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近二十多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世界和国内环境变迁的加剧,家庭教育的研究走入了一个瓶颈: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能指导早就变化了的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实践由于缺乏现实的指导而陷入茫然状态。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哲学分析。

本文试图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一梳理,并试图找到新的途径。

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是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如何认识家庭教育在理论界是达成共识的。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有目的、有意识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理论界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指狭义的家庭教育。

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家庭教育学,并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既有对家庭教育的宏观研究,如家庭教育学史,也有微观研究,如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一般规律的研究,如家庭教育的目的,又有对特殊家庭发展规律的研究,如独生子女教育;既有理论的论述,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探索。也有一些学者从事家庭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美学等的研究。

无论哪种研究,都体现了研究者的智慧和对家庭教育的独到见解。但是追根溯源,任何一种研究都把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家庭中的他我教育,而把与他我教育对等的一个概念――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这显然是不够的,也使家庭教育的理论视野变得狭隘。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现有的家庭教育理论,无疑会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通常把教育理解为施教者对受教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实际上这种理解没有包括教育的全部内容。这种实践活动只能称为他我教育,即“他人”对“我”进行的外部教育。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它的哲学基

础就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施教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者是教育客体。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主体是长辈,教育客体是儿童。

这个结论后面隐藏着这样两个含义:一、儿童仅仅作为一个客体存在,其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不存在了。二、长辈,主要是父母完全可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并具有权威性。

显然,这两个结论都有失偏颇,甚至可以说不正确。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儿童本身就是主体,具有主体性。虽然在学校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一再强调要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但是这种认识仍旧是在他我教育的前提下,并没有把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来看待,自我仍旧被压抑着。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如此。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儿童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主体性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通过父母的他我教育来实施的,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挖掘和培养儿童的主体性。

其次,做父母的同样是一个成长中的个体,只不过这个成长的含义和儿童的成长含义大有不同。为人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如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等;学习儿童心理学,了解和把握儿童的成长规律;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并使自己逐渐成熟。显然,在对儿童实施的外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等都制约着对儿童的教育效果。如果把父母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教育主体,显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而把家庭教育的权威完全交给父母,在一定意义上也抹杀了儿童的主体性。

因此,从教育主体、客体的角度分析,教育应该是他我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他我教育是一种外部教育,“他人”是教育主体,“我”是教育客体。自我教育是一种内部教育,自我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即自己教育自己。“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明教育从他我教育开始,通过他我教育培养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基于这个教育观,家庭教育本质、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目的都应该有全新的内容。

家庭教育实践远比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红火得多,丰富得多。

教育提法五光十色,图书市场热闹非凡,培训市场五花八门。在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家庭教育实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并且走入了误区。

家庭教育目的只为成才,忽略儿童的成长过程。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才华的人,这是每个家长都殷切希望的,重智育轻德育也就成了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于是家庭教育更多的成了学校教育的延续,家长的任务似乎就是监督孩子完成学校的作业,再根据自己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定位,让他们上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在家庭教育培训方面,也主要以学科辅导为主,以至于提起家庭教育,很多人理解为上门帮助孩子辅导功课。

只想让孩子成才,这个教育目的无疑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因为容易见到成效,所以更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是短视行为,这也是社会中以赚钱为目的的家庭教育市场看似红火的原因之一。成才固然重要,成人更为重要。一个具有和谐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得淋漓尽致且长远。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目的所在。一切围绕着学业而进行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取的。

家庭教育远离儿童的真实生活。家庭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生活。但是,当今的家庭教育实践,过分地突出了家庭教育的个性层面,把一般的家庭教育方法上升为教育观念,出现了“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等提法,于是就有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你的孩子上哈佛”等说法。这些比较成功的个案通过商业炒作,扰乱了家长的思维,误导了家长的教育方向。广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盲目地效仿,这无异于东施效颦。这样做忽略了自家孩子的特点和生活现状,使家庭教育游离在儿童真实的生活之外。

家庭教育来自点滴生活,这是一个说起来谁都明白却很少有人注意的一个观念。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道理,却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观念所在。因为任何一个儿童都是在点滴生活中慢慢长大的,点滴生活给儿童提供了亲身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平凡的生活,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并且要因人施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的个性特点,成功家教的个案就只有借鉴的意义,而不能代替普遍的规律。

家长责任心超重,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有持怀疑态度的倾向。

家长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制订的学习目标就是重点高中和北大、清华,因此家长承担起了家庭教师的责任,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一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高,有自己基本成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自认为不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需要和学校合作;还有一部分家长已经成为全职陪读父亲或母亲,想用家庭教育代替学校教育。

这些现象意味着自我的丧失。首先是孩子的自我丧失了。在家长的绝对权威下,孩子必须听从家长的,很少有自己思考的空间,自己活动的自由。其次是家长的自我丧失了。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孩子而工作,为孩子而生活,一旦孩子考上大学,不能天天都回家的时候,家长就像丢了魂儿似的不知所措。

当一个独立的个体丧失了自我,就会丧失来自内心前进的动力,成长和转变的步伐就会很慢。

家庭教育存在这样的误区,一方面说明家庭教育市场还很不规范,广大家长的家教观念还有待于转变。另一方面说明,现有的家庭教育理论已经不能指导现在的家庭教育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当代,放眼世界,在家庭教育领域匡正教育目标,梳理教育理念,指明发展趋势。在统一的语境中,重新构建家庭教育理论。

在哲学视野里,教育是他我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的施教和受教育者的自教这种双边活动共同组成的,其目标是指向自我教育的。这个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外教育结合的统一。他我教育是外部教育,即“他人”对“我”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内部教育,即“自我”主动地对“我”进行的教育。二是过程和目标的统一。他我教育在先,经过长时间的他我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慢慢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具备这一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到底什么是自我教育呢?一般认为,自我教育是个综合性的社会学科,偏向于心理学,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指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主体以自我为对象,自觉主动地改善自身的品德、才智、审美、体质而进行的活动。无疑,这揭示了自我教育的部分意义,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教育很有启发和帮

助。从教育是他我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这个教育观出发,我们认为,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不过这个双边活动的承担者只是一个,即自我。自我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本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使自身在品德、智慧、审美、体质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概括地说,自我教育是个人有意识地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活动。身心发展包括方方面面,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自我的能动性反映到不同的方面,就构成各式各样的自我教育。

基于这样的教育观和对自我教育的理解,家庭教育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在家庭中,长辈,尤其是父母在对子女有意识地施加教育的过程中,以激发个体的主体性为起点,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为其生存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其中,使儿童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家庭教育的本质所在。

首先,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家庭教育必须培养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必然。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如今我们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因为学习化社会正悄然向我们走来。从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看,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它的任务就必须是帮助儿童为漫长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要让儿童明白,任何时候都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所作的最重要的准备之一就是在点滴生活中挖掘儿童的主体性,使儿童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才会科学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方向,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

其次,自我作为主体使儿童能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可能。

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认为,主体不是精神性的东西,而是有其客观物质基础的人,是进行物质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体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性质、属性和机能,就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自觉性和内化性。人的活动一旦成为自觉的行为,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各种观念、思想和意识就会内化到人的头

脑中,并再次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如此往复循环,人的主体性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自我教育中的自我就是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如果说哲学一向把自我看成是贯穿整个人类史中的问题,那么如今用哲学的视角去理解教育,自我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说,只有当教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自我才被作为教育主体所具有的自觉性、独立性、积极性开始被认识。因此家庭教育就不仅仅是将儿童作为“人”来看待,更重要的是确立“自我”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自我教育成为可能。

再次,实现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使儿童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价值所在。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当今教育改革孜孜以求的目标。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只有做到能动地把握自己,学会选择,懂得取舍,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这正是自我教育的价值所在。

综上,在点滴生活中筑起家庭教育,挖掘儿童的主体性,使儿童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终促进儿童和谐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儿童有了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逐渐科学地、能动的把握,是实现自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从而也体现了对个体和人类的终极关怀。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哲学底蕴。

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反思

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反思 桃江县高桥乡中心学校凌靖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人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当好孩子的领路人,树立起行为示范的好榜样,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多多进行表扬和鼓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逐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表率、关注、宠爱、拔苗助长、嘲笑、斥责、以偏概全、表扬、鼓励、实践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人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由此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纵观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我觉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父母没有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如今好多孩子的家长都是80后,这些年轻的家长自己都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又如何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呢?因此,这些父母在要求孩子时,小孩还一句:“你做得还不如我好,你自己的事情还经常要爷爷奶奶帮着做呢,凭什么来要求我?”面对这样的话语,我们情何以堪。如果照这样下去,自己当不好榜样,起不了模范带头的作用,又该拿什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二、家长过分关注、过度宠爱 现在我们的好多孩子简直被宠上了天,很多家庭都因只有一个小孩,真是捧在掌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就是全家人的中心和关注点,只要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是

无条件满足,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孩子总能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特点。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他们做任何事情,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扼杀了孩子的能力发展。 三、普遍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生活富裕了,口袋里的钱也逐渐鼓起来了,就寻思着要如何折腾折腾。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具体情况,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不管他们是否喜欢,能否接受得了;有的父母提早让孩子学拼音、学写字、学钢琴……而社会上有些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将幼儿教育小学化,来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才能”,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两岁开始上幼儿园,三岁就能书写很多汉字,父母那个高兴劲哦,四处宣扬孩子如何如何了得,一直到小学二年级,小孩的表现也都还不错,总是能给家长争回一些颜面,其爸爸还被选为学校家长委员会的领导。可是进入三年级以后,要学的知识越来越难了,应付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孩子逐渐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于是老师没有那么喜欢他了,家长也不再引以为荣了,甚至感觉作为家长委员会的领导也脸上无光了,后来这个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出现了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也不懂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家长也急了,束手无策起来……这就是拔苗助长的后果,虽然我们看上去都懂,可又在无意中犯了这样的错误。 四、爱当众嘲笑、斥责孩子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多篇)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副课”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教育哲学通论》第一编读书笔记 书名:教育哲学通论 作者:黄济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看到第一编,而且在第一编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不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的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各家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包含中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韩非子显学》、《孟子》、《孔子》、《中庸》、《荀子》、《墨子》、《老子》、《杨明全书》、《周易》、《尚书》等,书中出现的一些词句比较难懂,所以花了不少时间仔细阅读。书中关于玄学、理学、天命观等比较晦涩难懂,难以理解。

作为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教育哲学_郝文武

[收稿日期] 2008-01-08 [作者简介] 郝文武(1954-),男,陕西省清涧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作为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教育哲学 郝文武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安 710062) [摘要]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揭示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创造合理性教育的学问。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就是教育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对象是教育现象,方法是实证,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目的是创造合规律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教育哲学是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学问,对象是教育思想,方法是前提反思,任务是反思教育思想的前提,揭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目的是形成对教育的整体的和根本的认识及系统的教育观,沟通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的科学化即教育学的合理性,教育学实现科学化必须通过研究教育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创造合理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关键词] 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前提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8)04-0031-07 具有明确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自觉性水平提高的标志。关于教育学、教育科学和教育哲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多年来形成许多不同观点,但许多人都认为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的学问,既然如此就必须借鉴哲学的反思方法。哲学反思是对思想前提的反思。据此可以认为,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这个命题表明:教育哲学的对象是教育思想,方法是前提反思,任务是反思教育思想的前提,揭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目的是形成对教育整体和根本的认识与系统的教育观,创造合理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一、教育思想:教育哲学的对象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的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整体和根本认识。哲学要通过对世界整体和根本的认识形成系统的世界观,或者通过对世界的系统认识形成对世界的整体和根本认识就必须研究思想,以思想为对象。整体的世界是由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组成的世 界。自然的世界包括物理世界、化学世界、生物世界等等,人类世界包括社会世界和个人世界,人造物质世界、客观精神世界、主观精神世界等。人要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就要认识整体世界的各个层面,但任何人都只能认识世界的有限层面,不可能在认识它的各个层面后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即使既是哲学家、逻辑学家,又是物理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也是这样。然而有识之士则完全可以通过认识前人对世界各个层面全面深入的认识形成的成果或者思想来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的整体和根本认识。 人不仅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世界的核心部分。人无论伟大还是渺小都只能站在世界之中认识世界,不能站在世界之外认识世界[1]。人认识世界首先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任何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都是对世界的感知,无论是感知文化世界还是自然世界都不可能是整体的世界,不可能形成对世界整体和根本的认识。尽管思维认识的世界未必就是世界的整体和根本,但要形成对世界的整体和根本的认 3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总第208期)

党员生活方面的总结怎么写

党员生活方面的总结怎么写 党员的生活方式问题蕴含了个体人生哲学和社会公共哲学 的耦合,当前,党员的生活方式处于现代性转型过程中。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党员生活方面的总结怎么写的*,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党员生活方面的总结怎么写篇一 在过去的一年,本人能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努力的工作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xx大精神,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工作上,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较好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做出应有表率的同时,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在思想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及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学习党的各项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时代

感、责任感,适应发展要求。在工作中转变观念,增强了服务的意识。 在作风上,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加强自身的政治道德修养。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工作,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工作上、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开展工作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 为了充实、提高、愉悦自己,我从不放松自己的业务学习。平时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摘要:哲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是哲学的灵魂所在,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人们一直追寻着哲学的灵魂。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哲学时也应该抓住哲学的“精神”。同理,我们学习教育哲学时也不能离开它最本质的东西――对精神的追求,国内和国外对其追寻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但是两者都赞成在“生活世界”中还原哲学的灵魂或本质。本文就从“生活世界”出发,从国内和国外的比较中分析哲学精神。 关键词:精神生活世界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 对哲学早就不陌生了,因此我在看《教育哲学》这本书时,一开始觉得只不过是将有关哲学的规律运用在教育领域而已。我总是觉得以前学的哲学都是些枯燥的教条,即使将它们运用在教育上也会是枯燥的,因而对《教育哲学》也失去了激情。教育哲学不是一个学科组成部分,而是贯穿其中的一种精神,教育哲学就像一根线,把其它各门学科穿起来。教育哲学是不是一种放之四海的真理?教育哲学的这根线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哲学。虽然我没有很深入的探究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深深地体会到哲学的本质:它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 哲学是对一种精神的追求,可现实中我们往往注重某类自然科学知识,将这种知识代替哲学思想。我们承认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凸现而思想凹陷的时代,人们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目不暇接,以至于无暇思考自身的处境和命运。我们的教育把几千年以来哲学家追求的精神弃置,把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容器”,于是我们重视物的价值取向,注重物的增长,重视社会发展中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东西,认为社会发展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等等。教育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科技的载体,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时的哲学早已变成枯燥乏味且需要灌输的教条,哲学失去了自己灵魂,也导致了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冷漠与遗忘。爱尔维修曾指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不平等是他们所受教育的结果。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人的奴役与自由》中指出,通过精神的变革使人摆脱受奴役状态走向自由,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弗罗姆指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生活还没有开始时就死去了,这是一个悲剧。”[1]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在精神世界上未获得应有的发展,既是他的不幸也是教育的失败。伽达默尔也曾说,“教育意味着一场及其深刻的精神变革”,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重要在于使学生精神发生变化,教育要有“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的精神。失去了这种精神,哲学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机。 哲学本质上是实践哲学,也是哲学解释学体现的本质。解释学关心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要揭示理解的种种条件和性质,理解人的“存在方式”。因此,“实践”并不意味着物质化,相反是深刻地体现哲学的精神。在实践中,行为者不断与周围环境或其它行为者建构着自己的意义,丰富已有的生活世界。 既然精神是哲学的灵魂,那什么是“精神”,中外哲学家又是怎样对它探讨的? “精神”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属性,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也有差异。《辞海》对“精神”一词作了五项释义,实际上综合起来就两类:一类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另一类指事物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神韵或主题。[2]总的来说,“精神”主要是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属性。我们平时提的“精神”是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人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也可以说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主观理解。马克思.舍勒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也指出,“‘精神’这个词除了观念思维之外,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直观,同时还包括如;善良、爱、悔恨的自由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史,可以发现:我们从对客观世界的研究逐渐转向对人的研究,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等,而作为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也越来越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倡导仁爱精神,老子主张静虚淡泊、返璞归真的精神,孟子倡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救世情怀等等。中国人谈精神似乎更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总与人生、处事、信仰相联系,重视人的修身养性。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哲学谈的精神内涵没有深入

从《狗十三》反思家庭教育

从《狗十三》反思家庭教育 从《狗十三》反思家庭教育 最近一部家庭教育主题的电影《狗十三》登上大荧幕,并获得了豆瓣电影8.4的高分。 13岁的李玩,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工作忙碌以及有了新家庭,便丢给了爷爷奶奶照顾。 平时,李玩的爸爸从不回来看她,但只要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她爸爸绝对到场,并擅作主张地替她做决定。 影片中爸爸第一次出现,就是直接修改了李玩的选课意向,选择对升学有用的英语,而直接pass掉了她兴趣浓厚的物理。 热爱物理的李玩给狗起名爱因斯坦,它也成为了李玩唯一的玩伴。但好景不长,爱因斯坦不小心被爷爷弄丢了。 爱因斯坦的走失,引发一系列家庭冲突。李玩失心疯似地寻狗,推伤了爷爷。李玩负气喝酒晚归,几年不出门的奶奶在寻她的过程迷路在黑夜中。 这一切胡闹,在李玩爸爸对女儿的一顿暴揍后结束了。事后父亲向她道歉,她也开始向成人世界妥协,完成了大人们眼中从任性到懂事的蜕变。 壹-缺乏沟通和理解,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我也是为你好啊 爸爸也不容易啊,你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呢

李玩爸爸的这两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说过。 很多的家庭中,父母都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爱孩子,却从不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当孩子不领情时,还要责怪孩子不懂事。 以过来人的姿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路子走,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说过: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不要把权利规则带回家。 不喜欢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不愿意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谈,却希望孩子听话,懂得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其实是混淆了社会和家庭关系的规则。 父亲的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导致亲子间缺少沟通,也是引发孩子成长问题、家庭矛盾的因。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性别的认知、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童年缺乏父爱的孩子,性格会比较软绵,变得胆小敏感,不自信,未来和异性接触的时候会有障碍。 贰-孩子叛逆的背后是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0~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觉醒和独立人格形成的初期。 而12-18岁则是孩子的叛逆期,表现为独立意识和自我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课堂沉默现象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

课堂沉默现象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 一、学生课堂沉默:日益严重的教育问题学生课堂沉默,从理论上讲可以分为积极的课堂沉默和消极的课堂沉默。积极的课堂沉默可以使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发展。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恰恰相反,不但不会活跃课堂气氛,反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不仅无法保证应有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往往被认为是教育或教学失败的标志。 从已有的调查研究来看,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课堂沉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从2000年起,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沉默的论文大量增加,即使是xx年截止到8月底,在上网的28篇文献中,关于消极的学生课堂沉默的有27篇,积极的仅有1篇。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学人的高度关注。 此外,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严重性不仅仅表现在沉默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更表现在沉默学生的类型上,它基本涵盖了整个教育体系:下到小学一年级学生,上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并且学生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态度也已见怪不怪,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得不让人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生活意义感到担忧。

二、学术界的两种代表性解释及其局限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中沉默?分析这一问题不 单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日益成为教育学的热点问题,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种种分析和解释,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却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大学术领域。 1.心理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在心理学领域,认为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即学生自身、教师方面以及课堂环境,下面我们一一作分析[1]。在学生自身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沉默的学生往往是自尊心太强而自信心太弱,这就不免造成学生因害怕回答问题或发表评论等课堂互动中出错误 而索性不回答或不发言的局面。在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风格被认为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与否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布鲁斯·塔克曼所做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实验中对教学风格的简单分类,把教师的教学风格分为高的指导程度和低的指导程度两类。在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下,学生苦于没有机会,或者害怕惩罚,对老师的惧怕而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有疑难也不敢反馈给教师,所以这种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成为多数学生课堂沉默的直接原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_反思与前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多样的转变过程。梳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历史、现实样态、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2007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根据会议发言,我们约请相关专家撰写了本组文章。其中,苏州科技大学任平教授提出:“出场学”研究视域即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该研究范式强调在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关联中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逻辑,包括历史与哲学两个地平线、四大模块的理解范式。从历史到当代的地平线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平线从“当年”到“当代”的发展,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总体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教授认为: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发展,可从理论与实践、存在与规律、主体与活动、生产与发展、文明与交往五方面来讨论。在这些范式转换中,主体与活动方面更具核心意义,其中的主体与活动的性质问题尤为重要。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是主体与活动性质演变的大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根本走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张亮副教授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传统范式的生成历史及研究者对各种新范式的建构尝试的反思,指出:传统范式是中国学者在独特的中国语境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治学方式后自主再创造的结晶;而新范式的建构尝试则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并存格局,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最终将被真正的历史科学所超越。 Ξ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阶段性成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Ξ任 平 一、出场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哲学范式总是时代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进而提出出场学范式首先基于一个时代性挑战。“这是一个脱节的时代!”———1993年,《哈姆莱特》的这一句戏词,被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用来指认一个并非完全没有戏剧性效果的“历史事实”:在旧工业化与资本全球化时代出场的马克思主义,遭遇新全球化时代,导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美国新全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反恐怖战争,生态主义和绿色政治,知识经济和消费社会,反思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族性政治与文明冲突等等,? 4?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反思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反思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反思 家长是小朋友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小朋友自身动手组装小书柜的 故事,引导、鼓励小朋友自身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尤其在小朋友遇到挫折时,家长的鼓励是小朋友扬起自信的风帆;小朋友做事有顾虑时,家长引导他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放手去做,是小朋友“我能行”的助推器.小朋友上小学五年级了,各方面进步很大,在他一路的生长过程中,除了老师对他的不时鼓励和协助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 长对他的适时引导和鼓励. 看了一本家长必读书之后,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论是教育理念,还 是教育方法或教育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原来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树大自然直”,放任小朋友不论;“棍棒底下出孝子”,辱骂喝斥,拳打脚踢等错误理念在学习实践中已“旧貌换新颜”.攀比之风、溺爱之风、奢侈之风等“全职太太”式、“权钱交易”式的角色让家长在品尝“五味”中专岗调职.根据小朋友的家庭背景、年龄、年级、身心发展的特点,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适时引导、点拨、鼓励,从小朋友点点滴滴的进步中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胜利,将会铸就小朋友人生的胜利.

随着小朋友一年又一年的长大,原来的书柜已经不够用,要添一只新的书柜.超市里买了一只组装的小书柜,趁家长开会那天,小朋友作业少,我想让他自身动手把它组装起来.他放学回家,看到放在他房间里的一包木板,听了我的建议很愿意自身动手组装书柜,我给了她工具,(可我有意没有告诉他怎么拼装)他就开始干了. 五点半该吃饭了,我让他放下工具和我一起吃晚饭,他说等装好了再吃.我就一边吃饭一边看他在客厅间组装书柜,大约过了十分钟,他开始讲了,木板太重了,螺丝又很难拧,干活很费力,木板与木板的接缝开始是没注意,要重新返工,他感到自身笨手笨脚.所以他讲:“要是老板雇佣我这样的员工,企业一定要亏损的,那么我一定要被老板炒鱿鱼的”.我立即提醒她,企业招收新员工时有三个月试用期,又进一步开玩笑说,要是你叔叔的公司招得到像你这样又聪明又肯吃苦的员工,妈妈每天都会高兴的.大概上第三颗螺丝时,因手劲太大,木板有点弄坏了,他着急得叫起来:“完了,我把它弄坏了.”我走近一看,没大碍.我鼓励他说,别紧张,只管放手做,真的弄坏了,就算是妈妈送给你的一个大礼物,我再花50元钱给你买一个.等我吃完晚饭,我再一次让他吃饭,他还是不愿放下手中的活,我也随他的意. 散步回来之后,我一到家就去看他的小房间,真是出其不意,小房间变了样,地板擦的很干净,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装好的小书柜放在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书柜里放着许多书,墙上还贴了他自身的画.顿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分不开得。它包括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得指导意义,但里面 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 得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得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得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 分不开得。其大得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得百家争鸣,汉代得儒家独尊,魏晋得玄学,唐代得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得理学,明清之际得实学与近代得西学东渐。有三个打得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得兴起,缓道入儒; 宋明理学得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得哲学与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得最后得也就是最大得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教育哲学中得根本问题:天道观与人性论(教育得根本在人性,人性得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得关系论述 a、天道观与天命观在古代,不仅就是人性论得基础,同时也就是历史观与社会观等得基础,不同得天道观与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得历史观与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得问题,因而天道观得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得本体论得问题,也就就是宇宙观与世界观得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得就是人性论得问题,有不同得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得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得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就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得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得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得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得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 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得不同得观点,其中一种就是人与天合,人与天

[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三个面向”是指 A.面向经济、面向政治、面向文化 B.面向科学、面向民族、面向大众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面向教育、面向科学、面向文化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4.提高人的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 A.特有功能 B.根本任务 C.首要任务 D.根本方向 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为 A.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 A.重要内容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支持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民族精神 B.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9.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 A.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B.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保证问题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近二十多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世界和国内环境变迁的加剧,家庭教育的研究走入了一个瓶颈: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能指导早就变化了的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实践由于缺乏现实的指导而陷入茫然状态。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哲学分析。 本文试图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一梳理,并试图找到新的途径。 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是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如何认识家庭教育在理论界是达成共识的。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有目的、有意识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理论界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指狭义的家庭教育。 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家庭教育学,并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既有对家庭教育的宏观研究,如家庭教育学史,也有微观研究,如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一般规律的研究,如家庭教育的目的,又有对特殊家庭发展规律的研究,如独生子女教育;既有理论的论述,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探索。也有一些学者从事家庭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美学等的研究。 无论哪种研究,都体现了研究者的智慧和对家庭教育的独到见解。但是追根溯源,任何一种研究都把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家庭中的他我教育,而把与他我教育对等的一个概念――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这显然是不够的,也使家庭教育的理论视野变得狭隘。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现有的家庭教育理论,无疑会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通常把教育理解为施教者对受教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实际上这种理解没有包括教育的全部内容。这种实践活动只能称为他我教育,即“他人”对“我”进行的外部教育。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它的哲学基

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题库 在反思和批判中提出并建构适应中国现实的哲学理念,是当代中国哲学表征自身存在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那么公共基础知识哲学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题库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题库 1马史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康德星云假说 B.达尔文进化论 C.细胞学说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 )。 A.康德的哲学 B.费希特的哲学 C.黑格尔的哲学 D.费尔巴哈的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有(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4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A.唯物辩证法高于现代系统论B.现代系统论不断丰富唯物辩证法 C.现代系统论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 D.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蕴含于唯物辩证法之中

5理论联系实际就要( )。A.认真读书、刻苦学习马列主义B.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C.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 D.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6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 )。A.是历史的有力杠杆B.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C.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 D.是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 7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包括( )。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8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 D.理在气先 9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汇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教育哲学对小学教师的意义

『教师』[教育新闻]石中英呼吁让教育哲学成为教师精神资源(转载) 访问数:810 回复数:6 楼主作者:yulinyuxu发表日期:2007-4-23 11:03:38 石中英呼吁让教育哲学成为教师精神资源 近日,教育哲学领域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呼吁,要让教育哲学成为教师成长和实施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 什么东西是好的?教育哲学为教育提供了价值判断 记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教育是由无数琐碎的小事构成的一种具体行动,而哲学则是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它们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教育真的需要哲学吗? 石中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个原理说明在具体事物的中间有着一般性的知识假设、价值追求和伦理信念,比如说这里面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真的、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这些问题的追问和反思,是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包括存在于这种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在实际的工作里面,一些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或者具体教育问题的思考,最后都要追溯到一些这种比较一般性的,我们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比较抽象的一些问题上来。比如说一个老师打学生了,这是个具体问题吧?以前我们说老师打学生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学不好,老师就是要打,这就涉及很复杂的一些问题。老师打学生的目的,如果排除了泄私愤的情况而言,一般都有一种教训的味道,教训的目的是让他变好,那么从这个动机来讲并不坏。从经验层面上来看,有的学生可能真的打好了。今天我们一贯地反对体罚,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可以从很多角度分析,一个从动机来讲,一个从目的来讲,一个从效果来讲,甚至可以从手段本身的道德不道德这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问题的分析就涉及怎么看待学生、怎么看待老师、怎么看待师生关系的本质。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和伦理学啊,和哲学啊,和人性论啊结合到一块儿。比如说有这种说法,叫“孩子不打不成才”,甚至还有个比喻,说你看看小树苗,你要不修枝剪枝它就长不大,它就乱长一气。这种比喻实际上就是一种哲学假设,把孩子看成是自然的树木。树木生长本身是有内在秩序的,我们要让它结出好的果实,确实是要修枝剪枝。可是问题就在于,人是不是树木?你有没有把握修掉剪掉的就是没有价值的?陶行知讲:棍棒之下出孝子,但你的棍棒可能打掉一个爱迪生,可能打掉一个瓦特,打掉一个牛顿。我们怎么判断这个小孩子哪些倾向是值得鼓励的,哪些倾向是不值得鼓励的,哪些是需要禁止的,哪些是不需要禁止的?它涉及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涉及一个判断的工具问题。所以,最藐视哲学的人都在实践一种哲学。教育的问题就和人生的问题一样,有一个态度问题,他认为这样好,你认为那样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进行辩护,这个辩护的过程就是哲学。所以,教育没有哲学是不行的。 教育哲学无法用一般哲学代替 记者:在日常的学习和阅读中,教师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哲学,比如福柯、尼采等人的哲学。那么,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些一般的哲学与教育哲学有什么区别? 石中英:所谓一般哲学,也叫普通哲学,英文里叫General Philosophy。一般哲学是探究哲学的一般问题的,不是局限于哪一个领域的,它是就一些一般的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的问题,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般哲学很重视学术性的工作,不重视对实践性的回答。还有一种哲学叫应用哲学(Applied Philosophy),我们说的教育哲学属于应用哲学。一般哲学家可能不关心应用问题,比如说当代很多哲学家哈贝马斯啊,福柯啊,他们很少关心教育问题,很少关心学校里边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哲学都是建构自己的一个体系。教育哲学就像法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一样,把哲学的这些资源、理论、方法运用到某一个具体社会问题领域里面来。所以教育哲学实际上应该说是哲学和教育实践的一个中介。教育哲学主要是针对教育问题的,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很完整、很系统、很集中,教师可以直接从教育哲学里边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思维的力量。有的一般哲学不好读,(教师)可能读不懂。教育哲学的工作是把一些哲学资源进行筛选、再组织,使之应用于教育问题,我们读起来,就会觉得很直接。 记者:那么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说这些研究能够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石中英: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很多领域,比如说涉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学生观、教师观、课程问题、教学问题、高等教育问题……它回答的问题很多,仅举个例子,比如说如何看待学生?心理学怎么看待学生呢?学生就是一个心理的实体,不管是个体的也好群体的也好,他是一个心理的单位,他有他的心理活动,他有独特的心理个性,什么认知啊,情感啊,意识啊。社会学看学生呢,就是个角色,角色是由一系列义务、权利、职责所构成的,学生要尊重老师,学生要按时上课,这就是社会学问题,这是角色所承担的啊。经济学怎么看待学生呢?学生就是一个教育消费者,他是一个掏钱来上学的人,他是一个教育服务的享用者。那法学怎么看待学生呢?学生是一个权利主体,学生有学习权啊、有受教育权啊、有人身权利啊、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的权利啊。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对孩子教育的体会 吉首市第五小学罗春菊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专业教师来完成,即学校教育。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也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对我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严”字当头,绝对不能走向“宠爱”、“溺爱”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多了。以上现象均容易导致对孩子的“错爱”、“宠爱”、“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爷爷奶奶代办。例如,在我所教的一、二、三年级学生中均出现过父母给孩子盛饭事件。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犯错。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同时也严格要求孩子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我要求我我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对人要很有礼貌。对待孩子我严格而不专制。专制是强迫孩们从育,严格管教一定要注重讲道理,以理服人,在对我孩子的教育上,正确的观点我尊重他,不伤害他,在不伤他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讲某些他能理解的道理。 二、时刻注意恰如其分的夸奖

孩子和大人一样也可能面临很多苦恼,例如:有时作业做不出、没有朋友、怕写作文等。我们首先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然后要想尽办法帮助解决。此时父母亲的及时鼓励、开导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我会认真仔细地让他向我倾诉烦恼的原因,然后总有一句话:“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姑姑相信你。”孩子需要鼓励、夸奖。“夸”不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我认识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自己妄自尊大,而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对孩子不公平。孩子都会以自己所特有的手段来回应,他们或者哭闹,或者任性,或者干一些“坏”事来加以回报。“夸”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试成绩一般或差时,不要给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帮孩子找一些原因,关键是找出孩子闪光之处给予夸奖,千万不能让孩子失去信心。 三、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可分为学习习惯和各种行为习惯。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特别可怕的是有的孩子从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们现在学习非常好,到以后的学习都非常麻烦。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敏捷灵巧,提高学习效率。否则孩子很容易出现因学习时间较长,失去学习兴趣,被动学习而厌学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复杂的人,如果你从小就不能了解透她,不能与之交流,只是依靠父母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