的过程。在使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中,ARP协议完成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的过程。

图2-2为AR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图2-2 ARP报文格式

ARP数据报直接封装在数据链路帧中。例如,在图2-3中,ARP数据包封装在以太网的帧中。类型字段值为0x0806指出了此帧所携带的数据是ARP数据包。

图2-3 ARP数据包的封装

练习1 领略真实的ARP(同一子网)

1.配置IP地址:

a)按照网络拓扑二上(图2-1)的标注配置各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

全部为255.255.255.0。

b)主机A、C、D的默认网关设为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设

为172.16.0.1。

c)主机B是双网卡,需要分别配置IP地址。网络连接的IP地址为

172.16.1.1,网络连接2的IP地址为172.16.0.1。这两个连接的默

认网关设为空。左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口1,右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

口2。

2.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

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

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3.主机A、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

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4.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

缓存。

5.主机A ping 主机D。

6.主机E ping 主机F。

7.主机A、B、C、D、E、F停止捕获数据,并立即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a”

命令察看ARP高速缓存。

● ARP高速缓存表由哪几项组成?

●结合协议分析器上采集到的ARP报文和ARP高速缓存表中新增

加的条目,简述ARP协议的报文交互过程以及ARP高速缓存表的更新过程。练习2 编辑并发送ARP报文(同一子网)

1.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2.在主机E上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辑一个ARP请求报文。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设置为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6

ARP层:

发送端硬件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MAC地址

发送端逻辑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IP地址

目的端硬件地址:设置为000000-000000

目的端逻辑地址:设置为主机F的IP地址

3.主机B、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

(提取ARP协议)。

4.主机B、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主机

E发送已编辑好的ARP报文。

5.主机B、F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进一步体会ARP报文交互

过程。

练习 3 跨路由地址解析(不同子网)

1.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2.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

务。

3.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

缓存。

4.主机A、B、C、D、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

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5.主机A ping 主机E。

6.主机A、B、C、D、E、F停止数据捕获,察看协议分析器中采集到的ARP

报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单一ARP请求报文是否能够跨越子网进行地址解析?为什么?

● ARP地址解析在跨越子网的通信中所起到的作用?

7.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ecover_config命令,停止静态路由服务。

五、思考题

1.AR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ARP数据报是如何(封装)传输出去的?

2.观察ARP报文,说明ARP报文首部包括哪些字段?

实验3 IP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二、实验环境

1.吉林中软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

2.每6台计算机为一个实验组。

3.使用网络拓扑二,如图3-1所示。

图3-1 网络拓扑二

说明:

●按照网络拓扑二上的标注配置各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全部为

255.255.255.0。

●主机A、C、D的默认网关设为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设为172.16.0.1。

●主机B是双网卡,需要分别配置IP地址。网络连接的IP地址为172.16.1.1,网络连接2的IP地址为172.16.0.1。这两个连接的默认网关设为空。左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口1,右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口2。

三、实验原理

IP(网际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点交付到终点。所有的TCP、UDP、ICMP及IG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IP 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即它对数据进行“尽力传输”,只负责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主机,不管传输正确与否,不做验证、不发确认、也不保证IP数据包到达顺序,将纠错重传问题交由传输层来解决。

IP地址是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简称。一个IP地址惟一地标识了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通信时要使用IP地址来指定相应的目的主机。

地址空间就是协议所使用的地址总数。如果协议使用N位来定义地址,每一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值(1或0),那么地址空间就是2N。

IP使用32位地址,这表示地址空间是232,或4294967296(超过40亿个)。从理论上讲,可以有超过40亿个设备连接到Internet。但是,实际的数字要远小于这个数值。

IP地址有三种常用的表示方法:二进制表示方法、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和十六进制表示方法。

●二进制表示方法:

在二进制表示方法中,用一个32位的比特序列表示IP地址,为了使这个地址有更好的可读性,通常在每个字节(8位)之间加上一个或多个空格做分隔。例如:10000001 00001110 00000110 00011111

●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

为了使32位地址更加简洁和更容易阅读,Internet的地址通常写成用小数点把各字节分隔开的形式。每个字节用一个十进制数表示,这个数小于256。例如:129.14.6.31。

IP地址分成5类:A类,B类,C类,D类和E类。其中A类、B类和C类地址是基本的Internet地址,是用户使用的地址,D类地址用于广播,E类地址为保留地址。图3-2 描述了IP地址的二进制表示方法的分类:

图3-2 在二进制记法中找出IP地址的类别

在分类编址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中,IP地址可划分为网络号(net-id)和主机号(host-id)。这两部分长度都是可变的,取决于地址的类型。图3-3给出了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的字节。应该注意的是,D类地址和E类地址不划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图3-3 网络号和主机号

分类编址将每一类地址都划分为固定数目的地址块,并且每一个地址块的大小都是固定的。

A类地址共分为128个地址块,每个地址块都包含有16777216个地址。这表明要使用这类地址的机构一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但是,每个地址块中的地址数比机构的地址需求大的多,所以,在这类地址中,许多地址都被浪费了。

B类地址共划分为16384个地址块,每个地址块都包含有65536个地址。这个地址数往往大于中等规模机构的地址需求,所以,在这类地址中,也有许多地址被浪费了。

C类地址共划分为2097152个地址块,每个地址块都包含有256个地址。这类地址中的地址数对大多数机构来说是不够用的,因此许多机构不太愿意要这类地址。

D类地址只有一个地址块。它用来进行多播。

E类地址只有一个地址块。它是保留地址。

在IP地址空间中,有一些特殊的IP地址。

●网络地址:主机号为全“0”的IP地址不分配给任何主机,而是作为网络本身的标识。

例:主机202.198.151.136所在网络地址为202.198.151.0。

●直接广播地址:主机号为全“1”的IP地址不分配给任何主机,用作广播地址,目的地址为直接广播地址的数据包传递给该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能否执行广播,则依赖于支撑的物理网络是否具有广播功能)。

例:202.198.151.136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为202.198.151.255。

●有限广播地址:32位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称为有限广播地址,通常由无盘工作站启动时使用,希望从网络IP地址服务器处获得一个IP 地址。

●主机本身地址:32位全“0”的IP地址(0.0.0.0)称为主机本身地址。

●回环地址:127.0.0.1称为回环地址,常用于本机上软件测试和本机上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地址。

专用IP地址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地址资源已经开始告急,专用IP地址的使用是解决IP地址紧缺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定义两类IP地址:

●全局IP地址:用于Internet上的公共主机;

●专用IP地址:仅用于专用网内部的本地主机。

公共主机和本地主机可以共存于同一网络并进行互访,而大多数路由器不转发携带专用IP地址的数据包。本地主机必须经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器(NAT或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Internet。专用IP地址为:

10.0.0.0-10.255.255.255 1个A类网络

172.16.0.0-172.31.255.255 16个连续的B类网络

192.168.0.0-192.168.255.255 256个连续的C类网络

为了便于网络的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改进系统性能、克服简单局域网的技术条件限制、通过设置不同访问权限来增强系统的安全保障,人们采用了划分子网的办法将网络进一步划分成独立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主机都要求支持子网编址。不是把IP地址看成由单纯的一个网络号和一个主机号组成,而是把主机号再分成一个子网号和一个主机号。例如,把一个B类网络地址的16位主机号分成8位子网号和8位主机号如图3-4所示:

图3-4 子网划分

IP数据报格式如图3-5 所示,它是由IP首部与数据组成的。IP首部长度通常为20字节。如果含有选项字段,IP首部长度将会大于20字节,但不会超过60字节。

图3-5 IP报文格式

IP数据报直接封装到数据链路层帧中,其封装方法如图3-6所示:

图3-6 IP封装

四、实验内容

练习1 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1.配置IP地址:

按照网络拓扑二上(图3-1)的标注配置各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全部为255.255.255.0。

●主机A、C、D的默认网关设为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设

为172.16.0.1。

●主机B是双网卡,需要分别配置IP地址。网络连接的IP地址为

172.16.1.1,网络连接2的IP地址为172.16.0.1。这两个连接的默

认网关设为空。左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口1,右端物理接口为物理接

口2。

2.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

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3.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4.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5.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中与左边网络连接的网卡MAC地址。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

高层协议:选择TCP协议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思考;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6.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

置过滤条件(提取IP、FTP、ICM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7.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8.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FTP的报

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

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记录有变化字段值的变化情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9.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

和。

10.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11.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12.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并回答以下问题: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

的原因。

练习2 特殊的IP地址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直接广播地址

(1)修改练习1主机A编辑的报文,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1.255。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A再编辑IP数据报2,其中: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2.255。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3)主机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主机A的IP地址<->Any)。

(4)主机B、C、D、E、F开始捕获数据。

(5)主机A同时发送这两个数据报。

(6)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3-1 实验结果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

2. 受限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255.255.255.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B、C、D、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主机A的IP地址<->Any)。

(3)主机B、C、D、E、F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这个数据报。

(5)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3-2 实验结果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

3. 环回地址

(1)主机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2)主机E ping 127.0.0.1。

(3)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

●主机F是否收到主机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127.0.0.1的IP数据报?为什么?练习3 子网掩码的作用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所有主机取消网关。

2.主机A、C、E设置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主机B(172.16.1.100)、D、

F设置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3.主机A ping 主机B(172.16.1.100),主机C ping 主机D(172.16.1.3),主

机E ping 主机F(172.16.2.2)。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3-7中。

表3-7 实验结果

●请问什么情况下两主机的子网掩码不同,却可以相互通信?

4.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ecover_config命令,停止静态路由服务。

5. 所有主机恢复到网络结构二的配置。

五、思考题

1.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址?

2.IP数据报中的首部校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什么?缺点是什么?

实验4 ICMP 协议与RIP 协议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路由协议的分类,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2. 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 的报文格式、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3. 掌握RIP 计时器的作用

二、 实验环境

1. 吉林中软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

2. 每6台计算机为一个实验组。

3. 使用网络拓扑三,如图4-1所示。

a) 按照图中所示配置各主机的IP 地址,构成三个网络。

b) 各主机的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

c) 主机A 的默认网关设为192.168.1.1。

d) 其它主机不设默认网关,即为空。

图4-1 网络拓扑三

三、 实验原理

192.168.1.1 192.168.1.2 192.168.2.1 192.168.2.2 192.168.2.3 192.168.2.4 192.168.3.1

192.168.3.2

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巨大的互联网是由许多小网络组成的,这些小网络使用路由器连接起来。在从源点到终点的通信过程中,数据包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直到到达连接目的网络路由器为止。

路由器从一个网络接收数据包,并把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网络。一个路由器通常和多个网络相连。当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时,它应当将数据包转发到哪一个网络取决于路由表的信息。

路由表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静态路由拥有静态的路由表,动态路由拥有动态的路由表。静态路由表的路由信息是管理员设置的,并由管理员手动进行更新。动态路由表的路由信息是随着互联网的变化而自动更新的。现在只要互联网中有一些变化,路由器就应该尽快的更新路由表,所以现在互联网中的路由器大多使用动态路由表。例如,某条链路不能正常工作了,路由器就应该找到另一条路由,并把路由表进行更新。

由于互联网需要动态路由表的支持,因此就产生了多种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选择协议是一些规则和过程的组合。规则使得路由器之间能够共享它们所知道的互联网情况和邻站信息,而过程用来合并从其它路由器收到的信息。

2.RIP协议简介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RIP通过广播UDP协议520端口封装成的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默认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报文。RIP提供跳跃计数(hop 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数据报到达目标设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数目。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络之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

RIP协议的特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秒交换路由信息。

3.RIP报文格式

RIP报文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图4-2 RIP报文格式

●命令:这个8位字段指明报文的类型,1表示请求报文,2表示响应报

文。

●版本:这个8位字段定义版本,1表示RIPv1,2表示RIPv2。

●地址族ID:这个16位字段定义所使用的协议系列。值为2时表示

TCP/IP协议族。

●网络地址:这个字段定义目的网络的地址。RIP给这个字段已分配了

14字节,可用于任何协议。但是,现在IP只使用4字节。地址的其余部分应填入0。

●距离:这个32位字段定义从发送报文的路由器到目的网络的跳数。

四、实验内容

练习1 静态路由与路由表

1.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

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

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2.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3.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路由

表,并回答以下问题:

●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

4.从主机A依次ping 主机B(192.168.2.1)、主机C、主机E(192.168.2.2)、

主机E(192.168.3.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

●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表4-1 实验结果

表4-1

5.主机B和主机E启动静态路由。

(1)主机B与主机E在命令行下使用“staticroute_config”命令来启

动静态路由。

(2)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add命令手工添加静态路

由(“route add 192.168.3.0 mask 255.255.255.0 192.168.2.2 metric 2”)。

(3)在主机E上,也添加一条静态路由(“route add 192.168.1.0 mask 255.255.255.0 192.168.2.1 metric 2”)。

(4)从主机A依次ping主机B(192.168.2.1)、主机E(192.168.2.2)、主机E(192.168.3.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5)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

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

的作用。

表4-2 实验结果

表4-2

2015VB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实验指导书主编:刘华伟 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要求: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word电子版),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所有主要界面(需把界面图贴上,用截图工具)和所有源程序(将代码复制粘贴到word报告里),每次上机课后的周五理论课对上机题目进行讲解,每次上机实验报告要求在上机内结束前提交,如果没做完最迟当天内提交给教师信箱458007844@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 只能用自己的邮箱在这个时间段提交。 提交格式:邮件名和word文件名均为: 公141班张三000000第1次作业 第一次上机课要做实验指导书中前两次实验的内容,将两次上机的实验报告都写在同一个word文档里提交。以后每次上机均做一次实验的内容。

实验一VB6.0环境和程序设计初步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B开发环境。 2.学会建立、编辑、运行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的全过程。 3.掌握变量的概念及使用。 4.通过程序实践结合课堂例子,理解类、对象的概念,掌握属性、事件、方法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熟悉VB开发环境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窗体窗口、属性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代码窗口、立即窗口、窗体布局窗口、工具箱窗口的位置以及用法。(此题不需要写实验报告) 2.编写一个四则运算的功能,在界面上输入两个数,并设置加减乘除四个按钮,点击不同的按钮,显示不同的运算结果。 步骤: (1)建立用户界面的对象。 (2)对象属性的设置。 (3)对象事件过程及编程。 (4)保存和运行程序

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逻辑表达式的正确书写形式。 2.掌握单分支与双分支语句的使用。 3.掌握多分支条件语句的使用。 4.掌握情况语句的使用与多分支条件语句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1.P272实验C的1,2题,界面按自己思路设计。其中第1题要求用两种方法实现。 2.在界面上输入4个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显示,要求用两种方法实现。提示:先编写求最大值的程序,然后再编写求最小值的程序。 3.输入三门功课的成绩,评定某个学生是否得奖学金。 评奖学金标准如下: 平均分大于95分或两门100分第三门不低于80分。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一、实验目的:用悬吊法和称重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位置。 二、实验设备仪器:Z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直尺、积木、磅秤、胶带、白纸等。 三、实验原理方法简述 (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适用于薄板形状的物体,先将纸贴于板上,再在纸上描出物体轮廓,把物体悬挂于任意一点A,如图1-1(a)所示,根据二力平衡公理,重心必然在过悬吊点的铅直线上,于是可在与板贴在一起的纸上画出此线。然后将板悬挂于另外一点B,同样可以画出另外一条直线。两直线的交点C就是重心,如图1-1(b)所示。 A (a) 图1-1 (二)称重法求轴对称物体的重心 对于由纵向对称面且纵向对称面内有对称轴的均质物体,其重心必在对称轴上。

图1-2 首先将物体支于纵向对称面内的两点,测出两个支点间的距离l ,其中一点置于磅秤上,由此可测得B 处的支反力N1F 的大小,再将连杆旋转180O ,仍然保持中轴线水平,可测得N2F 的大小。重心距离连杆大头端支点的距离C x 。根据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得到下面的两个方程: C 1N N21N =?-?=+x W l F W F F 根据上面的方程,可以求出重心的位置: N2 N11N F F l F x C +?=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二)称重法求对称连杆的重心。 a.将磅秤和支架放置于多功能台面上。将连杆的一断放于支架上,另一端放于支架上,使连杆的曲轴中心对准磅秤的中心位置。并利用积木块调节连杆的中心位置使它成水平。记录此时磅秤的读数 F N1=1375g b.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F J1=385g c.将连杆转?180,重复a 步骤,测出此时磅秤读数F N2=1560g d.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F J1=0g

《C语言》实验指导书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上机实验指导书 科目:C语言程序设计 系别:电商学院 班级:15软件1班 教师:王刚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C语言概述 (1) 实验二基本数据类型 (3) 实验三输入输出和算法 (6) 实验四选择和循环结构 (10) 实验五循环结构和函数 (13) 实验六模块化设计 (14) 实验七一维数组和字符串 (18) 实验八多维数组和指针 (20) 实验九指针 (22) 实验十指针和结构体 (23) 实验十一链表和共同体 (26) 实验十二文件 (27) 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谭浩强、张基温,《C/C++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 (1)《(美)H.M.Deitel,P.J.Deitel著,薛万鹏译,《C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杨路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实验一C语言概述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进行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了解C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熟悉C语言集成环境。 2、利用C语言集成环境进行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运行一个自己编写的程序,程序的功能是输出两行文字。 三、实验设备及环境 微机若干台,并安装有C语言软件。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所用的系统。了解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文件的查看、复制、运行等方法,C所在目录,文本文件的建立方法。 2、进入C,并新建一个C源程序文件。 3、熟悉C的集成环境,了解各菜单项有哪些子菜单。 4、输入下面的程序,注意区分大小写。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 } 编译并运行程序。 5、关闭工作区,新建一个程序,然后输入并运行一个需要在运行时输入数据的

《计算机图形学》新版实验指导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名称完成日期 实验一熟悉Visual C++绘图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C6.0开发环境; 2、掌握MFC编程; 3、掌握CDC图形程序库; 4、掌握VC6.0下的简单图形程序的开发过程。 二、实验性质 验证性 三、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目的,了解本次实验要求掌握的内容; 2、能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内容; 3、务必掌握绘图程序的开发流程,为今后复杂的图形程序开发做好准备。 四、实验内容 (一)生成绘图应用程序的框架 开发绘图应用程序的第一步是使用AppWizard(程序生成向导)来建立程序的基本框架。AppWizard为框架的建立提供了一系列对话框及多种选项,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选项生成自己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框架。具体步骤如下: 1、从“文件”菜单选择“新建”菜单项,在“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工程”选项卡,从项目类型中选择MFC AppWizard(.exe)。在“位置”文本框中,可直接输入目录名称,或者单击“…”按钮选择已有的目录。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项目的名称,如Draw,其他采用默认值,这时确定按钮变亮,如下图所示:

2、单击确定按钮,弹出“MFC应用程序向导步骤1”对话框,如图所示,选择单文档单选按钮和“中文[中国]”选项,表示要生成以中文为用户界面的单文档(SDI绘图程序)。 3、点击下一步,在随后出现的几个对话框中,都点击下一步,表示采用各项的默认设置,直到出现“MFC应用程序向导步骤6”对话框,如图所示。

4、“MFC应用程序向导步骤6”对话框中默认设置确定了类得名称及其所在文件的名称。用户可以改CdrawApp、CmainFrame和CdrawDoc的文件名称,但不可以改变它们的基类。 单击完成按钮,应用程序向导显示将要创建的文件清单,再单击确定,MFC应用程序向导就自动生成绘图程序的各项源文件了。 MFC应用程序向导设置完后,点击组建按钮,然后再点击执行按钮,就会出现MFC 应用程序向导生成的完整应用程序的基本框架。

实验指导书2014(0209)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 实验指导书 邱雪娜编写 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2014 年1 月

目录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 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实验 (4) 实验三PLC 认识性实验 (6) 实验四基本指令实验 (8) 实验五定时器/计数器应用 (11) 实验六抢答显示系统控制 (14) 实验七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实验 (17) 实验八机械手的控制 (20) 附录可编程控制器认识实验 (24)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线路的实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原理和正反转的控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本次实验使用DD01 电源控制屏上方的交流电源。接线之前,开启电源总开关,按下绿色“启动”按钮,将电源控制屏上方的交 流“电压指示切换”开关切换到“三相调压输出”位置,旋转控制屏左侧的三相调压器旋钮,将其输出电压调到220V 后,按下红色“停止”按钮。 D61 挂箱上没有安装开关Q 和熔断器FU,图中的Q 和FU 可用控制屏上的接触器和熔断器代替,学生可从控制屏上方交流调压输出的U、V、W 端子开始接线。 1、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 按图1-1 接线(电动机接线星形和三角形均可),图中SB1、SB2、KM1、FR 选自D61 挂件,电机M 选用DJ16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检查接线无误后,按下绿色“启动”按钮,通电实验: 1)按下起动按钮SB2,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 运转情况。 2)按下停止按钮SB1,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 运转情况。 3)实验完毕,按下红色“停止”按钮。

《c语言》上机实验指导书

淮南师范学院 《C语言》 主编:井田

实验一、C 语言运行环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程序运行环境; 2、掌握运行环境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编译环境 (三)实验要求 建立文件夹,采用你个人的学号+姓名来命名,例如:12111010101王明(四)实验内容 可以从以下题目中任意选做4——6题,也可自己命题,需注释说明功能 1、编程实现以下文字的输出。 I am a student. 2、编程实现交换两变量的值。(变量类型任意) 3、输入三个数,求三个数之和并输出。 4、输入三个数,求三个数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并输出。 5、用sizeof测试并输出所用编译系统,int、long、short、char、float、double 等类型数据所占字节数。A=sizeof(int) 6、调用库函数,实现以下函数值的求取。 cos3.5678、log90、e2.567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cos 3.5678 = %f\n", cos(3.5678)); printf("log 90 = %f\n", log(90)); printf("exp(2.567) = %f\n", exp(2.567)); }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其中实验内容包括程序和结果及结果分析。 实验二、常量的使用和变量与赋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 语言中常量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基本类型常量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及变量的本质; 4、掌握赋值运算的意义和正确用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编译环境 (三)实验要求 建立文件夹,采用你个人的学号+姓名来命名,例如:12111010101王明(四)实验内容 可以从以下题目中任意选做4——6题,也可自己命题,需注释说明功能 1、编程实现int、short、long、char、float、double等类型常量的输出。 2、编程实现int、short、long、char、float、double等类型变量的建立、赋值以及输出。 3、编程实现对int和float型数据进行格式化输入和输出。(要求使用格式修饰符) 4、编程实现对3个变量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变量类型任意) 5、编程实现不同类型数据进行赋值。 6、编程实现不同类型数据之间混合运算。(至少列举三种不同类型数据

西门子PLC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PLC认知及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两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典型继电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接线。 2.熟悉西门子PLC 的组成,模块及电路接线。 3.熟悉西门子STEP 7 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4.熟悉利用STEP 7 建立项目、硬件组态、编程、编译、下载和运行等设 计步骤。 5.学会用基本逻辑指令实现顺控系统的编程,完成三相异步电机单向运行控 制程序的编制及调试。 二、实验设备: 1.个人PC 机 1 台 2.西门子1214C AC/DC/RLY PLC 1 台 3.西门子CM1241 RS485通信模块 1 台 4.实验操作板 1 块 5.线缆若干 三、实验步骤: 1.参照黑板上的电路接线图,电路连接好后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可以上电 试验。 2.了解西门子PLC 的组成,熟悉PLC的电源、输入信号端I 和公共端 COM、输出信号端Q 和公共端COM;PLC 的编程口及PC 机的串行通讯口、编程电缆的连接;PLC 上扩展单元插口以及EEPROM 插口的连接方法;RUN/STOP开关及各类指示灯的作用等。 2.参照黑板上的电路接线图,电路连接好后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并将 RUN/STOP 开关置于STOP 后,方可接入220V交流电源。 3.在PC 机启动西门子STEP 7编程软件,新建工程,进入编程环境。 4.根据实验内容,在西门子STEP 7编程环境下输入梯形图程序,转换后, 下载到PLC中。

5.程序运行调试并修改。 6.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实验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单向运行控制 图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单向运行控制接线图实验2、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单向运行PLC控制 图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单向运行PLC控制梯形图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 1.简述S7-1200 PLC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请简要叙述从硬件组态开始到程序下载到PLC进行调试的整个过程。 3.做完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报告 使用设备名称与型号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之一,在日常生活、工程技术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门学科的理论比较抽象,真正掌握也较困难。本实验指导书介绍理论力学的六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ZME-1型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1):求弹簧质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在高压输电线模型的砝码盘上,分四次挂上不同重量的砝码,观察并记录弹簧的变形。 实验(2):求重心的实验方法 (A)悬吊法 将求重心的型钢片状试件,用细绳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端的螺钉上,再换一个位置挂吊,通过两次挂吊便可求出重心位置。 (B)称量法 使用连杆、积木、台称,利用已学力学知识,用称量法求连杆的重量及重心位置。实验(3):验证均质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公式

转动实验台右边手轮,使圆盘三线摆摆长下降为60cm,左手给三线摆一初始角(一般小于60),释放圆盘后,三线摆发生扭转振动。右手拿秒表,记录扭转十次或以上的时间,并算出周期,比较实验与理论计算两种方法求得的转动惯量,确定误差,还可以求摆长(四种长度)对误差的影响。 由弹簧的变形计算该系统的等效刚度和固有频率。 实验(4):用等效方法求非均质物体转动惯量 分别转动左边两个三线摆的手轮,让有非均质摇臂的圆盘三线摆下降至摆长约60cm,也使配重相同的带有强磁铁的两个圆柱铁三线摆下降到相同的高度进行转动惯量等效实验,测出扭转振动的周期,再与两个圆柱的三线摆计算周期进行等效,从而求出非均质摇臂的转动惯量。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 1、弹簧质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2、连杆的重心

Linux实验指导书2014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2014.10

实验一简单SHELL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习,能够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对操作系统进行基本的系统维护和管理。 二、实验内容 1、在UBUNTU下,利用VI编辑器编写一个SHELL脚本程序。 2、程序要求: (1)程序运行时,先显示欢迎信息,并显示当前在线用户; 提示: echo;显示当前在线用户利用who (2)将当前用户(执行该程序的用户)的主目录及个人用户信息(/etc/passwd中该用户的信息)存入文件dlxxlog.log(dlxxlog.log存储于该用户的主目录)中; 在信息存入文件dlxxlog.log前先判断dlxxlog.log是否存在,不存在新建,存在, 将信息追加到dlxxlog.log中; 提示: 当前用户主目录可以从$HOME中提取; 个人用户信息可以利用grep $LOGNAME /etc/passwd 以上信息可以利用重定向输出> 输出到文件中 判断dlxxlog.log是否存在,可以利用if语句加条件测试(3)在用户个人主目录下,建立一个目录,目录名称由键盘读入,然后判断此目录是否存在,若存在,给出提示;不存在,建立此目录,将dlxxlog.log移动到此 目录中,并将dlxxlog.log的文件权限改为rw- rw- r- -; 3、命令提示:echo who grep test if read mv chmod 三、实验要求 根据实验内容,编写Shell脚本程序,上机调试运行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如下: (1)写出程序设计思路(可附程序流程图); (2)打印程序清单及程序运行的结果; (3)写出调试程序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实验报告按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规范格式书写。 四、实验学时 3学时

C语言上机实验标准答案.doc

实验一上机操作初步 (2 学时 ) 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 二、实验目的: 1、熟悉 VC++语言的上机环境及上机操作过程。 2、了解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 程序。 3、初步了解 C程序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1、输出入下信息: ( 实验指导书 P79) ************************* Very Good ************************* 2、计算两个整数的和与积。( 实验指导书 P81) 3、从键盘输入一个角度的弧度值x,计算该角度的余弦值,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屏幕。 ( 书 P3) 4、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文字菜单模样的图案: ================================= 1 输入数据 2 修改数据 3 查询数据 4 打印数据 ================================= 5、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交换这两个整数。 四、实验步骤与过程: 五、实验调试记录: 六、参考答案: 1、#include <> void main( ) {printf( printf( printf( “ ********************\n “Very Good\n” ); “ ********************\n ” ); ” ); } 2、#include <> void main( ) {int a,b,c,d; printf( “ Please enter a,b: ”);

scanf( “%d,%d” ,&a,&b); c=a+b; d=a*b; printf( “ %d+%d=%d\n” ,a,b,c); printf( “ %d*%d=%d\n” ,a,b,d); } 3、#include <> #include <> void main( ) { double x,s; printf( “ Please input value of x: ”); scanf( “%lf ” ,&x); s=cos(x); printf( “ cos(%lf)=%lf\n ”,x,s); } 4、#include <> void main( ) { printf( “ ==================================\n”); printf( “ 1 输入数据 2 修改数据 \n ”); printf( “ 3 查询数据 4 打印数据 \n ”); printf( “ ===================================\n”); } 5、#include <> void main( ) { int x,y,t; printf( “ Please enter x and y: ”); scanf( “%d%d”,&x,&y); t=x; x=y; y=t; printf( “ After swap:x=%d,y=%d\n ” ,x,y); } 实验二简单的 C程序设计 (4 学时 ) 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 二、实验目的: 1、掌握 C语言的数据类型。 2、学会使用 C语言的运算符及表达式。 3、掌握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输出方法。 三、实验内容: 说明:前四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2017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一 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 2、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3、用称重法测物体的重心位置并用力学方法计算重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 2、不规则物体(各种型钢组合体); 3、连杆模型; 4、台秤。 三、实验原理 物体的重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再利用柔软细绳的受力特点和两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决定重心的位置;又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取杆件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量:21F F W +=;重心位置:W l F x C 1=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A 、悬挂法 1、从柜子里取出求重心用的组合型钢试件,用将把它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2、用细索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面的螺钉上(平面铅垂),使之保持静止状 态; 3、用先前描好的白纸置于该模型后面,使描在白纸上的图形与实物重叠。 再用笔在沿悬线在白纸上画两个点,两点成一线,便可以决定此状态的重力作用线; 4、变更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2-3,可画出另一条重力作用线; 5、两条垂线相交点即为重心。

B、称重法 1、取出实验用连杆。将连杆一端放在台秤上,一端放在木架上,并使连杆保 持水平。 2、读取台秤的读数,并记录; 3、将连杆两端调换,并使摆杆保持水平; 4、重复步骤2;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A、悬挂法(请同学另附图) B、称重法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保持重力摆水平; 2、台称在使用前应调零。

实验二、四种不同类型载荷的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四种常见的不同载荷; 2、比较四种不同类型载荷对承载体的作用力特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 2、2kg台秤1台; 3、0.5kg重石英沙1袋; 4、偏心振动装置1个。 三、实验原理 渐加载荷、突加载荷、冲击载荷和振动载荷是常见的四种载荷。不同类型的载荷对承载体的作用力是不同的。将不同类型的载荷作用在同一台秤上,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各自的作用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相互比较。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台秤置于实验装置合适的位置并放平稳; 2、渐加载荷:取出装有石英沙的袋子,将沙子缓慢、渐渐地倒入台秤上的 托盘中,仔细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曲线示意图; 3、突加载荷:将托盘中的石英沙装回原袋子,用手将沙袋拎起至刚好与托 盘分离时突然松手,仔细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 曲线示意图; 4、冲击载荷:再将沙袋拎起至某一高度(如5cm)后自由释放,沙袋对台秤 造成一定的冲击,仔细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曲 线示意图; 5、振动载荷:用偏心振动装置代替沙袋。先打开偏心振动装置上的电源开 关让其上的电机旋转,然后轻轻置于台秤的托盘上。仔细观察台秤指针 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曲线示意图。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C语言上机实验

实验1目的1、熟悉VC++语言的上机环境及上机操作过程。 2、了解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1、输出入下信息:(实验指导书P79) ************************* Very Good ************************* 2、计算两个整数的和与积。(实验指导书P81) 3、从键盘输入一个角度的弧度值x,计算该角度的余弦值,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屏幕。(书 P3) 4、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文字菜单模样的图案: ================================= 1 输入数据 2 修改数据 3 查询数据 4 打印数据 ================================= 5、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交换这两个整数。 实验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2、学会使用C语言的运算符及表达式。 3、掌握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输出方法。 三、实验内容: 说明:前四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1、输入r1、r2,求出圆形垫片面积。(实验指导书P84) 2、输入华氏温度h,输出摄氏温度c。(实验指导书P85) 3、从键盘输入一个3位整数,将输出该数的逆序数。(实验指导书P89) 4、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i,j; i=8; j=10; printf(“%d,%d\n”,++i,++j); i=8; j=10; printf(“%d,%d\n”,i++,j++); i=8; j=10; printf(“%d,%d\n”,++i,i);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指导答案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指导答案 实验一 振动测试系统组成及基本仪器使用方法 1—底座; 2—支座; 3—二(三)自由度系统; 4—薄壁圆板支承螺杆; 5—固定铰;6—非接触式激振器; 7—薄壁圆板;8—电动式激振器; 9—电机压板; 10—偏心电机;11—加速度传感器; 12—简支梁;13—活动铰;14—悬臂梁;15—圆支柱;16—质量;17—调压器; 18—电动式激振器支座; 19—ZK-4JCZ型激振测振仪; 20—信号源; 21—计算机及虚拟仪器库; 22—打印机 图1 实验装置与结构框图 传感器1输入

传感器2输入 一道振动幅值 二道振动幅值 频率/功率显示值 频率,周期,灵敏度调节 及步进,锁定旋钮 一道,二道增益及测试方式状态 设置选择及参数选择旋钮 扫频 选择 方式 选择 灵敏度选择 显示选择 功率输出选择 功率幅度调节 信号源调节 功率输出B道 功率输出A道 信号源 波形输出 ZK—4JCZ型激振测振仪功能分布图

ZK-4JCZ型激振测振仪是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它包括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及两个配接加速度计的测量通道,可对振动的加速度、加速度或位移进行测量。 16 实验二 简谐振动幅值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振动信号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 学会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简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度。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框图 实验装置与仪器框图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与仪器框图 四、实验方法 1. 激振信号源输出端接电动式激振器,用电动式激振器对简支梁激振。 2. 用加速度传感器拾振,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接测振仪。

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正弦激振力,使系统产生振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小。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时注意不要过载。 4. 分别用测振仪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各档进行测量和读数。 五、实验报告 1. 实验数据表1 频率f 位移X(um) 速度V(cm/s) 加速度A(cm/s2) 30 47 50 56 60 68 2. 根据位移X,按公式(2)计算速度V、加速度A。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1-6个实验,含参考代码).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适用:电子信息11级) 彭召意陶立新编写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9

目录 实验一 C++基础的应用 (1) 实验二类和对象的应用 (3) 实验三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应用 (4) 实验四友员和运算符重载 (5) 实验五类的继承与派生 (6) 实验六类的多态性与虚函数 (7) 附录:各实验的程序代码 (8)

实验一 C++基础的应用 (实验课时:2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名称: C++基础的应用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VC++6.0开发环境及程序调试方法。 (2)练习C++函数的定义及使用; (3)练习C++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4)练习C++指针的定义及使用; (5)练习C++结构体的定义及使用; (6)练习多文件的程序的编译和运行方法; 实验设备:(1)硬件:个人微机(配置不低于:CPU为P4,主频1.6G,内存256MB,硬盘40GB); (2)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XP(或2000、server2003等),工具软件为Visual C++6.0。 实验内容: (1)熟悉Visual C++6.0编译系统的常用功能,特别是debug调试功能; (2)编程1:编写一个程序c1.cpp,用来求2个或3个整数的最大数。要求:用重载函数的方法来求最大数;函数原型:int max( int a, int b) 和int max( int a, int b,int c)。 (3)编程2:编写一个程序c2.cpp,求:a!+ b! + c!的值。要求:使用递归函数。主程序和函数分开到两个源程序文件中,分别进行编译后,再运行; (4)编程3:有一个3*4的矩阵,要求编程求出其中值最大的那个元素的值,以及其所在的行号和列号; (5)编程4:建立一个动态链表并进行输出和删除管理。链表的每个节点为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下一学生信息的指针。程序的工作:(a)建立三个学生信息的节点,然后顺序输出该三个学生信息;(b)删除中间的节点,再顺序输出学生信息。 (6)使用debug调试功能:追踪第2个程序中函数的运行。 (7)思考: 在第2个程序中,如果a,b,c的值较大,则显示的结果会怎样?这时如何解决此问题? (提示:显示的结果会不对,可能还会是负数,定义一个数组来存放最后结果。) 实验要求: (1)掌握Visual C++6.0开发环境的常用功能及使用,能进一步使用Visual C++6.0的debug调试功能:单步调试、设置断点等; (2)掌握C++函数的定义及使用,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3)掌握C++数组、指针、结构体的定义及使用; (4)掌握多文件的程序的编译和运行方法; (5)程序格式规范,程序运行正确; (6)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如实填写各项实验内容。

C语言上机实验指导

实验要求: 上机实验一般经历上机前的准备(编程)、上机调试运行和实验后的总结三个步骤。 1.上机前的准备 根据问题,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算法并编写程序。上机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程序(称为静态检查)直到找不到错误(包括语法和逻辑错误)。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准备几组测试程序的数据和预期的正确结果,以便发现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上机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到上机时临时拼凑一个错误百出的程序,宝贵的上机时间白白浪费了;如果抄写或复制一个别人编写的程序,到头来自己一无所获。 2.上机输入和编辑程序,并调试运行程序 首先调用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输入并编辑事先准备好的源程序;然后调用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查找语法错误,若存在语法错误,重新进入编辑环境,改正后再进行编译,直到通过编译,得到目标程序(扩展名为OBJ)。下一步是调用连接程序,产生可执行程序(扩展名为EXE)。使用预先准备的测试数据运行程序,观察是否得到预期的正确结果。若有问题,则仔细调试,排除各种错误,直到得到正确结果。在调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C 语言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手段和工具,例如单步跟踪、设置断点、监视变量值的变化等。整个过程应自己独立完成。不要一点小问题就找老师,学会独立思考,勤于分析,通过自己实践得到的经验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3.整理上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实验结果并认真分析和总结,根据教师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⑴实验内容 实验题目与要求。 ⑵算法说明 用文字或流程图说明。 ⑶程序清单 ⑷运行结果 原始数据、相应的运行结果和必要的说明。 ⑸分析与思考 调试过程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调试程序的心得与体会;其他算法的存在与实践等。若最终未完成调试,要认真找出错误并分析原因等。 实验一C语言运行环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TC环境的组成。 2.学习TC环境的使用方法。 3.了解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并得到运行结果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了解TC环境的组成。 开机后进入WINDOWS系统的"资源管理器",找到TC环境所在的文件夹。查看在TC目录下的以字母TC开头的文件,是否包括了TC.EXE、TCC.EXE、TLINK.EXE、TCCONFIG.TC等文件;查看INCLUDE、LIB两个子目录下的文件。复习这些文件夹的作

C语言实验指导书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每次实验(10分)一共100分,最后折合成50分计入最终成绩。 第一次实验(一星期完成) ●内容一:熟悉编译环境和工具 在VS中键入以下的这段程序 1)关键字变色,自动缩近,智能提醒 2)代码风格和注释 3)编译出错,连接出错。修改错误 4)调试,断点,监控变量,进入函数,跳出函数。监控内存,监控堆栈 在linux中键入以下这段程序 1)熟悉VIM程序,gcc编译程序(开两个终端窗口) 2)熟悉GDB调试程序的基本技巧。(list,backstrac; break, watch,delete; next, continue, run; print,set,help) 其中,help命令是一个非常的参考,如果忘记了某条具体的命令,可以随时去参考help命令来得到相关的细节。 3)介绍《鸟歌的私房菜》这本书 ●内容二: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网站,在线提交。 1)熟悉基本的提交方法和规则 2)现场演示反作弊程序的效果 ●程序: 输入:两个整数,用空格分隔, 输出:两个整数的和,计算两个整数的和的功能,要求用函数实现,同时如果输入有错误,例如(12 abc)程序能够给出“error input”的提示。 参考输入: 12 33 参考输出: 45 参考输入: 12 abc 参考输出:

error input ●思考和扩展(无标准答案) 如果用户输入12 12abc 如何判断并终止程序,输出“error input”的提示 第二次实验(一星期完成) ●内容一:登陆ACM,演示OJ系统 1)介绍这个网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尝试一下() ●内容二:计算工资/小时程序 1)强制类型转换 2)一共有多少位的算法 3)整形数的溢出,以及针对特定问题,如何解决溢出问题 注意:linux编译下应该加上–lm 开关。 ●程序: 输入:工资数,小时数(整数,空格分隔)。 输出:工资/小时数(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并根据四舍五入取整,然后将取整的数平方后计算一共有几位,后三位分别是什么? 参考输入: 2345 2 ←input (separate by space) 参考输出: 1172.50 ←average salary 1173 ← round off to integer 7 ← number of digit 0 2 5 ← the last three digit (separate by space) 第三次实验(两星期完成) ●内容一:介绍linux 下的grep,并给出相应的实例。重点介绍下面要用到的四个符号。 ●内容二:正则表达式 ^ 代表字符串开始 . 代表任意字符 $ 代表字符串末尾

ASPNET上机实验指导书.

实验1 静态网页制作(2课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了解HTML标记语言的基本语法格式 2、了解使用HTML语言制作静态网页的基本技术 3、掌握HTML表格的设计方法 4、设计一个学生成绩查询的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 2.0网站 二、实验要求 1、使用HTML语言,在Windows“记事本”程序中编写HTML代码,制作学生成绩 登记表,要求能在浏览器中正确显示字体、字型、字号等格式。 2、设计一个用于学生成绩查询的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 2.0网站。 三、实验步骤 1、使用Windows记事本程序制作网页 1)编写HTML代码:启动Windows附件中的记事本程序,编写HTML代码 2)保存HTML文件 3)执行如图1-1 图1-1 2、设计一个用于学生成绩查询的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 2.0网站 1)设计要求: 假设某学校现在有3个班级,要求设计一个能在网络中通过IE浏览器进行各班级学生成绩查询的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网站。 设计时可采用Visual Studio 2005或记事本为每个班级创建一个独立的静态页面class1.htm、class2.htm、class3.htm。站点打开时首先显示列有所有班级名 称的导航页default.aspx,用户通过单击希望查看的班级名称链接,打开对应的

班级查询网页。 2)创建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网站 启动VS 2005新建一个https://www.doczj.com/doc/116753688.html,网站项目,新建3个HTML页文件:显示各班级学生成绩列表内容的静态网页class1.htm、class2.htm、class3.htm。 或者,将事先已通过记事本完成的用于显示各班级学生成绩列表内容的静态网页class1.htm、class2.htm、class3.htm添加到网站中。可以直接将准备好的静态网页文件复制到网站所在的文件夹,也可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项目的保存位置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添加现有项”命令,选择需要添加的文件,单击【添加】按钮。 3)设计WEB页面 切换到default.aspx的设计视图,执行布局菜单下的“插入表”命令,在对话框中用户可在可视化界面中设置HTML表格的各种属性,单击【确定】按钮将表格插入到页面当前光标位置 4)设置对象属性 分别选择页面中的3个超链接控件,在属性窗口中按表设计它们的初始属性。 表1-1属性设置 5)编写程序代码 6)测试运行结果

C实验指导书

《C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指导书 信息教研室编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6年8月

实验一简单的C语言程序 1.1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2学时 1.2 实验目的 1、熟悉并学习使用C程序编译平台TurboC;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3、掌握C语言基础数据类型,熟悉变量定义和赋值方法; 4、学会使用C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1.3 知识点介绍 1、C程序的结构。 一个程序有多个程序单位构成,每一个程序单位作为一个文件,编译系统分别对每个程序文件分别编译,然后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程序。 在一个程序单位中包含以下几部分: 预处理命令 全局声明部分 函数(有函数首部和函数体组成),一个C必须有一个(而且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 2、C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C有多种数据类型,数据类型隐含着该类数据的表示、存储及处理规则。 C运算符丰富,使用十分灵活。有运算符和括号将运算对象(操作数)连接起来,构成表达式。表达式中混合运算式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此外,不同数据类型运算时,存在类型转换(隐式自动转换和强制转换)。 3、C程序的编写实现 用C语言编写程序——对源程序文件进行编译声称目标文件——对目标文件连接形成可执行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结果——分析结果。 1.4 实验内容 题目1 最简单的C程序 按提示的操作步骤,输入下面程序代码,编译连接并执行。

[实验提示] 按照操作步骤创建第一个应用: (1)编辑你的第一个C源程序 (2)保存你的源文件 (3)编译、连接得到可执行程序 (4)改正源程序中的错误 (5)运行你的第一个程序 [思考与扩展] 1、如果程序中大小写输入错误如main 写成Main,结果会怎样? 2、编译运行通过后,本程序输出了一行字符,如果还想输出一行字符: "it’s too easy! " 程序代码该如何修改添加? 提示:注意使用换行控制符’\n’ 题目2 简单应用—求圆柱体的体积 输入下面程序代码,编译运行。 [实验提示] 按照第一题的操作步骤新建工程,输入代码,编译连接,执行程序,输入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改正后再重新编译连接,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测试数据] 运行时输入: 5 8

广工《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上机实验指导手册(第一次)

《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上机实验指导手册 实验一 Java环境演练 【目的】 ①安装并配置Java运行开发环境; ②掌握开发Java应用程序的3个步骤:编写源文件、编译源文件和运行应用程序; ③掌握开发Java Applet程序的3个步骤:编写源文件、编译源文件和运行Java Applet 程序; ④学习同时编译多个Java源文件。 【内容】 1.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 ?实验要求: 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在命令行窗口输出两行文字:“你好,很高兴学习Java”和“We are students”。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程序模板: Hello.java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代码1】//命令行窗口输出"你好,很高兴学习Java" A a=new A(); a.fA(); } } class A { void fA() { 【代码2】//命令行窗口输出"We are students" } } ?实验后的练习: 1.编译器怎样提示丢失大括号的错误? 2.编译器怎样提示语句丢失分号的错误? 3.编译器怎样提示将System写成system这一错误?

4.编译器怎样提示将String写成string这一错误? 2.一个简单的Java Applet程序 ?实验要求: 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 Applet程序,并在Java Applet中写两行文字:“这是一个Java Applet程序”和“我改变了字体”。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程序模板: FirstApplet.java import java.applet.*; import java.awt.*; public class FirstApplet extends Applet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setColor(Color.blue); 【代码1】//在Java Applet中绘制一行文字:“这是一个Java Applet 程序” g.setColor(Color.red); g.setFont(new Font("宋体",Font.BOLD,36)); 【代码2】//在Java Applet中绘制一行文字:“我改变了字体” } } ?实验后的练习: 5.程序中的主类如果不用public修饰,编译能通过吗? 6.程序中的主类如果不用public修饰,程序能正确运行吗? 7.程序将paint方法误写成Paint,编译能通过么? 8.程序将paint方法误写成Paint,运行时能看到有关的输出信息吗? 3.联合编译 ?实验要求: 编写4个源文件:Hello.java、A.java、B.java和C.java,每个源文件只有一个类,Hello.java是一个应用程序(含有main方法),使用了A、B和C类。将4个源文件保存到同一目录中,例如:C:\100,然后编译Hello.java。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程序模板: 模板1:Hello.java public class Main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