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题

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蝼蚁()蓬蒿()河堤()憔悴( )

xíng()藻 hóu()咙锦zhàng()灰jìn( )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B.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3、象征

(1)广大的土地:

(2)“这一角”“那一角”:

(3)诗中说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无形的手掌”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呢?

(4)“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一句中的“灰烬”“血”“泥”

指的是什么?诗人的手抚摸到这些,是要传达他的什么情感?

(5)“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6)“那里是太阳,是春。”

(7)“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8)堤上繁花锦障:

(9)“辽远的一角”:

4、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理解下列诗句

(1)“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残损的手掌》付淑凤

教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学课题:《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材分析: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题目中的“我”指诗人自己, “残损的手掌”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是指诗人在狱中被日本侵略者用酷刑将手掌残损了,虚写是指手掌残损也要抚摸祖国的土地,表达坚贞不屈的爱国之情,也直指诗人死里逃生的新生。学习这首诗歌,我觉得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握这首诗歌的感情线索,思考诗歌中哪些具体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戴望舒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 2.朗读诗歌,品味诗中的具体形象所寄予的诗人的情感。 3.学习对比的写法,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感情,体会对解 放区的深情向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对祖国无法言喻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中的具体形象所寄予的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互助学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松花江上》,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 1942年,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大地,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关牧村的一曲《松花江上》,令人荡气回肠,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雨巷诗人”戴望舒,走进他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检查预习 提问检查,并用多媒体展示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 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 《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2. 读准字词: 锦幛荇藻蓬蒿蝼蚁* 焦悴蘸着 灰烬堤上蹂躏 、课内探究 (一)初读诗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欣赏配乐诗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节奏、重音。 3.体会诗歌,找出差距 4..朗读比赛,指名学生朗读,展示风采 注意诗歌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明确;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二)再读诗歌,探究点拨 思考并小组讨论完成: 1.把握诗人情感,说出统领全诗的句子是哪一个? 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为抒情定下基调。

人教版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人教版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文章导语】人教版初三语文:我用 残损的手掌原文教材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教案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行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以上是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标志着诗人写实和超现实手法交融的新的抒情方式的确 立,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巅峰。不仅如此,这首诗也是中国

现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近年来得到治史专家的相继 推重。戴望舒本人也偏爱这首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曾 多次向听众朗诵此诗,表达他爱国的赤诚。 《手掌》最初发表于《文艺春秋》第3卷第6期,尾注创作时间为“1942年7月3日”,后依据尾注时序编排收入诗 集《灾难的岁月》。然而,在诗人已经去世近半个世纪的今 天,我们发现,这首诗的真正写作时间与发表时所注的时间 并非一致。在深入考察这一矛盾现象时,我们既看到一些历 史的风云际会,也看到诗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痛苦,甚至关 乎一代诗人和知识分子的命运,不禁令人掩卷深思、心潮难 平。 事情的缘起是,我在整理编辑《戴望舒全集》中,读到 了戴望舒保存的一份剪报。这份剪报共47页,收录诗人发表的自1941年1月至1946年1月创作和翻译的诗文一百三 十多篇。这里的诗作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沦陷时期发表的, 有《过旧居》、《示长女》、《天晴了的时候》、《赠内》、《墓边口占》、《偶成》等。另一种是剪报最后一页所辑录的,自注 为“是沦陷中不曾发表而在胜利后发表的”。包括《题壁》、《愿望》、《等待》、《口号》,总题为《旧诗贴抄》,发表于1946年1月5日《新生日报》《新语》副刊,署名林泉居士。 剪报中没有《手掌》一诗,但却另有一首《断篇》,未标发表的刊物和时间,署名“易鱼”,以后也未收入诗集中)。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一:《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带给读者的首先是一股震撼人 心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是诗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爱和恨、痛苦和希望编织成的一首热爱祖国,憧憬光明的诗篇。随着诗人的 神思遐想,诗人“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从塞北的长白山, 到中原的黄河,从江南水乡,到岭南至南海,面对一片山河破碎的 凄凉景象,诗人深沉的哀痛洋溢在字里行间;可那“辽远的一角”, 却依然“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又使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 激情,深情的赞颂解放区是“永恒的中国”,他把祖国的新生、民族 解放的前途都寄托在解放区。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情能够给予中学 生强烈的情感熏陶,使他们了解诗人在那种苦难的时代和环境里是 怎样的执著爱国,也启发他们反思在和平年代又该怎样以自己的方 式热爱祖国,这就是本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价值所在。 爱祖国爱家乡是语文学习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本 课也不例外。相信在诗歌阅读的潜移默化中能够如新的课程标准所 要求的给学生“关于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关于诗歌的学习,新 课标提出的要求是“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 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重点应该放在从语言入手领悟作品中的艺术 形象和内涵、情感上。课标也要求:“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 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这里,强调对 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有“体验”。体验什么?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学习这首诗歌, 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 抒怀之作。他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呢?下面请欣赏网络编辑为你带 来的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希望你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链接 1.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 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 京病逝。 2.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 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 理场”受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 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 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 爱的写照。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_1

第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

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时安排1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导语:《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他深沉的爱国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欢迎参考!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 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 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 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 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 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 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 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 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 年加入左联。1932 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 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 年避居香港,主编《星** 报》、副刊《星

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导语: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像中描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下面是这篇课文的教案介绍,欢迎参考!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十分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也体现着他对诗歌韵律的追求,因此,教学可从“朗读”切入。充分朗读之后,“个性解读”──“多角评析”──“自主链接”,分层推进,由发现诗的美,到评价诗的美,再到发现更多的美,学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教学步骤〗 一、充分朗读 1、第一遍,教师教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 2、第二遍,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 第一层(师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第二层(男生读),“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我蘸着南海没有渔

船的苦水”。 第三层(女生读),到结束。 3、第三遍,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 描写沦陷区的一节,读得凄楚忧愤;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 二、个性感受 1、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在想像中描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由手掌的触觉联开去,从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多种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可以这样描述: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 “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木兰县第二中学常虹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 木兰县第二中学常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都处在十四五岁的花季年龄,这个年龄是诗的年龄,一段回忆、一种感动、一丝忧伤、一份甜蜜都是一首动人的小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好诗,诗的名字叫《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板书课题) 二、读品悟 1、师配乐诵读 明确读诗要求: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诗中的物象。 2、介绍社会背景、作者

播放1942年抗日战争视频。 3、学生自由朗读,品悟诗句内容。 思考: ①你怎样理解“残损的手掌”?诗人在想像中用残损的手掌做了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更深刻地理解诗句所包含的感情,并作朗读指导。 ②诗人“摸索”到了什么? 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这广大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祖国。 摸索着被蹂躏、被践踏的沦陷区,诗人饱含痛惜之情,引导学生诗出这种低沉和痛苦。 生齐读1-16行 ③诗人“轻抚”的“那辽远的一角”指的是哪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的解放区,寄托了作者的爱与希望。 朗读指导:诗的后半部分,感情发生了变化,朗读时也要读出这种变化? 由低沉痛苦到高亢激昂。生齐读17-26行 三、拓展延伸:欣赏戴望舒的《寻梦者》 四、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诗人拥有一颗爱国、追寻、坚强、乐观的心,诗中才会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设计 姜当伟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姜当伟 2013.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握诗中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分析诗歌的巧妙的艺术构思,品味感情色彩丰富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学会用实际行动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 1.感情朗读,意象把握 2.品味构思,鉴赏语言 【教学过程】: 板书“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者 投影:大家可能对戴望舒不太熟悉,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三、欣赏范读,把握感情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配乐诗朗诵——《我用残损的手掌》(此环节也可由教师直接示范朗诵)。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四、字词学习,夯实基础 教师黑板上书写:锦幛荇藻蓬蒿蝼蚁憔悴蘸着灰烬堤上蹂躏 五、自由朗读,感知文意 请同学自由吟诵两遍: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大声读两遍;读后请你告诉大家,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了祖国哪些地方的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何特点? 2.诗人的内心有怎样的感情变化?

师:应用怎样的感情和语调去朗诵这首诗歌?诗的前半部分充满凄楚忧愤,应读得沉重、缓慢,以表达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的痛惜之情;后半部分表现了作者的热切期盼,应读出高昂的情调。现在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来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歌。 七、合作探究,吃透文本 小组合作,研究探讨: 1.诗中出现了很多具体可感的意象,你能说出这些意象寄寓的作者的情感吗? 2.诗中出现了很多生动的比喻,你能理解它的象征义吗? 3.诗中出现了很多贴切传神的词,你能品出它的妙处吗? (一)学生交流展示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 《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像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像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我们读起来不觉芜杂。

九年级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我用残损的手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参考 / 初中语文教参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参考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

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充溢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骋,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国土被侵略者践踏的印象。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从这里开始,诗人的情绪不再低沉,变得明朗、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但感情上无比向往。这是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字样,是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诗歌代表作《雨巷》,他也因此被称作“雨巷诗人”。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ǐ):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背诵本诗。 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学习作者与时代背景】: 作者: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象征主义诗派代表诗人。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跟叶灵凤夫妇一起乘船前往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一、导语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

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了解创作背景(结合相关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1514397921.html,/view/6237.htm https://www.doczj.com/doc/1514397921.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 l&word=%D6%D0%BB%AA%B1%BB%B2%D0%BA%A6%B5%C4%CD%BC%C6%AC&in= 869&cl=2&lm=-1&st=-1&pn=8&rn=1&di=7922741685&ln=1983&fr=ala 0&fm=ala0&fmq=1329959070093_R&ic=0&s=0&se=1&sme=0&tab=&widt h=&height=&face=0&is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初步感知。 2、多媒体展示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https://www.doczj.com/doc/1514397921.html,/v_show/id_XMzA2MzkxNTMy.html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 第 1 页共 9 页 第 2 页共 9 页 第 3 页共 9 页 第 4 页共 9 页 第 5 页共 9 页 篇二:《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从容说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的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3.感情背诵本诗。 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

领会其艺术魅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 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 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 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

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导语: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像中描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下面是这篇课文的教案介绍,欢迎参考!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十分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也体现着他对诗歌韵律的追求,因此,教学可从“朗读”切入。充分朗读之后,“个性解读” 一“多角评析” 一“自主链接”,分层推进,由发现诗的美,到评价诗的美,再到发现更多的美,学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教学步骤〗 一、充分朗读 1、第一遍,教师教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 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 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 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 只是血和泥; 2、第二遍,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 第一层(师读),“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第二层(男生读),“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我蘸着南 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第三层(女生读),到结束。 3、第三遍,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描写沦陷区的一节,

读得凄楚忧愤; 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 二、个性感受 1、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在想像中描 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由手掌的触觉联开去,从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多种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可以这样描述: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 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 “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 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 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 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南海上,一片死寂。荒凉的渔村里,只有残留的破旧的渔网和白森森的鱼骨; 偶尔有人在村里走动,他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我恨! 不是因为侵略者强占了我们的国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

高中语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和教学反思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感情背诵本诗。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资料助读(投影)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

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四、诵读指导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