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考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备考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备考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备考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备考2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弧弹性(1)如果<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商品i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化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

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

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E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

价格的相对变动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1,供给富有弹性

(2)<1,供给缺乏弹性

(3)1,供给单位弹性

(4)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总效用函数:

2、边际效用:(Q)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

Q

3、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2,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

X1X2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X1个单位。加符号是为了使

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4、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

消费数量为X1、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P1X1P2X2m。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表示资本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基本形式为:量固定不变。表示劳动量。

2、平均产量()总产量()表示劳动量L

2、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3、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q),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总成本

(2)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q)

4、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即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5、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边际成本、增加的总成本、增加的产量

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6、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

(平均总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Q

商品边际替代率:如果用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当商品数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总收益: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做总收益。

若以R代表总收益,P代表单位产品价格,Q代表销售量,则有:

则有:=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P·Q)/△(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由此可推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位产品价格·Q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按销售量平均计算的收益,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以代表平均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支出法下的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用支出法计算

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

()―――净出口;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

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其中,投资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恒等关系。其中,投资

储蓄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整个社会的储蓄政府税收政府购买政府部门的储蓄

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其中:()外国在本国的储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财产收入劳动收入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现期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现期持久收入

这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储蓄函数的公式: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1

0<<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即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即1。

投资函数:(r)

自主投资,是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

引致投资,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即使利率为零也会存在。

投资乘数表达式

投资乘数1

11β为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

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即,

式中,经济增长率

工作小时数增加率

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2.三因素分解法

(1)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即:αβ

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α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

β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

(2)“索罗余值”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αβ

1、奥肯定律:相对于潜在的,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 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下降2~3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2、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第十六章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

(2)费雪方程式

其中:物价水平,是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

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

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也是稳定的。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

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且是主动变动。

即: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所以,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1)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

(2)剑桥方程式

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

总资源(总收入)

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名义货币供给

真实货币需求

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K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L(货币需求)1(y)2(i)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

(;W;;1·;μ)

注意: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1·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流通中现金

(2)M10+银行活期存款

(3)M2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M2是广义货币量,

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货币供应量的公式

×k

其中:“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

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即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货币供应量(M1)应当与同步增长,即Δ′×M。10

Y′增长率

M0上期货币量

本期货币增量ΔM1=(的增长率Y′+物价自然上涨率P′)×M0,

或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

该式反映了货币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确定各组组距。①组距=极差值

组数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即: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中位数计算:

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要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n为数据的个数,其

公式为:

简单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未分组的原始数据。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各组的组中值

——各组的频数

几何平均数

1、涵义: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

2、计算公式:公式为:几何平均数12

3、主要用途:

(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极差

1、含义: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它就是总体或分布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表示。

2、计算公式:

3、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极差计算简单,含义直观,运用方便。但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标准差和方差

1、含义:方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用

2、计算:

(1)未整理的原始数据

表示。

(2)用于分组数据

标准差和方差是应用最广泛的统计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1、极差、标准差、方差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大小受到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的影响。

2、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

表示。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1)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①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②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例题见教材212页。

(2)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不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①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为:

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②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计算思路: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b

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水平之差。

注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的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

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推导:定基发展速度

y0y1y0y2y1y3y2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

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推导:

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

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

2、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

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

的绝对水平。

第二十四章

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数据特征的测度

1864年德国学者拉斯贝尔斯提出的。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拉氏质量指数P拉氏数量指数

1q0p0q0p0q1p0q0(基期的数量作为权数)(基期的价格作为权数)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帕氏指数

1874年德国学者帕煦提出的,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帕氏质量指数

帕氏数量指数1q1p0q1(以报告期的数量作为权数)(以报告期的价格作为权数)q1p1q1p1q0

总量指数: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1)可以由不同时期的实物总量对比形成:如总产量指数

(2)可以由不同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形成,通常称为“价值指数”:如产品总成本、商品销售额。总量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就多项事物而言,综合总量指数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v1p1q1p0q0

销售额指数1q1

p0q0

帕氏价格指数=

拉氏数量指数=

销售额变动1q1p0q1p0q1p0q0p1q10q0=

价格变动的影响额=

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

三者关系:p1q10q10q10q0=

销售额变动15326元=价格变动的影响额9106元+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6220元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个体指数或各层的类指数各层销售额比重权数

通货膨胀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基期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购买力指数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

消费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票面价值预期股息

存款利息率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金融经济基础知识汇总精修订

金融经济基础知识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一部分金融经济基础知识(220题) 一、单选题 1、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D )。 A、稳定性 B、安全性 C、收益性 D、流动性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预期利率上升,会( C )。 A、多买债券,多存货币 B、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D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政策性 4、不能向居民发放信用贷款的是( B )。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城市商业银行 5、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的( C )。 A、事业性单位 B、政企职能合一的机构 C、金融企业 D、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 6、商业银行将其已贴现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要求中央银行贴现以获得资金的行为是( C )。 A、转抵押 B、转贴现 C、再贴现 D、再贷款 7、为了支持因调销在途粮、棉、油的合理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称之为( C )。 A、专项销售贷款 B、专项储备贷款 C、收购贷款 D、销售结算贷款 8、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办理结算的款项必须是( C )。

A、工程结算款 B、交通运输款 C、商品交易款 D、个人往来款 9、代理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由指定的( D )代为办理的一种业务形式。 A、本行本地的分行 B、本行的支行 C、本行异地的分行 D、其他银行 10、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 B )内的经营活动。 A、损益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状况变动表 11、表外业务与其他中间业务的最大区别在于( B )不同。 A、经营目的 B、承担的风险 C、收入的来源 D、财务的处理 12、金融市场主要是借助( A )作为载体来运行的。 A、金融工具 B、借贷资本 C、资金供求者 D、利息率 13、国际上银行承兑票据经( B )保证支付后,便可在二级市场转让。 A、付款行 B、承兑行 C、议付行 D、担保行 14、B股股票一般用人民币标明面值,以( B )认购和交易的股票。 A、人民币 B、外币 C、本币 D、合成币 15、我国境外上市外资股中的N股是指在( A )上市的股票。 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香港 16、证券交易价格与市场利率呈( B )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 D、同比 17、有价证券交易价格主要依据货币的时间价值,即( C )确定。 A、前期收益的现值 B、前期收益的期值 C、未来收益的现值 D、未来收益的期值

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表格版 【呕心沥血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需求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一章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市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供给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需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供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均 基本类型性 Ed1 不变衡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价性性基本类型①E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 无关系格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 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 A>B;A<B;AB②可传递性 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大全

基础各种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 5、预期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最新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归纳(最全版)

1.2012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第一部分经济学 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a)需求是指在 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 件下,消费 者对某种商 品或服务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4.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5.影响需求最 关键的因素 还是:该商 品本身的价 格 6.市场供给是 所有生产者 供给的总和 7.影响供给的 因素主要 有:产品价 格、生产成 本、生产技 术、预期、 相关产品的 价格、其他 因素,包括 生产要素的 价格以及国 家政策等 8.市场上商品 或服务的供 给量和市场 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9.需求价格弹 性指,需求 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 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 动百分比的 比率 10.通常可以 把需求价格 弹性分为三 种:1)当需 求变量百分 数大于价格 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大于1时, 叫做需求富 有弹性或高 弹性;2)当 需求变量百 分数等于价 格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等于1时, 叫做需求单 一弹性;3) 当需求变量 百分数小于 价格变动百 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 时,叫做需 求缺乏弹 性; 11.影响需求 价格弹性的 因素:替代 品的数量和 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 性、商品用 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 价格弹性的 大小至关重 要 12.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的 因素:时间 是决定供给 弹性的首要 因素、资金 有机构成不 同影响供给 弹性的大 小、供给弹 性还受生产 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 响、投入品 替代性大小 和相似程度 对供给弹性 的影响也很 大 13.消费者收 入变动与需 求的变动呈 同方向变 化。价格与 需求之间的 这种呈反向 变化的关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单选: D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J 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Q 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R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 S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商品市场。T 通常来说,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经济体制。 X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劳动对象。 Y 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社会评价功能。 Z 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是商品交换。 多选: R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曾出现过的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X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总和;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下列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仍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 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 2.企业 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 ●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 ●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 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 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 重要的交易主体: 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 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 (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 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 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 第一,期限性 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 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 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 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直接金融市场中也有中介:信息中介、服务中介) (三)按照交易性质划分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流通市场的两种形态: 固定场所: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的核心 场外交易市场:活跃的发展趋势 3.发行市场是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提供流动性,是发行市场的补充。 (四)按照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五)按照交易期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按照地域范围:国内金融市场(本币计价,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是无形市场) (七)按照成交与定价方式: 公开市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议价市场:没有固定场所 (八)按照交割时间: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 【考点三】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一)概述:常考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准货币性质”: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 (二)同业拆借市场特点:常考点 1.期限短:以隔夜头寸拆借为主 2.参与者广泛: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机构 3.拆借的是超额准备金 4.信用拆借 (三)回购协议市场:常考点 1、回购协议: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市场活动由回购和逆回购组成。 表面是证券买卖,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回购方向:先卖出,再购回(买入) 卖出价格小于购回价格,差额是借款的利息 2、回购标的物:国库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发行期限短、面额较大,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交易。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五)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受欢迎的短期融资工具 一级市场行为:出票和承兑;二级市场行为:贴现与再贴现(六)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常考点

一、金融经济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金融经济基础知识(220题) 一、单选题 1、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D )。 A、稳定性 B、安全性 C、收益性 D、流动性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预期利率上升,会( C )。 A、多买债券,多存货币 B、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D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政策性 4、不能向居民发放信用贷款的是( B )。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城市商业银行 5、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的( C )。 A、事业性单位 B、政企职能合一的机构 C、金融企业 D、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 6、商业银行将其已贴现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要求中央银行贴现以获得资金的行为是( C )。 A、转抵押 B、转贴现 C、再贴现 D、再贷款 7、为了支持因调销在途粮、棉、油的合理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称之为( C )。 A、专项销售贷款 B、专项储备贷款 C、收购贷款 D、销售结算贷款 8、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办理结算的款项必须是( C )。 A、工程结算款 B、交通运输款 C、商品交易款 D、个人往来款 9、代理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由指定的( D )代为办理的一种业务形式。 A、本行本地的分行 B、本行的支行 C、本行异地的分行 D、其他银行 10、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 B )内的经营活动。 A、损益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状况变动表 11、表外业务与其他中间业务的最大区别在于( B )不同。 A、经营目的 B、承担的风险 C、收入的来源 D、财务的处理 12、金融市场主要是借助( A )作为载体来运行的。 A、金融工具 B、借贷资本 C、资金供求者 D、利息率 13、国际上银行承兑票据经( B )保证支付后,便可在二级市场转让。 A、付款行 B、承兑行 C、议付行 D、担保行 14、B股股票一般用人民币标明面值,以( B )认购和交易的股票。 A、人民币 B、外币 C、本币 D、合成币 15、我国境外上市外资股中的N股是指在( A )上市的股票。 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香港 16、证券交易价格与市场利率呈( B )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 D、同比 17、有价证券交易价格主要依据货币的时间价值,即( C )确定。 A、前期收益的现值 B、前期收益的期值 C、未来收益的现值 D、未来收益的期值 18、票据权利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 D )。 A、背书权 B、承兑权 C、贴现权 D、追索权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导语】在每一次发奋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奖赏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拿到经济师证书绝对没问题。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的含义 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 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需求的因素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供给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供给: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

3.供给函数:各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Qs=Qs(p)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Qd=Qd(p) 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 供给数量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 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生产成本的变动等)所引起的供给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考试内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熟悉各种收益概念的含义及其公式 (一)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如34页1-19中(a)所示。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做总收益。(用R表示) R=P?Q 平均收益是按销售量平均计算的收益。(用AR表示) AR=R/Q=P 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用MR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R=AR MR=△R/△Q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AR、MR是相等的。单个企业的AR、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在任何一个市场上,无论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企业进行产量决策的依据是:MR=MC的原则,因为此时企业的利润最大。利润最大的含义:有利润时利润最大,有亏损时亏损最小。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 单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其最优生产规模) 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考试内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熟悉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条件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AR=DD) (三)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专家命题预 测试卷1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 D.劳动工具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C.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量、供求关系和货币价值等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两者兼得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 A.参与制 B.代理制 C.委托制 D.国有化 正确答案:A,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要点汇总

2、所得税。 征收对象 3、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 4、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5、行为税。印花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流得资产行)。 1、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 计量标准 2、从量税。消费税(啤酒、汽油)、资源税。 1、价内税。消费税、营业税。 税收与价格关系 2、价外税。增值税售前是价外税,售中是价内税。 1、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 能否转嫁 2、间接税。流转税(增、消、营、关) 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权限 2、地方税。 3、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共享税: 证券交易税:各50% 金融保险业营业税:5%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归中央财政) 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打破隶属关系,2002.1.1)包括铁路运输所得税 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资源税:海石油、天然气中央,其他地方 出口退税:2005年1月1日起,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负担比例由75:25改为92.5:7.5 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建设基金营业税,2012.1.1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央 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 教育附加费 国家邮政、银行企业所得税 地方 营业税、契税 地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房产、车、印花、屠宰、农牧业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城镇土地使用、耕地占用税 营业税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享,4、6开) 城市维护建设税 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 教育附加费 中枢大小额(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行内是基础(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 票证卡内外,重要组成: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系统、 我国支付清算网络体系 证券结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 内外大小票,主渠道。(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票据支付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版

第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一需求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部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分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第一章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经市场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济市供给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学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础需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供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均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基本类型衡性 Ed1 不变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价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格性性基本类型①E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无关系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 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2014年新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部分经济学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a)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4.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5.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7.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8.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9.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10.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1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12.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13.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15.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16.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17.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18.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19.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20.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21.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21. 22.22.消费者行为理论 23.23.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4.24.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25.25.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6.26.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27.27.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28.28.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29.29.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30.30.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31.3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无差异曲线 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32.3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33.33.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 34.34.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35. 36.35.生产和成本理论 37.36.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38.37.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39.38.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 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40.39.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1.40.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42.41.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43.42.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44.43.投入一般可分为可变投入和不便投入。 45.44.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这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 都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46.45.总产量是指生产出来的用食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47.46.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或者说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 48.47.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 产量伙产出 49.48.规模报酬: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 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50.49.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51.50.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52.51.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53.52.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指出。也可以 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54.53.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 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55.54.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56.55.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伙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57.56.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 58.57.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和经济利润相对的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 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 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所以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59.58.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的固定成本 60.59.短期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总可变成本(TC=TFC+TVC) 61.60.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边际成本 62.61.平均成本也叫平均总成本,也即我们常说的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 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 63.62.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64.63.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 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 65.64.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66.65.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 67.66.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 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68.67.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69. 70.68.市场结构理论 71. 72.69.所谓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 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 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73.70.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 个: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 入障碍的大小 74.71.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75.72.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76.73.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市场特征:(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 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既不存在产品差别。(3) 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77.74.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 接受者;(2)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 市场非常困难。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78.75.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1)政府垄断(2)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 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3)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 79.76.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 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 构,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 80.77.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 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 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81.78.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场 82.79.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 83.8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整个行业 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由整个行 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 84.81.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 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85.82.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 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 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 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 超额利润。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 86.83.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 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 市场之间流动。 87. 88.84.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89.85.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 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90.86.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 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91.87.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 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92.88.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经济主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 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93.89.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 94.90.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 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95.91.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 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96.92.由于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存在外部 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 达到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97.93.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 98.94.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99.95.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完全的非竞争性、完全的非排他性,如国防、治安等 100.96.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有限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101.97.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 消费;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 102.98.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 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03.99.政府应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其方式和措施包括: 104.100.第一,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 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还可以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 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第二,消除外部性 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 明晰产权。第三,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 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第四,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 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 提供信息服务。 105. 106.101.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07.102.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 108.10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09.104.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GDP=C+I+G+(X-M)) 110.105.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生产要素收入(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 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前利润)、非生产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 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111.106.非生产要素包括: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 112.107.我国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113.108.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 114.109.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C+S 115.110.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G=C+S+T 116.111.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 S+(T-G)+(M-X)、C+I+G+(X-M)= C+S+T 117.112.三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是:企业、消费者(居民)、政府部 门 118.113.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119.11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 收入。 120.115.凯恩斯消费理论主要由三个假设构成:第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第二是收入 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三是,凯恩斯认为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 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 121.116.储蓄是收入中减去消费的余额。从公式Y=C+S可得:S=Y-C 122.117.乘数又称作倍数,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同其他变量所发生的连锁反 应的大小或倍数之间的关系。投资乘数,即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的增加可导致收 入和就业量按投资量成倍地增加。 123. 124.11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125.119.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 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126.120.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通 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127.121.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用现价计算的GDP(反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