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2.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B.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4.商品的二因素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生产和消费

D.使用价值和价值

5.下述关于使用价值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

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6.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7.“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A.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B.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

C.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D.有使用价值一定是劳动产品

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9.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1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

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1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中,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是()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1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13.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16.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17.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8.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0.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

2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B.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C.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2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2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2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27.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28.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它具有计量单位

2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30.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

A.资本家拥有大量货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32.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3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的

B.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大小决定的

C.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具体劳动时间决定的

D.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3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B.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

D.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

35.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C.货币转化为资本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37.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38.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

3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0.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劳动二重性原理

D.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4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转移劳动力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4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4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

A.商品价值

B.剩余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44.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45.不变资本是指()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46.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A.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资本家预付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

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之和

47.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4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B.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C.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49.假定资本家投入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12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为()

A.50%

B.100%

C.150%

D.200%

5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51.个别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D.降低劳动力价值

52.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

A.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B.商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5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 )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54.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依靠()

A.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B.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C.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55.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

A.150%,100%

B.150%,200%

C.150%,300%

D.100%,200%

5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D.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57.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58.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的

C.以资本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D.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59.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6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6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

A.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结果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

C.工业吸收的人口绝对减少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

62.在资本循环第一阶段中,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关键在于()

A.货币购买了劳动力

B.货币购买了生产资料

C.货币充当了流通手段

D.货币购买了一般商品

63.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64.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65.产业资本循环中属于流通领域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

B.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C.销售阶段和消费阶段

D.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

66.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6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6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动资本

69.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之后,()

A.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70.经过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

A.货币资本变成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变成货币资本

7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7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

A.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B.制造物质产品的部类和制造精神产品的部类

C.制造耐用消费品的部类和制造普通消费品的部类

D.制造农产品的部类和制造工业品的部类

73.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无酬劳动

D.抽象劳动

74.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

7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

76.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区别是()

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和利润在质上相同,在量上相等

D.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77.一般情况下利润率()

A.小于剩余价值率

B.大于剩余价值率

C.等于剩余价值率

D.与剩余价值率无关

78.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79.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个别企业率首先采用先进技术的结果

C.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D.社会资本总额增大的结果

8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

A.商品的社会价值

B.商品的市场价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率

81.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是()

A.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B.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C.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8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8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波动性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单选 1、()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会计管理 D、会计分析 2、会计主要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 A、实物计量 B、货币计量 C、劳动计量 D、工时计量 3、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划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A、配必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谨慎性原则 4、会计的对象是可以用()表现的经济活动。 A、数量 B、货币 C、要素 D、资产 5、()XX不是实XX。 A、财务费用 B、应付利息 C、在建工程 D、长期借款 6、下列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设备购置费 B、产品销售费用 C、材料运杂费 D、利息支出 7、会计凭证按()分类,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A、用途和填制程序 B、形成来源 C、用途 D、填制方式 8、从银行提取现金时,登记现金日记帐的依据是()。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9、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是()原则的要求。 A、可比性 B、谨慎性 C、一贯性 D、配比性 10、在记账的过程中,发现记账凭证所列XX对应关系错误并已计入账簿,应用()方法进行更正。 A、划线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红字登记法 D、涂改法 11、持续经营是对会计核算的()。 A、时间界定 B、空间界定 C、主体界定 D、方法界定 12、企业10月末负债总额150万元,11月份收回应收账款15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归还借款20万元,预付购 货款10万元,11月末负债总额是()元。 A、175 B、130 C、185 D、140 13、“待摊费用”账户月末()。 A、一定有余额 B、可能有借方余额 C、可能有贷方余额 D、一定没有余额 14、账户中反映时点指标的是()。 A、本期增加额 B、本期减少额 C、本期发生额 D、期末余额 15、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A、不予受理 B、予以退回 C、更正补充 D、无权自行决定 16、某企业年初“利润分配”账户有借方余额20万元,12月末有贷方余额120万,试问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是()。 A、120万元 B、140万元 C、100万元 D、80万元 17、某单位年初预收固定资产租金收入24000元,则1月末应调整计入“营业收入”账户的金额是()。 A、0 B、24000 C、2000 D、12000 18、结账的基础是()。 A、期末帐项调整 B、帐证核对 C、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 D、核对账目 19、财产清查中,调整帐面记录的依据是()。 A、盘存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原始凭证 D、依据“实存账存对比表”编制的记账凭证 20、某企业甲材料期出结存200件,单价100元,本期购进500件,单价100元,本期发出600件,毁损10件,采用永续盘存制时,本期发出材料的成本是()。 A、60000 B、61000 C、51000 D、5000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后面括号中,每小题1。5分,共15分,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 A、有用性 B、可比性 C、及时性 D、有效性 2、下列各项以会计恒等式为理论依据的是()

《管理学》教材各章节课后测验题及答案 第四章 决 策

第四章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代价较大的重大决策,一般倾向于( )。 A.随机制宜确定 B.集权或分权都无所谓 C.分权 D.集权 2、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定越倾向于( )。 A.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 B.战术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C.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D.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3、 ( )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管理职能之中 A.计划 B.组织 C.决策 D.领导与控制 4、按照决策所涉及的问题性质来看,决策可以分为()。 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 C.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D.肯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5、决策审批手续越复杂,表明( )。 A.分权程度高 B.分权程度低 C.集权程度低 D.与分权集权无关 6.决策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A.确定改正决策目标 B.拟订备选方案 C.评价备选方案 D.监督和评估 7.决策属于( )。 A.分析过程 B.判断过程 C.执行过程 D.分析判断过程 8.按照决策的可控程度划分,决策可以分为()。 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D.肯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9.决策的主体是( )。 A.组织的领导者 B. 各级各类主管人员 C.中层主管人员 D. 高层主管人员 10.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管理学家是( )。 A.享利?艾伯斯 B.赫伯特?西蒙 C .享利?法约尔 D.F?W?泰罗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的短期决策的是()。 A.投资方向的选择 B.人力资源的开发 C.组织规模的确定 D.企业日常营销 E.物资储备 2、群体决策的缺点包括()。 A.花费较多的时间 B.产生群体思维 C.产生的备选方案较少 D责任不明 E.更好的沟通 3、下列选项属于例外问题的是()。 A.组织结构变化 B.重大投资 C.重要的人事任免 D.重大政策的制定 E.设备故障 4、决策者只寻求满意结果的原因有()。 A.只能满足于在现有方案中寻找 B.决策者能力的缺乏 C.选择最佳方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D.决策者只需要有满意的结果 E.决策者要求不高 5、通过( )等方法可以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方案。 A.独自思考 B.头脑风暴法 C.名义小组技术 D德尔菲技术 E.政策指导矩阵 6、过去的决策会影响现在的决策是因为_________。 A.过去的决策是正确的。 B.过去的决策是目前决策的起点 C.过去的决策都是现在的管理者制定的 D.过去的决策给组织内外部的环境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变化 E.过去的决策可能是错误的 7、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原则有( )。 A.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 B.建议越多越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C.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 D.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使它更具说服力 E.参与者需要参考其他人的想法 8、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 )。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E.小中取小法

会计基础第四章试题及答案.doc

第四章会计凭证 一、单项选择 1、仓库保管人员填制的收料单,属于企业的(B )。 A、外來原始凭证 B、自制原始凭证 C、汇总原始凭证 D、累计原始凭证 2、(B )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A、科目汇总表会计凭证C、原始凭证D、记账凭证 3、会计凭证按其(A )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B、填制的手续 C、来源 D、记账凭证 4、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的是(D )o A、发栗 B、领料单 C、工资结算汇总表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在填制会计凭证时,151&53的大写金额数字为(D) A、壹仟伍佰拾捌元伍角垒分整 B、壹仟伍佰壹拾捌元伍角金分整 C、壹仟伍佰拾捌元伍角垒分 D、壹仟伍佰壹拾捌元伍角空分 6、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D ) A、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B、山出具单位更止并且加盖公章 C、山经办人更止 D、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7、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后,应在(B )上冋盖”收讫”或"付i乞'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 A、记账凭证 B、原始凭证 C、收款凭证 D、付款凭证 &下列业务中,应该填制现金收款凭证的是(D )。 A、出售产品一批,款未收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出售产品一批,收到一张转账支栗 D、出售多余材料,收到现金 9、某会计人员在审核记账凭证时,发现误将1000元写成100元,尚未入账,一般应采用 (A )改正。 A、重新编制记账凭证 B、红字更止法 C、补充登记法 D、冲账法 10、记账凭证的填制是山(B )完成的。 A、出纳人员 B、会计人员 C、经办人员 D、主管人员 11、盘存表是一张反映企业财产物资实有数的(B )。 A、外來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转账凭证 12、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B ),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及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 A、会计凭证的填制到登记账簿止 B、会计凭证的填制或取得起到归档保管过程中

基础会计试卷及答案

基础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 D )。 A.实物量度B.劳动量度 C.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D.货币量度 2. 2005年8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80000元产品,11月1日收到贷款存入银行。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 D )。 A.2005年9月B.2005年11月 C.2005年10月D.2005年8月 3. 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D )。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 下列经济业务中,使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B )。 A.以银行存款50 000元购买材料B.购买20 000元机器设备,货款未付 C.从银行提取现金40 000元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 000元 5. 应收票据”账户期初余额为15 000元,本期增加额为12 000元,本月减少额为18 000元,期末余额为( D )。 A.10 000元B.14 0000元 C.12 000元D.9 000元 6. 下列账户中,既属于结算账户,又属于负债类账户的是( B )。 A.应收账款B.预收账款C.应收票据D.预付账款 ^ 7. 购买的原材料,当其验收入库以后,其实际发生的成本在( B )账户核算。 A.在途物资B.原材料C.库存商品D.产成品 8. 下列项目中,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是(B )。 A.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B.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C.生产工人工资D.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9. 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属于企业所得税权益中的(C )。 A.固定资产B.银行存款C.实收资本D.资本公积 10. “累计折旧”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D )。 A.费用类账户B.抵减账户C.负债类账户D.资产类账户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会计主体可以是(AB ) A.一个营利性组织B.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C.一个非营利性组织D.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E.一个车间 2.采用权责发生制,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AD )。 A.本期销售贷款收存银行B.上期销售贷款本期收存银行 C.本期预收下期贷款存入银行D.计提本期固定资产折旧费

《会计基础》章节模拟试题及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复式记账 一、单项选择题 1?收回应收账款50 000元,存入银行。这一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是()。 A.资产总额不变 B.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2?以银行存款交纳所得税,所引起的变化为()。 A.—项资产减少,一项权益减少 B.—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D.—项资产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3?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交易或事项是()。 A.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一批 B.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 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D.购入电视机一部,款暂欠 4.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登记,其登记的账户是()。 A.资产类账户 B.权益类账户 C.互相联系的对应账户 D.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5?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8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借方3 000元 B.贷方8 000元 C.借方5 000元 D.贷方5 000元

6?借贷记账法下的发生额平衡是由()决定的。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B.账户的结构 C.“资产= 权益”的会计等式 D.平行登记要点 7?在复合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5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贷:应付账款20 000 ”中,“银行存款”账户的对应账户是()。 A.“应付账款” B.“银行存款” C.“固定资产” D.“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 8?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若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借方与贷方均平衡,则()。 A.全部总账账户记录一定正确 B.全部明细账户记录一定正确 C.全部总账账户记录也不能肯定无错 D.全部明细账户记录也不能肯定无错 9?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何方记增加,何方记减少,取决于()。 A.账户的格式 B.账户的绪构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 10.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下列事项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有()。 A.接受投资者投资 B.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1.借贷记账法下,采用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时,试算平衡公式是()。

大学物理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 气体动理论 一、基本要求 1.理解平衡态的概念。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图像和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 3.初步掌握气体动理论的研究方法,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意义,了解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 5.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及内能的概念,会用能量均分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 6.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意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二、基本内容 1. 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一个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各参量之间满足关系式 pV vRT = 或 n k T p = 式中v 为气体摩尔数,R 为摩尔气体常量118.31R J mol K --=??,k 为玻尔兹曼常量2311.3810k J K --=?? 3. 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公式 212 33 t p nm n ε==v 4. 温度及其微观统计意义 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能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性质,在微观统计上

32 t kT ε= 5. 能量均分定理 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的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且等于2 kT 。以 i 表示分子热运动的总自由度,则一个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为 2 t i kT ε= 6. 速率分布函数 ()dN f Nd = v v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23 2/22()4()2m kT m f e kT ππ-=v v v 7. 三种速率 最概然速率 p = =v 平均速率 = =≈v 方均根速率 = =≈8. 玻尔兹曼分布律 平衡态下某状态区间(粒子能量为ε)的粒子数正比于kT e /ε-。重力场中粒子数密度按高度的分布(温度均匀): kT m gh e n n /0-= 9. 范德瓦尔斯方程 采用相互作用的刚性球分子模型,对于1mol 气体 RT b V V a p m m =-+ ))((2 10.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λ= =

基础会计试卷以及答案.doc

单项选择题 8、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 A.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账户 B.两个账户 C. 一个账户 D. —个或者一个以上 9、 在借贷记账法卜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B.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牛额一本期借方发牛额 C.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D.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10、 基本制造车间发放的职工工资,应借记()账户。 A.生产车间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应付职工薪酬 11、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一般保管()年。 A. 1 年 B. 5 年 C. 15 年 D. 25 年 12、 总分类账和日记账必须采用()账簿。 A.活页式 B.订木式 C.卡片式 D.备査式 13、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 贷方记增加, B. 贷方记增加, 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14、原材料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属于()账户。 A 资产类 B 资本类 C 盘存类 D 成本计算类 15、如呆会计凭证没有错误,账簿登记入账岀错,则正确的更正方法是() 1、 2、 3、 清查银行存款所釆用的方法一般是( A.实地盘点法 B.对账单法 C.推算法 D.测量计算法 明细账从账簿的外表形式上看一般采用( )账簿。 A.卡片式 B.多栏式 C.订木式 0.活页式 某金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是300万元,费用是250万元,则利润是( )o 4、 5、 B. 250万元 ) B.收付记账法 ) C. 我国的法定记账法是( A.增减记账法 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 50万元 C.借贷记账法 借方或贷方 )会计科目的凭 证。 ) D. 550万元 D.单式记账法 D. 一般无期末余额 6、一张单式记账凭证--般填列( A. 一个 B.两个 )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整理,确定会计分录,作为背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原始凭证汇总表 D.转账凭证 7、 D. 四个

第四章试题

注意:完成第三章的练习后,可以做以下练习:“第四章试题”、“第四章练习一”、“第四章练习二”、“第四章练习三” 第四章 [单选题]VB6.0程序中的注释所使用的字符是______。 (A)、\ (B)、: (C)、' (D)、_ [多选题]VB6.0中注释语句的前缀可以是________。 (A)、Rem (B)、逗号 (C)、撇号 (D)、分号 [单选题]在代码编辑器中,关于注释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以单引号开头,绿色显示 (B)、是非执行语句,它不会被解释和编译 (C)、可以出现在续行符的后面 (D)、不能放在代码中的任何位置 [单选题]下列代码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 I = 1 To 3 Print Chr(Asc("A") + I - 1); Next I End Sub (A)、65 66 67 (B)、ABC (C)、abc (D)、BCD [单选题]设a=10,则执行x=iif(a>7,-1,0)后,x的值是_________。 (A)、10 (B)、0 (C)、7 (D)、-1 [单选题]下面程序的循环次数为________。 For i=10 to 40 step 6 Print I Next I (A)、 6 (B)、32

(C)、33 (D)、 5 [单选题]下列循环的执行次数是________。 Private Sub Form_Click() For i=1 to 10 For j=1 to I Next j Next I End Sub (A)、40 (B)、55 (C)、45 (D)、50 [单选题]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For I = 1 To 2 s = 1 For j = 0 To I - 1 s = s + s * 1 MsgBox s Next j Print s; Next I (A)、0 2 (B)、 1 1 (C)、 2 4 (D)、 1 2 [单选题]下列代码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 I = 1 To 3 Print Chr(Asc("A") + I - 1); Next I End Sub (A)、 ABC (B)、 65 66 67 (C)、 abc (D)、BCD [单选题]执行下列程序,从键盘输入10,运行结果是_________。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数字:") Select case s

2019年会计基础第四章与答案

第四章会计凭证 一、单选题 1、收料单一式() 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 2、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A、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B、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 C、一次凭证和累计凭证D、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3、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有() A、限额领料单B、差旅费报销单C、发料凭证汇总表D、科目汇总表 4、以下原始凭证,属于专用凭证的是() A、增值税专用发票B、现金支票C、飞机票D、领料单 5、企业收到客户开具的用来偿还所欠售货款的支票一张,该业务的原始凭证应为()。2009年考点 A、支票B、支票存根C、银行进账单回单D、销货发票 6、销售商品尚未收到货款,该笔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2010年考点 A、付款凭证B、收款凭证C、转账凭证D、以上均可 7、“发料凭证汇总表”是由材料会计根据各部门到仓库领用材料时填制的领料单进行汇总,每()编制一份,送交会计部门作账务处理。 A、5天B、10天C、15天D、月 8、为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时必须依据() A、金额计算正确的原始凭证B、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 C、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D、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9、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 A、由出具单位重开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公章 C、可以用涂改液涂改后重新更正。D、自行更正 10、用转账支票支付前欠货款,应填制() A、转账凭证B、收款凭证C、付款凭证D、原始凭证 11、下列原始凭证中,具有代表性的累计凭证的是() A、领料单B、限额领料单C、入库单D、发票 12、填制原始凭证时,以下数字书写符合要求的是() A、壹仟壹拾捌元B、壹仟贰佰捌拾捌元捌角捌分整 C、壹仟捌元整D、壹仟零贰拾捌元整 13、企业销货开具的发票属于()2009年考点 A、外来原始凭证B、记账凭证C、一次凭证D、转账凭证 14、记账凭证按其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分为()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B、外来凭证、自制凭证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D、复式凭证、单式凭证 15、()一般适用于业务较少、规模较小的单位。 A、通用记账凭证B、专用记账凭证C、累计凭证D、汇总凭证 16、从银行提取现金,只能编制()2010年考点 A、收款凭证B、现金收款凭证C、付款凭证D、银行付款凭证 17、“限额领料单”,一料一单,一式()联 A、一联B、二联C、三联D、四联 18、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做到大小写数字符合规范,填写正确。大写金额“肆仟零壹元伍角整”,其小写应

大学物理考研试卷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Ⅰ (30 分,每空2 分) 1.己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 (5sin 2)(4cos2)t i t j ππ=+ ( 单位为米) ,则该质点在0.25s 末的位置是________,从0.25s 末到1s 末的位移是________ 【考查重点】:这是第一章中的考点,考查运动物体的位移,要注意的是位移是矢量,要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答案解析】质点在0.25s 末的位置为: 0.25 r [5sin(20.25)4cos(20.25)]5i j m im ππ=?+?= 质点在1s 末的位置为: 1r [5sin(21)4cos(21)]4i j m jm ππ=?+?=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10.25 r r (54)r i j m ?=-=-+ 2.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指向圆心的平方反比力2/F k r =-的作用下,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 动.此质点的速度v=____.若取距圆心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它的机械能E =_______ 【考查重点】:这是第二章中的考点,考察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问题,要注意的是机械能等于动能加上势能,势能中注意选取势能零点 【答案解析】:22mv k v r r =?= 22 ()22p r p k k k k E dr r r E E E mv k E r ∞ ?=- =-? ??=+??== ??? 3.一轻绳绕于r=0.2m 的飞轮边缘,以恒力F=98N 拉绳,如图所示。已知飞轮的转动惯量 J= 20.5g K m ?,轴承无摩擦。则飞轮的角加速度为_______;绳子拉下5m 时,飞轮的角速度 为_______,动能为_______ 【考查重点】:这是第三章中的考点,考察的是刚体动力学中物理运动的相关参量,要记得公式,并注意区别参量之间的区别 【答案解析】:由转动定理得: 20.29839.20.5 M r F rad s I I α-??= ===? 由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定理得:

最新基础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复习题及答 案

基础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主要名词术语 1.会计循环——就是按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会计核算的存在条件,如空间、时间、计量尺度等以及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出假设,并以次为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3.会计主体——会计核算须以一个特定单位为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这个特定单位就称为会计主体,也叫做会计实体。 4.持续经营——也称继续经营,是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既不会停业,也不会被兼并或破产,并以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或扩大的经营规模和扩大的经营范围)持续不断地进行经营运作。 5.会计分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 6.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中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予以综合反映。 7.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之为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 8.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应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支出的费用相互配比,并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9.实际成本原则——亦称之为历史成本原则,它是指企业对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时,都要以经济业务事项实际发生时的取得成本或实际成本作为登记入账的依据。 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11.谨慎性原则——亦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谨慎从事,即只确认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 12.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13.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的标准。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下列不属于会计循环的业务是( A )。 A.编制预算报告 B.编制会计分录 C.编制会计报表 D.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 2.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C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ma p2财务决策第四章试题

精挑试题_第四章_风险管理 答案在最后几页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种风险是利用保险的典型代表()。 A、战略风险 B、经营风险 C、财务风险 D、危害风险 2、 购买保险属于哪种风险应对策略()。 A、规避 B、接受 C、转移 D、降低 3、 通过管理不确定性来创造、保护、提高股东价值是以下哪项内容的主要目标()。 A、风险评估 B、企业风险管理(ERM) C、财务风险管理 D、经营风险管理 4、 下列哪项不是企业风险管理(ERM)的直接好处()。 A、改进了风险的响应时间 B、加强了的内部控制 C、提高了企业的稳定性 D、增加了股东的价值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险管理流程的基本步骤(RMP)()。 A、评估资本储备 B、评估风险敞口

C、监控风险敞口 D、确定公司风险容忍度 6、 与相关短期债务、长期债务和股权的决策有关的风险被称为()。 A、经营风险 B、灾害风险 C、财务风险 D、战略风险 7、 组织可以通过购买哪种保险来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 A、灾害保险 B、健康保险 C、责任保险 D、工伤补偿保险 8、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使得组织面临的风险水平增加()。 A、公司持有的现金储备 B、增加完成项目需要的预期时间 C、预期收益率的变化 D、减少完成项目需要的预期时间 9、 在美国独家运营的电子零件主要分销商Clark科技公司决定进入德国市场,作为该决定的一部分,Clark应用其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来确定和评估相应的风险,该公司发现了较大的外汇风险,因为现金流将以欧元而非美元获得,下面哪一项不是适用于此情景的风险缓解策略()。 A、为避免风险,不在德国开展业务 B、如果德国客户同意以美元支付部分账单,则向他们提供折扣以分担风险 C、通过对冲在德国以欧元获得的现金流来降低风险 D、接受与德国经营相关的外汇风险,但限制在德国的业务量 10、 由于内部流程不充分或不合理、人员和系统问题而造成损失的风险通常被称为 ()。 A、灾害风险

会计-第四章练习题答案-会计学基础-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姓名班别学号:得分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固定资产时,应贷记的账户是( A )。 A 营业外收入 B 实收资本 C 资本公积 D 盈余公积 2. ( A )是指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A 财务费用 B 借入资本 C 投入资本 D 管理费用 3. 企业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借记的账户是( A )。 A 财务费用 B 短期借款 C 应付利息 D 在建工程 4. 企业设置“固定资产”账户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的( A )。 A 原始价值 B 磨损价值 C 累计折旧 D 净值 5. 某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外购原材料一批,发票注明买价20000元,增值税税额3400元,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000元,则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C )元。 A 20000 B 23400 C 21000 D 24400 6. 下列费用中,不构成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C )。 A 直接材料费用 B 直接人工费用 C 期间费用

D 制造费用 7. 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 )。 A 制造费用 B 管理费用 C 财务费用 D 销售费用 8. “固定资产”科目所核算的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是( B )。 A 该固定资产投入市场初期价格 B 购建当时的买价和附属支出 C 不包括运杂费、安装费的买价 D 现行的购置价格和附属支出 9. 固定资产因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应记入( A )账户的贷方。 A 累计折旧 B 固定资产 C 管理费用 D 制造费用 10. 不影响本期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D )。 A 主营业务成本 B 主营业务收入 C 管理费用 D 所得税费用 11.下列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项目是( D )。 A 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B 非常损失 C 捐赠支出 D 坏账损失 12. 下列属于营业外收入的项目是( D )。 A 固定资产盘盈收益 B 出售原材料的收入 C 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D 收到包装物押金 13. 企业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等采购费用,应计入( B )。 A 物资采购 B 材料采购 C 生产 D 管理费用

大学物理 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洛伦兹坐标变换x '=;y y '=;z z '= ;2v t x t - '=一、判断题 1.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推广。 ………………………………[√] 2. 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 3. 伽利略变换是对高速运动和低速运动都成立的变换。 …………………………………[×] 4. 在一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相对它运动的惯性系中,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 …………………………………………………………………………………………[√] 5. K '系相对K 系运动,在K '中测量相对K 系静止的尺的长度,测量时必须同时测量。 [√] 6. 信息与能量的传播速度不可以超过光速。 ………………………………………………[√] 7. 人的眼睛可以直接观测到“动尺缩短”效应。 …………………………………………[×] 二、填空题 8.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是: 1、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2、在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考系中,所测得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等的。 9. 静止的细菌能存活4分钟,若它以速率0.6c 运动,存活的时间为5分钟。 10. 静止时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当它以速率v 沿与它的一个边平行的方向相对于S 系运动 时,在S 系中测得它的体积等于a 11. 静止质量为0m ,以速率为v 2;动 220m c -。 三、计算题 12. 在惯性系K 中观测到两事件同时发生,空间距离相隔1m ,惯性系K '沿两事件连线的方向 相对于K 的运动,在K '系中观测到两事件之间的距离为3m ,求K '系相对于K 的速度和在其中测得两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 解:依题意1m;0;3m x t x '?=?=?=。

电大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根据现有的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A.西周时期)。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和控制 )。 3.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包括( B.主观性)。 4.我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于( A.2007年)。 5.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C.货币量度 )。 6.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的根本目标是(A.完成受托责任)。 7.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 C.经营成果)。 8.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应收账款)。 9.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可称为()。B.会计要素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D.未分配利润 11.正确的会计等式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 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 13.账户是根据()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C.会计科目 14.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数,哪一方记录减少数是由()决定的。B.账户性质 15.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A.会计要素 16.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17.在下列账户中与负债账户结构相同的是()账户。D.所有者权益 18.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是根据(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19.损益类账户中的收入账户年末应()。A.没有余额 20.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D.对应账户 21.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确定的。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2.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D.借贷金额不等 23.简单会计分录的特征是()。C.一借一贷 24.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5.下列引起资产内部此增彼减的交易、事项是()。A.收回赊销款存入银行 26.以下各账户中属于费用账户的是()。 B。财务费用 27.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表示。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8.“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表示()。C.折旧的累计数 29.在供应过程中,在实际成本法下,用来归集记入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账户是( C )C.“在途物资” 30.在下列账户中,期末需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是()。B.管理费用 31.“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算后出现借方余额,表示()。C.未弥补的亏损额 32.某企业购进材料一批,买价15000元,运输费600元,入库前整理挑选费400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是()。C.16000元 33.企业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等采购费用,应计入()。B.材料采购成本 34.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200000元,表示()。C.1月1日至6月30日累计发生亏损200000元 35.下列不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D.制造费用

第四章 决策 习题一

第四章决策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按所涉及的范围和重要程度可分为() A、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B 、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D、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2、决策按决策问题所具备的条件可分为() A、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B 、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D、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3、决策按决策问题的重复性程度可分为() A、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B 、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D、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4、进行决策时,未来状况全部确定,但其结果不能肯定的决策属于() A、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定性决策 5、进行决策时,未来状况全部未知的决策属于() A、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定性决策 6、进行决策时,未来状态未知但其所发生的概率已知,决策类型属() A、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定性决策 7、一般而言,对组织活动和人事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易采用()类型。 A、个体决策 B 、群体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8、组织的日常决策一般属于()类型。 A、个体决策 B 、群体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决策类型中,属于群体决策的方法有() A、头脑风暴法 B 、电子会议法 C、征询法 D、决策树法 2、下列决策类型中,属于定性决策的方法有()

A、头脑风暴法 B 、确定型决策C、征询法D、决策树法 3、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决策倾向于()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战略性决策 D、作业性决策 4、下列属于程序化决策类型的是() A、依规则做事 B、依政策做事 C、企业购并或重组 D、开拓新的经营领域 5、群体决策的缺陷是() A、易被少数人统治 B、责任不清 C、消耗时间 D、易服从压力 6、个体决策的特点是() A、能提供更多的方案 B、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C、能制定出更为人接受的方案 D、受个体能力影响很大 7、群体决策的优点是() A、能提供更多的方案 B、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C、能制定出更为人接受的方案 D、受个体能力影响很大

2016年最新《会计基础》第四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会计基础》·考试真题练习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一般()。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 D、为零 2、下列账户中与“制造费用”账户不可能发生对应关系的是()。 A、生产成本 B、本年利润 C、原材料 D、应付职工薪酬 3、某企业月末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全部账户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为6万元,除应收账款外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为4.2万元,下列关于应收账款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本月贷方余额为1.8万元 B、本月借方余额为1.8万元 C、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8万元 D、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8万元 4、在借贷记账法下,“制造费用”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5、下列关于复式记账法建立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B、资产增加记借方,权益增加记贷方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收入-费用=利润 6、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借方或贷方 C、贷方 D、借方和贷方 7、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取决于()。 A、账户的类别 B、会计人员的习惯 C、账户的结构 D、账户的性质 8、“实收资本”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9、采用复式记账法,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登记的账户数量都应是()。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两个或两个以上 10、在借贷记账法下,借方登记()。 A、资产减少或所有者权益增加 B、资产增加或所有者权益增加 C、资产减少或所有者权益减少 D、资产增加或所有者权益减少 1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确定的。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B、经济业务内容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经济业务类型 12、某资产类科目的本期期初余额为5600元,本期期末余额为5700元,本期的减少额为800元。该科目本期增加额为()元。 A、700.0 B、900.0 C、1600.0 D、12100.0 13、复式记账要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进行登记。 A、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 B、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 C、不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 D、相等的金额在总分类科目和两个以上相应的明细科目中 14、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借方或贷方 C、贷方 D、无余额 15、在借贷记账法下,成本类账户的贷方登记()。 A、增加数或结转数 B、增加数 C、减少数或结转数 D、结转数 16、下列各项中应该在会计科目借方核算的是()。 A、负债的增加额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C、资产的增加额 D、收入的增加额 17、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B、不一定说明账簿记录正确

同济版大学物理学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 飞轮绕定轴作匀速转动时, 飞轮边缘上任一点的 [ ] (A) 切向加速度为零, 法向加速度不为零 (B) 切向加速度不为零, 法向加速度为零 (C)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均为零 (D)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均不为零 2. 关于刚体的转动惯量,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B) 转动惯量是刚体的固有属性, 具有不变的量值 (C) 转动惯量是标量, 对于给定的转轴, 刚体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 其转动 惯量的数值相同 (D) 转动惯量是相对量, 随转轴的选取不同而不同 3. 两个质量相同、飞行速度相同的球A 和B, 其中A 球无转动, B 球转动, 假设要把它们接住,所做的功分别为A 1和A 2, 则 : [ ] (A) A 1>A 2 (B) A 1<A 2 (C) A 1 = A 2 (D) 无法判定 4. 银河系中一均匀球体天体, 其半径为R , 绕其对称轴自转的周期为T .由于引力凝聚作用, 其体积在不断收缩. 则一万年以后应有 [ ] (A) 自转周期变小, 动能也变小 (B) 自转周期变小, 动能增大 (C) 自转周期变大, 动能增大 (D) 自转周期变大, 动能减小 5.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 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A 和B ,用L 和E k 分别表示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 则应有 [ ] (A) kB kA B A E E L L >>, (B) kB kA B A E E L L <=, (C) kB kA B A E E L L >=, (D) kB kA B A E E L L <<, 6. 如图3-1-28所示,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一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起运动. 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是 [ ] (A) 子弹的动能守恒 (B) 子弹、木块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 子弹、木块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D)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7.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 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其他星球的作用, 在卫星的运行过程中 [ ] (A) 卫星的动量守恒, 动能守恒 (B) 卫星的动能守恒, 但动量不守恒 (C) 卫星的动能不守恒, 但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D) 卫星的动量守恒, 但动能不守恒 8. 人站在摩擦可忽略不计的转动平台上, 双臂水平地举起二哑铃, 当人在把此二哑铃水平地收缩到胸前的过程中, 人与哑铃组成的系统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