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海经及其价值分析》

《山海经及其价值分析》

《山海经及其价值分析》
《山海经及其价值分析》

重庆大学《中国文化导读》课程

期末论文

2015—2016学年1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山海经>及其价值分析》

姓名:曾琳

班级:广播电视学1班

学号:

2015年12月13日

《<山海经>及其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山海经》神话文学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

《山海经》一书,在大量的文化典籍中,独树一帜。其涵盖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被视为中国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但是对于本书的讨论一直存在,所以论文将从《山海经》的实际内容和文学特点等方面切入,具体分析其价值和意义,挖掘《山海经》的内涵。

正文

1.山海经概要及评述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书籍作者众说纷纭,汉代学者刘歆认为书的作者是大禹及其属臣益。而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并非一时期一人所作,而是经过漫长时间不断增益成书。

“《山海经》顾名思义它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记述上古社会的。”全书内容涉及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诸多领域,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书全3万1千余字,包括18篇内容,其中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

《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于《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写到:"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其译为《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而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鲁迅着《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十分中肯。而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序》中评论:“《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即《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宝库,这也是历来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众所公认的。

自古以来对于《山海经》便褒贬不一,对于其作者,以及创作年代都没有准确的定论,对于山海经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山海经中所包含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是无可厚非的。

2山海经与中国神话

《山海经》中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是记录神话传说最多的奇书,其中神话资料为我国传世典籍之最。

神话是人面对自然界时由于认知能力和生产能力有限,而产生的幻想,相信并膜拜,山海经记录了大量的中国上古神话,对于中国神话的保留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其对于神话故事的文字记录,相较于少数民族神话故事的口头传承形式有所不同,为上古神话的存在流下了可靠的文字依据

书中有大量对于创世神话元素的描写,《大荒北经》中对于黄帝蚩尤以及《海内西经》中“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对于昆仑的描写,《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在吴西”中的雷泽,以及《海外北经》中“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的烛阴。虽然这些描述都没有直接的讲述创世故事,但是其人物和地点都是中国神话体系中创世神话的原型

除了创世神话之外,英雄神话也是《山海经》重要的一部分一部分。《海外南经》中“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后裔杀凿齿的英雄神话以及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等神话故事都出于其中

神话中所蕴含的一部分历史也为我们研究中国上古社会提供了文字资料和依据。而《山海经》中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落间战争的神话记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其中部分神话记录的十分详细,设置被系统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体系,由于其通过文字记录,因此对于中国神话的传承、传播以及后世对于神话以及当时社会状况以及人的思想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3山海经的实用价值

《山海经》地理学内涵是最主要的,它从各种角度有规律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各个地域的地理特征,从山川河流到飞禽走兽甚至志趣和矿藏都被记载的十分详细。书中前五卷都在详细的进行记录,通过方位进行区分。

《西山经》中是这样描写“求如之山”的:“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单,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阅读文段,我们可以发现,山海经对于事物描述区别于其他书籍有着自己的特色,更专注于实用效果,其对于山川河流的描写从位置到走向,河流从发源地到流入地都介绍的十分精确,同时在介绍植物时会说明其利弊作用,介绍动物时会说明习性。在介绍部分花草时,会说明其作用,而介绍植物时会同时说明其药用作用,甚至于矿藏的具体位置也叙述的十分清楚。

《山海经》用最简洁的语言,精练的表达,准确且全面的描述事物,因此其发现了解自然界后进行记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人传递相关的信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界,而《山海经》对于上古先民获取信息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其内容的真实性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但是对于促进人们了解自然有着重要作用。

4山海经的文学价值

山海经的文字和记录方式都十分有特色,在上一部分中举例分析了书中文字的简洁精确,在此同时,描写

书中的神话以及历史故事对于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最为深刻。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丰富主观想象和强烈理想主义色彩,与神话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山海经中对于神话故事以及民俗等描写包含的丰富的想象,以及文字塑造的想象空间是神话思维的主要特点,而这些特点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内容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着名小说《西游记》中对于神仙鱼各路妖怪的描写与山海经中十分相似,其中妖魔鬼怪无论从外貌和特点都各不相同,其中蕴含的想象力和文字的张力都与《山海经》殊途同归,两部作品时隔百年,尤其可见《山海经》对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和铺垫。

除了文章的想象力之外,《山海经》本身就是后世文学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书中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都是后世文学创作者托物言志隐喻抒情的源泉,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理论文章,对于神话故事的引用都是十分普遍的。

抒情诗中引用神话故事多为寄托情思,李商隐在《无题》中大量引用神话,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蓬山直蓬莱仙山,而青鸟指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其原型皆出自于《山海经》中,《海内东经》中这样描述“蓬莱山在海中。”而《海内西经》中写到“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则为青鸟的原型。诗人运用神话寄托情思、托物言志,而山海经作为神话故事的源头以及其中丰富的故事,成为了文学创作者们引用的故事来源。因此《山海经》的价值并不仅仅在表面的地理价值和神话价值,其对于后世文学创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山海经》的文学价值不可忽视。

结论

中国上古社会先民考察山川物产、部落分布等地理和民俗,并非《山海经》而始。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观察、总结和记录,能够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但《山海经》无论从其文学价值还是实用价值都得人们不断研究,更深入的探究其传递的信息和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靳希.《山海经》“神”符号探析[D].宁夏大学,2014.

[2]胡远鹏.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03:1-11.

[3]杨义.《山海经》的神话思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1-10+122.

[4]叶舒宪.从文学中探寻历史信息——《山海经》与失落的文化大传统[J].文艺理论研究,2012,02:24-31.

[5]纪晓建.《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6]沈士军.谈《山海经》的信仰民俗及其文学价值[D].广西民族大学,2008.

[7]赵沛霖.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J].文艺研究,1997,01:95-104.

[8]方韬.《山海经》[J].中华书局,2009.3

[9]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