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简介

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⑴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⑵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

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

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探究二、火箭思考探究:分钟) 交流展示教师和学生 ①介绍我国古代的火箭?②现代的火箭与古代火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起分析、 ③现代火箭主要用途是什么?④现代火箭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对照书上“三级火箭”图,介绍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小结: 1.火箭:是指一种靠喷射高温高压燃气获得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 2.原理: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当火箭推进剂燃烧时,从尾部喷出的气体具有很大的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火箭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因而发生连续的反冲现象,随着推进剂的消耗, 火箭的质量逐渐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当推进剂燃尽时,火箭即以获得的速度沿着预定的空间轨道飞行 3.用途:运载工具 现代火箭主要用来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即利 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 思考与讨论:设火箭在Δt 时间内喷射燃气的质量是Δm,喷出燃气的速度是u,喷 出燃气后火箭的质量是m。设法算火箭在一次喷气后增加的速度Δv。 (忽略阻力和重力的影响) 火箭所获得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多级火箭 提高火箭速度的解决办法:要提高喷气速度,就要使用高质量的 燃料,目前常用的液体燃料是液氢,用液氧做氧化剂。目前的技术条 件下,要发射人造卫星,用一级火箭还不能达到所需的速度,必须用 多级火箭。 【例2】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 的气体,喷出的气体相对地面的速度v=1 000 m/s。设此火箭初始质量M=300 kg,发动机每秒喷气20 次,在不考虑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的情况下:(1)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多大? (2)火箭发动机1 s 末的速度是多大?归纳 规范解答思考回答 规范解答并板演 形成自己的思路 思考回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 火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 【教学重点】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气球、小车、自制反击式水轮机等,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面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播放视频) 这是神州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现场,科学家们用长征2号火箭成功的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火箭的升空原理——反冲运动 板书:16.5 反冲运动火箭 (二)进行新课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把一个固定在小车上的气球吹起来,用手捏住气球的通气口,然后突然放开,让气体喷出,观察现象。 教师:介绍实验(这是一个气球,把它固定在一个玩具小车上,把气球吹起来,用手捏住气球的通气口,放在桌面上,由静止放开,观察现象。大家注意观察) 教师做实验 出示思考题,现在大家看下面的思考题,可以讨论一下。提问学生回答 思考:1.放手前是什么状态?静止 2.放手后分为有几部分在运动?气球小车组合体、气体 它们的运动方向是什么关系?相反 3.发生这样运动的条件是什么?膨胀的气球对里面的气体有一 个较大的压力,使气体快速喷出,气体反过来给气球一个反作 用力,从而使气球运动,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火箭升空过程同样的这几个问题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高一物理反冲运动1 精品

《反冲运动火箭》说课教案 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的重点:(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4)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2、教学难点:(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具体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具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4、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知识,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知识,除了书上的知识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识性知识和图片,使知识更加系统、形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例题的设计,主要针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现象中的应用,首先是两道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容易理解。作为后面难题的铺垫。接下来是有关火箭和大炮的发射原理的两道计算题,这两道题主要注重思路上的理解,数据较为简单,容易计算,能够大量的提高课堂的容量。最后利用段时间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并讲解。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率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试验设计出发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限,对现实生活观察不细致,所以设计了三个有趣的试验,并在课堂开始就进行,这样从课堂刚刚开始学生就充满了兴趣,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想法走进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 三、教学媒介 1、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精简,大致如下:

《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二、教学内容 教学的重点: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教学难点: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具体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具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知识,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知识,除了书上的知识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

高中物理获奖教案-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片、动画、视频、火炮、火柴、酒精、气球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三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也有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反击式水轮机。 演示实验二:铝箔纸火箭。 演示实验三:定向释放气球实验。 探究一: 小组合作讨论:刚才这三个实验有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实验一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二是火箭和气体的相互作用;实验三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 探究二:讨论这三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与碰撞比较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1、原来静止,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个整体,3、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下运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新课教学: 总结:1.反冲运动: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 探究三:请讨论举例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反冲运动?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很多实例如:打枪时枪会后座,爆竹“二踢脚”第一响后飞上天空,旋转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高压锅气阀旋转,甚至打喷嚏、章鱼游泳等。 视频2:认识反冲运动。 可见只要注意观察,反冲运动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为什么会发生反冲现象呢? 探究四:以气球喷气为例讨论为什么静止的气球向后喷出气体后,气球会获得向前的速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也有用相互作用力解释的。 总结归纳:2.反冲运动原理:

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 火箭 宾川一中 物理组 李志周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 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录像带剪辑,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并用它分析处理了碰撞、爆炸问题,从中我们体会了动量守恒定律在处理问题时的特点和优点。它还能处理别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有趣的现象!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 这些现象中的运动有何共同点? ● 可用什么规律分析? ● 根据规律,可写成什么样的表达式? (三)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讨。 (四)学生展示,教师作点评,小结。 1、得出所有现象中的共同点是: ●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0,有的内力远大于外力,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 系统初态静止,P=0 ● 在内力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反冲运动的定义: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3、规律表达式: 若以m 1运动方向为正,则上述过程可表为: 22112211v m v m 0=-=或者v m v m

高中物理_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认识反冲运动,并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 二、科学思维 1.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古代火箭的介绍到现代火箭的原理分析,使学生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 三、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反冲运动,火箭的飞行原理。 四、科学态度和责任 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习主席的有关航天金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什么是反冲现象; 2.体验研究火箭运动,得出规律的过程。 难点: 从各种运动中抽象出反冲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工具:气球小车、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明确课题,PPT展示学习目标 一、新课引入: 师:播放有关反冲的视频资料(土火箭的发射过程),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生:请初步指出视频中的 运动情景特点 师:引导明确反冲运动,引出第一个要点——反冲 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反冲运动 1、实验探究反冲运动的特点: 师:展示实验器材,抛出问题:不借助外力怎么让小车运动起来?生:献计献策,参与实验探究。 思考与讨论(小组):以上现象有没有共同之处?若有,共同点是什么? 生:回答 师:展示(共同点:1、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成两个部分;2、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2、引导总结反冲运动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

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 思考与讨论:分别从力、动量、能量的角度总结出反冲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特点(3个): 1、内力远大于外力; 2、系统动量守恒; 3、系统动能增加。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反冲运动? 学生举例—— (二)反冲运动的应用 师:补充展示反冲运动的例子 即学即练:1T、(选择题)提问:学生说思路; 2T、(计算题)规范要求:学生自主解答并板演展示,师生共同点评。师:PPT展示规范解答,对比正方向规定对结果有无影响。 总结过渡:反冲运动在许多场合是不利的,如大炮和子弹的射击时,需减少或制止反冲的影响。但还有许多场合恰好利用了反冲,如礼花、喷气式飞机、导弹、火箭等。 现在我们就认识一下反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应用火箭: (三)火箭 播放有关自制火箭的视频资料(火箭的发射模型),初步认识火箭的发射原理。

16.5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16.5:反冲运动火箭 ★新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滑轨、小车两个、夹子、圆珠笔、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有关反冲的视频资料,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特别要留意提出的问题。指出这些现象都是同一种运动,反冲运动。今天我们就要一道学习第5节,反冲运动火箭。 二、新课教学: (一)反冲运动 1、实验演示 2、总结反冲运动的特征(3个): 两个物体(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 相反的方向 内力 3、与投影的4个反冲现象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反冲运动特征

4、让学生总结得出反冲运动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反冲。 (二)理解反冲运动产生原因 1、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反冲现象 2、分析原因,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3、结合实例分析 系统不受外力(小车实验) 条件是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砸夹子实验)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结合图片) 4、实验演示,过渡到下面学习内容,火箭 (三)火箭 1、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有什么缺陷,怎样解决? 2、现代火箭 三、目标检测: 学生自己完成以下2个小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 1.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的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多大? 2.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喷出的气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000 m/s.设

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旧教材先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再安排抛体运动规律.本教材做了调整: 先学习抛体运动规律,再研究平抛运动.这样更具合理性:从牛顿运动定律的观点以及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出发,从一维情景转向二维情景,使认识上不断发展,层层深入,知 识容易发生迁移.再安排实验,学生心中有实验目的,有的放矢,能够合理地自己设计实验过程. 本课程的实验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二是根据运动轨迹求平 抛物体的初速度 教学重点 1 .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2 .根据运动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教学难点 准确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2. 验证得到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 根据运动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过程与方法 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仪器和自制器材,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的欲望 课前准备 平抛实验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 1. 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x V o t 2. 平抛运动的规律(1) 1 2 y - at 2 我们今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 V x V o ⑵ V y gt v v'V2V

推进新课 一?研究实验原理 问题1.如何得到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通过提问学生,总结以下方法能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教师讲解平抛运动实验器及其构造。 问题2.如何保证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且轨迹不变呢? 学生: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且轨迹不变,需要保证斜槽末端水平,且每次都从同一点释放小球 问题3.平抛运动中重垂线的作用是什么? 确定y轴和坐标原点 问题4、怎样判断得到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上黑板展示 2 2 2 由公式y=1/2gt 及x=v o t,两式联立消去t,得y=gx /2v o 若从轨迹中得到的数据满足上式,说明轨迹是抛物线 问题5.怎样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上黑板展示 由公式y=1/2gt 2及x=v o t,v0x g \2y 由轨迹测出x,y,代入公式求出v o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 第1章 第6节 反冲运动 火箭 第1课时 教案

1.6反冲运动火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与火箭的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反冲运动,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立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感受物理学原理的实用价值,学会学以致用; (2)经历观察与实验,形成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认识实验中进行分析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2、教学难点 理解反冲运动的原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反冲小车、反冲气球、夹子、笔、打火机和一些视频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归纳,建立概念→分析实例,巩固概念 →走进历史,体会物理→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火箭发射升空视频。 提出问题:火箭升空的动力来源于哪里?是空气?还是其它? 学生猜测、交流,思考讨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 (二)进行新课 1、反冲运动 演示实验1:先后拿两个气球,让气球开口分别向左右,然后放手,观察两个气球运动的差异。 演示实验2:两辆小车中间压缩一根弹簧,并用细线拉住两小车,然后用火烧断细线,观察两小车运动的差异。 播放动画视频《猫和老鼠》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这几个现象中的共同点。

老师结合学生的叙述总结:一个物体分成两个部分,在内力的作用下分开的,分成的两个部分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以气球实验为例,气球和气球内的气体为一个整体,后来分为一个气球和气球内的气体两个部分,气球朝一个方向运动,气球内的气体朝相反方向云,而且是在内力作用下。 板书:一、反冲运动 1.概念:一个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运动。 2.要点:(1)内力作用下(2)一个物体分为两部分(3)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那么,反冲运动包含了什么物理原理呢? 现在以小车甲和小车乙的实验为例分析。它们的状态是静止的,在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只有它们间的内力作用下,小车甲和小车乙间相反方向运动,整个系统的末状态的动量也为零。 0=m1v1+m2v2v2=-m1v1/m2 板书:3.原理:动量守恒 让学生动手做笔和夹子的小实验,来体验反冲运动。 4.反冲的应用 在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观察到有哪些是属于反冲运动的应用?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学生:燃放的烟花,步枪射击子弹,喷气式飞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演示实验:反击式水轮机模型 这也是反击式水轮机的基本原理,现代水力发电站都是利用反击式水轮机来发电的。 反冲的应用在航天技术中也有很重要,火箭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火箭。 二、火箭 1.古代火箭 播放视频:认识古代火箭 学生思考讨论古代火箭的原理:反冲运动 2.现代火箭 (1)原理 现代火箭是应用其尾部喷射出高速气体的反冲作用进行飞行的。

反冲运动 火箭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反冲运动火箭》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的第一章第六节。从教材编排上看,它排在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之后,是动向守恒定律以及动量的知识巩固与运用。同时了解火箭的发射原理。 从内容上看,《反冲运动火箭》是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因故。它侧重于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反冲运动,尤其是多级火箭的发射问题。 所以本节内容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课标的要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活动中体验制作水火箭。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物理教学观念要转变,有物理教学转向物理教育;梓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关注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本节课通过创设典型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形成对动量守恒认知的运动观和相互作用观;在定性、定量实验探究过程中,关注提升学生建模、推理、论证、质疑等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提问、证据、解释、合作交流等素养。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分析《反冲运动火箭》的教学目标、数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可以为高中物理规律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在本节课中,具体的目标落实分析如下: 物理观念目标:能用反冲小车进行定性实验,会利用身边已有的实验物品进行定量实验,研究反冲运动中动量守恒的规律。知道实验中的气球、反冲小车、弯管反冲水瓶、光电门、轨道、水火箭、分析软件等,能够明确研究的对象。眼中有物,心中有研究目标这是学生具备物质观念的基本要求。会观察、描述反冲小车、水火箭等物体的运动,知道什么是动量,理解动量变化的特点;知道动量的变化与力的作用时间的联系;知道反冲小车、火箭等物体的能量变化,会用能量观念分析上述现象。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生活中常见反冲运动的实例分析,概括出反冲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掌握运用已学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推理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的方法,利用已学的物理规律来推理新的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学会经历“观察质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实验验证”的科学思维过程;通过反冲运动中动量守恒的探究过程以及火箭最终速度决定因素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独立利用已有概念探索新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和独立学习的思维方法;会基于定性分析的推断和质疑指导完成定量实验。 科学探究目标。反冲运动规律探究过程的分以学生分组实验定性分析、理论严格推导的定量分析和师生配合实验验证的三个过程。学生能够通过运用已学牛顿运动定律知识进行逻辑推导和利用光电门、传感器等物品进行定量实验,提出反冲运动中满足动量守恒的特点,强化探究意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目标。能通过生活中常见反冲运动的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仿真实验软件等在物理实验中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充分体会科技发展对物理学习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在分组实验和师生配合实验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分工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正确认识反冲运动的本质,分析实验误差,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 16.5反冲运动详解

高中物理| 16.5反冲运动详解 反冲运动 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特点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2)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一般较大,通常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3)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系统的总动能 增加。 反冲运动现象的防止和应用 (1)防止:射击时枪身的后退,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2)应用: ①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扇动 ②乌贼和大多数足类软体动物在水里活动。 ③火箭的发射 反冲运动与动量守恒 反冲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动量守恒 公式:若系统的初始动量为零,则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为:0=m1v1'+m2v2'。此式表明,做反冲运动的两部分,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它们的速率则与质量成反比。 研究反冲运动注意的问题 (1)速度的相对性 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间发生的相对运动,已知条件中告知的常常是物体的相对速度,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将相对速度转换为绝对速度(一般为对地速度)。 (2)速度的相反性 对于原来静止的整体,抛出部分具有速度时,剩余部分的反冲是相对于抛出部分来说的,两者运动方向必然相反,在列动量守恒方程时,可任意规定某一部分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反方向的另一部分的速度应取负值。 (3)变质量问题 在反冲运动中还常遇到变质量物体的运动,如在火箭的运动过程中,随着燃料的消耗,火箭本身的质量不断减小,此时必须去火箭本身和在相互作

用的短时间内喷出的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取相互作用的这个过程为研究 过程来进行研究。 习题演练 1. 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跟质量为3m的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值为() A. 0.6v B. 0.4v C. 0.2v D. 0.1v 习题解析 1. B 若vB=0.6v,选V的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得:mv=mv A+3m?0.6v,得vA=﹣0.8v,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为E k= 0.5mv2.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为:E k′= 0.5mv A2+ 0.5?3mv B2= 0.5m(0.8v)2+ 0.5?3mv B2> 0.5mv2,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A不符合题意。 若v B=0.4v,由动量守恒得:mv=mv A+3m?0.4v,得v A=﹣0.2v,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为:E k′= 0.5mv A2+ 0.5?3mv B2= 0.5m(﹣0.2v)2+ 0.5?3m(0.4v)2> 0.5mv2,不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可能的。B符合题意。 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有:mv=(m+3m)v B,v B=0.25v,这时B 获得的速度最小,所以v B=0.2v,是不可能的.C不符合题意。 若vB=0.1v,由动量守恒得:mv=mv A+3m?v,解得:v A=0.7v,碰撞后A 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要发生二次碰撞,这是不可能的,D不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教学设计

《反冲运动》 粤教版教材选修3-5模块第一章第四节 作者姓名:张超 工作单位:顺德容山中学 邮编:528303 联系电话: 邮箱: 【课题、课时】 《反冲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5第一章第四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问题”;“了解火箭的发射利用了反冲现象”,本节课程内容实质上是上节课的延伸,它与上节内容一样,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冲运动侧重于与实际的联系,教学中应通过形式新颖多样、生动活泼的实验来加深认识,同时,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提升,并且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程之前,基于对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典型现象的能力。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学生对未知事物有着奇强的探求欲,因此本节课虽然只是对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延伸和拓展,但所其涉及到的生物运动、火箭等知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因此本节教学内容在处理时,应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重在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课本理论与生活实例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发的感受与体会反冲运动的特点,并进一步提高用动量守恒定律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现象做出解释;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 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体会这一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研制和发射“长征”系列火箭的事实,结合我国古代对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的现代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 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通过实验,分析什么是反冲运动,培养学生善于 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热心科学研究的兴趣、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反冲运动的本质涵义和特征、能举出反冲实例、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现象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教学策略的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教学策略如下: 1、设计学案——系统性针对学生本节课程内容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辅导,激发学生学习热 情,为新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课堂实验——基于本节课内容,教师精心设计了两个随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加生 动的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和应用; 3、教师实例教学——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配合学生的讨论汇报,加深学生对 课本内容的认知程度;

反冲运动教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高中物理新课程《反冲运动》 设计人:高二物理 罗勇

《反冲运动》教案 【课题】《反冲运动》 【教材】人教版(选修3-5)第一章第一小节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 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 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 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 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 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 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 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物理有着较强的操作兴趣、因果认知兴趣,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观察实验现象,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自己总结出其中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冲量、动量及动量守恒等知识,但对动量守恒的应用还不太熟悉,并不能很好地把动量守恒与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经验以及已有知识,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反冲运动的理解不全面,在日常中略为接触过反冲运动,但是大多已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学生会习惯性地以力的角度去分析反冲运动,由于反冲运动的受力主要是内力,分析起来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往往会在此陷入知识困境。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物理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四节反冲运动教学案粤教版选修

第四节反冲运动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0 1.反冲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2.反冲运动和碰撞、爆炸相似,相互作用力一般很大,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3.火箭的燃料点燃后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燃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后喷出,火箭由于反冲运动而向前运动。 4.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以速度v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 剩余部分的速度为-mv M-m 。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0 反冲运动 1.定义 当原来静止或运动的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运动叫反冲运动。 2.反冲运动的特点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2)反冲运动和碰撞、爆炸相似,相互作用力一般很大,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3)反冲运动中常伴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3.求解反冲运动应注意的问题 (1)速度的反向性 对于原来静止的系统,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剩余部分的反冲是相对于抛出部分来说,两者运动方向必然相反。进行计算时,可任意规定某一部分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反方向的另一部分的速度应取负值。 (2)速度的同时性

反冲运动问题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出的方程中同一状态的速度应是同时的。 (3)速度的相对性 反冲运动中,有时遇到的速度是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由于动量守恒定律中要求速度为对同一惯性系的速度,即对地的速度,因此应先将相对速度转换成对地的速度后,再列动量守恒定律方程。 (4)变质量问题 在反冲运动中还常遇到变质量物体的运动,如在火箭的运动过程中,随着燃料的消耗,火箭本身的质量不断减小,此时必须取火箭本身和在相互作用的短时间内喷出的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取相互作用的这个过程为研究过程来进行研究。 (1)反冲运动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结果。 (2)反冲运动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应用,比如,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农田喷灌、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等;反冲运动不利的地方要尽力去排除,比如,枪、炮在射击时产生的反冲运动对射击的准确性有影响等。 1.一门旧式大炮,炮身的质量M =1000 kg ,水平发射一枚质量是2.5 kg 的炮弹,如果炮弹从炮口飞出时的速度是600 m/s ,求炮身后退的速度大小。 解析:发射炮弹过程中,炮身和炮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炮弹飞出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得: Mv 1+mv 2=0 故v 1=-mv 2M =-2.5×6001000 m/s =-1.5 m/s 负号表示炮后退的方向为炮弹飞出的反方向。 答案:1.5 m/s “人船模型”问题 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动量守恒。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这样的问题归为“人船模型”问题。 2.处理“人船模型”问题的关键 (1)利用动量守恒,确定两物体速度关系,再确定两物体通过的位移关系。 由于动量守恒,所以任一时刻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动量守恒式可写成m 1v 1=m 2v 2的形式(v 1、v 2为两物体的瞬时速率),此式表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率都与各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所以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与质量成反比。进而可得两物体的位移大小与各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