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总论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总论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总论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总论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热潮,景观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容。

下面介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相关容,它包括:风景园林建筑概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庭院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单体设计。

一、风景园林建筑概述

就景观自身而言,北京大学俞坚教授认为应该从五个层次来理解:

(1)第一层含义景观是美,是理想。人们把他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景观的概念最

早的来源是画,一幅风景画,它是有画框的,这画框是人限定的,

是人通过审美的趣味提炼出来的。景观一开始就是视觉审美的含

义。但人的审美趣味是随着社会发展,随着经济地位变化而不断

变化的,所以人所了解的景色也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想象中的理

想景观概念的变化导致城市的变化。这是关于景观作为视觉美的

含义理解。

(2)第二层含义景观是的栖息地,是居住和生活地。人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资源,获取庇护、灵感以及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所以景观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3)第三层含义景观是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在这个层次上,它与人的情感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外在于人情感的东西。但作为一

个系统,人是更客观的地站在一个与之完全没有关系的角度去研

究景观,所以景观就变成科学的研究对象。

(4)第四层含义景观是“符号”。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有其背后的含义。景观是关于自然与人类历史的书。所以说,景观需要人们

去读,去品味,去体验,正如读一首诗,品味一幅画,体验过去

和现在的生活。

(5)第五层含义景观是土地之“神”。我们都知道宗教的神,神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精神寄托。那么人对景观的寄托使景观有了神性。

可见,风景园林建筑是一涵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不单纯是‘艺术’或‘自我表现’,而是一种规划未来的科学;它是依据自然、生态、社会、技术、艺术、经济、行为等科学原则,从事对土地及其上面的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的规划和设计,以使不同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均衡关系的一门科学。

风景园林建筑所涉及的容及围是相当广泛的,其复合性、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经济型、生态性是风景园林建筑所具有的特点。

本质上讲,景观设计就是土地设计。首先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区域尺度上的,在几百、几千、上万平公里的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其次是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再次,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第四,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第五,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第六,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室区的设计;当然还有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总结起来,风景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组织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点景、构景与风格风景园林建筑有四个主要构成要素,即山、水、

植物、建筑,在多情况下,建筑往往是风景园林中的主要画面中心,是构图中心的主体,没有建筑就难以成景,难言园林之美。

(2)赏景赏景即观赏风景,作为观赏园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俄关键,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洞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的位置、朝向、开敞或封闭、门窗形式及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使观赏者能够在视野围摄取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3)组织游览路线风景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对一个建筑群组而言,应该有入口、门厅、过道、次要建筑、主体建筑的序列安排。对整个风景园林而言,从大门入口区到次要景区,最后到主景区,都有必要将不同功能的景区有计划地排列在景区序列轴线上,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展示层次,又有多样变化组合形式,以达到应用与造景之间的完美统一。

(4)组织园林空间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的容,风景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觉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

关注以下几个面的容与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法和理论,以强化风景园林的景观品质和环境效果。

(一)构思与创意

风景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一样在设计前期首先要有好的构思和立意,这既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种组景、构图手法的依据,所谓“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的构思与创意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重视建筑功能的同时,强调构思与立意。

2)在强调景观效果的同时,突出艺术的创意。

3)风景园林的构思与创意始终以环境条件为基础。

(二)相地与选址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庭院的总体设计,首先重视利用天然环境、现状环境,不仅为了节省工料,重要的是得到富有自然景色的庭园总体空间。

因此,在风景园林建筑的相地与选址中应符合如下原则:

1)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既尊重大的环境,也要注意席位的因素,如一草一木。

2)选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的设计思想,做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3)同时关注其他环境因素,如气候、朝向、土壤、水质等。

(三)组合与布局

组合与布局问题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法的中心问题,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形式和法,中国城市型以建筑功能为主的庭园,常以厅堂建筑为主划分院宇,延续庑廊,随势起伏;路则曲径通幽;低处凿池,面水筑榭;高处堆山,居高建亭;小院植树叠,高阜因势建阁,再铺以时花绿竹。在具体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建筑空间组合与布局中注意加强对比,如体量的对比、形式的对比、明暗虚实的对比等。

2)注意园林建筑空间的流通和渗透,如相邻空间的流通和渗透、室外空间的流通和渗透等。

3)丰富空间序列与层次,这也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总原则之一。(四)因景与借景

在风景园林造景中如利用植物香气以怡悦身心、营造气氛、增添游园情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兰香馥郁的兰圃、拙政园中的“荷风四面”等都是借香组景的例。

在风景建筑的因景与借景中应符合如下原则:

1)在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借景的主要原则是应因景而借、借景有因,根据环境的特色、需渲染得气氛及造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组景手法和借景要素来达到借景的目的。

2)欲达到借景的目的,注意风景园林及园林建筑的选址也非常重要。

3)注意处理好借景对象及本景建筑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当的得景时机(五)尺度与比例

针对不同情况造景的需要,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尺度和比例要求亦不同除遵循一般视觉规律以外,风景园林建筑在具体设计中还应注意下面的原则:

1)规模大小不同的风景园林,其园林建筑的尺度感要求不同,因而比例也不同。

2)风景园林建筑自身的尺度感也很重要,应注意推敲门、窗、墙身、

栏杆、踏步、廊道等各部分细部的尺度及和建筑整体的关系,力求给人以亲切舒适感。

3)风景园林建筑的比例尺度应与边环境如小品、植物等的大小及形态相协调。

4)风景园林建筑有观景与被关的区别,其尺度处理在外空间的联系与过渡面,应注意根据不同视距、视角的差异去设计。

(六)色彩与质感

风景园林建筑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色彩与材料的配合同一色彩用于不同质感的材料效果相差很大。它能够使人们在统一之中感受到变化,在总体协调的前提下感受到细微的差别。颜色相近,统一协调;质地不同,富于变化。充分运用材料本色,可减少雕凿感,使色彩关系更具自然美。我国南民居和园林建筑中常以不加粉饰的竹子作装饰,其格调清新淡雅、纯朴自然、极具个性。

2)把握色彩的地域性、民族性色彩的运用和审美是以多数人的感受所决定的。但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的影响,不同民族与人种对色彩也着不同的喜好。气候条件对色彩设计也有很大影响。我国南多用较淡或偏冷的色调,北则多用偏暖的颜色。潮湿、多雨的地区,色彩明度可稍高;寒冷干燥的地区,色彩明度可稍低。同一地区不同朝向的室色彩也应有区别,的房间,色彩可以偏冷;阴暗的房间,色彩也应暖一些。

3)照明式及光色时影响风景园林建筑色彩和质感特征的重要因素各种各样的灯具及不同光源的情况下,都会使风景园林建筑的色彩和质感发生变化,从

而造成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七)结构与形态

建筑结构是风景园林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风景园林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风景园林建筑的结构美、形态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风景园林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风景园林建筑在结构和形态面的设计中应注意下面几点:

1)结构与形态是相辅相成的,是体现风景园林建筑风格与特征的重要面,在设计中应合理选择和运用。

2)风景园林建筑的形态很重要,结构是形式的载体,但应注意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

3)风景园林建筑的结构与形态应与边环境的尺度及形态相协调。

(八)可解与可索

可解性与可索性是风景园林建筑具备良好价值观的重要特征,围绕这两个面,在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可解性与可索性是相关联的两个因素,在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应同时兼顾,不能只注重一个面。

2)风景园林建筑的可解性与可索性与建筑的形态、空间、序列、风格特征及设计意图有直接关系,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

3)风景园林建筑的可解性与可索性应与边环境的整体相协调。

三、建筑庭院设计

建筑庭院空间的基本概念:由建筑与墙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并具有一定景象。

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庭院空间是室空间的调谐和补充,是室空间的延伸和扩展,可以认为是整个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之中,庭院空间可作为人们室活动场地的扩大和补充,并可有组织地完善与自然空间的过渡,因而庭院空间又是建筑与自然的中介性和过渡性空间。

(一)传统庭院空间的围合与构成

归纳起来,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围合形式有以下五种:

1)以院墙围合建筑或建筑群以成庭院空间。当建筑规模较小时,院墙与建筑构成主要的庭院空间;当建筑规模较大时,院墙往往成为建筑群的境界。

2)以建筑围合室外空间以成庭院空间。这是我国传统的常用建筑布局形式,往往是一正二厢,有时加上倒房座下,形成我国典型的三合或四合院落。

3)以建筑与墙垣、廊庑,共同围合空间以成庭院空间。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与民居中,都采用这种灵活多变的形式。

4)以建筑围合建筑以成庭院空间。这种围往往是为了突出中心的主要建筑,庭院空间常常因此而成为很好的过渡空间,在不少寺庙与宫殿布局中常常采用。

5)以庭院围合庭院的形式。即院中套院、院中有院,形成“庭院深深深几”的幽深的空间意境。

(二)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类型与平面布局

庭院类别及平面布局依划分标准不同而异。

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类型按庭院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相应具有的使用功

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

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热潮,风景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的优势有哪些?又有哪些劣势?本文首先分别论述了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特点以及普通建筑的设计特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将二者进行比较,从而使人们了解到风景园林建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关键字:风景园林建筑普通建筑比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林立而起,人们每天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下,生活逐渐失去了活力,没有了自然色彩,人们越来越渴望能更贴近自然,能每天生活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因此,风景园林建筑就应运而生。风景园林建筑是将园林设计融入建筑之中的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它同传统的普通建筑有很多区别,下面就由风景园林建筑的特点入手,逐步展开对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 1风景园林建筑特点 风景园林建筑就是通过使用各种自然设计要素来创造和安排室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它的设计理念是既要满足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又要保证其实用性。风景园林建筑的根本本质是它具有综合性,它结合了风景园林的设计特点以及现代建筑的构造方法,达到了一种既可以美观又不失实用的效果。与风景园林相比,观赏园艺失却了空间,景观设计失却了生命,环境艺术失却了科学,城市森林失却了文化,国土规划失却了艺术,可以说,风景园林综合利用了科学和艺术的手段为人类营造了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人们居住在风景园林建筑中时,不仅感受到了山水、花木等自然的有形的实体感官之外,更切切实实通过这样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拥有不同的情感反映,在享受现代科技建筑带来的舒适安全的同时还体验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风景园林建筑可根据不同功能用途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以中、小型民用公共建筑为主和以服务类风景园林建筑为主,如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环境类建筑、服务类建筑、文化娱乐类建筑等等。 风景园林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正如上文所说,它的建筑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诸如普通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手段等基础物质,同时结合当代经济发展、政治思想、传统的文化历史以及艺术技巧为人们营造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因此,它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具有独特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普通的建筑物没有的,概括其特点可表述如下:强调游憩休息功能,让人们在居住生活的同时,还能感到轻松愉快的感觉;形态千变万化,因为风景园林建筑是借鉴园林艺术而建造的,因此它秉承了园林设计千变万化、生动活泼的特点;强化景观效果,风景园林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因此

《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74)《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网上作业题 及答案 [0674]《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 第一次 [论述题] 3、建筑物平行双跑楼梯数据设计的对象有哪些?简述其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论述题] 2、建筑设计的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论述题] 1、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二次 [论述题] 4、建筑平面空间组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 [论述题] 6、建筑物的构造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论述题] 5、简要说明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 参考答案:第三次 [论述题]10、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

么? 参考答案: [论述题] 9、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 1 - 参考答案: [论述题]8、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参考答案: [论述题] 7、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四次 [论述题] 园林专业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课题---大门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大门的功能组成关系和流线设计,将整体建筑拆分为各类房间,单独设计后重新组装。2.学习多个使用房间的平面组合原则,掌握功能主次,空间主次,内与外,闹与静,功能流线等处理方式在设计中的适用。 3.学习建筑的平向形态设计技法。 4.学习建筑的立面形态设计技巧及屋顶的搭接方式。5.学习建筑的结构组成及剖面设计。 二、作业内容 选择综合性公园入口作为设计基址,基地长40米,宽15米建筑面积60--65平方米

包括:售票室12平方米收票室8平方米办公室16-18平方米值班室12-15平方米 厕所设计四个蹲位8平方米 注:露台、平台、无遮盖廊道不计入建筑面积 三、图纸深度 规格A2幅面2张,淡彩 内容1基地总平面2建筑平面一层及二层3建筑立面四个4建筑剖面2-4个5细部节点大样2个 6建筑轴测图根据设计可增加表现的内容 比例根据图面设计选用1:100,1:50;1:20,基地总平面可使用大比例四、评分标准: 总分100,评价指标6大项建筑总体构思―20分 内容:总图及基地条件分析;建筑总平面功能及流线设计 建筑技术设计―25分 内容:功能房间的面积,采光,通风及服务功能的满足;建筑构造 选型及尺寸;交通数据计算;建筑规范的满足 - 2 - 平面、立面及体型创意设计―20分 内容:平面、立面及体型造型设计;造型立意;色彩方案;光影设计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试题汇总整编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 2、绿化 3、体量对比 4、流动景框 5、尺度 6、建筑庭园 7、什么是园林建筑小品? 8、什么是花架? 9、什么是梯级与蹬道? 二、问答题 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创造中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 2、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来加以区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3、述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不同之处。 4、简诉承德避暑山庄在立意上的巧妙利用? 5、叙述园林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6、取得庭景的相互延伸效应,一般可以通过哪三种手法? 7、庭园组景手法 8、庭院灯可分为几类? 9、园林铺地分为几种? 10、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建筑中有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 1、园林的基础地貌是() A. 土地和水体 B. 土地 C. 水体 2、研究如何去创造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学科称为() A. 造园学 B. 园林学 C. 环艺学 3、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 A. 江南园林 B. 皇家园林 C. 寺观园林 4、“枯山水”起源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法国 C. 日本 5、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 A. 古埃及和古希腊 B. 古埃及和古罗马 C. 古希腊和古罗马 6、()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 A.京都龙安寺南庭 B.桂离宫 C.茶庭 7、法国的凡尔赛宫,由()大师设计建造。 A.孟萨 B.勒诺特 C.勒沃 D.路易十四 8、颐和园又名()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9、()重建清漪园并改名。 A. 光绪十四年 B.咸丰十年 C.光绪十年 10、辋川别业是由()所设计。

风景园林与建筑设计配合的认识

一、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 风景园林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总在刻意强调园林和景观的区别,但是事实上,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英文均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只是国内流派学术观点不同而已。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就是同根同源的。刻意区别二者是极其不利于本学科的发展的。 特点: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我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 1.1东西方景观园林设计对比 东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由于东西方国家存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模式等等的差异,还有不同民族部落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创造有着各自的认识,使得景观园林设计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对比东西方景观园林设计的不同,有助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和交融。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景观园林设计可以追溯到夏周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东方园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园林的创造就像中国的书法和水墨画一样“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把人工制造的美与自然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中国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上要求很高,

论述风景园林学和建筑学

论述风景园林学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植物园艺学、环艺之间的关系 风景园林学(又称景观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方法得以实践,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涉及气候、地理、水文等自然要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工构筑物、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色彩等人文元素,是一个地域综合情况的反映。因此,风景园林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多知识的相对复杂的应用科学。 从涉及相关学科来看,主要和理工学科、农林学科、医学生理学科、艺术设计学科以及社会人文学科相关。从具体学科分支内容上来看:理工类涉及生物学、植物学、地理地质学、土木建筑学等,生物栖息地、植物造景应用、自然与人文地理、地形地貌、环境灾害、水土保持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建筑构筑物造型、设计、施工、结构等。 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所以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这样看:风景园林学,属于环境学科。建筑学,属于建筑与环境学科。园艺学,属于农学科。细分下去是这样: 风景园林:偏重景观设计,设计内容涉及建筑、园林、水系、道路交通等多方面的景观的设计工作,毕业有可能是农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不同的院校不一样 植物园艺学:偏重植物学,园林和树木学课程比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关注度大,其他的学习和就业方面同风景园林差别不大,毕业有可能是农学学士学位 城市规划:偏重规划,对理科文化课要求比较高,简单的说就是合理的对城市各类用地进行分划,对城市的用地、市政、交通、园林、环保等多方面都需要考虑,景观也含在内,但做的比较宏观。毕业是工学学士学位。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在通常情况下,它更多的是指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因此,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 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 2.专业基础课 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

园林建筑设计考试卷A

园林建筑设计考试(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 20分) 1.建筑物基础是在地面以上,即地基之上的承重构件。 ( ) 2. 园林建筑构成的六要素是指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 ( ) 3.建筑地基指的是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 ) 4.墙体砌筑不应出现连续的垂直通缝。 ( ) 5. 建筑设计的三原是:适用、坚固和美观 ( ) 6.屋面如采用小块瓦铺设时,屋面坡度宜小些。 ( ) 7.园林建筑在园林空间中,只有自身的使用功能要求 ( ) 8.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是土地、水体、植物、建筑 ( ) 9.布局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 ( ) 10.建筑基础所采用的材料有耐久性要求。 ( ) 11.刚性基础抗压强度好,抗弯强度差。 ( ) 12.建筑物总荷载愈大,要求基础底面积愈大。 ( ) 13.园林建筑中的虚实分别指的是窗和墙。 ( ) 14.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 ) 15.峨眉山牛心亭属于山顶建亭。 ( ) 16.按经营位置的不同,廊可分为平地廊、爬山廊和水廊。 ( ) 17.一般城市公园次要入口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 ( ) 18.北海公园濠濮涧爬山廊是斜坡式的。 ( ) 19.拙政园的香洲和怡园的画舫斋堪称舫之佳作。 ( ) 20.“洗秋”和“饮绿”是颐和园谐趣园内的两座水榭。 (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 30分) 1.37墙指的是( )。 A .一砖墙 B .二砖墙 C .一砖半墙 D .都不是 2. 标准砖的正确尺寸是( )。 A .240*120*60 B .240*115*60 C .240*115*53 D .240*115*55 3.住宅建筑单扇门宽度不大于( ) 。 A.900mm B.750mm C. 1000mm D.850mm 4.立意是( )的体现,又是设计中各种构图手法的根据。 A .设计效果 B .设计目的 C .甲方意愿 D .设计思想 5.混凝土试块一组应做( )。 A .一块 B .二块 C .三块 D.六块 6. 刚性基础一般适应楼层( )。 A.五层 B.七层 C.多层 D. 高层 7. 考虑自然式园林选址,最好是( )。 A .山林、湖沼 B .平原、山地 C .丘林、山林 D .盆地、湖沼 8. 以下关于园林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传统的中国式塔采用的是连续韵律 B .假山洞穴的内外空间可形成明暗对比 C .北海的白塔是全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 D .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采用的是对称均衡 9. 处理色彩与质感的主要手法是( )。 A .节奏和韵律 B .统一与变化 C .对比和微差 D .比例与尺度 10.一般砖墙厚度为240mm ,采用双面抹灰时,隔声可达( ) A.60dB B.55dB C.50dB D.45dB 11.夏季高温混凝土施工时可掺的外加剂( )。 A.泵送剂 B.减水剂 C.早强剂 D.缓凝剂 12.凡尔赛宫的园林形式属于典型的( )。 A .庭园 B .风景式园林 C .规整式园林 D .混合式园林 13. 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方法可以增加艺术效果。 A .空间的大小对比 B .空间方向变化 C .空间明暗变化 D .全部 14.坡度是指( )。 A. 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比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这两点间的高差之比 C. 斜边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 D. 水平距离与斜边距离之比 15. 作为点缀风景的园林建筑常构成风景画面的( ) A 、主景 B 、配景 C 、背景 D 、前景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决定建筑尺度依据的是( )。 A .功能 B .审美 C .空间 D .环境特点 17.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采用了( )的造景手法。 A .利用空廊互为因借 B .利用景窗互为渗透 C .利用门洞互为引伸 D .利用影射丰富园景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0T10:42:52.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顾小艺[导读] 形成了传统的建筑观、审美观、空间观等,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汲取我国传统景观建筑的精华,真正服务于当今人民。园林中的景观建筑,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达到过高度成熟阶段,它的许多设计观念与手法有东省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园林中景观建筑富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形成了传统的建筑观、审美观、空间观等,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汲取我国传统景观建筑的精华,真正服务于当今人民。园林中的景观建筑,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达到过高度成熟阶段,它的许多设计观念与手法有恒久启示意义。 关键词:建筑;景观;园林 园林景观要想达到理想化的效果,不仅需要自然景观,同时还应适当融人人文景观,通过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内涵丰富。在这一过程中园林设计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园林景观建筑的合理应用,以及在设计的时候采用富有艺术性的想法进行合理的搭配,整体的提升了园林景观建筑的优雅性,同时还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景观建筑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全面探讨。 1 园林景观中的亮点———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是建造在园林中供人观赏和游憩的建筑场所,有亭、台、楼、阁、小桥、曲廊、花池、围墙等等,在构成园林景观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景观建筑的形式多样,色彩丰富,还有屋面、门窗、挂落、围栏、座凳等部分的装饰,使得建筑本身就能成为一道景观,与周围环境互相衬托,起着点缀风景和组织环境视觉导向作用。成功的景观建筑可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带出亮点。在整个园林设计的环节中,通过立意能够将整个工程的各项内容有机串联起来,通过整体的设计规划,来实现设计师的艺术构想,立意将对园林工程有着系统性影响,是整个园林的核心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准。 2 景观建筑的实际应用 2.1 亭 亭在园林景观中常用作点景、供游人驻足观景、小憩、纳凉、避雨。特征是通透玲珑,拥有相对独立的建筑形象。亭的形式主要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类。传统形式有单柱亭、圆亭、方、长方、三角、多边形、半圆、十字、梅花、海棠、双菱形、多单体组合等平面形式。屋顶则有单檐、重檐、三重檐的悬山、歇山、攒尖、卷棚、盔顶、十字等形式。现代形式的屋顶则有平面、弧面、双曲面、坡顶、构架等形式,加上建筑材料有木、石、竹、草、钢筋混凝土、金属、拉膜等,使亭子的造型千差万别、变化丰富,有雄伟壮观,有灵巧飘逸,有简朴粗犷,有华丽精致、有亭亭玉立、有端庄华贵。亭是园林景观中的构景要素,有观景和点景的作用,所以其选址很重要。要满足在亭内朝外有景可看,又要满足整个园林景观构图的要求,能做到画龙点睛,作为构图的焦点,带出高潮的作用。 2.2 桥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中,通过加人河流的元素将能够使得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够扩展园林景观的心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河流还能够对园林的整体气候进行调节,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湿润,这将使得园林环境极大改观。不仅如此,河流的流动还将使得园林更加富有活力,使人们的视觉感受更加多样,同时还能够通过河流与大自然产生更加亲近的感觉。如果园林规模相对较小,桥梁通常都是用来对水面进行划分,这样一来就使得景观的整体面积有所拓展,同时还能够使水面焕发出幽深的感觉,从而使河流的景观作用进一步展现出来。而且在进行桥梁设计时,还可以设计成拱桥,这样一来就能够变得更加简约质朴,简化了人们的感官心理,能够更加沉静的与自然融含在一起。 2.3 廊的设计 廊也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景点之间的连接通道,对于园林建筑的内部与外部起到连接的功能。廊能够有效拓展园林的整体空间,尤其是不同的廊结构与形式更加能够丰富园林建筑的类型,同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廊与藤类植物的统一结合,形成多种植被覆盖的外部结构,能够使得游客在游玩时感到神清气爽,起到一定程度的遮阳作用。廊的存在有利于游客观赏景色时间的延长,使得游客能够更加细致、深入地观赏园林景观。除此之外,廊这种景观建筑类型也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廊在园林设计中的人文价值。 2.4 假山的设计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假山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假山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好假山的格局以及空间分布,通过假山实现对园林空间的有效分割,并且通过假山的高低分布,实现对游客视觉的引导,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假山的形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因此,设计形态时往往可以根据景观的需求进行充分发挥,给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综上所述,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建筑小品不仅能够提高园林的设计质量,还能够使园林整体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园林设计的原则进行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设计出自然和谐的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日常休憩场所。 参考文献 [1] 肖丹. 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应用实践[J]. 商品与质量,2016(33). [2] 吴丽,弓弼. 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榆林学院学报,2012(1). [3] 凌士义,户天顺,魏韵佳. 论园林设计对城市景观的影响[J]. 科技资讯,2012(3).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总论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热潮,景观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容。 下面介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相关容,它包括:风景园林建筑概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庭院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单体设计。 一、风景园林建筑概述 就景观自身而言,北京大学俞坚教授认为应该从五个层次来理解: (1)第一层含义景观是美,是理想。人们把他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景观的概念最 早的来源是画,一幅风景画,它是有画框的,这画框是人限定的, 是人通过审美的趣味提炼出来的。景观一开始就是视觉审美的含 义。但人的审美趣味是随着社会发展,随着经济地位变化而不断 变化的,所以人所了解的景色也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想象中的理 想景观概念的变化导致城市的变化。这是关于景观作为视觉美的 含义理解。 (2)第二层含义景观是的栖息地,是居住和生活地。人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资源,获取庇护、灵感以及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所以景观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3)第三层含义景观是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在这个层次上,它与人的情感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外在于人情感的东西。但作为一 个系统,人是更客观的地站在一个与之完全没有关系的角度去研

究景观,所以景观就变成科学的研究对象。 (4)第四层含义景观是“符号”。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有其背后的含义。景观是关于自然与人类历史的书。所以说,景观需要人们 去读,去品味,去体验,正如读一首诗,品味一幅画,体验过去 和现在的生活。 (5)第五层含义景观是土地之“神”。我们都知道宗教的神,神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精神寄托。那么人对景观的寄托使景观有了神性。 可见,风景园林建筑是一涵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不单纯是‘艺术’或‘自我表现’,而是一种规划未来的科学;它是依据自然、生态、社会、技术、艺术、经济、行为等科学原则,从事对土地及其上面的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的规划和设计,以使不同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均衡关系的一门科学。 风景园林建筑所涉及的容及围是相当广泛的,其复合性、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经济型、生态性是风景园林建筑所具有的特点。 本质上讲,景观设计就是土地设计。首先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区域尺度上的,在几百、几千、上万平公里的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其次是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再次,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第四,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第五,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第六,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室区的设计;当然还有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总结起来,风景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组织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点景、构景与风格风景园林建筑有四个主要构成要素,即山、水、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 2.总课时:28课时 3.总学分:1.5学分 4.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5.适用专业:农学 6.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7.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二、课程简介 风景园林基础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工程、设计、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素、园林空间设计、总体布局等规划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巧;了解学科基本动态、园林发展历程和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把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并能理解和运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以A (了解)、B(识记)、C(应用)三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了解――认识、记忆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并能正确表达; 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记忆和归纳;能运用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归纳总结; 应用――能综合运用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原理、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本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本课程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指导意义等。 3.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中国园林的类型;风景园林设计原则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2.教学难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不同类型园林比较;风景园林设计原则;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和生态环境评价;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类必读书

景观建筑类必读书清单 古典类: 《园冶》计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生态类: 《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设计理论类: 《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 《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 (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 《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 (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等 《风景建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 (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 评:适用于初学者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 历史类: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210.00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总则.pdf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总则1总则 1.0.1为加强对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 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园林景观工程设计。 1.0.3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必要时,可增加可行性研究阶段,其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 本标准提出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属基本要求,不影响项目设计合同提出的其他要求。 1.0.4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遵守下列规定: 1方案设计文件 1)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2)应能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3)应满足项目审批的需要; 2 初步设计文件 1)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2)应满足各专业设计的平衡与协调; 3)应能据以编制工程概算; 4)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3施工图设计文件 1)应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 2)应满足施工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3)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1.0.5在设计中须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图集,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及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选用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可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1.0.6园林建筑的设计文件应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执行。 1.0.7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须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经济、美观,符合节能、 节水、节材、节地的要求;并积极提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

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 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1)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2)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b、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3)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a、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b、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c、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d、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e、分模数数列的幅度:1/10M为(1/10~2M);1/5M为(1/5~4)M;1/2M为(1/2~10)M。主要适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2、建筑设计的依据有哪些? 答:(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空间尺度。体工程学是指导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建筑设计满足人类使用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2)家具和设备尺寸。家具和设备尺寸及使用它们所需要使用空间,是考虑房间内部面积的主要依据; (3)气象条件。象条件包括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雨雪、风向、日照、云雾等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防水、排水、朝向、采光等都取决于气象条件,建筑体形组合也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4)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是影响建筑剖面及层数组合的重要因素; (5)建筑模数标准。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3、建筑物平行双跑楼梯数据设计的对象有哪些?简述其计算过程。 答:建筑物平行双跑楼梯数据设计的对象包括踏步尺度(踏步数、踏步宽度、踏步高度)、梯段尺度(梯段长度、梯段宽度)、平台宽度、梯井宽度等。 计算过程: (1)根据层高H和初选步高h确定每层踏步数N。N=H/h。为了减少构件规格,一般应尽量采用等跑梯段,因此,N宜为偶数。如所求出的N为奇数或非整数,可反过来调整步高h; (2)根据步数N和初选步宽b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L=(0.5N-1)b; (3)确定是否设梯井。如楼梯间宽度较富裕,可在两梯段之间设梯井。供少年儿童使用的楼梯梯井不应大于200mm,以利安全; (4)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度A和井宽C确定梯段宽度a,a=(A-C)/2。同时检验其通过能力是否满足紧急疏散时人流股数要求,如不满足,则应对梯井宽C或楼梯间开间净度A进行调整; (5)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D1(D1>=a)和楼层平台宽D2(D2>a)以及楼段水平投影长度L,检验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D1+D2+L<=B(当小于B 时,可相应增大D2值)。如不能满足,可对L值进行调整(即调整b值)。必要时,则需调整B值。在B值一定的情况下,如尺寸有富裕,一般可加宽b值以减缓坡度或加宽D2值以利于楼层平台分配人流。 1、建筑平面空间组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AB答案解析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A)答案 (适用班级:园林08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立意: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3.空间序列:在园林建筑的创作中,将一系列不同形状与不同性质的空间按一定的观赏路线 有次序地贯通、穿插、组合起来。 4.舫:中国造园艺术中具有舟楫意象的组合式水景建筑。 5. 园林建筑小品: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设计者艺术加工处理,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使 用功能的小型建筑设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土地)、(水体)、(建筑)、(植物)。 2、借景的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 3、园林中常说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五园是指(清漪园), (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 4、在园林建筑个体设计中,亭的造型在立面上一般可以分(屋顶)、(柱身)、(台基)。 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颐和园又名( B )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2、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 ) A.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 B.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C.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3、用( C )铺地是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中广泛采用的方式。 A.砖块 B.石材 C.青瓦 D.软石 4、在建筑物中,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属于(A )类型的廊。 A.双面空廊 B.单面空廊 C.复廊 D.双层廊 5、设计自然式园林沿水体周边的道路一般要求(D) A.尽量贴近水面,有亲切感 B.避免接近水面,有安全感 C.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平行 D.与水面有远有近,若接若离 6、园林的基础地貌是(D ) A. 建筑 B. 土地 C. 水体 D. 土地和水体 7、(A )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的一种最多的建筑形式。 A.亭 B.廊 C.榭 D.坊 8、系列说法有误的是(B ) A.设于园中心地段的饮食的业建筑,辅助部分难于利用视野死角掩蔽。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单选(2分)以下哪一句对风景园林三大基本方面的概念有误? A. 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 B. 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 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 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A 2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的尺度不属于绝对空间尺寸? A. 人体气泡 B单个台阶 C高大远山 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C 3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不是风景园林规划的特征? A.规划的依据性 B规划的多样性 C规划的空间性 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B 4多选(3分)以下哪些项是风景园林的哲学追求? 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和谐的大背景 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 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

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 A、B、D 5填空(3分)以风景园林三元论为基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大基本方面是(形态活动背景) 6填空(3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概念是(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 )7填空(3分)谈谈对风景园林的哲学认识(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 1单选(2分)以下哪一种比例尺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要求 A.1:500 B.1:5000 C.1:10000 D.1:3000 正确答案:A 2单选(2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活动类类规划设计 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A 3多选(3分)以下哪些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A.规划设计 B.方案设计 C施工图设计 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B、C、D 4?多选(3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流程 A.施工图绘制 B.空间规划一一总体规划图 C现状调查分析一一调查分析图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A、D 5判断(2分)风景园林/景观先规划再设计的流程不可逆。"正确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年级技术资格考试大参考书目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年级技 术资格考试大参考书目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大参考书目 《园林规划设计》(上下册),胡长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园林绿地总论 园林绿地的发展 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和相关指标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步骤、内容及方法 2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带状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街旁绿地规划设计 3城市生产与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4居住绿地规划设计 5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 5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风景区规划(许耘红) 第一章风景名胜区概述第一节世界国家公园简介第二节中国风景名胜区概况第二章风景资源的分类第一节自然景观第二节人文景观第三章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风

景资源调查的内容第三节风景资源的评价第四节评价方法第四章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第一节风景区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二节风景区规划的原则和内容第三节风景区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第五章风景游赏规划第一节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第二节风景区的总体布局及分区规划第三节风景区的景点规划第四节游览路线规划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地质地貌景观规划第三节风景建筑景观规划第四节植物景观规划第七章游览服务设施规划第一节旅游规模预测第二节旅游服务设施及基地规划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保护方式第九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一节居民社会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一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的原则和内容第二节经济发展引导的具体措施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土地利用的现状调查、分析及评估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一节基础工程规划的原则和内容第二节交通和道路规划第三节通信工程规划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第五节给排水工程规划[附录一]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08处)[附录二]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4l处)[附录三]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第0章绪论园林和风景园林概述艺术概述参考文献 第1章园林艺术综合艺术——集萃式的综合艺术王匡时空艺术——流动着的自然形象园林艺术讲究意境参考文献第2章风景园林艺术史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参考文献第 3章园林形式传统园林形式新园林形式的发展决定园林形式的因素参考文献 第4章风景园林景源类型风景景源参考文献 第5章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中国国传统园林造园技艺的理论引导园林形式美的设计原理生态学原理人文原理参考文献 第6章园林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分景借景框景其他造景手法参考文献 第7章风景园林艺术创作相地合宜,意在笔先园林掇山叠石艺术园林理水艺术园林道路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参考文献 第8章风景园林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鉴赏过程鉴赏方式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城市规划法规 第二章城市绿化法规 第三章风景名胜区法规 第四章工程建设法规 第五章合同法规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重点知识

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 (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3)生态设计的发展 (4)低碳概念的体现 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3)一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 (4)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5)生物圈意识(1970年后)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园林理论。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1)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附属绿地 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城市自然条件 (5)城市现状 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