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按摩治疗肩周炎

浅谈按摩治疗肩周炎

浅谈按摩治疗肩周炎
浅谈按摩治疗肩周炎

浅谈按摩治疗肩周炎

发表时间:2018-03-14T15:30:25.5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成灵[导读] 其病机多由年老体衰,肝肾阴虚,筋失濡养或风寒湿邪趁虚侵袭,以致营卫不和,筋脉拘急或外伤后血瘀阻络所引起。北京市成人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100000

摘要: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原因是肝肾亏虚所致筋失濡养,而致肩周围组织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疼痛,滑利关节。

关键词:肩周炎中医按摩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或漏肩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障碍。其病机多由年老体衰,肝肾阴虚,筋失濡养或风寒湿邪趁虚侵袭,以致营卫不和,筋脉拘急或外伤后血瘀阻络所引起。肩周围无菌性炎症,发病时局部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为甚,如不治疗可致局部肌肉粘连,活动受限。

一、治疗手法

1、常规按摩:病人端坐于方登上,术者立于患侧,用双手大鱼际或手掌在患肩周围做前后、内外分推或抚摩数遍,用单、双掌或多指揉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数分钟,然后用左手握患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臂外展并活动其肩部,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在肩部周围及上臂内侧施滚法5分钟;用拇指或大鱼际揉拨肩部周围痛点,以松解粘连;拇指揉压天宗、肩贞、肩中腧、缺盆、中府、极泉、肩俞、曲池,合谷等穴半分钟左右。

2、被动运动(可根据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选用):

①推肩拉肘内收肘:术者立于健侧后方,用体侧抵住健侧肩后部

(固定),一手从健侧胸前托起患肢肘部,缓慢牵拉使其内收,在极度内收时,另一手用空拳敲击患侧肩部数下。

②叩肩揉搓扛动法:术者半蹲位,用肩扛患肢患臂,双手扣击肩

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动肩,以肩部有温热感为度。

③牵拉上肢输筋法:术者手握患肢腕部,向下牵拉抖动,而后,

前屈上提患肢,上提时应以病人耐受为度。

④后伸内旋牵拉法: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与患者同侧的手固定

患肩,另一手握患肢腕部,将患臂屈肘内旋,先做几次小幅度的向健侧肩胛方向牵拉,待患者肩部肌肉放松不防备时,做一次快速较大幅度的牵拉动作,此手法反复进行3-5次。

⑤肩部环转运动法:病人坐于低凳上,术者远离患侧站立,一手握拿患肢腕部(嘱病人配合)做前后上下最大限度的环转运动。最后,术者以手掌或空拳由肩部至前臂做自下而上拍打,掌拍拳打患肢数遍,继之,双手捏肩井拿肩部结束。

3、针灸疗法:可配合针刺间内腧、肩井、天综、肩髎、肩贞、肩俞、曲池等穴位进行针灸也可收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4、揉腹调理脏腑:

患者仰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以一手劳宫穴对准患者肚脐,用四指和掌根交替用力,作顺时针揉腹5-8分钟,使腹部和腰部发热为宜,以达调补脾胃、肝、肾,使本病达到治病求本,表本兼治的目的。

5、自我锻炼:

①爬墙:患者面对墙壁,在可能忍受的情况下,将患臂尽量爬高,

坚持放置2-3分钟再放下,休息片刻后,重复进行。

②体后拉手:双手置于体后,健手握患肢腕部,向健侧向上背部

先做小幅度牵拉,然后快速大幅度牵拉一次。

③拉绳:两手握住悬挂于高处滑轮上绳的两头,做上下拉绳动作,

尽可能扩大范围。

④棍棒法:两手握住棍棒,做上举动作,然后两手握棍棒两端,

做左右两侧的外展来回运动。

6、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稍受影响。无效: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均无改善(未坚持治疗)。

二、观察

84例患者中,痊愈65例,约占77.3%,显效者12例,占14.7%,无效7例,占8%,总有效率91.7%。

三、讨论

1、肩周炎一般多在夜间疼痛增剧,说明肩痛与血液循环有关,符合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而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疼痛,松解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

2、按摩治疗肩周炎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法。急性期或初次接受治疗,局部炎症尚未消除,不能用强刺激手法,以免疼痛或肿胀加剧。此时,应着疏通经络,祛瘀止痛,加剧肌筋功能为原则,多采用推、抚摩、揉、滚、拍打等较柔和的手法。后期随着炎症的消除,病人对手法已经适应,此时可本着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功能活动为原则,多利用弹拨手法和关节被动活动法等较强刺激手法进行治疗,但应循序渐进(切记粗暴),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加强功能锻炼,除了积极治疗,要每天坚持进行肩部功能锻炼,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4、揉腹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加上局部手法治疗,起到表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臧福科.自我保健按摩[M].华龄出版社,1990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