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第二章

食品安全第二章

本文由xiao13805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二章
细菌、真菌、 细菌、真菌、病毒 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沈群
真菌
病毒
细菌
微生物
藻类
原虫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 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
– 感染型:凡食用含大量病原菌的食物引起的中 毒为感染型食物中毒 – 毒素型:凡是食用由于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为毒素型食物中毒
3.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 特点:
– 有明显的季节性,尤以 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 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 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 中毒食品 – 发病率高,病死率因 中毒病原而异 – 最常见的致病菌:肠 道致病菌
不明原 因, 20% 其他, 10% 谷物和 蔬菜, 27%
动物性 食品, 42%
4. 细菌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 感染型:细菌直接参与,如沙门菌、副溶血弧 菌 – 毒素型:细菌毒素,如葡萄球菌、肉毒梭菌 – 过敏型:细菌分解组氨酸产生组胺造成过敏, 如莫根变形杆菌
一)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1. 沙门氏菌特点
– 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7℃ – 它们在普通水中可生存2~3周,在粪便和 冰水中生存1~2月 – 沙门氏菌属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很广,人和 动物均可带菌
– 主要污染源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排泄物 – 正常人体肠道带菌在1%以下,肉食生产者带 菌可高达10%以上
2. 沙门氏菌食物污染
– 主要污染食品:肉类,鱼、禽、奶、蛋类食品。 其中肉,蛋类最易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其带菌 率远远高于其它食品 – 发生时间:全年,以夏、秋季多发。 – 主要原因:吃了未烧煮透的病、死牲畜肉或在 屠宰后其它环节污染的牲畜肉。
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特点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特点
– 沙门菌食物中毒是由于大量活菌进入消化道, 附着于肠粘膜上,生长繁殖并释放内毒素引起 的以急性胃肠炎等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 – 一般病程3-5天,愈后良好,严重者尤其是儿 童、老人及病弱者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
4.预防措施
– 防止污染:如原料污染、生熟不分 – 控制繁殖:如储存不当 – 杀灭病原菌:如加热不彻底 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 而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 90%以上是肉类等动物性产品
二)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


1. 致病性大肠杆菌特点
– 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随粪便分布于自 然界中 – 在自然界生存活力较强,在土壤,水中可存活 数月 – 受污染的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如肉,奶等, 也可污染果汁、蔬菜、面包 – 全年可发生,以5~10月多见
–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被分 为产肠毒素性、侵袭性、致病性、黏附性和出 血性5种 – 部分埃希氏菌株与婴儿腹泻有关,并可引起成 人腹泻或食物中毒的暴发
2.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
– 各类熟肉制品、冷荤、牛肉、生牛奶,其次为 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 – 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3. 预防措施
– 首先要防止食物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 – 要通过强化肉品检疫,控制生产环节污染,加 强对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经常性卫生管理入手, 减少食品污染机率 – 烹饪中特别要防止熟肉制品被生肉及容器、工 具等交叉污染,被污染的食品必须在致病性大 肠杆菌产毒前将其杀灭
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1. 葡萄球菌特点
– 葡萄球菌有两个典型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 病作用最强,能引起化脓性病灶及败血症,可 污染食物并产生肠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
– 广泛分布于人及动物的皮肤,鼻咽腔,指甲下 广泛分布于人及动物的皮肤,鼻咽腔, 和自然界中,一般有30%~50%的人鼻咽腔带 和自然界中,一般有 ~ 的人鼻咽腔带 有此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其鼻腔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其鼻腔 带菌率达80%以上,人手上可有 以上, 带菌率达 以上 人手上可有14%~44%的 ~ 的 带菌率
– 患有化脓性病灶的乳牛,则奶中带菌率非常高。 患有化脓性病灶的乳牛,则奶中带菌率非常高。 – 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剩饭,凉糕,奶油糕点,牛 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剩饭,凉糕,奶油糕点, 奶及其制品,鱼虾,熟肉制品为主。 奶及其制品,鱼虾,熟肉制品为主。
– 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状态下可 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生存数日,加热70℃ 生存数日,加热 ℃要一小时才能将病原菌 杀灭 – 食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 在适宜的条件 食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 下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的肠毒素 产生大量的肠毒素。 下细菌迅速繁殖 产生大量的肠毒素。 – 产毒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和食品种类有关。一般 产毒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和食品种类有关。 37℃需12小时或者 ℃三天才能产生足够中 小时或者18℃ ℃ 小时或者 毒量的肠毒素而引

起食物中毒。 毒量的肠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
– 在20%~30%的CO2环境中和有糖类,蛋白质, 环境中和有糖类,蛋白质, ~ 的 水分的存在下,有利于肠毒素的产生。 水分的存在下,有利于肠毒素的产生。 – 肠毒素耐热性强,带有肠毒素的食物煮沸 肠毒素耐热性强,带有肠毒素的食物煮沸120 分钟才能被破坏, 分钟才能被破坏,所以在一般的烹调加热中不 能被完全破坏。 能被完全破坏。 – 一旦食物中有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存在,就容易 一旦食物中有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存在, 发生食物中毒。 发生食物中毒。
2.中毒表现
– 不发烧,剧烈呕吐,并有头痛、恶心、腹痛、 腹泻等。病程较短,一般1~3天痊愈,很少死 亡。
3.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要防止带菌人群对各 种食物的污染,必须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餐 饮从业人员,保育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化 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者应调换工作。要加 强畜禽蛋奶等食品卫生质量管理。 不要面对食品咳 嗽、打喷嚏,饭 前便后洗手
– 防止肠毒素形成:应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 贮藏食物,这样不仅能防止细菌生长且能防止 肠毒素的形成。食物应冷藏,食用前要彻底加 热。 常温下剩饭应放置 在阴凉、通风条件 下不要超过4个小 时
–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及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 水 – 制作生冷、凉拌菜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及操作 卫生 健康人咽部葡萄球菌带 菌率可达20~40%
四)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副溶血性弧菌特点 副溶血性弧菌特点
– 在温度37℃,含盐量在3%~3.5%的环境中能 极好的生长。 – 对热敏感,56℃加热1分钟可将其杀灭。 – 对酸也敏感,在食醋中能立即死亡。
– 海产鱼虾的平均带菌率为45~49%,夏季高 达90%以上 –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温热带地区的近海海 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肠道病史的带菌可达 32~35%
– 由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季节性很强,大多发 生于夏秋季节,在6~10月,海产品大量上市 时 – 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海产食品和盐渍食品, 如海产鱼、虾、蟹、贝、咸肉、禽、蛋类以及 咸菜或凉拌菜等,约有半数中毒者为食用了腌 制品后 – 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被 污染
3.中毒表现
– 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多数患者在腹泻后 出现恶心、呕吐 – 大部分病人发病后2~3天恢复正常,少数严重 病人由于休克、昏迷而死亡
4.预防措施
– 低温保存海产食品及其它食品 – 烹调加工各种海产食品时,原料要洁净并烧

熟 煮透,烹调和调制海产品拼盘时可加适量食醋 – 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 – 对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 – 食品烧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
五)肉毒毒素食物中毒
1.肉毒梭菌及其毒素特点
– 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江河湖海淤泥沉积 物,尘土及动物粪便中,并可借助食品、农作 物、水果、海产品、昆虫、家禽、鸟类等传播 到各处 – 其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温度为18~30℃, 芽胞耐高温,干热180℃,5~15分钟才能杀 灭
– 产生的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 – 人消化道中的消化酶、胃酸很难破坏其毒性 – 很容易被碱或加热破坏而失去毒性,例如 80℃或100℃经10~20分钟则可完全被破坏
2.肉毒毒素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最多 – 引起中毒的食物多为家庭自制谷类或豆类发酵 制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豆豉等
新疆一带流行的 米送乎乎’’ “米送乎乎’’ 中毒
– 在我国肉毒中毒多发区的土壤、粮谷、豆类及 发酵制品中,肉毒梭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2.2%、 12.6%和4.88% – 在日本90%以上是由家庭自制鱼类罐头食品或 其它鱼类制品引起 – 美国72%为家庭自制鱼类罐头,水产品及肉奶 制品
3.中毒表现
– 头晕、无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复视,随 后咀嚼无力、张口困难、言语不清、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 – 严重的导致呼吸困难 – 多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 肉毒中毒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死亡率较高
4.中毒预防
– 对可疑污染食物进行彻底加热 – 自制发酵酱类时,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 高发酵温度,要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 供应充足 – 不吃生酱
六)志贺氏菌属食物中毒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 通称痢疾杆菌
1.志贺氏菌及其毒素特点
– 一般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 – 该菌耐寒,在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 存活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在牛奶、 水果和蔬菜中可生存1~2周,被污染的衣服、 用具等可带菌数月之久 –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1%石碳酸15~30分钟死 亡
2.志贺氏菌食物中毒
– 全年均有发生,但夏、秋两季多见 – 中毒食品以冷盘和凉拌菜为主 – 熟食品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是引发志贺 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3.中毒症状
– 一般情况将在6至24小时内出现症状 – 发热、呕吐、腹痛、频繁的腹泻,水样便,混 有血液和黏液 – 严重者出现(儿童多见)惊厥、昏迷,或手脚 发冷、脉搏细而弱,血压低等表现
4. 预防措施
– 不

要食用存放时间长的熟食品 – 注意食品的彻底加热和食用前再加热 –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 前及便后必须彻底用肥皂洗手 –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及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 水
七 )假单胞菌属食物中毒
长期以来,我国曾多次发生酵米面,银 耳,醋凉粉,糯米团,玉米淀粉等食物中 毒事件,对引起中毒的病原菌曾认为是黄 杆菌,1987年孟昭赫 孟昭赫等通过研究并建议命 孟昭赫 名为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简称为椰酵 假单胞菌
1.椰酵假单胞菌特点 椰酵假单胞菌特点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米酵菌酸 – 米酵菌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
2.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 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 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 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小米或高粱米面制 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 –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 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 生长繁殖
3.椰酵假单胞菌中毒表现 椰酵假单胞菌中毒表现
–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 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 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 高 – 病死率高达40%~100% – 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
4.中毒预防
– 严禁用霉变的玉米制作食品。最好不制作、不 食用酵米面,不食发霉变质的鲜银耳。
八)李斯特氏菌
1.李斯特氏菌特点
– 不怕碱,怕热不怕冷,在-20℃可存活一年。 –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 成感染
2.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
– 广泛分布在土壤、污水、动物粪便、蔬菜、 青饲料及其它多种食品中,部分正常人体内 也可带有此菌 –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 奶及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 – 食品未经煮熟、煮透,冰箱内冷藏的熟食品、 奶制品取出后直接食用
3.中毒表现
– 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 严重的败血症、脑膜炎等,也可引起心内膜炎 – 脑干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预后较差
4.中毒预防
– 冰箱冷藏室内(4~10℃)保存的食品存放时 间不宜超过1周 – 食用冷藏食品时应烧熟、煮透 – 牛奶最好煮沸后食用 – 对肉、乳制品、凉拌菜及盐腌食品要特别注意。
九)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属条件性致病 菌,种类很多,在自 然界和猪群中分布广 泛,国际学术界一般 认为猪群带菌率高达 30-75%,但不一定发 病 ? 高温高湿、气候变化、 圈舍卫生条

件差等应 激因子均可诱发猪链 球菌病
近年来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均有猪感染 发病且致人死亡的报道 ? 我国将猪链球菌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建国以来, 疫情在我国广东、江苏等多个省份先后发生。其 中,1998年,我国江苏省南通市曾发生猪链球菌 2型疫情,并导致人死亡
1.人感染猪链球菌的途径主要有
–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一般是由于屠宰 和饲养人员在接触病死猪时,致病菌经破损皮 肤和黏膜侵入人体而引发感染。 – 经口传播,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感 染者吃了未完全煮熟的病猪肉或内脏而感染; 二是厨具交叉污染,即在刚刚切过生猪肉的菜 板上制作凉拌菜。
– 此外,经呼吸道传播是猪与猪之间传播的主要 方式,尚未有证据表明人可以通过此途径被传 播。尚未发现人传人的现象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现象。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现象
2.防治
–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生猪屠宰、加工人员以及其 它密切接触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禁止屠宰病猪、死猪和出售病猪,对死亡的病 猪要深埋和焚烧,不吃病猪肉,不随意抛弃死 猪尸体
– 对已经接触过病死猪的人员要预防性的服用抗 菌药物,减少被传染的风险 – 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对生猪的检验检疫力度, 杜绝病死猪肉流入市场
二、霉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症的概念: 霉菌毒素中毒症的概念: 霉菌在谷物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 代谢产物,人和动物摄入含有这种毒素物质 发生的中毒症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 霉菌毒素中毒症
1. 霉菌毒素中毒具有以下特点
– 中毒的发生主要通过被霉菌污染的食物 – 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和粮食用一般烹调方法 加热处理不能将其破坏去除 – 没有污染性免疫,霉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 合物,机体对霉菌毒素不产生抗体 – 霉菌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 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霉菌毒素分类 ? 真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或真菌毒素引起的 病理现象,真菌毒素可分为
肝脏毒 肾脏毒 震颤毒 神经毒
3. 对人类危害程度及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
1) 可以引起癌症已确定化学结构的霉菌毒素 有
– 麦角菌产生的麦角碱 – 杂色曲霉、构巢曲霉所产生的杂色曲霉素 – 黄曲霉、寄生曲霉、棒曲霉所产生的黄曲霉素 致实验动物肝癌 的致癌物质
– 冰岛青霉产生的黄米毒素、皱褶青霉和缓生青 霉产生的皱褶青霉素、灰黄青霉产生的灰黄霉 素均能引起小鼠肝癌 – 串珠镰刀菌产生的镰刀菌毒素及交链孢霉产生 的交链孢霉素能引起大鼠前胃和食管鳞

癌 – 还有其它一些霉菌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的肝癌、 肉瘤、胃癌、结肠癌、乳腺和卵巢的肿瘤
一)曲霉毒素
曲霉毒素中,最有名的要数黄曲霉毒素 ? 这是某些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菌株产生的 肝毒性代谢物 ? 广泛地存在于花生、玉米、麦类、稻谷、 高梁等农产品中
1. 黄曲霉及其毒素
– 黄曲霉普遍存在于空气和土壤中,在有氧、温 度较高和潮湿的条件下容易生长,易在花生、 玉米、大米、小麦、大麦、棉籽和大豆等农产 品上生长,使之霉变。
– 黄曲霉毒素在水中溶解度低 – 耐高温,花生炒制后可使得黄曲霉毒素的 量减少40-60% – 在碱性溶液中黄曲霉毒素易于被降解,有 用氨水处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动物饲料 的报道 – 一般的烹调条件下不易被完全破坏
– 目前已发现黄曲霉毒素衍生物有20多种,其 中以B1的毒性最强,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 68倍,国际癌症研究所将黄曲霉毒素确定为 一类致癌物。
2. 我国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允许量
– 玉米、花生及其制品:20μg/kg – 大米和食用油脂(花生油除外):10μg/kg – 其他粮食、豆类和发酵食品:5μg/kg – 酱油和醋:5μg/kg – 婴儿代乳品:0μg/kg。
3. 中毒症状
– 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 – 严重者在2~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 皮肤黏膜黄染、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等中毒性肝病的表现,亦可出现心脏扩大、肺 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
4. 控制黄曲霉毒素危害的最根本措施
– 改进粮食产品的生产、储运条件,防止粮食霉变 的发生, – 严禁生产、加工、销售有毒霉变大米
5.其他的曲霉毒素:
– 棕曲霉毒素:存在于被棕曲霉污染了的玉米、 小麦、花生等粮食中
棕曲霉毒素有多种同系物,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这 种毒素所产生的荧光 ? 棕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的肾毒素和肝毒素,能使中毒 者发生肝、肾损害和肠炎
– 小柄曲霉毒素:也称杂色曲霉素
是一种毒性小于黄曲霉毒素的诱发肝癌的物质 ? 存在于被杂色曲霉等污染了的玉米、小麦、花生等 粮食中
– 星曲霉素: 星曲霉素则是从星状曲霉的玉米粉培养物 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针状结晶。它具有强烈 地抑制线粒体酶系统作用。
二)青霉毒素
青霉毒素是由污染食品的青霉属霉菌产生。 ? 如岛青霉毒素、黄绿青霉毒素、橘青霉素、 皱褶青霉素、震颤霉菌毒素等
1. 橘青霉素
– 多由橘青霉产生 – 主要生长繁殖于贮存的大米中 – 橘青霉素是一种肾毒素,出现肾脏萎缩、肾小 管病变,排尿量增多 – 致癌、致畸
三、病毒对食品安全性

的影响
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 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 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一)肝炎病毒
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 耐受。 原因:摄入污染食品、饮水
二)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传播的禽鸟共有80多种,鸡、鸭、 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传播的禽鸟共有 多种 多种, 型流感病毒 鹌鹑、 麻雀、乌鸦等许多鸟类。 鹅、鹌鹑、鸽、麻雀、乌鸦等许多鸟类。 2004年春季禽流感: 年春季禽流感: 年春季禽流感 此次流感的最大特点是从以前不传染人变成了现在能够传 “此次流感的最大特点是从以前不传染人变成了现在能够传 染给人。 染给人。” 症状:类似感冒,严重者内脏出血,坏死,甚至造成死亡。 症状:类似感冒,严重者内脏出血,坏死,甚至造成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通过飞沫 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 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亚太候鸟迁徙路径恰好与禽 流感爆发路线吻合,候鸟充当了禽流感传播媒介。 流感爆发路线吻合,候鸟充当了禽流感传播媒介。
伦纳特·尼尔松,瑞典<每日新闻报> ? 禽流感病毒攻击人体细胞
预 防
● 别与活禽接触 吃禽类食物时,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 特别是禽类血液制品。 ● 注意高温消毒 禽流感病毒在70℃加热2min就会死亡。对 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紫外线很敏感,很容易被杀死。 福尔马林、氧化剂、烯酸、去氧胆酸钠、羟 ● 常用消毒药 胺、卤素化合物(漂白粉和碘剂)、重金属离子等,都能迅速 破坏其传染性。
怎样鉴别鸡肉的质量
▲ 色泽鉴别 新鲜鸡肉: 新鲜鸡肉:皮肤有光泽,因品种不同可呈淡黄、淡红等颜色。 变质鸡肉:皮肤无光泽,鸡肉呈暗褐色。 变质鸡肉: ▲气味鉴别 气味鉴别 新鲜鸡肉: 新鲜鸡肉:具有鲜鸡肉的正常气味。 变质鸡肉: 变质鸡肉:气味异常,甚至有臭味。
? ?
▲ 弹性鉴别 新鲜鸡肉: 新鲜鸡肉:指压后的凹陷能立即复原。 变质鸡肉:指压后的凹陷不能立即复原。 变质鸡肉:
▲ 肉汤鉴别 ? 新鲜鸡肉: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有 新鲜鸡肉: 香味。 ? 变质鸡肉:肉汤混浊,有絮状物,无香味。 变质鸡肉:
四、食源性寄生虫
1. 概念
–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 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 类疾病的总称。
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有
– 华枝睾吸虫,又称

肝吸虫 – 卫氏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 – 姜片虫 – 广州管圆线虫
患这类疾病的方式:
– 进食生鱼片、生鱼粥、生鱼佐酒、醉虾蟹或未 经彻底加热的涮锅、烧烤的水生动植物 – 抓鱼后不洗手 – 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或用盛过生 鱼的器皿盛熟食 – 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则是感染姜片虫的另一种 重要方式
一)华支睾吸虫
淡水鱼虾中有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寄生,可 使人得华支睾吸虫病(也叫肝吸虫病)
– 华枝睾吸虫病的危害主其症状表现如同肝炎。 – 要是肝受损,轻者可以引起腹痛、腹泻、营养 不良、肝肿大,重者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和 侏儒症 沼螺、涵螺、 螺肉 沼螺、涵螺、 豆螺是华支睾吸虫的 第一中间宿主
二)肺吸虫
淡水蟹有肺吸虫寄生,能使人得肺吸虫病
– 感染肺吸虫囊蚴后,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 器官内移行,若寄居在肺,患者有咳嗽、胸痛, 出现如同结核病似的咳嗽吐痰(铁锈色)等症 状 – 如果进入人脑,寄居在脑则出现中风、昏迷、 癫痫、偏瘫等
– 寄居在肝主要表现为肝大、肝痛 – 寄居在皮下则形成移行性包块或结节
淡水鱼虾一定要做熟了吃! 最好远离生鱼片之类的生吃法!
三)姜片虫
感染姜片虫后可出现腹痛、腹泻、营养不 良等现象
姜片虫卵附着于子宫壁上
四)广州管圆线虫
食用带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螺肉后,幼虫 在人体移行
– 病变集中在脑组织,可引起剧烈头痛、恶心、 呕吐、发烧、间歇性嗜睡或昏睡,少数患者可 昏迷、躁动、精神障碍、颈部有僵直感 – 部分患者可有各种部位如头、躯干、四肢烧灼、 麻木、疼痛等
– 部分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失明;半数患者可出 现肝脏肿大。 – 严重者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五)猪带绦虫
生食或半生食猪肉而感染的猪带绦虫,可 出现消化道症状,并发肠梗阻、阑尾炎 ? 人若食入含有猪带绦虫卵的食物还可以引 起脑囊虫病,造成癫痫、脑膜炎等严重后 果
六)其他寄生虫
1.曼氏迭宫绦虫
青蛙是曼氏迭宫绦虫的中间宿主,吃青蛙肉时, 残存的曼氏迭宫绦虫幼虫可进入人体 导致眼裂头蚴病、皮下裂头蚴病、口腔颔面部 裂头蚴病、脑裂头蚴病及内脏裂头蚴病等 使人体组织遭到破坏,人会出现失明、昏迷、 皮肤瘙痒甚至瘫痪等症状
蛇吃青蛙,它是曼氏迭宫绦虫的转续宿主,体 内同样可能有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存在,如果 处理不当,食后同样可能得上述疾病
2. 寄生蜱
狗常去荒凉无人地、灌木丛活动的狗,身上容 易寄生蜱 它吸动物血和

人血,易传染脑炎、野兔热等 狗犬绦虫寄生在体内,虫卵被人吞食后,会致 肝脏棘球蚴病,在5-10年后肝脏变大,出现压 迫症状等 狗钩虫寄生在体内,会导致贫血。
3.蛔虫或鞭虫的虫卵
果蔬类食物其面可能有蛔虫或鞭虫的虫卵,进 入人体会在肠中发育成成虫,导致蛔虫病或鞭 虫病。
4.肠吸虫的囊蚴寄生
菱角,其表面可能有肠吸虫的囊蚴寄生,食后 会感染肠吸虫,可能出现肚子疼、肠梗阻等症


1.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 ? 2.常见的污染食品并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的细菌有哪些? ? 3.污染食品并可产生毒素
的霉菌有哪些? 各产生什么毒素?霉菌毒素有何特性?产 毒霉菌的产毒特点是什么?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