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

基本知识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难点与重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差异

课时数:6学时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二战前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二、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

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共同点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Foreign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 Special Trade System)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Value of Foreign Trade, 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四、贸易差额( Balance of Trade)

五、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Visible Trade, Invisible Trade)

六、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Direct Trade and Entrepot Trade)

七、净出口和净进口(Net Export and Net Import)

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and Int'l Trade)

九、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十、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十一、对外贸易依存度(Dependency on Foreign Trade)

十二、显示比较优势

第四节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形态和商品运动的一般规律。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三)对外贸易政策

(四)国际贸易的微观运作

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

(二)唯物辩证方法

(三)对比分析法

复习思考题:

1. 国际贸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什么特点?

3. 学习和研究国际贸易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 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

5. 什么是贸易条件?它有几种?

6. 试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并予以评价。

7. 显示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8. 国际贸易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社作用,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以及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一些交易方式,及当代国际市场发展的特征和进入世界市场的各种途径。

难点与重点: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特别是它的带动作用和传递作用。

课时数: 4学时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

第二节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三、国际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四、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五、资本国际化特别跨国公司的兴起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人口、资源、生产规模和市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七、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第三节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是基础

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五、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

六、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七、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

第四节世界市场发展、形成与构成

一、世界市场的含义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四、世界市场的特征

第五节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

一、进入世界市场的准备阶段

二、确定进入世界市场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市场?

2.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如何进入世界市场?

5.什么是补偿贸易?

6.什么是国际分工?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特点?

7.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

第三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价值的定义、国际价值的形成、国际价格,及影响国际价值的各种因素,为合理确定出口商品的价格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应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及贸易条件的确定。

基本知识点:影响国际价值的各种因素、国际贸易条件的确定

难点与重点:国际生产价格和贸易条件的确定

课时数: 5学时

第一节国际价值的形成

一、国别价值及其判断的局限性

二、国际价值的含义

三、商品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

四、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第二节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二、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一)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国际市场价格

(二)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一)“自由市场“价格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第三节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一、使国际商品交换出现“比较利益”,有利于世界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二、价值规律是国际分工的重要调节器

三、刺激各国改进出口和销售技术

四、是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与贸易条件

一、不平等交换的含义与形成的原因

二、不等价交换的内容

三、不平等交换发展的阶段

四、贸易条件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2.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3.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1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2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复习思考题:

1.国际价值是如何形成的?

2.国际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是什么关系?

3.国际市场价格有几种?

4.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5.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有何作用?

6.什么是不等价交换?造成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是什么?

7.贸易条件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第四章西方国际贸易学说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使学生能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各种国际分工理论。

基本知识点:各种国际贸易理论

难点与重点:各种国际贸易理论的数学模型分析

课时数:10学时

第一节比较优势说

???? 一、绝对优势说

(一)绝对优势说的产生背景

(二)绝对优势说的主要内容

(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说明

(四)对于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根据“两优取强、两劣取弱”的原则进行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好处,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是在所有产品上都一样。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模型

(五)对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第二节生产要素禀赋学说

一、生产要素禀赋说产生的背景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假设条件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三)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解释

(四)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五)运输费用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第三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背景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里昂惕夫之谜”是针对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而提出的一种质疑。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一)熟练劳动说

(二)研究开发要素说

(三)技术差距理论

????(四)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五)收入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1.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完全可以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

2.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3.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

三、产业内贸易的动机

1.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2.技术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3.垂直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四、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

五、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战略性贸易理论

一、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2.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垄断利润

3.以进口保护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比较优势说?举例说明。

2.简述生产要素禀赋说,并说明其重要意义。

3.为什么会有里昂惕夫之谜?有哪些解释?

4.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5.如何正确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

6.如何认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7.如何正确评价比较优势说?

8.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9.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的依据。

基本知识点: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与制定;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的依据、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难点与重点: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及其评价;幼稚工业保护理。

课时数:4学时

??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演变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两大类: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2.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

第二节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重商注意的内容

1.15世纪~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注意或重金主义阶段

2.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

自由贸易政策理论产生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完成于古典经济学派。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

三、对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保护贸易政策理论

一、美国和德国的保护贸易政策实践

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

(一)李斯特认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二)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三)李斯特主张国家应干预对外贸易。

(四)保护的对象和时间。

(五)保护的手段。

三、对保护贸易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超保护贸易政策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产生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一)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二)保护的目的变了。

(三)保护转入进攻性。

(四)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五)组成货币集团,。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凯恩斯主义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三)其他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观点

第五节贸易自由化政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贸易自由化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产生

(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主要表现

1.大幅度削减关税

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

(三)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于自由镜子时期贸易保护主义而言的,它形成于 20世纪70年代。(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哪些部分?

3.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4.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5.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6.贸易自由化的表现有哪些?

7.管理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有那些不同?

第六章关税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关税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关税的种类征收关税的依据和方法;征收关税的效应及其图形解释;关税水平和有效保护率。

基本知识点:关税的作用、进口税、普遍优惠税、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口税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和图形解释。

难点与重点: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有效保护率。

课时数: 6学时

重点讨论题: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其对策

第一节关税概述

一、关税的含义

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关境或国境的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二、关税的特点与作用

(一)关税的特点

(二)关税的作用

第二节关税的主要种类

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的流向分类,

关税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二、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

1.财政关税

财政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2.保护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的税率要高,越高越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三、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1.进口附加税

(1)反补贴税

反补贴税又称为抵消税。它是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津贴或补贴的外国商品在进口时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3)报复关税

(4)紧急关税

(5)惩罚关税

2.差价税

3.特惠税

4.普遍优惠制

第二节关税的保护程度

一、关税水平

关税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的平均进口税率而言。关税水平计算方法的几种公式。

(一)简单的算术平均

(二)一般加权平均法

(三)按进口税额占有税商品进口总值的百分比计算

(四)代表性商品加权平均法

二、名义保护率

三、有效保护率

四、关税结构

关税结构又称为关税税率结构,是指一国关税税则中各类商品关税税率之间高低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关税的征收

一、关税的征收方法

1.从量税

从量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来征收的关税。

2.从价税

从价税是以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一定百分比率。3.混合税

4.选择税

二、关税的征收依据

各国征收关税的依据是海关税则。

(一)海关税则的货物分类

(二)税则制度与税率

1.单式税则。2.复式税则

各国复式税则的税率名目繁多,基本的税率大致有四种。

(1)普通税率。(2)最惠国税率。(3)普惠制税率。(4)特惠税率。

(三)税率制度的制定方式

根据各国税则制度制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主税则、协定税则和混合税则三种类型。

三、关税的征收程序

第五节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关税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二、关税对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

三、关税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四、关税对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

1.如何有效地使用关税 ?

2.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有何特点和区别 ?

3.什么是进口附加税 ? 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有何异同?

4.什么是普遍优惠税?

5.名义关税和有效关税有何区别?

6.征收关税有哪几种方法?各有那些优点和缺点?

7.海关税则可分为哪几类?

第七章非关税壁垒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非关税壁垒的定义、特点和种类及各种非关税壁垒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非关税壁垒定义、特点、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难点与重点: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课时数: 4学时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概述

一、非关税壁垒的不同分类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

二、“自动”出口配额

三、进口许可证制

四、外汇管制

五、对外贸易国家垄断

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七、国内税

八、进口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九、进口押金制

十、海关估价制度

十一、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

第三节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

(一)、技术标准

(二)、卫生检疫规定

(三)、商品包装和标签方面的规定

(四)、 WTO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TBT )的有关规则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非关税壁垒的经济影响

一、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一般影响

(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一样,起着限制进口和保护进口国国内市场的作用。

(三)、非关税壁垒对出口国的影响

二、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研究

三、出口配额的经济影响

四、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

五、出口国家对付非关税壁垒的措施

(一)分清非关税壁垒的性质,区别对待

(二)应对进口配额的办法

(三)提高科技水平,生产高科技产品出口

(四)不断增强与贸易伙伴国家的经济联系,加深进口国对本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复习思考题:

1.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有那些特点?

2.什么是进口配额制?绝对进口配额与关税配额相比有那些区别?

3.进口许可证有那几种?有什么样的影响?

4.外汇管制有那几种?有什么样的影响?试用图形来说明。

5.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各有那些影响?

6.出口国家如何有效地对付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第八章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等鼓励出口的措施;及各种出口管制措施。特别是外汇倾销促进进口和出口的双重作用。掌握出口加工区对就业、外汇收入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等措施

难点与重点: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外汇倾销

课时数: 3学时

第一节鼓励出口措施

一、出口信贷

(一)出口信贷的概念

(二)出口信贷的种类

(三)出口信贷的特点

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三、出口补贴

(一)直接补贴

(二)间接补贴

四、商品倾销

五、外汇倾销

(一)外汇倾销的含义

(二)外汇倾销的条件

六、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

七、其他措施

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复汇率制;进出口连锁制。

第二节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

一、经济特区的含义和特点

二、经济特区的历史发展

三、经济特区的基本类型

(一)自由港( Free Port )

(二)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 )

(三)保税区( Bonded Area )

(四)出口加工区( Export Processing Zone)

(五)自由边境区( Free Perimeter)和过境区(Transit Zone)

(六)科学工业园区(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科学工业园区,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科学城等。

第三节出口管制措施

出口管制是指出口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与先进技术资料,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称为出口管制。

一、出口限制的原因和目的

政治原因;军事原因;经济原因;其他原因;

二、出口管制的商品

三、出口管制的形式

(一)单方面出口管制

(二)多边出口管制

四、出口管制的程序和手续

五、出口管制的主要措施及其经济效应

出口税;出口工业的产业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出口禁运;出口卡特尔;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出口信贷?可分为哪几种?他们之间有何异同?

2.为什么出口信贷担保可以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

3.什么是出口补贴?

4.商品倾销有哪几种?倾销商品的企业如何弥补倾销商品时的亏损?

5.货币贬值对一国进出口有什么样的作用?

6.什么是出口加工区?对一国究竟有哪些作用?

7.如何实行出口管制?

第十章国际服务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务贸易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服务贸易谈判的成果和《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中国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国际服务贸易定义和范围、特点、迅速发展的原因

难点与重点:国际服务贸易定义的含义、特点

课时数: 4学时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服务定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一)传统的定义(从传统的进出口角度定义)

(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逻辑分类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对服务贸易的分类。

四、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第一,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交易基础不同。

第二,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不可运输性”和“不可储存性”的基础。

第三,服务贸易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但涉及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第四,由于服务贸易上述三个特征,特别是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使它可以绕过海关监管。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早期的国际服务贸易

二、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特征

三、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格局与地区分布

一、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

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提供者和消费者。

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

三、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服务贸易

第四节服务贸易总协定

《服务贸易总协定》作为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和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秩序的管辖依据之一,于 1995 年 1 月 1 日与世界贸易组织同时生效。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的背景

从根本上而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是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 、最惠国待遇。

2 、透明度。

3 、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

4 、国内法规。

5 、市场准入。

6 、国民待遇。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重要意义

复习思考题:

1 .评述不同流派关于服务、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2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3 .与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有哪些?

4 .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格局与地区分布。

6 .《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的背景、意义分别是什么?

7 .论述《服务贸易总协定》(GA TS )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国际技术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的定义、技术的种类、国际技术贸易的定义和特征、知识产权的含义和特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国际技术贸易方式,特别是许可贸易、技术服务、合作生产、含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许可(转让)的设备买卖等。

基本知识点:技术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定义、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技术转让的联系与区别、国际技术贸易的特征、知识产权的含义和特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

难点与重点:本章难点有技术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定义、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技术转让的联系与区别、国际技术贸易的特征等

课时数: 4学时

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一、技术

(一)技术的定义

(二)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三)技术的种类

二、国际技术贸易

(一)国际技术转让与国际技术贸易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定义和特征

1、贸易标的物内容不同。

2、贸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

3、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不同。

4、贸易标的物的作价原则不同。

5、受法律调整和政府管制的程度不同。

6、在贸易收支平衡表中的表示方式不同。

第二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一、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含义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或知识产品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点

知识产权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权利,属于私权。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三个基本特点。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产生的背景

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原则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内容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由序言和七部分内容组成,共 73条。

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方式

一、许可贸易

(一)独占许可

(二)排他许可

(三)普通许可

(四)分许可

(五)交叉许可

二、技术服务。

三、合作生产。

四、含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许可(转让)的设备买卖

复习思考题:

1 .技术、知识产权、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 .简述技术的分类。

3 .简述国际技术贸易的特征。

4 .简述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点。

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产生背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是什么?

6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第十二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特点、移动的方式、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掌握国际资本移动的模型解释方式。

基本知识点:国际资本移动的方式、特点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模型解释

难点与重点:国际资本移动的方式和模型解释

课时数: 4学时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 1870年~1914年,国际资本流动初级阶段

(二) 1915年~1945年国际资本流动缓慢发展阶段

(三) 1946年至今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原因

一、战后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

(一)国际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资本流动多样化

(二)国际资本越来越关注投资环境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战略意义增强

1.国际直接投资移动的战略性。

2.国际证券投资移动的战略性。

(四)国际资本管理规范化

1.对国际直接投资管理规范化

2.对国际证券投资监管的规范化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六)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占主导地位

(七)国际资本的流向发生了显著变化

(八)国际资本流动的部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九)国家垄断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行列

二、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二)巨型垄断公司的出现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

(三)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

(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

(五)国际水平市场争夺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

(六)现代通讯、运输、信息网络的高度发展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

三、国际投资者的动因和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二)对外投资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类型

一、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资本直接在另一个国家进行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

(一)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国际间接投资,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

(1)独资企业

( 2)合资企业

( 3)合作经营企业

4.国际合作开发

二、对外间接投资

(一)国际信贷投资

(二)国际证券投资

1.国际股票投资

2.国际债券投资是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买卖各种国际债券的活动

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响应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二、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2.改变了地理分布和商品结构

3.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和垄断

4.促进了贸易方式多样化

5.使各国贸易政策发生了变化

6.加剧了发达国家贸易的不平衡发展

第五节国际资本流动学说简介

一、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内部化理论

4.比较优势理论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资本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流动有哪些特点?

2.战后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对外直接投资?有哪些种类?它与对外间接投资有什么区别?

4.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5.试用图表说明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第十三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跨国公司的定义、形成、发展、特点;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各种跨国经营理论。

基本知识点: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影响。

难点与重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对各方的影响

课时数: 5学时

讨论题: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概述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及其标准

(二)跨国公司的特征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三、二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的原因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与转移价格

一、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二、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

(一)转移价格

(二)转移价格的目的

第三节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

一、利用资本输出。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二、实行限制性商业惯例,加强国外市场的垄断与竞争

三、建立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去争夺市场

四、各国跨国公司通过企业兼并,实行多元化经营,增强竞争能力

五、跨国公司竞争手段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第四节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当代世界经济的正效应

(二)跨国公司对当代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一)要素转移效应

1.国际收支效应

2.就业效应

3.主权效应

(五)稳定效用

三、跨国公司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

1.国际收支效应

2.就业效应

3.技术输出效应

第五节跨国公司理论介评

一、垄断优势理论

(一)垄断优势的基本内容

(二)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二、产品周期理论

三、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基本内容

(二)对小岛清理论的评价

四、市场内部化理论

(一)基本内容

(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跨国公司?它有那些特点?

2.跨国公司是如何利用内部转移价格的?它有那些作用?

3.当代跨国公司经营方式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垄断优势说?

5.试介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6.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

7.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有那些影响?

8.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对投资国经济有何影响?

第十四章贸易条约和协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一些主要条约和协定,掌握这些协定和条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

基本知识点:国际贸易条约的定义、国际商品协定、国际支付协定、商品综合方案、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难点与重点: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条款

课时数:3学时

第一节贸易条约和协定概述

一、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概念

二、贸易条约和协定的历史发展

三、贸易条约和协定的内容结构

贸易条约和协定一般由序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四、贸易条约和协定所适用的主要法律条款

(一)最惠国待遇条款

(二)国民待遇条款

(三)其他常用的条款

1.免责条款

2.保障条款

第二节贸易条约和协定的种类

一、通商航海条约

二、贸易协定

三、贸易议定书

四、支付协定

第三节国际商品协定和商品综合方案

一、国际商品协定

(一)签订国际商品协定的目的与宗旨

(二)国际商品协定的结构

二、商品综合方案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最惠国待遇条款?它与国民待遇条款有何不同?

2.什么是贸易协定?这种协定通常有哪些内容?

3.什么是国际支付协定?

第十五章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关贸总协定的生产、作用、关贸总协定的原则和宗旨、关贸总协定的成就;了解乌拉圭回合的各项成果;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过程、原则和宗旨;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的历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

基本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宗旨、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难点与重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中国各行业应采取的对策

课时数: 4学时

第一节从GATT到WTO

一、 GATT 的产生与发展

(一) GATT 的产生

(二) GATT 主持的多边贸易谈判

(三) GATT 的作用

二、 WTO 的产生与发展

(一) WTO 产生的原因

三、与 GATT 相比, WTO 的特点

(一)组织结构的正式性

(二)协议的法律权威性

(三)管辖内容的广泛性

(四)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五)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

(六)与有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决策的一致性

第二节 WTO协定的主要内容

一、 WTO 的宗旨

二、 WTO 的范围、职能与法律地位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范围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

三、 WTO 的组织机构

(一)部长会议( 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 )

部长会议由所有成员方的代表参加,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其职责是履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并为此采取必要的行动。

(二)总理事会( The General Council )

总理事会由所有成员方的代表组成,

(三)理事会( Council )

理事会为总理事会附属机构。

(四)委员会( Committee )

部长会议下设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预算、财政和管理委员会。(五)根据诸边协议设置的机构( Bodies )

其职能由诸边贸易协议赋予,并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框架内运作,且定期向总理事会通告其活动。

(六)秘书处( The Secretariat )

四、 WTO 的加入、退出与决策方式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

1 .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

2 .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退出

任何成员方可以退出世界贸易组织。退出从递交退出通知被总干事接受 6 个月后生效。(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方式

第三节 WTO 的运行机制

一、 WTO 的基本原则

(一)非歧视原则

(二)市场开放原则

(三)公平竞争原则

(四)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

(五)对发展中成员的优惠待遇原则

二、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争端解决机制的目的

(二)争端解决的程序

(三)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和常设上诉机构

(四)争端解决的原则

(五)专家报告的执行

三、 WTO 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一)贸易政策审议的目的

(二)贸易政策审议的内容、对象和期限

(三)贸易政策审议的主持机构

总理事会承担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工作。在审议结束后,公布国别报告和秘书处准备的报告以及讨论的记录。

第四节 GATT/WTO 与中国

一、中国复关与加入 WTO 的历程

(一)中国复关历程

(二)中国加入 WTO 历程

二、中国加入 WTO 法律文件

(一)中国加入 WTO 法律文件的种类

(二)中国在加入 WTO 法律文件中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三)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主要内容介绍

复习思考题

1 .试评价 GATT 的作用?与 GATT 相比, WTO 有哪些特点?

2 . GATT 有哪些基本原则? WTO 又有哪些基本原则?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 .请对照《 WTO 协定》的文本,理解 WTO 的宗旨、范围、职能、法律地位、组织结构、加入、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4 .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目的、程序、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

5 . WTO 的争端解决的原则有哪些?

6 . WTO 的贸易政策审议的目的、内容、对象、期限、主持机构分别是什么?

7 .我国加入 WTO 法律文件的种类有哪些?

8 .我国在加入 WTO 法律文件中的基本权利分别有哪些?

9 .我国在加入 WTO 法律文件中的基本义务分别有哪些?

10 .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十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各种形式及其之间的区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本知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大市场理论、协议分工理论和综合理论。

难点与重点: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区别、经济一体化的各种理论

课时数: 5学时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一、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按照贸易壁垒强弱的程度划分

1 、特惠贸易协定(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

2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 )

3 、关税同盟( Customs Union )

4 、共同市场( Common Market )

5 、经济同盟( Economic Union )

6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

(二)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 、部门经济一体化( Secto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

部门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个或几个部门(或商品,或产业),达成共同的经济联合协定而产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 、全盘经济一体化( Overall Economic Integration )

全盘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的形态。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035017 总学时:48学时(实验12课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预修要求:民法学、商法、国际公法、国际贸易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以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课程。在掌握我国有关贸易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接触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通行做法,了解调整贸易活动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异同,作为进行涉外经贸活动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注重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大纲与教材配套使用,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重点及难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述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法的特点 三、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四、国际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货物贸易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渊源 二、国际贸易法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法的作用 复习题:论述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二章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与惯例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国际货物买卖惯例。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其它几种国际贸易惯例。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 一、大陆法系 二、英美法系 三、我国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立法 第二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一、《公约》的产生与适用范围 二、《公约》的结构 三、《公约》的法律地位 四、我国对《公约》的态度 第三节国际货物买卖惯例 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二、其它几种国际贸易惯 复习题: 1、简述《公约》的适用范围和我国对《公约》的态度。 2、比较几种常用的贸易术语。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10学时(实验4)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卖方和买方的义务,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不可抗力与免责。 重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卖方和买方的义务,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不可抗力与免责。 难点: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念、特点 二、成立要件 (一)要约 (二)承诺 第二节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一、卖方的义务 二、买方的义务 第三节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一、确定货物所有权及风险转移的意义 二、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三、货物风险的转移 第四节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 一、根本违反合同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本课程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同有关法律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考虑,即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惯例,它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我们必须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第四、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并结合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强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后续课程为《国际金融》、《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掌握WTO的基本原则、反补贴反倾销协议,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学时:68 课程学分:4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前提知识储备的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积分、国际经济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工具,掌握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熟练掌握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经济特区等贸易政策与措施,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发展,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并把握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和趋势以及WTO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与现象,为进一步完善相关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了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2.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3.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 (1)“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2)“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3)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 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二○一一年一月

目录 1.专业认知实习020******* (1) 2.国际结算实习020******* (4) 3.国际商务制单模拟实习020******* (6) 4.国际货运代理模拟实习020******* (8) 5.外贸跟单模拟实习020******* (10) 6.报关模拟实习020******* (12) 7.报检模拟实习020******* (14) 8.专业实践与调研020******* (16) 9.创新创业实践1102901003 (19) 10.进出口业务综合实习020******* (21) 11.毕业实习1102901002 (23) 12.毕业设计(论文)1102901001 (26)

******(专业认知实习020*******)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名称:专业认知实习 实习编号:020******* 开设学期:第一、二、三学期 实习地点:校内/校外 实习周数:0.5周 实习学分:0.5 实习类型:认识实习 适用专业课程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实习目的 专业认知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专业认知实习的教学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感观上认知国际贸易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感性认识,较全面了解开展国际贸易工作的各个环节,加深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认知,和专业的认同。 专业认知实习是一次实践性很强、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全的计划、充分的准备、良好的纪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完成实习任务。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认知实习的实习单位一般为国际贸易公司或者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专业认知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学期针对刚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转型,树立对本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下一步展开教学培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相对应的就业方向,以及各方向下对应的具体岗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通过专业认知实习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性质的外贸公司、货代公司等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展开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学期开展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国际贸易公司或国际货代公司,了解外贸公司或国际货运代理公司。通过直接的感观认识可以加强学生对各种不同国际贸易专业工作的更深入的认知,为明确学生发展方向做一个铺垫。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035017 总学时:48学时(实验12课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预修要求:民法学、商法、国际公法、国际贸易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以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课程。在掌握我国有关贸易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接触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通行做法,了解调整贸易活动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异同,作为进行涉外经贸活动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注重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大纲与教材配套使用,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重点及难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述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法的特点 三、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四、国际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货物贸易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渊源 二、国际贸易法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法的作用 复习题:论述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二章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与惯例6学时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 纲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trade 学时:18学分:2 适用专业: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 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 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所学 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 1.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 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自考

27579 国际贸易法课程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指定使用的教材为《国际贸易法》,郭寿康、韩立余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 二、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 1. 试卷题型结构表 2.试卷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命制试题,四个认知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分别为:识记占20%,领会占25%,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 占20%。 3.试卷难易程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根据课程的特点,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依次为易占30分、中等偏易30分、中等偏难20分、难占20分。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求点面结合。教材具体各编所占分值情况如下: 四、考核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论 (1)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2)国际贸易法的渊源;( 3)国际贸易法的主体; (4)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惯例 (1)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司公约》的产生,适用范围、结构、法律地位、中国对公约的采纳与保留;(3)《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主要内容;(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有关内容。(4)当事人约定与法律、惯例的关系。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形式及主要条款;(2)要约和承诺的概念;(3)要约生效的时间、要约的撤回以及要约能否撤销;(4)承诺生效的时间、对要约内 容的变更、逾期承诺的效力和承诺的撤回。(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解释。第四章 买卖双方的义务及违约救济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的义务和买方的义务;(2)《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 释通则》13个贸易术语的解释和区别比较,FOB和CIF术语;(3)违反国际货物买 卖合同的救济方法;(4)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及货物风险的移转;(5)违约的类型 及违约的免责。 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1)海运提单的概念、分类、功能;(2)汉堡规则对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的修改;(3)保险人承保范围;(4)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5)代位求偿与委付;(6)航次租船合同与定期租船合同;(7)《蒙特利尔公约》的内容;(8)电子提单规则;(9)《华沙公约》的内容;(10)《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的内容。 第六章国际支付 (1)国际贸易结算中的票据;(2)国际贸易支付的手段:汇付、托收和信用证 (3)保函和备用信用证的运用;(4)保理。 第七章国际技术贸易 (1)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2)构成国际技术贸易的基础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公 约;(3)国际技术许可;(4)限制性贸易做法;(5)国际技术贸易管理。 第八章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 (1)电子商务的概念;( 2)数据电文的法律地位;(3)数据电文签字;(4)信息和交易安全;(5)电子商务的证据效力( 6)美国的《电子交易统一法》的内容;(7)欧盟《电子签名指令》的内容;(8)中国《电子签名法》的内容。 第九章国际贸易管理法概论 (1)国际贸易管理法的特点;(2)国际贸易管理法的原则;(3)国际贸易管理 法的渊源;(4)国际贸易管理法的发展。 第十章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机构;(3)世界贸易组 织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4)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决策程序。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待遇 (1)最惠国待遇的概念、适用范围和例外;(2)国民待遇的概念、适用范围和例 外:(3)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4)普遍优惠待遇。 第十二章关税法律制度 (1)关税在国际贸易管理中的作用;(2)世界贸易组织的约束关税制度;(3) 关税税则与商品分类;( 4)海关估价;(5)原产地规则。 第十三章数量限制及其他非关税措施 (1)普遍取消数量限制;( 2)《进口许可程序协议》的主要内容;(3)《技术性 贸易壁垒协议》的主要内容;(4)技术法规和标准的遵守。 第十四章农产品与纺织品贸易制度 (1)《农产品协议》的主要内容;(2)《卫生措施协议》主要内容;(3)《纺织品 与服装协议》的主要内容;(4)《卫生措施协议》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关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trade 学时:18学分:2 适用专业: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 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 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 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 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 1.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 二、国际货物贸易 三、国际服务贸易 四、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 五、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六、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七、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八、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外贸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外贸专业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外贸专业模拟实训 2、课程代码: 3、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 4、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5、课程学时:40(2W) 6、学分:2 7、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函电、国际金融、国际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 实务 8、开课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 9、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上学期(秋季)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外贸实训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它以商品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交易流程为内容,以我国的外贸易方针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为指导,以外贸函电和单证为媒介,训练学生在商品出口操作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作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 三、课程基本要求 1.熟悉和掌握一般贸易的实际运用。 2.参与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磋商,熟悉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环节的实践过程, 3.掌握合同条款的具体规定与表达及履行过程中货、证、船、款等内容。 4.了解国际贸易买卖中货款的结算方式,熟悉与掌握T/T、D/P、D/A、L/C的结算程序和运用技巧。 5.熟悉与掌握信用证的申请、开证、审证要点。 6.熟悉海洋运输方式的具体操作。 7.熟悉各种单据的缮制与运用技巧。 8.了解如何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过程中减少风险,熟悉与掌握价格术语CIF、CFR、FOB的细节与运用技巧。

四、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终结性课程,将前期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商务文书写作、国际商法等课程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操作。 五、主要教学方法 网上调研、SIMTRADE上机模拟操作,专题模拟实践 六、考核方式 平时操作及练习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30%。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刘文广,国际贸易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运银,国际贸易实务精讲,中国海关出版社。 李成钢,国际贸易岗位综合实训,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徐美荣,外贸英语函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廖瑛,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八、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公司调研(4学时) 为每个学生指定一种产品,学生上网查询这个产品的供求信息,并根据此信息填写国内供应商信息数据表和海外买家信息数据表。 第二部分:模拟练习(28学时) (一)一人一组,分别担任出口商,进口商,以及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角色,要求必须做1笔T/T+FOB的业务。(16学时) 实习内容: 1. 根据指定的角色进行交易磋商 (1)出口商、进口商之间的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往来函电,要求写英文函电。(2)出口商、供应商之间的询价、报价、还价、接受的往来函电。 2. 出口商、进口商:签订1笔结汇方式为T/T、价格术语为FOB的外销合同,填写预算表,双方签字确认并开始履行合同。 3. 出口商:备货,按供应商接受的价格签购销合同。 4. 供应商:组织生产,出货。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111050122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B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学分:32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先修课程:2111050120国际贸易理论 适用对象: 一、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实务类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熟悉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商务惯例;了解与国际贸易发展有关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或其它传统的信息途径搜寻到相关信息;掌握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主要内容和有关程序。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一般流程、基本内容,专业术语和行业惯例,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做法,成为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组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贸易条件、交易洽谈、合同签订、运输保险、索赔仲裁等一系列交易的内容及各种交易方式,具备一定的业务操作能力,并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熟练应用。 1国际贸易术语 本章要求了解贸易术语的性质和作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并掌握《2010通则》中E.F.C.D各组术语的特点,对各种主要贸易术语的解释。 重点: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国际贸易术语的主要内容;各种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难点:E.F.C.D各组术语的含义;E.F.C.D各组组的特征。 1.1贸易术语的性质与作用:贸易术语的性质;贸易术语的作用。 1.2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1.3三种主要贸易术语的解释:对FOB术语的解释;对CFR术语的解释;对CIF术语的解释。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自考

27579国际贸易法课程考试说明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指定使用的教材为《国际贸易法》,郭寿康、韩立余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 、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 1.试卷题型结构表 2 ?试卷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命制试题,四个认知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分 别为:识记占20%,领会占25%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程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根据课程的特点,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依次为易占30分、中等偏易30 分、中等偏难20分、难占20分。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 求点面结合。教材具体各编所占分值情况如下: 四、考核重点及难点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论 (1)国际贸易法的概念;(2 )国际贸易法的渊源;(3 )国际贸易法的主体; (4)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惯例 (1)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司公约》的产生,适用范围、结构、法律地位、中国对公约的采纳与保留;(3)《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主要内容;(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有关内容。(4)当事人约定与法律、惯例的关系。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形式及主要条款;(2)要约和承诺的概念;(3)要约生效的时间、要约的撤回以及要约能否撤销;(4)承诺生效的时间、对要约内容的变更、逾期承诺的效力和承诺的撤回。(5)国际货物买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020401H207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 课时:36 开课学期:4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英合作) 一、课程简介 《国际商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事活动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或纠纷的能力。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概论》和《国际贸易实务》,后续课程有《国际商务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结算》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从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到国际商事交易行为,再到国际运输及其保险、支付及其国际商事仲裁的完整的国际商事交易过程,并针对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能够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指导,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则与案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学以致用,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 了解国际商法中两大法系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国际海上、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票据法,国际商事仲裁等国际商法的内容; 掌握包含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国际商事交易行为、国际运输、国际运输保险及支付、国际商事仲裁在内的国际商事交易过程,并针对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能够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大陆法系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普通法系的概念和特征;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理解和掌握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特征,认识当代中国法律的制度。 重点、难点:本章内容大陆法系以及普通法系特征及区别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结合实例进行讨论,课外拓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经济与政法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级专业实习 教学大纲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安排专业见习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 、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 、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实习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或企业中进行专业见习,熟悉进出口业务、涉外商务、国际市场营销等实际业务操作的流程和具体。 (二)时间安排 序号实习教学 工作内容 起止时 间 教学工作目标、要求

1 实习 准备工作 第3周 在该阶段,学生在校集 中进行实习动员,作好 各项实习准备工作。 2 学生 实习 第4周— 第17周 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 具体的工作内容,由实 习单位统一安排,带队 老师给予学生提供相应 的帮助。 3 进入 实习总结 阶段 第18周 实习生返回学校进行实 习总结,学院召开实习 小组座谈会。 4 实习 成绩评定 第18周 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学生 实习成绩 三、实习要求 为了保证达到实习目的,完成实习任务,对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实习中分别提出如下要求: (一)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在实习的全过程中,承担下列工作: 1、按照实习大纲制订实习计划,并会同接受实习单位落实实习计划和进度安排; 2、在实习进行前,对学生讲解实习大纲、实习计划的内容,明确实习任务和要求,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会同现场的技术人员,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掌握实习进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doc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第一讲导论、国际贸易术语(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的特点 2、了解国际货物买卖使用的法律与惯例 3、了解本课程的研究的对象 4、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5、认真阅读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6、认真阅读贸易术语的产生与发展。 7、认真阅读并知晓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8、掌握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知识点】 1、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与惯例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其特点 3、国际贸易术语及其含义和作用 4、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5、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与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为什么要遵循《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 2、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一般业务程序各包括哪些环节和内容? 4、国际贸易惯例与法律有何联系与区别?如合同内容与惯例有冲突以什么为准? 5、当事人可否在合同中作出与惯例不符的规定? 6、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都有哪些?各有何不同? 7、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惯例的意义何在? 第二讲国际贸易术语(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E组贸易术语的主要特点 2、掌握F组贸易术语的特点 3、重点掌握FCA和FOB贸易术语的特点及其注意的问题。

4、重点掌握C组贸易术语中有关CIF贸易术语的特点及其注意的问题 5、重点掌握CIP贸易术语的有关特点 【课程知识点】 1、EXW贸易术语的特点 2、FAS贸易术语的特点 3、FOB、CFR和CIF贸易术语的买卖双方基本责任义务的划分、特点和使用的注意问题 4、FCA、CPT和CIP贸易术语的买卖双方基本责任义务的划分、特点和使用的注意问题 【复习思考题】 1、简述EXW术语的含义及卖方完成交货的条件。 2、《2000通则》对FCA条件下卖方交货的地点、风险划分的界限及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费用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3、FAS术语与FCA术语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4、如何理解按FOB术语成交时以船舷为界划分风险的问题? 5、CFR与FOB术语的异同点是什么? 6、请指出CPT、CIP和FCA三种术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讲国际贸易术语(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D组贸易术语的特点 2、重点掌握DES贸易术语及其注意的问题。 3、重点掌握常用贸易术语的变形及其涵义 4、重点掌握贸易术语与合同的关系。 5、重点掌握选用贸易术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程知识点】 1、DAF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2、DES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3、DEQ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4、DDU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5、DDP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6、E、F、C、D三组不同的贸易术语的特点 7、FOB、CFR和CIF三种不同贸易术语的变形及其含义 8、贸易术语与合同的关系 9、风险转移问题 10、包装和检验问题 11、选用贸易术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 1、请比较DES与CIF术语的区别。 2、《2000通则》对DEQ术语作了什么新的规定?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国家教育部将国际经济法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必须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当今中国,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研究,对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发展与扩大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在掌握上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入国际经济法学领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后续课程主要有海商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等。 (五)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内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六)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78 S79 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时数: 46+8 学分: 2 编写者:胡蕲 编写日期:2011-2-18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其以经济学为基础,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为依据,以国际贸易活动为基本线索,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整体(宏观)和具体(微观)方面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措施、规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来阐明、分析和研究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国际贸易主要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所学专业的其它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为今后很好地从事财、经、贸、管工作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成因、调整、协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能够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 2、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下列各种能力上得到培养:⑴运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⑵分析判断国际贸易现象的能力。⑶自学能力。⑷表达能力。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前续课程:西方经济学 后续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WTO与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四、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相应的专题讨论及实训。 五、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试课,其中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卜伟主编:《国际贸易(第2版)》,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一)学习参考书: 1、海闻、P·林德特着等: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 2、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 3、[日]小岛清着:《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