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项目编号:GJJ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超微粉体制备的关键技术及药剂学性质研究

所属学科:药剂学

申请者:赵国巍

申请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申请日期:2008-06-20

江西省教育厅

二○○八年制

填报说明

一、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第二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申请书一式三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统一报送省教育厅。申请项目一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该“申请书”转为科技合同书执行,作为项目立项、管理及验收的依据。

三、封面左上角“项目编号”由省教育厅填写。

四、封面“所属学科”为申请项目所属的学科。“所属学科”按国家教委1997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名称填写。未设二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名称填写。

五、“研究类别”栏目的填写,将相应提示符A、B、C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基础研究(含应用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及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科学研究和实际经验中所获得的现有知识、生产新材料、新产品、新装置、新流程和新方法,或对现有的材料、产品、装置、流程、方法进行本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六、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

申请金额——指申请教育厅经费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参加单位数——指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合

作者所在单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一、简表

––1––

二、立项依据

(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1.项目的研究意义

1.1中药超微粉碎的技术优势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是在近代工业技术与中医药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生科技”,推广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优势,而且有以下技术优势:

(1)改善中药的加工性能,可制成粉体饮片;或加工成冲剂、咀嚼片、微囊等中药新剂型,不产生口服颗粒感;或利用其分散性好、渗透率强、刺激性小,制成外用或透皮制剂;或与超微细磁粉制成靶向制剂。增加粉末细度,可改善口感,便于服用,增加患者适应性。

(2)增强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文献[2-9]表明天然药物经超微粉碎后,绝大多数细胞的细胞壁破裂,细胞内的有效成分不需通过细胞壁屏障而直接与给药部位接触,加快中药活性成分的溶出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细胞内的有效成分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以及单位时间内机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的量都会比普通粉碎方法所获得的中药粉末提高,其释放的药物有效成分的种类也要比普通粉碎方法完全;超微颗粒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使其对物质的吸附性较大,因而细胞级微粉中药对肠壁的黏附作用增强,使中药粉粒曾较了在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效应强度和起效速度[10-11],打破长期以来“中药起效慢、作用强度低”的

思维定势。

(3)药物效应强度的提高,意味着可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有利于缓解中药材、尤其是濒危中药材资源紧张的局面,有利于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根据药材性质和粉碎度的不同,一般可节省药材30%[12]。

(4)超微粉体继承了中药“散剂”、“煮散”、“袋泡剂”的优点、保留了处方全组分及其药

效学物质基础,保持了中药的属性和功能主治。因此,超微粉碎与中药的结合,较好地体现了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辨证关系。

1.2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存在的问题

超微粉碎这一高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因为存在以下问题:

(1)药材粉碎规律不清

中药情况极其复杂,不同的药材其组织结构不同、所含成分不同,对粉碎度的要求不同;

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不同,也要求不同的细度。对于不同质地、不同功能主治的中药如何选

用超微粉碎技术,超微粉碎工艺的选择原则说不清、无规律可循。

(2)中药超微粉体制剂加工困难

药物在微粉状态下,分散性、混悬性、伸展性、吸附性、溶解性、亲合性等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这些性质的变化,既给微粉的应用带来了优势,使微粉呈现出普通颗粒在通常情况

下所不具备的一些药学特性,也给中药超微粉体的加工带来了困难,如易发生聚集、黏附、

吸湿,分散性差,混合难以达到均匀,在贮存、运输中的容易吸湿、结块等。

(3)中药超微粉体的质量标准问题

微粉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对药物的粉碎粒度,并非越细越好。对不同物性特征的药材,应控制何种超微粉碎程度,需要深入研究。

1.3以七厘散为代表研究中药超微粉体制剂

2005版《中药药典》中收录的复方制剂共有506个,其中散剂约有45个。散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节约成本(不需要提取溶剂)、保留了复方中全组分的药效学基础、保留了传统天然

植物的属性和功能等优点。但传统粉碎方式的散剂,粒子较大,比表面积小,药物溶解度较低,不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及体内药物的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七厘散由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麝香、朱砂等8味药材组成,

其中包括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水提物和树脂类药材,将药材按其物性特征分类包括高

纤维药材、粘性药材、易挥发性药材、矿物药和常规药材。因此,选择七厘散为代表复方,

既兼顾了不同类型的中药材,又兼顾了中药复方。将七厘散中的药材按物性特征选择适当的

超微粉碎方法,寻找中药材超微粉碎的规律,并对中药复方超微粉碎的方法进行研究;将超

微粉碎过程中及超微粉碎后具有不良特性(粘性、易挥发性、不稳定性)的超微粉进行表面改性,解决中药超微粉体在制剂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研究中药超微粉体的药剂学性质,建

立单味药材及七厘散超微粉体复方的质量标准。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现代高科技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要求许多粉体原(材)

料具有微细的颗粒、严格的粒度分布、特定的颗粒形状和极高的纯度或极低的污染程度。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超细粉体独特性质的认识及超细粉体加工技术的发展,超微技术在

现代工业和高技术及新材料产业的相关领域,如高级(或高技术)陶瓷、陶瓷釉料、微电子及

信息材料、塑料、橡胶及复合材料填料、润滑剂及高温润滑材料、精细磨料及研磨抛光剂、

造纸填料及涂料、高级耐火材料及保温隔热材料、化妆品、医药和保健品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超微技术制备的各种超细粉体原料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是超微粉体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世界超微粉体产量和消费的85%以上,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进入90年代后,伴随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初步发展以及传统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超微粉体的生产和应用发展迅速。

中药超微粉碎是随着现代粉体工程微粉化技术与超微粉体技术的发展而新兴起来的一门中药加工技术。超微粉体技术作为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粉碎是中药生产及应用中的基本加工技术,因此超微粉碎的中药粉碎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超细粉碎技术在我国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药界的研究热点。南京理工大学超细粉体与表面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同仁堂制药厂、北京第三制药厂及上海海普药业公司等单位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成功解决了中、西药的超细化问题和吸收率问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的单味中药超微饮片具有节省药材、质量可控、方便服用的优点,已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十五”医药经济发展规划中,将超细粉体技术列为“科技兴药”战略的内容之一,以发展传统的粉碎技术,大力推进中药行业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金顺福,刘美辉,濮存海.超微粉碎技术在仁术健胃颗粒剂中应用[J].中成药,2005,27(1): 15

[2]邱蓉丽,李璘,李祥,等.超微粉体技术对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溶

出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6):456

[3]李志猛,王跃生,李晓明,等.甘草饮片超微粉碎前后甘草酸溶出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

国中药杂志,2003,11(28):1030

[4]葛付存,王爱武,段义焕,等.超微粉碎对当归散水溶性组分溶出特性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42

[5]黄一帆,李富文,马玉芳,等.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33(2):215:167

[6]刘建成,黄一帆,陈庆,等.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金丝桃和槲皮苷溶出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36(2)

[7]粘立军,郭旭霞,范文成,等.女贞子超微粉碎前后相关指标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 2007,9(12):20

[8]章臣桂,金兆祥,高军,等.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制备的参附强心丸的溶出度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8):1170

[9]杨再,陈俊平,陈佳铭,等.超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备[J].工艺设备,2007,19:36-40

[10]郭义明,孙玉,盛野,等.纳米炉甘石凝胶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6,23(1):7

[11]邵陆.超微粉碎对芩连胶囊药效学的影响[J].中成药,005,27(8):976

[12]关天增,雷敬卫,郑艳丽.浅谈超微粉碎[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7):499

[13]陈李华,黄洁,陈欣童,等.黄海龙应用玉屏风散的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5,4(36):8-9

[14]杨世红,罗桂贤,栗晓杰,等.岳景林气机疗法治疗乙型肝炎[J].吉林中医药,2001,5:64

[15]陈向涛,李俊.玉屏风散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4,7(4):241-243

[16]曾亮,陈孟兰,汪延磊,等.黄芪、白术、防风及玉屏风散中微量元素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49-1850

三、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研究内容

(1)中药材的物性特征分类;

(2)中药材原料预处理;

(3)单味药材的超微粉碎;

(4)复方药材的超微粉碎;

(5)中药超微粉体的稳定性研究;

(6)具有不良特性中药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7)超微粉体的质量标准研究。

1.2研究目标

根据七厘散中多味药材的物性特征分类选择适宜的超微粉碎方法,寻找中药材超微粉碎的规律,并对中药复方超微粉碎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中药超微粉体进行稳定性研究,并对具有不良特性中药超微粉体进行表面改性,解决中药超微粉体在制剂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对粉碎后的中药超微粉体进行药剂学性质研究,确定药材的最佳粒度范围,建立单味药材及七厘散复方超微粉体的质量标准。

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在超微粉碎的过程中粘性药材不易粉碎、易氧化药材活性成分氧化变质、含挥发性成分药材中有效成分挥发,因此“粘性、易氧化中药材及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超微粉碎方法是本课题的关键问题之一。

(2)关于中药粉体表面改性研究的报道极少,因此对“具有不良特性中药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是本实验的难点。

(3)中药材成分复杂,因此单味药材及七厘散复方质量标准的建立是本项目的关键问题。

2.3实验方案

(1)中药材的物性特征分类

测定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麝香、朱砂8种药材的硬度、韧性、脆性、粘弹性、塑性指标值,将药材按上述特征指标进行分类。

(2)中药材原料预处理

采用切片机、冲钵、研钵等粗粉碎设备,对中药材原料进行粗粉碎,使之达到后续超微粉碎环节对入料的粒度要求,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中药尽量能在同一种设备或工艺下进行超微粉碎加工,以解决一大类中药材后续的超微粉碎技术生产的适用性问题。预处理还包括利用热处理、冷处理、水处理和油处理等对不同质地中药材进行不同的前处理。即寻找适宜的粗粉碎方式。(3)单味药材的超微粉碎

根据对中药材物性特征分类的研究结果,将中药材按物性特征进行分类:红花为高纤维药材,血竭、乳香、没药为粘性药材,冰片、麝香为易挥发性药材,朱砂为矿物药,儿茶为常规药材。根据中药材特征物性分类结果,选择适宜的超微粉碎方法。(考察细胞破壁率、出粉率、有效成分溶出度及经济学指标)

①高纤维药材的细胞破壁超微粉碎技术

对高纤维中药材进行超微粉碎,使中药材超微粉体粒径达到细胞以下,从而实现细胞破壁,促进细胞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适于粉碎各种干燥非组织药物、植物的茎皮等。

②粘性、易氧化中药材的低温/包覆粉碎技术

部分高粘性、高含糖、蜜制中药饮片由于本身的物理性质以及粉碎过程中水分的释放;某些物料随着粉碎过程的进行,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其易氧化活性成分容易氧化变质,几乎都无法在常温下粉碎或单独进行超微粉碎。对此类药材可以采用低温超微粉碎的方法。可将药材先行冷却至其脆化温度以下,增加其脆性,迅速通过高速撞击或粉碎机粉碎;也可将粉碎机外筒通入低温冷却水,在循环冷却下进行粉碎;或者将待粉碎的药材与干冰或液氮混合后进行粉碎;对于采用以上一种方法不能充分粉碎的中药材,可将上述冷却方法组合起来进行粉碎。

低温粉碎方法的耗费较高,不适宜附加值较低的中药材。对此类药材可以在超微粉碎的过程中,通过添加少量药用辅料(如淀粉等)、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或利用复方中的串料

(如儿茶、红花)在粉碎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表面包覆,改变粉碎机理,改善粉碎过程,实现超细加工的目的。这种包覆粉碎技术也适于研究复方背景下混合粉碎的规律及超细粉体的表面改性。

③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低温/湿法粉碎技术

为减少中药材中易挥发成分的挥发,可在低温下进行超微粉碎,粉碎方法参见②。

对冰片、麝香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传统采用“加液研磨法”对其进行粉碎。在超微粉碎时,可继承传统的湿法粉碎,结合现代粉碎机械对其进行超微粉碎。以挥发性成分含量变化及综合考察经济学指标,比较研究超微粉碎方法对该类药材的适宜性。

④矿物类、动物类药材的湿法粉碎技术

采用可以进行湿法粉碎的设备,继承传统对朱砂等矿物类药物采用“水飞法”、对麝香等动物类药物采用“加液研磨法”和现有提取工艺针对性强的特点,改变现有的单纯粉碎或单纯浸出工艺,在粉碎的过程中加入水或醇等溶媒,粉碎与浸出同时进行,浸出又可促进粉碎向下进行,实现超微粉碎与提取一体化,适于矿物类、动物类药材。

在湿法超微粉碎过程中,随着颗粒新表面的不断产生,溶媒能够快速与新表面接触,将新表面的有效成分溶解,粉碎作用又能够使得溶解后的溶剂快速与整体溶剂的流动混合,加快有效成分的溶出动力学过程,提高浸出率,缩短时间。

⑤常规中药的超微粉体制备技术

采用中药超微粉碎设备,比较研究细胞破壁率、出粉率、有效成分溶出度及综合考察经济学指标,确定药材的最佳的粒度范围、粉碎方法。

(4)复方药材的超微粉碎

①复方中具有相同物性特征药材的超微粉碎

对于七厘散这类含有多味药材的复方,将其中的药材按“中药材的物性特征”进行分类,同一类别的药材进行混合粉碎。借鉴单味药材的粉碎方法和粉碎条件,比较研究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后中药超微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吸湿性、流动性、有效成分的溶出特性及综合考察经济学指标,确定复方中同类药材的超微粉碎方法(单独粉碎或混合粉碎)。

②复方中具有不良特性药材的超微粉碎

对于血竭、乳香、没药等粘性药材,冰片、麝香等易挥发性药材,对这类药材进行混合粉碎,由于其粘性大或有效成分易挥发,可以采取低温超微粉碎,或在粉碎的过程中,通过添加少量药用辅料(如淀粉等)、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或利用复方中的串料(如儿茶、红花)在超微粉碎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表面包覆,改变粉碎机理,改善粉碎过程,同时实现表面改性的目的。比较研究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后中药超微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吸湿性、流动性、有效成分的溶出特性及综合考察经济学指标,确定复方中粘性、易挥发性药材的粉碎方法。

(5)中药超微粉体的稳定性研究

①体外稳定性研究

研究七厘散中血竭、红花、儿茶、冰片等4味代表性药材超微粉体的体外稳定性,在控制温度及湿度的条件下放置,定期测定中药超微粉体的粒径及分布、流动性、吸湿性、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粒径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②生物学(胃肠道)稳定性研究

研究七厘散中血竭、红花、儿茶、冰片等4味代表性药材超微粉体的胃肠道稳定性,将超微粉体分别置于胃液和小肠液中,检测各个中药超微粉体主要活性成分(血竭为血竭素,红花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儿茶为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冰片为龙脑)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粒径对胃肠道稳定性的影响。

(6)具有不良特性中药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中药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存在超微粉碎困难、粉碎后的超微粉体易团聚、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超微粉碎时难于粉碎的粘性药材、超微粉碎后易团聚及超微粉化后稳定性差的粉体,进行表面改性。

①粘性药材的表面改性

血竭、乳香、没药等为粘性药材,超微粉碎比较困难,且在粉碎后易团聚,可以在超微粉碎的同时进行表面改性。

采用机械化学改性法,利用复方中的串料(如儿茶、红花)或通过添加药用辅料(如淀粉)、表面改性剂(如聚乙二醇)等,在粉碎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表面改性。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以改性前后中药超微粉体的粒径及分布、流动性、吸湿性、有效成分的溶出性(以血竭中血竭素含量变化为代表)等为评价指标,确定适宜的表面改性剂。

确定表面改性剂种类后,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剂用量、表面改性剂添加方法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综合考察超微粉体的流动性、吸湿性、有效成分的溶出性及相应经济指标,选择适宜的表面改性条件。总结适合粘性药材的表面改性方法。

②不稳定粉体的表面改性

冰片、麝香等为挥发性药材,麝香又为贵重药材,超微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挥发性成分更易损失,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提高易挥发成分的稳定性。

在低温超微粉碎的过程中或对超微粉碎后的微粉进行表面包覆改性,考察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剂添加方法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流动性、吸湿性、有效成分的溶出性(以冰

片中龙脑含量变化为代表)等为评价,结合为经济学指标,选择适宜的改性条件。进一步总结适合不稳定中药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规律。

(7)七厘散超微粉体的质量评价体系

①七厘散超微粉体物理性质研究:测定超微粉体的粒径及分布、比表面积及孔隙率、流动性、吸湿性。

②七厘散超微粉体化学性质研究:对七厘散复方中血竭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儿茶素进行含量测定。

③七厘散超微粉体的溶出行为:测定七厘散复方中有效组分(血竭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儿茶素)的溶出特性。

2.4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申请人毕业于物理化学专业,具有较好的粉体学知识基础;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药剂学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从事过分子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方面的工作,为中药超微粉体的研究积累了经验;本项目申请人所在的部门主要致力于中药药剂学的研究,拥有一个分属于药剂学、药理学、植物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领域的一批中青年专家组成的紧密协作的团队,遇到问题时间,可以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托单位拥有超微粉碎机用于原药材的超微粉碎;拥有用于粉体物性评价的各种设备,包括激光粒度测定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测定仪、粉末流动性测定仪等多种分析仪器;拥有用于药物分析的各项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数台、液质联用一台),以上

仪器可以满足本项目研究的需要。

3.本项目创新点及特色

(1)将中药材按照物性特征进行分类,并根据中药材物性特征选择适宜的超微粉碎;

(2)对粘性、易氧化或含挥发性成分等具有的具有不良特性中药超微粉体,利用混合粉碎进行表面改性。

-4-

4.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09年1月~2009年12月

中药材的物性特征分类:将血竭等8味药材按物性特征分为高纤维药材、粘性药材、易挥发性药材、矿物药和常规药材;

中药材原料预处理:将血竭等8味药材进行粗粉碎,使之达到后续超微粉碎环节对入料的粒度要求;

单味药材的超微粉碎:根据中药材特征物性分类结果,选择适宜的超微粉碎方法。

(2)2010年1月~2010年12月

复方药材的超微粉碎:七厘散中具有相同物性特征药材的进行混合粉碎,具有不良特性的

药材进行低温超微粉碎或在超微粉碎的过程中进行表面改性;

中药超微粉体的稳定性研究:包括货架(体外)稳定性研究和生物学(胃肠道)稳定性研究。

(3)2011年1月~2011年12月

具有不良特性中药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包括粘性药材的表面改性和不稳定粉体的表

面改性;

超微粉体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七厘散超微粉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溶出行为研究;

整理资料、总结规律,发表论文;总结汇报材料,结题。

5.预期研究成果、提供成果的形式及预期成果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1)完成七厘散超微粉体散剂的制剂方法研究;

(2)完成粘性、易氧化或含挥发性成分等具有的具有不良特性中药材的超微粉碎及表面改性研究;

(3)建立七厘散超微粉体散剂的质量评价体系;

(4)发表学术论文2~3篇。

-5-

四、研究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本课题负责人赵国巍现在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中药药剂的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

[1]Guowei Zhao,Yashao Chen,Xiaoli Wang.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film by acrylamide graft and alcoholysis for improvement of antithrombogenucity.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7,253(10):4709-4714.

[2]ZHAO Guowei,CHEN Yashao,DONG Tao,W ANG Xiaoli.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by Heparin for Improvement of Antithrombogenicity.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9(2):202-205.

[3]赵国巍,董涛,陈亚芍.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表面官能团的研究.膜科学与技术, 2006,26(6):88-92.

[4]董涛,赵国巍,王晓丽,陈亚芍.接枝丙烯酰胺改善聚乙烯膜表面亲水性的研究.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49-52.

[5]王晓丽,陈亚芍,赵国巍.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法改善有机玻璃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塑料工业,2006,34(增刊):212-214.

[6]蒋且英,廖正根,赵国巍,黄海静.吸湿原理及中药制剂防潮方法研究概况.中国药房,2007,18(33):2626-2628.

主持或参与项目: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三七皂苷肠溶包衣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制剂性质研究,赵国巍,梁新丽,廖正根,汪军,张萍,赖珺。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基于微波技术的中药提取物药剂学性质的研究,梁新丽,赵国巍,廖正根,张启云,王光发,黄海静。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物药剂学原理的元胡止痛方配伍原理研究,廖正根,李文宏,蒋且英,欧阳敏余,赵国巍,王光发,张萍。

(2)本课题主要成员梁新丽承担了江西省卫生厅项目-基于微波技术的中药提取物的粉体学性质研究;承担了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微波技术的中药提取物药剂学性质研究。且项目申请人从事过多种新药研发方面的工作,曾主要负责过注射用盐酸槐定碱

冻干粉的研究工作;参于过六类新药-济生肾气丸的临床前研究工作。从事过生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工作,建立了具有重现性的体外翻肠囊法、在体肠回流等模型,在药物吸收及药物生物利用度评价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发表论文:

[1]梁新丽,廖正根,张萍.注射用盐酸槐定碱对血管刺激性、溶血、过敏性试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已接收(拟发表于2007年第5-7期,编号:9974)

[2]廖正根,梁新丽,蒋且英等.HPLC测定灌胃桂枝茯苓胶囊后Beagle犬血浆中丹皮酚的质量浓度及药动学研究,华西药学杂志,已接收(文章编号:070102)

[3]廖正根,萧伟,平其能,梁新丽,等.桂枝茯苓胶囊中有效成分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中国天然药物,2005,3(5):299.

[4]廖正根,梁新丽,蒋且英,等.桂枝茯芩胶囊中3种活性成分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研究,中成药,已接收(文章编号:200704026).

[5]廖正根,平其能,梁新丽,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中国新药杂志,2005,36(6):842.

(3)本课题主要成员廖正根主持多项目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曾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动中药微波提取浓缩干燥耦合装置的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物药剂学原理的元胡止痛方配伍原理研究,参与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赤芍、马钱子等40种中药粉体标准的研究。因此可为本项目的开展强有力提供技术支撑。主持新药开发20余项,申请专利21项(其中7篇已获专利),发表论文18篇,参编专著3部。

近三年发表论文:

[1]廖正根,平其能,萧伟,梁新丽.桂枝茯苓胶囊中有效成分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中国天然药物,2005,3(5):303-307

[2]廖正根,平其能,邹红,仲艳.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中草药,2005,36(6):842-846.

[3]廖正根,平其能,梁新丽,仲艳.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中国新药杂志,2005,13(10):1173-1176.

[4]廖正根,仲艳,凌娅,平其能.HPLC同时测定精制桂枝茯苓胶囊中3有效成分.中国中药杂志,2005,21(2):1252-1254.

[5]王宇华,廖正根,马世平,心泰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和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

药药理与临床,2005,21(2):47-49.

[6]马世平,王宇华,廖正根,等.心泰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中国天然药物,2006,4(2):130-136.

[7]许正新,许俊,刘晓梅,廖正根,张洪泉.中药复方Ⅰ号对荷瘤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1):48-51.

[8]Ke Xue,Ping QiNeng,Liao ZhengGen.Interconversion Kinetic Studies of Betamethasone Acetate Polymorphs in Water.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32(9):1019-1024.

[9]Feng Cao,Jian-Xin Guo,Qi-Neng Ping,Zheng-Gen Liao.Prodrugs of scutellarin:Ethyl, benzyl and N,N-diethylglycolamide ester synthesis,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intestinal metabolism and oral bioavailability in the rat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9 (2006)385–393.

获奖:2001-2002年度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省辖地级市)授予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一等奖;2003年度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授予企业技术创新有功人员;主持完成的加味藿香正气

软胶囊2006年获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或资料准备情况,尚缺少的实验条件或资料,拟解决的途径本项目申请人毕业于物理化学专业,具有较好的粉体学知识基础;工作期间一直致力

于药剂学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从事过分子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方面的工作,为中

药超微粉体的研究积累了经验;本项目申请人所在的部门主要致力于中药药剂学的研究,

拥有一个分属于药剂学、药理学、植物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领域的一批中青

年专家组成的紧密协作的团队,遇到问题时间,可以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托单位拥有超微粉碎机、激光粒度测定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

隙度测定仪、粉末流动性测定仪、稳定性实验箱、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数台、液质联用等仪器装置,以上仪器可以满足本项目研究的需要。

-6-

五、经费预算

注:自筹经费来源渠道应附相应的有效证明或材料,装订在申请书后面。

注:预算支出科目按下列顺序填写:1.科研业务费 2.实验材料费 3.仪器设备费 4.实验室改装费5.协作费 6.管理费7.其它经费。开支范围详见《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7-

六、审查意见

1.科技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申请书填写内容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同意承担该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章)

2008年6月22日2.高等学校审核意见

条件具备,同意申报。

单位(公章)

2008年6月25日七、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