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之堂笔记总结材料

任之堂笔记总结材料

任之堂笔记总结材料
任之堂笔记总结材料

任之堂跟诊日记1总结:

龙骨、牡蛎:降气收敛,引上焦阳亢之火入下焦,以暖腰肾之寒。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

龙骨调养精气神,神的层面:镇静安神,治失眠、惊惧,癫狂;气的层面:平肝潜阳,治疗各种肝火上亢、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精的层面:收敛固涩,用于各种遗精、滑精、带下、崩漏、出虚汗。

忍冬藤:治疗外感风热毒邪,清经络风热之邪而止痛。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菖蒲: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对肺心病,咳喘,气闭有良效。木通:引心肝之火下行小肠、膀胱,通血脉、通乳汁。

穿破石:一为穿透力稳健,凡体血脉不通皆可用之。二为肝胆系统疾病,以及各类病痛瘀滞皆可用之。三为抗痨药,对治各种结核。四治体各种症瘕积聚、囊肿。五为根茎金黄,流白色汁,带豆腥味,通利之中还有补益的作用。,可用于农村干活劳伤,积损,年旧疾。

药对:穿破石与丹参,可以治疗高血压。

病案:病人右手臂经常麻木疼痛,血压也偏高。背心发凉,小腿有时候抽筋(肾阳虚,风寒之邪欲犯足太阳膀胱经)。舌质紫暗,舌下经脉曲变粗(瘀血阻滞)。寸脉上越,左关脉偏弦。思路:肾阳虚,筋为湿邪所困;血脉瘀堵,血压偏高,手臂麻木;肌肤怕冷,腠理为风邪所困,极易感冒。从筋骨,血脉,肌肤3方面

下药。

淫羊藿、小伸筋草、五加皮、海桐皮透筋骨邪气,丹参、当归尾、乳香、没药透血脉邪气(锡纯的灵效活络丹),羌活、麻黄、防风、黄芪透肌肤邪气,牡蛎、竹茹收上越之寸脉,白芍缓肝脉之弦,根解肌,穿破石、丹参打通血脉,降血压。方药为:淫羊藿30,小伸筋草15,五加皮40,海桐皮15,丹参20,当归尾20,乳香20,没药20,羌活15,麻黄8,防风15,黄芪40,蜈蚣2条,穿破石50,牡蛎20,竹茹20,白芍20,根40。3剂。

鸡矢藤:药性平和,治疗各类肠积。鸡矢藤与火麻仁合用,化食消积,润通肠腑。还可用于减肥。鸡矢藤炒黄研末,可治疗小孩子的寒积脾虚。

减肥健身:鸡矢藤与苍术二比一,打粉,泡水喝,一次一大勺,一日三次。肥人(痰湿重)用苍术,瘦人用白术(气血生化少)。鸡矢藤消积化浊,降胃气,苍术建运始阻,升脾中清气。

手足麻木八味药:川乌,草乌,威灵仙,仙灵脾,桃仁,红花,木瓜,甘草。

枸杞、女贞泡水:久坐电脑所致肝肾阴虚、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眼睛火热。

调理中焦气机升降:枳壳、桔梗、木香。枳壳降气,桔梗升提,木香理三焦气滞。

二至丸(女贞、旱莲草)与交泰丸合用:治疗各种心肾不交的失

眠。

枇杷叶:降肺气,补肾气。枇杷叶降十二经之逆气,令浊阴归于六腑大肠中。

小儿食积:一味鸡屎藤消积,二药枳桔调气机,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治疗小孩吃生冷水果伤脾阳,鸡屎藤为君药可用至50g,以消食化积。

病案:四十多岁妇人,下焦白带异常,偏黄,口微苦,易浮躁生气,睡觉不沉,易惊醒,舌根部黄厚且腻。拟方:三妙散(苍术、白术、薏苡仁)。

白术:疗死肌,生新肉。治疗各种顽固性皮肌炎,硬皮病,妇科各种炎症、白带异常、宫颈糜烂。白术用到50-80可去腰部死血,疗死肌,白术调脾。

顽固性脱屑、死皮的皮肤病的治疗原则:要健脾,培土生金,可重用白术60,苍术20。加入枳壳、桔梗、木香调中焦气机,龙衣(蛇蜕)、蝉蜕取类法相,令旧皮脱尽,新皮复生。最后照顾肺的宣发肃降,加入麻黄、竹茹。

黑豆:通补之物,通利湿浊的同时还可补肾。黑豆安神、解毒、助睡眠、补肾利水,补而不滞,利而不伤。

通督脉的药物:蜈蚣,鹿角片,土鳖虫,乌梢蛇。

马钱子:入汤剂,可用到3-5枚,入散剂不能超过1g,治疗胃蠕动不了,顽固性的肌肉板结,有助于神经恢复。

病案:妇女,高血压,症见头晕目胀,脉象上越,腰脚无力头重脚轻。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15,钩藤15,石决明30,栀子12,杜仲30,桑寄生15,川牛膝20,黄芩20,夜交藤30,茯神15,生牡蛎20,菊花8,川楝子15,竹茹20,生麦芽15,泽泻6。三剂。)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交茯神益母草,眩晕目胀与耳鸣。

方解:天麻钩藤饮基础上加川楝子、生麦芽顺肝气,竹茹、泽泻、牡蛎平肝降逆,菊花易益母草,利用菊花明目清头风。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降逆,栀子、黄芩清肝经之热火,杜仲、桑寄生补下焦肝肾,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益母草、牛膝活血利水,引血热下行,从小便排出。

牙痛:大多是胃火上蒸。生大黄15,生麻黄5,生甘草15,薄荷10.方解:大黄导热下行,麻黄提壶揭盖,薄荷消风清肿,甘草清热解毒。

病案:妇女,两月未来月经。尺脉弱,头晕,眼花,烦躁。思路:心血不足,心烦气躁,中焦肝胆脾胃郁滞,上焦肺气不能下降以生肾水。拟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黄芩15,半夏15,生30,西洋参15,大枣5枚,炙甘草10,竹茹20,枳实15,桔梗15,菟丝子15,巴戟天15,火麻仁20。3剂。方解:酸枣仁养肝血以生心血,火麻仁润肠道,竹茹、枳实、桔梗加强升降中焦气机,菟丝子、巴戟天补肾。对于老年人或心血不足的人

来说,保持肠腑的通畅是养心养血的关键。

病案:肝硬化腹水。老头,七十多岁,肚子隆起,像大盆一样,面容憔悴,常叹气、疲乏,口中苦,咽中干,胸胁胀痛,不想吃饭,小便量少,大便稀。思路:少阳受邪,枢机不利导致臌胀证。拟方:小柴胡原方,柴胡15g,其他各药6g。《太氏药谱》

冬瓜子:治疗肺痈、肠痈、各种秽浊积滞,治疗妇科带下异常臭秽及下焦湿热痹病。

病案:中年男性,四十多岁,偏胖。下半夜咳嗽厉害,痰多,稀白,胸闷,肾脉郁涩。思路:日咳三焦火,夜咳肺间寒。若要痰饮退,宜用辛味。拟方:加强版小青龙。小青龙汤加枳壳、桔梗、木香、丹参、菖蒲。方歌: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里饮最有功。

病案:中年妇人,瘦瘦的,鼻头有粉刺。思路:风寒湿痹在外,肝郁化火在。方用颠倒散:大黄、硫磺各30g,打粉,凉水调敷。治疗各种鼻头粉刺,酒渣鼻,痤疮。次方出自《医宗金鉴》。若要外兼修,可服枇杷清肺饮。

病案:中年男性,矮小偏胖,关尺脉偏郁,寸脉不足,指甲淡紫色,舌苔中后部偏白腻,脖子后面不通畅。分析:腰部比较酸重,气郁在中焦,颈椎有问题。血脉瘀阻,下焦痰湿。拟方:苓术草汤,当归补血汤为底,茯苓30,苍术10,白术30,干20,炙甘草8,黄芪30,当归10,枳壳15,桔梗15,木香30,丹参15,根30,桂枝10,牡蛎20,黑豆10,竹茹20,火麻仁20。

3剂。补气与祛湿,又加枳壳、桔梗、木香、丹参、根、桂枝理气活血,解中焦郁脉。舌尖红,加入生牡蛎、黑豆、竹茹收摄阳浮之气和肾水,加入火麻仁润通肠道,利腰肾肠腑之湿浊。《黄帝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引药入腰肢的三味药:杜仲,川续断,五加皮。可与五子衍宗丸合用,补肾精。

病案:腿脚抽筋:证见头晕,脖子强,中焦关脉郁热化火。可用淫羊藿30,小伸筋草15滋水生木之法,并重用杜仲、牛膝补肾气,白芍、木瓜缓肝急。针对肝郁化火:首先用枳壳15,桔梗15,木香30,栀子12,淡豆豉30,此为“胸膈郁热五虎将,理气清热效最良。”再加炒薏苡仁30,泽兰15,渗利小便,令浊气自膀胱排出。肝经湿浊,勿用补药,而应清利湿热,拨云见日。最后加入火麻仁30,苦参8润通肠道,增强其排浊能力。病案:女,20多岁,脸上长斑,痒痛,脉示心经风热。思路:一收一降一利。拟方龙骨、牡蛎各30(收浮阳上亢之火),枇杷叶20,竹茹20,龙胆草6(降肺胃肝气),泽兰15,薏苡仁30(将收降下来的热火引至膀胱小肠排出体外),丹参20,菖蒲15,徐长卿15(活血,去心经之浮热),全蝎5g,蜈蚣2条(搜刮经络之顽固邪毒),白术40(重用,疗死肌生新),甘草。石菖蒲:《神农本草经》言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通心经,可治疗皮肤瘙痒,从心论治。如《奇效良方》: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

药末二钱酒一碗,浑身瘙痒一时无。

病案:一对夫妻,35岁左右。家庭关系不合,导致两人都生病。妻子得了胃癌,切除手术后又得了子宫肌瘤。丈夫得了肝病,腰酸腿重,胁肋背部胀气,周身上下都疼。脉弦硬,示肝跟背部都胀痛。方用理气清热五虎将“枳壳桔梗木香栀子淡豆豉”,加入延胡索、川楝子、穿破石、郁金、香附。郁金香附为解郁的良药。加入合欢皮、夜交藤、生、大枣调气郁引起的左右脉络不合气血不安。方药:枳壳15,桔梗15,木香15,栀子10,淡豆豉15,延胡索10,川楝子15,穿破石40,郁金20,香附15,合欢皮30,夜交藤30,生15,大枣五枚。2剂。

病案:办公室中年男性,手肥满软绵,头晕,口苦,阴囊潮湿,颈椎不利。分析: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拟方九味羌活汤加薏苡仁,黑豆,龙胆草,重用根。羌活10(太阳膀胱经),防风8(少阳胆经),苍术10(太阴脾经),细辛5(少阴肾经),川芎10(厥阴肝经),白芷10(阳明胃经),黄芩5,生地5,生甘草5(三药清气分、血分之实热)。薏苡仁,黑豆,龙胆草3,根50。九味羌活汤为治疗外感风寒湿三气,有郁热的良方。方解:九味羌活汤发越肌表上面的寒湿之气,薏苡仁、黑豆、龙胆草利导下焦郁结之浊水。最后根50,升清舒筋。龙胆草小量用,降胆火也健胃。方歌:九味羌活防风苍,细辛芎芷芩地黄。

病案:病人便秘,月经量少,家庭主妇,喜欢吃花椒辣椒,自述

有咽炎,食管炎。分析:肺火上冲,金不生水,肠道也失去滋润。方药重用杏仁10,枳壳20,牛膝15以降胸肺之火。肺气不降,金不生水的人群:看太多电视电脑,上太多网;容易烦躁生气,肝气上亢,则肺气不能下降;说太多话的人,肺主气,司呼吸;好吃懒做的人,缺乏运动,阳气郁在中焦,肺气不能下降。

病案:男性,三十多岁,黑眼眶明显,失眠,烦躁,双脚冰凉,晚上容易抽筋。分析:上热下寒,方用交泰丸(黄连5,肉桂8),加二至丸(女贞15,墨旱莲15),加龙骨、牡蛎、磁石重镇潜阳,收摄肾水。其他随症状适当加减。眼睛模糊加枸杞、菊花,脚抽筋,加淫羊藿,小伸筋草,川牛膝。

病案:病人失眠,口腔溃疡,舌尖红,阳痿。分析:上热下寒,心肾不交。方用交泰丸(黄连,肉桂)合导赤散(生地,木通,竹叶,甘草)。3剂而愈。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使寒热对流。此外,搓脚心能明目,也是这个道理。有空可看看《身在中医》《医家四要》。

病案:中年男性,口苦胁胀,阴囊潮湿,头昏沉,有脚汗,腿脚不利索,腰部酸胀。分析:阳气郁在关尺以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6,黄芩10,栀子10,泽泻15,木通15,车前10,柴胡8,当归8,生地10,生甘草8。黄芪50,根40(两升),薏苡仁20,牡蛎30(两降)。方歌:龙胆泻肝黄芩栀,泽泻木通车前子,柴胡归地兼甘草,肝经湿热力能排。

病案:中年男性,大腹便便,肥臃懒动,口臭,小便黄,口苦,

头晕,胁肋刺痛。分析:肝经湿热,湿浊郁积肝胆脾胃。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6,黄芩10,栀子10,泽泻15,木通15,车前10,柴胡8,当归8,生地10,生甘草8。黄芪50,根40,苍术10,白术30(四升),薏苡仁20,牡蛎30,竹茹20,冬瓜子20(四降)。

验方:心脑血管梗塞。血府逐瘀汤加生脉饮加黄芪、丹参、砂仁、白豆蔻。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

根:重用50g可以通鼻窍,寒邪郁在肺表或膀胱经,可用根汤。若少气懒言,一派虚像,则用补中益气汤打底。外感法仲景,伤从东垣。

腰椎间盘突出或滑脱:腰脚酸胀,冰凉。分析:与腰肾相关最密切的有三脏,脾主肌肉,肾主骨,肝主筋韧带。治脾用肾着汤,苍白术联用。治肝用酸枣仁养肝血,令肝能主筋。治肾用五子衍宗丸补肾精,此外加入走督脉的药引子,严重的加入动物药蜈蚣、鹿角片、土鳖虫、乌梢蛇。“蜈蚣入背脊,鹿角通督脉。”

中药的剂量: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各类慢性病、调理病、胃肠病,要轻病慢治。妇科杂病,属于功能性疾病,月经不调,气机升降失常,用小剂量拨动气机。引火归原,宜用小剂量如肉桂。反佐药物宜用小剂量如左金丸,用少量吴茱萸。升提气机宜用小剂量如柴胡、升麻。疏通气血,醒脏腑宜用小剂量,如归脾汤中用小剂量当归、木香。

做药丸:用米粉可防止粘连。

阴囊潮湿:马勃打粉外敷,专病专方。

病案:女售票员,咽喉息肉,说话声音沙哑。思路:散收。用虎杖和乌梅。虎杖,活血定痛,清热散结,解毒。还能泻下通便。乌梅,酸敛,消各类息肉、肿结。其他散收思路,如小青龙汤中的干、细辛、五味子。

病案:病人,刚退休不久,好吃喝。血粘稠,起夜尿。血脂稠是血中油脂高,血黏度偏高是血中津液少,二者当区别。思路:滋阴。重用白芍30-50g养肝阴。

验方:阴部瘙痒湿疹。病案:工人,三十岁,喜欢吃海鲜喝啤酒。阴部潮汗,脚臭,瘙痒。拟方:蛇床子100,苦参50,百部100,黄柏50,根150,枯矾50。打粉,用热水洗涤患部,泡脚。小茴香:单用20-30可治疗小腹受寒、尿频。

治疗瘙痒的药对:菖蒲10,威灵仙15。丹参30,徐长卿20。菖蒲开心窍,威灵仙治疗各类脏腑、皮肤、骨髓、神经疼痛麻木。丹参和徐长卿去心经风热极佳,类似西药扑尔敏,是各种过敏、瘙痒的专方专药。思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从心论治。

病案:疲劳综合症。易感冒,西医属胃肠型感冒。中焦关部瘀滞,清气不发。分析:脾虚。拟方:桂枝汤和玉屏风散。桂枝15,白芍20,生15,大枣4枚,炙甘草8,黄芪30,防风10,苍术20,白术40,根30,川芎20,鸡矢藤30,火麻仁20,黑豆20。3剂。方解:苍白术重用,使清阳上升,缓解头部昏沉。川芎、根专治脑供血不足。鸡矢藤火麻仁消积排浊。黑豆使浊阴

出下窍。适用于平时少运动多做电脑旁的白领阶层。

十六味流气饮:从调气层面治疗周身上下一切肿块。凡身体气滞血瘀、水停,周身上下郁塞不通皆可用之。方歌:三物二芪防,槟枳乌桔青木香。(川芎、赤芍、当归)、(皮、法半夏、茯苓、甘草)、(叶、防风、黄芪)、(槟榔、枳实、乌药、桔梗、青皮、木香)。

不孕不育: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芪当归补血虚。三药入肾续杜皮(续断,杜仲,五加皮),四君五子衍宗奇。若还晨勃无气力,蜈蚣鹿片仙灵脾。

偏方:单味杜仲治腰痛。

病案:春天里的病。女,小学教师,被小孩惹的心烦,睡觉不好,容易发汗,脚怕冷,一年四季冰凉。便秘,大便无力。脉象阳气上逆,分析水寒射心。拟方:附子25,白术20,红参20(温补脾肾阳气),龙骨20,牡蛎20,芡实30,竹茹30(收摄浮阳之气),丹参20,桂枝15,酸枣仁25,菖蒲15(宣通心气,宁心安神),火麻仁30(心与小肠表里)。

任之堂的胃炎散:黄芩,黄连,砂仁,干,白术,枳实,白及,海螵蛸,浙贝母,延胡索,金果榄,赭石。上述十二味药各等分,研制成细粉,每次5g冲服,一日两次。注:金果榄能杀幽门螺杆菌,白及化腐生肌,助胃修复,延胡索理气止痛,浙贝母化痰散结。

药对:用附子配酸枣仁或山药,阴中求阳,扶阳点火添灯油。

病案:病人,从事设计工作,手指甲如瓦楞。思路:用眼过度,思虑太重,谋略伤肝。方用:五子衍宗丸加二至丸加味:(菟丝子15,枸杞子15,覆盆子15,五味子6,车前子10),(女贞子15,墨旱莲15)(黄芪30,当归20,白芍30,丹参20)养肝血,(巴戟天15,根30)升清,(竹茹20,炒薏苡仁20)降浊。

药对:炒薏苡仁,冬瓜子能将心经上焦火热从小肠膀胱水道排出。任之堂的养真汤:从五脏的角度。肾:生牡蛎收肾水,补肾阴。生龙骨收浮火,补肾阳。阴中求阳,可用附子加酸枣仁或二至丸。肝:镇肝平肝,石决明、钩藤。滋水涵木:枸杞、女贞、当归、白芍。肝气郁结用升麻,柴胡。柔肝疏肝用炒麦芽,薄荷。心:养其真顺其性,桂枝白芍点心火,养心血。此外酸枣仁,丹参,白芍皆可以养血添灯油。肺:宣发太过,肺气上亢用杏仁。宣发不及,气郁用麻黄。胃:胆胃相连,共同主降。肃降不及用平胃散,降胃气,通心脉可用降香、丹参。脾胃的升降:白术,枳实;白术,竹茹;枳实,桔梗;竹茹,桔梗;枇杷叶,白术。养真汤的基本组配:玄参、牡蛎、黑豆收肾水,补肾阴。柴胡、白芍、当归尾顺肝气,养肝血。丹参、桂枝、酸枣仁补心血、益心阳。麻黄、杏仁调肺的升降。枳实、竹茹降胆胃之气。枳壳、桔梗、木香调中焦灌四旁。附子、白术、干、龙骨扶阳祛湿。最后用生大枣调和营卫。

清理五药:栀子、淡豆豉、枳壳、桔梗、木香可治疗现在白领阶

层的心中懊恼,心烦气躁。

药对:酸枣仁和火麻仁合用,润通心脉。“脏病治腑,以腑治脏。”偏方:单纯性扁桃体肿大。扁桃三药:威灵仙30,白英30,青皮10。

治癌瘤的一组药:扣子七、灵芝、沉香、蚤休、绿寿茶。

升清降浊用三升三降:黄芪升气,川芎升血,根升津液。黑豆利湿,炒薏苡仁渗湿,冬瓜子祛湿。

威灵仙:可以软化鱼刺,可用于治疗足跟骨刺疼痛。病案:老太太足跟骨长了骨刺。拟外用方威灵仙3100,红花30,醋250.取前两味药煎汤,再加入醋泡脚15分钟,8小时后再泡,每天两次,一剂泡两天。

专病专方:扁桃体肿大急性肺炎用威灵仙30,白英30,青皮10。药品化义称“威灵仙宣通十二经络”,对于治疗顽固关节肿痛有奇效。

侧柏叶:可治疗脂溢性皮炎,脱发。偏方:新鲜侧柏叶60g加白酒浸泡,7天后用药汁擦皮肤头发,既止痒也可以减少头发脱落。

松节:祛风通络,疏利关节。安神助睡眠。走血脉系统,治关节病,走神经系统,治神志病。被称为“中药丙种球蛋白”。《朱良春医籍》:“松节能提高免疫力,对体虚容易感冒的或创伤容易感染的人,每天用松节30g,红枣7枚煎服,连用1个月,能提高皮肤表面抗邪能力,预防感冒。对于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而导

致的失眠者,在归脾汤中加入松节30g,可以大大增强安神养心助眠之功。”此外,老慢支,咳嗽久治不愈,痰比较清稀的,松节有顺气止咳之功。慢性肾炎、尿蛋白、久治不愈、体虚寒,松节30g加入辩证方中,可加快恢复。

紫石英:《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五子。”妇人宫寒不孕或子宫长肌瘤囊肿,凡属于胞宫虚冷的人都可以使用。

治疗腹部肥胖、痰湿滞留很好的四味中药:黄芪、白术、当归、薏苡仁。脾主大腹,腹部粗大,脂肪堆积,是脾虚不能健运。对于皮肤病:皮肤白天痒(阳气发不出来),应该以解表为主;晚上痒(阴血郁在里面),应该以通里为主。

《奇效良方》上六味止痒名药“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药末二钱酒一碗,浑身瘙痒一时无。”

药对:土茯苓配忍冬藤治疗一般的梅毒。土茯苓治疗痛风、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忍冬藤偏于疏通经络。

偏方:阴囊潮湿,用马勃50g打粉外敷。

偏方:心脏病,枇杷叶、槟榔、菖蒲、丹参。枇杷叶降十二经之逆气,槟榔逐一切水,下一切气。

病案:病人,脸上长痘,多次刮痧不愈。经常做梦,且梦到死人。背心发凉,手脚不温。分析:心肾阳虚。拟方:参附龙牡加桂枝汤,收肾水,调营卫。炒薏苡仁、泽泻利水湿,枇杷叶、槟榔、菖蒲、丹参降逆气,下水气。方药:红参20,附子30,龙骨20,

牡蛎20,桂枝20,白芍20,生15,大枣5枚,枇杷叶30,槟榔15,菖蒲15,丹参15,炙甘草10.3剂。

用方经验:中焦痞满,半夏泻心汤;肝气郁结,四逆散。胃阴不足加竹茹,口中干渴加芦根。

治胃病的方子: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治疗寒热错杂的胃病,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治疗肝气犯胃,木旺克土引起的胃病。合方可治疗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引起的胃病。气滞血瘀重可加延胡索、当归。

对药:小肠用药,苦参(苦降)、艾叶、火麻仁(润下)、鸡矢藤(化积)。

香附:香附理气血妇人之用,主入肝、三焦经,能通十二经气分。九制香附:生用,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用,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止血;通便泡炒香附,引入血分,补虚化瘀;盐水泡香附炒,引入血分,润燥生津;青盐炒香附,补肾精;酒炒香附,通行经络;醋炒香附,消积化聚;汁炒香附,温化痰饮。药对:香附配郁金治疗肝气郁结诸症。

治疗偏瘫的名方:小续命汤与补阳还五汤。方歌:小续命汤附桂芎,麻黄参勺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六经风中次方通。

蝎子:祛风治痰,通络解毒。常用于惊风,痛证,另外与甘草等分研磨,每次服1-3g,可用于小儿百日咳。百日咳主要是肝经郁热,火气上逆犯阳,肺失和降。咳在肝,标在肺,乃气管痉挛所致。全蝎入肝止痉,缓解支气管痉挛。

土大黄: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杀虫通便。民间称其为“癣药”。对于皮肤烧烫伤,外用有良效。

偏方:土大黄、桔梗熬水待凉,坚持每日擦患处,可除瘢痕。如剖腹产,面部受伤、刺破,手术中的针缝。土大黄走大肠,桔梗入肺经,一宣发一肃降。

养筋汤:白芍、熟地黄、酸枣仁、麦冬、巴戟天。《辩证录》。治疗各种膝关节屈伸不利,筋骨僵硬的病症。方歌:养筋芍地酸麦天,养血舒筋两法兼。

生:1.生带皮偏温胃;2.去皮性偏热,可暖下焦肾;3.生皮温中偏凉,可利水,治疗上焦皮毛疾病;4.切成片走肺经;5.切成丝走心经;6.炮引入血分止血;7.煨溫而不走,温暖中焦。

经验:打鼾是痰湿阻滞气道,需化痰散结下气,如用半夏厚朴汤。夜间磨牙一是肠有虫积,可以杀虫消积下气,用槟榔等;二是痰热上攻于齿,可化痰散结,用竹沥吞服贝母、远志粉,临睡前一小时服用,效果显著。

晒太阳的诀窍:第一,晒头顶百会穴,引五脏六腑清阳之气上升,治疗头晕昏沉。

第二,晒后背,特别是命门、肾俞两大穴位,边晒边用双手搓热,可治疗各种腰背疼痛,屈伸不利。

第三,晒双腿除寒气。对于手脚冰冷、腿脚不利的人、年老骨质疏松者、或生长发育期的小孩,边晒边配合按摩小腿足三里穴,或以掌心搓脚心,每次半小时。

第四,晒手心劳宫穴助睡眠。劳宫穴在自然握拳中指尖下的地方,边晒边按摩,能缓解思虑过度导致的疲劳,清心安神助睡眠。小儿退热三味药:竹茹,蚕沙,皮。皮疏通胃气,竹茹清胃降逆,蚕沙理气降浊和胃。高热厉害,容易动风的用石膏和钩藤。

扁桃三药:威灵仙,白英,青皮。威灵仙宣通脏腑灵气,外散邪气。白英清热解毒,降湿浊。青皮理气破气,开郁闭。

贯众:30-60g,对妇科白带有奇效。

骨碎补:苦温入心肾经,单味药重用40g,治疗肾虚耳鸣有奇效。据报道,治疗链霉素中毒的耳鸣耳聋,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推而广之,对现在的食物中毒,农药化肥过多,在人体残留,集中在脑窍,人容易头晕耳鸣都有效验。擅疗肾虚导致的牙齿疼痛,可煎汤服,可研末外敷。此外可用于骨折,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腰痛。治疗颈椎病的药枕方:骨碎补50,根30,威灵仙30,羌活30,白芷30,细辛20,川芎30,当归30,桂枝30,党参30.共研粗末,装入布袋中以作枕头芯,每晚枕之,每月可更换一次,一般用3个月。

病案:男性,二十几岁,未老耳先鸣,神经性耳鸣好几年,特别顽固。关脉郁滞。分析:肝脾郁滞,清阳不升。方药:通气散(柴胡、香附、川芎),柴胡走少阳胆经到双耳,香附宣通十二经,为气中血药,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为血中气药。加入郁金,解决肝郁问题。苍白术、根升清阳,炒薏苡仁、泽泻降浊阴。若气血不足,加入黄芪、当归、淮山药、芡实补脾胃以

滋化源,最后加入特效药骨碎补,重用40g。方为:香附15,柴胡10,川芎20,郁金20,白术20,苍术15,炒薏苡仁20,泽泻18,黄芪30,当归15,山药40,芡实20,骨碎补40,炙甘草10,根40。3剂。

土鳖虫:其气腥臭,通行经络,破旧伤积血,药性赋:土元化瘀,伤愈经痛。善治腰痛。用法:用土元三只焙黄至酥,然后研细末,用温开水或者黄酒炖服,每天晚上一次可连服一周。对于外伤瘀血阻络,属于实证剧痛的有效。

白芷:重用40g,可加强归入阳明经的作用。《引经药歌》:“手足阳明经,白芷升根”。白芷重用对额窦炎、鼻窦炎都有效。

延胡索:行气止痛,重用30-40g,有良好的镇痛安眠的作用。乳香、没药:散血凝之痛《用药传心赋》。乳香、没药各等分,古书名为海浮散,专治各种丹毒,被誉为外科回生保命之丹药。海浮散偏于活血止痛,延胡索偏于行气止痛。

每次服用半克,专治溃疡引起的胃痛,十二指肠痈。

病案:消渴病,人肥胖,经常口干,夜尿多,一天晚上四五次,常出汗,甚至会打湿枕头。有时走路不稳,头晕,睡不着觉。分析:开湿运脾胃,使燥湿对流。方用肾着汤,重用白术40g,加附子40g为底方。

药之四维:明代景岳把附子、人参、熟地黄、大黄成为药之四维,是治病保命的要药。

病案:中年男性,血压偏高,周身瘙痒,缠绵难愈,舌苔厚腻,

口气很重。脉示小肠脉堵。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脉搏动辛苦。治法:釜底抽薪,用三妙散加泽泻,抽肠道湿热。再用苦参、艾叶、火麻仁、鸡矢藤,抽周身湿热积滞从大肠排出。头晕为后背清阳不升,用桂枝、白芍、丹参、根通心阳,升后背清阳。再用威灵仙、菖蒲、胡麻仁、何首乌治疗皮肤瘙痒。方药:苍术20,黄柏10,炒薏苡仁30,泽泻15,艾叶8,苦参8,火麻仁30,鸡矢藤30,桂枝15,白芍20,生20,大枣五枚,菖蒲20,威灵仙20,生首乌30,胡麻仁20,丹参20,根30。4剂。

病案:老阿婆,慢性胃炎,头痛,腰肾不好,腿常抽筋有些浮肿。思路:降气顺气,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注:只要病人出现口苦、吐酸或头痛,有两个症状同时出现,此方就有效。黄连大苦大寒,泻心经之客火,吴茱萸辛热,降胃气而止呕,且两药之比为6::1,加入20g海螵蛸,制酸收敛。关于治肿,可以血水互换,及血不利则为水,所以活血与利水渗湿并用,针对整体气机上逆,需选用活血又引药下行的药物。重用牛膝活血引血下行,再用益母草、薏苡仁利水湿之气。枳实、竹茹降胆胃之气,龙骨、牡蛎引亢越的水火下归其位。脚抽筋,加入淫羊藿,小伸筋草。加入8g柴胡,欲降先升。方药为:黄连8,吴茱萸5,海螵蛸20,生甘草10,杜仲20,川牛膝20,益母草15,炒薏苡仁25,枳实15,竹茹20,龙骨20,牡蛎20,淫羊藿30,小伸筋草15,柴胡8g。3剂。

病案:治疗顽固腰腿神经痛的底方。病人,77岁,老兵,在战

场摸爬滚打多年,身体有战伤,整个腰到腿都麻痛不利索,还有椎间盘突出。方用:黄芪、青风藤、黑豆专治腰椎肩盘突出;鹿衔草、透骨草、伸筋草引药入筋骨,专治单纯性的腰膝筋骨肿痛炎症,关节不利索。猪鞭,党参专治那种最厉害的坐骨神经痛,属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那种。杜仲、金毛狗脊、鹿角片、土鳖虫引药入腰肾、督脉。四方合用,为治疗顽固腰腿神经痛的底方。加入延胡索、当归行气活血。枳实降胆胃之气。生麦芽舒发肝气。

五加皮:可治腰间多余的水湿,利水,还能补肾通经络,强壮心脏。专用五加皮泡酒,就是治风祛腰痛的良方。方药:黄芪40,青风藤30,黑豆30,鹿衔草40,透骨草15,小伸筋草15,党参20,猪鞭三条,杜仲30,金毛狗脊20,鹿角片10,土鳖虫8(研末冲服),延胡索20,当归20,枳实15,生麦芽20。3剂。

小儿食积感冒方:小儿食积感冒方,苍鸡枳桔木香帮。柴芩桂芍解肌表,再加根升清阳。

心得:解决寒包火型的感冒,桂枝和牛膝相配,有升有降,使寒热对流。

丝瓜络:治疗下半身的风湿痹症顽固难愈的,用单味丝瓜络,每次100g,连服10日。(民间偏方)

鸡金:消食化积,涩精止遗,消食化积。前列腺肥大增生的老年人兼下焦湿热尿频可以用。

方剂学重点笔记

方剂学笔记知识提纲 方 剂 学 总论 1、方剂学的发展史 2、方剂与治法 3、方剂的分类 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5、方剂的剂型 6、方剂的用法 7、方剂的命名 8、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个论 1、解表剂 2、泻下剂 3、和解剂 4、清热剂 5、祛暑剂 6、温里剂 7、补益剂 8、固涩剂 9、安神剂 10、开窍剂 11、理气剂 12、理血剂 13、治风剂 14、治燥剂 15、祛湿剂 16、祛痰剂 17、消食剂 19、驱虫剂 18、涌吐剂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煎法 2、服法

总论 一、方剂学的发展史 1、什么是方剂? 2、什么是方剂学? 3、学习方剂的重要性 4、发展史: (1)、商代伊尹创制了汤药。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剂著作。 (3)、《黄帝内经》,①确立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②奠定了“七方类分法”(最早的方剂分类)的基础。 (4)、《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方书之祖”。 (5)、《肘后备急方》,其方药多价廉易得,简便有效。 (6)、《备急千金要方》,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7)、《太平圣惠方》,我国历史上由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8)、《太平惠民各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9)、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开辟方解之先河。 (10)、明代朱《普济方》,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古代,载方64739首)。 二、方剂与治法 1、方与法的关系: 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指导;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法统方。2、常用治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现代各中医院校统编的《方剂学》讲义等,都沿用了综合分类法。 四、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杏仁等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如十枣汤中的大枣等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等。 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如麻黄汤和三拗汤。 (2)、药量增减的变化;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3)、剂型更换的变化;如抵当汤和抵当丸。 五、方剂的剂型 六、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任之堂笔记总结

1、良田万亩,日食一餐。家宅千间,日宿一床——知足常乐 2、牵牛牛黄丸,治腰痛如神:黑牵牛半生半炒,研末,用水做成梧桐子大的丸子,用硫磺末做外衣,空腹用盐水和酒,一次送服50丸。服用下去,排出黑便,腰骨轻松 3、带状疱疹,龙胆泻肝汤,断肝经湿热。六神丸,调醋外敷,也会好。 4、引火下行,跺脚跺到脚步发麻、发热、发胀,效果才好。长痘痘,虚火上冲,每天坚持跺脚,有助于痘痘消除;跺脚后气不足,搓脚心,帮助肾气恢复。 5、《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心胸内关摩,头脑涌泉搓。 6、脉弦细,太在意细节东西,针尖一样大小的事,别老惦记在心上,对身体不好。 7、《内经》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乃致和平”百病皆生于气,气血能够调和,百病不治而愈。 8、在人身体,肠道的浊气要下降为地,清阳要上升为天,中间脾胃气机要斡旋起来,像一个枢纽一样。 9、腰椎间盘突出症:杜仲25g、桑寄生20g、川续断30g、五加皮15g、火麻仁20g、鸡矢藤40g、金荞麦40g、红藤15g、黄芪30g、当归尾20g、桂枝15g、白芍20g、生姜15g、大枣5枚、炙甘草10g、葛根30g、牡蛎20g、猪鞭3条,5剂。 杜仲、寄生、川断、五加皮,补腰府肾精,火麻仁、鸡矢藤、金荞麦、红藤,通前面肠腑。凡治疗腰肾问题,都必须兼顾到这个前后思想。这前后是一个杠杆,前面的肠腑向下通畅,后面的肾精就能向上荣养,形成圆圈循环。所以说治肾不忘治肠,治肠不忘治肾。红藤能把肠积通开,鸡矢藤能把肠积化开。桂枝汤加葛根作为向上升清阳之用,再用牡蛎作为向下降浊阴之用。用药要符合人体气机,不能一味过亢。《黄帝内经》说:“亢为害,承乃治。” 治疗腰椎键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往往都会加入民间一味良药,这也是草医郎中传给老师的,叫做猪鞭。交代病人要节房劳,凡是治疗筋骨疾病,都要节制房事。因为中医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要想筋骨长得快,恢复得好,没有后遗症,一百天内是不能同房手淫的。 10、药不对证满船装,药若对证一碗汤 11、常治的痘疮,病人正气足时,可以用宣发透出来,也可以用泻肺热,从肠腑排出来,这是痘疮初起的治法。可如果顽固的痘疮,或者是痘疮治疗后期的收尾工作,往往就不是以祛邪为主,病人表里交攻,阳热炽盛,老师通畅选用防风通圣散的思路。痘疮后期选用黄芪建中汤的思路。 12、鸡蛋乃大发之物,粘滞生痰湿,会让血脉走动不利,不利于痤疮治疗。

2016年人体解剖学总结笔记-医学生们的免费总结

人体解剖学 备课笔记

一、 人体解剖学(human an atomy ):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 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 分类: 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 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 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 人体结构概述: (一) 细胞+间质 一"组嚅官 系统 人体 (二) 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 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8感觉器;9、神经系统。 (三) 分部: 1、 头部:颅、面。 2、 颈部:颈、项。 3、 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 四肢 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L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 方位术语: 4、 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 远腔者为外。 5、 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J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系统解剖学: 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 按各个系 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 巨视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叙述。 :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 按部分 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 局部位置 微视解剖学 1、 上(颅侧):近头者 2、 前(腹侧):近腹者 3、 内侧:近正中面者 下(尾侧):近足者 后(背侧):近背者 外侧: 远正中面者。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备课笔记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 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 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 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任之堂笔记总结材料

任之堂跟诊日记1总结: 龙骨、牡蛎:降气收敛,引上焦阳亢之火入下焦,以暖腰肾之寒。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 龙骨调养精气神,神的层面:镇静安神,治失眠、惊惧,癫狂;气的层面:平肝潜阳,治疗各种肝火上亢、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精的层面:收敛固涩,用于各种遗精、滑精、带下、崩漏、出虚汗。 忍冬藤:治疗外感风热毒邪,清经络风热之邪而止痛。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菖蒲: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对肺心病,咳喘,气闭有良效。木通:引心肝之火下行小肠、膀胱,通血脉、通乳汁。 穿破石:一为穿透力稳健,凡体血脉不通皆可用之。二为肝胆系统疾病,以及各类病痛瘀滞皆可用之。三为抗痨药,对治各种结核。四治体各种症瘕积聚、囊肿。五为根茎金黄,流白色汁,带豆腥味,通利之中还有补益的作用。,可用于农村干活劳伤,积损,年旧疾。 药对:穿破石与丹参,可以治疗高血压。 病案:病人右手臂经常麻木疼痛,血压也偏高。背心发凉,小腿有时候抽筋(肾阳虚,风寒之邪欲犯足太阳膀胱经)。舌质紫暗,舌下经脉曲变粗(瘀血阻滞)。寸脉上越,左关脉偏弦。思路:肾阳虚,筋为湿邪所困;血脉瘀堵,血压偏高,手臂麻木;肌肤怕冷,腠理为风邪所困,极易感冒。从筋骨,血脉,肌肤3方面

下药。 淫羊藿、小伸筋草、五加皮、海桐皮透筋骨邪气,丹参、当归尾、乳香、没药透血脉邪气(锡纯的灵效活络丹),羌活、麻黄、防风、黄芪透肌肤邪气,牡蛎、竹茹收上越之寸脉,白芍缓肝脉之弦,根解肌,穿破石、丹参打通血脉,降血压。方药为:淫羊藿30,小伸筋草15,五加皮40,海桐皮15,丹参20,当归尾20,乳香20,没药20,羌活15,麻黄8,防风15,黄芪40,蜈蚣2条,穿破石50,牡蛎20,竹茹20,白芍20,根40。3剂。 鸡矢藤:药性平和,治疗各类肠积。鸡矢藤与火麻仁合用,化食消积,润通肠腑。还可用于减肥。鸡矢藤炒黄研末,可治疗小孩子的寒积脾虚。 减肥健身:鸡矢藤与苍术二比一,打粉,泡水喝,一次一大勺,一日三次。肥人(痰湿重)用苍术,瘦人用白术(气血生化少)。鸡矢藤消积化浊,降胃气,苍术建运始阻,升脾中清气。 手足麻木八味药:川乌,草乌,威灵仙,仙灵脾,桃仁,红花,木瓜,甘草。 枸杞、女贞泡水:久坐电脑所致肝肾阴虚、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眼睛火热。 调理中焦气机升降:枳壳、桔梗、木香。枳壳降气,桔梗升提,木香理三焦气滞。 二至丸(女贞、旱莲草)与交泰丸合用:治疗各种心肾不交的失

人体解剖学笔记

人体解剖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四肢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3)冠(额)状轴:左、右方向走行。 2、面: 1)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 (居于正中,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称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半;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骶角:骶骨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空两侧有向下凸出的角(是第5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 2.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3.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4. 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5.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右髂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6. 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叫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的来源,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等均不同 7.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8. 肋隔隐窝:是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的半环状腔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9. 纵膈: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10. 肾门:为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门户 11.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12. 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穷 13.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14. 心包腔: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15. 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 的遗迹 16.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17.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18.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19.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锥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即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滞神经根的传导。 二、填空题 1. 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3?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 4.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诵过,肩关节的关节囊下壁最薄弱,易发生脱位。 5?关节唇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 6?胃是消化管最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7?十二指肠是呈“ 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隆、水平、升四部。 8?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会阴曲和骶曲。 9.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0.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1. 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其中最大的是上颌窦。 12. 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13. 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方剂方歌笔记总结

注:本文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方剂学)及本人课堂笔记综合整理而成,有助于中药类(士、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中药类研究生考试等多门学科复习使用。 方剂方歌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风疏热煮无过。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畏。黄龙汤 黄龙汤用大承气,当归桔梗与人参,生姜大枣同甘草,攻补兼施效亦真。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见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夹湿,胸痞呕恶总能除。达原饮 达原厚朴槟草果,黄芩知母芍甘佐,辟秽化浊达膜原,憎寒壮热服之可。逍遥散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症,疏肝理脾有奇功。清营汤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泻火解毒亦滋阴。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中医的精髓是体悟

中医的精髓是体悟 来任之堂学习快两个月了,其中每一天跟师学习都是充实的,未敢有一丝松懈,因为这份师徒因缘难得可贵!在这段时间里,上午跟师抄方,下午偶尔上山采药,更多的是写跟诊日记,晚上有时做药丸,有时听老师讲课。整个人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到现在为止,跟诊日记也写了20万字左右,也算告了一个小段落,我们称之为第一阶段跟师学习。只要在任之堂一天,跟诊日记都不会停。老师常问我们,有没有将中医思路理顺啊?我们自信地说道,基本把中医思路给理顺了。上来半个月,看到老师治病的疗效,对中医充满了信心。再接着一个多月的抄方,写跟诊日记后,居然开始渐渐对自己的医道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是源于对中医思路理顺的基础上来的。张锡纯曾经说过:“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他老人家也是用这份心与要求来写《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我们在老师这儿临床不到两个月,就有股行道救人的冲动,说明自己中医的底气是有了些。古人云:“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在老师这儿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每天都有三四十个病人,抄三四十个处方,做满满的十几页笔记。这样下来,也看了两千多病人。我们发现老师最常用的还是阴阳升降的思路。老师的脉法断病,甚至用药,都是以升降为主的。我们理顺中医思路,主要是从阴阳升降的

角度出发的。 比如说,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人群体,就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这类病人往往上面有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或食管炎、胃炎,而下面则出现腰酸、腿脚沉重、四肢冰凉的病症。这时单清热、单温阳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老师往往先从饮食上让病人戒掉花椒、辣椒、鸡蛋等,减轻上热的现象;戒掉水果、冷饮、凉茶等,减轻下寒的现象。然后再寒温并用而选药,我们把老师这种用药思路总结为:寒热久病疗不愈,皆因气血不周济。散寒先将清阳升,除热须把浊阴降。人体的阳气要从脾肾处往上循太阳膀胱经、督脉升发。老师常用桂枝汤、四逆汤的思路升清阳,因为背部为人体阳气向上升发的最大通道。老师还会交代病人通过撞墙,打通膀胱经督脉,以助清阳升发。人体的浊阴需要从前面胃肠道膀胱往下降。老师常选择的药对是苦参、艾叶,火麻仁、鸡矢藤,金荞麦、红藤,降香、枇杷叶,竹茹、槟榔等降浊阴。因为阳明胃肠道为人体最大的降浊通道,这时常教病人跺脚、搓脚,或拍打足三里,引浊阴之气下行。 寒热的升降形成了,就要让它气血对流起来。很多疾病救治不愈,就是因为病人周身的气血不能对流循环,相互周济。老师在运用升降的思路中,还特别加入他多年临床读书的心得,即让气血对流起来。怎么对流?人体最大的储藏气血之处,就是胸中。老师用枳壳、桔梗、木香这三味药,让胸中

人体解剖学笔记.doc

人 体 解 剖 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

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四肢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3)冠(额)状轴:左、右方向走行。 2、面: 1)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 (居于正中,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称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半; 3)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半。 器官:纵切面-与长轴平行横切面-与长轴垂直 五、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具备的观点: (一)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 第一篇运动系统 组成:骨、关节、骨骼肌 第一章骨学 第一节总论 骨(bone):是一种器官,由骨组织(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外被骨膜、内含骨髓,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能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能力。骨骼:骨借骨连接连在一起称骨骼。 一、分类:全身共有206块骨 颅骨:脑颅骨、面颅骨中轴骨 1、根据部位分躯干骨:椎骨、胸骨、肋 四肢骨:上肢骨、下肢骨 2、根据形态分类: 1)长骨(long bone)一体(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 两端(骺):两端膨大,称为骺,其光滑面称关节面 干骺端: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 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借透明软骨相连,该软骨称~,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融合骺遗留下来的痕迹称骺线。 2)短骨(short bone):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flat bone):扁宽的板状,常围成腔,如颅骨,肋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状不规则,如椎骨和髋骨。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考重点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完整版)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I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I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2、 〈〈黄帝内经》 二、 汉代 〈〈伤寒杂病论》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廉) 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 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 〈〈外台秘要》王焘 五、 宋代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 2、 《小儿药证直诀》 六、 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论》 2、 金元四大家 ① 刘完素:字守真 788首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成无己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 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倡导“相火论” 七、 明代 1、 〈〈普济方》朱棣 2、 〈〈医方考》吴昆 八、 清代 1、 〈〈医方集解》汪昂 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② 吴鞠通(瑭) ③ 薛雪(生白) ④ 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I 方剂与病证 I 方剂与治法 一、 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 载方61739首 如:知柏地黄丸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著有〈〈温病条辨》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创“三焦”辨证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 (与方剂)关系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 “八法” 一一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任之堂跟诊笔记总结4

1、阴阳升降为体,脏腑气血变化为用。病情复杂,毫无头绪,不要钻牛角尖。要观山退到山外来,从大处着眼,从阴阳入手,从升降去调。 2、《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左尺为肾阴肾水,像大地之中的江河湖泊。肝木得此则生,草木逐水泽而生。故经常熬夜上网、房劳过度耗伤肾水,毛发总是容易花白枯槁脱落。 左关,就像各种绿色植物,根不断往土壤中扎,疏通土壤,枝条树叶往天空中条达舒展,因此肝喜条达,恶抑郁。 左寸代表心脏,就像人身太阳。心阳振奋能够温暖周身,推动血脉。右寸是肺,它和天空中的云彩相应,上焦肺气要清朗,受不得半点污染。一个地方日久不下雨,表现为肺脉亢盛。相当于把五脏精水往上蒸发,此时补水,不如下一场雨,降肺气,肺气一降,金能生肾水。右关是脾胃,是土,能够生发万物,承载万物。要靠天空中所降雨露来滋润(肺降),要靠太阳使之温和,适合万物生长(心阳温煦)。脾胃阳气不足,靠心来温壮;脾胃阴液不足,要靠肃降肺气来滋润。右尺是肾,命门。相当于大地核心,地底岩浆,向上可以温暖脾胃土壤,旁可以温暖地下水,水得温暖之气可以滋润草木。 3、记诵是学医的第一步,好比把稻谷小麦收割回家。参悟就像把他们做成可供食用的食物一样。 4、地气上为云。 需要阳气蒸腾,人体阳气源于心肾,肾就像地底岩浆,能够温暖水气。《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阴随阳升,如果不是阳气的作用,这些阴水是升不起来的。 5、阴无阳则不化,就像水能流动,在于它拥有坎中一点阳,所以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上附子和肉桂,就能把心肾的阳气给蒸腾制造出来,这样阴液被蒸腾上去后,口受津液则不干。 6、有个年轻女性,二十多岁,在超市里工作,长期处于空调下,经常用电脑,小小年纪患上颈椎病,颈肩部关节严重板结僵硬。背部酸痛难忍。左寸严重不足,背部容易受凉。葛根汤加背三药,防风,姜黄、小伸筋草。配合撞墙。重用葛根,桂枝,生姜,就是一股阳气,把阴液从脾胃往肩背头部蒸腾升发。阴随阳升。 7、右寸上越用黄连温胆汤,左寸上越,导赤散。治疗双寸上越,少阴脉亢盛,

解剖学知识总结

解剖学知识总结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 一、人体器官组成及系统划分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间质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结构。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器官是由几种组织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 二、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三、人体切面术语 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 2、横切面——与人体或器官长轴呈直角的切面。其中,与地面平行的横断面又称为水平面。 3、冠状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四、轴 1、垂直轴 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2、矢状轴 位于矢状面内,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3、冠状轴 位于冠状面内,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第一章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 骨————杠杆作用 关节———枢纽作用 骨骼肌——动力作用 骨骼——全身的骨与骨连结共同组成,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 撑作用。 第一节骨学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骨206块。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 躯干骨 按其在身体的位置,颅骨 可分为上肢骨

下肢骨 长骨 按骨的形态, 短骨 可分为扁骨 不规则骨 1、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体又叫骨干,内有空腔称骨髓两端膨大称骺,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与干骺端之间夹有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软骨或骺板,它使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板处仅遗留下一条线形的痕迹称(骨)骺线。骨表面的小孔称滋养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2、短骨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足踝、手腕等处)。一般呈立方形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几块骨构成多个骨连结。 3、扁骨 呈板状,多分布与头胸等处常构成骨性腔的壁,有保护腔内脏器的作用。 4、不规则骨 多分布于身体的中轴,外形不规则。有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含气骨内的空腔称为窦。 二、骨的构造 每一块骨都由骨质、骨膜、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在骨的关节面上有透明软骨构成的关节软骨覆盖,而且部分骨都有节,所以较早期的教材也把关节软骨归入骨的基本构造。 1、骨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由骨板层构成;骨松质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成网,呈海绵状,构造疏松,骨松质的腔隙内充满了小血管和红骨髓。 颅盖骨分内、外板,外板较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较薄而松脆;两板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 2、骨膜 骨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含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对骨的生长、发育、营养和骨折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3、骨髓 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为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是脂肪组织.成年人只有各种骨的骨松质内含有红骨髓,并保持终身。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中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在成人约占1/3,使骨具有弹性;无机质为无机盐类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在成人骨约2/3使骨质坚硬。 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弹性较大而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相反,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故易发生骨折。 骨的生长,当胎儿在母体子宫时,坚韧的软骨便开始形成,这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