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考复习题11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考复习题11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考复习题11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考复习题11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第11章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1、重点:

(1)经济效果的概念;

(2)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3)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

(4)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及其特点;

(5)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6)畜牧业生产的合理规模。

2、一般掌握:

(1)经济效果界限;

(2)进行生产技术应用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3)生产要素互代理论的定义及原则;

(4)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5)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

(6)畜牧业生产资源与畜产品的关系;

(7)畜牧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8)产品之间的最适比例。

1.畜牧业经济效果:畜牧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消耗量或占用量与所取得的有用效果或劳动成果的比较。

2.畜牧业生产函数:反映畜产品数量与畜牧业资源投入的函数。

3.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所能增加的总产量。

4.平均产量:变动资源的平均生产力。

1. 通常所说的经济效益临界就是指在经济上能否取得收益的数量界限。P189

2. 绝对经济效益是鉴别某项科技成果本身在使用中有无经济效益的依据。产出的有用效果-投入的劳动耗费大于0,一般来说,这样的科技成果或计划项目是可取的。P189

3. 绝对经济效益是鉴别某项科技成果本身在使用中有无经济效益的依据。其临界公式为:P189 。=科研成果在使用中产出的有用效果/该项成果在研制、推广和使用中投入的劳动耗费大于1

4. 经济分析指标具体包括水平分析指标和结构分析指标。P192

5. 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畜禽产品总量、商品率、畜产品人均占有量。

6. 综合评分法的具体步骤为:选择评定指标、确定指标权重、确定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评分、编制综合评分分析表。

7. 当内部收益率(IRR)>Ic时,表明项目获利能力超过或等于基准收益率的获利水平,从财务上看,该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1. 根据生产函数理论,生产的最佳区间为(B)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所有阶段

2. 畜牧业生产的合理阶段指的是(B)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每一个阶段都是

3. 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平均产量(A)边际产量。P201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接近

4.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中,当边际产量为正数时,总产量(A)P200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5.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中,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D )P201

A.最小

B.无法确定

C.为零

D.最大

6.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中,当边际产量为正数时,总产量(A)P200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7. 在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中,边际产量增加,平均产量(C)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法确定

8. 当生产弹性系数大于1时,平均产量(B)P201

A.下降

B.上升

C.趋于零

D.不变

9. 当生产弹性系数为负时,边际产量(A)P201

A.小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零

D.不确定

10. 当生产弹性系数等于零时,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趋于

11. 当生产弹性系数小于1时,平均产量(A )

A.下降

B.上升

C.趋于零

D.不变

12. 边际均衡原理认为,最佳经济收益投入水平,应是边际收益(A)边际费用的那一点。P202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

不等于

13. 在畜牧业经济效果分析指标中,用以计算和分析畜牧业生产的经营结果以及各种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水平的指标是(D)P192 A.结构分析指标 B.比例分析指标 C.总量分析指标D.水平分析指标

1. 考察技术经济效果和效益的主体指标。

(1)饲料转化率;

(2)饲料成本;

(3)生产费用;

(4)单位投资利润率。

名词解释

1、经济效果:将所有投入折成价值,与产出的价值总和的比值。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消耗

12、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人们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生产任务和预定目标,必然要选择和实施某种生产技术措施和方案,而这些技术措施和方案的实施,既会带来一定的生产成果,又要消耗和占用一定的劳动,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表现为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

简答

1、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答:在现实经济评价中,人们常将“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交替使用,其实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都是反映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得与所费的比较。所不同的是,二者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经济效果是一个比例关系,用相对值表示;而经济效益则一个消长关系,用绝对值表示。所以,经济效益就有可能出现负值现象,而经济效果永远不会为值。

2、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答:1、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性2、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持续性。3、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极限性。4、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综合性。5、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不稳定性。6、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预测困难性。

3、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

答:1、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矛盾。2、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矛盾。3、技术可能与经济需要之间的矛盾。果转折点,

4、经济效果界限理论内容。

答:经济效果临界点、经济效果适合度和经济效果最佳值。经济效果临界点表示经济效果发生变化的界限,是在经济上引起质变的界限点,即两种经济现象——递增与递减的分界点也称经济效果适合经济效果临界点的所限定的区间,也就是可取得经济效果的数值范围,所以也称经济效果适合区,在这个区间内,经济效果>1。经济效果最佳值是在经济效果适度内符合特定生产目的要求的某一具体数值,如果最高产量、最大产值、最大纯收入等,是畜牧业生产技术措施或方案的最佳选择点。

6、畜牧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1、答: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原则。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3、兼顾单项经济效果和综合经济效果的原则。

7、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类。

答:1、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2、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3、

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8、综合评分法的程序

答:1、选定评价指标,一般应选择对技术方案影响比较大的综合指标参加综合评分。2、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当地具体条件合理地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3、确定评分标准对各个技术方案的有关指标数值分别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一般可采用五分法、十分法、百分法。4、编制综合评分选优决策表。5、用所评分数乘权数求得各项指标对各个不同方案的加权分数。把各方案有关指标的加权后分数相加是各该方案加权后分数的总分。总分最多的方案便是最佳方案。

9、试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取决因素

答:1、计算项目换正确确定。2、生产因素的正确选择。3、历史资料,实验的数据和技术参数的正确运用。4、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5、对技术、经济条件的正确分析。

10、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

答:1、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正确认识经营现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2、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使企业计划不断完善,对其经济活动实行更有效的计划管理。3、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也是企业实施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重要手段。4、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可以增强企业活动力。5、经济活动分析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11、经济活动分析的原则。

答: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原则。4、坚持遵循现行经济法规和财经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的原则。

12、经济活动分析的常用方法。

答:1、对比分析法2、动态分析法3、因素分析法4、损益平衡点分析法5、敏感性分析

13、在畜牧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常用于哪几种情况

答:1、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比。2、报告期洗澡间与基期水平比。

3、本企业与同类先进企业比。

4、结构对比分析。

5、强度对比分析。

填空

1、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一、评价的方法从大的方面来看,应是定

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的统一。

2、即一种资源生产一种产品,资源的最佳投入是:当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边际产量等于其价格反比率时收益最大。

3、资源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1、互补关系,是指两种资源

必须以某一固定比例配合才能投入生产过程,如果各种配合饲料中的各种饲料资源间营养成分的关系。2、互代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种资源可替代另一资源。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试卷及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 一、单选题 1、畜牧业再生产过程即是()运动过程,又是()运动过程。 A物资/资金 B资金/货币 C物资/原料 D机器/牲畜 2、对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基本方法B广泛运用调查研究法 C广泛采用实验和对比分析法 D定性分析而不需要定量分析方法 3、我国畜牧业经济所有制结构是以家庭畜牧业经济为主的()的所有制结构。 A多种经济成份并存B单一经济成份C非公有制D公有制 4、我国畜牧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是由我国目前畜牧业()状况所决定的。 A生产关系B生产力C生产规模D市场 5、畜牧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点是()。 A家庭经营 B统一经营C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一经营 D集体经营 6、下列哪项属于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A个体所有制经济B私营经济 C外商投资经济D集体畜牧业经济7、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A个体所有制经济B私营经济C外商投资经济D合作经济8.下列哪项不属于外资畜牧业经济()。 A个体所有制经济B中外合作经济C外商独资经济D外商合资经济9.一种所有制可以有()经营制度。 A多种B一种C只有两种D只有三种 10对畜牧业现代化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现代化畜牧业科学技术B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 C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D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 11.对畜牧业现代化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生产系统 B创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畜牧业生态系统 C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和好的产出

D以相对少的投入,获得一般的经济效果 12.对衡量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高的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B一般的资金利用率 C与资金占用和利用无关D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无关 13.市场机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失灵,以下表现不属于失灵的是()。 A农牧业的外部性B农牧业的弱质性和波动性 C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性D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4.对国外畜牧业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注重智力投资 B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C制定了相关法令D财政和金融上不大力支持 15.对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趋势叙述错误的是()。 A饲料需要量将趋向增长B饲料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C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产量快速增长D生产规模趋于缩小 16、一种商品畜产品大幅度的价格变动只引起供给量较小幅度的变动,说明这种 商品()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完全有弹性D完全无弹性 17、一般情况下,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上涨时,往往会引起此产品()。 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C供给需求同时减少D供给需求同时增加 18、一般情况下,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下降时,往往会引起此产品()。 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C供给需求同时减少D供给需求同时增加 19、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 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A.超过一年; B.超过半年; C.超过二年; D.超过五个月 20、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 A.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B.财产、效益和其他权利 C.财产、资产和其他权利 D.财产、债权和利润。 21、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绪论: 林业的定义P1:(1)林业是直接经营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2)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的特点P2: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4、经营的社会性。 林业经济管理: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特点P3:①综合性②实践性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总体研究法②比较研究法③动态研究法④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森林经营的社会性: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生长的自然性、效益的多样性、经营的风险性和社会性成为林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16:应当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 第二章: 森林资源P25: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

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分为以下五类P57: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的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少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特点:资产的增值性、形态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林木资产的不可移动性、管理的艰巨性 第三章: 林权的概念P73: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林权的主体P74: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 林权的客体:是指向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法律特征:1、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3、森林、林木、林地属于限制转物。 林业“三定”P78:指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 第四章: 森林资源包括P89: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最新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

单县中心医院 2015年护理管理学理论试题题库 得分: 一、单选题 1、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 C ) A、计划与总结、人员配置、规划与变动 B、结构设计、计划与总结、规划与变动 C、组织设计、人员配置、组织变革 D、结构设计、人员配置、计划与总结 2、组织长期计划一般由(C )制定 A、中层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基层管理者 3、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 ) A、选人、评人、育人、留人 B、树人、评人、育人、留人 C、选人、树人、育人、留人 D、选人、评人、树人、留人 4、护理人员排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A ) A、满足病人需要 B、有效利用资源 C、降低人力成本 D、合理组合人力 5、实施护理管理常用的方法有( D ) A、自主管理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法律方法 B、行政方法、自主管理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经济方法、自主管理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法律方法 D、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法律方法 6、用数字表示预期效果的一种数字化计划称为( C ) A、宗旨 B、预算 C、目标 D、策略 7、管理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的内容有( D ) A、财、物、信息、空间和时间 B、人、财、物、信息、时间 C、人、财物、资料、空间、时间 D、人、财、物、信息、空间、时间、技术 8、管理的职能包括( B ) A 、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指挥、控制 B、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 C、计划、安排、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 D、策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 9、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 ) A、人为属性和环境属性 B、人际关系和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客观性和自然属性 10、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动科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畜牧业计划:畜牧业计划是畜牧业企业使组织、指挥、监督、控制等管理职能依据,是畜牧业企业在经营思想、经营方针指导下,根据企业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以及国家的远景规划,对企业一段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统筹安排。 2.畜牧业经济:畜牧业经济是畜牧业中经济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即从宏观上研究畜牧业部门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放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所谓经营:即企业或生产单位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和决策计划过的过程。 3.所谓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对经营要素的结合与经营过程的运转(供应—生产—销售—分配)进行不断决策、完善计划及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全部工作的总和。畜牧业产业化: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统,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产加销、牧工商、贸工牧、产学研、牧工教一体化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区域性畜牧业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体制。 4.畜牧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畜牧业,实现对传统畜牧业的全面的、更本性的改造,在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方面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能够最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以最少的投资,使畜牧业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目的。 5.畜牧业生产结构:指的是畜牧业生产各要素的构成情况,不仅包括畜牧业内部结构,还包括畜牧业外部结构和地区结构等。 6.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 7.控制:是指企业在动态的变化环境之中,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8.经营预测:是指在市场调查掌握大量经济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情况做出估计、判断与测算。 9.确定性决策:是指未来事件的客观状态或实现条件是完全肯定的,决策的结果也是明确的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题

单选 4.李护士长是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长,近期被分派护理学院的专科护士培训、 1.体现护理质量标准体系结构中环节 质量的内容是 科内质量控制、医院建设新病房的筹A.设备质量 划工作等,她感到工作压力很大,病B.药品质量 房接受的指导和控制也受到影响,这C.执行医嘱 种情况说明在管理上没有得到有效遵D.差错发生率 循的原则是 E.护士学历 A.等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2.体现护理质量标准体系结构中要素 B.管理层次的原则质量的内容是 C.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A.护士编制 D.职责与权限一致的原则B.患者管理 E.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C.出院满意度 5.王主任是某护理部主任,她把工作D.健康教育 分配给总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对于例E.技术操作 行性业务按照常规措施和标准执行, 3.体现护理质量标准体系结构中络末

她加以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只有特殊质量的条目是情况时她来处理。她可集中精力研究A.仪器设备质量及解决全局性管理问题,也调动了下B.药品质量 级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工作方式遵循C.住院满意度的组织原则是 D.健康教育 A.集权分权结合原则E.技术操作 B.任务和目标一致的原则 C.精干高效原则 D.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E.执行与监督分设原则 6.当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系是几级 负责制 A.二级或一级 B.三级或二级 C.四级或三级 D.四级负责制 7.某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青霉素皮试 阴性,护士随即遵照医嘱给药。几分钟 后患者突然发生休克。这种状况应判定 为

A.护理事故 B.医疗事故 C.护理差错 D.意外事件 E.护理缺陷 8.管理就是领导,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A.职能学派 B.决策学派 C.行为科学学派 D.现代管理学派 E.经验主义学派 9.运用循环的护理管理的基本方法,检查质量状况,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定出具体实施计划,实施预定的计划和措施,检查预定目标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存在问题则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中,这种方式起到的作用是 A.监督指导 B.循环管理 C.持续改进 D.目标管理 E.检查落实 10.医院的分级管理,下列哪项是对的 A.三级九等 B.二级九等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课件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学时:48 学分: 2.5 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 ①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②了解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 ③了解学习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研究的方法、对 象和任务。 教学重点: ①畜牧业经济管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着重从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畜牧 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解决的问题两方面加以说明。 ②学习和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必需具备畜牧业学和经济管理学两方面的知 识体系,而且还需要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 ③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的掌握,是学好畜牧业经济管理的必然条件。 教学难点: ①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的理论的掌握与具体运用。 ②畜牧业学和经济管理学相互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这一学 科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理论的贡献。 畜牧业经济管理是从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部门经济管理学科。随着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在日趋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而且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它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管理以是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经济管理问题。 现时代人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济管理,比作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经济管理就更加重要。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加速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推进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生存和一切生产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导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作斗争,迈开的第一步就是采集和狩猎活动,并从此逐步走向种植和饲养。 种植业主要提供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如园艺、观赏、器植物等); 饲养业主要提供肉、奶、蛋、皮、毛、药、杂(器、观赏、动力、劳役等)。 从古到今,人类最基本的食物资料都来自这两大部门,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社会为生产小麦、家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对于其它生产,不论是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所获得的时间便越多”。这里马克思论述农业地位时,是把小麦和家畜并提的,前者代表种植业,后者指畜牧业。它表明任何部门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农牧业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因此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 *恩格尔系数=生活支出/收入总额。 (1)20%以下为最富裕; (2)20—39%为富裕; (3)40—49%为小康; (4)50—59%为勉强度日; (5)59%以上为绝对贫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项畜产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的基础产业部门,畜牧业发展仍受到资源、资金、成本等因素制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进而向富裕型迈进,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畜牧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考复习题6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

第6章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 1、重点:(2)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2)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3)畜牧业资本的概念、分类、作用规律和特点;(4)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5)畜牧业技术的经济类型;(6)我国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途径应遵循的原则;(7)我国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途径。 2、一般掌握:(1)畜牧业劳动力的概念;(2)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3)我国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状况;(4)畜牧业资本的来源和合理使用的原则;(5)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的工作。 1.畜牧业劳动力109 2.畜牧业资本121 3.畜牧业技术(科技)进步125 4.劳动节约型技术 5.资源节约型技术 6.中性技术127 1. 畜牧业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指的是其劳动对象为有生命的动物。109 2. 畜牧业生产劳动的双重性是指除了饲养和放牧劳动外,还有从事饮料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劳动。110 3.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唯一能动的要素,也是进行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经济来源。111 4. 劳动效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所完成的。115 5. 按资本存在的形态,有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122 6. 发达国家畜牧业科技进步率约为70~80% 。125 7. 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率约为50% 。125 1.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是指( B )115 A.生产畜产品所付的劳动时间 B.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的畜产品数量 C.生产畜产品的效率 D.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畜产品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照(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划分的。122 3.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是按照(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阶段)划分的。122 4. 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是按照(C )划分的。122 A.资本价值转移的方式 B.资本的来源 C.资本存在的形式 D.资本所处的阶段 5. 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是按照(B )划分的。122 A.资本价值转移的方式 B.资本的来源 C.资本存在的形式 D.资本的重要程度 6. 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技术是(C )127 A.中性技术 B.劳动节约型 C.资源节约型 D.资本节约型 7. 机械技术是( B )127 A.中性技术 B.劳动节约型 C.资源节约型 D.资本节约型 8. 我国畜牧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是( C ) A.资本节约型技术 B.劳动节约型技术 C.资源节约型技术 D.中性型技术 1. 畜牧业劳动的特点。109-111 2. 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113 3. 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17 4. 畜牧业资本运动的特点。123 5. 畜牧业资本合理利用的原则。124 6. 畜牧业技术的经济类型。126 7. 我国畜牧业技术的重点。128

林业经济管理-电大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复习题

林业经济管理-电大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复习题

《林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过去一段时间里,林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形势严峻,发展后劲不足,市场发育滞后和 () ①公有制过大②私有制过大③所有制结构单一 ④公有与私有过于平均 2、将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等活动纳入统一计划,通过计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组织的领导、检查、控制和管理工作,称为() ①组织管理(2)信息管理③计划管理④系统管理 3、某森林公园1-6月份的门票收入分别为5万元、5.8万元、6.6万元、8万元、10.2万元、10.8万元。用简单平均法预测第7月份的门票收入是() ①46.4万元②9.28万元③3.87万元④ 7.73万元 4、一般说来,林地资源的有限性主要是指其在 () ①立体种植有限性②平面空间上的有限性③发展的有限性④利用的有限性 5、现代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分工的基

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 ①系统原理②整分合原理③反馈原理④动力原理 6、依据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找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市场分析预测的方法,称为()①回归分析法②变量分析法③模型分析法 ④预测分析法 7、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与() ①商业属性②社会属性③计划属性④控制属性 8、产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产权界定,产权结构和 () ①使用权②占有权③收益权④产权保护 9、林权与林业产权相比,林业产权比林权更偏重于() ①法律关系②经济关系③市场关系 ④社会关系 10、绩效考评主要考评员工的()

①工作业绩②工作能力③工作热情 ④工作信心 11、人具有生命,是“活”的资源,这表现出人力资源的() ①能动性②生物性③动态性 ④社会性 12、林产品按门类可分为营林产品和() ①森工产品②中介产品③经济产品④社会产品 13、绩效考评的原则是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现实及() ①时限性②准确性③积极性④新颖性 14、对管理对象系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效益为核心,促进系统中各部分的最佳配合,力争取得最好的效益,即为() ①整分合原理②系统原理③动力原理 ④效益原理 15、控制系统向被控制系统发出作用信息,然后通过反馈通道,将作用结果用信息形式返送回来,经过比较后,对作用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这一原理是()

自考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是(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D.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2.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麦格雷戈 D.韦伯 3.下列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的是( ) A.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B.形式灵活、稳定性弱 C.规章成文、按章办事 D.因事设置、专职专人 4.按层次实行管理,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赋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体现了管理的( ) A.动力原则 B.弹性原则 C.反馈原则 D.能级原则 5.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属于( ) A.战术计划 B.战略计划 C.作业计划 D.指令性计划 6.下列关于ABC时间管理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级工作可委托或授权,可不占用工作时间 B.A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40—50% C.B级工作不重要也不紧迫可以委托或授权

D.B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15—25% 7.根据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属于组织文化制度层的是( ) A.组织的基本信念 B.组织的行为准则 C.组织成员的服饰 D.组织的环境布局 8.下列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 A.容易产生专制 B.部门领导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C.实行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统一指挥 D.仅适用于小型组织 9.充分重视人际关系、对业绩关心少的管理,属于管理方格理论中的( ) A.乡村俱乐部型 B.权威型 C.团队型 D.贫乏型 10.根据权变领导理论,对毕业年限较短的护士最适宜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11.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 A.护士长夜查房 B.护士操作中执行查对制度 C.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D.对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12.下列属于现场控制的是( ) A.实行护士资格准入 B.护士自我控制 C.患者满意度调查 D.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良心出品】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述题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述题答案 1.试述提高盈利的主要途径。 答:主要从市场竞争、挖掘内部潜力、加强流通管理及深加工增值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索途径。(1)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制订长期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2)重视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设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4)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强市场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5)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各种耗费,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6)在流通领域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费用。 (7)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进行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2.试述发展我国饲料业的主要措施。 (1)大力开发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资源;(2)挖掘耕地潜力,增加饲料产量; (2)饲料工业必须不断适应养殖业生产的现实特点,生产适销对路的饲料产品; (3)加强宣传、推广和服务工作,抓好产品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4)通过并购、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重组,形成企业集团化; (5)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助推饲料业发展; (6)加速饲料业标准化进程,解决好饲料安全问题; (7)推广应用各种青贮和氨化秸秆饲料;(8)利用国际市场调节盈缺,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3.畜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分析哪些方面? 答:畜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结构分析(2)饲料消耗分析(3)劳动力利用分析(4)资金利用分析(5)计划完成情况分析(6)工作和产品质量分析(7)产品成本分析(8)投资效果分析 4.论述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答: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畜牧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 (2)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 (3)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4)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 应采取的对策: (1)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 (2)继续深化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业全面发展; (3)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结构体系;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林业?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答:林业是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主要特点是:(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 第一章 1.什么是林业发展战略?试阐述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主要措施。 答:林业发展战略是从林业生产的宏观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林业战略目标,总体地研究林业发展过程全局应该采取的方针政策。() 2.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对森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综合加以考虑,在满足当代利用、不损害后代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森林效益的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林业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是一种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其主要内容包括:(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2)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性。(4)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林业政策和科技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 2.如何理解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和公共性? 答:森林资源有多种用途。但当选择一种用途后,则必须放弃其他用途。由于一项资源在用于某一方面用途时,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这就决定了在某一方面的所得正是因为放弃了用于其他方面的机会而产生的。因此,被放弃的其他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应作为被选方案及其得到收益的机会成本。或者说,所放弃方案可能产生的收益应当从被选方案所获得的收益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森林资源的公共性又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森林资源的非排他性是指“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由谁来得到它”,或者说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人,或者排他的成本太高以致排他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森林资源的非竞争性是指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对森林资源“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共同而又互不排斥地使用森林资源这种公共物品有时候是可能的,但由于有“先下手为强”式的使用而不考虑选择的公正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一些森林生态资源如清洁空气、悦人的景观会日益变得稀缺,结局可能是所有人无节制地争夺有限的森林生态资源。这就是森林资源的公共性使然。 第三章 1.什么是林业产权?林业产权有什么特点? 答:林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权利人对林木和林地拥有的一种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或使用权。林业产权的特点:(1)林业产权收益的外部性。(2)林业产权排他的有限性。(3)林业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困难性。(4)林业产权交易的复杂性。(5)林业产权资产的流量性。(6)林业产权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7)林业产权计量的困难性 2.林业产权界定的主要内容。 答:(1)明晰产权主体。(2)发展多样化的产权制度。(3)改善产权制度实施的环境。 3.森林多功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811年,德国林学家哥塔“木材培育”延伸“森林建设”,将森林永续利用的解释扩

自考03006护理管理学练习题09

第九章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发展的关键是 A.组织环境 B.动态的目标 C.职业动机 D.明确目标 2、某科护士长考查护士的皮试液配制技术,并将各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用百分制表示,该护士长运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是 A.描述法 B.目标管理法 C.绩效评价表法 D.关键事件法 3、借助实物和教具,通过操作示范,使培训者了解某项操作是如何完成的。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研讨会 4、保证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是 A.培训准备 B.培训实施 C.培训评价 D.培训目标 5、一般以2~4周为一个排班周期,依次循环安排的排班方法是 A.周排班法 B.周期性排班法 C.自我排班法 D.日排班法 6、一级护理患者每人每天需要多少小时护理工作量 A.5小时 B.4.5小时 C.2.5小时 D.0.5小时

7、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编配比例是 A.1:1.3~1:1.4 B.1.4~1:1.5 C.1:1.5~1:1.6 D.1:1.6~1:1.7 8、影响护理人员编配关键因素是 A.工作环境 B.管理水平 C.工作任务 D.人员素质 9、护理人员编配的主要原则是 A.功能需要原则 B.能级对应原则 C.结构比例合理原则 D.成本效率原则 10、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 A.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B.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价 C.护理人员的档案管理 D.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A.个人特长和组织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B.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C.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D.动机与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E.整体素养与专业素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2、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A.描述法 B.目标管理法 C.绩效评价表法 D.关键事件法 E.强迫选择比例法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5个,综述1个,选择10个,判断10个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提纲 1.畜牧业中的经济形式 (1)国有经济形式:(2)集体经济形式:(3)个体和私营经济形式:(4)合作经济形式:(5)联合经济形式:(6)中外合资经营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微观基础上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基本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其特征可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作用 (1)畜牧业产业化的概念: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产加销、牧工商、贸工牧、产学研、牧工教一体化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区域性畜牧业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济体制。 (2)畜牧业产业化的意义:(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2)可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3)有利于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4)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5)有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6)有助于畜牧业的科技进步 3.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1.国外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1)纵向一体化:是指畜牧业企业同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供应部门以及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部门联合。(2)横向一体化:是专业方向相同的畜牧业企业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的经济联合。(3)网状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彼此渗透,互相交织而成网状结构的经营组织体系。 2.中国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1)按照劳动产业链的主要动力和生产结构分: ①龙头企业带动型:②市场带动型:③企业集团型:④主导产业带动型:⑤科技推动型:⑥中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题

绪论: 林业:林业是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特点: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 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 4、经营的社会 性 林业锦江国际管理的学科特点:综合性、实践性 第一章: 国际湿地日:2月2日防止荒漠化干旱日:6月17日 林业三大体系: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 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 答: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3、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 4、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5、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 6、切实保障木材供应 7大力发展木本粮油 8、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当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 林业的五大转变: 答:1、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2、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4、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世界林业未来发展特点: 答:1、林业产业形态发生变化 2、林业功能将转变 3、林业的政策性加强 4、林业国际化趋势增强 5、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 6、林业日益社会化 第二章: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的特点: 答:1、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2、森林蓄积稳步增加 3、森林质量有所改善 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 5、非公有制林业成效凸显 对中国森林资源现状的评价: 答:1、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 2、森林类型多样,森林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

3、用材林成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可利用森林面临枯竭 4、有林地面积逆转严重 5、林地生产力低下,森林质量不高 6、人工林面积大、发展快,但质量有待提高 7、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答:1、天然林保护工程 2、退耕怀林工程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第三章: 林业制度的构成:国家制定的正式规则、社会认为的非正式规则、实 施机制 林权的概念: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林权的主体: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 林权的客体:是指向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他的法律特征包括:1、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 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1).doc

精品文档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 )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 ) A.1978年 B.1990年 C.1989 年 D.1992 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

A.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 A.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 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 农产品产

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①不正确 B.①正确 C.①和②相互矛盾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 ) A.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 )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 ) A.化肥 B.农药 C.农业机械 D.农膜 13. 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 ) A.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全国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 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护士长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对突发事件给予临机处置,体现了护理管理者的 ( ) A.协调者角色 B.发言人角色 C.监督者角色 D.联络者角色 2.权变领导理论认为,适宜采取参与式领导方式的员工类型是( ) A.成熟度低 B.较为不成熟 C.比较成熟 D.高度成熟 3.在管理方格理论中,贫乏管理的领导方式是( ) ,1型管理 ,9型管理 ,1型管理 ,9型管理 4.依据控制采用的手段不同.. ,可以把控制分为( ) A.局部控制和全面控制 B.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C.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 D.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5.下列属于控制主体的是( ) A.组织总体绩效 B.偏差测量机构 C.作业 D.信息 6.现场控制的重点在于不间断... 的过程,如( ) A.检查医疗护理材料的质量 B.患者满意度调查 C.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D.护士自我控制 7.下列关于医院护理人员编制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级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75% B.二级医院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1: C.三级医院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 D.三级医院护师以上人员比例应大于10% 8.将被评价者在工作中的有效行为和无效或错误行为记录下来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的方法属于绩效评价方法中的( ) A.绩效评价表法 B.关键事件法 C.目标管理法 D.描述法 9.护士的绩效考核由所在护理单元的护士长进行,护士长的考核由科护士长进行,这种方式属于绩效考核的( )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试卷及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 、单选题 1、畜牧业再生产过程即是( )运动过程,又是( )运动过程。 A 物资/资金 B 资金/货币 C 物资/原料 D 机器/牲畜 2、对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基本方法 B 广泛运用调查研究法 C 广泛采用实验和对比分析法 D 定性分析而不需要定量分析方法 3、 我国畜牧业经济所有制结构是以家庭畜牧业经济为主的( )的所有制结构。 A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 单一经济成份 C 非公有制 D 公有制 4、 我国畜牧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是由我国目前畜牧业( )状况 所决定 的。 A 生产关系 B 生产力 C 生产规模 D 市场 5、 畜牧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点是( )。 A 家庭经营 B 统一经营 C 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一经营 D 集体经营 6、下列哪项属于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 7、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A 个体所有制经济 B 私营经济 8.下列哪项不属于外资畜牧业经济( A 个体所有制经济 B 中外合作经济 9.一种所有制可以有( )经营制度。 A 多种 B 一种 C 只有两种 10 对畜牧业现代化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现代化畜牧业科学技术 B 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 C 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 D 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 11.对畜牧业现代化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生产系统 B 创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畜牧业生态系统 C 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和好的产出 A 个体所有制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外商投资经济 D 集体畜牧业经济 )。 C 外商投资经济 D 合作经济 )。 C 外商独资经济 D 外商合资经济 D 只有三种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林业的概念 指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及其经济上的要求 生产周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1)林业生产内容多样复杂 物质资料生产:工业原料、建筑用材 消费资料生产:纸、食用菌、干果、 (2)林业生产资金周转速度多样 (3)林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4)发展林业必须注重中长远计划 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 在林业生物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林业劳动和林业机器设备的季节性不平衡问题,即往往出现林业劳动力、设备的闲置,这为林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区域性、风险性和难预测性 (1) 区域性要求加强区域林业的研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 风险性要求林业经济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就难以调动劳动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3) 难预测性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工作,另一方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 培育初始森林活动的经济依赖性 该特点在经济上要求: 制定林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林业的经济背景。(温饱、交通) 必须支持和帮助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 对于边远地区林业的发展,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 第一章世界和中国林业 1、林业现代化概念及内容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 林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 2.世界林业发展的四个和三个阶段 (一)“四阶段论” 1.毁林开荒、盲目破坏森林(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时期) 2.掠夺式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期) 3.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 4.从财力和物质技术上加强营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二次大战以后1945年后) (二)“三阶段”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