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属性编辑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属性编辑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属性编辑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属性编辑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一、实验目的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

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 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Geodatabase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比如:水系可以同时表示线状和面状的水系。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数据准备:

数据文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

三、实验容及步骤

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 按钮(连接到文件夹). 建立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比如“E:\ARCGIS\EXEC2”),

在ArcCatalog窗口左边的目录树中, 点击上面创建的文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号,双击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打开它。.

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个属性表

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在ArcCata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花几分钟,以同样的方法查看一下National.mdb地理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

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在目录树中,选择地理数据库National中的要素类-Countries94,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按钮,将图层放大到一定区域,然后再点,生成并更新缩略图。这时,切换到“容”视图界面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要素集-“WorldContainer”,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注意,此时,要素类“Countries94”的缩图图是不是发生了改变

点击“元数据”选项页,查看当前要素类的元数据,了解当前要素类是采用什么坐标系,都有哪些属性字段,字段的类型等信息。在元数据工具栏中,从样式表中选择不同的样式,可以看到,元数据显示的格式发生了变化。

点击元数据导出按钮,可以将元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这里我们选择为“HTML”格式,确定后,元数据将被保存在指定路径下的.htm文件中,从资源管理器中,打开这个.htm文件,查看导出后的元数据信息。

第4步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在PGD数据库中创建属性表然后录入数据。

在创建的地理数据库之间要完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每一个图层对应一个数据表,在ArcCatalog中“要素类”(Feature Class)的概念与之对应。可以将多个要素类组

织成为一个“要素集”(Feature DataSet),在同一个要素集中的要素类都具有相同的

地理参考(坐标系相同)。

●在ArcCatalog的目录树中,定位到E:盘,右键点击这E:盘,在出现的菜单中,

选择[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名称改为myGeoDB 。右键选中这个文件夹,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新建]>>[个人Geodatabase],这时会创建一个名称为“新建个人Geodatabase.mdb”的数据库文件,将之改名为:“Yunnan”。

●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Yu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导入]>>[要素类

multipl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要导入要素:县界prj.shp/县城prj.shp/道路prj.shp (这些文件在Exece2文件夹下,按住Shift键并点击鼠标可同时选择多个Shape文件)

确定后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层已经被导入到数据库Yunan.mdb中

●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Y u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要素集]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素集的名称、点击按钮“编辑”为其指定一个坐标系

在这里,我们设定坐标系为:GCS_WGS_1984(即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World>>WGS 1984.prj),这是一种被GPS采用的地理坐标系。

右键点击新建的要素集-Kunming,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要素类],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素类的名称-公交站点,点击<下一步>,再次点击<下一步>按钮。

在出现的对框中选择“Shape”字段,修改字段的几何类型为“点”(表示此要素类中将要存储的要素类型是点要素,我们准备用来存储公交站点)

注意:要素类的空间参考也被默认地设置为GCS_WGS_1984 ,与要素集中指定的坐标系相同。

在出当前的对话框中,我们新加两个字段“站点名称”、“公交站点编号”,数据类型都设置为“Text”.点击“完成”按钮。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要素类的定义。可以将这个要素类(图层)加入的ArcMap中,

进行数字化的工作,从背景地图中提取公交站点的位置。

●新建数据表:右键点击地理数据库-Yun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

建]>>[表],输入表名称:公交线路,点<下一步>,再次点<下一步>,在对话框中,

新添加两个字段“公交站点编号”、“公交线路”(数据类型都设为Text)

点击“完成”,结束属性表的定义。

●创建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1:M):右键选择地理数据库-Yunnan.mdb,

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关系类>,对以下容进行设定,其它设置接受默认选项即可。

指定源表和目标表

选择关系类型为一对多关系,这样可以建立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因为经过一个公交站点的公交线路有多条,这样,在我们从公交站点分布图是查询某个公交站点时就可以查询经过这个站点的所有公交线。

设定主键和外键

点击下一步,直到完成关系类的定义。

以上步骤完成后,ArcCatalog中就可以看到,在地理数据库Yunana.mdb中,有一个要素集(Kunming),其中包含一个要素类(公交站点)、一个数据表(公交线路)、一个关系类(公交站及公交线1:M)

第5步拖放数据到ArcMap中

启动ArcMap,新建一个空的地图文档,通过拖放的方式添加上面所创建的数据到ArcMap中:

在ArcCatalog中,点击“容”选项页,在目录树中,点击地理数据库-Yunnan.mdb,将要素类-“公交站点”及属性数据表“公交线路”拖放到ArcMap中。

关闭ArcCatalog,激活ArcMap窗口。

第6步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1:M的空间查询

为了让大家了解属性编辑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要素类公交站点中添加3个公交站点。(这只作演示使用,实际的数字化过程还需要加载经过配准后的扫描地图作为背景)。

首先,在工具栏显示区的空白处点击右键,在出现的菜单在选中“编辑器”,从而打开编辑器工具栏。

在编辑器工具栏中,点击“编辑器”下拉菜单,选择“开始编辑”命令。按下按钮,在地图显区随意地添加3个公交站点。

在图层列表控制面板(TOC)中,右键选择图层-“公交站点”,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打开属性表”命令,将显示公交站点的属性编辑窗口,在其中输入站点名称和公交站点编号。字段OBJECTID是关键字段,是自动生成的不需要输入。

在图层列表控件面板(TOC)中,点击“数据源”选项页,切换到数据源视图下,右键选择属性表-“公交线路”,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将会显示“公交线路”的属性编辑窗口。按下图所示输入几条公交线路(公交站点编号、公交线路)。

点击“编辑器”工具栏中的“编辑器”下拉菜单,选择“停止编辑”命令,将以上所作的编辑结果保存。

点击属性查询按钮,查询地图显示区中任意公交站点的属性,可以看到经过公交站-“大学”的公交线路有3条,可进一步查询每条公交线路的详细数据。

第7步导入GPS数据,生成图层

各类手持GPS接收机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比如MapSource等)导入到ArcMap中。

GPS数据文件

启动ArcMap,切换到数据源视图。点击按钮添加GPS数据,选择对应的GPS数据文件(可以是.txt格式、dBase等格式),这里GPS数据文件为:澜沧江GPS.txt

选中要添加的GPS数据文件

根据GPS数据生成图层: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 >>[添加XY数据],在“添加XY数据”窗口中,选择已添加的XY数据表,指定X坐标字段(东经)和Y坐标字段(北纬),按“编辑”按钮,选择坐标系统。一般GPS系统采用的坐标系统为WGS_1984。

实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准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后思考题 班级:资工(基)10901 姓名:魏文风 序号:28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一、实验目的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Geodatabase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比如:水系可以同时表示线状和面状的水系。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数据准备: 数据文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 按钮(连接到文件夹). 建立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比如 “E:\ARCGIS\EXEC2”), 在ArcCatalog窗口左边的目录树中, 点击上面创建的文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号,双击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打开它。. 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个属性表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在ArcCata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花几分钟,以同样的方法查看一下National.mdb地理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

空间数据库重点知识

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表达点、线、面等地理实体。 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特点:定位明显和属性隐含。 结构:Spaghetti(面条)结构和拓扑矢量数据结构。 只有像拓扑结构这样的数据结构才是“矢量”数据结构。 拓扑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是:1、一个多边形和另一个多边形之间没有空间 坐标的重复,这样就消除了重复线;2、拓扑信息与空间坐标分别存储,有利于进行近邻、包含和相连等查询操作;3、拓扑表必须在一开始就创建,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4、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图形显示比较慢,因为图形显示需要的是空间坐标而非拓扑结构。 栅格数据模型是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将地理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 空间数据引擎(SDE):是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空间的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 工作原理:SDE客户端发出请求,由SDE服务端处理这个请求,转换成DBMS 能处理的请求事物,由DBMS处理完相应的请求,SDE服务端再将处理的结果实时反馈给GIS的客户端。客户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将自己的数据交给大型关系型DBMS,由DBMS统一管理,同样,客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从关系型DBMS 中获取其它类型的GIS数据,并转换成客户端可以使用的方式。 空间数据引擎的作用: (1)与空间数据库联合,为任何支持的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服务。 (2)提供开放的数据访问,通过TCP/IP横跨任何同构或异构网格,支持分布式的GIS系统。 (3)SDE对外提供了空间几个对象模型,用户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之上建立空间几何对象,并对这些几何对象进行操作。 (4)快速的数据提取和分析。 (5)SDE提供了连续DBMS数据库的接口,其他的一切涉及与DBMS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操作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完成的。 (6)与空间数据库联合可以管理海量空间信息。 (7)无缝的数据管理,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 (8)并发访问。 空间数据是对空间事物的描述,实质上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 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的数据。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空间数据特征: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性、海量数据特征。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空间数据组织空间数据管理

?空间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 ?矢量、栅格结构对比?空间数据库特点 ?传统数据库模型及特点 ●层次数据模型●网络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 ?现行空间数据库管理方案 ●混合数据管理模式●扩展数据管理模式●统一数据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定义: ?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点:空间的一个坐标点;?线:多个点组成的弧段; ?面:多个弧段组成的封闭多边形; 获取方法 ?定位设备(全站仪、GPS 、常规测量等)?地图数字化?间接获取 ●栅格数据转换 ●空间分析(叠置、缓冲等操作产生的新的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表达考虑内容 ?矢量数据自身的存储和管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系 ?空间对象的空间关系(拓扑关系) 矢量数据表达 ?简单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属性数据组织 矢量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表达—简单数据结构 只记录空间对象的位置坐标和属性信息,不记录拓扑关系。又称面条结构。 存储: ?独立存储:空间对象位置直接跟随空间对象;?点位字典:点坐标独立存储,线、面由点号组成 特征 ●无拓扑关系,主要用于显示、输出及一般查询 ●公共边重复存储,存在数据冗余,难以保证数据独立性和一致性 ●多边形分解和合并不易进行,邻域处理较复杂;●处理嵌套多边形比较麻烦 适用范围: 制图及一般查询,不适合复杂的空间分析 量数据结构(续)

标识码属性码空间对象编码唯一 连接几何和属性数据 数据库 独立编码 点: ( x ,y ) 线: ( x 1 , y 1 ) , (x 2 , y 2 ) , … , ( x n , y n )面: ( x 1, y 1) , (x 2, y 2) , …, ( x 1, y 1) 点位字典 点: 点号文件 线: 点号串面: 点号串 点号X Y 1112223344………n 55 66 存储方法 量数据结构(续)

数字航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长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1、项目介绍 建设长江航道数据库管理软件,包括元数据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测绘成果管理、区域局空间数据发布、空间数据应用接口等模块,同时接合各区域局业务需求,定制相关业务功能处理模块。要满足6个区域局和长江航道局、长江航道测量中心、长江规划研究院9个用户的需求。 2、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分为数据入库、数据管理、业务应用、系统设置、数据交换及建库工具等功能模块。 数据入库模块:包括数据质检检查、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入库三大模块;主要用于数据入库及入库数据的准备工作。

数据入库:完成全要素数据、水深、DEM、DRG、DOM数据的入库工作。 数据质检:对入库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清华山维进行对接,以在清华山维中显质检结果。 数据处理工具:对入库前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坐标转换、格式转换、DEM生成等。

数据编辑:对ESRI格式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图形和属性编辑。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数据浏览、基础数据管理、测绘成果管理、查询分析、制图与输出、测绘成果管理、DEM基础分析、工具箱等模块,主要完成对入库数据的管理和浏览工作,是数据管理系统的的核心。 数据制图输出:对当前分析结果进行制图成图,并打印输出等,以及对数据库中进行数据输出。

工具箱:提供数据处理的常用工具。 查询分析:查询统计模块主要是针对图层数据属性的查询与统计,这是对数据信息展示,方便用户随时了解数据成果的详细详细,整个“查询统计”功能模块包含以下功能点。 测绘成果管理:对工程测图成果、维护性测图成果、专项测图成果、ENC测图成果及整治建筑物测量成果等专题测绘成果进行管理,包括测量项目信息、成果入果、成果管理等。

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一、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注意了解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 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 3、具有较高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结构模型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约束性条件 四、数据模型反映实体间的关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2、一对多的联系(1:N) 3、多对多的联系(M:N) 五、数据模型: 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即数据操作,以及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 概念数据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层次、网状模型、关系 六、数据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1、层次模型: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支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支持二元一对多联系 数据操纵不方便,子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父结点来进行 2、网状模型: 优点: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世界,结点之间可以有很多联系 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 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不易掌握,不易使用

3、关系模型: 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定义、运算) 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不过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一张新的表。 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用户易理解。 非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无须说明“怎么做”。 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由于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存储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5、对象关系模型 七、三个模式和二级映像 1、外模式(Sub-Schema):用户的数据视图。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的子集。 2、模式(Schema):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3、内模式(Storage Schema):又称存储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4、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5、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物理独立性。 八、数据视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隐藏关于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而为用户提供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抽象视图,即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果—数据抽象。 九、规范化 1、几个概念 候选码(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属性(组)能惟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其余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组)称为关系的一个候选码(候选关键字)。 码(主码、主键、主关键字):从候选码中选择一个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候选码作为码 主属性: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字段) 非主属性:除了候选码中的属性 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2、函数依赖 (1)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属性集(Determinant)。Y=f(x)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1.引言 1.1方案概述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建设区域地理信息基础框架的迫切需求,开发的一套专业性强、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平台。 整个方案从管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角度出发,开发了一些列软件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入库更新子系统、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子系统以及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等,可以实现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转换与集成管理,为政府、企业、公众等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1.2系统特点 ●“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基础地理数据的集成管理 由于基础地理数据具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特点,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平台必须具有集成不同数据类型、不同比例尺、不同时间的各种基础地理数据的能力。 ●多比例尺数据集成 对于不同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其集成通过统一空间参考系(WGS84、西安80、北京54)或动态投影技术来实现。不同比例尺的

基础地理数据可以叠加一起显示,通过控制其显示比例实现地图的逐层显示效果。 ●多类型数据集成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DLG与DRG)的集成采用按空间坐标范围或图幅索引实现。 ●多时序数据集成 对于不同时间段的基础地理数据,采用历史数据库来实现。根据数据更新周期的不同,采用按数据集、图幅、对象级别的历史数据库机制。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全过程支持 SuperMap D-Manager特别针对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设计开发,系统支持数据加工、数据入库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发布的整个业务过程,可以快速为用户打造完备的基础地理数据中心,满足各种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为数字城市建设服务。 ●基础性与平台性 SuperMap D-Manager从设计到实现,充分考虑了其作为基础性、平台性等支撑性要求。SuperMap D-Manager在设计思路、软件开发实现上都具有高可扩展性的特点。

[整理]word长文档的编辑(素材).

鹤鸣 【诗经?小雅?彤弓之什】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歌大意 仙鹤深泽长声叫,声音四野能听到。 鱼儿潜伏在深潭,或者游到小洲边。 想去那个园中游,园中生长有紫檀。树下黄叶飘满地。他山石头多又多,可做石头多又多。 仙鹤深泽长声叫,声音朗朗播满天。 鱼儿游在小洲旁,或者潜伏在深潭。 想去那个园中看,园中生长有紫檀。还有楮树生其间。他山石头多又多,磨石可以把玉磨。 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歌大意 大鼓敲得响咚咚,蹦蹦跳跳练刀兵。 人留家乡筑漕城,我独随军去南征。 随从军师孙子仲,南下平定陈和宋。 打完不带我回家,愁得心里打扑通。 这里驻来那里扎,慌乱丢了那战马。 哪里去把他来找,在那荒野山林下。 叹今天生死两道,想当初同你誓约。 紧拉着你的手儿,愿和你白头到老。 天高地阔啊,我要活也不得活呀。 生死离别啊,不让我言而有信啊。

埃菲尔铁塔 提起法国首都巴黎,人们自然会想起犹如巨人般耸入云天的埃菲尔铁塔。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巴黎铁塔有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一样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 埃菲尔铁塔(又译“艾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坐落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该塔建在巴黎市内塞纳河畔,除四座塔墩是水泥浇灌外,塔身全是钢铁结构,重达7000吨之多。组成铁塔的18038个大小部件,用1050846个铆钉铆成一体。塔呈四方狭长的金字塔形,高米,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饭馆,供游客在此小憩,领略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全景: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铁塔的设计者埃菲尔先生当初交付图纸时就曾说:“只有适当的油漆,才能保障这座金属建筑的寿命。”这句话对于铁娘子的维护很是适用,它是不是同时也更适合于现今人们情感的维系:细致关怀,善始善终,这才是人间大美之所在。 埃菲尔是法国著名的建筑工程师。毕业于巴黎中央工程和艺术学院。在西班牙、马尼拉和匈牙利都留有他设计的建筑物。埃菲尔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富有首创精神。 这永久性的高大铁塔对外正式开放。塔上开有饭馆,搭过戏台,举行过演讲会,塔下举行过赛车、赛马和体育比赛等等。每年都有大批各国游客登上埃菲尔铁塔,俯视巴黎市容,无不心旷神怡。

一种基于Web前端的在线空间数据管理技术方法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6, 6(1), 30-35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1510888201.html,/journal/csa https://www.doczj.com/doc/1510888201.html,/10.12677/csa.2016.61004 A Technical Method of Online Spatial Attribute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Web Font End Lijie Zhou, Zhihong Li, Cui Li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an. 8th, 2016; accepted: Jan. 22nd, 2016; published: Jan. 27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151088820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Based on B/S framework of web system, this article realizes the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of web front end of spatial data. According to HTML5 CSS3, the User Interface of data management in web browser is realized, and Javascript can be used to achie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eb browser and users. The server uses SQLite database to store data, the design of the database with data sto-rage table and data field mapping to realize dynamic management. The Geoserver platform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is used as a web server for web applications; this platform provides a series of database management API, including WebSQL API and SQLScript API, and transforms the data between server side and browser side with AJAX, so as to realize the data of the browser side management and server side storage. By managing the resource table and resource control table in the database, the sharing of spatial attribute data can be realized. Keywords Spatial Data, Font End Management, Server Side Storage, Data Sharing, Web Font End 一种基于Web前端的在线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方法 周力杰,李治洪,李翠

Word编辑长文档的方法与技巧答辩

Word编辑长文档的方法与技巧 Word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文字处理软件,功能十分强大。其中一些用于编辑长文档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试想一下,在编辑一些长达几十或是几百页的文档时,如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那你将花大量的时间在翻动滚动条上,这样的文档在结构上层次不清,在内容上难于查找,从而使编辑效率大大降低。笔者在此针对长文档的编辑,并以Word97为例,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高组织和管理文档时的工作效率。 一.用大纲视图使文档层次结构清晰化 用大纲视图来编辑和管理文档,可使文档具有象文件菜单一样能逐层展开的清晰结构,能使阅读者很快对文档的层次和内容有一个从浅到深的了解,从而能快速查找并切换到特定的内容。 首先,新建一文档,并单击“视图”菜单中的“大纲视图”选项或按文档左下方工具条上的“大纲视图”按钮来切换到大纲视图。分别输入各级标题的名称(在每个标题前都有一个“□”记号)。 其次,分别向左或向右拖动“□”记号可使对应的标题升级或降级(也可选中某一标题后,点击大纲工具条上的“升级”或“降级”按钮)。经升/降级后,各标题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般文件夹那样逐层相套。若某标题以“╋”标示,则表示该标题下是有内容的(即是可以展开的);若某标题以“□”标示,则表示该标题下是没有内容的(即不可以展开)。另外,可用大纲工具条上的按钮对各标题进行上移、

下移、展开和折叠。 最后,在某个标题按回车,将光标移至下一空行的开头,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将特定的内容插入到文档中。在选定这整篇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按下大纲工具条上的“降级为正文”按钮,可将其转换成正文内容(即非标题)。如此类似地插入各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整理、编辑后存盘即可。 二.利用书签功能进行迅速查找 Word 97中可将选定的文件、图形等标识为书签,从而可以通过定位功能迅速切换到长文档中书签所在的位置。例如要将“利用书签功能进行迅速查找”这段文字标识为书签,可先将其选中,再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书签”选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书签的名称后按“添加”即可(在此对话框中也可对已有的书签进行删除)。此时,若“工具”-〉“选项”-〉“视图”中的“书签”项被选定,则文中“利用书签功能进行迅速查找”这些文字会被方括号括出,表示是已被标识为书签。在长文档中按自己需要将一些关键项标识为书签后,可在“编辑”-〉“定位”中的“定位”选项卡中对某一书签进行定位,从而使文档迅速切换到被标识为此书签的地方。此外,在该选项卡中还可对页、节、行、批注、图形、公式等13个项目进行定位,若灵活运用,可大大提高查找、编辑文档的效率。 三.创建超级链接,实现快速切换 上过网的朋友们都知道,超级链接是指一个计算机文档(页面)的特定区域能引入其它文档或程序。鼠标放在超级链接上会变成手

ArcGIS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题目:ArcGIS关于空间数据管理与空间数据分析操作实验姓名:赵文彪 学号: 2014212425 班级:地信141 学院:理学院 编写日期: 2015–11–8

学习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地图坐标校正变换 二、实验原理 ArcMap 默认支持3种Transformation 类型。其中,两种是平面至平面的转换,即仿射(Affine)和Similarity,二者有一定差别。另一种即由曲面至平面的地图投影转换(Projective)。本实验中学习的坐标变换方法,是GIS实践中较常用的仿射变换。 我们在课堂中讲过,坐标校正(rectification)可采用各级多项式来转换地图坐标。例如,设原坐标为(x,y),转换后的坐标为(x',y'),采用2次多项式: x' = a1 x2 + b1 y2 + c1 xy + d1 x + e1 y + f1 y' = a2 x2 + b2 y2 + c2 xy + d2 x + e2 y + f2 通过地面控制点GCPs 的已知坐标(x,y)和(x',y'),求出2次多项式的各项系数,就可以将地图上所有的(x,y)转换为(x',y')。 本实验中的仿射变换是采用一次(线性)多项式 x' = a1 x + b1 y + c1和y' = a2 x + b2 y + c2 作为坐标转换关系的坐标校正方法。仿射变换可以将数据在x, y方向是非等比放大缩小,歪斜,旋转和平移(如图所示)。 在ArcGIS中,一般采用4个Tics,即通常所说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仿射变换。对于一般比较规整的地图,这样进行坐标校正是够用了。 三、实验内容 把数字化时形成的inch 单位的平面坐标,转化为我国统一使用的高斯-克吕格坐标,并将转换好空间坐标的数据导入到Geodatabase库中。为此,首先利用ArcMap,把原始的4个tic点坐标(x,y) (即取inch 的坐标),改为相应的高斯-克吕格坐标值。然后,计算机根据这四个Tics 在两种坐标系中的取值,计算出转换系数,再把所有的(x,y) 转为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统。最后,在ArcCatalog 中,新建一个高斯-克吕格坐标的Feature Dataset,把转换好坐标的Feature Class放到Geodatabase的Feature Class 中。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管理模式 1.文件管理——ArcInfo中Coverage文件管理 ARC/INFO7.X以前版本以Coverage作为矢量数据的基本存储单元。一个Coverage存储指定区域内地理要素的位置、拓扑关系及其专题属性。每个Coverage一般只描述一种类型的地理要素(一个专题Theme)。位置信息用X,Y表示,相互关系用拓扑结构表示,属性信息用二维关系表存储。 ?Coverage的优点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 空间数据放在建立了索引的二进制文件中,属性数据则放在DBMS表(TABLES)里面,二者以公共的标识编码关连。 矢量数据间的拓扑关系得以保存 由此拓扑关系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多边形是哪些弧段(线)组成、弧段(线)由哪些点组成、两条弧段(线)是否相连以及一条弧段(线)的左 或右多边形是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面拓扑”。 ?新技术条件下Coverage的缺陷 Coverage模型可取的方面,有的已经可以不再继续作为强调的因素; 拓扑关系的建立可以由面向对象技术解决(记录在对象中) 硬件的发展,不再将存储空间的节省与否作为考虑问题的重心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已经可以实时地通过计算直接获得分析结果。 空间数据不能很好地与其行为相对应; 以文件方式保存空间数据,而将属性数据放在另外的DBMS系统中。这种方式对于日益趋向企业级和社会级的GIS应用而言,已很难适应(如海量数据、 并发等) Coverage模型拓扑结构不够灵活,局部的变动必须对全局的拓扑关系重新建立(Build) “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费时 在不同的Coverage之间无法建立拓扑关系; 河流与国界 人井与管道 2.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管理——ArcInfo、ArcView GIS的Shape文件和Mapinfo中的Tab文件管理 用文件系统管理几何图形数据,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两者之间通过目标标识或内部连接码进行连接。在这一管理模式中,除通过OID(object,ID)连接之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几乎是完全独立组织、管理与检索的。当前GIS ODBC(Open Database Consortium,开放性数据库连接协议)

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参考文本

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提升煤矿安全管理 水平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前言 煤炭企业属于传统的资源开采型企业。煤矿安全对煤 炭企业影响巨大,安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煤炭企业 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从煤矿建设、煤炭开 采、生产加工到煤炭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近几年来,我国 煤矿瓦斯爆炸、井下透水等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 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生产 能力的发挥和煤炭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管理任务十分艰 巨,是因为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非常复杂。研究表明,瓦 斯、矿压与顶板、煤尘、水、火等自然灾害因素是影响煤

矿安全生产的最主要和最难以控制的因素。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影响煤矿安全的自然灾害隐患,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是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信息技术有了突飞锰进地发展。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和数据应用的普及,数据库的数量、单个数据库的容量和数据类型的复杂性都大大地增加了。在这些庞大的数据库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源,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作为数据挖掘的一个方向,空间数据挖掘可以用于对空间数据的理解、空间关系和空间与非空间数据关系的发现、空间知识库的构造、空间数据库的重组和空间查询的优化。空间数据挖掘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市场、遥感、图像数据勘测、医学图像处理、导航、交通控制、环境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煤矿自然灾害影响因素具有空间分布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可以在建立大理自然灾害空间数据信息基础上,

长文档编辑步骤

长文档编辑步骤 1.实践教程中所提及的操作步骤,是指用来完整的编辑好一篇论文所需要的全部操作环节的详细步骤,在论文排版的过程中,请根据个人的操作习惯,自行调整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论文版式的设计。 2.论文要求,首页,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所有章节,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各自独立一页。 3.论文部分文字修饰效果,请参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在“开始”菜单中:“字体”---设置文字效果;“段落”-----设置段落格式; 注意:在字体和段落选区,右下角,单击“箭头”标识,用以完整展开所有相关功能。特别提示:建议先按照要求,设置好全部正文文字格式,再做其他格式设置。 4.所有“一级标题”例如:第一章,摘要,参考文献等大标题,统统设置成“标题1”格式;所有“二级标题”例如:1.1、2.1、 3.1统统设置为“标题2”格式;所有“三级标题”例如:1.1.1、 2.1.1、 3.1.1统统设置为“标题3”格式;(设置方法如下:“开始” 菜单----“样式”---右下角的“箭头”---“标题1”的向下箭头---“修改”----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设置“标题1”文字格式;标题2、标题3使用相同方法进行设置)。特别提示:只有设置好标题格式的标题,才能够显示在“目录”中。 5.重要提示:对于设置好文字、段落格式的论文内容,请仔细,认真的按照每一个章节,独立成页的原则,调整好每页内容及位

置。 6.页眉的设置方法:(1)首页无页眉页码(2)光标放置到首页最后的位置,选择“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分隔符”---打开下拉箭头选择“分节符”---“下一页”(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把两页分隔开,相互不影响)。(2)在中文摘要页,选择“插入” 菜单----“页眉和页脚”----“页眉”---选择一种页眉样式----在“导航”选项卡中,点击“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始其变为灰色,相当于取消这个功能;如果有同学在进行此项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此功能本就为灰色,不可选取,那请重新插入分页符,再进行此项操作。)(3)输入页眉内容,设置好文字格式。关闭页眉页脚。7.光标放置到中文摘要页最后,采用第6步的操作方法,设置英文摘要页眉。 8.光标放置到英文摘要最后,采用第6步的方法,设置第一章的页眉。特别提示,后面每一个独立章节的页眉设置,都采用此步骤完成。 9.页码的设置方式:按照要求,首页无页码。第一章前,首页后的内容,页码设置为罗马数字格式,“插入”菜单---“页脚”-----“导航”---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插入”菜单-----选择“页码”---“设置页码格式”---格式编号选择罗马数字标号----起始页码选择第一页。其他设置不变。 10.在第一章中,采用第9步,同样的设置方法,重新设置正文的页码,数字改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

如何编辑长文档

第五章编辑长文档 5.1创建文档大纲 进入大纲视图 创建文档纲目结构 ●建立一个空白文档 ●单击位于水平滚动条左侧的[大纲视图]按钮切换到大纲视图 ●此时在文档的左上角会出现一个减号和一个不断闪烁的插入点, 格式工具栏中的样式下拉列表框显示字体样式为“标题1” ●输入文档标题 ●接着输入下一个标题,而样式仍被设置为标题1。如果要将其转 换为较低级的标题,则选中此标题单击大纲工具栏中的降低按钮即可。每单击一次降低一级。 ●创建了更低级别的标题后将在高级别的大纲项旁边显示[+]。 创建文档正文 ●文档纲目创建完毕后,就可以在对应的大纲项下输入文档正文。 ●在要输入的大纲项后按一下回车键,此时插入点将开始新的一行。 ●单击大纲工具栏中的降为正文文本选项,就可以开始输入正文文 本。此时正文段落前将显示一个小方格。

5.2脚注和尾注 脚注和尾注是对文档中特殊术语的解释、说明或对文档中特定文本提供的参考资料。脚注出现在文档每一页的末尾,尾注出现在文档的末尾。脚注和尾注由两个部分组成:注释的参考标记和对应的注释文本。插入脚注和尾注 单击注释参考标记的插入点 单击插入菜单“引用”下的“脚注和尾注”选项,出现对话框。 单击“脚注”或“尾注”选项按钮选择插入位置等….. 按“确定”按钮,这时输入的焦点发生改变,出现输入编辑框,此时可以输入注释文本。 输入完注释文本后,单击文档任意位置就可以结束输入,继续处理正文。 查看脚注和尾注 要查看插入的脚注和尾注,只要将光标指向文档中的注释引用标记,注释文本就出现在标记上,如果要在屏幕底部的注释窗口中显示注释文本,只要双击标记即可。 移动、复制或删除脚注和尾注 和正文的操作完全一样。只要操作引用标记即可。 脚注和尾注的转换

空间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空间数据库结课报告—空间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学号: 班级序号: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2013年1月

目录 一、前言 (3) 二、空间数据库的简介及特征 (3) 2.1空间数据库简介 (3) 2.2空间数据库的特征 (3) 2.2.1空间数据库的完备性 (3) 2.2.2空间查询的执行效率 (3) 2.2.3空间数据的物理特征 (4) 三、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式 (4) 四、空间数据库的应用模式 (4) 4.1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 (4) 4.2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5) 4.3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6) 4.4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6) 4.5面向对象的矢栅一体化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6) 五、空间数据库的实际应用.......................................................................................... .7 5.1空间数据库实际应用的必要性 (7) 5.2空间数据库的具体应用 (7) 5.2.1实例1—石油地质空间数据库 (7) 5.2.2实例2—城市规划图 (9) 六、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空间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XXX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在GIS的基础上,鉴于实际需求下,空间数据库应运而生,本文从空间数据库的简单介绍开始,主要概述了空间数据库的发展、特征、应用类型及其在发展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它的实际作用和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式的概述,对空间数据库从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列出空间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GIS;特征;模式;类型;应用。 一、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 tion System ,GIS)融合了信息学、地理学、测绘学、城市科学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是一门典型的边缘学科。经过40余年的发展,GIS 经历了从最早期简单的机助制图,到现在与 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过程,已经发展成为 一项非常成熟的应用技术,活跃于生产和生 活的各个部门。但是,GIS 的广泛应用和深 入发展, 也给 GIS 数据库带来了数据量激 增的问题,而且传统GIS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是分别存储的,即空间数据(图形数据) 以文件格式存放,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则 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形成文件 + 关系数 据库的二元存储模式。这样的存储方式在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缺陷。基于这种情况,GIS自身的数据存储能力显 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借助功 能更加强大的外部数据库来存储和处理海 量数据。空间数据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并应用到了 GIS中。 二、空间数据库的简介及 特征。 2.1空间数据库简介 空间信息是指与位置(特别是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它在信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曾有统计可达 80%)然而,空间信息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它具有诸如数据量巨大、结构复杂多样操作是计算密集型的具有自相关性等特性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GIS 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应用,同时遥感等空间信息获取技术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对位置服务和分析决策的需要也日益迫切,因此深入研究和掌握空间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空间数据库是近年的热点研究领域,是一门前沿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成果(如空间多维索引)开始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正是已有应用的需求推动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这些应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 ,CAD),以及诸如多媒体信息系统数据仓库等近年来,许多计算机应用领域通过扩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来支持与空间相关的数据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DBMS)研究是找到有效处理空间数据的模型和算法的重要步骤。 2.2空间数据库的特征 2.2.1空间数据的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在空间数据库中,语义层面的空间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就很难界定,它要比关系型属性数据复杂得多。打个比方一条道路横跨一条河流,必然经过一座桥,而如果不经过,就必然违背了空间数据的正确性,也就是说不完整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类似于这样的空间语义关系,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数据:是指客观事务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描述。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河流的泛洪区,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都可以是空间数据书店名称店员人数,去年的销售量,电话号码等是非空间数据 空间查询是对空间数据的查询或命令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 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 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 ◆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 ◆GIS软件:System9,Small World、GeoView等 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 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价格昂贵,在空间数据管理领域还不太适用; 基于对象关系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成为空间数据管理的主流 2、什么是GIS,什么是SDBMS?请阐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 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 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 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