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丽江古城湖畔假日小镇- 规划设计

丽江古城湖畔假日小镇- 规划设计

LIJIANG ANCIENT CITY LAKESIDE HOLIDAY TOWN PHASE I 丽江古城湖畔假日小镇一期

2019.05

目录CONTENTS

02.会所设计

CLUB DESIGN 会所立面设计

会所平面设计03.合院设计

COURTYARD DESIGN 合院平面设计合院立面设计

04.别墅/叠墅设计

VILLA DESIGN 3F 别墅平面设计3F 别墅立面设计5F 叠墅平面设计5F 叠墅立面设计

05.公寓设计

APARTMENT DESIGN P1公寓平面设计P1公寓立面设计P2公寓平面设计P2公寓立面设计

01.总图规划

PROPOSAL 规划方案设计分析

总图规划方案设计

规划方案设计分析

PLANNING ANALYSIS

1

总图规划方案设计

1.06容积率(合院+三层联排别墅+五层叠墅+两栋公寓)

0.65容积率(合院+三层联排+0.78容积率(合院+三层联排别墅+五

层叠墅+一栋公寓)

彩色总平面图COLOUR MASTER PLAN

鸟瞰图VERSION

规划方案设计分析

联排合院会所图例

功能形态分布

FUNCTIONAL MORPHOLOGY DISTRIBUTION

公寓

5F 3F 2F 图例

LANDSCAPE ANALYSIS

6F

CLUB DESIGN

2

会所平面设计

会所立面设计

会所平面设计

会所三层平面图-(2019.4.21) CURRENT SCHEME CLUBHOUSE 3-TIER PLAN

会所立面设计

丽江高尔夫地块项目-概念规划

LIJIANG GOLF BLOCK - CONCEPTUAL PLANNING 纳西民居建筑发展历程

DEVELOPMENT OF NAXI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巢居

泥式建筑

穴居

井干式木楞房

窝棚

砖瓦钢混结构

丽江高尔夫地块项目-概念规划

LIJIANG GOLF BLOCK - CONCEPTUAL PLANNING 会所方案形体生成方式一

FORM GENERATION METHOD OF CLUB SCHEME 1

传统民居形体提取形体现代演绎

多单元组合形成会所建筑形态

单元空间形体塑造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下面是体育小镇方案设计,请参考!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 健康中国,全民健身 " 理念深入人心,大众基本体育健身休闲需求出现井喷,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而全国正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各类特色小镇,给体育产业落地提供最好载体,体育小镇随之兴起。 其中,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便发文推动体育小镇建设,力争培育 3 — 5 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京津冀地区也在借力 2022 年冬季奥运会,打造冰雪特色小镇。体育小镇的建设,将激活体育产业新蓝海。 所谓体育小镇,是指通过建设体育基地、体育设施、举办体育赛事等,形成可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行为,形成体育产业,进而发展观赏型体育旅游和参与性体育旅游,从而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 从目前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来看,体育小镇主要呈现出三大特色。 首先,以单项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结合地理区位特

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如新西兰皇后镇聚焦户外运动、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发展滑雪特色运动等。 其次,体育产业融合新城区建设。创新一批体育类项目和设施带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兼具除体育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属性。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等。 最后,引入体育类企业建设运营。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体育类主题创新,定位体育和旅游等产业融合,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体育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河南嵩皇体育小镇、浙江德清莫干山 " 裸心 " 体育小镇等。 体育产业是当下的 " 香饽饽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巨头,纷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体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积极构建体育产业生态圈,不断在相关产业链中布局,上百亿资金争相涌入体育赛事转播、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各领域。 体育产业的发展增速其实是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年平均增速达到了 %。数据显示,XX 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仅为 983 亿元,XX 年增长至2220 亿元,XX 年突破 3000 亿元,到 XX 年,体育及相关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30T13:35:49.0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作者:程琼 [导读] 下面本文就旅游小镇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港中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18048 摘要:旅游小镇是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市镇,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旅游小镇规划是指紧密结合小镇旅游资源和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法定市镇规划。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小城镇是人们旅游休闲的重要场所,旅游小镇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景观规划和景观塑造,下面本文就旅游小镇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旅游小镇;规划设计;设计要点 1.旅游小镇概念 旅游小镇是指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提供相应的观光、休闲等旅游服务,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小镇。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民族旅游以及小长假旅游的到来,旅游型小镇发展迅猛,拥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不仅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促进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能够平衡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对单向度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抵拒,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活方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因此,旅游特色小城镇应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之路,发挥地区优势,发扬地区旅游特色。 2.旅游小镇的分类 2.1资源主导型 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这类小镇为特色镇,主要为古镇,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非常好的古镇风貌,形成了旅游吸引力,古镇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古镇的特色建筑、风水情调、民俗文化等,都吸引着观光和休闲游客。 2.2旅游接待型 著名自然风景景区,一般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在这些旅游目的地的周边,形成的人口聚居地,就是旅游小镇。这一类小镇,本身不是景区,但是自然生态环境都很好,最重要的在于,这里是旅游集散地,是接待建设的重点区域,这就是接待型旅游小镇。这类小城镇通常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小城镇依托地理优势,开展旅游接待工作。 2.3生态人居型 这类旅游小镇是当前十分主流的小镇形式,其生态环境非常好,以生态人居为特色发展的小镇。这类小镇一般处于中大型城市周边,距离城区较近。这一区域内的生态小镇,是旅游房地产发展的极佳目标,是旅游休闲小镇最广泛的目标。此类小镇以接待城市休闲居民、开展农业观光等乡村为主,进一步发展为生态休闲小城镇。 3.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3.1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营造文化旅游特色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也呈现一体化趋势。造成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城镇不顾地域的差异,相继效仿大城市旅游模式,旅游开发模式呈现严重的同一化和单一化现象,使本来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旅游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旅游景点,不能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不利于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造成进行小镇旅游的旅游者人数越来越少,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旅游开发,必须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当地的地域特色,对各种特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确立不同与其他小城镇的鲜明的旅游主题,形成独特的小城镇旅游特色,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千镇一样的旅游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在本人从事过的旅游规划项目中,其中青岛海泉湾位于鳌山卫镇东北部,基地长约970米,宽约360米。青岛海泉湾旅游规划区是由温泉中心、五星级度假酒店、演艺中心、风情商业街、海鲜大世界、会展中心等多个区域板块组成,由于其沿海的特征,因此在规划设计中结合本土地域特色,有效利用了滨海资源、温泉特色和现状河流、沙滩等自然优势,立足旅游开发,体现海洋温泉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新思路,突出“海洋、温泉、自然”的主题,项目整体规划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3.2生态为本,构建和谐环保的旅游特色小城镇 自然生态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理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新时期的小城镇建设中,不仅要关注外在景色的优美、宜人,还要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旅游特色小城镇在绿化过程中,也要通过合理的测评,结合气候条件科学的安排树种的类型,尤其是要合理搭配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安排可以更好的防风固沙,滞尘能力强,净化空气能力强的树木,使小城镇在发展中形成一种和谐共生,适宜居住的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青岛海泉湾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区域既是滨海地带,又是两河交汇入海口,自然环境优越,生态敏感,规划应加强风貌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海岸线、自然沙滩与河道两侧生态环境,应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3注重文化的原生态性,实现文化、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目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仍然是大部分小城镇文化旅游的最终目的,这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方式,使文化依附于经济,

特色小镇之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方案

特色小镇之旅游小镇建设 规 划 方 案

目录 1、小镇的概念与分类 (1) 1.1.小镇概念 (1) 1.2、小镇分类 (2) 2、旅游小镇的内涵与特点 (3) 2.1、旅游小镇概念 (3) 2.2、旅游小镇特点 (4) 2.2.1、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聚集大量的旅游要素 .. 4 2.2.2、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产业链完整 (4) 2.2.3、旅游小镇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4) 2.2.4、地域区位影响旅游小镇分布规律 (5) 3、旅游小镇开发动因 (6) 3.1.开发旅游小镇是城市发展政策影响的必然结果 .. 6 3.2.开发旅游小镇是旅游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需要 .. 8 4、旅游小镇行业开发动态 (9) 5、旅游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5.1.旅游小镇——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推手 (11) 5.2.旅游小镇——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 (12) 5.3.旅游小镇——优化区域旅游产品供给结构 (13) 5.4.旅游小镇——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4) 5.5.旅游小镇——传承地方文化特色 (15)

6、旅游小镇的规划要点 (16) 6.1.主题化开发 (16) 6.2.合理化布局 (16) 6.3.景区化设计 (17) 6.4.休闲化业态 (17) 6.5.特色化生活 (17) 6.6.信息化管理 (18) 6.7.完善的保障体系 (18) 7、旅游小镇发展的未来趋势 (19) 7.1.旅游小镇主题文化鲜明化 (19) 7.2.旅游小镇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 (19) 7.3.旅游小镇发展过程中多元角色互动性增强 (20) 7.4.旅游小城镇将更加注重体验性项目的建设 (21)

特色小镇旅游小镇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构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闲是生活方式

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体验游,旅游小镇的兴起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的这种转变。 由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追寻与城市景观迥异的旅游地的兴趣越来越高。 “给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镇找个心灵归宿”所代表的休闲度假功能成为旅游小镇最主要的功能。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 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 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5.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

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案例模式 1、束河模式—企业参与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大多数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基本模式。山合水易认为旅游地产的兴起,是旅游小城镇特别是旅游城市开发的一个主动力。将旅游区域开发与城市经营全面结合起来,是能够形成政府资金来源和企业利润构成的关键。旅游小镇开发,实际上,就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建设。 一、旅游小镇的特点 (一)环境优美。山合水易认为对旅游小镇而言,环境是一张王牌。正是有别于大城市的喧嚣,景区周边的小镇能给游人平时无法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本地特色。任何一个旅游小镇均有当地的一个独有特色,彰显本地的民俗文化,推广本土风情和当地特产。 (三)历史文化。文化是最能引起的共鸣的产品,浓厚的文化张力无限。 (四)旅游服务。建设旅游小镇,“旅游”的开发固然非常重要。一套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既是方便顾客,也能规避各方面对旅游小镇的“破坏”。 二、旅游小镇的分类 (一)资源主导型旅游小镇 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这类小镇为特色镇,主要为古镇,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非常好的古镇风貌,形成了旅游吸引力,古镇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古镇的特色建筑、风水情调、民俗文化等,都吸引着观光和休闲游客。 (二)旅游接待型旅游小镇 著名自然风景景区,一般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在这些旅游目的地的周边,形成的人口聚居地,就是旅游小镇。这一类小镇,本身不是景区,但是自然生态环境都很好,最重要的在于,这里是旅游集散地,是接待建设的重点区域,这就是接待型旅游小镇。这类小城镇通常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小城镇依托地理优势,开展旅游接待工作。接待型旅游小镇,是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最佳区域,既可以开发旅游商业房地产,又可以开发旅游度假房地产。 (三)生态人居型旅游小镇 最为大量的旅游小镇,是生态环境非常好,以生态人居为特色发展的小镇。这类小镇一般处于中大型城市周边,距离城区较近。这一区域内的生态小镇,是旅游房地产发展的极佳目标,是旅游休闲小镇最广泛的目标。此类小城镇以接待城市休闲居民,开展农业观光等乡村为主,进一步发展为生态休闲小城镇。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之青海湟源古城镇改造案例 核心规划: 湟源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上游,隶属西宁市。至西宁市区45分钟,

文旅小镇规划设计成功案例:新西兰皇后镇成功规划发展分析

文旅小镇规划设计成功案例:新西兰皇后镇成功规划发展分析 皇后镇,是新西兰南岛最重要的体育旅游区,有着“世界冒险之都”、“新西兰的户外活动天堂”,“寻求冒险者的麦加”等诸多美誉。皇后镇的名字也缘于英国殖民者认为此等美景应属女王所有,由此得名皇后镇。 整个小镇25.55平方公里,镇总人口数只有约2万人左右,一天的形成足以走完,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镇,每年游客的接待量超过300万。根据新西兰旅游局的数据,截止到今年5月,按照观光地花费总额地区百分比排名,皇后镇和基督城以及惠灵顿并列第二。同时它也是世界第一家商业蹦极公司营业地,商业喷射快艇的发源地,可谓世界顶级体育小镇 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体育运动旅游小镇是如何成功规划的?如何将当地优势自然环境和户外探险业态与小镇旅游结合共生?又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国内特色小镇在规划时借鉴和思考的? 小镇整体旅游规划业态分析 小镇中心由三条红色标志的主干道贯穿,沿着瓦卡蒂普湖的形状成“丁”字形。三条主干道每条都有自己的主打业态,功能清晰,几乎涵盖了市中心所有的业态。 最左边这条Lake Esplanade, 是酒店一条街,几乎所有的房间都面朝瓦卡蒂普湖。由于皇后镇是新西兰唯一一个全季节性的全年无休的旅游重点,整个镇中心高中低档住宿都有,满足各种层次的游客需求。游客可以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豪宅中享受人生,可以在湖畔精品酒店放空自己,也可以在背包客栈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宿营地也提供小木屋住宿,他们也是来皇后镇度假的家庭客的热门选项之一。 Shotover Street这条街为需要参加户外运动的游客服务。冲浪用品店、滑雪板商店、跳伞运动中心、峡谷秋千中心、皇后镇冲浪中心、汽车租赁公司、游客信息中心等都在这里。这条街的周围几条小巷,则充斥着世界各地的美食和小吃,其中不乏有多家网红店,常年排队。 继续往东的Gorge Road, 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道路。一路风景优美,地势走高,通往峡谷。这条路承担了小镇居民的行政功能,医院、学校、汽车修理店、大型超市、杂货店等等,都在这条路上聚集。 南面的Stanley Street和Frankton Road通往机场和大型的购物中心。而Shotover Street和Stanley Street沿湖包围的一块区域,则布满各类沿湖餐厅,和Shotover Street周围小巷的餐厅不同,沿湖的餐厅基本以西餐和酒吧为主,规格和层次要更高一些。下午人们沿湖散步后,坐进餐厅悠闲的午餐或者下午茶,到了夜里,这块区域是整个小镇最热闹的地方,白天的餐厅都变身为酒吧夜店,白天痴迷于刺激的极限运动的年轻时尚的人们,夜里围聚在这里进行又一场狂欢。 皇后镇市中心不仅自身业态丰富,集住宿、餐饮、零售、娱乐、博彩等各类项目于一体。同时,还起到了游客集散中心的作用,由于皇后镇的大部分极户外运动项目都在市中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浅析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浅析 旅游小镇是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市镇,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旅游小镇规划是指紧密结合小镇旅游资源和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法定市镇规划。 1、构建理论模型框架 构建规划理论模型目的是为了将居民参与的内容和形式在旅游小镇规划操作过程中具体化,提高规划过程的正确性及决策的质量,实现旅游规划品质的实质性提高。参与型旅游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其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参酌城市规划过程理论,在分析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准确制定旅游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及旅游经营管理方案,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建立起从规划大纲设定到规划方案执行到规划回顾的层级回馈机制的框架。 1.1以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 从地域上看,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及其周围展开规划,旅游小镇规划主要是围绕镇这一地域概念内的旅游资源展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就规划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旅游小镇规划不仅为小镇居民服务,同时也关注外来的旅游人口、相关配套设施以及外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关系的协调。 1.2 以市场为主导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竞争激烈化,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研究,重视市场营销战略。寻找和吸引客源是营造市场的关键,而营造客源市场、塑造品牌是营造和开拓市场的关键。旅游小镇规划的目标在于营销地方,将旅游地视为企业,而外来旅游者、投资者、本地居民和输出市场都是“企业”产品的消费

者,旅游发展规划的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的动态均衡。 1.3以居民的完全参与为核心 旅游小镇规划无论哪个阶段,均需要重视当地居民,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居民参与。居民参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旅游小镇规划的品质:第一,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规划的可行性。第二,有利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小镇当地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居民参加有目的的教育和培训,使得自身素质提高,并能充分挖掘旅游小镇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观赏品位。如果旅游开发能够与当地的氛围和居民的需求保持一致,尊重他们的居住地和生活质量,则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4 建立层级回馈机制 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具有3个基本的规划阶段:规划大纲的设定、规划执行及规划回顾。这3个阶段之间建立起一种层级回馈的内部机制,大纲设定指导规划执行,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断对已执行的部分进行回顾,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规划大纲,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目的:提升吸引力,确定改善经济状况的有关战略,改善营销策略,建立合理规划方案,提高小镇旅游品质,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分析:了解小镇现状、现有资源要素和正在采取的营销策略,对现存的有关规划与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地区开发的潜在市场供求,并分析对小镇未来发展规划所造成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远见:提出有关建议,对小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对应予保留的资源禀赋和营销因素予以延续,并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可持续性小镇旅游发展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小镇规划案例及解析

小镇规划案例及解析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大多数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基本模式。山合水易认为旅游地产的兴起,是旅游小城镇特别是旅游城市开发的一个主动力。将旅游区域开发与城市经营全面结合起来,是能够形成政府资金来源和企业利润构成的关键。旅游小镇开发,实际上,就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建设。 一、旅游小镇的特点 (一)环境优美。山合水易认为对旅游小镇而言,环境是一张王牌。正是有别于大城市的喧嚣,景区周边的小镇能给游人平时无法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本地特色。任何一个旅游小镇均有当地的一个独有特色,彰显本地的民俗文化,推广本土风情和当地特产。 (三)历史文化。文化是最能引起的共鸣的产品,浓厚的文化张力无限。(四)旅游服务。建设旅游小镇,“旅游”的开发固然非常重要。一套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既是方便顾客,也能规避各方面对旅游小镇的“破坏”。 二、旅游小镇的分类

(一)资源主导型旅游小镇 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这类小镇为特色镇,主要为古镇,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非常好的古镇风貌,形成了旅游吸引力,古镇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古镇的特色建筑、风水情调、民俗文化等,都吸引着观光和休闲游客。 (二)旅游接待型旅游小镇 著名自然风景景区,一般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在这些旅游目的地的周边,形成的人口聚居地,就是旅游小镇。这一类小镇,本身不是景区,但是自然生态环境都很好,最重要的在于,这里是旅游集散地,是接待建设的重点区域,这就是接待型旅游小镇。这类小城镇通常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小城镇依托地理优势,开展旅游接待工作。接待型旅游小镇,是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最佳区域,既可以开发旅游商业房地产,又可以开发旅游度假房地产。 (三)生态人居型旅游小镇 最为大量的旅游小镇,是生态环境非常好,以生态人居为特色发展的小镇。这类小镇一般处于中大型城市周边,距离城区较近。这一区域内的生态小镇,是旅游房地产发展的极佳目标,是旅游休闲小镇最广泛的目标。此类小城镇以接待城市休闲居民,开展农业观光等乡村为主,进一步发展为生态休闲小城镇。

旅游景区规划方案

辖区内旅游景区规划方案 一.文旅产业规划 以创建全域旅游城区为统领,以打造“一圈三线四品牌”为抓手,依托工业文化、农业休闲、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构建东部工业文化休闲游,西部农业观光游,中部城市休闲购物游“三大发展板块”;整合串联辖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联动城郊村民俗文化资源,实现景点成线、成片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2023年,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对经济社会贡献率显著增强,接待游客量300万人次以上,成功创建全域旅游城区。到2023年,文旅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增加值达到8亿元。 二.目标任务 以创建全域旅游城区为统领,以打造“一圈(路北全域旅游圈)三线(东线工业游+中线服务游+西部生态农业游)四品牌(工业记忆、农业观光、文旅路北、城市休闲购物)”为抓手,以启新1889水泥工业旅游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勒泰中心等景区为载体,发挥路北区现有的工业文化、农业休闲、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整合串联辖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联动城郊村民俗文化资源,

推动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文化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城市休闲购物游等多元文旅业态,打造京津冀重要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三.重点工作 工业文化旅游。重点抓好陶瓷文化、水泥文化等工业文化元素,依托现有的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唐山陶瓷博物馆、陶瓷中心、李明久艺术馆等场馆,利用好老旧工业厂房,进一步完善启新1889、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旅设施,建设陶瓷古窑文化广场、陶瓷制作体验中心等重点项目,突出工业文化底蕴,举办各类工业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工业遗存+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生活”高度融合,打造全国独具特色,集工业遗迹游览观光、工业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中国工业文化旅游名片。 城市购物游。重点推动爱琴海、勒泰城、振华诚成等综合体成为新的城市旅游消费目的地,为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注入新动力,树立路北城市休闲购物游的新名片,深度挖掘路北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传统风味和标志产品,培育壮大陶瓷市场、贵金属加工市场,打造艺术生活陶瓷、皇家金银工艺品等文化旅游商品,打造“城市休闲购物”品牌。 农业观光游。依托西部生态农业发展,推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的绿洲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天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张刘民俗博物馆等城郊休闲农业项目,着力打造“农

文化旅游小镇规划

文化旅游小镇规划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的持续火爆和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旅游小镇作为文化旅游与城镇化结合的重要方式,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加之文化性和休闲性日益成为旅游消费的趋势,文化旅游小镇的打造已成为顶峰国际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下的重中之重,顶峰国际致力于将自身“超旅游”的理念践行到新型城镇化中文化旅游小镇旅游规划进程中。 所谓“超旅游”,是顶峰国际独家提出的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概念的更加广泛的旅游概念,是为人们提供具备文化性、艺术性、体验性、刺激性等特性的旅游形态,内容涵盖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会议、商贸、地产、文化、运动等诸多元素,产业链连接到餐饮、运输、酒店、商业、农业、娱乐业等等。传统单一特性的旅游消费内容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超旅游”等理念应运而生。 顶峰国际打造的“超旅游”小镇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连接多个相关产业,打破各自为战的状态,构建一个有价值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联动,从而推动旅游小镇整体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先后打造了“湖北来凤县喳西泰水城”、“河北霸州中国戏曲大观园及音乐小镇”、“山东滨州三河湖风景区”、“云南安宁温泉山谷小镇”等一系列特色旅游小镇。 在我国旅游小镇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旅游小镇在国外旅游发展实践中,却极具特色与旅游吸引力。2005年,云南省提出了“旅游小镇”的战略构想,把小城镇发展与云南已经形成优势的旅游产业相结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在顶峰国际专家看来,“旅游小镇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对旅游GDP的贡献,在开发过程中,作为一个具有多重解释空间的开发平台,通过旅游小镇的建设,不仅给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就业等方面带来极大提升,同时,商业、旅游业聚集的大量人气也会对城市美誉度、投资环境、城市名片效应带来积极影响。“ 权威媒体列举了众多成功的旅游小镇典范,如:丽江古城、浙江乌镇、江西婺源、湘西凤凰古镇等,这些小镇都成为了所在地区乃至全省的名片。 此外,顶峰国际专家认为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通过旅游小镇建设,构建和提升当地新的文化旅游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人口和产业的双集聚,进而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地缘文化的特色城镇化道路,让很多地方城市政府更是充满期待。 顶峰国际专家通过研究将旅游小镇分为:总部集群旅游小镇、养生旅游小镇、温泉旅游小镇、农业示范小镇、历史文化小镇、民俗体验小镇等等,每个类型的

『分享』旅游小镇的业态规划方案!

『分享』旅游小镇的业态规划方案! 在三部委发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旅游小镇占到70%之多,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中,旅游型和历史文化型的旅游小镇占到接50%之多,旅游小镇在特色小镇中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以下是发言摘要: 我今天从四个方面给各位做分享,第一,在特色小镇方面探索的历程;第二,对旅游小镇的认识;第三,重点谈一谈旅游小镇的评价标准;最后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中,有哪些要求。 在旅游小镇的探索历程旅游小镇的认识 一、旅游小镇概念解析 (一)定义 旅游小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为基础,以整体景区化为核心特质,以休闲核心为增长极,以旅游产业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有效的、自然生长的、社会化的、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的运作相结合的一种就地城镇化模式。 (二)核心要素4、社区参与和居民收益的最大化 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应在吸引社区参与、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较强的作用。提升产业、扶贫扶农、促进效益是其建设的重要目的。

5、优质的人居环境 旅游小镇的人居环境应具备低碳环保,设施齐全,秩序井然,文化娱乐氛围浓郁,精神文明生活健康、丰富等特点。 6、高效的管理系统 旅游小镇管理相对复杂,应建立独立的专项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实现三权分离、有效制衡,提升管理效率。 7、完善的保障体系 旅游小镇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城镇发展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旅游专项保障系统(发展资金保障、旅游安全保障、医疗救援保障、营销体系保障等)。 8、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旅游小镇应形成特色主题,具备较强的旅游市场辐射力,休闲业态经营状态良好,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较高。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一定规模。 二、核心价值 旅游小镇核心的价值,其实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打造旅游吸引核是旅游小镇发展的前提;构建休闲聚集中心,留下游客的消费;多业态的消费聚集结构需要大量就业人口,由此形成本地就业人口的聚集。三、成长模式 1、核心吸引力的构建和游客量是休闲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