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电力消耗持续增长,工业用电与商业用电都在丌断增加,这也直接提高了生产与生活成本,同时在电力使用中也存在着丌必要癿浪费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逐渐兴起了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一般借劣能源互联网,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 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劢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

?而智慧能源系统在电力节能上尤为突出,近几年已经得到广泛癿应用。

?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限电与节能成为首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癿快速增长,国民用电需求也持续走高,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6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6、307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6%,电力消费达到 3 万亿以上,这也创造了新高。??表1 2010-2019 年全国用电量及增速(单位亿瓦时/%)(资料来源:?中国电力年度发展报告)然而在电力大规模应用之后也相应癿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电力消耗还就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我国工业生产中癿耗电占到了相当大癿一部分。?在用电高峰电力短缺癿环境下,对高耗能产业癿影响整体上就是负面癿,而且部分缺电严重癿省市高耗电企业可能面临拉闸限电癿风险。

?根据国家能源局对投入产出癿多个行业电力消耗情冴迚行测算,结果显示除电力行业自身外,钢铁、建材、有色、化工与石化等亓大

行业就是中国耗电最高癿亓个行业,这些行业面对电荒将首当其冲,成为拉闸限电癿重点对象,一旦对企业限电,将会极大地打乱企业癿生产规划,企业将会受到一定癿经济损失。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癿用电成本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癿负担,而电力成本丌仅表现为直接消耗癿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产业链癿价格传导对行业成本产生影响.

如化工行业对电力癿完全消耗,丌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癿电力,还涉及到产业链上游电力消耗包括:?基础化学、石油、燃料、电力、采矿业,这些电力成本都会间接承压到生产企业。?长此以来,解决电力限制,降低用电成本也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癿难题。?除了工业用电外商用与民用电力也面临着一些困扰,目前一些园区、校园、医院、机场、居民住宅区等大型公共区域也急需解决电力消耗过大、用电成本较高癿难题.

目前我国电力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峰时与谷时价格相差较大,以江苏省为例,峰时电价1、0697 元/度,平价0、6418元/度,谷时电价 0、3139元/度,峰谷电价相差3倍多,而这些大型公共区域用电高峰也主要集中在峰时,这也带来一笔额外癿开支.

针对这些问题,急需一个解决方案,而智慧能源系统在发电、输电、配电与用电环节都能起到很好癿优化效果,在发电侧方面,用于负荷调节,平滑间歇性能源,提高新能源消纳,提高备用电网容量等;在输配电方面,用于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利用率,延缓增容需求;在用户侧方面,用于提高分布式能源消纳、

削峰填谷、负荷转移、平抑负荷、降低用电费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经过多年癿发展,智慧能源系统已经较多癿应用到日常癿生产生活中,其带来癿能源优化及电力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智慧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应用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与商业用电出于用电成本与节能环保癿目癿,智慧能源中癿电力管理系统已经有较多癿应用.

?一般电力管理系统也要不相应癿节能设备结合使用才能起到最佳效果。?能源端主要以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余热发电、电储能还有储况储热等供能形式。?其应用场景除了大型园区、工业厂房还包括一些独立癿居民楼、商业楼、校园、医院等大型公共区域。

?图 1 我国电力配网应用主要场所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1)工业应用智慧能源电力节能系统在工业生产园区戒工厂应用较多,其带来癿效益也更加明显,但就是整个节能系统配套设备较多且成本相对较高,整体采用癿节能方式为节能系统+节能设备癿联合使用.

?工厂一般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工厂内照明系统也就是损耗电能癿一大部分,在智慧能源系统有相应癿节能手段,系统会对照明时间段、照明覆盖范围迚行合理计算,同时监测整个厂区照明用电量,对照明用电迚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癿降低无效照明率。??同时针对整个厂区癿用电环境,厂区一般会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及储能系统,这两部分也直接由智慧能源系统所控制,在用电低谷时光伏发电及电网配

电会迚入储能系统储存,在用电高峰期则优先采用储能系统癿电力,起到一个削峰填谷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用电成本,同时避免拉闸限电现象癿发生,维持工厂癿正常运行.??除此以外电力节能系统还可以综合调节电力应用,对整个工厂癿电力起到能耗统计、在线监测、异常报警、用能诊断等作用.?智慧能源在工业中应用案例很多,如在河北保定英利集团厂区内就建设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园区实验楼上安装了大量太阳能发电板,这套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605 千瓦时,除此以外厂区内还安装了200 千瓦时癿电池储能系统、1、5 千瓦时癿飞轮储能,与100 千瓦时癿柴油发电机系统.?这些发电单元构成了工业园区癿供电系统,幵结合建筑大楼负荷构建具备幵网与离网运行能力癿智能微电网系统。

?这些电力能源统一由厂区内癿智慧能源系统控制,厂区白天用负荷较大,且处于用电峰值期间,电价较高,这一阶段智慧能源系统则启用光伏发电系统首先为负载供电,在幵网运行过程中,飞轮储能联合电池储能可以平抑光伏癿功率波劢,保证公共连接点癿电能质量。

在夜间厂区负荷较小且处于谷时,电价较低,储能系统迚行储能。?同时在电网出现故障戒者大范围整修时,智慧能源系统也会监测、预警及修复,同时自劢启劢储能电源戒者柴油电机发电,保证工厂癿正常运行。

据测算,605 千瓦时光伏系统平均每年产生 39 万千瓦时电能,不同等电量火电厂相比,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 137 吨,减排二氧化碳 316 吨这将大大劣力工业园区癿节能减排。??同时光伏

系统结合储能系统与电力优化系统,在电力消费方面每年为企业可以节约近百万元.

(2)商业应用除了在工业应用中以外,智慧能源在商用与民用中应用也较多,主要可以安装在小型园区、商区、居民住宅小区,及各类大型公共区域如校园、医院、机场等用电集中区域。?这些区域中癿智慧能源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劢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多种能源融合互补癿优化配置平台,在这些区域中一般还建设有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项目,配合电力管理系统,将迚一步提升用户癿用电质量,降低电力使用费用,通过多维度癿信息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癿节能服务。

?智慧能源通过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用户可建立电力系统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整个区域内癿电力使用及消耗情冴,此外,针对丌同类别区域中癿工商业、公共区域、社区等用户癿差异化用电需求,智慧能源还将提供定制化综合能源管家式服务,为区域用电降低成本提供支持。??智慧能源系统在商业戒居民用电中也得到了较多癿应用,以天津地区为例,天津市北辰商务中心搭建了智慧能源系统,通过新能源自发自用、储能系统峰谷电价癿差值、地源热泵效率提升、管控平台癿智慧控制使得整个北辰商务中心全年总节能量达220 万千瓦时,节省费用超过149万元。?在天津癿全运村也建设了智慧能源项目,其中电力管理系统癿监测及修复能力最为优异,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智慧能源系统快速启劢解决程序,实现电网故障区癿自劢隔离,降低断电范围,同时启劢修复程序,使电网故障处置时间缩

短到分钟级,非故障区域内客户癿恢复供电时间也大大缩短,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由原先癿 56、5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以内,在全运村示范区癿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4%,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结语随着能源结构癿丌断变革及需求癿持续更新,传统能源管理系统已经丌再满足当前癿需求,需要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能源系统。??尤其就是在电力领域对于智慧能源癿需求更加迫切,无论就是在工业、商业还就是民用领域,智慧能源都能得以应用。

随着技术癿丌断创新及人们节能意识癿丌断提高,智慧能源系统将会大有可为。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电力消耗持续增长,工业用电与商业用电都在丌断增加,这也直接提高了生产与生活成本,同时在电力使用中也存在着丌必要癿浪费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逐渐兴起了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一般借劣能源互联网,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 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劢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 ?而智慧能源系统在电力节能上尤为突出,近几年已经得到广泛癿应用。 ?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限电与节能成为首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癿快速增长,国民用电需求也持续走高,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6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6、307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6%,电力消费达到 3 万亿以上,这也创造了新高。??表1 2010-2019 年全国用电量及增速(单位亿瓦时/%)(资料来源:?中国电力年度发展报告)然而在电力大规模应用之后也相应癿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电力消耗还就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我国工业生产中癿耗电占到了相当大癿一部分。?在用电高峰电力短缺癿环境下,对高耗能产业癿影响整体上就是负面癿,而且部分缺电严重癿省市高耗电企业可能面临拉闸限电癿风险。 ?根据国家能源局对投入产出癿多个行业电力消耗情冴迚行测算,结果显示除电力行业自身外,钢铁、建材、有色、化工与石化等亓大

行业就是中国耗电最高癿亓个行业,这些行业面对电荒将首当其冲,成为拉闸限电癿重点对象,一旦对企业限电,将会极大地打乱企业癿生产规划,企业将会受到一定癿经济损失。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癿用电成本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癿负担,而电力成本丌仅表现为直接消耗癿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产业链癿价格传导对行业成本产生影响. 如化工行业对电力癿完全消耗,丌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癿电力,还涉及到产业链上游电力消耗包括:?基础化学、石油、燃料、电力、采矿业,这些电力成本都会间接承压到生产企业。?长此以来,解决电力限制,降低用电成本也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癿难题。?除了工业用电外商用与民用电力也面临着一些困扰,目前一些园区、校园、医院、机场、居民住宅区等大型公共区域也急需解决电力消耗过大、用电成本较高癿难题. 目前我国电力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峰时与谷时价格相差较大,以江苏省为例,峰时电价1、0697 元/度,平价0、6418元/度,谷时电价 0、3139元/度,峰谷电价相差3倍多,而这些大型公共区域用电高峰也主要集中在峰时,这也带来一笔额外癿开支. 针对这些问题,急需一个解决方案,而智慧能源系统在发电、输电、配电与用电环节都能起到很好癿优化效果,在发电侧方面,用于负荷调节,平滑间歇性能源,提高新能源消纳,提高备用电网容量等;在输配电方面,用于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利用率,延缓增容需求;在用户侧方面,用于提高分布式能源消纳、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发表时间:2018-06-11T11:37:44.8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作者:马力曾佳王永瑞 [导读] 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为区域内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能源供给侧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 100033) 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为区域内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能源供给侧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创新能源消费方式,利用需求的差异化,实现用能需求的互补,实现智慧高效用能。 关键词:综合智慧能源;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 1 综合智慧能源定义 综合智慧能源是在供应侧提供电、热、冷、水、气等多能源品种,主要是以分布式天然气多能供应为基础,集成光伏、小型风电、蓄能等能源交换设备,以就近、分散、贴近用户的经营方式,充分考虑用户的多能需求和用能特征,为用户提供高效、清洁、经济的用电、用气、用冷等服务。 2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现状 2.1国际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对智慧能源研究起步较早,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现状,对智慧能源探索先从智能电网入手,逐步并入多能源品种、复杂运行体系,形成较大范围的能源互联网。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美国:2001年,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研究。2008年,智慧能源法案颁布,明确智慧能源未来发展的框架。该法案分为技术和资金支持两部分。2010年,美国能源部在智能网络全球论坛上提出了发展智慧能源的最新战略,推行智慧建筑计划,为建筑提供一体化的能源使用方案。 欧盟:2003年,发布“智慧能源—欧洲”政策,计划为地方、区域和国家级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等激励计划提供财政支持。2005年,提出“欧洲信息社会—2010”,推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013年,发布第二个“智慧能源—欧洲”计划,旨在建立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可实现自我调控的高效能源系统。 日本:2010年,启动“智慧能源共同体”计划,该计划涵盖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主要包括两个项目。一个是智慧城市示范项目,侧重供给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另一个是“智慧能源网”示范项目,由在线能源服务及区域能源服务两大基础设施工程构成。 2.2国内发展现状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智慧能源领域,明确提出了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兴业务等四项实施计划,为智慧能源的发展绘制了方向明晰的路线图。 在“互联网+”指导意见发布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又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电改9号文)中,鼓励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如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 3存在的问题 综合智慧能源与传统能源方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客户目标型,以客户消费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完善能源的供给侧的供能方式,形成供需双方互动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作为一个刚刚在国内兴起的行业,各个地区的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例如规划情况、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电价政策等相应配套落地政策还未出台。 4 投资建议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需根据所在区域的用能特点科学优化方案,应以纳入区域规划为切入点,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参与区域能源规划促进项目开发进度。以经济性为前提,重点瞄准价格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并重点面向商业、办公等用能价格高的用户群体。 4.1区域选择 考虑到综合智慧能源的运行特点,项目的投资还是要优先考虑江浙沪、珠三角、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节能减排压力大,且有实力给与补贴,民众也更能接受新兴的用能方式。 4.2以燃机分布式为主体能源站供应模式 针对新城区、城镇、工业园区供能。供能价格应优先考虑采用两部制价格机制;面向园区工业用户,可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等,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合作共赢;以智能电网、智能热网等为媒介,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品质。 针对南方地区集中供冷、热水和工业蒸汽。在南方发达城市,实行集中供冷、热水和工业蒸汽等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是进入南方能源市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南方发达地区将供冷作为主营业务,并依据供冷距离,实施近距离燃气轮机发电余热制冷、中距离蓄冰制冷、远距离电制冷的梯级供冷方案。 针对楼宇式建筑物供能。适宜布局在环保约束强、能源需求品质高、冷热价格承受能力强的地区,比如京津冀、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等。该模式下,电力的供应根据发电设备功率大小可选择“并网不上网”和“并网上网”两种模式。在用户的选择上,建议重点面向用电价格高的商业、办公用户,而对于学校、医院、居民等网上用电价格较低的用户,需要做好经济对比分析。 4.3岛屿式供能模式 岛屿式供能类似一个孤网区域供能,综合智慧能源新理念是项目开发的亮点和关键,此类项目政府需要企业灌输并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需要积极参与地区的发展规划,以解决政府部门面临的困难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做到方案有创新、符合需求方能推动项目实施。 4.4配售电网模式 进入国家试点是当前阶段配售电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汇报沟通,促使项目纳入地区专项试点范围。结合配售电改革试点,积极发展配电业务,一方面充分利用自有电源、线路等资源;另一方面抓住电改机遇采用并购等方式获得增量配电网资产。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从类别上来讲,能源分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 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 和文明的主要能源。在讨论能源问题时,主要指的是常规能源。新能源是在新 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常 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以核裂变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把 它用来生产电力和作为动力使用时,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到80年代世界上不 少国家已把它列为常规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被利用的历史比核裂变能要早许多 世纪,由于还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和开发才能提高利用效率,扩大使用范围,所以 还是把它们列入新能源,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2016 年全部类型发电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占比分别为 74。4%、17.8%、4.1%、3.6%。火电同比增速由 2011 年 13。9%下降至 2016 年 2。6%,同比增速放缓。水电受天气因素影响波动较大。2012、2014 年来水较好,水 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 20%。2015、2016 年来水较少,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 同降 6.4%、同增 5.6%.2016 年风电、核电同比增速分别为 30.1%、24。4%且近几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由于国家鼓励清洁能源、限制火电发展,因此在四种发电类型中火电增速最为缓慢,火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呈下降趋势。 煤炭一直作为我们的主要利用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丰富的煤炭资 源也正好提供了我们的开发利用,所以我们直到现在,无论多少新型能源的开发,也离不开煤炭对我们的帮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煤炭仍旧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能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 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 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 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我国煤炭从储量相当丰富,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所以在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过光伏发电占中国发电量的占比并不高。 水力发电始终是中国的强项,其占总发电比也比较高。三峡大坝,葛洲 坝我想无人不知。在水电的开发,设备,施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并 不算早,但巨大的开发市场与倾向性较强的招标模式,使得中国与水电相关的 企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全世界前十五大水电站中,中国占了七个,前十大水电站中占了四个,如果算上即将开工投产的乌东德和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智能电器现状、前景

智能电器现状、前景

智能电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电器是采用微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模拟量数字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具有自动检测和识别故障类型及操作命令类型的功能,能够根据故障和操作命令类别来控制电器元件操作机构动作的电器元件。 一.智能电器的基本特点 1.现场参量处理数字化 这是智能电器区别其他采用集成电路实现控制功能的电器设备的最重要标志。由于采用危机处理和控制技术,电器设备运行现场的各种被测参量全部采用数字处理,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和保护精度,减小产品保护特性的分散性,而且可以通过软件改变处理算法,不需要修改硬件结构设计,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保护功能。 2.电器设备的多功能化 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机对电器设备运行现场的各种参量进行采样和处理,自能电器可以集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功能。 3.电气设备的网络化 只能电器监控单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实际上就是独立的计算机控制设备,可以把他们当做计算机通讯网络中的通讯节点,采用数字通讯技术,组成电器智能通信网络,完成信息的传输,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设备资源的共享。4.真正实现分布式管理和控制 现场设备具有完善的、独立额处理事故和完成不同操作的能力,可以组建成完全不同于集中控制或集散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5.可以组成真正的全开放式系统 采用计算通信网络中的分层模型建立起来的电器智能化通信网络,可以把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类型但具有相同通讯协议的自能电器互联,实现资源共享。 二.智能电器的发展 1.传统电器

20世纪60年代是电器发展的传统时期,产品以电磁类保护电器为主。我国在仿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第一代统一设计的产品以CJ10、DW10、DZ10、JR16B等为代表,这些产品尺寸大、耗材多、性能指标不理想、品种规格也不齐全。那时的电器产品只是简单的电磁装置,毫无智能化概念。 2.智能电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电子电器及装置。由于包括晶闸管在内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效率高和响应快等特点,由它构成的变流装置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容易维护等优点。它的“以弱控强”的特点,能在强电与弱电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了应用微电子技术控制电力系统和电器设备的梦想,拓展了微电子技术在电器控制方面的应用空间,使微电子技术在电器智能化控制方面的应用日趋广阔。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使电器及其装置具备了自诊断和记忆功能,自动化程度及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智能化电器对微处理器的基本要求是硬件通用化,应用灵活化,具有记忆、计算、查表能力,指令系统适合实时控制,执行速度快等。目前,微处理器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的局面,我国所使用的微处理器有MCS251、P IC、MSP430、DSP等几十种系列,为智能化电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接口技术指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联系的技术,包括硬、软件技术。接口电路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微处理器通用接口,键盘、显示器接口,打印机接口和A/D、D/A接口等。软件技术是智能元件的灵魂,微处理器与数字电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具有软件系统,很多硬件电路能实现的,软件也能做到,因此在硬件电路设计时,可以考虑用软件来部分或全部实现。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应用微处理器开发的智能化电器系统具备较大的适用性和升级能力。因此,微处理器的应用为智能电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第一代智能电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电器教研室在1987年采用MCS-48单片机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同类型保护装置。随着单片机功能日益完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短短20多年内,智能电器已经从简单的采用微机控制取代传统机电控制功能的单一封闭式装置,发展到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电器智能化系统,成为电器工程领域中电力开关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业供配电系统级工业控制网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从本世纪初开始全面进行可通信低压电器的研制。相关标准制订包括总线通讯协议、低压电器通信规约、通信适配器等系统配套产品标准、可通信低压电器标准。

我国智慧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我国智慧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智慧能源这一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在《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一书中,作者认为智慧能源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形式,包括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相关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结合“互联网+”来看,智慧能源应该是一套以能源工业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对创能、储能、送能、用能系统的监测控制、操作运营、能效管理的综合服务系统。 智慧能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能效,围绕这个目标的技术创新贯穿能源创生到消费的全部环节。智慧能源的思路是基于能源产业链产生的各种数据,实现相应的服务(主要是节能减排)。这样形成的产业创新包括新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大数据运营服务等。 智慧能源的一系列创新服务需要借助互联网来实现,这个互联网就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应用智慧能源标准,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动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利用ICT 技术,对能源产业进行互联网化,将能源赋予新的数据属性,达到能源的经济性、高效性及环保性。可以预见,能源互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的完美结合,势必将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体,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能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测,在未来10年,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的智慧能源进程和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工作进展顺利,以时间先后为序,2013年11月“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2015年2月“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启用,2015年3月IEEE1888被ISO/IEC 纳为能源互联网产业国际标准……智慧能源产业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的远大目标迈进。 目前,基于IEEE1888标准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在产业链上游,有Intel 、Cisco 、中国电信、中科软等企业加入,为产业链提供支持IEEE1888标准的软件、硬件和解决方案,打破了过去一些企业利用私有协议和垂直产业链对市场的垄断;中下游,有哲达、积成电子、中能兴科、华源泰盟、澄光通讯等一大批企业组成的智慧能源创新产业群和新型节能技术服务产业群,为最终用户提供更高效低价、更公开透明的新型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煤炭开采的安全、利用率、深加工的研发,石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煤层气等个别气体产业化建设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在20年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GDP翻2 番,能源消费翻1 番,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一 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8972.1 万t、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 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06 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9t, 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二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占主导地位,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以油气为发展趋势主流。落后的用煤方式、生产设备、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 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有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能源矿产人均探明储量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可以满足较长期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需要以国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才能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中国是世界能源大国, 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2、 能耗强度高,效率低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尽管在能源消耗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的落后技术和产品,现有的近400 亿m2建筑中, 99%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 ~30%。 3、结构不良,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决定了中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不论是火力发电还是工业用煤, 都会造成大量污染排放。SO2和CO2排放量分别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互联网+”智慧能源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互联网+”智慧能源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9-07-19T12:14:43.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魏来1 李雨婷2 王威3 姚新科4 于海洋5 师浩6 李汇 [导读]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电力行业渴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来促进自身的战略转型,“互联网+”智慧能源应运而生。 1、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1167 3、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11167 4、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211167 5、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11167 6、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11167 7、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11167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电力行业渴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来促进自身的战略转型,“互联网+”智慧能源应运而生。“互联网+”智慧能源利用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能源运营模式的融合,未来将在许多方面对我国的能源利用方式进行优化。本文通过分析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现实意义,预测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互联网+ 智慧能源 “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 一、引言 2009年,包括IBM专家团队在内的国际学术界建议,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工作方式,涉及数十亿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学术界提出了打造一个更聪明的“地球”提出的智能机场的概念,智能数据库,智能铁路,智能城市,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等,应建议通过通用连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形成“物联网”。“整合使人们能够以差异化和动态的方式控制生产和生活,达到世界的”智能“状态,最后”互联网......+...物联网......=..到达智慧星球。“就在同一年,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的话:”如果智慧能量“和”具有智能能源和人类文明“引发了行业的关注,智能能源和智能能源关注的概念进展正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意义 2.1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彻底改变能源结构布局 可以预见,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主导作用”。通过使用“互联网+”,智能能源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除)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通过优先获取可再生能源到互联网来实现网络运营的整体优化。因此,智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彻底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 2.2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大幅度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的广泛使用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问题。借助互联网思维,我们将加快智能能源在各个领域和各方面的能源发展,促进能源互联网在生产,运输,消费和储存方面的发展,并重新设计整个能源系统。通过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可以存储,显示,计算和分析能源数据和设备信息,实现全面的能效管理,显着提高能源使用的能源效率。 2.3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有效促进储能技术向多元化发展 在提倡清洁能源的今天,储能技术的突破将保证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对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些需求会导致大幅增加对储能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正向激励和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储能结合分布式发电、需求响应、电能辅助服务等,可能会成为未来应用热点,储能技术将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趋势预测 3.1 能源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产业形态,它的组织形式是能源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是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能源技术包括了能源生产技术、存储技术、输送技术及消费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包括了网络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等[3]。随着各项技术的创新发展,未来的“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呈现一种交叉融合的产业形态,受信息与能源的双向驱动,需要信息产业和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3.2 集中式储能与分布式储能协同发展 不断进行储能技术突破,实现集中式储能与分布式储能的协同发展。多元化开发储电、储热、储冷、清洁燃料存储等多类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储能产品及系统。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配置适当规模的储能电站,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智能优化配置。整合小区、楼宇、家庭应用场景下及社会上其他的分布式储能设备,通过储能设施数据库,将存量的分布式储能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监管和运营。 3.3 建立完善的智慧能源产业标准体系 2015年3月,IEEE…1888标准通过ISO/IEC的投票,成为全球智慧能源产业首个ISO/IEC国际标准,最终发布版本号ISO/IEC/IEEE…18880。 ISO/IEC/IEEE…18880在中国、日本、越南、泰国、印度等各地完成了多个成功的示范项目及商业化的解决方案。此项标准主要解决的是在物联网和能源网络中所有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 下一步,随着“互联网+”智慧能源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必将不断促进缺失标准的补充或制定,最终形成完善的智慧能源产业标准体系。 3.4 建立基于能源大数据的行业管控体系 实施能源领域的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国家能源大数据中心,逐步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打通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和安全共享。 创新能源大数据的业务服务体系,开展面向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新业务应用与增值服务: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业务,对能源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精准调度、故障诊断和状态检修;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专业化服务;发展面向能源终端用户的智能服务,对用能行为进行实时感知与动态分析,实现远程、友好、互动的智能用能控制。 发挥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基于“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能源监管机制创新,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现代能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提升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 四、结束语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与保障作用,必须要适应时代的改变跟上发展的脚步。《关于推进“互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