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关系到人的一生的教育,影响到人生方向的选择,目标的确立。所以,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养成的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养成

A Study on Mor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of Teenagers// Jia Haili

Abstract Teenagers are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hope of our nation,and they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moral for-mation,which relates to the education of their whole life and impacts on direction of their choice in life,and establishment of their life goal.Therefore,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eenagers'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adolescent;moral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014010,Baotou,Inner Mongolia,Chin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惟诚说:“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好习惯是促人成长的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封锁人的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在人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尤其青少年时代,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军,是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关系到人的一生的教育,影响到人生方向的选择、目标的确立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树立。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较高的修养、规范的行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人、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过去我们说教多,做得少,知行脱节模式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道德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1青少年道德存在的问题

1.1违法违纪反社会行为屡见不鲜,法律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性。一些青少年由于认识能力、鉴别能力与心理偏差的影响,无视法律的存在,知法犯法。在社会上,纵火行

凶、绑架勒索、群殴群盗,甚至暴力相残现象层出不穷。在学校抽烟、酗酒、厌学、早恋、逃学、校园霸凌经常存在。这些道德缺失的不良现象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1.2“唯我独尊”,个人主义至上

近几年来,“四二一”家庭数量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成了祖辈们的掌上明珠,一些家庭的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承包式呵护和爱戴的土壤,滋长了孩子们自私、懒惰、任性的“花朵”。这些不良的习惯成了孩子们性格中的“软肋”,生活中稍有触动,便会用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甚至离家出走,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与社会沟通。1.3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错位

青少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是一个有健康人格的标志。而在一部分青少年心中,没有国家的前途和没有民族未来的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缺乏,对民族精神漠视。也不去关注祖国一路发展来的历史与英雄人物,而对现代偶像剧里的人物极力模仿崇拜,这种价值观的错位,阻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理想人格。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富足,却也让精神文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使社会道德总体滑坡,容易使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养成崇拜金钱,攀比吃穿,讲阔气,讲排场,淡漠劳动,不思进取等不良习惯,阻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再加之行贿受贿,贪赃腐败等不正之风,腐蚀着青少年幼稚、敏感而易于感情化的纯洁心灵,而且这种非主流的思想,以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的形式出现;又是寓于求知求美的阅读观赏之中。此外,再加上大众媒体责任意识的不强,一些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仍然有着低俗,内容荒诞、淫秽等“精神鸦片”的一席之地。使毫无戒备的青少年的心灵不经意间受到伤害。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环境、条件、途径。

2.2学校教育的影响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德育教育。在教学制度上,学校把带出高分数、高班级、高升学率作为优秀教师考评的一个标准,教师也无奈地树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导致了智育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德育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的“优待特等生,帮扶中等生,冷漠差等生”的差别的教学观念,使差等生永远被遗忘在黑暗的角落里,找不到自信的光明,长此以往,差等生会有厌学,厌课堂,仇视老师等不良思想的萌生。

2.3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的“四重四轻”的教育观念,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重成长、轻成人。有的家长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4-0024-02

(下转第39页)24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 昌五中心小学根据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进一步统一少先队员思想,提高了认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增强做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其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就开展其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大力弘扬和培育了爱国精神。学校根据现有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了《奠基、教师节献礼》影片,以感人的故事熏陶学生,以高崇的主人公精神洗礼孩子们的心灵,从孩子们含泪的目光和发自肺腑的观后感中,我们感到了其活动的实效性。 二、以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讲文明习惯养成驾御。学校计划安排要求各班进行一次以《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力求形式多样,不仅要停留在背诵的层面上,更要理解含义的点上,还要付之行动是质上。通过班主任的反馈交流和学生的整体表现,达到了预期目标。况且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展开了《学生礼仪教育》的专题课题研究。 三、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学校以创建诚信校园为目标,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诚信”为主体的手

抄报比赛,大受学生欢迎,学校内“诚信”之风蔚然。 四、针对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落的问题,切实抓好法制教育工作。学校按即或有条不紊地安排了“法制教育周”活动,安排了“法制教育课”和“校园廉洁教育课”,并确定了专人和固定时间、固定内容、课程进度等,把此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增强了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学校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健康向上是育人环境。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歌曲传唱、爱国图书借阅、班级建立“图书角”,重视校园的硬化、美化、净化、绿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加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标语、墙壁画、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六、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落实了家长会和学校与家庭联系的互通。 总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德育工作成效明显。当然,我校会以此为起点,建立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长久的进行下去。 昌五中心小学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 德教育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中学时期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探究合适的途径及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在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他们。还要做到熟悉每一个学生,哪些学生是留守儿童哪些是单亲家庭哪些曾有先天性疾病哪些学生有早恋、厌学、懦弱、思想偏激等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实施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不是很好,心理素质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更应该时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促使他们进步。同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二、培养集体荣誉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由于现在的孩子集体意识较为淡薄,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别人合作及欣赏别人的精神,为此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学生主体意识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实现的。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对集体的事情主动参与意识、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实施计划 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徐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的精神,结合辅导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状况,在总结多年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围绕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一个目标"和"三个环节",积极实施"六大工程",落实10件实事,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广大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江苏新一代公民。 二、具体措施和基本思路 1、进一步构建分层次教育的现代化德育课程体系 (1)学校建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和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中学德育纲要》和《中学生守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狠抓基础、争创特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培养"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切实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2)根据"意见"和"讲话"的精神,学校要大胆进行整体性德育体系构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培养青少年伦理道德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对他们伦理道德培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当前仍然相当突出并呈现新的特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剧增,造成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败坏,走向犯罪道路的特点是: 1、由于过分宠溺的家庭造成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读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大款”,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言听计从,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518053746.html,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作者:陈妍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7期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并且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访谈的方式以两位青少年为对象,收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道德两难事件,并着重分析了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科尔伯格的哪个阶段,从中也发现他们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帮助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42-02 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国家的发展依靠青年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发展情况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从来都不缺少关注。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都是专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护他们的权益而制定的。从社会层面看,青少年所享有的社会福利也是其他群体所不能及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他们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他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等都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其中道德发展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但也是青少年儿童发展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偷盗、抢劫、性侵等案件屡屡登上社会头条,引發全民关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建设刻不容缓。 探寻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清楚他们的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他们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提升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希望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 一、理论依据 20世纪伊始,中西方的心理学家就开始聚焦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并在此领域进行 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低层次认知到高层次认知的转换过程,也就是道德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一研究为探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最被广泛认可。 三水平六阶段是科尔伯格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一阶段他们往往为避免惩罚从而服从于权威。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陆士桢 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后,社会上普通民众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状况有较多的议论。可以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一种紧迫的需求。早在十几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组织、校内外教育机构、公众,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说不重视,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也多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但我们确实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的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日益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大众大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今天的青少年到底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他们自身又具有哪些特征和需求?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这些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上千家万户的期望与安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求真务实,是中央文件提出的要求,也是今天青少年工作及其工作者面对青少年群体必须回答的课题。 一、清醒认识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法制环境。环境是直接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元素,目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有几个社会环境因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首先是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市场经济的最直接的价值表达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结果论成败。这种意识作为一种潜规则,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脱离了这种潜规则的背景,脱离了人们受这种规则制约的现实,不回答如何在这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发展道德,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反面。总体来说,市场化对少年儿童道德价值的发展带来三个倾向。一是忽视精神的现实化倾向。一个人活着,必然面临着“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现实化的社会实际让今天的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活着。青少年中普遍的却失信仰,是引发青少年社会问题的重要源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案,人们曾经将原因归结为贫困、生存压力等个案性因素,马临刑前的自白表明,信念的缺乏才是他走向深渊的根本原因。这是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带有普遍性问题。二是金钱第一的物质化倾向。市场带来的物质化发展,使得社会的金钱观发生相当的扭曲,在相当大的范畴内,金钱成为社会事物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杠杆,这种价值观念强烈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自然也强烈地影响了下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三是权利义务明晰的契约化倾向。在市场体制下,社会观念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是再无条件地否定人的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的追求,而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个人与他人之间需要有制度、程序、契约等来规范和约束,这也挑战社会道德体系和诚信规范的建立。青少年对这样一种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有着天然的认同和接纳,我们不能再重复原有的、简单的、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系的说教,应该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更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规则和诚信的教育。 其次是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我们过去的社会在整体上是一种一元化的状态,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依靠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实际上表达了社会权威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巨大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下的思想教育,就社会控制和社会安全上,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实际运行上,都处于相对简单的、辅助性的位置上。目前影响少年儿童道德认识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三组冲突。一是东、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方的价值观在中国影响非常大,而影响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西方价值是伴随着一些流行的商品和生活方式进入的,而真正影响深刻的使其内核,即以个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需要真实地把这种信念贯穿到下一代的灵魂中去。而实际的政治科教育常常是两张皮,大学、中学的政治课改革,长期以来并没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既抓住理想信念的实质和内核,又真正和现实机密结合,用孩子真能理解的话表达出来,是今后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三是科学民主精神与封建传统的斗争。民主是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法律制度的建设,而且是运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建设,这是关乎到全体人民的社会建设,需要从未成年人抓起。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关系到人的一生的教育,影响到人生方向的选择,目标的确立。所以,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养成的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养成 A Study on Mor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of Teenagers// Jia Haili Abstract Teenagers are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hope of our nation,and they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moral for-mation,which relates to the education of their whole life and impacts on direction of their choice in life,and establishment of their life goal.Therefore,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eenagers'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adolescent;moral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014010,Baotou,Inner Mongolia,Chin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惟诚说:“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好习惯是促人成长的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封锁人的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在人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尤其青少年时代,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军,是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关系到人的一生的教育,影响到人生方向的选择、目标的确立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树立。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较高的修养、规范的行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人、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过去我们说教多,做得少,知行脱节模式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道德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1青少年道德存在的问题 1.1违法违纪反社会行为屡见不鲜,法律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性。一些青少年由于认识能力、鉴别能力与心理偏差的影响,无视法律的存在,知法犯法。在社会上,纵火行 凶、绑架勒索、群殴群盗,甚至暴力相残现象层出不穷。在学校抽烟、酗酒、厌学、早恋、逃学、校园霸凌经常存在。这些道德缺失的不良现象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1.2“唯我独尊”,个人主义至上 近几年来,“四二一”家庭数量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成了祖辈们的掌上明珠,一些家庭的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承包式呵护和爱戴的土壤,滋长了孩子们自私、懒惰、任性的“花朵”。这些不良的习惯成了孩子们性格中的“软肋”,生活中稍有触动,便会用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甚至离家出走,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与社会沟通。1.3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错位 青少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是一个有健康人格的标志。而在一部分青少年心中,没有国家的前途和没有民族未来的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缺乏,对民族精神漠视。也不去关注祖国一路发展来的历史与英雄人物,而对现代偶像剧里的人物极力模仿崇拜,这种价值观的错位,阻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理想人格。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富足,却也让精神文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使社会道德总体滑坡,容易使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养成崇拜金钱,攀比吃穿,讲阔气,讲排场,淡漠劳动,不思进取等不良习惯,阻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再加之行贿受贿,贪赃腐败等不正之风,腐蚀着青少年幼稚、敏感而易于感情化的纯洁心灵,而且这种非主流的思想,以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的形式出现;又是寓于求知求美的阅读观赏之中。此外,再加上大众媒体责任意识的不强,一些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仍然有着低俗,内容荒诞、淫秽等“精神鸦片”的一席之地。使毫无戒备的青少年的心灵不经意间受到伤害。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环境、条件、途径。 2.2学校教育的影响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德育教育。在教学制度上,学校把带出高分数、高班级、高升学率作为优秀教师考评的一个标准,教师也无奈地树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导致了智育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德育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的“优待特等生,帮扶中等生,冷漠差等生”的差别的教学观念,使差等生永远被遗忘在黑暗的角落里,找不到自信的光明,长此以往,差等生会有厌学,厌课堂,仇视老师等不良思想的萌生。 2.3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的“四重四轻”的教育观念,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重成长、轻成人。有的家长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4-0024-02 (下转第39页)24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

鹤城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青少年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三、目标任务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思想品德课在整个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和主渠道,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带着爱心走向学生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热爱学生,就要做到“理智公正”、“不挖苦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心罚学生”、“严爱结合”。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要引导学生学习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表现一种启迪,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

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候,教师不要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文时,根据学生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以及自尊的需要,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小组展开讨论,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评选,评选出“乐观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由于引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自主参与,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问题。 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当“调试”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实行开放式教学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doc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我镇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实际,我们深入有效地开展了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作结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首先,我们召开了校委会,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朱田镇中心小学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并层层召开了学校负责人会议、全体师生大会,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集中学习了国家、省、市、县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全体教干教师紧紧围绕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对策,不规范办学行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当前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建立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政策措施,在多元道德观念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如何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如何把社会、家庭、学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十个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讨。在学习和研讨中,大家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就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是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要以活动为依托,以先让学生学会做人为落脚点,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示范学校的建设而献计献策。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要求,紧紧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个主题,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拓宽层面,认真分析、研讨当前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面临的各种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加强和

青少年如何培养和修养道德

青少年如何培 养和修养道德 不要把修养道德看得很神秘,也不要把它看得程式化。因为道德的修养、品质的建立,以及人格的确立和能量的获得,都在我们的心中和身中,要靠我们一点一滴去积累,要有这个信心,要相信道德能够重塑我们的人生,能够再造我们的人生,要相信道德能够给我们人生带来亮丽的前程。 “信”非常重要。有了坚信的基础,我们就从点滴做起,从所在家庭的日常表现做起;从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兄弟这个密切关系做起;从关爱身边所有同学这些方面做起。比如,对同学的帮助做到了没有?是用真正的爱心去帮助别人?还是为了贪图自己的虚名,贪图对方的回报和表扬? 要隔绝所有索取回报的所谓“道德修养”,那不叫道德修养!要像天和地一样,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把光明和热量无私地赐予身边所有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修养道德! 就从我们一点一滴的言行当中去注意积累,古代先哲说“滴水穿石”,我们就要有这种精神去积聚、积累。把正确的信念在大脑当中确立起来,在心中确立起来,不被别人各种各样的邪见和错误的认识所左右,自己要立定正觉。自己一定要从道德观念上,建立自己的道德人生观。从祖先们承传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到现在的道德观,完成一个完美的连接,在这个方面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基础,在这个土壤上培养自己。 爱众生,怎样去爱?去爱周围所有的人,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父

母,爱自己的兄弟,爱自己 的姊妹,去关心他们,花一点时间,去关爱身边的一切事物。不要自私自利地把自己圈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圈子里,圈在一个自私自利的小范围里,那样会活得很累。 中国现在有些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他们活得很累。为什么呢?私心私欲太重,只知道发财,发了那么多财又用不了。其实,睡不过三尺,吃不过两碗,再吃多了高血压会出来,天天还要防着肝硬化、胃病、血压高、头晕等疾病。钱包背在身上,放着不保险,雇一个保镖跟着,又怕打劫,晚上也睡不安稳。就没有想到,可以把这个钱撒向社会,多做点好事,藏掖得那么紧,活得累死了。 国外有很多人对金钱都比较豁达。包括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兹,他就很豁达,既能够赚钱,也能够舍钱,每年都拿出收入的40%舍向社会,他就活得轻松,活得潇洒。金钱也会继续不断地进来,又能不断地出去回报社会。 这种爱心,无论大小,都要注重去培养,我们才能确立起道德观念。如果不主动地去培养和实践,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么永远也难以在自己心灵当中迸发出道德的光明。礼德的光明,就不会呈现,我们也就难以准确看到自己人生道路该如何去走,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有了道德观以后,人生该如何去做,常常是坦坦荡荡,没有任何不敢的。因为心灵开阔,就容易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和顺利的人生!

青少年发展期末测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 1.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2.身体意向:身体意象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影像,包括身体知觉与身体概念,即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态度和感觉。 3.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4.假想观众:过分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他们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 5.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6.自律道德: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发展阶段,人从幼年到成年的发展也就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过程。 7.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 8. 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目前研究提出教养方式主要四种类型: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忽视型父母。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向孩子示范了关心他人与对社会负责的模式,儿童通过观察与模仿获得适应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 9.学习方式: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学习的方法及途径。 10.同一性延缓: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与她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D)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 B.胆固醇 C.五羟色胺 D.激素 … 3.进入(C)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4. 10-12岁儿童青少年的观点采择处于(C )阶段。 A.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B.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相互的观点采择 D.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 5.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B )。

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施 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我省视察时的指示精神、省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全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以培养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观念、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以18岁以下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学校德育教学改革、少先队建设、开展读书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基本道德规范为着力点,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和“三贴近”的原则,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整章建制、规范行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广泛参与、入心入脑,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安排

加强学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五项工作: 、小学德育教学要从最基本的礼仪礼节、社会生活常识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做好打基础的工作。 、中学德育教学要以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五爱”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提高思想觉悟,逐步树立“三观”。 、高中德育教学要在抓好前两个阶段德育工作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教育、加强国情教育和成就教育,逐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职业学校要注重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中小学校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2、大力开展以“五讲五做”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八项活动。 1)、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各中小学校每年要组织祭扫一次烈士墓,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一次文艺演出,组织一次运动会,看一场好电影,参加一次公益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

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2、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快乐原则支配个人欲望,从而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二、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上网诸多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看,是网络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从主观上分析,则是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会化尚未完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网络强大功能下各类信息泛滥。②上网者文明意识薄弱。③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法律意识淡薄。④政府规范管理起步迟、力度小、结构松。⑤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欠缺。⑦学校、家长防范意识不强。⑧适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