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在我省山区,有很多农户有饲养蜜蜂的习惯,但有相当部分是用旧法养蜂,把蜜蜂养在树筒、竹笼或没有巢框的木箱中,不能对蜂群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一种让蜜蜂自生灭的饲养方法,产量低,效益差。过箱是把养在不能开箱检

查的蜂箱或蜂桶、蜂笼中的蜜蜂,用人工的方法,转移到活框式的蜂箱中,这种方法就叫过箱。过箱后的蜂群,养蜂者就能随时开箱,抽出巢脾进行检查,并对蜂群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此外,蜜蜂生活在没有巢框的旧式蜂箱中,巢脾不能移动,在收蜜时,只能毁脾取蜜,巢脾不能重复使用,这样,每收一次蜜,蜜蜂就要重造一次巢。因此,每个花期,只能收一次蜜,产量低。加上毁脾灭子,严重阻碍了蜂群的发展。过箱后,由于使用活框式的巢框,巢脾可随意取出,收蜜时可重复使用,一个花期就可多次收蜜,产量高。且收蜜时,不损害巢脾上的蜂子,因此不影响蜂群的繁殖。过箱条件1.蜜粉源:由于过箱是一

种强迫蜜蜂迁移的方法,难免造成蜂巢内贮蜜的损失和对蜜蜂幼子的伤害。因此,为了过箱后能使蜂群情绪安定,群势能早日恢复,一定要在外界有较多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才能过箱。2 .气候条件:由于过箱时,要使蜂巢在蜂箱外暴露一段时间,气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蜜蜂的幼子闷死

或冻死。因此,过箱应在气温为2 5?3 0C、晴朗无风的天气进

行,且要尽量缩短子脾在箱外暴露的时间,才不会造成蜂子闷死和冻死,也不会使蜜蜂情绪暴烈,容易螫人,使过箱能顺利进行。 3 .蜂群条件:要求蜜蜂群势过箱后

具有两足脾以上,脾上有较多低龄的蜜蜂幼虫,贮粉、贮蜜较足,无病虫害等。过箱工具蜜蜂过箱工具有:蜂箱、上了铁丝的巢框、割脾刀(可用水果刀、垫板(多块,其中一块与巢框内径长宽相同)、缚脾用的绳子(尼龙绳、麻皮等)、收蜂器、面网、喷烟器、装废弃巢脾的桶、毛巾和水盆等,还要一套开箱的工具。过箱方法过箱要求快速时间短、动作轻稳利索,最好能在20分钟内过箱完毕。为达到以上目的,过箱最好由三个人协同操作。过箱有三种方法:翻巢过箱、原巢过箱和借脾过箱。现将过箱方法介绍如下:(一)、翻巢过箱所谓翻巢过箱,就是将要

过箱的蜂巢翻转180。,使巢脾的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向上的特性,驱赶蜜蜂离脾,使蜜蜂进入收蜂笼或空蜂箱中,然后进行割脾过箱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避免巢脾断折,操作较为方便。对凡可翻转或底板和侧板可打开的箱或蜂桶等,都可用这个方法。 1.翻转巢箱:将巢箱搬离原地,

在原地放一个空箱,用于收集飞回巢的蜜蜂。把巢箱底部清扫干净,然后翻转18 0。,放在平地或另一个空蜂上。如果原巢离地较远,可逐日下降到过箱后放置蜂箱的位置,再

过箱。 2 .驱蜂离脾:打开诱捕箱的底板或蜂桶无巢门

的一头,放上收蜂器,往巢门喷烟,蜜蜂受到烟剌激后,就会离开巢脾,进到收蜂器里面去,最好把打开的一头稍为向上抬高,蜜蜂会更快进入收蜂器。把收蜂器和蜜蜂放在原巢位置上,收集回巢的蜜蜂。 3.害9脾:用锋利的长刀(如水果刀),从巢脾的基部把巢脾切下来,用手掌承托取出,对有用的巢脾,可平放在垫板上,不要重叠。对无利用价值的巢脾(如无蜜、无子的老脾),把它放在桶里,留着化蜡。

4 .裁脾:裁脾是把巢脾上利用价值不大的部分切掉,把好的巢脾裁切整齐,以便于绑脾。裁脾时,可用一个巢框为规格来裁切,可二到三张脾拼接成一张脾。裁脾的原则是:去旧脾留新脾、去蜜脾留子脾和粉脾、去雄蜂脾留工蜂脾、用大面积的脾,去掉小面积的脾,对子脾上的蜜脾要尽量去掉。裁好的脾,上端应紧贴巢框的上梁,多张脾拼接时,脾与脾之间应紧凑,不能出现间隙。

5 .绑脾:绑脾是过箱能

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定要绑牢。把上好铁丝的巢框放在裁好的脾上面,巢脾的上端一定要紧贴上框梁,沿每道铁丝的下边,用割刀在巢脾上划一条小缝,深度为巢脾厚度的一半(即达巢房的基部),用小刀或小竹片把铁丝压进巢脾里,用绳子在巢脾的下端向上把巢脾绑在上框梁上(在上框梁上打结),这时最好是两个人协作进行。如果一个框只有一张较大的脾,可绑2?3道,如果一个框是由较多的巢脾拼接成的,则要多绑一些。绑好的巢脾要求平整、牢固。脾绑好后,用干净的湿毛巾把粘在子脾上的

蜂蜜轻轻抹干净。

6 .倒蜂进箱:把绑好的巢脾放进蜂箱里,子脾大的放在中间,子脾小的放在两边,保留蜂路,依次排列整齐,关上巢门,把蜜蜂对准巢脾用腕力抖进蜂箱里,盖上箱盖,把蜂群放在原蜂巢的位置上。7.驱蜂上脾:过了约十分钟,

当蜂群安定后,就可开箱检查,如果蜜蜂已全部上脾,可盖上箱盖,打开巢门,蜜蜂就开始进行清理死蜂等工作,过箱就已成功。如果蜜蜂不上脾,可用手或蜂扫等赶蜂上脾。过箱完毕后,要把场地用水清扫干净。8.过箱后的管理:

过箱后如果原地适宜继续饲养的,就把蜂群放在原地,如果不适宜饲养的,可于天黑蜜蜂全部回巢后,把蜂群搬到有蜜粉源的地方去。由于过箱时对蜂巢进行了破坏,贮蜜也基本去掉,因此,过箱后的当天晚上,要对蜂群进行补充饲喂,连续喂2?3个晚上,以保持蜂群的安定和加快蜂群对巢脾的修补。过箱后的第二天,对蜂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几天后,如果蜜蜂已把巢脾修补完毕,就可把绑脾的绳子去掉。在外界蜜粉源条件较好时,应抓紧加脾,逐渐把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旧巢脾换掉。(二)、原巢过箱原巢过箱也叫不翻巢过箱,对于一些不能翻转的蜂巢(如大柜、树洞、墙洞等里面的蜂巢),可用这个方法,现介绍如下。先打开蜂巢的一侧(最好是巢脾端头的一侧),往蜂巢里轻轻喷几口烟,驱赶蜜蜂离开巢脾,到另一头结团。

用一只手托住巢脾,另一只手持刀,沿巢脾的基部把巢脾割下来,进行裁脾和绑脾,其操作与翻巢过箱基本相同。当割完脾后,如果能用收蜂器收蜂的就用收蜂器收蜂,如无法用收蜂器收蜂的,可用手捧或用瓢舀蜂过箱,注意不要漏掉蜂王,可先找到蜂王,把它用王笼关起,放到蜂箱的巢脾上,如无王笼,可先把蜂王连少量的工蜂一起舀进蜂箱里。用这种方法过箱后的蜂群,最好把它移到其他地方饲养。

(三)、

借脾过箱借脾过箱,是在活框饲养的蜂群里,抽出一至

几张带有蜜蜂幼虫的子脾到要过箱去的蜂箱里,当蜂群过到这个有子脾的蜂箱里时,比较容易接受,成功率较高。对原群的巢脾割下后,把它绑好,放到被借脾的蜂群里或其他群里,也可放在原群,可视具体情况处理。过箱后的蜂群只要加强管理,能很快繁殖壮大,因此,过箱既能解决蜂种的来源,又能增加蜂群数量。过箱技术是新法养的一项重要技术,每个养蜂者都应熟练掌握。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一、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天气晴好,浆、蜜、粉高产大丰收;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大丰收的蜂场是蜂养人,早春养不起强群全年养弱群的蜂场是人养蜂。人养蜂的蜂场往往养不了几年就被蜜蜂吃光而破产了,蜂养人的蜂场可以世代养蜂兴旺发达。 不管定地或转地饲养,家庭养蜂最宜养160-180个大群。如果采取定地小转地饲养,一年就能稳产王浆1.5吨左右,加上蜜粉收入全年能有十多万元的产出,最少的也有几万元可以寄回家。遇到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足可以养活整个蜂场,开支了转地运费、饲养员的工资等成本后还能有所积蓄。而长期养弱群,杀鸡取蛋的蜂场,往往入不敷出,他们对如何饲养强群的把握太少,只好*蜂产品造假、掺假维持生计。这些养蜂者中的无赖,不仅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了我国蜂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议广大蜂友都来努力学习和掌握饲养强群得高产的技术,紧紧依*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增加收入壮大养蜂场经济实力,这是中国养蜂全行业良性发展所期待的模式。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

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气温骤降身体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引起蛋白质缺乏,无法分泌出蜂王浆。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也不甚明白,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科学

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养殖的四大定理_中蜂养殖技术 二四定理又可叫温饱律。 “二”指每张脾保持二指宽蜜粉是中华蜜蜂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好比人类生存的温饱线,超越此线则“家庭幸福、人 丁兴旺”。蜜蜂生活状态长期处在低于温饱线时,则会导致巢虫严 重危害、蜂蜜恋巢性降低、蜜蜂繁殖率急剧下降、蜂群严重衰退甚 至蜜蜂飞逃等结果。 “四”指中华蜜蜂蜂群发展的基准群势,即每一个蜂群发展最起码从4框开始,若低于4框则力量不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甚至导致全群衰败而亡。在4框蜂及以上群势,工蜂喂养幼虫及蜂 王的能力远高于4框以下,容易达到繁殖的最佳哺喂期。所以4框 是蜂群发展的群势分界线,无论是自然分蜂群还是人工分蜂群,或 是春繁、秋繁群,都应该以4框为底线,才能迅速达到蜂群发展的 最佳状态,养蜂人务必认真对待。 四八定理也可称小康律。“四”指每脾有4指宽的存蜜,此时蜜蜂的生活水平相当于人类的小康,然后可适当取蜜,但是不能逾越 小康线。小康水平的蜜蜂繁殖好,抗病虫能力强,容易适应人类的 干扰,所以养蜂者可以随便搬运和检查蜜蜂,也可以取蜜和分蜂, 此限度又称中蜂的取蜜线。“八”指每个生产蜂群群势达8框,是 高产和稳产的基本群势,因为实验证明,8框及以上群势的蜂群, 能够顺利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带来的风险和灾难,从而顺利的 完成生产蜂蜜的任务。此限度又称为生产线。在蜜蜂的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循人多力量大和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所以养殖者务必把蜂 养强、养好,才能高产稳产。此限度又称中蜂的生产线。因此长期 保持中蜂的小群取蜜和见蜜就取,而不遵循中蜂养殖四八定理(小康律),就会导致蜂群严重受损,中蜂优良基因逐渐丢失,中蜂生产力 下降,中蜂养殖不能规模化,更不可能使中华蜜蜂产业的优势得以 发挥和发扬光大。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在我省山区,有很多农户有饲养蜜蜂的习惯,但有相当部分是用旧法养蜂,把蜜蜂养在树筒、竹笼或没有巢框的木箱中,不能对蜂群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一种让蜜蜂自生灭的饲养方法,产量低,效益差。过箱是把养在不能开箱检 查的蜂箱或蜂桶、蜂笼中的蜜蜂,用人工的方法,转移到活框式的蜂箱中,这种方法就叫过箱。过箱后的蜂群,养蜂者就能随时开箱,抽出巢脾进行检查,并对蜂群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此外,蜜蜂生活在没有巢框的旧式蜂箱中,巢脾不能移动,在收蜜时,只能毁脾取蜜,巢脾不能重复使用,这样,每收一次蜜,蜜蜂就要重造一次巢。因此,每个花期,只能收一次蜜,产量低。加上毁脾灭子,严重阻碍了蜂群的发展。过箱后,由于使用活框式的巢框,巢脾可随意取出,收蜜时可重复使用,一个花期就可多次收蜜,产量高。且收蜜时,不损害巢脾上的蜂子,因此不影响蜂群的繁殖。过箱条件1.蜜粉源:由于过箱是一 种强迫蜜蜂迁移的方法,难免造成蜂巢内贮蜜的损失和对蜜蜂幼子的伤害。因此,为了过箱后能使蜂群情绪安定,群势能早日恢复,一定要在外界有较多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才能过箱。2 .气候条件:由于过箱时,要使蜂巢在蜂箱外暴露一段时间,气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蜜蜂的幼子闷死 或冻死。因此,过箱应在气温为2 5?3 0C、晴朗无风的天气进

行,且要尽量缩短子脾在箱外暴露的时间,才不会造成蜂子闷死和冻死,也不会使蜜蜂情绪暴烈,容易螫人,使过箱能顺利进行。 3 .蜂群条件:要求蜜蜂群势过箱后 具有两足脾以上,脾上有较多低龄的蜜蜂幼虫,贮粉、贮蜜较足,无病虫害等。过箱工具蜜蜂过箱工具有:蜂箱、上了铁丝的巢框、割脾刀(可用水果刀、垫板(多块,其中一块与巢框内径长宽相同)、缚脾用的绳子(尼龙绳、麻皮等)、收蜂器、面网、喷烟器、装废弃巢脾的桶、毛巾和水盆等,还要一套开箱的工具。过箱方法过箱要求快速时间短、动作轻稳利索,最好能在20分钟内过箱完毕。为达到以上目的,过箱最好由三个人协同操作。过箱有三种方法:翻巢过箱、原巢过箱和借脾过箱。现将过箱方法介绍如下:(一)、翻巢过箱所谓翻巢过箱,就是将要 过箱的蜂巢翻转180。,使巢脾的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向上的特性,驱赶蜜蜂离脾,使蜜蜂进入收蜂笼或空蜂箱中,然后进行割脾过箱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避免巢脾断折,操作较为方便。对凡可翻转或底板和侧板可打开的箱或蜂桶等,都可用这个方法。 1.翻转巢箱:将巢箱搬离原地, 在原地放一个空箱,用于收集飞回巢的蜜蜂。把巢箱底部清扫干净,然后翻转18 0。,放在平地或另一个空蜂上。如果原巢离地较远,可逐日下降到过箱后放置蜂箱的位置,再 过箱。 2 .驱蜂离脾:打开诱捕箱的底板或蜂桶无巢门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中华蜜蜂冬季管理要点 中华蜜蜂,又称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其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蜜蜂冬季管理 1.培育适龄越冬蜂 所谓适龄越冬蜂,是指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和进行过排泄飞行的工蜂。蜂群中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饲料消耗少,来春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困难,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缓慢。 培育适龄越冬蜂,要在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的初期着手进行。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王,在大流蜜期要采去子脾上的贮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时,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脾相

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养,促进蜂王产卵。但气温较低时要控制蜂王产卵,因气温低,后期出的工蜂没能进行排泄飞行,对越冬不利。为了能保证越冬的群势,可以把2~3个弱群同箱饲养,越冬前选留一个蜂王合并蜂群,这样看起来是蜂群数少了,但能使越冬群势增强,来春发展快,人工分蜂早,也能更快地发展蜂群。 2.贮备越冬饲料 选留封盖蜜脾是秋季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因为越冬前临时喂给蜜汁或糖浆会增加蜜蜂工作负担,如蜜脾来不及封盖,冬季容易变质,造成蜜蜂下痢。有经验的养蜂人员是在全年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第一次取蜜时,选留四五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由繁殖过几代蜂的巢脾,放在继箱的边上,并扩大蜂路,到第二次取蜜时这些蜜脾都已封盖,可以提出来存放。一次留不足的可在第二次再留,留蜜脾的数量视蜂群越冬期的长短而定,一般每框越冬蜂留一个蜜脾,严寒地区可多留,冬季转地到南方的蜂场可少留。越冬饲料蜜脾要保存好,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为防止巢虫危害,可用硫磺等药物熏杀,方法是每个继箱放8个蜜脾,几个继箱放在空巢箱上,箱内点燃硫磺,关严巢门,最上面继箱上盖好纱盖和大盖,各箱间缝隙糊严。也可将几个存蜜脾的继箱放在一个强群上,让这个群蜂保管,直到越冬时使用。如因故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未能留到或留足越冬饲料,应在蜂王接近停止产卵前,突击用浓度大的糖浆(2份糖、1 份水)或蜜汁(10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活框养殖管理。 二、名词术语 (一)蜂群: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少数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二)蜂巢: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三)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四)巢脾: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五)子脾:巢房内以卵、幼虫、封盖蛹为主称子脾。以卵、幼虫为主叫卵虫脾。以封盖蛹为主叫封盖子脾。 (六)粉、蜜脾:巢房内以花粉、蜂蜜为主的巢脾。 (七)赘脾: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八)土法饲养:巢脾一端固定在附作物上,全部是工蜂建造的自然巢脾,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九)活框饲养:巢脾固定在活动巢框内,能在箱内随意移动,采用人工巢础造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十)繁殖期:蜂群以繁殖蜂儿为主,群势不断扩大引起自然分蜂的时期。 (十一)流蜜期: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十二)分蜂热: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十三)交尾群: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 (十四)蜜粉源: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的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开花期总称。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 称蜜源。 三、蜂箱选择技术 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简称“中标箱”,1983年被国家标准局批 准为我国饲养中华蜜蜂的十框标准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 开始实施。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 (一)巢箱 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两佃(1壁后下 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mm、深3mm的 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 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 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后壁 上部开有两个80mmxllomm的铁纱窗,并各有一块100mm宽可左右移 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二)巢框 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 耳长2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下梁长400mm、宽 15mm、厚1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三)浅继箱 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浅继箱巢框外 围长420mm、高125mm。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 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

中蜂养殖手册说课材料

第一章养蜂机具及设备 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 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 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

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 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群同箱饲养。 3、中锋标准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锋设计的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这3种蜂箱的箱身(巢箱)内围和巢框的尺寸见4-1和表4-2. 4、简便转运蜂箱 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图4-5)。 (二)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图4-6.)有供饲养

中蜂养殖技术手册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石林县圭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石林县彝岭谷专业养殖合作社2018 年10 月

目录 一、品种简介--------------------------------- 3 二、基础知识简介----------------------------- 3-4 三、中蜂一般管理技术------------------------- 4-14 四、分阶段管理------------------------------ 14-15 五、蜂场卫生及防疫--------------------------- 15

一、品种简介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工蜂体长10 ~12 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雄蜂体长11~14 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 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 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二、基础知识简介 (一)蜂群的组成 蜂王:1 只(正常情况下),产卵。体型最大。雄峰:数百上千(有季节性出现),与蜂王交配。体型较大工蜂:数千至数万,工作:饲喂、分泌蜂王浆、采集花粉等。体型最好。 蜂王:王台,杯状、表面圆形,内径6-9mm, 培育处女王。雄峰:雄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5.0-6.5mm ,培育雄峰、贮存蜂蜜。工蜂:工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4.4-5.1mm ,数量最多,位于巢脾上、中部,培育工蜂、贮存蜂蜜、蜂粮(花粉+花蜜) (二)生长发育阶段蜂王:(王台)受精卵3 天小幼虫:5 天末封盖,5 次蜕皮(大幼虫)蛹处女王:6-9 天与雄蜂交配产卵。由工蜂饲喂,小幼虫食用蜂王浆,产卵期饲喂蜂王浆。寿命5-6 年,大于540 日龄后产卵量明显下降。最好 每年更换。处女王会杀死所有的王台内的蛹;处女王之间相互搏斗,只到只剩下一只。除了交配,一般不出箱。 工蜂:(工峰巢房)受精卵3 天小幼虫(3 日龄内喂给蜂王浆,3 日龄后饲喂蜂粮)(大幼虫)蛹工蜂。寿命:在采集季节平均寿命35 天左右。秋后所培育的越冬蜂一般能生存3-4 个月甚至5-6 个月。 雄蜂:(雄峰巢房)未受精卵3 天小幼虫(大幼虫)蛹雄峰7 天后才能起飞,12-27 日龄性成熟可以与蜂王交配。只有最强壮的才能与蜂王交配,交配后生殖器拉出会立即死亡。自然寿命3-4 个月(蜜粉充足的季节)。

中蜂养殖技术

厂的地方,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避免选择在其他蜂场蜜蜂过境地(其它蜂场蜜蜂飞经的地方。“过境地”易出现盗蜂)。 (二)蜂群的排列 中蜂的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当采用紧挨、横列的方式布置蜂群时,工蜂常误入邻巢,并引起格斗。因此,中蜂蜂箱,应依据地形、地物尽可能分散排列;各群的巢门方向,应尽可能错开。在山区,利用斜坡布置蜂群,可使各箱的巢门方向、前后高低各不相同,甚为理想。 如果放蜂场地有限,蜂群排放密集,可在蜂箱前壁涂以黄、蓝、白、青等不同颜色和设置不同图案方便蜜蜂认巢。 对于转地采蜜的中蜂群,由于场地比较小,可以3~4群为1组进行排列,组距1~1.5 m。但2箱相靠时,其巢门应错开45°~90°。当场地小、蜂群多,需要密排时,可采取分批进场的办法,把先迁来的蜂群在全场布开,2~3d后,再把后迁入的蜂群插入前批各箱的旁侧,这样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饲养少量的蜂群,可选择在比较安静的屋檐下或篱笆边作单箱排列。 矮树丛多的场地,蜂箱可以安置在树丛一侧或周围,以矮树丛作为工蜂飞翔和处女王婚飞的自然标记,也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蜂箱排列时,应采用箱架或竹(木)桩将蜂箱支离地面300~400mm,以防蚂蚁、白蚁及蟾蜍为害。 中蜂和意蜂一般不宜同场饲养,尤其时缺蜜季节,西方蜜蜂容易侵入中蜂群内盗蜜,致使中蜂缺蜜,严重时引起中蜂逃群。 (三)中蜂的饲喂 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授粉、取蜜和获得其他一些产品,而饲喂蜂群,正是为了上述目的所要采取的一种手段。因此,“该取则取,该喂则喂”,是养蜂入员在管理蜂群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

则。喂蜂的饲料,主要有糖浆、花粉、水等。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防止蜜蜂受饿。其方法有:(1)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直接倒入箱内的空脾上)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2)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2份白糖加1份水),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刺激蜂王产卵和促进工蜂育虫。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对蜂群进行饲喂,应注意:⑴不用来路不明的蜂蜜喂蜂,以防止蜂病的传染;⑵缺蜜群和强群多喂,反之少喂;⑶无粉期不奖励饲喂,以防蜜蜂空飞;⑷傍晚喂,白天不喂,饲喂期间要缩小巢门,以防盗蜂;⑸饲喂量以当晚食完为度;⑹在蜜源中断期喂蜂,应该防盗蜂,以免造成管理上的麻烦;⑺红糖、散包土糖、饴糖、甘露蜜等,在北方均不可当作越冬调料,以保障蜂群安全越冬。 3.饲喂花粉:花粉是蜜蜂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蜂群采集花粉,主要是用来调制蜂粮养育幼虫。1个强群在1年中,大约要采集25~35kg花粉。1万只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需消耗蜂粮1.2~1.5kg。粉源不足,会造成蜂王产卵减少和幼虫发育不良,严重影响蜜蜂群势的发展。此外,还会引起蜜蜂早衰及分泌王浆和蜂蜡的能力降低。因此,当蜂群在繁殖期内如果外界缺乏粉源时,必须及时补喂花粉。 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教程文件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一、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天气晴好,浆、蜜、粉高产大丰收;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大丰收的蜂场是蜂养人,早春养不起强群全年养弱群的蜂场是人养蜂。人养蜂的蜂场往往养不了几年就被蜜蜂吃光而破产了,蜂养人的蜂场可以世代养蜂兴旺发达。 不管定地或转地饲养,家庭养蜂最宜养160-180个大群。如果采取定地小转地饲养,一年就能稳产王浆1.5吨左右,加上蜜粉收入全年能有十多万元的产出,最少的也有几万元可以寄回家。遇到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足可以养活整个蜂场,开支了转地运费、饲养员的工资等成本后还能有所积蓄。而长期养弱群,杀鸡取蛋的蜂场,往往入不敷出,他们对如何饲养强群的把握太少,只好*蜂产品造假、掺假维持生计。这些养蜂者中的无赖,不仅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了我国蜂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议广大蜂友都来努力学习和掌握饲养强群得高产的技术,紧紧依*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增加收入壮大养蜂场经济实力,这是中国养蜂全行业良性发展所期待的模式。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

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

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

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 中蜂活框养殖应根据各地区差异及中蜂生物学特性 采取相应的饲养技术,这是养好中蜂达到高产的关键。现根据云南省的环境特点,将中蜂养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选择场地,合理排列蜂群。云南省内各地山区、半山区地理差异大,“-山皆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应根据各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开阔,蜂场上有稀疏灌木,夏天能遮荫,周围有杜鹃、油菜、南瓜、野藿香及野坝子等蜜、粉源丰富的地方。特别要做好蜂场周围的有毒蜜、粉源调查,以保证人、蜂安全。不要选择周围有糖厂或蜂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以免蜜蜂盗糖引起大量死亡。蜂群排列对中蜂饲养很重要,箱位要力求散放,巢门朝不同方向,以免引起错投,发生起盗现象。 2、培育适龄采集蜂。山区、半山区由于-年中主要蜜源植物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适龄采集蜂。保证在流蜜时有大量的青壮年蜂参加采集,达到增产目的。在花期之前40天左右就必须用蜂蜜水(1∶1)饲喂,以刺激蜂王产卵培育适龄采集蜂。经过各山区推广及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蜂场繁殖试验证明,增产效果明显。

3、采蜜繁殖两不误。花期开始,子脾已贮蜜。这时适时加础繁殖很重要。由于中蜂生物学习性,在外界缺蜜、粉季节蜂增殖不快,在蜜源流蜜季节蜂群繁殖快,所以应掌握该习性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如果有蜜压子并已全部封盖,应及时取蜜。摇蜜时,应采用“早、勤、稳、留”四字取蜜法。 4、育王分蜂。中蜂易分蜂,不易维持大群,应掌握育王时间。应在流蜜前50~60天自然分蜂之前育出新王。在大流蜜前把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作培育群,然后选择能维持大群、性情温驯、盗性弱、采集力强、抗病力强的蜂群幼虫用育王框复式移虫,10天后组织交尾群,11天介绍王台,等蜂王交尾后形成新分群就换去老王。这样能使蜂群维持强群,减弱分蜂意念,到流蜜期开始,不论新分群或原群,经过繁殖就有大量采集蜂投入采蜜。 5、巢虫防治。巢虫是中蜂群中蛀食蜡质、花粉和蜂蜜,毁坏蜜蜂的虫、卵和蛹。蛹受损坏后,变成“白头蛹”,严重时蜂群飞逃,造成损失。防治巢虫一定保持蜂脾相称,饲养强群,提出老脾,保持新脾。防治巢虫最好的办法是把冬季抽出的脾用升华硫或升华硫加奈粉熏烟杀灭几次,到来年春繁加入便可。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一、养蜂场的基本要求 1、蜂场环境 (1)蜂场周围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2)蜂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小气候适宜及面积广阔安静的场地。 (3)蜂场附近应有供蜜蜂采集的良好水源,水质符合NY5027中幼畜禽的饮用水标准。 (4)蜂场周围的作物和果园不能喷洒农药,也不能存放农药,如需对农作物进行施药,必须将蜂群转移现场。 (5)蜂场周围3公里内无大型蜂场,无以蜜、糖为生产原料的食品厂,无化工厂和农药生产厂。 2、养蜂人员 蜂场工作人员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严禁从事蜜蜂饲养和蜂产品生产工作。 3、饲料 (1)饲喂蜂群的蜂蜜、糖浆,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

(2)被污染的蜂蜜,生虫、霉变的花粉或花粉代用品禁止用作蜂群饲料。 (3)蜂花粉代用品禁止添加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抗氧化剂、防霉剂、激素等。 4、蜜源 (1)距蜂场3公里范围内应具备丰富的蜜源植物。定地蜂场附近至少要有两种以上主要蜜源植物和种类较多、花期不一的辅助蜜源植物。(2)半径5公里范围内存在有毒蜜源植物的地方,在有毒植物开花期,应将蜂群移。主要有毒植物为雷公藤、博落回、藜芦、紫全藤、钩吻、乌头等。 5、养蜂机具 (1)蜂箱、隔王板、饲喂器、脱粉器、集胶器、王台条应选用无毒、无味材料制成。 (2)分蜜机选用不锈钢或全塑无污染分蜜机。 (3)割蜜刀选用不锈钢割蜜刀。 6、引种 禁止从疫区引进生产用种王、种群或输送卵虫养王。 二、蜂群管理

1、基础管理技术 (1)蜂群的箱内检查。 检查箱内有无蜜蜂、蜂王、王台、产卵情况、幼虫发育情况,箱内有无花粉,是否有分蜂热,有无蜂螨、蜡螟或其它病害。 (2)蜂群的箱外检查 检查箱外死蜂多少、有无病、进蜜情况和采花粉多少,有无盗蜂发生、胡蜂等敌害情况。 (3)蜂群的饲喂 ①补饲:当检查蜂群无糖时进行补饲。糖:水=2:1,用文火化开,放冷后喂蜂。每天晚上喂,饲喂量以蜂群当晚能搬尽为准。 ②奖饲:当需要刺激蜂群繁殖时,进行奖饲。糖:水=1:1.5,一次喂量100-200克。 ③喂花粉:在蜂群内无花粉时,就要喂粉。用花粉加糖水(糖:水=0.5: 1)混合饲喂,其混合比例为花粉:糖水=1:0.8,喂法分为脾上梁喂、饼喂、灌脾喂三种。 (4)分蜂 在外界有蜜、粉源时,为扩大蜂场的蜂群数,采用人工方法把一群蜂分为2群或数群,然后介入蜂王或介入老熟王台。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1、在一些蜜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组织强群生产蜂蜜。 2、对中等群势的蜂群,可用1:1的糖水奖励饲喂2~3次,刺激蜂王多产卵,为下个月主要蜜源期的到来培育更多的采集蜂。 3、群势强的蜂群可出现雄蜂房,不久就可见自然王台,可选用 群势壮、抗逆性强的蜂群培育一批优良成熟的王台,适当更换一批 老劣蜂王。 4、将3脾以下的弱群合并成6~7脾的强群,为下个月的主要流 蜜到来做好准备。 5、做好有病群的防病治病工作,以保证到下个月的主要流蜜期 到来时做到不用药。 1、自然法(模仿自然环境)养殖。中蜂最大的缺点是怕巢虫,这 使得许多中蜂养殖户放弃养殖。一是通过模仿自然环境养殖、改进 饲养方法,把蜂箱加高在箱底通一个1厘米直径的洞,洞下面放一 盆水或者做个水池,这样蜜蜂会把巢虫通过箱底的洞清理到水里而 且夏天有水可以降温加湿更接近自然状态;二是培育抗巢虫品种,通 过养强群来达到目的,如淡红王等品种,确保大多数有12框中蜂标 准框以上的大群,“力量大”则不怕巢虫、并且箱内的清理能力非 常强,产量高而且用药少污染少。 2、注意湿度、温度调节。温度:冬春两季,蜂箱要晒太阳取暖;炎热的夏季,蜂箱一定要在树下或者阴凉的地方,确保蜂箱周围的 环境基本上在30℃以下较好;湿度:中蜂比较喜欢潮湿的环境(箱内 环境),因此在干旱地区或者干旱季节,要在箱的下面放一水盆或者 造一水池。 3、适当补喂糖(蜜),促进繁殖。中蜂虽然节约勤劳、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散蜜,在蜜源不多的时候也可以取蜜在零散蜜丰富和小

蜜源的时候可以大量取蜜(三框的小群势也可以取蜜)。但是,如果 外界蜜不足,蜂群就减少或者停滞繁殖,这对群势发展不利,适时、少量的人工加喂糖(蜜)即可以弥补。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三篇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三篇 首先是饲养环境的选择,养殖场地要求坐北朝南、干燥通风。还有就是蜂箱要严密无 缝隙。接着就是合理管理,包括蜂种选择、蜂王管理、群温调控管理、蜂群饲料管理。最 后就是适度的生产,待巢脾上的蜂蜜封盖并成熟后再取,这样取的蜂蜜才是优质蜜。 夏季养蜂治螨的方式如下: 关于治螨的方式,其实与季节没有关系,只是说我们应该选择较好的季节,一般春季 为了夺取大蜜源,在早春的时候治螨比较好,治疗后可以到秋季,而秋季治螨有利于蜜蜂 越冬,所以意蜂养殖一般都是一年两次治螨,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而中间需要注意 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交替用药。 其实不管是春季治螨还是秋季治螨,想要彻底的治疗好蜂螨都是比较难的,过了一段 时间又开始复发,所以一年两次治螨,一般每次都是有蜂螨的,所以在夏季的时候如果发 现蜂螨严重,还是需要治疗的。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1、在一些蜜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组织强群生产蜂蜜。 2、对中等群势的蜂群,可用1:1的糖水奖励饲喂2~3次,刺激蜂王多产卵,为下个 月主要蜜源期的到来培育更多的采集蜂。 3、群势强的蜂群可出现雄蜂房,不久就可见自然王台,可选用群势壮、抗逆性强的 蜂群培育一批优良成熟的王台,适当更换一批老劣蜂王。 4、将3脾以下的弱群合并成6~7脾的强群,为下个月的主要流蜜到来做好准备。 5、做好有病群的防病治病工作,以保证到下个月的主要流蜜期到来时做到不用药。 中蜂饲养方法要点 1、自然法(模仿自然环境)养殖。中蜂最大的缺点是怕巢虫,这使得许多中蜂养殖户 放弃养殖。一是通过模仿自然环境养殖、改进饲养方法,把蜂箱加高在箱底通一个1厘米 直径的洞,洞下面放一盆水或者做个水池,这样蜜蜂会把巢虫通过箱底的洞清理到水里而 且夏天有水可以降温加湿更接近自然状态;二是培育抗巢虫品种,通过养强群来达到目的,如淡红王等品种,确保大多数有12框中蜂标准框以上的大群,“力量大”则不怕巢虫、 并且箱内的清理能力非常强,产量高而且用药少污染少。 2、注意湿度、温度调节。温度:冬春两季,蜂箱要晒太阳取暖;炎热的夏季,蜂箱一 定要在树下或者阴凉的地方,确保蜂箱周围的环境基本上在30℃以下较好;湿度:中蜂比 较喜欢潮湿的环境(箱内环境),因此在干旱地区或者干旱季节,要在箱的下面放一水盆或 者造一水池。

中蜂养殖技术手册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 石林县圭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石林县彝岭谷专业养殖合作社 2018年10月

【 目录 一、品种简介--------------------------------------------------------3 二、基础知识简介--------------------------------------------------3-4 三、中蜂一般管理技术--------------------------------------------4-14 四、分阶段管理---------------------------------------------------14-15 五、蜂场卫生及防疫-----------------------------------------------15 $ —

一、品种简介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 二、基础知识简介 (一)蜂群的组成 蜂王:1只(正常情况下),产卵。体型最大。 雄峰:数百上千(有季节性出现),与蜂王交配。体型较大 工蜂:数千至数万,工作:饲喂、分泌蜂王浆、采集花粉等。体型最好。 蜂王:王台,杯状、表面圆形,内径6-9mm,培育处女王。 雄峰:雄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培育雄峰、贮存蜂蜜。 工蜂:工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数量最多,位于巢脾上、中部,培育工蜂、贮存蜂蜜、蜂粮(花粉+花蜜) (二)生长发育阶段 )

中蜂养殖技术入门

中蜂养殖技术入门 蜜蜂是人类的益虫。它为作物传粉,使其产量增加几倍至几十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中蜂蜜更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广受推崇,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近年来我国中蜂蜜消费量不断增加,且价格再持续攀升,养一箱蜂可以有2000多元的收入,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很好的致富途径。 本节课程将为大家讲解养殖蜜蜂需要了解的几项重要基础知识。 1、如何选择养蜂的场地 (1)蜜源丰富、交通方便:蜜源是蜜蜂养殖的基础,丰富的蜜源是养殖成败的关键;而便捷的交通有利于管理。 (2)气候适宜、水源良好:蜜蜂适宜生活在15-25℃的气温,空气湿度70-90%的环境,也需要洁净的水源。 (3)背风、向阳:阳光有利于提高蜜蜂的活力,大风一方面阻碍蜜蜂飞行,另一方面降低蜂箱内的温度,因此选择背风向阳的区域作为蜂场。 (4)蜂场应面积宽阔、安全、蜂群密度适当,以避免盗蜂的发生和充足的蜜源。 2、贵州主要蜜源植物 贵州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油菜4、紫云英4、柑橘4-5、槐树4-5、板栗5-6,荆条6-9、乌桕6、五倍子9-10、荞麦等10-11,枇杷12,千里光12-1,还有数不尽的野花为蜜蜂提供食物,山地立体生境又延长了花期,因此贵州是中蜂养殖的天堂。 3、蜂群排列

由于中蜂的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当采用紧挨、横列的方式布置蜂群时,工蜂常误入邻巢,并引起格斗。依据地形尽可能分散排列(间距5米);各群的巢门方向,应尽可能错开。下面垫高40cm。 4、人工育王: 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成员,失王后往往造成蜂群损失,人工育王可以提高蜂 群的产量。具体操作为①第一天将蜂王带一脾提走,人为制造失王的氛围,易 于接受王台。②第二天早上制作王台(蜡杯),装上育王框,让蜜蜂整形两小 时。 ③移虫:提出育王框,采用弹性移虫针,移虫针舌部紧贴巢房底插入幼虫下方, 连虫带浆提起,移至人工台基底部,轻按竹推杆,将幼虫带浆推至台基底部。④放入育王群,每天晚上奖励饲喂(4天以上)。⑤10天以后介绍王台至交尾群(或换王群),一个星期内最迟10天内检查新王产卵情况,没有产卵的交尾群及时合并(或诱入新王)。 5、合并蜂群 春季和秋季弱群发展缓慢,或者蜂群丢失蜂王时,需要合并蜂群。 巢箱合并操作方法:(1)时间选择在傍晚操作。(2)将并入群(通常是弱的无王群、有王群(去王)巢门关闭。(3)将弱群移至原群(有王群)旁边,连蜂带脾提出放入原群空的一侧,靠近中间隔板放置排列。(4)用竖隔板或竖隔王板加报纸将原群的巢箱居中分为左右两部份,将报纸整理好,隔离原群。并入群箱内的蜜蜂一起抖入原群,盖上副盖(纱盖)检查隔板不能让左右蜜蜂此时互通,盖上覆布和大盖,关闭并入群侧巢门,2天以后检查,蜜蜂自己咬穿报纸,自由通过而不打斗即合并成功。(5)拿走中间隔板(隔王板)将残余报纸清理掉,整理蜂路,并入原群,开启巢门。 6、人工分蜂

中蜂养殖技术手册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石林县圭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石林县彝岭谷专业养殖合作社 2018年10月

目录 一、品种简介--------------------------------------------------------3 二、基础知识简介--------------------------------------------------3-4 三、中蜂一般管理技术--------------------------------------------4-14 四、分阶段管理---------------------------------------------------14-15 五、蜂场卫生及防疫-----------------------------------------------15

一、品种简介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二、基础知识简介 (一)蜂群的组成 蜂王:1只(正常情况下),产卵。体型最大。 雄峰:数百上千(有季节性出现),与蜂王交配。体型较大 工蜂:数千至数万,工作:饲喂、分泌蜂王浆、采集花粉等。体型最好。 蜂王:王台,杯状、表面圆形,径6-9mm,培育处女王。 雄峰:雄峰巢房,正六边形、径5.0-6.5mm,培育雄峰、贮存蜂蜜。 工蜂:工峰巢房,正六边形、径4.4-5.1mm,数量最多,位于巢脾上、中部,培育工蜂、贮存蜂蜜、蜂粮(花粉+花蜜) (二)生长发育阶段 蜂王:(王台)受精卵3天 小幼虫:5天末封盖,5次蜕皮(大幼虫)蛹 处女王:6-9天与雄蜂交配产卵。由工蜂饲喂,小幼虫食用蜂王浆,产卵期饲喂蜂王浆。寿命5-6年,大于540日龄后产卵量明显下降。最好每年更换。处女王会杀死所有的王台的蛹;处女王之间相互搏斗,只到只剩下一只。除了交配,一般不出箱。 工蜂:(工峰巢房)受精卵3天小幼虫(3日龄喂给蜂王浆,3日

养殖蜜蜂的管理技术及要点

养殖蜜蜂的管理技术及要点 蜜蜂饲养是一种普遍的农牧业农村养殖项目,其具有优良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尤其是时下目前市面上针对蜂产品的要求日渐上涨,因而也吸引住了众多蜂农的添加。但不管哪样农村养殖项目,其核心技术就取决于管理,若管理水准不及时,饲养收益的提升总是越来越远。下边一起来看一下蜜蜂的管理技术性及关键点。 1、繁殖期管理 春天是蜜蜂繁育的关键期,这时提升春天管理工作中,应科学研究、有效的操纵调整蜂窝中央政府溫度,一般状况下,将其操纵在33-35℃比较适合。另外还能以蜜蜂出示充足的气垫粉底源,并适度开启蜜蜂箱,能够让蜜蜂出巢,推动蜜蜂代谢翱翔。此外,也要時刻留意天气变化所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初春寒潮季节,还应提升人工服务隔热保温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将蜂窝变小,促使蜂群更为的聚集。 2、流蜜期管理 能够利用糖桨与蜜源的蜂蜜柠檬水来吸引住蜜蜂酿蜜,并在蜜蜂酿蜜以前,对蜜蜂提早上花,激励蜜蜂积极主动的酿蜜。另外还解决蜂窝的出巢的道路开展

认真仔细,保证开启,便于于开展酿蜜。此外还应搞好蜂群辅导工作,防止在酷热的下午立即直射在蜂箱的巢门与前壁,给蜂群成才带来不利危害。 3、过冬管理 过冬期内常常会造成缺蜜状况,这时应立即补充精饲料,可将贮备脾取得房间内溫暖1天,随后换入蜂群。一样过冬期内假死现象也很普遍,假如发觉此类情况后,一般不超过1周,在晚上马上把该群蜂搬至溫暖房间内,渐渐地开启蜂箱,速用温蜂蜜柠檬水(温度在25℃上下)喷撒已发觉的装死蜂群,可将90%之上的装死群救回来。此外,蜂脾实际上也是能够利用下的,蜜源充裕的情况下蜂脾一般会较为分散化,由于要预防蜂热。冬季则能够适度的紧脾,那样有益于蜂箱的隔热保温,蜂脾的间距缩小了,强冷空气就不易侵蚀到蜂群。 4、喂养管理 补饲:当查验蜂群低糖时开展补饲。糖:水=2:1,用文遗体火化开,放冷后喂蜂。每晚喂,喂养量以蜂群那天晚上能搬尽为标准;奖饲:当必须刺激性蜂群繁育时,开展奖饲。糖:水=1:1.5,一次使用量100-200克;喂花粉:在蜂群内无花粉时,就需要喂粉。用花粉加红豆糖水(糖:水=0.5:1)混和喂养,其混和占比为花粉:红豆糖水=1:0.8,喂法分成脾上梁山喂、饼喂、灌脾喂三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