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抽样方法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氨、苯、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三间,当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凡惊醒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三间。

民用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下表设置。(摘取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室内环境监测布点规范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监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监测点应距内墙面不

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监测点应分布均匀,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监测室,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对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家具时,应保证正常使用状态。

二、原理及步骤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化合物应按一下步骤进行测定:

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

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并得到TVOC的解吸气体;

将TVOC的解吸气体注入气象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三、仪器及设备

恒流采样泵:在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流量范围应在0.02L/min~0.5L/min,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用皂膜流量计校准系统流量时,相对偏差不应大于±5%。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其解吸温度及载气流量可调。配备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象色谱仪。

石英毛细管柱:长度应为30m~50m,内径为0.32mm或0.53mm我,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的膜厚应为1μm~5μm;柱操作条件应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度为5℃/min,升温至

250℃,保持2min。

四、材料试剂和

TenaxTA吸附管为玻璃管或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管内装有200mg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的TenaxTA吸附剂。使用前应通过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略高于解吸温度,活化时间不应少于30min,活化至无杂峰为止,当流量为0.5L/min时,阻力应在5kPa~10kPa之间。

苯、二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高纯氮气,氮气质量分数不小于99.9%。

五、采样

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然后与空气采样器入口垂直连接,调节流量范围在0.5L/min的范围内,然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采集约10L空气,记录采样时间及采样流量、采样温度和大气压。

采样后取下吸附管,应密封吸附管的两端并做好标记,然后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容器中,并尽快分析,样品最长可保存14d。

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瓶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上风向处。

六、标准系列制备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气体外标法或液体我外标法。

当选用气体外标法是,应分别准确抽取气体组分浓度约为1mg/m

3的标准气体100ml、200ml、400ml、1L、2L时标准气体通过吸附管,以完成标准系列制备。

当选用液体外标法是,首选应抽取标准溶液1μg~5μg,在有100ml/min的氮气通过吸附管情况下,将各组分含量为0.05μg、0.1μg、0.5μg、1.0μg、2.0μg

的标准溶液分别注入TenaxTA吸附管,5min后将吸附管取下并密封,以完成标准系列制备。

七、气相色谱法

采用热解吸直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将吸附管置于热解吸直接进样装置中,经温度范围为280℃~300℃充分解吸后,使解吸气体直接由进样阀快速进入气象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型、以峰面积定量。每个浓度重复2次,取峰面积的平均值。同事,取一个未采样的吸附管,按样品管同事操作,测定空白管的平均峰面积。用热解吸气象色谱法分析吸附管标准系列时,应以各组分的含量(μg)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

八、样品分析

每支样品吸附管应按标准系列相同的热解吸气象色谱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所采空气样品中的浓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采空气样品中的各组分的浓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m i?m0

?m=

式中:c m——所采空气样品中i组分的浓度(mg m3);

m i——样品管中i组分的质量(g);

m0——未采样管中i组分的量(μg);

V——空气采样体积(L);

空气样品中的各组分的浓度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c=?m×101.3

×

t+273

式中:?c——标准状态下所采空气样品中i组分的浓度(mg m3)P——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t——采样时采样点的温度(℃)

所采空气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浓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TVOC=?c

i=n

i=1

式中:?TVOC—标准状态下所采集空气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浓度(mg m3)。

九、注意事项

1.采样时应记录现场温度及大气压;

2.进样器及配气用注射器应保持其气密性,以防气体流失;

3.根据样品浓度调节分流比,浓度高的分流比可适当调大,浓度

低分流被可适当调小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T 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GB/T 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 GB/T 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 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204.13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4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5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 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18204.27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臵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臵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臵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 (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一、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明显异味、臭味。 二、空气质量标准见表其中: 室内空气的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dimeters of less,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普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乙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 标准状态(normal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时的干物质状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1、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他参数要求≤标准值 2、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2006) 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 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 间。 1.03本规范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有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 机物(TVOC)。 1.04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①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 建筑工程; ②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 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1.05民用建筑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5%,并不得少于3间。 2、当房间内有2个及2个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 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 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状态下进行。放射性氡浓度检测时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 时后进行。 5、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甲醛的检测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 氡气的检测 α射线、β射线的检测 检测地点(4个):生化楼实验室、食堂等 检测所需仪器和试剂 甲醛测定 ·仪器:蒸馏水、注射器、洗耳球、空气采样器(附有吸收管)、小烧杯、具塞25ml比色管(1支)。(外出采样需携带) 具塞25ml比色管(7支)、水浴锅、移液管(1ml、2ml、5ml、10ml)、分光光度计、1000ml容量瓶2个。(测定要用到) ·试剂:乙酰丙酮(乙酸胺、冰乙酸、乙酰丙酮、蒸馏水) 甲醛标准溶液(甲醛溶液(内含甲醛36%--38%)、蒸馏水)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仪器:TVOC测定仪(使用方法参读说明书) 氡气的测定 ·仪器:测氡仪(使用方法参读说明书) α射线、β射线 一、甲醛的测定 特性 无色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流泪、喉部不适 主要危害 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致癌促癌 主要来源 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及其制造的家具,塑料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粘合剂的环节

相关标准(GB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I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小于或等于0.08mg/m3;II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小于或等于0.12mg/m3 取样 A、带蒸馏水,注射器,洗耳球,具塞25ml比色管 B、用5ml注射器分两次,共加入10ml蒸馏水到吸收管中(缓慢加入) C、接上取样机电源,再按开启仪器;先按(开启/调整)键,再控制流速为0.5L/min,调速幅度要小,以防蒸馏水被仪器吸入仪器中,然后再按(X10)键六次,保证吸收气体的时间为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待一起停止后,关闭仪器电源,将吸收管中的吸收液缓慢倒入比色管中,不要洒出来。再用少量(不大于10ml)蒸馏水润洗吸收管,将润洗液也倒到比色管中,并盖上塞子,待测。 测定原理: 在过量胺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于414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试剂配制 A、乙酰丙酮:将50g乙酸胺,6ml冰乙酸及0.5ml乙酰丙酮试剂溶于100ml水中 B、甲醛标准溶液:吸取2.8ml甲醛溶液(内含甲醛36%--38%),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此时的溶液为每毫升约含1mg甲醛。从容量瓶中取该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即此时标准溶液浓度为10.0μg/ml。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数支25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0.00,0.20,0.50,1.00,3.00,5.00,8.00ml甲醛标准溶液,加水至25ml,加入2.5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于45--60℃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所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和对应的甲醛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 将采回来的样品及空白加水稀释至25ml,再加入2.5ml乙酰丙酮摇匀。于45--60℃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所测的吸光度,得出样品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求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计算 c=m/v(mg/m3) 式中:c----空气中甲醛的含量(mg/m3) m---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含甲醛量(μg/ml) v---空气的含量(L) 11、实验数据记录

AQI与API 的 空气质量指数检测标准

API 和AQI是什么? 近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大范围的空气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引起了社会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强烈关注。那么,对于政府部门发布的各类空气质量数据,普通公众是否了解?最常见的指标API、AQI具体指什么?当空气出现不同程度污染时,不同人群应采取哪些相应防护措施?本期应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答疑解惑1 何谓API?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表征空气污染程度的量纲为1的数值。它是根据近地面几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以及它们持续时间来确定的。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API及相关信息见表1) 表1空气污染指数API及相关信息 答疑解惑2 何谓AQI? AQI,是英文名称Air Quality Index的首字母缩写,即空气质量指数,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AQI的数值越大、级别越高,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看AQI时,不需要记住AQI的具体数值和级别,只需要注意优(绿色)、良(黄色)、轻度污染(橙色)、中度污染(红色)、重度污染(紫色)、严重污染(褐红色)6种评价类别和表征颜色。 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增设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二氧化氮、铅和苯并(a)芘等的浓度限值;调整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与新标准同步还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 根据安排,新标准将分期实施。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已率先开始实施并发布AQI;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将开始实施;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将开始实施;2016年1月1日,将在全国实施新标准。(AQI及相关信息见表2) 答疑解惑3 AQI与API有何不同? AQI与API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名称上的改变,由“空气污染指数”到“空气质量指数”。 其次,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每小时发布一次;而AP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

两种室内空气检测标准主要区别GB50325GBT18883

一、两个标准的介绍: 两种室内空气检测标准(GB50325、GBT18883)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两个: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一、两个标准的数据 18883的数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①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②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50325的标准: 表6.0.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I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公共交通候车室、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二、两个标准的区别: 深度分析关于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环境污染物质检测的18883标准和50325标准的区别——颁布机构不同,目标不同、检测条件不同、动机不同。老百姓怎么办? 主要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推荐性标准,是自愿实施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是强制性标准. (2)适用范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内部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土建和装修)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该标准中涉及的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3)规定指标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19项,包括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5项。(4)封闭时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要求检测之前封闭12小时。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要求: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颁布机构不同,目标不同、检测条件不同、动机不同。 1、18883是卫生部颁布的,50325是建设部颁布的。 2、18883是一个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50325是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3、18883标准涉及19项指标,50325规范只涉及5项指标。 4、18883要求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是出于让检测条件尽量接近日常居住状态的考虑,即居住者一般能够保障一天有两次机会开窗通风。50325检测条件(甲醛、苯、氨、tvoc四项)是关闭门窗1小时后进行,显然,50325标准更多地考虑的是令建筑商和装修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过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只要不是太不象话就行啦,在实际房屋中对比12小时和1小时的检测,结果往往要差2~3倍,也就是说,50325检测达标的房屋,按18883检测就很可能不达标,也就不符合健康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其中: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室、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店(馆)、理发店等公共建筑。 美国、欧洲等国家和香港特区空气中挥发性有害有机气体限量标准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1、重新认识CO2 CO2常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平时感觉不到它的浓度。在以人为主要污染源的场所,CO2的发生量由人的数量和活动情况决定,CO2是作为空气品质及通风状态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空气中的细菌是通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进行传播的。通风不好时,空气中细菌的繁殖及传播就更快。而在人群密集场所,如教室,会议室,电影院等,人作为主要污染源而普遍新风不足时,CO2浓度常常超标,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甚至传染疾病。 2、国家标准 国家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8883-2002 )中明确指出,室内二氧化碳的标准值为%,即不超过1000 ppm。若长时间在CO2超过这个浓度的环境中,就会对人体有害。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700 ppm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700 ppm ~1000 ppm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1000 ppm ~1500 ppm时属于临界空气,室内空气的其它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1500 ppm ~2000 ppm时属于清度污染,超过2000 ppm属于严重污染;在3000 ppm ~4000 ppm的人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8000 ppm以上时就会引起死亡。通常情况下我们室内的CO2值经常在2000ppm以上,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或工作,不知不觉中健康就会受到损坏。 3、对人体的危害 (1)、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影响 儿童的身体正在发育中,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另外儿童呼吸量按体重比比成年人高50%,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无论从儿童的身体还是智力发育看,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不容忽视!室内空气污染会对儿童构成下述三大威胁:诱发儿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1942017修改单.doc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 J 194—2017)修改单 一、将“ 3.8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指温度为273.15 K ,压力为101.325 kPa 时的状态。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 下的浓度。”修改为: “ 3.8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指温度为 273.15 K ,压力为1013.25 hPa 时的状态。” 二、增加: “ 3.9 参比状态reference state 指大气温度为298.15 K ,大气压力为1013.25 hPa 时的状态。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浓度为参比状态下的浓 度;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μm)、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 μm)、总悬浮颗粒物及其组分铅、苯并 [a] 芘等浓度为监测时大气温度和压力下的浓度。” 三、将“ 6.9采样体积计算”及其内容修改为: “ 6.9采样体积计算 6.9.1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计算 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1 ) r = r = L; 式中:V r——参比状态(298.15 K,1013.25 hPa)下的采样体积,翿 113? Q r——参比状态下的采样流量,L/min ; t ——采样时间, min; Q——实际采样流量, L/min ; P——采样时的环境大气压,hPa; T——采样时的环境温度,K 。 6.9.2实际采样体积计算 实际采样体积(监测时大气温度和压力下的采样体积)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式中: V——实际采样体积, L ; () = Q——实际采样流量, L/min ; t ——采样时间, min。”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 室内环境检测须知 1.严格按《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要求预先封闭居室 12 小时,封闭时不得使用 空调等换气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等。 2.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三人。 3.室内环境现场检测时,所有在场人员严禁吸烟。 4.现场不要遗留残余装饰杂物,如板材、油漆、涂料,稀释剂等。 5.布设检测点客户应予以配合。 6.国家资质CMA认证号:(2004)量认(京)字(U0453)号 国家标准中关于布点的要求 1.房间面积<50m2时,设1个检测点; 2.当房间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3.房间面积>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 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

1.物理性温度℃(夏)22~28 (冬)16~24 2.%(夏)40~80 (冬)30~60 3.m/s(夏)0.3 (冬)0.2 4.m3/h人30的a次幂 5.化学性二氧化硫SO2mg/m30.50 6.mg/m30.24 7.mg/m310 8.%0.10 9.氨NH3mg/m30.20

10.臭氧O3mg/m30.16 11.甲醛HCHO mg/m30.10 12.苯C6H6mg/m30.11 13.甲苯C7H8mg/m30.20 14.二甲苯C8H10mg/m30.20 15.苯并[a]芘B(a)P mg/m3 1.0 16.可吸入颗粒PM10mg/m30.15 17.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0.60 18.生物性细菌总数cfu/m32500 19.放射性氡222Rn Bqm340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限量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有关空气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其中: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室、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店(馆)、理发店等公共建筑。 美国、欧洲等国家和香港特区空气中挥发性有害有机气体限量标准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1、重新认识CO2 CO2常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平时感觉不到它的浓度。在以人为主要污染源的场所,CO2的发生量由人的数量和活动情况决定,CO2是作为空气品质及通风状态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空气中的细菌是通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进行传播的。通风不好时,空气中细菌的繁殖及传播就更快。而在人群密集场所,如教室,会议室,电影院等,人作为主要污染源而普遍新风不足时,CO2浓度常常超标,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甚至传染疾病。 2、国家标准 国家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8883-2002 )中明确指出,室内二氧化碳的标准值为0.10%,即不超过1000 ppm。若长时间在CO2超过这个浓度的环境中,就会对人体有害。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700 ppm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700 ppm ~1000 ppm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1000 ppm ~1500 ppm 时属于临界空气,室内空气的其它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1500 ppm ~2000 ppm 时属于清度污染,超过2000 ppm属于严重污染;在3000 ppm ~4000 ppm的人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8000 ppm以上时就会引起死亡。通常情况下我们室内的CO2值经常在2000ppm以上,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或工作,不知不觉中健康就会受到损坏。 3、对人体的危害 (1)、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影响 儿童的身体正在发育中,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另外儿童呼吸量按体重比比成年人高50%,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无论从儿童的身体还是智力发育看,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不容忽视!室内空气污染会对儿童构成下述三大威胁:诱发儿童的血

精装修室内空气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检测标准 一、检测标准依据 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个检测标准,一个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2013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此标准适用于开发商、建筑商、装修公司对建筑进行的新建、改建工程及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验收。另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国家的推荐性标准。这个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室内甲醛浓度的限定标准,适用于检验人居环境是否符合健康居住。 主要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推荐性标准,是自愿实施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是强制性标准。 2、适用范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适用于住宅、办公室等建筑内部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土建和装修)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该标准中涉及的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3、规定指标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19项,包含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5项。 4、封闭时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要求检测之前室内封闭达到12小时,是出于让检测条件尽量接近日常居住状态的考虑。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查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注:同样的场所不同的检测结果可能相差几倍,所以一定要弄清楚检测标准。 二、室内空气检测方法 室内空气检测和质量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室内甲醛含量的检测,目前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主要来源国家标准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一般分为: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两类。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适用于甲醛浓度较低的环境。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气泵将空气抽到特定吸收液里,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来测量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高低。该方法测量结果准确,但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工作人员操作,现场采样,再通过分光光度计分析,出具检验结果。 电化学传感器法,适用于甲醛浓度较高的环境。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甲醛的空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电压型扩散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来确定大气中甲醛的浓度,用泵抽入的采样气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它由两根贵金属电极及一种特殊的电解质组成,受扩散和吸收控制的甲醛气体分子在适当的电极电压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一个大小和采样气中甲醛浓度成正比的电流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和数字处理电路而显示出甲醛的浓度,该方法检测速度快。但是电化学传感器既金贵又娇贵,不但身价高,还很脆弱,即便这样,使用寿命也不长,需要定期更换、维护。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网购抽查了总计41批次的网红甲醛检测仪,价格主要集中在几十元到一千元之间,涉及近20个品牌。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产品示值误差符合技术要求!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在设定的检测环境条件下的重复性符合要求! 当然精准度较高的检测仪器也有,例如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CPA、CE认证的美国nterscan 4160系列甲醛直式检测仪,但是因为属于进口精密仪器,价格不菲。 室内空气检测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专业的室内空气检测师傅会在现场测量环境进行合理布点,选择合适的测量高度,避开通风口、通风道,还要考虑环境温度、湿度等微小气候和环境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等等。

新房子入住后要考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

新房子入住后要考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新房子入住后要考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 室内检测有两大类型: 1、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衡量房屋是否合乎人居环境健康要求,依据的标准是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民用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工程环保验收检测,依据的标准是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依据18883标准的室内检测和依据50325标准的室内检测的主要区别: 1、针对性的区别 18883标准是人居环境健康尺度,对建筑商、装修商、家具商没有约束力,50325标准是建筑、装修验收标准,对建筑商、装修商具有强制性,该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必须履行环保验收达标才能交工,严禁不达标房屋交付使用。 2、指标值的区别 18883标准涉及室内环境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共19项指标,50325规范只对甲醛、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和氡222等5个项目进行了限定。两个标准重叠的项目的限定值依甲醛、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和氡222的顺序一次为、、、、 200/400。 3、检测条件不同尽管按指标值来看,50325规范比18883标准的要求还要高一点,但事实上,落实到检测条件的时候,50325比18883要严重宽松。前者规定检测前要充分通风,然后,只关闭门窗1小时就进行检测,后者则规定要关闭门窗12小时之后进行。检测条件的不同,往往导致按50325规范验收交工交付使用的房屋,再按18883标准进行检测又不合格的矛盾,由此产生的种种纠纷案例,最终又是房屋业主败诉的报道,是屡见不鲜的。 对房屋业主来说,什么情况下选择50325检测: 1、收房之前如果对建筑环保达标问题有严重怀疑就需要提出复检,在排除怀疑以前,不要收房,收了房后再追究就难上加难啦。 2、装修验收前按2004年北京市新版装修合同规定,装修商必须履行依据50325环保验收后才能交工。装修环保验收应当在装修商撤出之前进行,环保验收不合格不能接收,接受后发现有问题就晚了。环保验收必须是由业主委托的与装修商没有关联的、事先不知晓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这样才能保障业主的权益。 对房屋业主来说,什么情况下选择18883检测: 1、新居入住之前诊断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2、“免费检测”说“问题很严重”、推销治理产品验证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避免金钱、精神损失 3、室内污染治理工程验收如事前委托治理公司做过室内污染治理,要找第三方检测来验收 4、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排查对存在疑虑的已入住的房屋进行检测 一般房主需要作那些检测项目:甲醛、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四个项目即可,对高层检测的地下、半地下及一楼,还需考虑检测一下氡222 关于检测费用 1、权威检测机构很贵,一套三居室,三个检测点,甲醛、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四个项目的检测费用在¥3000左右 2、免费检测是否别有用心,很不靠谱 3、“伪认证机构” 冒充权威机构,收费是权威机构的50%左右 4、找不同?品牌室内检测不是权威机构,但讲良心,一套三居室,三个检测点,甲醛、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四个项目的检测费用¥199.

室内空气检测标准

第五章 室内空气检测标准 一、检测标准依据 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个检测标准,一个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2013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此标准适用于开发商、建筑商、装修公司对建筑进行的新建、改建工程及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验收。另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国家的推荐性标准。这个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室内甲醛浓度的限定标准,适用于检验人居环境是否符合健康居住。 主要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推荐性标准,是自愿实施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是强制性标准。 2、适用范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适用于住宅、办公室等建筑内部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土建和装修)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该标准中涉及的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3、规定指标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19项,包含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5项。 4、封闭时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要求检测之前室内封闭达到12小时,是出于让检测条件尽量接近日常居住状态的考虑。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查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注:同样的场所不同的检测结果可能相差几倍,所以一定要弄清楚检测标准。 二、室内空气检测方法 室内空气检测和质量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室内甲醛含量的检测,目前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主要来源国家标准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一般分为: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两类。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适用于甲醛浓度较低的环境。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气泵将空气抽到特定吸收液里,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来测量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高低。该方法测量结果准确,但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工作人员操作,现场采样,再通过分光光度计分析,出具检验结果。 电化学传感器法,适用于甲醛浓度较高的环境。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甲醛的空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电压型扩散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来确定大气中甲醛的浓度,用泵抽入的采样气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

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 (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 (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三)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重要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四)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背景水平; (五)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六)为制定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七条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项目应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中选取。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测点,须开展必测项目的监测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教程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站及其他环境监测机构采用手工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本标准主要包括:采样方法,采样记录及要求,监测人员基本要求,采样质量保证等。 一、采样方法 (一)24小时连续采样 本规范规定的24小时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总悬浮颗粒物(TSP)、苯并[a]10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1.采样亭 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采样亭面积及其空间大小应视合理安放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一般面2,采样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室内温度积应不小于5m 应维持在25℃±5℃。 2.采样系统 1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

采样系统各部分技术要求: (1)采样头:采样头为一个能防雨、雪、防尘及其它异物(如昆虫)的防护罩,其材料可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1m~2m。 (2)采样总管: 通过采样总管将环境空气垂直引入采样亭内,采样总管内径为30mm~150mm,内壁应光滑。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其材料可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为防止气样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中产生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应在环境空气露点以上,一般在40℃左右。在采样总管上,SO进气口应先于NO进气口。22(3)采样支管: 通过采样支管将采样总管中气样引入气样吸收装置。采样支管内径一般为4mm~8mm,内壁应光滑,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0.5m。采样支管的进气口应置于采样总管中心和采样总管气流层流区内。采样支管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或不与被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采样支管与采样总管、采样支管与气样吸收装置之间的连接处不得漏气,一般应采用内插外套或外插内套的方法连接。 (4)引风机: 用于将环境空气引入采样总管内,同时将采样后的气体排出采样亭外的动力装置,安装于采样总管的末端。采样总管内样气流量应为采样亭内各采样装置所需采样流量总和的5~10倍。采2 样总管进气口到出气口气流的压力降要小,以保证气样的压力接近于

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测试与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测试与评价标准

1 总则 2 术语和定义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测试条件 5 测点及采样点要求 6 有人工况的测试方法 7 无人工况的测试方法 8 测试结果的表示 9 评价方法

为了保障中小学校师生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教室内的空气污染,制定本标准。 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中小学校普通教学教室,其它类似用途的室内环境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中小学普通教室空气质量参数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2术语和定义 2.1有人工况(occupied classroom) 指中小学教室正常教学期间的工况。 2.2无人工况(Unoccupied classroom) 指中小学教室放学或者放假期间的工况。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 18204.24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GB/T 18204.25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 GBIT 18204.26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18204.27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 1709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7094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 GB/T 18202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GB/T 14668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II' 14669空气质量氦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4679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一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5516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酞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6129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IT 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 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4测试条件 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的测试,应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行、通风系统正常开启1h后进行。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教室内二氧化碳(CO2 )、可吸入颗粒物((PM2.5)、臭氧(O3)浓度的测定,应在有人工况下进行。至少连续测试1个小时,包含1节完整课时45min、课间10min和后节课时5min。测试期间,门、窗关闭。 教室内甲醛(HCHO),氨(NH3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氡(222Rn)浓度的测定,可在无人工况下进行,至少连续采样45min。采样期间,门、窗关闭。 5测点及采样点要求 5.1测点及采样点数量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室内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主要是因为:(1)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3)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增加,由于其中央空调换气设施不完善,致使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主要有消费品和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1)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及吸烟产生的CO、NO2、SO2、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2)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学品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体等。(3)家用电器和某些办公用具导致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等化学污染。(4)通过人体呼出气、汗液、大小

便等排出的CO2、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内源性化学污染物,呼出气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外源性污染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流感病毒、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生物污染物。(5)室内用具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等。 室外来源主要有(1)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门窗、孔隙等进入室内。(2)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如干洗后带回家的衣服,可释放出残留的干洗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将工作服带回家中,可使工作环境中的苯进入室内等。 目前我国对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缺乏系统的标准,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指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现有的标准,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二、本标准中条文的依据 (一)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污染物名称标准值依据 二氧化硫SO20.50 mg/m31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氮NO20.24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氧化碳CO 10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