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谁是第一——记二战苏联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

谁是第一——记二战苏联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

谁是第一——记二战苏联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
谁是第一——记二战苏联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

谁是第一——记二战苏联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

楚水昂/文

在谈到有关二战中谁是盟国第一王牌飞行员的话题时,相关史料总会有些争执,因为按照公开的击落敌机数量,苏联飞行员阔日杜布肯定位列第一,但总有许多人会认为苏联的另外一位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才是当之无愧的盟国第一王牌飞行员。为何?这一切,自然和波克雷什金的生平有莫大的关系: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波克雷什金(1913-1985),被誉为是苏维埃空战战术之父,起曾经升空作战多达650次,参加空战156次,公开数据是击落敌机59架,第一位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苏联军人,这些功绩,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作为二战中苏联响当当的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的飞机只要一起飞,德国人就会在无线电中互相高声提醒:“小心,小心,波克雷什金来了!”

普通工人家庭飞出的夜莺:英雄飞行员的成长之路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波克雷什金于1913年2月21日出生于苏联尼古拉耶夫斯克(现新西伯利亚)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新西伯利亚,在许多国人的眼中,大概是十分陌生的字眼,但该市绝对不能忽视,因为它是目前俄罗斯国内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也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而这个城市居然于1893年才开建,而其建成的原因很简单——西伯利亚铁路,目前,新西伯利亚市是俄罗斯教育、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中俄之间签订了许多合作协议,而其中许多就是和该市签订的,而该市之所以吸引中国,自然是其发达的工业,而这却不得不和西伯利亚铁路联系上——历史上,在沙俄侵占了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地区后,由于交通的落后,远东虽然资源丰富,却一直几乎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直到1890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布建设西伯利亚铁路的命令,工程最早从弗拉迪斯沃克,也就是原本侵占中国的海参崴开始。1892年,铁路工程开始从西往东修建,西段的起点是车里雅宾斯克。也就是在往东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原本荒芜的西伯利亚开始忙碌起来,包括尼古拉耶夫斯克这样的城市也拔地而起。1904年的日俄战争,俄国赶工赶点的吧西伯利亚铁路修通了,要不然,日俄战争俄国会输得更惨。

波克雷什金出生时,这个城市已经诞生20年了。由于铁路的作用,很类似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也可以叫做俄国的东部大开发吧,和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一样,俄国当时也雇佣了几十万的华工来修建铁路,主要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山东、河南等地招募的,相对于美国的华工,在俄国的华工更不得而知,近年来国内总报道华工在俄罗斯的非人待遇,历史上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工业基础不错,有大量的产业工人,波克雷什金就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1928年,波克雷什金中学毕业,此时苏联建立已经建立6年,也讲究出身的苏联,根正苗红的波克雷什金又进入技校,学习的是钳工,此时的波克雷什金已经在航空俱乐部学习飞行。很顺利的,1932年,年仅19岁的波克雷什金进入空军,先是在彼尔姆(这是一个可怕的城市,曾是苏联的集中营,关押了许多知名的犯人,也是苏联的军火库,曾有许多苏联的军工企业,同样的是,该市也是乌拉尔以东的城市)的航空技术学校学习,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列宁格勒航空军事理论学校。

在学校期间,波克雷什金就对飞行疯狂的着迷,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研习飞行方面,训练极其刻苦,由于喜欢动脑筋想主意尤其是疯狂的主意,还得到了“怪点子”的绰号。在其自传《碧血长空——苏德空战亲历记》中,波克雷什金曾经这样记述自己:这是我的飞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喜欢做猛烈的动作,喜欢飞极限速度、极限高度。飞特技时,我总是力争做到手与脚的动作的默契配合。这一点在做垂直特技动作和退出俯冲时尤其要紧。有些人被我的“玩命”动作吓昏了头,说我的飞行动作是“怪点子”。但是理智和谨慎是一回事,不顾飞机性能,一味地蛮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些人认为,与敌机进行空战,完

全和机场上空进行的空战训练是一样,一切都要严格地按照一成不变的固定样式进行,只能以编队形式进行,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在学校组织的射击比赛中,按照标准,能够把空中运动靶打穿12个洞就是优秀的成绩,但技术熟练的波克雷什金却能一次打出40个窟窿来。对于此点,波克雷什金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摸到飞机的脾气并不等于摸透,你要不断地向前探索才行,你要勇敢地承受过负使你产生的压迫感,要努力发掘飞机做机动动作的极限潜力和极限速度潜力。

航空军事理论学校毕业后,波克雷什金依然对自己的飞行技术不满意,于是居然先后给上级指挥员、空军总司令、国防人民委员递交40多份申请书,申请到同样位于列宁格勒的卡钦飞行指挥学校学习,在那个激昂着理想的年代(也伴随着大清洗),上级居然最终批准,波克雷什金如愿以偿的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并于1939年毕业于该校,随即被分到了敖德萨军区的第55歼击航空团,1941年,已经升为上尉的波克雷什金已经成为一名副大队长,而且成为该团最早驾驶米格-3歼击机的飞行员之一。

不幸中的幸运:英雄的成绩来自于磨练

由于卫国战争爆发,大尉波克雷什金立刻奔赴前线。此时,他的座驾米格-3,其实是米格系列战斗机第一款——米格-1战斗机的改型。该机尽管优秀,但却不适合苏德战场,因为苏德战场主要是中低空的缠斗和对地攻击,相对而言苏联的雅克系列和拉系列战机更适合此类任务。此时的波克雷什金尽管飞行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但仍缺乏实战应敌经验,对于此时刚刚装备部队的米格-3战斗机,也不是完全掌握其要领,但仍然义无反顾的犹如战场。可惜的是,由于战场只会已经混乱,而且当时苏联的苏-2单引擎轰炸机被视为高度机密,仅仅少数人知道,所以当波克雷什金率领自己的米格-3中队第一次参战时,并没有认出这种从未见过的轰炸机,当发现敌机时,波克雷什金立刻瞄准其中一架,并给了一个短射,由于距离很近,所以根本不可能脱靶,以至于该轰炸机爆炸带起的气流使得波克雷什金自己的飞机都震颤了(该轰炸机的驾驶员是普斯特戈,后来成为苏联空军元帅、苏联英雄),但就在波克雷什金紧急摆脱扰流,并希望展开第二波攻击时,却突然发现了轰炸机机翼上的红星标志。此时,其他的米格-3也进入了攻击位置,明白过来的波克雷什金立刻挡在了战友们攻击位置的前面,并摇动机翼示意,这才没有造成进一步的误伤。由于战争初期的混乱(战争初期苏联有几千架飞机被击毁,大部分居然是在地面),波克雷什金没有被送上军事法庭。尽管如此,这也够波克雷什金懊恼的了。幸亏,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3月23日,波克雷什金便击落了一架德国的Bf-109,24日,其又击落一架Bf-109,飞行员是德国第77联队第2大队的奥图.库哈尔上士。2日后,波克雷什金再次击落敌人两架Hs-126型侦察机,27日,第55飞行团的米格-3歼击机在团长的带领下进行战斗巡逻,战斗异常顺利,团长击落一架德国的HS-126,但当他们的6架米格-3发现预定目标——一队德国的运输车队并想进行攻击时,却落入德国第77战斗机联队8架Bf-109的圈套,迎敌中,波克雷什金突然发现团长和其他4名战友和自己分开,而自己要单独面对4架Bf-109的围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波克雷什金居然击落敌机一架。返回部队后才发现自己有一名战友被击落。仅仅几个小时后,波克雷什金不得不再次升空,因为德国轰炸机群这次的目标是他们驻扎的机场,空战中,波克雷什金击落了一架Ju-88。

如果仅仅看上面的成绩,似乎波克雷什金幸运之至,仅仅在开战的第一个礼拜,其就击落了6架敌机,成了名副其实的王牌,但如果了解这6架敌机被击落的背景,就不会如此感叹了,首先,在初期的空战结束后,波克雷什金所在的飞行团仅仅剩下了3名飞行员,其他的都被击落了,其次,波克雷什金本人曾经两度被击落:

第一次被击落是在亚西城附近,当时他为了掩护战友侦察,选择了俯冲歼敌的战术,但很快被地面的德国高炮击中发动机,飞机失去动力,速度也越来越慢,凭借着娴熟的飞行技术(多亏了在学校那几年下的功夫),波克雷什金努力地操纵着不断抖动的飞机,成功的滑

翔了很长一段距离,最终坠落在一片树林之中,虽然飞机坠毁,但波克雷什金仅仅腿部受了轻伤,为了返回部队,波克雷什金忍受着饥饿,伤痛以及敌人的搜捕,在4天后,终于返回自己的机场,由于这段经历特别类似于原苏联著名的自传体小说《真正的人》中的主人公,所以许多人就误以为波克雷什金就是该小说的原型,实际上,两者差别很大,小说原型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见本刊10年期《绝代双雄——二战中的两位无腿飞将军道格拉斯?巴德和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一文)在飞机坠毁后,双腿残废,后来不得不截去两个小腿,成了有名的无腿飞将军,而波克雷什金仅仅只是腿部受伤而已。

而另一次被击落,则是发生在上面所说的与4架Bf-109缠斗时,尽管波克雷什金神奇的以一敌四,居然击落敌机一架,但全身而退显然也不可能,要知道那时德国的战斗机飞行员技术可是普遍高出苏联飞行员很多的,所以他的座机也被击中,飞机操纵系统失灵,飞机再次坠向地面,幸运的是,波克雷什金再次仅仅只是轻伤,很快他又返回部队。

这两次磨难如果对于一般人,也许会造成意志消沉,但对于波克雷什金这样的王牌飞行员,却是另一种境遇,在其后来的回忆录《碧血长空——苏德空战亲历记》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飞机击落的感受:“我又一次死里逃生,我似乎比任何最可怕的武器都要强大”。“我总能绝处逢生!”……

有这样的经历,波克雷什金才能总在出战之前,做出通过无线电向敌人宣战这样的事情:“德国飞行员听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就要出战了”。于是才会出现上文那一幕,随后的德国飞行员也总会通过无线电互相提醒:“小心,小心,波克雷什金来了”。

空中战术之父的来由

上面说过,波克雷什金在学校学习飞行技术时,便有“怪点子”的美名,而在其正式加入空军后,尤其是在成为了优秀的飞行员和指挥员之后,在空战理论方面更是发挥了自己“怪点子”的特长,作为一名善于动脑子的飞行员,波克雷什金总是随身携带着上面绘有空战示意图的地图(该地图现收藏于俄罗斯武装力量中央博物馆),作为最早自行作战的猎手飞行员之一,波克雷什金摸索出了许多很实用的空战战术,波克雷什金有一个很有名的被证明极其有效的克敌制胜的公式:“高度—速度—机动—火力”。他所指挥的飞行员就是运用该技巧歼灭了大量的德军飞机。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波克雷什金还创造出了许多适合苏联空军运用的空战战术,比如他曾经提出将苏联空军以往的3机编队改成8机编队(3机呈V字形编队也是一战后到二战爆发这二十年时间中世界各国的标准战术,飞机的密集编队战术到越南战争后才逐渐被摒弃),以每两架一组背向太阳梯次配置的设想(该配置可以防止敌机的突袭,密集而没有梯次、高度差异的战机很容易被敌人打下来),该设想曾经被苏联高层视为十分狂妄的想法,但在1943年4月17日~6月10日的库班空战中,波克雷什金凭借着这一背经离道的战术,以少胜多,击落了众多的德国飞机,从此,波克雷什金的8机编队战术被承认并推广到了苏联所有的歼击机部队,而这种战术更是被飞行员们亲切地称为“库班架子”。

由于这些贡献,波克雷什金被誉为苏维埃空中战术之父。1944年,其更是接到了空军总司令诺科维奇的命令,前往莫斯科担任航空学校校长,但波克雷什金拒绝了总司令的要求并重回前线。

而除了这些,据科涅夫元帅回忆录中对各个苏联将领的称赞,科涅夫特别提到了波克雷什金将公路作为飞机起降跑到的创造,联想到战争初期苏联空军的窘迫模样,这一点便能理解,但波克雷什金能做出这一点,也的确能证明其的确是个异想天开的家伙,要知道即使在今日,公路起降仍是许多国家空军的课题。

第一位三元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

1943年5月24日,由于波克雷什金指挥的飞行团在库班空战中的杰出表现:升空作战54次,完成飞行354个架次,击落敌机19架(个人击落13架,集体击落6架),时任近卫

军第16近卫歼击航空团(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第4军第216混合航空师)航空大队长的波克雷什金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金星奖章)和列宁勋章。

1943年8月24日,由于完成455次作战飞行并个人击落30架敌机,近卫军第16近卫歼击航空团(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第4军第9近卫歼击航空师)团长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波克雷什金少校被授予第二枚金星奖章。随后波克雷什金参加了黑海上空和第聂泊河上空的战斗。

截至1944年5月,担任近卫军第16近卫歼击航空团(乌克兰一方面军空军第8军第7歼击航空军第16近卫歼击航空师)团长的波克雷什金中校已完成550次作战飞行,参加137次空战并个人击落53架敌机。5月,波克雷什金被任命为第9近卫师师长。他驾驶舷号N.100的P-39N参加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普鲁特河和亚瑟河上空的战斗。

1944年8月19日,近卫军第9近卫师师长波克雷什金中校因“模范完成战斗任务,在与德国侵略者的战斗前线英勇作战,功勋卓著”被授予第三枚金星奖章。这样,波克雷什金成为第一个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人(第二个三次获“苏联英雄”称号的是功勋卓著的苏联元帅朱可夫;第三位是苏联头号王牌空战英雄阔日社布,波克雷什金获得第二枚苏联英雄勋章的排次是第十名,但获得第三次苏联英雄称号的时间实在来得太快)。

除了获得过4枚苏联英雄称号,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发勋章并没无数人诟病的的勃列日涅夫,波克雷什金的能排名获三次苏联英雄称号第一名,其成绩的确在苏联历史上不多见,以至于波克雷什金去世后,天文学家切尔内赫将他发现的一颗行星命名为“波克雷什金星”,以表示对这位俄罗斯民族英雄的怀念。

谁是第一?

在获得第三枚苏联英雄勋章后,波克雷什金指挥第9近卫师挥师西进,参加了解放波兰、罗马尼亚的战斗,参加了柏林战役,然后在捷克斯洛伐克结束了战争(最后一次战斗1945年5月9日发生在布拉格)。波克雷什金共完成作战飞行650次,参加156次空战,个人击落敌机59架(非正式统计为75架),集体击落敌机6架。

上面说过,截止战争结束,波克雷什金的个人成绩是59架,而阔日杜布是62架。之所以许多人为波克雷什金抱屈,认为其才是苏联第一王牌飞行员和盟军第一王牌飞行员,除了上面所说的波克雷什金在飞行理论方面的贡献以及担任师长的原因,还有如下几点:一,从1944年8月开始,波克雷什金已经担任近卫军第9近卫师师长,冲锋陷阵的时候自然少了,而后起之秀的阔日杜布才能获得很快超越前辈的机会,况且到战争后期,德国王牌飞行员的数量是越来越少,西线的空战也越来越激烈,用菜鸟来获得成绩,总会更容易些。

二,那便是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方面的混乱,尽管在战争的第一个星期中,波克雷什金就获得了击落敌机6架的成绩,但载着这些成绩的第55战斗机团的档案全部丢失,所以波克雷什金的这些成绩从未被承认,所以波克雷什金一直宣称自己的成绩是72架(也有说是88架),而不是数目相差悬殊的59架。当然了,如果那次乌龙事件,即击落苏-2的成绩被计入,则是73架了。笑。

正因为这些贡献,人们在比较苏联第一和第二位王牌飞行员时,位居第一的阔日杜布才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从来没采用过别的什么空战战术,我一直都是按着您教过的方法进行空战。我向您学习过作战,学习过生活,学习过做人。”

而波克雷什金指挥的歼击航空兵第9师,曾出动飞机3万架次,击落敌机近千架,1500余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46人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全师被授予“近卫歼击航空兵师”,“近卫红旗马里乌波尔——柏林歼击航空兵师”等荣誉称号。

在1945年6月24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上,走在各方面军混成团里的将士,包括普通士兵、炮兵、飞行员等,都是获得过各种勋章的功臣,而波克雷什金则受命高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军旗,走在该军的最前方,接受斯大林等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检阅。

除了来自本国的各种荣誉,二战胜利后,反法西斯各盟国纷纷表彰波克雷什金的功绩。美国奖给他一枚“特别功勋”金质奖章;法国授予他“功勋飞行员”称号。波克雷什金还荣获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的许多荣誉称号。而二战正酣的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过:“当今战争中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是俄国的波克雷什金。”

驾驶美国战斗机的王牌

苏德战争中,波克雷什金曾经驾驶过许多类型的飞机,比如米格-3,伊-16、雅克-1等,但其驾驶最多的飞机,既不是大名鼎鼎的雅克-3,也不是雅克-1,而是一款美国产战斗机——P-39,波克雷什金曾经驾驶该机取得48架的成绩,占其击落敌机总数的八成多,所以也成了世界上驾驶该机取得最高成绩的人。

美国援助给苏联的P-39尽管是世界上第一款批量投入生产的发动机后置的战斗机(和现代战斗机差不多,二战及之前的飞机,发动机基本都是前置)。发动机后置具有如下优点:细长的机头流线型更好,视界也更好,而且机头可以容纳重型军械,前三点式起落架,操纵性更好,同时这种设计使得机翼也可以较小,从而提高了空速,但相应较大的翼载却又影响了战斗机的爬升性能和高空机动性能。所以该机在太平洋战场,根本无法比拟日本空军灵活的零式战斗机,而在欧洲战场,也很难和德国的Bf-109对峙,二战开始不久,该机即退出美军战斗机的序列。但对于当时的苏联空军来说,该机却很宝贵,首先,苏联原本制造的战斗机在初期的战争中已经损失殆尽,亟需要大量补充,而通过租借方案,美国愿意提供的先进战机,也只有P-39,其他的美国一来自己需要,二来还要留一手防着以后的苏联(对其他国家也差不多,美国二战中给英国、苏联等国的军舰,基本都是从国防后备役舰队,也就是退役后维护好的军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幽灵舰队”中挑选出来的),最后P-39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原本P-39是支援英国的机型,但预订运往英国的675架,至少有212架运往了苏联。而到了1944年8月该机停产时,共生产了9558架,其中4773架援助了苏联,差不多占到战机产量的一半。

虽然美国飞行员不喜欢该机,但对于穷惯了的苏联飞行员来说,却发现该机也有自己的特长,由于是全金属的飞机,而不是蚊式那样大量采用木材的飞机,所以该机具有质量大,结实,火力猛等特点,俯冲起来可以获得极高的速度,而波克雷什金总结出的“高度—速度—机动—火力”公式,其实就是在使用该机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凭借着该机,波克雷什金成了名副其实的王牌,也带动了一大批驾驶P-39的王牌飞行员。这大概可以成为二战中少有的国际合作的佳话吧。

像普通公民一样被埋葬

战后,波克雷什金曾担任防空军方面的指挥职务,1948年毕业于苏联将军的摇篮——伏龙芝军事学院后,又于1957年进修了成为苏联高级将领必读的学校——总参军事学院。1968年,波克雷什金被任命为苏联国土防空军的副司令,1972年被授予空军元帅军衔并于同年担任全苏支援海陆空军志愿协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波克雷什金共获得6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4枚红旗勋章,2枚苏沃洛夫二级勋章,1枚卫国战争一级勋章,2枚红星勋章,1枚“苏联武装力量为祖国服务”三级勋章,多枚奖章,19枚外国勋章和奖章。新西伯利亚故乡设立了他的半身铜像。他还是新西伯利亚荣誉市民。著有下列作品:《歼击机机翼》、《你的光荣使命》、《战争的天空》、《在战斗中认识自己》。

波克雷什金于1985年11月3日去世,享年72岁,按照他的职务和地位,本来可以安葬到克里姆林宫宫墙内(朱可夫、勃列日涅夫、加加林、伏龙芝等对苏联贡献卓著的名人就安葬在此)的,但他的夫人坚持不同意,最终其被安葬到了新圣母公墓(新圣母公墓也位于莫斯科,由于靠近新圣母修道院而闻名,这里长眠着许多俄罗斯的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苏军高级将领,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意味十分浓厚,其实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埋葬的地方)。

英雄的末年也是孤单的,也缺乏光彩,但二战战火的锤炼,却使得英雄的成就可以千古流芳,英雄虽已远去,但他的名字注定要永远留在俄罗斯的光荣与梦想当中。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二):“叶尼塞”高炮列传

相对于步兵为主的中国军队,苏联陆军就是一只机械化怪兽,它的大部分师团都是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苏军也一贯重视机械化部队的野战防空。二战后到50年代末,苏军伴随坦克部队的野战防空炮兵由少量单管ZSU-37和双联 ZSU-57-2自行高炮组成,这两种高炮都是身管气冷方式,射击速度低,系统机动能力较差,无雷达火控,不具备全天候交战能力。到60年代末期,它们已不能满足防空任务的需求。 为此,苏军从50年代初开始,在57毫米、37毫米和23毫米自动炮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力图研制一种性能优良、机动性好的野战防空自行高炮。1957年4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426-211号武器研制命令,命令规定同时研制ZSU-37-2双联37毫米“叶尼塞”和ZSU-23-4“石勒喀”4联23毫米两种自行高炮,以及“奥比”厘米波目标指示和火控雷达。其中ZSU-23-4装备陆军摩托化步兵团的高炮连,执行对空防御任务,能够对付高度在1500米、射程在2500米以内的目标。而ZSU-37-2自行高炮则计划装备坦克师的高炮团和坦克团的高炮营,负责高度3000米以下,射程为4500米以内的对空防御任务。 1958年4月21日,以首席设计师Г.С.叶菲莫夫(Г.С.Ефимов)和主任设计师Ю.В.杜马硕夫(Ю.В.Томашов)为首的设计团队造出了第一台ZSU-37-2自行高炮样车,该车重达25.5吨,装甲底盘由OKB-3中央试验设计局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负责研制,火炮直接采用了OKB-43设计局的37毫米双联高炮,小型雷达火控系统由全苏国家电子委员会第20设计局(НИИ-20 Г

КРЭ)负责研制。1959年3月,该车完成了工厂测试。1959年8月14日,“叶尼塞”自行高炮系统被赋予2A1的正式型号。1960年12月至1961年间,“叶尼塞”高炮先后完成了顿库斯科高射武器靶场的火炮测试,库宾卡国家装甲武器靶场的1200公里跑车试验,和国家无线电靶场的375小时雷达电子设备鉴定试验。1961年8月14日,正式定型,在利佩茨克拖拉机厂开始批量生产并试装,计划1963年至1965年间生产并部署450辆该型高炮。但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9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925-401)号命令,停止了ZSU-37-2“叶尼塞”自行高炮的生产,只保留ZSU-23-4“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 “叶尼塞”自行高炮下马的原因,据笔者分析,一是师级野战高炮,其防空范围和战斗性能相比团级“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没有太大提高(前者3000米,后者2500米)。二是过于昂贵,“叶尼塞”高达40万卢布的造价(当时一辆T-64超级坦克也就十几万卢布),使得苏军望而却步,苏联也没有太多的余钱,没有力量在师团两级装备两种口径的自行高炮。苏军还认为如此昂贵的高炮,不如近距地空导弹给力。加之其27.5吨的战斗全重,战略机动性远差于只有十几吨的“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这样,“叶尼塞”的下马就在意料之中了。 1962年初,“叶尼塞”自行高炮还计划进行两个改进型号。第一个仍采用OB119型履带式通用底盘,加长了车体,但负重轮改为7个,提高了越野性能和射击稳定性。第二个型号更改了底盘,采用T-54/T-55主战坦克的车体。但随着“叶尼塞”的下马,这两个型号只停留在了图纸上。 “叶尼塞”和“石勒喀”自行高炮研发进程比较

二战德军火炮大全4重炮

105毫米leFH 43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出膛初速度:610米/秒 有效射程:1300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3 重炮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mm le.FH 18而研制的,坚固的Skoda工厂(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厂)发展了FH 43,105毫米leFH 43 重炮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了类似88毫米高射炮的四轮炮架,可以360度环向射击,火炮采用当时先进的液压系统,使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精确度很高。该炮仅仅制造出几门实验的样炮,限于二战战局的恶化,该炮计划没有进一步实现,没有来得及生产,所以照片找不到! 105毫米leFH 44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炮弹重;14.97公斤 出膛初速度:655米/秒 有效射程:1425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4 重炮,也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毫米 le.FH 18而研制的,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仅仅制造了2门样炮,性能上比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研制的105毫米leFH 43 重炮强,其炮架则是五花八门。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希望新型重炮必需使用现有火炮的零部件,今天看来有点火炮通用化、模块化的思路。按照希特勒的最高指示,克虏伯公司给105毫米leFH 44 重炮配置了以下火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18/40榴弹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42 榴弹炮的炮架、88mm Pak 43反坦克炮的炮架。由于该炮采用不同炮架后,重量增加较多,机动性下降,所以德国克虏伯公司没有进一步发展。照片现在找不到。 128毫米K 43 重炮 说明: 为了在火炮上赶超苏联的122毫米火炮,德国人决定发展128毫米K 43 重炮,它将使用与128毫米Flak 40重型防空炮相同的身管和炮膛。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生产了一门试验的原型炮,采用交错十字型炮架。但是仅仅制造一门就终止了。因为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发展的类似重炮已经走在Skoda工厂的前面。不过Skoda工厂生产的唯一一门128毫米K 43 的原型炮计划是安装在黑豹坦克的第12种实验型号Grille 12 上面的。限于战局恶化,128毫米K 43没有量产,而计划装备128毫米K 43黑豹Grille 12型也仅仅停留在计划图纸阶段,没有量产。照片找不到,因为只制造一门,已经毁于战火。 另外说明:德国的黑豹还有一些计划型号及其计划装备的火炮列表,从俄罗斯找的: Grille 10* 88mm Flak 37 L/56 (ранний) 88mm Flak 41 L/75 (поздний)Panzer IV / Sd.Kfz.9 Grille 10 88mm Flak 37/41. Panther Grille 10 100mm K. Panther Grille 10 105mm leFH 43/35. Panther Grille 12 128mm K 43/44. Panther Grille 15 150mm sFH 43/44. Panther

二战名将录名将生平介绍

二战名将录名将生平介绍 二战攻略二战名将录介绍 同盟国 麦克阿瑟 - 五星上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着名军事家,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他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忠于自己的国家,但反对这个国家的总统(杜鲁门).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巴顿 - 四星上将: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血胆将军”巴顿。作为潘兴手下的爱将,巴顿组建了美军第一只装甲部队,堪称美军的“装甲兵之父”.巴顿带兵的成就和他的坏脾气一样出名。他被媒体宠爱不仅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更是由于他时不时的惹是生非和语出惊人。而他和蒙哥马利之间的暗中较量也为媒体津津乐道。他带领第三集团军在欧洲战场驰骋时的名言是:“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巴顿相信灵魂转世的说法,认为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元帅、古希腊重甲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多个着名、善战、勇敢,不同时代的军事角色转世而来。 蒙哥马利 - 元帅: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德意志 古德里安 -上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装甲集群,不到一个月就灭了波兰。一个月多就灭了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要不是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让进攻,那33万英法联军早就让他给灭了。进攻苏联,6天抓了200万俘虏,最后他都懒得抓了。他是闪电战之父。 从军事角度来看,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隆美尔 - 元帅: 埃尔温·隆美尔,德国元帅。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着名的将领,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同被后人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着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毋庸置疑,轻型坦克歼击车是纳粹德国二战中实战价值最高的装甲车辆之一,而苏联红军在这一领域似乎并无明确的概念,在统计装甲力量时甚至对坦克和自行火炮不加区分。因此尽管苏军的坦克歼击车在残酷的战争中殊死拼杀,却因先天不足,始终没有应有的名分。 实际上,苏军坦克歼击车诞生的理由很简单,即面对超强防护的德军坦克,在己方坦克暂时无法安装有效的大威力火炮时,紧急研发一种安装反坦克火炮的装甲车辆。正是由于这种作为权宜之计的思路,苏联红军并没有大量装备轻型坦克歼击车。SU-76等自行火炮虽然兼具反坦克能力,但当它无法对付德军坦克不断加厚的正面装甲时,就基本退出了反坦克作战。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苏联红军从未试图拥有与德军类似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恰恰相反,最早提出固定炮塔的坦克歼击车概念的正是苏联人而非德国人。苏联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并不少,其最典型特征是低矮的无炮塔外形、大倾角装甲和一体化动力-战斗室,以轻量级的体重搭载着不太相称的反坦克火炮。 思路领先 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起源于德国入侵之前的1941年4月。在审查轻型侦察坦克计划(SMK)时,中央同时提出了研制T-50坦克的计划,但原计划为T50配套的57毫米高初速坦克炮却未能接时完成。有人鉴于一年前横扫西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潜在威胁,提出以T50坦克的底盘安装1941型高初速反坦克炮(ZIS-2),迅速开发一种坦克歼击车,以应不时之需。 当时,T-34坦克和KV坦克已开始批量生产,如果再大规模生产仅重14吨、战斗力远不如T-34的T-50,只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因而T-50向坦克歼击车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1941年5月19日列宁格勒负责T-50研制的174厂提出了坦克歼击车的初步设计方案,但表示:如果要采自用旋转炮塔,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设计,因此快速而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固定炮塔。它不仅对采用大倾角装甲、降低造价和重量都有好处,而且安装在前装甲上的57毫米高初速炮采取特殊措施后,仍可提供左右各22.5°的射界,加上保留了车长的指挥塔,因此不会对战场观察带来更多不利。 总之,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既有应对潜在敌人装甲力量威胁的原因,也有在当时体制下为重复型号寻求出路的原因。无论如何,是苏联人率先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功能作出了定位――可以作为坦克的一种简易替代装置,装备坦克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为部队提供基本的反坦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战术机动性和防护。而德国人直到1942年以后才逐渐建立了这种认识。 不过T-50坦克并未留下太多资料。苏德战争开始后174厂销毁了有关资

二战德军各兵种部队所用的一些缩写和名称翻译系列篇

A Abt, Abtl (Abteilung) 装甲营(这个词在德国部队之中运用极为广泛,而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之中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营级单位。而同样这个词在空军之中则指的是特别附属部门和部队,如Flakabteilung 防空部队;而在海军之中则是称呼一个专职部队的全体队员,如Funkabteilung通讯组全体。) Abshn (Abschnitt) 分区、分组(此词同样属常用之词,这里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战斗分区。同样这个词在SS党卫队当中则要说成为旅队分区了。) ARW (Achtradwagen) 拥有八个轮的重型卡车或是装甲车 (a) (amerikanisch) 美制 Anh (Anh?nger) 拖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坦克后面拽着的弹药车或是扫雷车一类的 Art (Artillerie) 炮兵 Aufkl (Aufkl?rer) 侦查兵,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空军的侦察机,而在装甲部队或是陆军部队当中如果说起侦察兵的话,也会用到Vorhut这个词,最起码在一些非正规军文之中是这样说的! Ausf (Ausführung) 型号 B BW (Bataillonswagen) 团队指挥车 Bef Wg (Befehlswagen) 一线挂指挥旗的指挥战车 PzBergeWg (Panzerbergewagen) 坦克救护装甲车

Brig (Brigade) 旅 BL (Brückenleger) 架桥工程车 D DB (Daimler Benz)戴姆勒"奔驰 (d) (deutsch)德制 DAK (Deutsches Afrika Korps) 德国非洲军团(专指隆帅的部队) DW (Durchbruchwagen) 阵地突击装甲车,同时也可以指主力的攻击先锋坦克 E (e) (englisch) 英制 E (Entwicklung) 研究、研制,多数值得是研究的级别 Einh (Einheit) 部队,这个词也很常用,而其意思太广,并不易进行专门翻译的。但是这个词多数用在正规公文或是对外的公开命令中。

吃遍天----苏联45毫米20K火炮

在M1930型火炮定型不久,苏联革命委员会就立即指示第8号工厂针对增加威力和便于量产对其进行改进。这种炮保留有Ml930型的炮架和防盾,换装了45毫米口径炮管以及简易瞄准装置,外观上非常接近德国PaR 36型。1932年3月,这种炮通过了测试并被定型为M1932型。M1932型刚交付部队,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为改动瞄准装置后移动的击发装置位置不合理,不便于炮手开炮闭锁机构未能实现半自动,射速较低。1936年起,第8号工厂针对炮兵部队反映的情况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是改用了将击发装置移至高低机边; 炮闩改为直立楔式,能够实现半自动闭锁,射速显著提高。此外,水平回转机等其他部件也得到相应改善。 1937年,改进后的样炮被定型为Ml937型,并投入量产。次年,为解决维护和后勤供给问题,Ml937型的某些配件被更换,改称M1938型。但实际在苏军的装备记录中,仍将其当作M1937型。苏芬战争中,苏军投入大批M1937型。由于芬军坦克数量极少,该炮主要被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拿来摧毁工事和碉堡。大约有125门该炮被芬军缴获并使用,击毁了不少苏军轻型坦克。 一向追求重火力、高输出的苏联人自然不会忘记将这门火炮装在装甲车辆上。经过研发M1938型反坦克炮被成功的安装上了坦克。如果说D-10型100毫米坦克炮是苏军的传家宝,那么20K坦克炮则是苏军早期的吃遍天。战争开始的时候苏联20K型45毫米火炮则能在1公里外击毁德国坦克。而德国的“什科达”公司的37毫米坦克炮杀伤弹(610克)是苏联20K型炮炮弹(1430克)的1/2不到,因此对步

兵的杀伤力显著要小。至于对装甲目标的杀伤力,37毫米炮的作用则非常有限。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咱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可能都是什么什么坦克,什么什么自行火炮,但其实一个无敌坦克,架在坦克上的火炮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火力强大的体现,尤其是重坦,想成为陆地上的霸主,你的铁甲洪流就必须像猛兽一样进攻,就必须有个好的火炮,在二战历史中,每款经典坦克的火炮都很抢眼,都是经典元素之一,我相信,大家都想去尝试哪种火炮威力更大吧,可光靠我说45毫米20K火炮好,有人去觉得美国火炮不错,如果真有人有异议,我想大家可以去一款以二战历史背景为模板的写实游戏里去一较 高下。 那个游戏叫《坦克世界》,那里面的20K反坦克炮也是苏军早期的利器。不但通用性好,威力也相当可观。该火炮在游戏中穿透力为51/84/23毫米,杀伤力很大,远高于美德同期火炮。一般在同级甚至高一级的分房内这门炮都可以在四炮内解决对手。但20K反坦克炮就显得过于老迈了,毕竟这是一门卫国战争前的火炮,对付厚重装甲还是非常吃力,所以尽量避免正面打击。而作为吃遍天的炮不断升级后各种不同 的新炮想必也是相当难以取舍的吧。

《一站到底》20130201期题目及答案---10

《一站到底》20130201期题目及答案 第一轮肖扬PK肖冰 1、在一场正规的斯诺克比赛中,红球一共有多少颗?15颗 2、《福布斯》足球俱乐部价值评估排名,连续八年第一的是哪个英超俱乐部?曼联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纽伦堡审判发生在哪个欧洲国家?德国 4、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是哪位革命先驱?孙中山 5、在庄文强、麦兆辉指导的影片《关云长》中,饰演“关羽”的是哪位香港武打巨星?甄子丹 6、凭借电影《夺命金》获得2012年第49届台湾金马奖影帝的是谁?刘青云 7、韩国围棋界有“二李”,其中“大李”指的是李昌镐,那么“小李”指的是谁?李世石 8、1984年,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美国哪个城市举办的奥运会上实现的?洛杉矶 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昆阳之战是刘秀击败谁的关键一战?王莽 10、公元前27年,哪位罗马帝国的创始人建立了元首制?屋大维 11、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散人彭和尚的名字叫什么?彭莹玉 12、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荆轲觐见秦王时身边带着哪位武士?秦武阳 13、内地著名演员佟大为的老婆叫什么名字?关悦 14、2006年版话剧《暗恋桃花源》中,首位内地版“云之凡”的扮演者是哪位女演员?袁泉 15、横贯中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西端伸入哪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 16、因海盗而闻名的非洲国家索马里的首都是哪里?摩加迪沙 17、游戏《轩辕剑4外传苍之涛》中,月曜使者的名字叫什么?檀越之 18、形容舆论极大影响事实时,我们会说:众口铄金,下一句是什么?积毁销骨 19、二战中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军事行动代号是什么计划?发电机计划 20、西汉时期,为救自己的父亲,感动汉文帝而废除肉刑的人是谁?缇萦 21、被誉为“台湾偶像剧教母”,曾捧红偶像组合“F4”的制作人是?柴智屏 22、“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这首《祝你平安》的原唱是我国内地哪位女歌手?孙悦 23、法网男单的奖杯叫什么杯?火枪手杯 24、2012年伦敦奥运会董栋获得的是哪项运动的金牌?男子蹦床 第二轮李岱雨PK栗璐雅 1、唐朝时期把都城成安迁到了如今河南省的哪个城市?洛阳 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创立者,是诸子百家中的哪位人物?老子 3、台湾“纵贯线”乐队是由罗大佑、周华健、张震岳和谁组成的?李宗盛 4、歌曲《启程》《黑白配》的原唱是哪位台湾女歌手?范玮琪 5、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中,金手套奖得住是西班牙的哪位球员?卡西利亚斯 6、葡萄牙球星C罗现效力于哪支西甲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 7、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陕西哪里的腰鼓?安塞腰鼓 8、1988年我国哪个省全省成为了经济特区?海南 9、为纪录片《海洋》中文旁白的是哪位内地著名演员、导演?姜文 10、“Bruce Lee”(布鲁斯·李)是哪位香港已故武打巨星的英文名字?李小龙 11、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中,“应怜履齿印苍苔”的下一句是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 1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下一句是什么?江月年年望相似 第三轮庞啸PK包坤 1、世界第二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的大洲是?非洲 2、有“热带海洋”之称的是哪个大洋?印度洋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 炮 “炮兵是战争之神。”——约瑟夫·斯大林 在各类关于东线战场的回忆录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德国老兵对红军炮击的描述,感觉出那种心有余悸的侥幸之情。毫无疑问,红军炮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历来重视火炮的发展,其生产中心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即沙俄时期的菩提洛夫工厂),其他工厂则位于伊兹伏斯克,塞斯特罗莱斯克,莫斯科,高尔基,第聂泊罗佩特洛夫斯克,贝姆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苏联30年代的火炮产量如下:1930-1931:1911门 1932-1934:3778门 1935-1937:5020门 到1934年1月1日为止,红军拥有17000门火炮,到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苏联拥有超过67000门的火炮。然而庞大的数量并不能保证打胜仗,红军在技术,训练和指挥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德军在缴获的文件中发现红军第204重榴弹炮团的一份报告:“战斗命令下达6小时后才能作好射击准备。”到1942年1月,向前线输送炮弹还是个大问题:只有计划中44%的炮弹运到了目的地。举个例子,2月份,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弹药只能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方。由于这些瓶颈问题,1942年2月16日,军需部长格日梅

金由瓦尼科夫取代。而斯大林的好友,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则被指责关心歌舞甚于军火生产。 1940年,为促进于火炮和弹药的生产,红军炮兵司令部(由炮兵元帅尼古拉·N·伏洛诺夫领导)的任务由总参谋部和中央行政署炮兵部分管。但是1941年7月撤消了这个计划。从1941年7月到1948年1月,中央行政署炮兵部一直由炮兵元帅N·D·雅克福列夫领导。 在战争的头6个月里,红军丧失了整整一半的火炮;而1941年12月20日前德国人光从军械库里就缴获了2569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德国国防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缴获了5396门火炮,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缴获了3820门,在基辅合围中缴获了3718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在1941年生产的火炮数量为7282门。 大量的损失使红军的火炮数量急剧下降,举个例子,一个步兵师本来拥有280门火炮(包括迫击炮),而现在则只有132门。危急的形势要求红军将火炮集中起来,由最高统帅部决定使用。1941年,建立了一支由110个炮兵单位组成的预备队(占当时炮兵总数的8%)。到1942年12月1日,这支预备队由255个炮兵单位组成,1945年8月,炮兵预备队更是集中了红军35%的火炮。最初,最高统帅部的炮兵战略预备队由独立团组成,到42年由旅和师组成(顺便提一下,炮兵师于1819年首次出现在俄国军队的阵营中)。到1943年,预备队由突破炮兵军组成,简称AKP。在战时,一共组建了10支类似的部队,但是45年后就马上解散了。在1942年,一个炮兵师由8个团组成,而从43年到45年则是6

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

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 第一人,最强中的最强--曼施泰因元帅与朱可夫元帅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纵论天下武林,臧否人物,有"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之说,不但见解精到,豪气干云,而且提法新颖,因步其韵奉和,来评一评二战天下名将。 第一位是曼施泰因元帅。二次大战中德国名将如云,但我认为他的指挥才能是最全面,最出类拔萃的。曼施泰因出身军人世家,生父和养父都是德军少将,本身是总参谋部军官出身,在德军指挥参谋系统中受过完整的军事理论培养。在战前曾担任陆军总参谋部军需总监。(德军各级参谋部的军需总监 first quartermaster 实际上是负责作战的副参谋长,这是德国总参的传统)。 曼施泰因除了战役指挥艺术以外,还有极高的战略天赋,这使得他高于德军其它优秀战场指挥官,而可以与伦斯德(又译龙德施泰特)元帅,博克元帅这一级别的元老相比肩。事实上他在当时就被同僚认为是德军中的 "战略天才",这在将星云集的德国军界是极高的荣誉。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论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 最能体现他战略水平的是法国战役的"曼施泰因计划"。整个法国战役都是按照这个计划为蓝本执行的。我的评论是这个计划具备了优秀计划的一切要素。首先是简单。好的计划从不试图预言一切情况,而是简单明了,击中要害。计划越复杂,执行时容易出的差错越多,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就一再犯这个毛病。其次是有针对性,针对盟军的战略部属。第三是出其不意,把主攻方向从北方的B集团军群转到A集团军群。不要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就要求主攻装甲部队穿越密林覆盖的阿登山地,而当时坦克部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这种地形突破。而且突破之后主攻部队的南侧翼完全暴露,这里赌的就是法军主力已经在北方穷于应付,南方则被钉死在马其诺防线,没有实力攻击A集团军群暴露的南翼。这是典型的"有算计的冒险"。但是曼施泰因本人并没有作为A集团军群参谋长参与法国战役的指挥,他在开战前从A集团军群参谋长调任步兵第3军军长。 在战役战术指挥方面,曼施泰因至少创造过两次奇迹。 第一个奇迹是1941-1942年克里米亚战役。1941年底从北方集团军群第56装甲军军长升任南方集团军群第11集团军司令的曼施泰因,率军突破比列科普地峡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将苏联"滨海集团军"10万人围困在要塞港口塞瓦斯托波尔。苏军兵力与德军不相上下,而且占据大纵深的山岭要塞工事死守。海上苏军黑海舰队掌握着制海权,可以对德军在半岛上任何薄弱部位进行两栖进攻。这样的战役态势类似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处境。曼施泰因的优势是有加强的要塞攻城炮和制空权(负责空中支援的是第八航空军,军长里希特霍芬伯爵是德国空军第一战将,1943年晋升元帅)。经过冬季的准备之后,正当曼施泰因即将发起总攻击,苏军突然在曼施泰因背后的刻赤半岛登陆,而且登陆的是外高加索方面军全军,兵力数倍于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二战人物

三巨头 - 二战美苏英三国领导人 三巨头指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英国、苏联的领导人,在德黑兰会议时分别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波茨坦会议时为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这三个国家是反法西斯阵营中最重要的三个国家,领导世界人民击败了轴心国。 罗斯福 - 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罗斯福家族在美国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堂叔。 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罗斯福曾促成了政党重组,他与其妻埃莉诺·罗斯福至今仍是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典范。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阵营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力主对日本宣战,并引进了价格管制和配给。罗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国转变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使美国成为同盟国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业。二战后期同盟国逐渐扭转形势后,罗斯福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后来,在美国协助下,盟军击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罗斯福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二战日本炮兵武器全集

二战日本炮兵武器全集 速射炮 九四式37mm速射炮 主要用来射击装甲目标,该炮为德国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仿制品,在KWK36型37mm反坦克炮设计阶段就签约购买了资料,1936年全炮制作完成,由于日本不愿使用无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弹,日军坚持选用穿甲爆破弹,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离,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发射被帽穿甲弹低10mm左右。94式37mm速射炮还被日军95式轻战车选用,称做94式战车炮 94式37mm速射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37 mm 炮管长:1706.5 mm 重量:327 kg 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 弹丸重量:穿甲爆破弹670 g 弹丸初速:穿甲爆破弹700 m/sec 弹丸穿透力:匀质钢装甲板40 mm /500 m 、30 mm /1000 m 对战车射程:1200 m 有效射程:2870 m 最大射程:5700 m 九四式37mm速射炮对日军镍铬合金装甲板穿透力表 94式37mm速射炮装甲贯通力(mm)装甲倾斜角=0゜ 距离 (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穿爆弹 30 28 25 23 20 18 15 13 10 8 5 3 一式37mm速射炮 主要用来射击装甲目标,该炮为94式速射炮的改进型,吸取了偌门坎事件中,日军94式37mm速射炮,对大倾角装甲射击容易跳弹,穿透力不强,不能在远距离击穿毛子增装型BT7坦克的教训,加长加厚了94式37mm速射炮的炮膛与炮管,使之可以发射弹头更长,发射药更多,重量更大的炮弹,最初的改进型称98式37mm速射炮,进一步改进后称100式37mm 速射炮并用于98式轻战车,最后进一步修改加强威力并命名为1式37mm速射炮,1式37mm速射炮装在战车上就称做1式战车炮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曼斯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 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他们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同时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曼斯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斯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奇迹。他善于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强调速战速决,出奇制胜。美国人认为:曼斯坦因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由于其快速出奇制胜的战术,被人们尊称为“闪击伯爵”。(引用自百度百科) 曼斯坦因在深入研究黄色计划的内容和全面分析作战双方的情况之后,认为黄色计划有模仿“施利芬计划”之嫌,难以出奇制胜,故而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在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

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需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此即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的要旨。曼斯坦因的主张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斯泰特的赞同。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以备忘录的形式6次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上述建议,仍未得到同意。 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曼斯坦因计划”终于得到了确认。1940年5月9日“曼斯坦因计划”被付诸行动。由于英法等同盟国方面仍死抱德军会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路进攻的观念不放,按照“D”字计划进行防御,即同盟军的防御重点仍放在左翼。而在右翼,则只留下几个战斗力较差的法国师,把守“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各路口处和前进道路上的要地。就这样,“曼斯坦因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就消灭了法军近三十个师。 曼斯坦因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录了从波兰战役一直到“齐克塞口袋战”。他制订的“镰刀闪击”计划也称“曼斯坦因”计划堪称完美。此书记录了曼斯坦因元帅在二战中自己参与的所有大型战役的指挥经历,站在军事指挥学的角度上看这本书对机械化空地协调进攻战术——这种二战中新出现的军事理念通过战例进行了具体阐述,这种军事理念并非是刻意地体现在一个个作战计划的制定当中。 曼斯坦因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痛定思痛,可惜历史不会再给他重上战场的机会,古德里安在战后还成为了北约的主要军事战略家,而曼斯坦因的悲剧正是二战德国的缩影。深冬的高加索风寒刺骨,又一个师的苏军在反攻的途中消失,红色的雪地上空依稀还可听到那嘹亮的歌声。前进,前进,看胜利已经来到!

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

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 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又称“小戴维”是二战时期制造的最大口径火炮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盟军正面攻破德军齐格非防线而秘密设计和制造的。该迫击炮的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发射的弹头重约1700公斤。有一个长4.8m 宽2.7m 高3.0m的底盘,以及高低,方向瞄准器构成。这个箱型底盘首先通过斜面,从车上卸下安放在事先掘好的土坑内,再进行加固。尔后在由M26改装的特制牵引车拖曳来的炮身沿着基础部的滑轨固定于基础部,便完成了安装。炮弹的重量达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药以及970kg的抛射药。由炮口装填。炮重60吨,射程达10,000米,战时仅建成1门,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 美国工业建造出世界最大的迫击炮为了创造小戴维这个纪录,枪炮与军火,下一期我们将发表军火的故事,就像Iversen先生和他的伙伴建造迫击炮那样,俄亥俄州阿肯城Babcock and Wilcox公司的A.R.McAllister先生帅领着忠实的团队赢得了在《工业与军火》关于军火设计建造的战斗。McAllister先生正在纂写他的传奇故事,现在不置一言。Iversen 先生和McAllister先生代表了哪些为了建造美国最大火炮而艰辛工作的人。 1944年初,冬去春来,针对纳粹在欧洲的侵略,计划已经很快的就要制定好了,所有的应急行动都已准备好,所有的关键物资的供应都已经开始,从那个被战争折磨的大陆上传来的情报显示,德国最高司令部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好几条强大的防线。基于Siegfried防线建造经验的防御工作被用在Loire,Seine,Marne等大河路障,还有分支防线去封死深入大西洋的大半岛上的基地。这些工作由部分的被掩埋的增强混凝土碉堡构成,这些碉堡每英里25个位于重要地区的防线上。防线上每个碉堡50英尺长,30英尺宽,17英尺高,有房顶和厚达7英尺的增强钢筋墙。军事生产需要足够的计划应付任何偶发事件。一旦我们的进攻部队越过滩头被阻止住,就意味着必须提供物资去击退敌人的防御同时保持住进攻的节奏。经验告诉我们,现存的战地炮兵武器如果不付出大的损失或者不在其擅长的直射范围里,任务就不能完成。因此,一个新的方案亟待出笼。 三月初,盟军地面部队表达了他们对此的严重关注并把问题提交到了军械部的研究和发展部门。三月十一日,在G.M.Barne少将的办公室里召开会议,“小戴维”工程被提出,对此问题的解释从目标的属性到所需的抛射弹再到破坏力直至武器本身,Barne少将很有逻辑性的总结规划了工程上的问题。经过计算,对德国工事的摧毁需要一种重量超过3200磅射击距离至少7500码的武器,在受到遮蔽保护的地方开火,这需要极高的精准度,一到两发就要将碉堡摧毁。 这种武器必须能在现存的公路和高流动性独立的铁路上运输,它能够天黑后被安放好,午夜开火,当其至关重要的任务完成后,要赶在天亮前撤走。首批交货被指定在工程提交6个月后。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决定制造一种36英寸的巨大迫击炮。这种武器极像两个澡盆从一边焊接到另一边,为了保证它的公路的流动性,需要两个巨大的坦克运输车,一个用来运送它的38英寸炮管,另一个运送其基座和冷却系统。很明显,要满足交货的时间要求,必须最大限度的使用标准部件,但是现在没有现存的标准部件,除了商用发动机,泵,阀门,电子控制装置和水平射角视镜。其他操纵该设备的部件,比如液压起重器,支撑设备,平台拖车都必须生产。作为一个经验背景,军械部过去发展过6到10英寸的迫击炮,没有遇到过相似的问题,粗略的信息能从德国巨型超级加农炮那里得到。这个期限似乎没有价值,因为德国比它口径小5英寸的同样武器都需要一个25节车厢的火车来移动它,安放在平行的铁轨上,完全安装好要三个星期。参考以上的经验和军械部的精通此方面朋友Frank.B.Bell的建议,重力和问题的难点都交给了Mesta 机器公司的总裁Lorenz Iversen先生,没有更聪明的选择了。在完全不在乎个人的压力,每天工作16到18个小时的状态下,

讲武堂

讲武堂 踢馆丨二战德军名将那么多,战败全怪希特勒瞎指挥吗?2017-06-01讲武堂210评怎样天天看《踢馆》?只要打开微信,进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众号搜索里输入“讲武堂”,就可以关注我们公号啦,第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哟。堂主朋友圈的日常昨晚,堂主带的实习生同学发了个有关《神奇女侠》电影的朋友圈,堂主看了就炸毛了……不好意思堂主一时口误导致漫威躺枪……毕竟堂主是已经六年没进电影院看过 电影的人了……但是,没人觉得DC这张海报做得真心五毛钱特效感十足嘛?虽然现在都说神奇女侠讲的是一战时期 的事情,但女侠的设定是不老的,难保这海报是截取自战斗背景的某场戏,所以就不吐槽了,但做电影海报的兄弟,你真没发觉自己把T-28的尺寸画得小太多了嘛?T-28的真实尺寸,再怎么看T-28的炮塔直径也不是一个正常人的臂展能抱得住的尺寸啊!堂主写到这里时,领导(人生赢家组)路过,瞅了瞅堂主的屏幕,然后对堂主说,妹子都是看得爽就好了,这样才有机会握小手啊,还纠结什么考证问题,难怪你总找不到女朋友……找不到女朋友……找不到女朋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题吧。问:堂主,很多人知道二战名将很多,但是我总感觉德军名将要多于并强于盟军的,如果没希特勒的搅局也许不会败的那么早。堂主能给两个阵

营的将领能力做个简单排名吗,方便的话也加上国内的。希特勒确实很喜欢干涉军队指挥,而且出了很多问题,要不是他瞎指挥,德国早平苏镇美独霸全球了。因为很简单啊,希特勒45年就自杀永远闭嘴了,曼斯坦因、古德里安他们活到了战后能写回忆录,那自然最后责任都是希特勒的,功劳都是他们自己的了。实际上希特勒在不少军事问题上是看的很准的,甚至算得上是无师自通的大军事家,很多问题都比那些所谓职业军人看的明白。这些职业军人本身视野狭小,又是祖祖辈辈都只有当兵这个职业,从出生下来就学着当兵,既不学文,也不学理,也不学经济,除了带兵打仗啥都不会。图:在1942年之前,希特勒对国际局势的总体判断极为准确,不管是撕毁巴黎协定让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还是签署英德海军条约,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闪击波兰,进攻法国,进攻苏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控制了西欧大陆,打破了德国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这样的伟大胜利,那群将军们再过十辈子都做不到。图:抹黑希特勒的这群德国将军解释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为啥要听希特勒的。一战时期,德国皇帝都控制不了军队,更别说希特勒区区一个一战下士(他们一开始就是这么称呼希特勒的)。军队只服从胜利者,是希特勒近十年的连续胜利,才使他获得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像坦克设计方面,现在经常有很多人抱怨希特勒搞出来虎王之类的怪物,实际上苏德战场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五班的隋鹏涛,今天的红v大讲堂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我今天所讲的题目就是《纳粹德国的兴衰》 一提到纳粹,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死亡,恐惧与灾难。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滔天大罪,给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纳粹的历史。 一、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成立魏玛共和国,被迫接受对德国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利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暗中加紧恢复国力;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1929年10月末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战争赔款.于是,德国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 极端。 二、法西斯纳粹党兴起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 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从此“纳粹党”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三.纳粹党统帅 阿道夫·希特勒 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德国工人党,并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 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将德国从民主共和转变为 纳粹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之后的 三年里,德国及联盟的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 纳粹三名将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