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试题及答案

财政试题及答案

财政试题及答案
财政试题及答案

财政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它也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费用的资金,因此,财政资金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2、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支出中用于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转移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其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

3、间接调控:就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部门投资的条件,并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来调控非政府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

4、价格补贴:因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

5、税负转稼:是指纳税人交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

6、税收饶让:也称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在按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补征。

7、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的无偿支出。

8、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其特点是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9、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10、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11、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规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12、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13、现收现付制:是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中的一项分类,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开支,不留或只留少的储备基金。

14、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它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外部效应: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即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16、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1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

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事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8、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

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19、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式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

20、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21、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2、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国债负担率:一定时期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国债偿债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23、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既是一种财政收入,又具有偿还性,是一种预期的财政支出;国债以政府信誉为担保,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24、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活动所固有的客观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

25、财政投融资:是指“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26、公共定价:指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27、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二、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

答: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简述所得税的特点。

答:所得课税亦称收益课税,即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其主要特征和优点: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课税有弹性。存在的缺陷:1)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到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2)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3)计征管理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比较遇到困难。

3、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一)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的功能(二)筹集建设资金(三)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4、简述国债市场的功能

一)国债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国债市场具有顺利实现国债发行和偿还的功能二)国债作为金融政策工具,国债市场具有调节资金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的功能,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1、国债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债市场拓宽了居民的的投资渠道;3、国债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完善,有利于降低不良资产率,使其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4、国债市场是连接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渠道;5、国债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最重要的操作工具。

5、如何解释国债的规模?

答:国债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举借国债的数额及其与国民经济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它包括:(1)国债的负担。指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者的实际负担能力;政府借债要考虑偿债能力,只能量力而行;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所以,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负担能力。(2)国债的限度。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限度或国债适度规模,包括:历年发行国债的累计余额;当年新发行国债的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6、区分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开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7、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的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通称为“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何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8、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其特点在于即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准公共物品。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9、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财政投融资基本特征如下:(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资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的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10、简述商品课税的含义及一般特征?

答: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商品课税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1)课征普遍;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实行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但由于商品课税与价格相联系,在国内会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在国际间会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

11、简述税收的“三性”?

答: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队形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得标准征税。

12、简述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答:一般来说,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但各国的增值税制度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有所不同,据此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1)生产型增值税,(2)收入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

13.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理论依据。

答: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14、简述转移性支付的重要意义。

1)其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障等功能上。2)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分配。(3)在分税制条件下,增强地方对中央的依赖性。4)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支出经财政之手,但不由政府购买,而转移到另一集团或个人手中去实现购买。

15、简述现代税收原则。

1)公平类税收原则:收益原则和能力原则2)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和征收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完善和改革的思路?

1、答: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规定的规则实施的社

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运行,

(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制度不统一。1999年1月我国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但由于《条例》在征费率等方面没作具体规定,各地区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在具体规定不同,就征收费率看,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一般来说,发达地区征收费率低,不发达地区征收费率高,从本质上看,这是发达地区保障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保障不发达地区,富裕地区保障富裕地区,穷困地区保障穷困地区。(2)统筹层次低。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的统筹层次很低,虽然国家也要求各地区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但大部分地区落实到地市级统筹,还存在不少的县级统筹。过低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层次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良好运行,表现为:条件好的地方,较低的收费率即可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条件差的地方,较高的收费率也无法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3)覆盖范围小。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惠及我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4)执行成本高。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执行成本高,主要是指社会保障资金中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成本高。一是其强制力就不够,二是群众基础薄,就很难取得被征收单位和个人的有力配合和支持。三是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执行成本高。(5)社会保险基础薄,妨碍因素多。人们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建议

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应以养老保障为突破口。(1)统一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保障对象、保障内容到征费(税)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全国要尽快统一起来。如果一时有难度,至少应把全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尽快统一起来。(2)以税收确保基础保障,全国统收统支。社会保障资金在全国的统收统支是制度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基础养老等保障的统收统支,制度统一就难以实现。(3)扩大覆盖面。社会保障制度要做到以国家税收形式征缴的社会保障资金能惠及到全体公民,让全体公民现在或将来都能“享受”到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可把基本养老保障的改进作为突破口,采取“全面覆盖,城乡有别,低位替代,平稳过渡”的办法。也就是说每个公民当他足够老的时候都可以拿到国家发放的一份“基础养老金”。(4)切断单位与个人的社会保障联系,约束和激励公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账户。任何单位除了依法上缴国家统一确定的社会保障税外,不再发生其他社会保障支出,任何单位上缴的社会保障税属于全体公民,不与职工个人发生社会保障上的直接联系,国家利用国家统筹的社会保障资金向公民个人提供基础养老等保障。

2、谈谈你对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财政补贴制度的思路?

答:(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补贴过多过滥,财政负担严重。(2)长期的补贴使企业产生倚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人为地加剧了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同时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有的甚至起到了保护落后的作用(3)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4)某些补贴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二)建立新型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补贴的支出效益。

(1)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针对现行补贴制度中存在的诸多因素,根据市场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基本思路是三:在总量上减少财政补贴项目,压缩财政补贴规模;在结构上规范补贴方式,调整批分配格局。(2)改革补贴方式,重新规范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诸如改变农业补贴方式;取消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亏损补贴;改革公用事业补贴;增加财政对科研的补贴;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利用财政补贴储金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3)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体系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转换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革农产品流转体制;改革工资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如何认识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的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是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如行政、国防、司法、公安、外交等。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2.财政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3.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

三、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4.根据瓦格纳法则的原理,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特殊性。

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先逐年下降后逐年回升的特征。

原因在于:1)改革前,对个人-低工资、高就业;对企业-统支统收。财权和事权高度集中,比重高。2)改革后,对个人-提高收入;对企业-放权放利。国家财政收入逐年下降,支出比重下滑。3)1996-1997年改革逐步到位、GDP加快增长而止跌回升、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回升加快。

5、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联系实际;2)保重点,压一般,联系实际;3)继续适量发行国债;4)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6、试述税负转嫁的概念、方式和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和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收转嫁有两种基本方式:前转和后转,以及其他一些转嫁方式。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容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较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征的税不易转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