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战纪》之终极神兵打造全解

《三国战纪》之终极神兵打造全解

《三国战纪》之终极神兵打造全解
《三国战纪》之终极神兵打造全解

《三国战纪》之终极神兵打造全解

《三国战纪》之终极神兵打造全解

《三国战纪》中,装备分为6个部位,分别是:武器、护腕、头盔、衣服、裤子、鞋子。不同部位的装备拥有不同的属性加成,穿戴后,其属性将添加到拥有的所有武将身上,从而提高队伍的整体实力。

装备强化

第一次通关普通1-4副本后,便可获得强化装备的能力,使装备属性得到大幅提升。

装备强化拥有等级上限,其上限与等级和装备品质有关。若想突破限制进一步强化,必须先提升主公等级以及进阶装备。

此外,强化装备需要消耗金币,可通过任务系统、藏宝阁、普通副本、精英副本等途径,迅速获得大量金币,以满足装备强化所需。

(装备强化界面)

装备进阶

《三国战纪》中,装备品质共分为普通、优秀、精良、史诗、传说、至尊、卓越、绝世、不朽、神器10种。每20级可进阶一次装备,来提升装备的品质,获得大幅属性成长和更高的强化等级上限。

装备进阶需要消耗装备原石,可通过普通副本掉落获得,此外还通过低阶原石或元宝来直接合成高阶原石。

(装备进阶界面)

(装备原石合成)

宝石镶嵌

宝石共分为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紫宝石、青宝石、黄宝石、月光石、金刚石、黑曜石9种,分别对应不同的属性。可通过在装备上镶嵌不同宝石,来获得更多的加成属性,直接提升装备的战斗实力。

每件装备可镶嵌2颗宝石,且同类宝石只能镶嵌一颗。镶嵌后可对宝石进行升级,来持续提升宝石所拥有的属性。

升级需要消耗金币和高一级的宝石,玩家可通过精英副本掉落、探宝等途径来获取宝石,也

可通过宝石合成的手段,将3个同级宝石合成为一个更高级的宝石。

(装备宝石界面)

(宝石合成)

IE工业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

IE工业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 (一)问题的解决与决策(problem solving & decision making) (1)确定问题:先了解问题性质及症结所在。 (2)分析问题:从找资料、记录现况、了解限制条件、探讨问题,以深入问题。 (3)寻求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估诸项方案,决定最佳决策。 (5)采取行动。 (6)考核行动结果,再提更佳解决途径。 (二)系统与方法工程(system & method engineering) 从资料收集、组织、分析以及如何安排等数理计算及专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三)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简单介绍) 1、调查与实证:提问技术 2、定量分析:量化分析 3、简化 4、连续改进 5、不断创新 6、抓主要矛盾-TOC方法 (三)工程学与管理科学的桥梁 换句话说,工业工程就是衔接工程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科学。有人称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实际上,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工业工程是用工程师的手法去解决与工程和管理有关的问题。在工厂里,一个纯粹研究制造的人和一个精于管理的人常无法沟通,此时就有赖工业工程师作桥梁了。 (四)与其它工程学有何不同? 那么,工业工程学与机械、电机、化学、土木等工程学有何不同呢? 传统的工程学,以「设计更经济的系统」为目的。如:机械工程设计高效率之「经济的机器系统」,电机工程设计「经济的电路系统」,它们设计的对象仅以机器、设备为着眼点。而工业工程除了考虑机器设备之设计外,还包含了人的因素(human factor),而以结合「人、材料、设备等之综合系统」为对象。 (五)与其它管理科学的区别何在? 读者或许又要问道: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同样都与管理有关,彼此之间又有何不同呢?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之区别,乃在于工业工程是透过工程途径(engineering approach),应用科学上及工程上之方法与技术,考虑人员、机器、设备、

4.5解简易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4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算一算。 4×( ?)=3804x=380?=95 解:4x÷4=380÷4x= 2. 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x+8.1=18.1是() A. 等式不是方程 B. 方程 (2)4x<800() A. 不是方程 B. 是方程 (3)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 111a B. 3b-7 C. x÷10=7 3. 在方程的解的下面画上横线。 (1)x+1.2=4.5 (x=5.7x=3.3) (2)x÷0.8=1.6 (x=1.28x=2) (3)20+7x=21.4 (x=0.2x=1.2) (4)8×(x-0.24)=5.6 (x=0.94x=0.46)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 解方程。 23x=92 x÷1.2=40

x÷25=4 30x=15 (1)数学书封面长24厘米,比它的宽多7.2厘米。数学书封面的宽是多少厘米? (2)平均每个鸡蛋大约重0.06千克。1筐鸡蛋重15千克,这筐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0平方厘米,底是24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7. “”和“△”所代表的数各是多少? +++△+△=19.9 +++△+△+△=26.4 生活中的咨询题。

有8袋同样重的白糖和1袋盐混放在一起,是用同样的塑料袋包装的,盐份量较重。现在有一架天平(无砝码),限你称两次,就把盐挑出来,如何样称? 第5课时 略 2. (1)B(2)A(3)C www . 3. (1)x=3.3(2)x=1.28(3)x=0.2 (4)x=0.94 4. x=4x=48x=100x=0.5 5. (1)3x=36x=12(2)x+5x=27x=4.5 6. (1)16.8厘米(2)250个(3)15厘米 7. =2.3△=6.5 8. 把9袋分成三组,每组3袋。挑任意两组称。如果天平平稳,则这6袋差不多上糖,盐在剩下的一组中;第二种可能:如果天平不平稳,则盐在重的一组中。从有盐的一组中任意挑2袋称,如果平稳,则剩下的1袋为盐;如果不平稳,重的为盐。

关键路径[自己整理,理解简单易掌握]

关键路径法 CPM(CriticalPathMethod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上连着WBS(工作分解结构),下连着执行进度控制与监督。关键路径是项目计划中最长的路线。它决定了项目的总实耗时间。项目经理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优先等级最高的任务,确保它们准时完成,关键路径上的任何活动的推迟将使整个项目推迟。向关键路径要时间,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所以在进行项目操作的时候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 定义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又称关键线路法。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CPM中工序时间是确定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计划安排。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 起源 关键路径法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 原理与网络图设定步骤 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法(CPM)是一种网络分析技术,是确定网络图当中每一条路线从起始到结束,找出工期最长的线路,也就是说整个项目工期的决定是由最长的线路来决定的。 关键路径法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须的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清扫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清扫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摘要:近年来,智能清扫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 发展前景。现在的智能清扫机器人通过软硬件的合理设计,使其能够自动避开障 碍物,实现一般家居环境及特定户外环境的自主清扫工作。本文简单介绍了清扫 机器人基于无环境模型的路径规划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清扫机器人、无环境模型、路径规划 一、绪论 机器人的研究在日本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同时也取 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国内关于清扫机器人的研究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我国继 清华大学于1994年通过智能清扫机器人鉴定之后,陆续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 化所研制了全方位移动式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2001年香港城市大学完整地研究了地面清扫机器人的导航、控制及整个硬件系统;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联合研制开发出一种全方位地面清扫机器人。总而言之,清洁机 器人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并且也越来越深入,但是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例如清洁机器人的避障问题,路径规划等等,所以针对清扫机器人进行一系列的 技术研究探讨是相当有意义的。 二、基于无环境模型的路径规划 清洁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是根据机器人所感知到的工作环境信息,按照某种优 化指标,在起始点和目标点规划出一条与环境障碍无碰撞的路径,并且实现所需 清扫区域的合理完全路径覆盖,同时实现封闭区域内机器人行走路径对工作区域 的最大覆盖率和最小重复率。目前全区域覆盖路径规划有两种,一种是无环境模 型的路径规划,另一种是基于环境模型的路径规划。本文主要着重介绍无环境规 划的整个过程。 无环境模型的路径规划不需要建立环境模型,有随机遍历路径规划和全区域 覆盖路径规划两种模式。机器人在清扫的时候比较自由,一般都是采用递进的方式,清扫完这个直线再偏移一段距离,掉头清扫另外一条直线,以达到全区域清扫,本文也着重介绍无环境模型的路径规划。基于无环境模型的依据边界的路径 规划方法 三、基于无环境模型的路径规划具体方法 (一)建立房间边界 首次在未知空间内行驶时,小车所能记录的信息为两种,一种是小车两个驱 动轮行驶路程L1与L2,另一种是各传感器被触发的状态。下图是小车在某转角 处的路线图,根据以上特点及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依据,我们可以建立如下规则。轨迹计算原理,数据处理规则。 (1)小车转角计算 若小车沿某一物体边缘转过θ角,则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求算θ角 规定为行走时小车的拐角,规定连续经过多个拐角时,为各自拐角的和。 (2)小车行程的计算 小车行程的计算可以按照两驱动轮轨迹线的中心线即可代表小车行驶时的轨迹,小车行 车记录为: (3)机器人沿着边界行驶 机器人选择任意一方向寻找边界,找到边界后,小车沿边界方向前进直到遇到拐角。行 进过程中根据传感器状态确定内外侧路径,确定完内外侧后,小车前进过程中所记录的拐角

积分方程数值解

例题: y t =g t +γ t ?s r t 0 y s ds 取r =1,γ=1 则原例题可变为: y t =g t + t ?s t 0y s ds 设y t =t 则 g t =t ? t ?s sds =t ?t 3 6 t y t ? t ?s t 0y s ds =t ?t 3 6 使用方法:配置法 详细算法: 第一步剖分:[0,T] 0=t 0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1、E 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E 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晚时间。正向推出取最大值。 3、L 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 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L 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紧后活动) 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小)时间。(LS和LF通过反向推出取最小值) 3、TF: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 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也等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当前节点,本工作)总时差TF=t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 (开始-开始)总时差TF=<迟完成时间LF-最早完成时间EF (完成-完成)

延误小于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TF=LS-ES=LF-EF 4、FF: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研究本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自由时差FF=^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FF=ES f 一节点)-EF (当前工作)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自由时差FF*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延期超过自由时差,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最早,从前向后,先算出最早开始时间ES加上持续时间,就是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从后向前,先算出最迟完成时间LF,减去持续时间,就是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工作有多项紧后工作,那么其自由时间为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进度检查】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后M天,若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 B,若: M < A, M < B,则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无影响 M > A, M > B,则对总工期推后M-A天,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M-B 天。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

【课程思政①】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 径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探寻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现实意义。“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1.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在领导机制方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在本省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领,上讲台,讲大课,传大势,让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学科中“发声”、教材中“现形”、论坛上“亮剑”。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对于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学主体方面,高校马克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2.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在教学载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尤其针对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教师,要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其能够精准地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 (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 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教案】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积分问题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积分问题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用方程计算球赛积分一类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学生在从事探索性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球赛积分的算法. 2.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题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等量关系.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上一课时我们探究了有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了有关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本课时我们继续探讨有关球赛积分表的问题,先来看一个问题: 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了9场,得分17分.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球赛积分表问题 设问1:通过观察积分榜,你能选择出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吗?进而你能得到胜一场积几分吗? 【教学说明】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或课件中的积分表进行思考. 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看出:负一场积1分;设胜一场积x 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的值,如可以从第一行列方程10x +4=24. 由此得x=2. 即: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设问2:你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2m 分,负场积分(14-m)分,总积分为2m+(14-m)=m+14. 设问3: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14-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得方程2x-(14-x)=0. 由此得x=14/3. 由于x的值必须是整数,所以x=143不符合实际,因此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教学说明】以上探究中,教师通过逐层提出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索解题思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另外,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渗透特殊值法、分类讨论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份试卷共25道题,每道题都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1分,如果一个学生得90分,那么他选对几题?现有500名学生参加考试,有得83分的同学吗?为什么? 【教学说明】本题要注意其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这题可让学生板演后再讲解. 【答案】一个学生得90分,他选对23题;若有500名学生参加考试,不可能有得83分的同学.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 (1)由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后有何感受? (2)由学生说说在积分问题中有哪些基本等量关系?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积分问题的解题思路告诉我们:表格数据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解题信息,而利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不仅可求得具体数值,而且还可以进行推理判断.另外,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检验.由于本课时的学习有了上一课时作为基础,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合作交流,而教师仅起引导作用.

关键路径法--计算方法

关键路径法--计算方法 关键路径法定义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项目计划管理方法,是网络图计划方法的一种,属于肯定型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法将项目分解成为多个独立的活动并确定每个活动的工期,然后用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将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计算项目的工期、各个活动时间特点(最早最晚时间、时差)等。在关键路径法的活动上加载资源后,还能够对项目的资源需求和分配进行分析。关键路径法是现代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根据绘制方法的不同,关键路径法可以分为两种,即箭线图(ADM)和前导图(PDM)。 箭线图(ADM)法又称为双代号网络图法,它是以横线表示活动而以带编号的节点连接活动,活动间可以有一种逻辑关系,结束-开始型逻辑关系。 在箭线图中,有一些实际的逻辑关系无法表示,所以在箭线图中需要引入虚工作的概念。 绘制箭线图时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则: 1、在箭线图(ADM)中不能出现回路。如上文所述,回路是逻辑上的错误,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而且会导致计算的死循环,所以这条规则是必须的要求。 2、箭线图(ADM)一般要求从左向右绘制。这虽然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是符合人们阅读习惯,可以增加箭线图(ADM)的可读性。 3、每一个节点都要编号,号码不一定要连续,但是不能重复,且按照前后顺序不断增大。这条规则有多方面的考虑,在手工绘图时,它能够增加图形的可读性和清晰性,另外,在使用计算机运行箭线图(ADM)这一条就非常重要,因为在计算机中一般通过计算节点的时间来确定各个活动的时间,所以节点编号不重复是必须的。

解决路径长问题的思路

解决路径长问题的思路 ①分析定点、动点,寻找不变特征; ②猜测、验证,确定运动路径;猜测常通过“起点、终点、特殊点”,结合不变特征验证.到某点的距离是一个定值 ③设计方案,求出路径长. 二、路径为弧 1.如图,一根长为2米的木棒AB 斜靠在墙角处,此时BC 为1米,当A 点下滑至A'处并且A'C=1米时,木棒AB 的中点P 运动的路径长为 米. 2.如图,一根木棒(AB)长为2a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与地面的倾斜角(∠ABO )为60°,当木棒A 端沿NO 向下滑动到A ′,AA ′=(23 )a ,则B 端沿直线OM 向右滑动到B ′,木棒中点从P 随之运动到P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 3.(2013?宁德)如图,在Rt △ABC 纸片中,∠C=90°,AC=BC=4 ,点P 在AC 上运动,将纸片沿PB 折叠,得到点 C 的对应点 D (P 在C 点时,点C 的对应点是本身),则折叠过程对应点D 的路径长是 . B 两点,与y 轴交于 C , D 两点,点 E 为⊙G 上一动点,C F ⊥AE 于点F .当点E 从点B 出发顺时针运动到点D 时,点F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_

6.(2013?鄂尔多斯)如图,直线y=﹣x+4与两坐标轴交A、B两点,点P为线段OA上的动点,连接BP,过点A作AM垂直于直线BP,垂足为M,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A时,则点M运动路径的长为. 7.如图,半径为2cm,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上有一 运动的点P.从点P向半径OA引垂线PH交OA于点H.设 △OPH的内心为I,当点P 在上从点A运动到点B时,内心 I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8.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M是BC的中点。P(0,m)是线段OC上一动点(C点除外),直线PM交A B 的延长线于点D。 ⑴求点D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设过P、M、B三点的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E,过点O作直线ME的垂线,垂足为H(如图2),当点P从点O向点C运动时,点H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不必写解答过程)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1、E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E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晚时间。正向推出取最大值。 3、L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L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紧后活动)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小)时间。(LS和LF通过反向推出取最小值)3、TF: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也等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 -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当前节点,本工作)总时差TF=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开始-开始) 总时差TF=最迟完成时间LF-最早完成时间EF(完成-完成) 延误小于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TF=LS-ES=LF-EF

4、FF: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研究本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自由时差FF=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FF=ES(后一节点)-EF(当前工作)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自由时差FF=计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延期超过自由时差,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注意: 最早,从前向后,先算出最早开始时间ES,加上持续时间,就是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从后向前,先算出最迟完成时间LF,减去持续时间,就是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工作有多项紧后工作,那么其自由时间为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进度检查】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后M天,若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B,若: M≤A,M≤B,则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无影响 M>A,M>B,则对总工期推后M-A天,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M-B天。 【关键工作】

CPM:关键路径法

CPM:关键路径法 CPM即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又称关键线路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CPM:关键路径法 概述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又称关键线路法。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CPM中工序时间是确定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计划安排。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设定方法、步骤 简单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CPM)是一种网络分析技术,是确定网络图当中每一条路线从起始到结束,找出工期最长的线路,也就是说整个项目工期的决定是由最长的线路来决定的。 关键路径法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须的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时间压缩是指针对关键路径进行优化,结合成本因素、资源因素、工作时间因素、活动的可行进度因素对整个计划进行调整,直到关键路径所用的时间不能再压缩为止,得到最佳时间进度计划。 (1)画出网络图,以节点标明事件,由箭头代表作业。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有一

项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 ROE 树/ROCE 树 2. 战略时期分析 历史上曾发生过什么? 3. 业务系统 4. 影响力分析 5. 7S 分析 6. 客户经济价值(EVC)分析 现在正发生着什么? 7. SCP 分析 8. 行业成本曲线 9. 5 Cs 模型 10. S 曲线-技术性跳跃 11. 战略性博弈 12. 五角形框架 13.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战略(MACS) 未来有可能发生什么? 14. 价值传递系统 15. 技能分析 16. 核心流程再规划 17. 变革 我们将怎样回应? 基 础 分 析 框 架 18. 股东经济价值 底线(净收益)是什么?

ROE树 股本收益 (ROE) 税后实用资产回报 (ROCE) 财务贡献 税前ROCE X 营业税率 - 1 参见ROCE树 税费/利税前收入 (EBIT) 债务税准备/EBIT + 现金税/EBIT 递延税/EBIT 利息费用/EBIT 1-赢余税率 + + 加权财务赢余 + 杠杆作用 (实用资本/资 产) X 负债赢余 负债/实用资本 优先股权赢余 优先股/实用资本 少数股权赢余 少数股/实用资本 税后ROCE 税后债务费用 1-赢余税率 税前债务费用 X - X X X 税后ROCE 税后优先股费用 - + ROCE树 税前 ROCE 税前营业 ROCE X - + 非营业收入 非营业资产 营业资产/实用资 本 税前非营业ROCE X 非营业资产/实用资 本 利税前收 入 /销售收 入 资产利用率 (销售收入/净营业 资产) X 毛利/销售收入 销售管理费用 /销售收入 折旧/销售收入 -÷ 1 销货成 本 /销售收 入 - 销货成 本 (COGS) 净销售收 入 1 原材料费用/销货 成本 工资费用/销货成 本 其他制造费用/销货成 本 X 单位销货成 本 销货数量 X 参见ROCE树 (续) 1 - 平均折 扣 销售收 入 单位平均报 价 销货数 量 X 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

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百科名片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项目计划管理方法,是网络图计划方法的一种,属于肯定型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法将项目分解成为多个独立的活动并确定每个活动的工期,然后用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将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计算项目的工期、各个活动时间特点(最早最晚时间、时差)等。在关键路径法的活动上加载资源后,还能够对项目的资源需求和分配进行分析。关键路径法是现代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 目录[隐藏]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箭线图 前导图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一些主要时间参数 关键路径法的时间计算 公式计算 WBS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箭线图 前导图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一些主要时间参数 关键路径法的时间计算 公式计算 WBS [编辑本段]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根据绘制方法的不同,关键路径法可以分为两种,即箭线图(ADM)和前导图(P DM)。 箭线图(ADM)法又称为双代号网络图法,它是以横线表示活动而以带编号的节点连接活动,活动间可以有一种逻辑关系,结束-开始型逻辑关系。 在箭线图中,有一些实际的逻辑关系无法表示,所以在箭线图中需要引入虚工作的概念。

[编辑本段] 箭线图 箭线图(ADM)要表示的是一个项目的计划,所以其清晰的逻辑关系和良好的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箭线图(ADM)本身具有正确的逻辑性,良好的绘图习惯也是必要的。因此在绘图时遵守上面的这些规则就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绘图时,一般尽量使用直线和折线,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斜线,但是要注意逻辑方向的清晰性。 绘制箭线图时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则: 1.在箭线图(ADM)中不能出现回路。如上文所述,回路是逻辑上的错误,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而且会导致计算的死循环,所以这条规则是必须的要求。 2.箭线图(ADM)一般要求从左向右绘制。这虽然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是符合人们阅读习惯,可以增加箭线图(ADM)的可读性。 3.每一个节点都要编号,号码不一定要连续,但是不能重复,且按照前后顺序不断增大。这条规则有多方面的考虑,在手工绘图时,它能够增加图形的可读性和清晰性,另外,在使用计算机运行箭线图(ADM)这一条就非常重要,因为在计算机中一般通过计算节点的时间来确定各个活动的时间,所以节点编号不重复是必须的。 4.一般编号不能连续,并且要预留一定的间隔。主要是为了在完成的箭线图(A DM)中可能需要增加活动,如果编号连续,新增加活动就不能满足编号由小到大的要求。 5.表示活动的线条不一定要带箭头,但是为了表示的方便,一般推荐使用箭头。这一条主要是绘制箭线图(ADM)时可以增加箭线图(ADM)的可读性。 6.一般要求双代号网络图要开始于一个节点,并且结束于一个节点。此要求可以在手工绘图增加可读性,而在计算机计算时,可以增加效率和结果的清晰性。 7.在绘制网络图时,一般要求连线不能相交,在相交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者指向法等方法避免混淆。此要求主要是为了增加图形的可读性。 [编辑本段] 前导图 前导图(PDM)法又称为单代号网络图法,它是以节点表示活动而以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活动间可以有四种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 [编辑本段]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CPM)最早出现于1956年,当时杜邦当时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拥有一台UNIVAC 1 计算机,他们使用这台计算机进行他们公司几乎所有的数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E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E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晚时间。正向推出取最大值。 3、L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L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紧后活动)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小)时间。(LS和LF通过反向推出取最小值) 3、TF: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也等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 -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当前节点,本工作) 总时差TF=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开始-开始) 总时差TF=最迟完成时间LF-最早完成时间EF(完成-完成)

延误小于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TF=LS-ES=LF-EF 4、FF: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研究本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自由时差FF=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FF=ES(后一节点)-EF(当前工作)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自由时差FF=计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延期超过自由时差,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注意: 最早,从前向后,先算出最早开始时间ES,加上持续时间,就是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从后向前,先算出最迟完成时间LF,减去持续时间,就是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工作有多项紧后工作,那么其自由时间为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进度检查】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后M天,若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B,若: M≤A,M≤B,则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无影响

1. 积分方程一般概念与弗雷德霍姆方程

第十五章 积分方程 积分方程论是泛函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数学其他学科(例如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和各种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数学工具。本章叙述线性积分方程,重点介绍弗雷德霍姆积分方程的性质和解法;并简略地介绍了沃尔泰拉积分方程以及一些奇异积分方程;此外,还扼要地叙述积分方程的逐次逼近法和预解核,并举例说明近似解法;最后考察了一个非线性积分方程。 §1 积分方程一般概念与弗雷德霍姆方程 一. 积分方程一般概念 1. 积分方程的定义与分类 [线形积分方程] 在积分号下包含未知函数y (x )的方程 ()()()()(),d b a x y x F x K x y αλξξξ=+? (1) 称为积分方程。式中α(x ),F (x )和K (x,ξ)是已知函数,λ,a,b 是常数,变量x 和ξ可取区间(a,b ) 内的一切值;K (x,ξ)称为积分方程的核,F (x )称为自由项,λ称为方程的参数。如果K (x,ξ)关于x,ξ是对称函数,就称方程(1)是具有对称核的积分方程;如果方程中的未知函数是一次的,就称为线性积分方程,方程(1)就是线性积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如果F (x )≡0 ,就称方程(1)为齐次积分方程,否则称为非齐次积分方程。 [一维弗雷德霍姆积分方程(Fr 方程)] 第一类Fr 方程 ()()(),d b a K x y F x ξξξ=? 第二类Fr 方程 ()()()(),d b a y x F x K x y λξξξ=+? 第三类Fr 方程 ()()()()(),d b a x y x F x K x y αλξξξ=+? [n 维弗雷德霍姆积分方程] 111()()()()(),d D P y P F P K P P y P P α=+? 称为n 维弗雷德霍姆积分方程,式中D 是n 维空间中的区域,P ,P 1∈D ,它们的坐标分别是 (x 1,x 2, ,x n )和),,,(21 n x x x ''' ,α(P )=α(x 1,x 2, ,x n ),F (P )=F (x 1,x 2, x n )和K (P ,P 1)=K (x 1,x 2, ,x n , ),,,21 n x x x ''' 是已知函数,f (P )是未知函数。 关于Fr 方程的解法,一维和n (>1)维的情况完全类似,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仅着重考虑一维Fr 方程。 [沃尔泰拉积分方程] 如果积分上限b 改成变动上限,上面三类Fr 方程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类沃尔泰拉积分方程。 由于第三类Fr 方程当α(x )在(a ,b )内是正函数时,可以化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